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手热 > 预防

手热预防

手热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立夏“防毒&rd...

病请描述:     今年的立夏延续了去年“快闪”的风格,头几天突然降温下雨,日夜温差10多℃,然后天又热起来。身边有穿短袖短裤、露肩露腰清凉夏季风格的,也有衬衫外套温暖春季风格的。一边是怕热要开空调的,一边是怕冷拒绝开空调的,当然这些人往往碍于面子忍者不好意思开口,到医院才会向医生吐槽诉说他的痛苦。刚过完五一、五四,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剧烈的运动消耗了不少体力,快闪的降温下雨考验着孩子们的免疫系统。每年立夏后气温攀升,湿度增加,让孩子遭罪的手足口病进入了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多见,该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的应用酒精不能灭活,但是紫外线、干燥环境、碘酒、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等可以使其灭活。病毒传播主要包括经口唾液、飞沫、疱疹液体、粪便污染的手、毛巾玩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数减低或正常;尿、便一般无异常。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在大规模流行时,尤其是口腔、手足部位的典型皮疹分布特点。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中药清热解毒。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      立夏后还要注意预防菌痢,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就是表现为拉肚子。与立夏气温升高痢疾杆菌繁殖旺盛,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如爽口的凉拌菜,但凉拌菜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预防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注意环境、饮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蔬菜、不洁瓜果、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剩菜剩饭在室温下存放很容易变质,如果非要吃剩饭菜,一定要充分加热杀菌,熟透后再吃。同样隔夜水也是,容易细菌超标,不宜直接饮用,要再次烧开后才能喝。

吴欢 2024-05-06阅读量43

踏春赏花季,糖友别大意!一文...

病请描述:春分已过,桃花、海棠花、樱花已悄然绽放,宣告着生机勃勃的春季正式到来。但是,对于糖友来说,春季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如果调理不当,血糖可能会忽高忽低,导致病情加重。 当然,对于糖友来说,春季的到来更是一个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亲近大自然的好契机,如果保养得当,血糖可以保持稳定。因此,我们倡导糖友们注重合理膳食;走出家门,进行适量的运动。 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 1、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 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 2、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 膳食能量来自于谷物、油脂、肉类、蛋类、奶类、坚果、水果、蔬菜等食物。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 18.5~23.9kg/m2之间。从年龄和降低死亡风险考虑,65 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标准。 3、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 GI 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在选择主食或谷物类食物时,可参考我国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表(见下图)。 图片来源: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4、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 30~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要控制油、盐、糖,不饮酒,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在理想水平。 6、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 图片来源:freepik.com 7、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 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是否需要加餐、什么时间加餐,以及选择何种零食,应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 8、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膳食调理、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胰岛素注 射技术,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 华北地区糖尿病患者春季饮食指南 华北地区厚重咸口菜品居多,多数地方喜面食及畜禽类,蔬菜和水产类摄入不多。本食谱遵循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合理搭配华北地区各季特色食材,食谱中修正了饮食习惯的不足,增加了蔬菜及水产品的摄入。 图片来源: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应做好准备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有意识地控制饮食,却相对容易忽略运动,其实,运动不仅有助于患者增强体质,而且能加快体内糖类物质消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适合所有的运动,只有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了解运动时的相关注意事项,才能达到改善血糖水平的目的。为了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该注意做好如下准备: 运动前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的建议,空腹血糖大于16.7毫摩/升、血糖波动较大、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肾病(血肌酐大于1.768 毫摩/升)、合并急性感染等情况下,应避免运动,病情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同时,如果运动前血糖小于5.6毫摩/升,运动前应食用糖类,如无无低血糖才可继续运动,避免在运动中出现危险。 图片来源:freepik.com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机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餐后运动,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同时,患者应尽量避免在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进行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注射部位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运动前,注射部位应选择在腹部,而不应在大腿或手臂上注射,避免四肢运动加速胰岛素的吸收,引发低血糖。  携带含糖饮料或食物 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出汗、心慌、发抖等低血糖症状,应停止运动,立即补充适量含糖饮料或食物,以缓解症状。  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 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的建议,最佳运动方案为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相结合的混合运动。同时,强调运动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才能让糖尿病患者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心情,对于糖尿病的恢复有极大的好处。 图片来源:freepik.com 特别提醒,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影响运动的慢性疾病,如合并骨关节病变的患者步行能力下降,合并脑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或严重肌少症的患者易发生跌倒。 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治疗前需要根据病史、家族史、身体活动水平以及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运动前健康筛查,通过心肺耐力、身体成分、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柔韧性以及平衡能力等多项测试对老年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为运动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老年人糖尿病运动建议如下: 运动强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首选的运动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能力较差者,可选用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强度通常可通过主观用力感觉来评价,在中等强度运动中常感觉心跳加快、微微出汗、轻微疲劳感,也可以是运动中能说出完整句子,但不能唱歌。 运动频率和周期 每周运动5~7天,最好每天都运动,运动的最佳时段是餐后1小时,每餐餐后运动20分钟左右。 运动形式 1、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绝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安全的,具体形式包括快走、健身舞、韵律操、 骑自行车、水中运动等。 2、抗阻训练同样适用于老年人群。肌肉发力抵抗阻力产生运动的过程都称作抗阻训练。可通过哑铃、弹力带等器械进行抗阻训练,也可以采用自身重量练习(如俯卧撑、立卧撑、 蹲起、举腿、肱二头肌弯举、提踵等)。每周运动 2~ 3次,每次进行1~3组运动,每组/每个动作重复10~ 15次。抗阻运动训练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力量、骨密度、瘦体重和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水平。 3、加强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训练可以增强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从而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风险 ,增加运动的依从性。交替性单脚站立、走直线都是增强平衡能力的有效方法,太极拳、八段锦、 五禽戏和瑜伽也可以提高协调性及平衡能力。每周至少进行2~3次平衡训练。 图片来源:freepik.com 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以及平衡练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层面的获益。老年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低强度的家务劳动、庭院活动等),减少静坐时间,每坐30分钟应起身活动1~5分钟。 让我们一起倡导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从而调节情绪,减轻压力,稳定血糖。在这个春天,与家人、朋友一同踏青、野餐、赏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12; [3]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华糖尿病杂志,2024-02.

健康资讯 2024-04-28阅读量547

射频消融后静脉曲张容易复发吗...

病请描述:射频消融后静脉曲张容易复发吗?什么因素会影响复发? ——在两个高容量静脉中心进行的主干反流射频热消融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影响因素 TIPS: 研究单位 意大利米兰VitaSalute大学医学院San Raffaele科学研究所血管外科; 意大利罗马Azienda Ospedaliera San Camillo-Forlanini血管外科; 意大利米兰圣拉斐尔科学研究所麻醉和重症监护科。 背景信息 近20年来,射频热消融(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RFA)已成为治疗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GSV)反流所致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in disease, CV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研究表明,RFA的闭塞率与传统开放技术相似,RFA的闭塞率为95%,而开放修复术的闭塞率为96%。 与开放修复术相比,RFA具有优势,如无需全身麻醉、并发症少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欧洲血管和血管内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指南将其考虑为首选治疗。 尽管RFA取得了成功,但据报道,中远期复发率为7% ~ 32%,与开放修复术(GSV高位结扎和剥除术[HLS])后观察到的复发率相似。 这表明,影响RFA后GSV再通和复发性静脉曲张(RVV)的因素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识别GSV和RVV再通风险较高的患者对于改善长期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文献中有一些研究探讨了RFA后远期RVV和GSV再通的潜在危险因素;然而,关于这一主题的报告数据仍然存在争议。 该研究旨在通过评估接受RFA治疗的GSV闭塞率的长期结果,以及GSV功能不全患者是否需要再次干预来填补这一知识缺口。此外,该研究旨在评估与RFA后GSV再通和RVV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该研究旨在为提高RFA治疗GSV反流所致CVD的长期成功率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意大利米兰VitaSalute大学医学院 该研究概要 静脉腔内 射频消融(RFA)后大隐静脉主干再通常伴有静脉曲张复发(RVV)或再通。该研究旨在评估在专门的门诊静脉中心就诊的患者中,大隐静脉(GSV) RFA的长期结果,并确定随访期间GSV和RVV的危险因素。 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接受RFA治疗的GSV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 主要研究终点是随访期间未发生GSV再通和RVV发生率。 次要研究终点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GSV和RVV再通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GSV和RVVs的潜在危险因素。 在研究期间,连续1300例患者(平均年龄,53.5±12.9岁; 71.9%的女性; CEAP [临床、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 C2 ~ C6; 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5)。 TIPS: 静脉疾病的CEAP分类 在1993年第五届米国静脉论坛年会上,John Porter建议对静脉疾病进行分类,就像癌症的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类。1994年,米国静脉论坛(American Venous Forum)创建了一个分类系统,以帮助对慢性静脉疾病进行普遍统一的诊断和比较。1995年,该分类被纳入《静脉疾病报告标准》。2004年该分类进行了修订,保留了CEAP的基本分类,但改进了基本细节。CEAP分类的名称代表临床(C)、病因学(E)、解剖学(A)和病理生理学(P)。 技术成功率为99.7%。平均随访(57.2±25.4)个月时,GSV闭塞率和免于再次干预率在1周内分别为100%和100%,1年分别为97%和95.7%,3年分别为95.2%和93.1%,5年分别为92.4%和92.8%。 随访期间复发158例,复发率10%。 在多变量分析中,副大隐静脉(ASV)直接汇入股隐静脉连接处、妊娠史>2次、CEAP C4、术前GSV直径>10 mm是GSV再通的危险因素。此外,年龄>70岁和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也是RVV的危险因素。 (TIPS: 为了更容易看清结果,去掉了具体统计分析数据) RFA治疗GSV是一种安全的方法,5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持久性较低。但临床评分高的患者和副隐静脉直接汇入股隐静脉连接处的患者远期GSV再通率和RVV率较高。 附:该研究更多相关信息 GSV高位结扎和剥脱术(HLS)是有症状患者治疗其主干反流的最常用方法。然而,它的应用一直受到质疑,并逐渐被静脉内手术所取代。 多项研究表明,热消融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恢复工作时间、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早中期再通率较低。与HLS相比,腔内热消融具有创伤小、成本效益好等优点; 因此,腔内热消融已被世界各地的指南推荐。 尽管在微创和高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GSV腔内消融术后的短期和长期RVV发生率与HLS相当。两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报告了两种手术后RVV的不同病因:新生血管是HLS术后复发的最常见原因,而静脉内消融术后血管再通更常见。对于GSV RFA后的RVV,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治疗血管的再通和未治疗血管的疾病进展。 根据Brake等的观点,RVV的来源可分为策略失误(术前)、技术失误(术中)、疾病进展以及最后的新生血管。 与静脉曲张真正复发的发病机制有关的因素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复发性静脉曲张患者先前结扎的大隐股静脉连接处周围出现新生血管(蓝色和红色) 虽然新生血管和再通似乎不同,但两者都是在血管滋养层向新生血管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这可能发生在任何静脉节段。新生血管形成通常发生在静脉切断和新生血管再连接之后。当静脉壁的内部结构被破坏(如热或机械作用、硬化剂或血栓[即浅静脉血栓形成]),并且在治疗的静脉内生长新的血管时,就会发生再通。这些新的腔内血管将重塑成更大的管,并有明显的静脉血流。有些最终会变大并发生反流。 高龄、女性、长时间站立、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既往复发性疾病等是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股总静脉近端深静脉功能不全也可影响隐股静脉汇合处(SFJ)反流复发。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27%的SFJ复发患者术前有远端髂外静脉和股总静脉从SFJ开始的颅侧功能不全。伴随的副隐静脉(ASV)功能不全或ASV在SFJ处汇合的解剖结构可能影响复发率。分别继发于深静脉血栓(DVT)或盆腔病变的静脉阻塞或直接压迫也可促发复发。 因此,术前识别疾病模式和GSV再通风险较高的患者,以及ASV等未治疗段可能发生反流的患者至关重要。此外,确定主干消融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RVV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进行更密切的监测。 目前对静脉内消融术后GSV再通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了解不足。尽管已有多种研究报道,但结果不一致,缺乏可靠的数据。 关于GSV再通和(或)静脉系统复发的研究大多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或临床模式描述术前危险因素,未提供证据。 最近的一篇文献综述发现,高BMI、大GSV直径和较高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分级是最常描述的GSV早期和长期再通的危险因素。 2016年,Van der Velden等证实CEAP分级和GSV直径是静脉内手术后1年血管再通的最强预测因素。这些数据在最近的另一项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多变量检查证明,CEAP分级为C4和C5级、术前GSV直径>6 mm和吸烟史是GSV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年龄>61岁和术后并发症如色素沉着、水肿和感觉异常被发现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在两个高容量医疗中心进行,由技术熟练的操作者使用相同的设备进行了主干反流的RFA消融,结果证实了之前系列研究的结果。 然而,他们的数据也显示ASV直接汇入SFJ (OR, 1.561; 95% CI, 1.0 ~ 7.04; P = .032)是GSV再通的危险因素,这证实了他们之前在2020年报告的研究,在那个研究中,他们分析了较小人群的数据。他们的数据识别年龄>70岁(OR, 1.04; 95% CI, 1.01 ~ 1.06; P = .014)和穿支静脉(PV)功能不全(OR, 1.17; 95% CI: 0.65 ~ 2.03; P = .018)是RVV的长期危险因素。 早期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表明,BMI和大隐静脉主干直径是唯一两个公认的影响短期和长期再通率的变量,但其他方面,如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状态、患者性别、目标静脉治疗长度和其他因素也应考虑。 在他们的分析中,BMI未影响研究人群的结局,这可能是因为基线范围窄(BMI, 23.6±2.2 kg/m2),以及在整个随访期间,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BMI相似。 关于术后并发症和消融静脉再通风险的信息有限。 最近一项使用血管质量倡议静脉曲张注册系统的调查显示,GSV >5 mm的患者更有可能经历术后困难(0.6% vs. 0%; P = .027)和部分再通率(0.8% vs 0.3%; P = .001),平均随访时间为138.13±176.85天。这些数据在他们的分析中得到了证实,他们的分析表明,GSV直径>10 mm是GSV再通和RVV的预测因素。 该研究的目的是在大量CVD合并主干反流的患者中显示GSV RFA的长期结果,并确定随访期间GSV再通和RVV发病的危险因素。 这项回顾性分析纳入了1,300例非随机、真实世界门诊患者,他们的研究结果突出了几个有趣的点,证实了RFA治疗主干反流和慢性静脉疾病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术前GSV直径大、ASV直接汇入SFJ、>2次妊娠、CEAP C4和C5可能增加GSV再通的风险。 此外,该系列的数据表明,当RFA与治疗静脉曲张或PV相关时,在避免复发方面获得了最佳结果。 进一步分析发现,静脉切除术患者的复发率低于硬化治疗患者。 虽然本研究纳入了相当多的患者,但其主要局限性是该研究不是随机化的,是回顾性研究设计,并且未对参与预防计划或术后改变生活方式的患者进行分析。 “炎而肿之”(言而总之),RFA治疗GSV是一种安全的方法,5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持久性可接受。然而,高CEAP分级和ASV在SFJ处直接汇合的患者远期GSV再通率和RVV率较高。此外,在再通的情况下,重要的是评估GSV直径,ASV是否直接汇入SFJ,以及再通对患者临床和生活质量评估的影响。

吕平 2024-04-07阅读量52

Buerger病(闭塞性血栓...

病请描述:Buerger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 Buerger病又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TAO),是一种进行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节段性、炎症性疾病,最常累及上肢和下肢中小动脉。 最初由von Winiwarter在1879年描述,尽管这个名字被给了Leo Buerger,他在1908年发表了从患者截肢肢体的广泛病理发现。该病的典型发病年龄范围为20 ~ 50岁,在吸烟的男性中更为常见。多达16%的患者可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这表明有全身炎症反应。 患者最初表现为足、腿跛行、或者手臂或手的痉挛性疼痛,可能被误认为关节或神经肌肉问题。疾病进展会导致小腿跛行,最终导致缺血性静息痛和脚趾、脚或手指溃疡。这也被称为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 TAO的治疗以严格戒烟为中心。在能够戒烟的患者中,疾病缓解情况令人印象深刻,避免截肢的情况增加。外科干预在Buerger病中的作用很小,因为通常没有可接受的旁路靶血管。此外,在并存的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中,自体静脉导管有限。 病理学上,Buerger病的血栓形成发生在中小动脉和静脉,伴有密集的多形核白细胞聚集、微脓肿和多核巨细胞。该疾病的慢性期表现为血管腔的细胞增生和频繁再通的减少。终末期病变表现为机化性血栓和血管纤维化。 虽然该疾病在亚洲常见,但北美男性似乎没有任何特殊的易感性,因为只有不到1%的重度肢体缺血患者被诊断出该疾病。 TIPS: 不同颜色代表各地区TAO的不同发病率,图中"Taiwan, China"(中国台湾地区)2002年时发病率为0.10/100,000;2011年时下降为0.04/100,000。 与累及内膜和中膜的动脉粥样硬化不同,Buerger病表现为动脉壁所有3层均有圆细胞浸润。Buerger病患者可能具有针对动脉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特异性体液抗动脉抗体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但只有通过组织组织学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TAO的分期 TAO患者可分为三个阶段: 急性期:初始炎症过程形成腔内高细胞炎性血栓,阻塞受累血管腔。一般来说,血管壁是有未受累的部分,虽然局部炎症是这一急性期的核心,但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正常。 亚急性期:在持续炎症的情况下血栓形成。 慢性期:炎症过程消退,形成非炎症性、纤维化血栓。 与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不同,在所有阶段,内弹力板都被保留。 诊断 TAO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诊断。这是一种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多种疾病,如外周动脉疾病、高凝状态、心律失常(导致手指血栓形成)、血管炎和反复创伤等。以下是TAO诊断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 年龄<30-50; 烟草使用(现在或最近); 跛行、静息痛、趾(指)溃疡; 游走性浅静脉血栓; 远端动脉疾病,近端血管未累积; 典型的血管影像发现:基于导管的血管造影优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因为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通常在上肢远端手腕和/或下肢踝关节水平表现为中小血管节段闭塞,并伴有侧支循环形成(即 "螺旋状" 侧支)。这种闭塞见于无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瘤形成的情况。 治疗/管理 戒烟: 彻底停止使用所有烟草制品是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尚不清楚尼古丁替代品是否会加剧疾病,但大多数建议完全避免使用。应鼓励TAO患者使用非尼古丁药物(如布吕隆或伐尼克兰)帮助戒烟。如果症状在戒烟后仍持续存在,则应进行尿尼古丁检测,以验证戒烟情况。 避免触发: 除戒烟外,还应教育患者正确的皮肤卫生、每日检查足部和穿合适的鞋子(以避免创伤/摩擦)。避免寒冷暴露,以及热、化学或机械损伤对于预防溃疡很重要。应避免使用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的药物。 扩血管治疗: 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前列环素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血管扩张剂治疗理论上可以缓解血管痉挛症状。其中,只有Iloprost(伊洛前列素)在TAO患者中进行过研究。133例TAO合并严重肢体缺血患者接受静脉注射伊洛前列素与阿司匹林进行比较。在接受伊洛前列素治疗的患者中,28天时68例患者中的58例(85%)显示溃疡愈合改善和疼痛缓解,而阿司匹林组65例患者中仅11例(17%)显示溃疡愈合改善和疼痛缓解。遗憾的是,伊洛前列素的益处仅限于静脉注射,因为口服伊洛前列素未能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由于伊洛前列素静脉输注时间延长,因此难以在门诊进行给药,因此在TAO治疗中的应用有限,但重复的“日间”治疗是有可能的。西洛他唑虽然在Buerger病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但可能在减轻手指缺血症状方面发挥作用。 介入治疗: 由于TAO的远端性质,血管内治疗通常不适用。如果技术上可行,可考虑对有症状的晚期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有研究证明,进行血运重建具有很高的技术成功可能性,并且与3年随访时的无截肢生存率改善相关。有研究发现,与自体静脉转流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获得相似的3年无截肢生存率,但与较高的再次干预率相关。虽然数据有限,但交感神经切除术已被证明可以改善TAO的症状。 高压氧治疗: 基于有限的数据,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可能对TAO有一定的疗效。回顾性分析高压氧治疗与单独常规治疗的比较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高压氧治疗改善了伤口愈合和疼痛控制。在这项研究中,高压氧治疗组47例患者中有21例完全愈合,而单纯常规治疗组50例患者中有11例完全愈合。10个月时,与常规治疗组(13 / 50)相比,HBOT组(2 / 47)观察到的截肢较少。 应用波生坦治疗: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治疗描述了8例患者的病例系列,这些患者的积极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血管扩张剂和前列地尔静脉给药)失败。6例患者完全愈合。鉴于缺乏其他有说服力的治疗方案,对于严重、难治性TAO病例,可考虑使用波生坦。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BM-MNC): 在接受BM-MNC的一小部分患者中观察到长期临床获益。25例PAD患者和26例TAO患者接受BM-MNC治疗,46例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作为对照组。TAO患者的4年无截肢生存率(95%)高于PAD患者(48%)和对照组(0%)。3年时观察到经皮氧分压改善。有学者也观察到无截肢生存率的类似趋势。 搭桥手术 由于闭塞性疾病属于远端病变,通常不适合进行血运重建手术。但是在一些选择的严重缺血患者,他们有合适的远端靶血管,可考虑膝下搭桥手术。 尽管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有了对TAO的描述,但人们对TAO的了解仍然很少,治疗也很困难。完全戒烟仍然是治疗TAO的主要方法,因为其他疗法不能治疗炎症反应的根本原因。对于出现指(趾)溃疡或下肢动脉功能不全相关症状的年轻男性吸烟者,临床医师必须高度怀疑TAO。

吕平 2024-03-19阅读量256

手热预防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0
治疗胃肠病、睡眠障碍、急慢性咳嗽、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更年期综合征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咨询和转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失眠、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急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胃病、肠炎、腹泻便秘;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厌食;颈椎病头晕手麻、腰椎病腰腿痛;更年期综合征烘热、盗汗;月经不调;冠心病心悸、胸闷;过敏性皮肤病、痤疮等各种疾病。
评分:0
问诊量:0
治疗胃肠病、睡眠障碍、急慢性咳嗽、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更年期综合征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的咨询和转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失眠、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急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胃病、肠炎、腹泻便秘;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厌食;颈椎病头晕手麻、腰椎病腰腿痛;更年期综合征烘热、盗汗;月经不调;冠心病心悸、胸闷;过敏性皮肤病、痤疮等各种疾病。

手热预防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1万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84.4万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36.3万

广东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