知识库 > 全身 > 血压下降 > 症状

血压下降症状

血压下降症状相关内容 更多>

健康科普︱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病请描述:  《央视新闻》2024年11月10日报道,云南省镇雄县人民政府新闻办11月9日晚通报,11月9日凌晨,镇雄县泼机镇瓜娃村石丫村民小组吴某某户烧煤炭取暖,因家中门窗紧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11月以来已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致死事件,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常有报道,且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和易发期。烧炭取暖,在密闭室内吃火锅烧烤,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通风不良,停车闭窗吹空调等,看似平常的行为,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酿成悲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6000人因各种原因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率高达3.5%,冬季高发,吸入性损伤发生于2/3以上的火灾相关死亡病例中。  上海卒中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7A神经内三科张静波主任表示,根据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及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三种类型。轻度、中度中毒一般来说是可以完全恢复的。但是重度中毒患者,尤其是昏迷时间较长的,发生并发症和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风险极大。  此外,在临床上有的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在还没有进行治疗或治疗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就清醒了,以为没事了。殊不知,这可能是一氧化碳的“假愈期”。“假愈期”一般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识恢复后的第2-60天内。假愈期内,患者看似症状有所缓解,但一段时间过后,又可能会出现痴呆、精神异常、震颤、行走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就是由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迟发性脑病。  张静波主任提醒,一氧化碳中毒并非醒了就没事了,要警惕迟发性脑病,即使在脱离中毒环境后就清醒了,也要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 张静波主任在作学术报告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  一氧化碳通常是由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引起的。一氧化碳以高亲和力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其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换句话说,一氧化碳中毒的本质就是缺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指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含碳物质(如木炭、石油等)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经人体吸入后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引起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病变,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收的量与每分通气量、一氧化碳暴露持续时间、个体差异、一氧化碳浓度及环境含氧量、气压等有关。  一氧化碳中毒一般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悸,严重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根据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及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轻度中毒。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晕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通常会迅速消失,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  中度中毒。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 ~ 40%;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患者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可呈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若抢救及时,患者可迅速清醒,数天内恢复正常,一般也不会遗留后遗症。  重度中毒。中毒时间长,发现时间过晚,吸入一氧化碳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超过50%;患者常表现为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甚至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不理想,常遗留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该怎么办?  1、迅速开门、开窗通风。  2、迅速关闭、熄灭所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设施及炉具。  3、严禁在现场使用打火机及其他能够产生火星的器具或者物品;严禁按动任何电器开关。  4、在拨打120的同时,迅速将中毒者搬离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5、患者平躺,头部斜侧,解开衣领,松开裤带,下垫被褥,注意保暖,保持安静。  6、对于出现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实施现场急救,如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待120的到来,或迅速将其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  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内救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疗专家共识》指出,吸氧治疗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其中高压氧治疗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重要的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加速和促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的有效方法。  在常压不吸氧的情况下,一氧化碳的半清除时间约为4—5h,总清除时间以6个半清除时间计算,约为24~30h。给予0.24MPa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的半清除时间可缩短为20~40min,总清除时间约为2~4h,这是高压氧治疗的主要机制和依据。  国内采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其目的不仅在于加速清除一氧化碳,还包括促醒、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等。  张静波主任介绍,高压氧可以使颅内血管收缩,同时不影响血氧的含量,有利于降低颅压,快速打断大脑缺氧与脑水肿的恶性循环。还可以更好地防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肺、肾、肝的损害,休克、酸中毒等并发症。  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需要连续进行10—14天的高压氧治疗。但是部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几次治疗后自我感觉身体已无碍就中断了治疗,这样很容易导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张静波主任指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历2 ~ 6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精神障碍(如痴呆、木僵或去大脑皮质状态)、锥体外系障碍(如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高、静止性震颤等)、锥体系障碍(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大小便失禁)、脑局灶性损害(如失语、失明、不能站立及继发性癫痫)、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如视神经萎缩、听神经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表现,应考虑迟发性脑病的可能性。注意,颅脑CT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脑电图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高压氧舱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真正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的根本方法就是预防。  不再使用传统旧式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其次使用热水器、煤气灶具之前应闻闻有无煤气味,确定是否漏气,切勿安装于密闭浴室或通风不良处。不再使用传统旧式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在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洗浴时间避免过长,不超过20分钟。  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烧炭火锅、点炭火盆。一定要用炭作为燃料时,一定要放在可以通风的地方,不能因为害怕冷风进入室内将门窗紧闭。取暖时要注意人与火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取暖,又不会直接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时立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时有发生,正确处置可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的损害,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可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风险,减轻中毒造成的健康危害。  文章部分来源:央视新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疗专家共识》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12-23阅读量439

“低头族&rdq...

病请描述:低头族”必看: 颈椎病科普 据统计,颈肩部疼痛已经成为全身第二大疼痛,占比约为28.39%。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手机低头者增多,不注意颈椎保健,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我国颈椎病患病人群超过2亿,发病率接近20%,其中20-40岁的青年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约59.1%,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由颈椎部位的退行性病理改变引发的疾病,主要原因由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因素导致压迫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而引发的疾病。此病多见于长期伏案及低头工作的人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趋于年轻化。 01 · 临床分型及表现 · 1 颈型颈椎病 最多见和症状最轻的类型。主要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多有长时间低头工作的经历。临床表现包括颈部酸痛、肩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症状:颈部疼痛僵硬。用力咳嗽及打喷嚏和肩部活动时疼痛加剧;皮肤有麻木、过敏等感觉改变;上肢肌力减退。 (2)体征:颈部肌痉挛、肩部有压痛、肩部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牵拉实验、压头实验均阳性。 3 脊髓型颈椎病  (1)症状:手部麻木、运动不灵活,尤其是精细活动。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后期大小便障碍,表现尿频或排尿排便困难。 (2)体征: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腹部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4 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症状:a、眩晕,最常见。伴复视、耳聋耳鸣、恶心呕吐;b、猝倒、本病特征性症状;c、头痛,表现为发作性胀痛。 (2)体征:颈部压痛、活动受限。 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偏头痛,视力模糊,耳鸣,心率失常等。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流泪,头晕,眼花,血压下降。 6 混合型颈椎病 临床出现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颈椎病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是颈型与神经根型合并。 02 · 颈椎病的成因 · 1. 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头部向前倾斜或屏幕前低头工作会增加颈椎的负担,导致颈椎曲度减小。 2. 缺乏运动:缺乏适当的运动会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的萎缩,使颈椎失去支撑。 3. 过度劳累: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下,颈部肌肉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加重颈椎的负担。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和软骨组织会逐渐老化和退化,导致颈椎的生理曲度减小。 03 · 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治疗· 颈椎病的预防 1 养成良好睡姿 建议选择略硬些的床垫,睡眠时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8~15cm,形状要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间凹陷的马鞍形为好,能对颈部起到制约或固定的作用。 2 保持正确的坐姿 坐时保持端正姿势,使案台与座椅相称,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平面桌更有利。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应平视屏幕,最好选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长时间低头,造成颈椎损伤。 3 加强肩颈部肌肉的锻炼 适当的户外运动方式有益于颈部的保健,在不方便户外活动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颈肩康复操、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合室内的运动方式。 4 防止颈部受伤 尽量避免急性损伤,如抬重物、闪、挫伤等。如有软组织损伤尽早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加重病情。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1 运动疗法 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 2 物理因子治疗 包括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红外疗法等。 3 针灸治疗 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针刺配以电针、艾灸等方法可消除水肿、抗炎、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故可显著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4 3D打印颈椎枕 通过对颈部进行光学扫描与颈椎侧位X光检查,测量异常颈椎曲度,由医生、矫形器师、工程师结合患者的情况设计制作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短期内佩戴可以改善早期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情况,长期佩戴可一定程度地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周围肌群痉挛。

王金武 2024-11-15阅读量889

为何建议心衰患者选择固定医生...

病请描述: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共同归属。简单的说,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的泵出,导致血液瘀滞在肺循环和静脉系统内,患者就会出现虚弱、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 我一直倡导心衰患者在治疗中要尽量选择一位固定的心内科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心衰(尤其是伴随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时)的治疗需要复杂的药物方案。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带来血压下降、心率减缓以及肾脏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短期波动。而要发挥这些药物的效力,必须达到一个较大的目标剂量。因此,心衰药物治疗的一个核心策略便是小剂量起步,逐步滴定药物剂量,即医生需根据患者实时状况,每2-3周对药物剂量进行一次精细调整,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在此背景下,固定的医生能够熟悉患者的病情演变及药物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能够据此进行持续且精确的药物剂量调整。相反,若频繁更换医生,由于每位新医生对患者既往情况的了解有限,加之门诊时间紧迫,出于安全考量,他们可能倾向于维持既有治疗方案,或因某些指标异常而轻易中断某种药物的使用。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我亲历过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在后续治疗中随机选择医生,导致心衰长时间无改善,甚至恶化。当他们再次找到我时,我发现很多人的药物方案与首次就诊时几无变化,甚至有所缺失,治疗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那些坚持在固定医生处定期随访的患者,大多取得了显著的恢复。 尽管每位合格的心内科医生都具备治疗心衰的能力,但对患者具体情况的熟悉程度却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这一点在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中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葛恒 2024-09-18阅读量635

为何建议心衰患者选择固定医生...

病请描述: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共同归属。简单的说,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的泵出,导致血液瘀滞在肺循环和静脉系统内,患者就会出现虚弱、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 我一直倡导心衰患者在治疗中要尽量选择一位固定的心内科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心衰(尤其是伴随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时)的治疗需要复杂的药物方案。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带来血压下降、心率减缓以及肾脏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短期波动。而要发挥这些药物的效力,必须达到一个较大的目标剂量。因此,心衰药物治疗的一个核心策略便是小剂量起步,逐步滴定药物剂量,即医生需根据患者实时状况,每2-3周对药物剂量进行一次精细调整,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在此背景下,固定的医生能够熟悉患者的病情演变及药物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能够据此进行持续且精确的药物剂量调整。相反,若频繁更换医生,由于每位新医生对患者既往情况的了解有限,加之门诊时间紧迫,出于安全考量,他们可能倾向于维持既有治疗方案,或因某些指标异常而轻易中断某种药物的使用。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我亲历过一些患者因各种原因在后续治疗中随机选择医生,导致心衰长时间无改善,甚至恶化。当他们再次找到我时,我发现很多人的药物方案与首次就诊时几无变化,甚至有所缺失,治疗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那些坚持在固定医生处定期随访的患者,大多取得了显著的恢复。 尽管每位合格的心内科医生都具备治疗心衰的能力,但对患者具体情况的熟悉程度却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这一点在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中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葛恒 2024-09-18阅读量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