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指甲上有直线 > 治疗

指甲上有直线治疗

指甲上有直线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小儿保健推揉手指

病请描述:  小儿双手上有很多穴位是他们特有的,通过一些手法对这些穴位进行推拿操作,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保健常用方法包括补脾经、清肺经、掐揉外劳宫。脾经在小儿拇指末节螺纹面,补脾经(见图1)时,家长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按住小儿拇指末节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300次,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肺经(见图2)位于小儿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清肺经时,家长一手握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放在小儿无名指末节螺纹面上,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定位外劳宫首先要找到内劳宫(见图2),当小儿握拳时,中指指尖下的手心凹陷就是内劳宫。外劳宫在小儿手背,与内劳宫相对。可以用拇指按揉100次,或者用指尖掐100次,或者家长可以拇指食指配合,分别放在内外劳宫穴,同时用力掐揉。此法能够宣肺利窍,固表通阳,治疗和预防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当然,除了双手的推拿外,摩腹和捏脊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摩腹时,小儿仰面平躺,家长四指并拢,用掌及四指在小儿腹部缓缓做顺时针移动,推摩3分钟左右,可以帮助消化,增进孩子的食欲。捏脊疗法的操作部位是脊柱和后背,让孩子趴在床上,从第一胸椎至尾椎一条直线,以及脊柱两旁1.5寸(大约3厘米)的膀胱经,家长两手交替,边拿捏边向上推进,捏3至5遍,以皮肤微红为度。   小儿肌肤比较娇嫩,家长要注意剪短指甲修磨圆滑。按摩前自己搓热双手,并注意给孩子保暖。力量需柔和适度,防止对小儿造成伤害。

刘社丽 2018-08-21阅读量8570

小孩子积食的三种危害

病请描述:中医上有句老话叫“积食郁热”,这就是咱老百姓所说的“食火”。说白了,就是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这时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时地消化吸收。这样一来,它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积食。冬季是进补的时节,但对孩子来说反而会因此增加患病的风险。很多孩子生的病,其实都跟家长养护不当有关。光想着啥好让孩子吃啥,但食物没有被及时地消化吸收,就会郁积生热化火。小孩子容易积食,主要是由于其脾胃尚未发育完善的阶段,未充分消化的秽物积聚、堵塞在肠道。肠道上接脾胃,下连肛肠,是个中间枢纽环节。肠道堵塞带来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三:一是秽物充满导致腹胀如鼓;二是由于下方枢纽失灵而出现不思饮食;三是由于秽物阻碍而出现大便不通。宝宝积食的几种症状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孩子发烧,咳嗽等,长期积食会诱发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积食的危害积食常发生在婴幼儿,因为孩子还小并不知道饥饱,家长监管上有所放松,导致孩子在饮食上没有自控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如果积食不及时荡涤,在肠胃系统上就会向纵深发展,导致孩子脾胃发育受到抑制,形成顽固性消化不良---“疳积”。1、积食与舌苔剥落小儿舌苔剥脱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所致。治以消食导滞、清心泻脾热的药,很快就好。2、积食与贫血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3、积食与荨麻疹、丘疹样荨麻疹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这时候,一方面,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另一方面,脾胃损伤,易感外邪。这时候内有积热,外有外邪,内外交攻,就容易郁于肌腠而出现荨麻疹等疾病。消除积食的方法方法一:推拿积食是中医的说法,因此用中医的办法来解决是最有效的,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属。1、清大肠经(3分钟)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2、揉板门(3-5分钟)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3、顺运内八卦(3-5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4、推小横纹(3分钟)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5、掐揉四横缝(5分钟)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6、下推七节骨(3分钟)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7、分腹阴阳(5分钟)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8、顺摩腹(5分钟)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9、揉足三里(5分钟)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方法二:食疗如果你觉得自己推拿找不准穴位,作用不大,那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有效的食疗方法。1、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煮水功能:去肉食之积、清谷面之积、化瘀消积,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去掉。做法:用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马上熬水给孩子喝。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2、薏米山药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适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将薏米、山药、小米适量一起熬粥食用,能祛湿健脾、滋阴养液,尤其适用于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的孩子。3、熬山楂水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做法:将新鲜山楂洗净,切成小块,用小火炖煮3~4个小时,煮出汤色后,把山楂过滤掉,在汤中加冰糖喂宝宝喝。4、萝卜粥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提示:白萝卜解毒生津、清肺化痰,平时加于肉汤或骨汤中也是很合适的。孩子积食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可能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积食造成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家长如果只是一味的怀疑,而不去努力做出改善的长久下去就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阻碍身体发育。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积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任志勇 2018-01-25阅读量1.1万

小孩子积食的三种危害

病请描述:中医上有句老话叫“积食郁热”,这就是咱老百姓所说的“食火”。说白了,就是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这时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时地消化吸收。这样一来,它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积食。冬季是进补的时节,但对孩子来说反而会因此增加患病的风险。很多孩子生的病,其实都跟家长养护不当有关。光想着啥好让孩子吃啥,但食物没有被及时地消化吸收,就会郁积生热化火。小孩子容易积食,主要是由于其脾胃尚未发育完善的阶段,未充分消化的秽物积聚、堵塞在肠道。肠道上接脾胃,下连肛肠,是个中间枢纽环节。肠道堵塞带来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三:一是秽物充满导致腹胀如鼓;二是由于下方枢纽失灵而出现不思饮食;三是由于秽物阻碍而出现大便不通。宝宝积食的几种症状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孩子发烧,咳嗽等,长期积食会诱发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积食的危害积食常发生在婴幼儿,因为孩子还小并不知道饥饱,家长监管上有所放松,导致孩子在饮食上没有自控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如果积食不及时荡涤,在肠胃系统上就会向纵深发展,导致孩子脾胃发育受到抑制,形成顽固性消化不良---“疳积”。1、积食与舌苔剥落小儿舌苔剥脱与现代医学的小儿地图舌相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所致。治以消食导滞、清心泻脾热的药,很快就好。2、积食与贫血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3、积食与荨麻疹、丘疹样荨麻疹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这时候,一方面,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另一方面,脾胃损伤,易感外邪。这时候内有积热,外有外邪,内外交攻,就容易郁于肌腠而出现荨麻疹等疾病。…………消除积食的方法…………方法一:推拿积食是中医的说法,因此用中医的办法来解决是最有效的,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属。1、清大肠经(3分钟)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2、揉板门(3-5分钟)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3、顺运内八卦(3-5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4、推小横纹(3分钟)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5、掐揉四横缝(5分钟)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6、下推七节骨(3分钟)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7、分腹阴阳(5分钟)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8、顺摩腹(5分钟)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9、揉足三里(5分钟)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方法二:食疗如果你觉得自己推拿找不准穴位,作用不大,那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有效的食疗方法。1、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煮水功能:去肉食之积、清谷面之积、化瘀消积,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去掉。做法:用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6克,马上熬水给孩子喝。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2、薏米山药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适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做法:将薏米、山药、小米适量一起熬粥食用,能祛湿健脾、滋阴养液,尤其适用于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的孩子。3、熬山楂水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做法:将新鲜山楂洗净,切成小块,用小火炖煮3~4个小时,煮出汤色后,把山楂过滤掉,在汤中加冰糖喂宝宝喝。4、萝卜粥功能: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提示:白萝卜解毒生津、清肺化痰,平时加于肉汤或骨汤中也是很合适的。孩子积食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可能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积食造成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家长如果只是一味的怀疑,而不去努力做出改善的长久下去就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阻碍身体发育。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积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任志勇 2017-12-22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