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创伤骨科 > 腓总神经损伤 > 内容

腓总神经损伤内容

康复科普之“足下...

病请描述: 什么是足下垂? 足下垂(尖足)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指的是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踝关节背伸力量不足,导致前足无法抬起,患者为了避免拖拽脚趾,行走时可能拖着患足或抬高下肢,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仿佛在跨一道门槛,即“跨阈步态”,部分患者可有小腿外侧及足背部感觉障碍。这一现象多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影响患者的步态和日常活动。 01 足下垂形成的原因 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是导致足下垂最常见的原因。这些神经损伤可能由外部挤压伤(交叉腿,习惯性或长期蹲跪)、脊髓损伤、小儿麻痹、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引起。神经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局部肌肉僵硬和生物力学的改变,从而导致足下垂。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肌肉疾病,也会导致足下垂。肌肉萎缩使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体积缩小,影响踝关节的背伸功能。 骨骼病变: 跟踝关节的病变、腰骶神经丛损害、腰骶神经根损害等,也会引发足下垂。这些病变可能由外伤、椎间盘突出、脊髓占位等引起,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和肌肉的功能 其他疾病: 如脑卒中、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等,也可能导致足下垂的发生。 02 足下垂的症状表现 足下垂的主要症状包括: 步态异常: 患者在行走时,常常出现脚部拖地、脚背下垂或脚尖向下翻转等现象。 疼痛与肌肉无力: 患者可能伴有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影响日常活动。由于神经损伤或肌肉萎缩,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肉无力,尤其是踝关节周围肌肉。 踝关节及足部畸形: 长期的足下垂可能会导致踝关节、足部肌肉和韧带的萎缩、变形和僵硬,出现踝关节扭曲、脚弓塌陷等情况。 行走困难: 由于足下垂影响了步态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患者在行走时可能感到困难,容易摔倒或跌倒 03 常见的诊断方法 足下垂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神经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电生理活动,评估神经损害的存在及其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 用于观察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变化,有助于发现椎间盘突出、脊髓占位等病变。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下肢肌力、肌张力、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等,初步判断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 步态分析: ①足底扫描测试: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足部的三维形态数据。 ②足底压力测试:运用压力测量仪器对人体在静止或者动态过程中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对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不同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模式。 ③三维步态分析:根据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及远红外摄像技术得出人体步行过程中头颈部、躯干和下肢各个关节的运动角度、关节力矩以及地面反作用力等数据。 04 足下垂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对于神经断裂或严重压迫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牵引截骨术、神经吻合术、髓核摘除术等。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以改善神经损伤引起的症状。对于肌肉萎缩症患者,还需给予营养肌肉的药物。 康复锻炼: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物理治疗师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如电刺激、理疗和康复运动,来帮助恢复足部的正常功能。 踝足支具: 将踝关节固定在功能位,在行走过程中可稳定保护踝关节,改善足内外翻、足下垂等畸形,纠正异常步态。 矫形鞋垫: 矫形鞋垫可矫正足内、外翻及扁平足等足部疾患,改善站立、行走功能以及步态。 矫形鞋: 矫正足畸形,维持正常的站立行走姿势,是以矫正足部变形、分散足部压力和减轻疼痛等为目的而设计制作的矫治足部疾患的特殊鞋。

王金武 2024-09-02阅读量1291

什么是步态分析?

病请描述:没病走两步,在赵本山的小品里,两句话就能把人给忽悠瘸了。在现实生活中,医生确实能通过观察或测量患者的行走方式来进行临床评估,这种评估方式称为步态分析。 (图源网络) 步态分析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医师经验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提供关于异常步态的概览,并通过设定阈值进行评分,一般只适用于画圈步态、剪刀步态等经典临床案例。其对设备要求简单,但主观性较高,因此患者反馈和医师经验都可能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另一种评估方法则依赖于传感器技术,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体的运动数据,采用定量的评估方式,从步态周期中提取关键特征和量化运动参数,适用于各种人体生物力学异常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运动能力,为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步态分析适用哪些疾病? 步态分析适用于所有因疾病或者外伤导致的行走障碍或者步态异常,其中包括了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和外伤。如: A、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偏瘫等); B、骨关节疾病和外伤(髋关节或膝关节术后、关节炎、韧带损伤、下肢不等长等); C、下肢肌力损伤(脊髓灰质炎、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D、其他一些疼痛。 对于有严重心肺疾患、下肢骨折未愈合、检查不配合的人不宜进行步态分析。 正常的步态分析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步态周期 :指行走过程中单侧足跟着地至其再次着地所经过的时间。每一侧下肢有各自的步行周期,每一个步行周期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两个阶段,支撑相大约占步行周期的60%,摆动相占40%。 (图源网络)  时空参数 :步频、步行速度、步长、跨步长、跨步周期、步宽、足偏角、关节运动等。  关节运动 :指的是关节绕水平轴、冠状轴及矢状轴的运动模式,主要涉及到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些关节在步行周期中的运动轨迹和角度变化,对于步态的稳定性和效率都至关重要。  肌肉运动 :指的是通过传感器测量肌电信号的方法,用来评估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这些肌肉运动能够反映步态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步态分析的应用 1 步态分析验证膝关节矫形器效果 实验设备:Vicon ® T40 (Oxford Metrics, Oxford, UK)三维运动捕捉系统、8个高速红外摄像头、一套荧光反光标记点、三块测力板(AMTI OR6-7);采样频率 100Hz。 实验环境 步态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证明3D打印单(双)侧减荷式膝关节矫形支具可有效减小患侧关节负荷,且对佩戴者正常步行运动无显著影响。 王金武团队研发的3D打印单(双)侧减荷式膝关节矫形器 2 步态分析用于扁平足步态研究 对于扁平足而言,足弓差异会影响步态特征,具体如下: ① 扁平足支撑相占比高于正常足,足跟离地时刻要晚于正常足,足趾着地时刻早于正常足,缓冲阶段时间相对较短。 ② 运动前扁平足在着地时刻通过更大的屈膝角度来弥补,髋膝关节着地阶段屈曲角度增大,踝关节跖屈和外翻角度增大。 ③ 相对于正常足,扁平足的比目鱼肌发力增大,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发力增大,比目鱼肌相对无变化,腓肠肌更容易疲劳。 ④ 扁平足长时间行走后膝关节压力明显提高,而正常足膝关节压力基本无变化,导致平足患者膝关节更易损伤。

王金武 2024-02-29阅读量934

关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

病请描述:文章转载自:骨科文根专家简介: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四肢复杂骨关节创伤修复;关节疾病的保关节治疗;复杂四肢组织缺损的保肢与功能重建;骨缺损,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的修复与重建;四肢先天及后天畸形矫正等。01什么是膝关节炎,有什么表现,如何治疗?膝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会引起膝关节反复肿痛、行动受限等症状,长年累月会导致关节变形,出现“O型腿”或“X型腿”等畸形。其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阶梯治疗法。早期患者首先是保守治疗,通过非甾体类消炎药或理疗、锻炼等方式缓解疼痛,延缓病情进展。当关节病变严重,则可考虑进行关节置换。对于相对年轻患者而言,可以进行保留膝关节的高位截骨术进行治疗。.02什么是胫骨高位截骨术?有哪些特点?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简称HTO,是指通过胫骨高位截骨,矫正力线不均,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质,减少骨质破坏,从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地,快速康复,完整保留膝关节功能。该手术历史悠久,最早由Jackson等人于1958年提出,治疗内外翻畸形及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良好。03HTO手术是怎么做的?手术分为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和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两种:目前临床上以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为主,简单来说就是把临近膝关节的胫骨内测切开,中间以扩张器扩开一定角度,外加以坚强的内固定,使得双腿变直,力线穿过膝关节外侧间室,减缓膝关节内侧磨损。闭合截骨截骨术(cwhto):闭合截骨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Jackson提出的,其优点是:1)截骨部位骨表面完全接触,术后愈合快,愈合速度快。结果表明,手术中不需要植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术后髌骨下段的形成。③ 由于手术部位靠近内翻畸形,能明显矫正畸形;④内翻畸形复发率低。注意事项:①为闭合截骨端,需行腓骨截骨,容易损伤腓总神经;②矫正后角度不易控制,有时需要多次截骨;③截骨导致骨丢失较多,易导致肢体缩短;④难度大,要求高医生技术要求。开放式楔形截骨术(owhto):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植骨材料的选择越来越广泛,owhto越来越流行。不均匀沉降理论提示:owhto能很好地校正单室内翻膝关节的双下肢受力线。其优点是:1)能较好地矫正两个骨面的受力线,更好地矫正畸形。不需要截骨术来降低腓总神经损伤的风险;3)手术中没有骨缺损,不会造成下肢缩短;4)手术切口小,不需要肌肉分离,手术难度大;⑤ 如果操作失败或以后需要修改,则更容易切换到TKA[10]。注意事项:①手术可能需要植骨,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②可能导致髌骨低,关节腔压力增高;③术后关节稳定性不易控制,畸形复发率高。04哪些患者适合做胫骨高位截骨术?哪些患者不适合做?HTO适应症主要包括:A、年龄在65岁以下的相对年轻患者(女性60岁以下)B、 BMI<30kg/m2;C、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膝关节稳定性好;D、病变局限于内侧隔室、外侧隔室正常;E、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手术禁忌症无效者。F、 屈曲畸形小于10°F,胫骨内翻畸形大于5°,胫骨近端内侧角小于85度主要禁忌症为:①年龄>65岁,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③多室性疾病患者;④BMI>30kg/m2;⑤重症、膝关节韧带断裂、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化脓性关节炎⑥胫骨、股骨关节面暴露及长期吸烟。05HTO术后效果如何?据文献报道,95%的患者在截骨术后5年内没有做其他手术,91.6%的患者术后10年没有做其他手术,90%以上的患者在HTO术后10年没有做其他手术。即在大多数患者中,保膝手术的效果可以维持10年以上。术后康复快,效果好。手术后第二天,他们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三四天后就可以出院了。一个半月即可可以缓慢行走。06除了HTO,患者还有哪些其他手术方式可以选择?(1)单髁置换术(UKA)只置换内侧部分关节面,可矫正轻度内翻,保留韧带,缓解关节内侧疼痛疗效明确。适用于单纯内测软骨磨损。(2)TKA:置换整个关节面,矫正力线,假体寿命长,疗效肯定,适用于全膝关节软骨磨损伴内翻畸形者。07HTO可能会出现哪些术后并发症?术前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收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开展良好的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HTO术后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但也有一些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手术切口感染、胫骨平台骨折、髌骨下段、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内固定松动、骨筋膜室综合征等。08HTO进展如何?近年来,随着保膝理念的普及,HTO作为一种特殊的微创手术,以其操作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同时,HTO联合关节镜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也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术前病人的选择、膝关节功能、手术方式的选择、内固定的良好性以及术后力线角度的矫正是影响HTO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然而,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3D技术可以用于将来HTO力线校正更准确,从而在手术后减轻疼痛,延缓膝关节炎的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文根 2021-01-05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