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梅毒( 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死产、流产、早产和胎传梅毒。 【病因和发病机制】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是厌氧生物,离开人体不易存活。表面的黏多糖酶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TP对皮肤、主动脉、眼、胎盘、脐带等富含黏多糖的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借助其黏多糖酶吸附到上述组织细胞表面,分解黏多糖造成组织血管塌陷、血供受阻,继而导致管腔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出现坏死、溃疡等病变。特异性抗体(即抗TP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在血清中可长期甚至终身存在。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损、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TP存在。其常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性接触传染:95%的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未治疗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2.垂直传播: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路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可引起死产、流产、早产或胎传梅毒,其传染性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减弱,未经治疗的一期、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梅毒孕妇垂直传播的概率分别为70%~100%、40%、10%。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于头部、肩部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此种血液可发生感染;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临床分型与分期】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获得性(后天)梅毒和胎传(先天)梅毒;根据病程的不同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临床表现】 (一)获得性梅毒 1.一期梅毒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1)硬下疳:由TP在侵入部位引起,好发于外生殖器(90%),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及宫颈,发生于生殖器外者少见,后者易被漏诊或误诊。典型的硬下疳初起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内丘疹扩大形成硬结,表面发生坏死,形成单个直径为1~2cm、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的TP,传染性极强。未经治疗的硬下疳可持续3~4周或更长时间,治疗者在1~2周后消退,消退后遗留暗红色表浅性瘢痕或色素沉着。有些患者损害表现为生殖器黏膜糜烂或多发性溃疡,合并细菌感染时损害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疼痛。(2)硬化性淋巴结炎:发生于硬下疳出现1一2周后。常累及单侧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明显肿大,表面无红肿破溃,一般无疼痛、触痛,消退常需要数个月。淋巴结穿刺检查可见大量的TP。 2.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TP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二期梅毒。常发生于硬下疳消退3~4周后(感染9~12周后),少数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 (1)皮肤黏膜损害: 1)梅毒疹:皮损内含有大量TP,传染性强、不经治疗一般持续数周可自行消退。皮损通常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常以一种类型皮损为主,大多数泛发,不痒或轻微瘙痒。斑疹性梅毒疹表现为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疹,直径0.2~1cm,类似于病毒疹、玫瑰糠疹、麻疹猩红热样药疹或股癣等。丘疹性梅毒疹表现红色丘疹、斑丘疹,表面可脱屑或结痂,类似于皮炎、湿疹、扁平苔藓、银屑病等。表现为红色斑块或结节的梅毒疹常误诊为皮肤淋巴瘤。脓疱性梅毒疹多见于体质衰弱者表现为潮红基底上的脓疱,可伴发溃疡或瘢痕形成。掌跖部位梅毒疹表现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浸润性斑疹或斑丘疹,常有领烟样脱屑,不融合,具有一定特征性。 2)扁平湿疣: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会阴、腹股沟及股内侧等部位。损害表现为肉红色或粉红色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糜烂湿润或轻度结痂(图29-2C),单个或多个,内含大量TP,传染性强。 3)梅毒性秀发:由TP侵犯毛囊造成玉发区血供不足所致。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脱发,虫蚀状头发稀疏,长短不齐,可累及长毛和短毛;秃发非永久性、及时治疗后毛发可以再生。 4)黏膜损害:多见于口腔,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损害表现为一处或多处边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糜烂,表面可覆有灰白色膜状物。少数患者表现为外生殖器硬性水肿 (2)骨关节损害 P侵犯骨骼系统可引起骨膜炎、关节炎、骨炎、骨髓炎、腱鞘炎或滑囊炎。骨膜最常见,多发生在长骨,表现为骨膜轻度增厚、压痛明显且夜间加重;关节炎常见于肩、肘、膝、髋及踝等处,且多为对称性,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关节肿胀、压痛、酸痛,症状昼轻夜重。 (3)眼损害 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角膜炎、基质性角膜炎及葡萄膜炎,均可引起视力损害。 (4)神经损害 主要有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无症状神经梅毒仅有脑脊液异常;梅毒性脑膜炎可引起高颅内压症状、脑神经麻痹等;脑血管梅毒常与梅毒性脑膜炎并存,主要侵犯脑动脉造成管壁增厚、狭窄,导致血供不足。 (5)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发生率为50%~80%,表现为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6)内脏梅毒:此病变少见,可引起肝炎、胆管周围炎、肾病和胃肠道病变等。二期早发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经2~3个月可自行消退。患者免疫力降低可导致二期复发梅毒,皮损通常数目少,形态奇特。 3.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最早2年,最晚20年),40%患者发生三期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主要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近关节结节少见。 1)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面、肩、背及四肢伸侧。皮损为直径0.2~1cm,呈簇集排列的铜红色浸润性结节,表面可脱屑或坏死溃疡,新旧皮损可此起彼伏,迁延数年,呈簇集状、环状、匐行奇异状分布或融合,无自觉症状。 2)梅毒性树胶肿:又称为梅毒瘤是三期梅毒的标志,也是破坏性最强的一种皮损。好发于小腿,少数发生于骨骼、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内脏。小腿皮损初起常为单发的无痛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和发生溃疡,形成直径2-10cm的穿凿状溃疡,呈肾形或马蹄形,边界清楚,边缘锐利,溃疡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黏膜损害也表现为坏死、溃疡,并在不同部位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如口腔黏膜损害导致发音及进食困难,眼部黏膜损害导致眼痛、视力障碍、阿-罗瞳孔甚至失明等)。 (2)骨梅毒: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最常见的是长骨骨膜炎,表现为骨骼疼痛、骨膜增生,胫骨受累后形成佩刀胫:骨髓炎、骨炎及关节炎可导致病理性骨折、骨穿孔、关节畸形等 (3)眼梅毒:表现类似于二期梅毒眼损害 (4)心血管梅毒:发生率为10%,多在感染10~20年后发生。表现为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至、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主动脉瘤及心肌树胶肿等。 (5)神经梅毒:发生率为10%,在感染3~20年后发生。主要类型有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梅毒、实质型神经梅毒(脊髓痨、麻性痴呆)、脑(脊髓)膜血管型神经梅毒和树胶肿性神经梅毒等。 (二)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分为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和先天潜伏梅毒,特点是不发生硬下疳,早期病变较后天性梅毒重,骼及感觉器官受累多而心血管受累少。 1、早期先天梅毒:患儿常早产,发育营养差、消瘦、脱水、皮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低弱嘶哑,躁动不安。 (1)皮肤黏膜损害:多在出生3周后出现,少数出生时即有,皮损与二期获得性梅毒相似。口周及肛周常形成皲裂,愈后遗留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 (2)梅毒性鼻炎: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发生。初期为鼻黏膜卡他症状,病情加剧后鼻黏膜可出现溃疡,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导致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形成鞍鼻。 (3)骨梅毒:较常见,可表现为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及梅毒性指炎等,引起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状如肢体麻痹,称梅毒性假瘫。此外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肾病综合征、脑膜炎、血液系统损害等表现 2.晚期先天梅毒:一般5~8岁发病,13~14岁才相继出现多种表现,以角膜炎、骨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常见,心血管梅毒罕见 (1)皮肤黏膜梅毒:发病率低,以树胶肿多见,好发于硬腭、鼻中隔黏膜,可引起上腭、鼻中隔穿孔和鞍鼻。 (2)眼梅毒:约90%为基质性角膜炎,初起为明显的角膜周围炎,继之出现特征性弥漫性角膜浑浊反复发作可导致永久性病变,引起失明。 (3)骨梅毒:骨膜炎多见,可形成佩刀胫和 Clutton关节(较罕见,表现为双侧膝关节无痛性肿胀、轻度强直及关节腔积液)。 (4)神经梅毒/3~1/2患者发生无症状神经梅毒,常延至青春期发病,以脑神经损害为主,尤其是听神经、视神经损害,少数出现幼年麻痹性痴呆、幼年脊髓痨等。 (5)标志性损害:①哈饮森牙:门齿游离缘呈半月形缺损,表面宽基底窄,牙齿排列稀疏不齐;②桑葚齿:第一白齿较小,其牙尖较低,且向中偏斜,形如桑葚:③胸锁关节增厚:胸骨与锁骨连接处发生骨疣所致;④基质性角膜炎;⑤神经性耳聋: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先有眩晕,随之丧失听力。哈钦森牙、神经性耳聋和基质性角膜炎合称为哈钦森三联征。 (三)潜伏梅毒 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潜伏梅毒,其发生与机体免疫力较强或治疗暂时抑制TP有关。病程在2年以内的为早期潜伏梅毒,病程>2年为晚期潜伏梅毒。
阳运忠 2024-10-12阅读量1311
病请描述:目前,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4000万,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可占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大多数患者无法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 在这些患者之中,约有30%的患者由遗传学因素导致。如果这部分患者没有通过遗传学检查明确诊断,可能会继续尝试性用药或手术治疗,从而延误病情、浪费医疗费用。 精子生成相关的基因缺失、突变或表达异常,都可能导致精子生成障碍,形成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或无精子症,最终导致男性不育。 精子的发生是一个受到精细调节的众多基因共同参与的复杂而有序的过程。男性不育症患者是否需要做基因检测,应该做哪些基因检测呢? 一.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它们是人体内那些神奇的密码,掌控着我们的身高体重、皮肤颜色,甚至影响我们的美丽与丑陋。当这些基因发生致病的变异时,它们就像电脑程序中的bug,可能导致各种遗传性疾病,例如:输精管缺如、畸形精子症、少弱精等。这些疾病就像人生的绊脚石,阻碍着我们追求当爸爸步伐。 而当这些基因发生变化影响到生育功能时,就像种子无法在贫瘠的土地中生长一样,会导致不孕不育。基因检测就像使用翻译软件的翻译官,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出基因中的变异,为医生提供治疗疾病的线索和参考。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预防和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基因检测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命。 二.什么是“生育基因检测”? 打个比方,把人体发育比喻成 “盖楼房”,基因则是一本蓝图,而蛋白质、糖、微量元素等等则是砖瓦、水泥、钢筋。基因出现变异,是蓝图出现错误,属于“先天” 问题。而 “施工过程” 出现的问题则属于后天问题。 不孕不育可以是 “蓝图” 问题,也可以是 “施工” 问题。例如,遗传物质产生改变,属于先天问题;而抽烟、喝酒、接触污染等环境问题属于后天问题。对于后天问题,相对来说容易改善;而对于先天问题,目前较难改善,大多只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完成生育。 不孕不育已证明和特定的基因有关系,目前已经发现超过100个基因和男性不育相关。基因检测可以检查与生育功能有关的基因是否发生了 “突变”。 三.男性不育为什么要做基因检测呢? 从本质上讲,基因变异导致的不孕不育也是一种遗传病,致使患者生育功能受损,不能自然生育后代。近些年,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这些基因变异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发现遗传变异是造成不孕不育非常重要的病因之一。据统计,男性不育中遗传因素占比高达30-35%。通过基因检测能够明确是否存在已知致病基因变异,其中部分已知致病基因变异已有较好的临床预后手段,这对于后续的治疗尤为重要。 四.测了有什么用? 1、明确发病原因,减少尝试性治疗: 很多患者经过1年、2年,甚至长达10多年的治疗,还是不能生育。非常希望搞清楚导致自身不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通过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是遗传的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尝试性治疗和过度治疗。 2、评估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果: 如:畸形精子在、弱精子症患者,通过基因检测,评估是否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是,临床再评估是否继续药物治疗及后续辅助生殖方案。 3、显微手术取精前,预判是否能够取到精子: 《男性生殖相关基因检测专家共识》指出,推荐对NOA(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在手术取精前,使用NG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精子症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如:Tex11基因变异导致的无精子症,临床上通过手术获得精子的成功率较低,及时告知患者风险,减少患者的手术伤害及经济损失。 4、遗传阻断,指导优生优育: 部分遗传原因致病的不育患者,有可能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导致下一代不育,甚至有罹患其他的疾病风险,这类患者需重视遗传咨询。如:CFTR基因变异导致的输精管缺如患者,若配偶同样携带CFTR致病变异,后代有不育的风险,甚至有囊性纤维化的风险,严重的会影响生命。 5、辅助判断辅助生殖技术治疗预后 如:基因突变也会导致精子的畸形,有头部畸形、尾部畸形等,相关文献报道,不同基因导致的畸形精子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预后不一样。如:DNAH1基因突变导致的畸形精子症患者,治疗预后结局良好;DNAH17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预后结局不好。 6、风险提示,其他身体健康疾病管理: 男性不育相关基因,除了导致不育之外,还有可能伴有其他的系统异常,明确诊断是否基因突变导致的,有利于自身健康管理。如PKD1基因变异,除导致男性少精子症、无精子症之外,还与多囊肾发生相关。 五.对于男性因素不育的男性, 建议进行哪些基因检查? 对于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或者特殊精液状态的患者,我们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详细的基因检测分析。 患者听到“基因检测”四个字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 —— 陈医生,这个染色体我们做过的! 染色体三个字,基因检测四个字,为什么非要混为一谈啊!我们一直会告诫患者及其家属,请不要用你对疾病的认知,来衡量医生对疾病的专业度! 还有患者会说,基因检测,不就是做过“Y染色体微缺失”嘛,我们都做过的! 遗传学评估里面,包括了: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等常规检查以及基因突变检测等特殊检查。 01 核型(也称为染色体分析) 该测试检查染色体的数量和``设置‘‘,并可以检测一个人是否缺失或拥有整个染色体的额外副本,或很大一部分遗传密码。 02 Y染色体微缺失测试 Y染色体长臂上存在控制精子发生的基因,称为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1996年Vogot等将AZF分为AZFa、AZFb、AZFc3个区域,1999年Kent等认为在AZFb区与c区之间还存在AZFd区。AZF的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精子发生障碍,引起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Y染色体微缺失目前主要是指AZF缺失,研究认为,在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患者中,AZF缺失者约占3%~29%,发生率仅次于Klinefelter综合征,是居于第2位的遗传因素。目前,Y染色体微缺失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多重PCR-电泳法等。 03 基因突变检测 目前已知CFTR基因突变可引起囊性纤维化(CF;OMIM219700)和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OMIM 277180)。此外研究还发现它与慢性胰腺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精子受精功能障碍、女性生殖能力等多种疾病相关,甚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已有研究发现存在CFTR基因突变的CBAVD患者ART时有更高的流产、死胎风险。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患者进行特定基因突变筛查和遗传咨询,指导临床治疗。 基因测试的结果可以帮助您的生育专家了解在睾丸中找到精子的可能性。基因疾病专科的医疗保健提供者还可以向人们提供他们的基因检测结果,并建议他们是否可能将遗传异常传给未来的孩子。 六.测哪些基因? 对哪些基因进行检测,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临床表现可大致分为性发育异常(如睾丸体积偏小、男性化不足等)、无精子症、少/弱/畸形精子症三类,每一类中均可进一步细分。需要根据不同的表型类别,初步判断临床表现和哪些基因相关,从而选择这些基因进行测序。 1.生精障碍65型 根据ACMG指南, DNHD1:NM_144666.3:c.522_525delGCAG(p.Arg174Serfs*3)为致病ACMG证据:PM2_Supporting,PVS1,PM3PM2_Supporting:gnomAD数据库中正常对照人群中未发现的变异(或隐性遗传病中极低频位点)。 PVS1:当一个疾病的致病机制为功能丧失(LOF)时,检出变异为无功能变异(无义突变、移码突变、经典±1或2的剪接突变、起始密码子变异、单个或多个外显子缺失)。 PM3:在隐性遗传病中,在反式位置上检测到致病或疑似致病变异。 ▶DNHD1基因与生精障碍65型(OMIM:619712)疾病相关,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理论上1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致病变异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本次检测出DNHD1基因的变异,变异位点为c.522_525delGCAG(p.Arg174Serfs*3),为移码变异。该变异最高人群频率0.000032。该变异在ClinVar数据库收录为致病变异,星级1星。 据文献报道,该变异在1例弱精症患者中检出复合杂合携带。依据ACMG标准,判定该变异的致病性为致病。具体情况请结合临床相关资料综合判断。(PMID:34932939) 生精障碍65型(Spermatogenicfailure65): 生精障碍65型是由无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症。进行性精子活力严重降低或缺失,患者表现出鞭毛的多种形态学异常,包括盘绕、口径不规则、短而无鞭毛、鞭毛中段的异常。临床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不育,精子浓度降低,进行性运动减少或缺乏,鞭毛的多种形态异常,卷曲鞭毛,不规则口径鞭毛,短鞭毛,无鞭毛,畸形中段肿胀 2.精子形成障碍39型 精子形成障碍39型(Spermatogenicfailure39):精子形成障碍39型是由于鞭毛(MMAF)的多种形态学异常而导致不育。临床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精症,男性不育,精子活力降低,精子鞭毛缺失,精子鞭毛短,精子鞭毛卷曲,锥形精子头。 3.脑白质营养不良和获得性小头畸形伴或不伴张力失调 脑白质营养不良和获得性小头畸形伴或不伴张力失调(Leukodystrophyandacquiredmicrocephalywithorwithoutdystonia):脑白质营养不良和获得性小头畸形伴或不伴张力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极重度精神发育迟缓、肌张力失调、出生后的小头畸形和与脑白质营养不良一致的白质异常。临床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头畸形,眼球震颤,癫痫发作,全面发育迟缓,全身性肌张力减低,肌张力障碍,脑白质营养不良,婴儿期发病,出生后小头畸形,弥漫性脑白质异常,重度智力残疾,严重的全脑发育迟缓 4.精子形成障碍66型 精子形成障碍66型(Spermatogenicfailure66):精子形成障碍66型的特征是男性不育,因为所有精子都是圆头的(球形精子)且顶体缺失。临床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不育,青年发病,圆头精子症。 5.Werner综合征 Werner综合征(Wernersyndrome):Werner综合征,又称成人早衰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平均发病时间是24岁,最早发病为6岁,死亡年龄中位数为47-48岁,平均死亡年龄54岁。 主要的几个临床症状:毛发脱落、白内障、萎缩或紧绷的皮肤、须发早白、软组织钙化、锐利的面部特征、声音异常高亢、身材矮小、生育能力低下。目前无治愈方法,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做治疗。最近有证据表明,SB203580可能对治疗有所帮助。在美国发病约为1:200,000,在日本较高,为1:40,000-1:20,000。 临床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腺功能减退症,凸鼻嵴,白内障,视网膜变性,糖尿病,骨质疏松,毛发异常,骨肉瘤,脑膜瘤,身材矮小,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早衰面容,皮下钙化,硬皮病。 6.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37型和精子生成障碍18型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是由纤毛结构缺陷导致的一种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导致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女性患者输卵管纤毛结构异常表现为生育力下降。男性精子尾部的鞭毛是一种特殊的纤毛,当其结构异常时,精子运动功能障碍,造成男性不育。部分患者由于胚胎期纤毛结构异常,缺乏正常的纤毛摆动,可出现左右身体不对称和内脏转位,形成kartagener综合征。 DNAH1基因变异引起的SPGF被称为18型SPGF。男性患者的精子鞭毛通常发生形态学异常,可能出现精子尾部缺失、过短、弯曲盘绕或宽度不均匀,导致精子运动能力完全丧失或大幅下降,临床上表现为少弱畸形精子症,造成男性不育。DNAH1基因变异是MMAF最常见的遗传因素,可解释29%~57%的患者。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DNAH1基因突变的患者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辅助生殖预后良好。
李建辉 2024-09-13阅读量1618
病请描述:斑秃(Alopecia Areata, AA)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病程多变。根据《中国斑秃诊疗指南(2019)》,我国AA的患病率为0.27%,而国外研究显示人群终生患病率约为2%。本文将基于最新发布的指南,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指南。 文 | 刘驰 斑秃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 斑秃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被认为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南指出,约1/3的AA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同卵双生子共患率约为55%。此外,多个基因位点被发现与AA相关,包括HLA、ULBP1、CTLA4及IL-2/IL-21等,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调控,增加毛囊免疫攻击的风险。 02 免疫机制 AA被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毛囊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毛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和Ⅱ类抗原的表达程度很低,被认为是免疫豁免器官之一。然而,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如感染和局部创伤等可引起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如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从而暴露原本屏蔽的毛囊自身抗原。AA进展期毛球部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增加,并出现淋巴细胞浸润,CD8+T细胞识别这些自身抗原,导致免疫攻击,破坏毛囊上皮细胞,最终形成AA。 03 环境因素与精神应激 环境因素,如感染、局部创伤等,可能作为斑秃的触发因素。此外,精神应激也被认为与AA发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精神应激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系统,进一步加重AA的病情。 斑秃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01 临床表现 斑秃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斑状脱发,脱发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主要见于头皮。脱发斑通常边界清晰,皮肤外观基本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指(趾)甲的病变,如甲点状凹陷、点状白甲和甲纵嵴等。 02 分类 根据病情的进展,斑秃可分为以下类型: 斑片型:最常见的形式,单发或多发,脱发斑面积较小,通常易于恢复。 网状型:脱发斑多而密集,形成网状分布。 匐行型(ophiasis):主要发生于发际线部位,治疗反应较差。 中央型或反匐行型:主要发生在头顶部区域。 弥漫型:全头皮弥漫性脱发,通常呈急性经过,一般不形成全秃。 全秃(alopecia totalis):所有头发均脱落,预后较差。 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预后最差。 斑秃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通常参考SALT(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评分系统,其中S代表头发脱落面积,B代表头发以外的体毛脱落情况,N代表甲受累情况。例如,S1表示头发脱落<25%,S5表示头发完全脱落。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01 拉发试验 拉发试验是诊断斑秃活动性的重要方法。患者在3天内不洗发,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拉起一束大约五六十根毛发,轻轻向外拉,若有超过6根毛发脱落则为阳性,表明有活动性脱发。 02 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检查在斑秃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活动性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AA的皮肤镜特征包括感叹号样发、黑点征、黄点征、断发、锥形发等。其中,感叹号样发是AA的特异性表现。 03 组织病理检查 AA的组织病理表现为毛球部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以淋巴细胞为主,并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此外,还可见毛囊微小化及营养不良的生长期毛囊,尤其在进展期和恢复期AA患者中较为明显。 04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通常不作为AA的诊断依据,但用于排除其他免疫异常及过敏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检查、抗核抗体及血清总IgE等有助于鉴别并发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01 诊断标准 AA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皮肤镜检查结果。典型AA患者无需特殊检查即可确诊,但对于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 02 鉴别诊断 斑秃需与其他脱发疾病鉴别,主要包括: 拔毛癖:常表现为不规则形状的斑片状脱发,边缘不整齐,且脱发区毛发不完全脱落。 头癣:除脱发外,头皮常伴有红斑、鳞屑及结痂等炎症改变,皮损中可见真菌。 瘢痕性秃发: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限性永久性脱发,头皮可见萎缩、瘢痕或硬化。 梅毒性脱发: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表现与AA相似,但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临床上可见虫蚀状脱发斑。 斑秃的治疗 01 一般治疗 斑秃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促使毛发再生、预防或减少复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治疗包括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及充足的睡眠。 02 局部治疗 外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轻中度AA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卤米松、糠酸莫米松及丙酸氯倍他索等强效或超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若治疗3-4个月无效,应调整治疗方案。 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脱发面积较小的稳定期患者,常用药物为复方倍他米松和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时需适当稀释药物,皮损内多点注射。 局部免疫疗法:适用于重型AA患者,包括多发性AA、全秃和普秃,常用药物为二苯基环丙烯酮(DPCP)和方酸二丁酯(SADBE)。 03 系统治疗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进展期和脱发面积较大的中、重度患者。口服剂量一般≤0.5 mg/(kg·d),疗程为1-2个月。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不宜使用的患者,治疗期间应监测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 04 新药及老药新用 近年来,JAK抑制剂、抗组胺药物和复方甘草酸苷等新药在AA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安全性和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预后与复发管理 01 预后因素 AA的病程与预后因人而异。轻度患者大部分可自愈或在治疗后痊愈,欧美研究显示34%~50%的轻症患者可在1年内自愈。然而,14%~25%的患者病情可能持续或进展到全秃或普秃。全秃及普秃患者的自然恢复率<10%。 02 复发管理 斑秃的复发率较高,影响复发的因素包括儿童期发病、病程长、脱发面积大、病情反复等。建议长期随访,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通过对《中国斑秃诊疗指南》的详细解读,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内容。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斑秃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进一步的突破,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引用文献: [1]中国斑秃诊疗指南(2019)[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02):69-72.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20.02.002.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859
病请描述: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且便捷的显微诊断方法,近年来在毛发疾病的诊断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为规范皮肤镜诊断技术在毛发疾病中的应用,促进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工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亚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该共识进行全面解读,帮助临床医生深刻理解和应用皮肤镜技术,更好地服务患者。 文 | 刘驰 毛发疾病的分类及其特点 毛发疾病主要分为多毛和脱发疾病两大类。其中,脱发疾病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脱发疾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先天性脱发较为少见,通常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而获得性脱发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点,根据病因是否会造成毛囊的永久性损害,又可分为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 01 非瘢痕性脱发 病因:主要由于头皮局部的免疫性或非免疫性病因导致毛囊周期的改变。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包括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拔毛癖、牵拉性脱发和梅毒性脱发等。 诊断重点:非瘢痕性脱发的诊断依赖于皮肤镜下的特征性表现,如毛干粗细不均、黄点征、黑点征等,这些征象帮助医生鉴别不同类型的非瘢痕性脱发。 02 瘢痕性脱发 病因及特点:瘢痕性脱发导致毛囊的永久性损伤,毛囊被胶原纤维增生所填充,无法再生。瘢痕性脱发根据损害是否主要针对毛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①原发性瘢痕性脱发:如盘状红斑狼疮脱发和毛发扁平苔藓,病理改变主要集中在毛囊。 ②继发性瘢痕性脱发:由局部疾病或外伤引起,如烧伤、头癣等。 临床表现:瘢痕性脱发的诊断更为复杂,需要结合皮肤镜和病理检查来确认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皮肤镜诊断的基本原理 01 无创性显微诊断 皮肤镜通过无创手段,放大观察毛囊单位在皮肤表面的开口、皮表微细结构、毛干形态、毛细血管及发根形态等信息。 02 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 皮肤镜可以直接观测到与常见脱发疾病病理改变相关的特征性征象,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皮肤镜下常见毛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01 毛干形态 观察毛干的直径、色泽、粗细均匀性以及末端形态,可以识别多种脱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感叹号发:由于毛发近头皮处逐渐变细,形成上粗下细的感叹号形态,是斑秃的特征性改变,提示毛囊营养不良。 断发:在离皮面一定距离处离断,残端卷曲或分叉,是拔毛癖的特征性表现。 毳毛:直径均一、色素较浅、细软的短毛发,短毳毛通常是营养不良性或新生毛发。 逗号发:毛干状似逗号,常见于头癣,是头癣特有的皮肤镜征象。 圈状发或螺旋状发:类似圆圈或开瓶塞的螺旋状起子,存在于斑秃病情恢复时 02 毛囊开口 毛囊开口的形态变化是皮肤镜诊断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在鉴别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黄点征:毛囊口扩大,角质和皮脂堆积形成黄点,是斑秃的标志性征象。 黑点征:毛干在皮面的水平齐根离断后遗留的毛干残留,提示斑秃病变活动性较高。 毛囊周红点征: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常见于红斑狼疮患者的脱发病灶。 毛周角化过度:表现为毛囊周棘状突起,毛周褐色晕往往发生于雄激素性脱发的早期。 03 皮面结构 皮肤表面的微结构变化可以帮助进一步诊断: 白点征:可能是汗腺或皮脂腺结构,病理基础尚有争议。 色素性网状结构:多见于毛发稀疏的头顶部,可能由日晒引起。 褐灰色征:可能由于色素失禁导致,多见于毛发扁平苔藓。 04 毛细血管形态 通过观察毛细血管的扩张形态和排列特点,可以进一步区分毛发疾病的类型: 形态:点状、线状、蛇形、圈状、发夹状等。 排列特点:弥漫性、网状、分支状、放射状等。 这些类型的观察对识别毛发疾病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常见脱发疾病的皮肤镜诊断 01 斑秃 典型征象:斑秃的皮肤镜征象包括黄点征、黑点征、断发、短毳毛增多、感叹号发等。感叹号发是斑秃的急性脱发过程中的特征,提示毛囊营养不良。 诊断与鉴别:黄点征和短毳毛是斑秃的敏感性指标,而黑点征、感叹号发和断发则具有高度特异性。皮肤镜对斑秃与其他脱发疾病(如拔毛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02 雄激素性脱发 典型表现:毛干粗细不均、直径变细的毛干增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典型征象。进展期时可出现黄点征,女性患者以毛囊单位的毛干数目减少为主。 皮肤镜下表现: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在皮肤镜下可见毛干变细、毛囊口周围褐色晕等表现,女性患者则以毛囊单位的毛干数目减少为主要表现。 03 拔毛癖 典型皮肤镜征象:黑点征、断发等为拔毛癖的典型表现,往往伴随出血点、血痂和抓痕等皮肤损伤。 诊断难点:拔毛癖易误诊为斑秃,皮肤镜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疾病。 04 急性休止期脱发 皮肤镜特点:急性休止期脱发拉发试验可为弱阳性,皮肤镜下可见大量短新生毛发,直径变细的毛干比例小于20%,这一特征可与雄激素性脱发鉴别。 05 梅毒脱发 梅毒脱发与斑秃类似,皮肤镜下可见黄点征、黑点征和断发,但无感叹号发,其脱发斑较小且数量多。 06 头癣 头癣的皮肤镜征象主要为逗号样发或营养不良的发干,这是头癣的典型表现。 瘢痕性脱发的皮肤镜诊断 01 盘状红斑狼疮(DLE) DLE的皮肤镜表现为毛囊口减少或消失、毛囊角栓、头皮色素脱失或沉着,晚期可见瘢痕性白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02 毛发扁平苔藓 皮肤镜下可见银白色毛囊周鳞屑、毛囊角栓以及色素失禁引起的蓝紫色斑片,晚期毛囊开口减少或消失。 03 假性斑秃 假性斑秃的皮肤镜特异性不多,主要表现为毛囊开口消失,皮损处毛囊开口消失。 04 脱发性毛囊炎 典型表现为簇状发、毛囊角栓、浅表溃疡等,晚期可见瘢痕性脱发特征,如皮表光滑、真皮萎缩等。 05 脓肿穿凿性毛囊周围炎 早期特征:毛囊开口仍存在,但毛干减少或消失。常见黄点、毛囊角栓、断发、黑点及毳毛留存。 晚期特征:毛囊开口逐渐减少或消失,提示毛囊的进一步破坏和病变进展。 皮肤镜诊断的临床价值 皮肤镜诊断在毛发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瘢痕性与非瘢痕性脱发的鉴别 瘢痕性脱发表现为毛囊开口消失、皮表光滑,而非瘢痕性脱发则能见到毛囊单位和毛囊开口。 02 急性弥漫性脱发的鉴别 通过皮肤镜,可以鉴别弥漫性斑秃、急性休止期脱发、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等多种类型的弥漫性脱发。 03 评判斑秃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皮肤镜能够了解斑秃患者脱发皮损的发展阶段,指导临床治疗。 《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毛发疾病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对皮肤镜的应用,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和诊断毛发疾病,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本文希望通过对共识的全面解读,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皮肤镜诊断的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引用文献: [1]章星琪,邹先彪,刘洁.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03):129-132.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