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打呼噜 > 预防

打呼噜预防

打呼噜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心房颤动(房颤):一文把控大...

病请描述: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一、什么是心房颤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房颤有哪些类型。 三、房颤有哪些危害或危害或表现。 四、房颤是怎么发现或查出来的,要做哪些检查。 五、房颤有哪些常见治疗方法。 一、 什么是心房颤动(房颤),与哪些因素有关。 房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心脏失去了正常节奏和频率(窦性心律),心跳变得紊乱、不规则的一种状态。房颤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但不局限于:年龄、性别(中年时,男性多;老年时,男女无明显差异)、心脏疾病,心脏以外的其它疾病(比如甲亢)、饮酒、肥胖、遗传因素、睡觉鼾症等)。房颤发病的年龄跨度可以很大,总体来说,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变高,但20-40岁左右的比较年轻的房颤患者,也并非少见。总体上,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约1.5%,意味着全国有多达1千至2千万患。老年人的发生比例要高于平均人群(可达3%-8%)。 二、 房颤有哪些类型 房颤的有很多分型方法,简单可以作如下分型。 (一)从发作特点来说 1、 阵发性房颤:指房颤有时候出现,有时又可消退而恢复了正常心跳(窦性心律),房颤与正常心跳之间交替出现。房颤与正常心跳,根据“力量”对比不同,交替掌管心脏的跳动。随着病情发展,若不有效管控,房颤掌管心跳的比例将越来越高,有可能从阵发性房颤,转变为持续性房颤。 2、 持续性房颤:指房颤持续地掌管心跳达1周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没有正常的窦性心律。如果房颤持续了一年以上,称为长程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既有可能是一开始刚刚发现时,即为持续性,也有可能是阵发性房颤,因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控,演变而来(阵发性房颤,每年约有10%以上的比例会转化为持续性房颤)。 3、 初发房颤。指患者首次知晓或查出房颤,其类型既可能是阵发性房颤,也可能是持续性房颤。 (二)从是否合并比较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来划分 1、合并了明显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或者心脏安置了人工金属瓣膜,称为瓣膜病房颤,此种类型相对少见。其房颤的表现形式,大多数是持续性房颤。 2、非瓣膜病的房颤,这种类型占多数。其表现形式,既可以是阵发性,也可以是持续性。 三、 房颤有哪些危害或表现 通常,有3大危害或表现。每个患者可能表现出1种或多种,也有可能暂时没有任何症状或表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酷似“正常”(此种状态下,患者最容易忽视房颤,产生轻敌心理)。要注意,也是特别要强调的,即使暂时没有症状,也仅仅只是“暂时”的,若不认真加以治疗或干预,通常随着年龄增长,几乎全部患者都最终都会出现相应症状或表现。 1、引发或促进心功能不全:降低心脏“发动机”功能和效率,使原有的心功能下降,出现胸闷、气短、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老年人(60-80岁)、原有心脏功能本身不太理想的人群,在出现房颤时,容易有上述表现。相反,一些中青年人,则症状不明显。 2、增加了血栓栓塞、脑中风风险:是没有房颤的患者的5倍以上。没有发生脑中风、血栓的时候,酷似普通人,发生以后容易致死或致残。要注意,房颤患者,血栓的风险高低,是因人而异的。在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脑中风史的患者中,血栓风险较高,应把防治血栓作为第一要务来重视。反之,在中青年人、不合并其它疾病时,中风风险较低,防治的重点主要是在缓解房颤引发的心慌症状上。但要注意,随年龄增长(65岁以上)、合并疾病的出现,血栓的风险逐年是在演变、增加的,千万不可用最初的评估来一成不变地长期指导今后治疗,避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3、引发心慌、心跳不规则的感觉,影响生活质量。阵发性房颤,在发作时,心慌症状多数比较明显,个别甚至可诱发眼前发黑、晕厥,在不发作时可能又无明显症状。另外,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有症状,极个别患者症状不明显。 四、 患者是怎么发现或查出房颤的,要做哪些检查 (一)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阵发性的心慌,开始时,患者不知道心慌的原因(有时候在饮酒后,或者劳累、熬夜、季节变化时,容易发作),随着年龄增长,发作的频率变多,每次发作的时间变得相对较长,最终在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时候,记录到了房颤。阵发性房颤经常表现为这种特点。 2、 无意间查体发现。比如单位例行体检发现,或测脉搏时或血压测量时发现脉搏不整齐,或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做常规心电图。这种情况多数是持续性房颤,以40-60岁的男性居多,其中大多数身材偏粗壮、肥胖,可能合并饮酒、睡觉打呼噜等不良生活习惯或促发因素。 3、老年人,平时生活能力还可以,也不怎么看病查体。有段时间,出现了活动时气喘,胸闷,下肢水肿,生活能力大大下降,干不动活了。实在忍不住了,到医院检查,发现心房颤动,多数是持续性。 4、 因脑梗、脑中风而发现,通常是60岁-80岁的老年人,房颤的类型既有阵发性房颤,也有持续性房颤。 (二)做哪些检查 当知晓房颤以后,通常要完成抽血化验全套(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评估心脏结构,心房大小)、普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部分患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等。注意,以后根据情况,还要定期要随访和复查。 五、房颤有哪些常见的治疗办法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是“保底的治疗”,通常要长期使用。不同的阶段,应用不同的药,治疗强度也不同。总体来说,有三类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它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等。 1、常用抗凝药物:(1)新型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主要适用于大多数房颤患者,但不适合瓣膜病房颤。优点是,效果可靠,日常服用方便,不必定期验验血,是目前临床抗凝治疗最常用和优选药;(2)传统药物:华法林,优点是效果可靠,适用于几乎所有患者,缺点是服用不太方便,需定期验血,主要用于瓣膜病房颤。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一类是,控制、减慢房颤发作时的心率,使心跳不要那么快速,但预防房颤发作的作用较弱,主要用于持续性房颤。常用药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地高辛,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其中,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减慢心率的作用较强。 (2)另一类是,减少和预防房颤的发作次数,但对减慢正常心率的作用相对较弱,要用于阵发性房颤。常用药有: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某些中成药,等。主要用于阵发性房颤。 (3)第三类是,减少和预防房颤的发作次数,同时,减慢正常心率的作用也比较强。主要用于阵发性房颤。常用药:索他洛尔,胺碘酮,决奈达隆。此类药物副作用相对大于前两类药物,往往作为前述药物无效时,或需加强治疗时,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6个月,很少超过12个月,使用期间应3个月左右定期复发。 3、药物治疗的缺点:(1)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无法去除、撼动房颤的“病根”(通俗地说,房颤患者的心房里,是有病灶的),药物是难以有效、可靠地“打退”房颤,只能减少房颤带来的部分后果 。(2)通常要长期应用,患者要面对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或小或大),以及效果越来越差的窘境。(3)药物是保底的治疗,是治疗的下限,并不能在更高层次上,解决房颤带来的不良后果,打个比方,就相当于吃饭,粗茶淡饭,只是吃了半饱,解决了基本需求,但没有吃饱、吃好。要想让治疗措施更全面更优化,通常要借助于以下的微创手术方法。 (二)微创手术: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提升效果,解决药物无法解决的问题。微创手术以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扔掉药物”,通常也需要药物的“保底”治疗。值得肯定的是,微创手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用药的强度和级别。 (1)房颤射频(冷冻)消融,目的是,打退房颤,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一种办法是,内科的微创导管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不全麻,适合大部分患者),近年来还在探索脉冲场消融,另一种是外科胸腔镜下的消融手术(需全麻,适合病程很长的慢性房颤)。此类方法的目的,是帮助“打退”房颤,恢复、维持正常心跳,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房颤3大危害,一举解决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栓风险、缓解心慌症状的综合效果。在上述几种方法中,以内科的导管射频消融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为成熟。 需要注意的是,射频消融的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总体上,越早考虑做消融,效果相对越好,虽然有一定的复发率,但迄今为止没有什么方法能在整体上胜过该方法。大部分患者的消融效果是较好的、满意的,可作为首选,效果明显优于药物,但客观上也有部分患者已不适合该方法,此时可酌情选择替代方法。 (2)左心耳封堵术 是一种心内科的微创手术。主要作用是减少血栓栓塞、脑中风风险,降低对抗凝药物的依赖。但是,该方法不能打退房颤,此时房颤仍然是存在的,因而无法解决房颤引起的心功能和心慌的问题。左心耳封堵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适用范围,可作为上面消融微创手术的一种替补方法,主要适用于预估房颤的射频消融的效果不理想、血栓风险较高、又难以坚持长期应用抗凝药物部分患者。 (3)房室结消融术以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也是一种心内科的微创手术,该方法不能打退房颤,房颤仍然是存在的,但可使房颤时心脏的“乱跳”人为变得“有规律地跳”,对于某些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脏跳动的效率,挖掘了心脏的一部分内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但总体改善效果比不上消融。另外,也不能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其适应证较小,预估认为房颤射频消融效果不理想、同时心跳又偏快药物难以控制、心功能不全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案。

程宽 2024-04-22阅读量586

打呼噜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导致...

病请描述:很多人都知道打呼噜会导致睡眠深度不足或反复憋醒,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但你知道打呼噜还会导致咽干、咽痛等慢性咽炎症状吗? 鼾症可能导致咽干咽痛的原因主要与睡眠时的呼吸模式和呼吸道的生理变化有关。 1.睡觉时用嘴巴呼吸:当鼻子通气不畅,人们通常会用嘴巴呼吸。人在打呼噜时就是这样。用嘴巴呼吸会使空气无法经过鼻腔的加温、加湿和过滤,直接进入咽喉部。这种干燥、未经处理的空气(特别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天)会使咽部粘膜失去水分,导致咽干和咽痛。 2.呼吸道不通畅:打呼噜通常是因为喉咙里的气道变窄了,空气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患者在吸气时努力打开气道,从而引起咽部组织的压力和摩擦。长时间的这种压力和摩擦可以刺激咽部,引起疼痛和不适。 3.睡眠时的肌肉松弛:在深度睡眠期间,身体的肌肉会进入松弛状态,包括喉部和咽部的肌肉。这种松弛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的阻塞,同时也可能导致咽部的保护性反射减弱,使得咽部更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引起疼痛。 4.胃酸反流:有些人晚上躺着的时候,胃里的酸水可能会流回到喉咙,这种酸水会刺激喉咙,让它感到疼痛。鼾症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胃酸反流。 5.睡眠质量下降:打呼噜往往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和修复机制,使得咽部不适症状更加明显。 要缓解这种喉咙干燥和疼痛,可以尝试改变睡姿,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或者避免晚上喝酒和吃刺激性食物、使用较小的枕头等。对于严重的鼾症,还需要减重、佩戴口腔矫正器、使用持续正压呼吸机(CPAP)等。如果鼾症导致的咽炎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汪毅 2024-04-07阅读量60

苏州治鼾症(打呼噜)的中医教...

病请描述:    在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打鼾的毛病,甚至鼾声如雷。不少人认为是熟睡的表现,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睡眠打鼾的危害极大,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应该注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打呼噜的几种方法。     1、对于肥胖者,要减轻体重,加强运动也是预防打鼾的方法之一。     2、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     3、选择适当的枕头,有人认为把枕头垫高有助于改善呼吸,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建议选择软点、有弹性、高低合适的枕头,有利于呼吸通畅。     4、采取侧卧位睡眠姿势睡觉,也可以预防打呼噜,尤以右侧卧位为宜,避免在睡眠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     5、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调节的抑制,有助于预防打鼾。     自我介绍:     得了鼾症(打呼噜)怎么办?本人李乃宇,曾为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中医师,从事呼吸科中医临床40多年,曾发表论文多篇,参加过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研工作,同时担任中医药大学临床外事教学工作。现为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呼吸系统疑难病专家,苏州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专家。     坐诊时间:     周三上午,在苏州国医堂新区店坐诊,周三下午,在苏州国医堂吴中店坐诊,周五上午,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周五下午,在苏州国医堂园区店坐诊。

李乃宇 2023-09-08阅读量335

关于高血压的那些事儿

病请描述: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的成人中,患有高血压的人数高达2.45亿。而在这些人中,只有51.6%知道自己有高血压,45.8%的人在吃降压药治疗,仅有16.8%的人,血压控制到了正常水平。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我们常说的“三高”之一,也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上游”,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就追悔莫及了。今天一起来聊聊关于高血压的那些事儿。 那么什么是血压呢?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 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高血压占95%,危险因素包括遗传、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精神压力等;继发性高血压占5%,包括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疾病、药物性高血压等。 高血压是健康的无形杀手 高血压发病缓慢,早期基本没有症状,多数人在体检时被发现,有的人可能会有头晕、头痛、头颈“扳牢”等不适症状。不过,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如果觉得症状不明显就是血压不是很高,那就大错特错啦。 高血压会带来哪些危害? 由于高血压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血管又分布在全身各处,所以高血压可造成全身各器官的损伤。 1、高血压对心脏的危害: 冠心病:高血压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较正常血压者增高2.6倍。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是导致心功能衰竭的重要病理基础。若不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与恶性肿瘤相似。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增加6倍。 2、高血压对脑的危害: 高血压是脑卒中,也就是脑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脑卒中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 3、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 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和肾微小动脉病变。高血压持续10-15年后,就会出现肾损害。部分患者可以发展成肾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4、高血压对大血管的危害: 高血压同样会对大动脉造成损伤,其中最凶险的就是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把主动脉壁的内膜和中层剥离,形成壁内血肿,病情凶险,如果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很高。 5、高血压对眼的危害: 高血压可以损害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造成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视乳头水肿萎缩、黄斑变性等,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失明。 高血压的危害这么多,那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做到长期、有效控制血压,预防、逆转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如果已经诊断为高血压病了,应该怎么做呢? 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 另外,还要做到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在6克以下;饮食要高纤维素、低脂肪;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放松心情;规律作息;适量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此外,还要重视家庭血压监测,家里要备一台电子血压计,推荐使用手臂式血压计,最好能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压并且记录下来,给医生调整降压方案提供依据。 打呼噜会引起高血压吗? 答案是:会的! 这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中打呼噜并有憋气的话,会出现缺氧,从而导致血压的升高,如果通过手术或者睡觉时佩戴无创呼吸机,改善了打呼噜的情况,会使升高的血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 所以,如果有高血压同时有打呼噜的情况,最好去医院做个睡眠监测。 高血压药吃得时间久了,需要换吗?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靠长期服用降压药来维持。 如果在用药后,血压保持在正常稳定状态是没有必要换药的。一来,换的药不一定适合你,二来,换药后,新的药物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会造成血压的波动。 降压药吃了会不会伤肾? 不会。 事实上,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不但不会伤肾,反而能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有些种类的降压药,比如常说的普利、沙坦还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损害的作用。 所以,不用担心降压药会伤肾,不好好控制血压倒是会导致肾功能损伤。 降压药一定要早上吃吗? 不一定。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我们的血压白天比晚上高,半夜最低。但是,有些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比白天高,还有些人可能下午血压是一天中的高峰。 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做一下动态血压来了解全天血压波动情况,这样有助于科学、精准地确定服药时间。 血压正常了,降压药可不可以隔天吃? 不可以!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基本都是长效制剂,也就是说降压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如果隔天吃,就会今天有降压药的作用,明天没有降压药的作用,造成血压的波动。就好比,饿一顿,饱一顿,肯定会感到不舒服。 高血压在饮食上要怎样注意? 高血压患者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的同时,还要注意健康饮食。 要注意低盐低脂,每天盐的摄入控制在6克以内,炒菜的油不要超过半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蛋白质,增加钙的摄入。 总之,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钙、钾。 电子血压计测血压准吗? 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数据基本准确,可以用来监测高血压患者日常血压情况,据此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提醒病人血压升高时及时就诊,还能避免白大衣高血压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电子血压计,也要定期进行校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般建议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相比腕式血压计准确性更高。 如果血压高,一天需要测几次? 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进行监测。 一般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每天测量时间相对固定,同时做好记录,门诊复诊的时候给医生作为参考。 一天内没有必要频繁测量血压,过度关注血压,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反而会导致血压升高。

曾军 2023-03-21阅读量653

打呼噜预防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9.6
问诊量:63
专业特长:尊师训,融新知,深入系统研究呼吸疾病(鼻炎、咳喘类病、哮喘、肺癌、打呼噜)、亚健康(失眠疲劳、腹泻便秘、阳痿早泄、月经失调、黄褐班等)以及疑难病(中医湿证、胆石症、白癜风等)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膏方调治逆转亚健康各症、预防呼吸慢病急性加重和进展、促进重病(放化疗、大手术、多发伤、重症肺炎)后体虚状态恢复。

打呼噜预防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医大医院

三级医院 预约量:311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15.9万

南京市胸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