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肢端发绀 > 护理

肢端发绀护理

肢端发绀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风湿闰月说 | 雷诺现象,一...

病请描述:你是否曾听说过这样的病例:一个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时,手指或脚趾的皮肤颜色突然变为苍白、发紫,甚至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这其实就是雷诺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那么,究竟什么是雷诺现象?它又是如何与风湿病产生联系的呢?今天,黄闰月医生将带你一探究竟。 认识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受寒或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肢端细小动脉痉挛,四肢末端(主要是手指和脚趾)出现皮肤颜色变化,由正常肤色变为白色或紫色,随后转为红色,并伴有疼痛、麻木、烧灼感。 这种情况通常在20-40岁的女性中较为常见,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中,多于寒冷地区,冬季多发。 雷诺现象典型表现 根据病情的发展,雷诺现象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缺血期(苍白):阵发性指(趾)远端小动脉痉挛,局部组织缺血,引起肢体苍白、变凉,持续时间不等,有时可达 15~20 分钟; 缺氧期(紫绀):由于局部供血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一般持续数分钟; 充血期(潮红):小动脉痉挛缓解,动脉充血,皮肤温度上升,皮肤潮红,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到正常肤色。 如何发现自己有雷诺现象呢? 观察到雷诺现象最常出现在手指,依据发作时典型颜色变化:苍白-紫绀-潮红-正常,就可以做出诊断。 对于非典型病例或描述不清楚的可借助激发试验检查,可以将患者双手浸入 4℃ 左右的冷水或握拳 1 分钟来诱发。 雷诺现象常见于哪些疾病? 雷诺现象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称为雷诺病,无任何潜在疾病;后者为继发性雷诺现象,为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 最常见于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干燥综合征等。其次见于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或重金属中毒等。 中医对雷诺现象的认识 雷诺现象有肢端发冷、疼痛及麻木的症状,属祖国医学“痹证”、“脉痹”、“血痹”等范畴。《医宗金鉴》中有类似该病的描述,“脉痹,脉中血不和而色变也”。 在中医理论中,雷诺现象被认为是脾肾阳虚、外因寒邪侵袭而发,临床治疗上注重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可以分为以下五大证型: 气虚寒盛型:治益气温经,散寒通脉,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阳虚寒凝型:治温补脾肾,散寒通脉,方选右归丸加减; 气滞血瘀型:治养心疏肝,理气活血,方选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 阳虚血瘀型:治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方选止痛当归汤合大黄蛰虫丸加减; 瘀毒蕴结型: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止痛,方选四妙勇安汤加减。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雷诺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变,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应积极寻求中医治疗的方法,以减轻症状、延缓病程进展。 同时,随着凛冬将至,患者还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保持良好心态,适当锻炼,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降低发病风险。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周美菊,薛静.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雷诺现象的研究进展[C]//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9年贵州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讲义、论文及新进展汇编.[出版者不详],2019:229-233.DOI:10.26914/c.cnkihy.2019.051148. [2]齐晅,郭惠芳.浅谈雷诺现象的诊疗[J].临床荟萃,2017,32(10):908. [3]贺娇娇,牛红青,李小峰等.雷诺现象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23):3618-3621. [4]唐陆秀,汤一君,钱华英等.结缔组织病患者雷诺现象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46-47.DOI:10.15912/j.cnki.gocm.2014.30.029. [5]唐希文.雷诺现象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2,38(05):323-325. [6]张月,施展,何庆勇等.雷诺病中医辨证论治五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04):537-539.

黄闰月 2023-11-06阅读量599

手指遇冷变色还痛?事情也许并...

病请描述:在秋冬季节里,很多人觉得把手裸露在外,除了感到冷之外,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的手感到的不只是寒冷,还有遇冷后变白、变紫、变红,同时伴有疼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这,可能是出现了“雷诺现象”! 什么是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是一种周围循环障碍的疾病,因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 表现 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发作时手指发凉,皮肤苍白、发僵,甚至出现手指活动困难,伴麻木和针刺感,继而颜色加深,呈深红色或青紫色,之后皮肤颜色变浅,呈弥漫性潮红,搏动感增强,后渐恢复正常。(图源:摄图网) 反复雷诺现象可使局部出现溃疡、萎缩、硬化甚至坏疽。 另外,雷诺现象也可累及肺脏、肾脏等内脏器官。雷诺现象病因有多样,临床常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和周围血管病。 发病率 雷诺现象发病率约为3%-5%,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10。原发性雷诺现象是一种良性肢端小血管痉挛现象,研究表明其有一定的基因易感性。继发性雷诺现象常为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有研究发现37.2%的原发性雷诺现象的患者在随后的病程中会罹患结缔组织病。 继发性雷诺现象常见于以下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冷球蛋白血症、副肿瘤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等。 因此,一旦发现有雷诺现象,应当要及时就诊。向医生陈述详细的病史,完善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免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微循环等相关检验检查,进一步明确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及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尽早确定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和缓解雷诺现象? 西医角度 大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后,症状通常会得到明显改善。 对于单纯预防措施无效的患者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包括解除痉挛和改善循环两类。(图源:摄图网) 常用的解除疼挛的药物有硝苯地平、利血平和妥拉苏林,需要长期服用,可使症状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有前列腺素、己酮可可碱和西洛他唑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微循环灌注,同时有一定程度的解除痉挛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伴有手指末梢坏疽的患者帮助较大。 此外,局部涂擦硝酸甘油软膏,也能明显减少雷诺综合征发作次数,麻木和疼痛等症状显著缓解。 绝大部分患者在积极预防的基础上加用上述药物后,症状都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极罕见的情况下,重症病例可考虑作交感神经切除术,缺点是效果不确定。对于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雷诺综合征患者,对原发病的积极治疗也非常重要。 中医角度 雷诺现象属中医学“厥证”范畴。《伤寒明理论》曰:“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曰:“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谓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 经过上面经典著作关于厥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雷诺现象多由素体气血亏虚、阳气不足、复感寒邪、寒凝血脉导致营卫不和、气血阻滞、四肢失于温养而发病。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为本,寒邪侵袭气血凝滞,或情志失和、气滞血瘀为标;表现为指端厥冷,肤色苍白发绀、疼痛。(图源:摄图网) 治疗可分期治疗:初期以寒为主,应温经散寒,方用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中期以瘀为主,应活血通络,方用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后期以虚为主,应益气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但三期均有瘀血阻络,故都应注重活血化瘀的应用。 另外,雷诺现象患者应适度活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前后温差较大的环境刺激,避免创伤,减少情绪激动及压力,避免服用可加重雷诺现象的药物,如β受体阻断药和避孕药。 参考文献:[1]李丽娟.雷诺现象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08-109.[2]唐希文.雷诺现象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2:5-7.THE END 

黄闰月 2021-10-30阅读量9676

乳腺癌患者,这些事项要牢记!

病请描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经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目前,乳腺癌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也大大提高了。但由于多种治疗手段的并发症多,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配合优质的护理措施,以免影响预后效果。乳腺癌术后,该如何护理?1.做好伤口护理首先,要保持术后伤口敷料要保持清洁干燥。出院后2~3天及时去医院换药。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硬结、血肿、渗出、化脓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换药,以免引发伤口继发性感染。其次,要保持患侧肢体良好的血液供应。术后用腹带加压包扎伤口,抬高患肢,患侧肩部垫一个软枕,留意患肢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如果患侧指甲发绀或者患肢肿胀,需及时就医。带引流管出院的患者,需要保持腋窝引流管时刻保持畅通,防止扭曲、打折、受压、脱落或阻塞,防止引流液逆流引发感染。此外,还需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变化。正常情况下,引流出的液体是血性,逐渐变浅变黄,最后消失。如果引流液逐渐减少,颜色也逐渐变浅,就可以考虑近期去医院拔管了;一旦发现引流液异常,如引流量增加,引流液颜色发紫等问题,要及时去医院就诊。2、防止患肢水肿对于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患者,很容易出现患肢水肿,这与淋巴管被切开,淋巴液回流受阻有关。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患肢行动受限,手臂抬不起来等情况,从而降低生活质量。想要预防患肢水肿,就要避免上肢血流过快,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高强度的上肢锻炼、血压测量、搬运重物、热水泡澡以及感染等容易使上肢血流过快,穿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乳罩等容易使淋巴回流阻力增加,都要尽量避免。如果出现上肢水肿,要尽早去专业机构进行治疗,以免症状加剧。3、患肢保持功能锻炼适度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提高患肢的功能恢复和患者的自理能力,如患肢旋转、扶墙抬高上肢、伸懒腰、晾衣服等运动。需要特别注意,运动时要坚持由患肢远端多近端活动,也就是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再到肩关节活动,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锻炼,动作不要过大、过猛,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放化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1.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尽量保持放松平和,因为自己振作起来才是根治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2.防止感染放化疗后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身体免疫力随之下降,因此要加强对于感染的防护。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减少外出和人员探视,远离患病人群;勤洗手,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空腔黏膜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寒战、咳嗽、鼻塞、腹泻、口腔溃昂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加重。3.规律的饮食保证一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温和、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食物种类多样化,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4.PICC导管的护理日常减少置管肢体的活动,穿脱衣物时不要牵拉导管;洗澡时用保鲜膜包裹导管处,防止进水;每周冲管1次、换1次敷料、换1次肝素帽;如果导管脱出体外,千万不要自行处理,要先用无菌敷料将导管固定好,及时到医院处理。5.保护好静脉日常可以按摩手背、足背,增加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如果出现局部皮肤刺痛,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护士,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恩指导处理。6.适当的休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活动,别劳累太过,也别休息太多,比如可以做一些伸展运动、一些体力不高的家务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长期服药,需要注意什么?对抗乳腺癌是需要时间的,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药物”。药物是抗癌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关于用药的知识仍然是参差不齐。使用药物时要注意:1.不可将药物掰碎后者溶于水服用。2.每次服用需间隔12个小时,固定时间段服用。靶向药物服用期间要谨慎合并用药,如需其他药物辅助治疗需咨询医生建议,切忌自行联合用药。避免食用生鱼片、贝类等食物,不能使用西柚或者含有西柚成分的饮料,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呋喃香豆素化合物,能抑制肝脏、肠道系统中CYP3A4酶的活性,干扰抗癌药物的代谢,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疗效[1]。4.服药期间不能饮用茶、饮料、牛奶、酒精等。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保持饮食规律。尽量保持三餐规律,食物种类多样化,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2.保持功能锻炼。坚持患肢功能锻炼,改善淋巴循环,提高患肢的功能恢复和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3.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心情愉悦,积极乐观,乳腺癌这个大魔头便会不战而退。4.定期复查。术后或者放化疗后1-3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3-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5年,每年复查一次。相对于其他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要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做好,导致治疗功亏一

郭静 2021-10-19阅读量8065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怎么办?五大...

病请描述:导语 一起学习一下~ 案例 某门诊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有几个门诊病人正在输液,患者王某忽然开始发抖,说是浑身发冷、难受。 值班医生一听患者说难受,当即赶到患者跟前,调慢滴速,询问情况、听诊心肺,护士忙着测量体温、血压。 患者血压正常,体温37°C,经过临床判断,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出现了输液反应,遂对症处理,给予异丙嗪针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停止输液,保暖、心理疏导等,后来,患者又开始发热,体温升到39°C!医护人员不敢怠慢,严密监护,对症施治。 经过4个多小时的折腾,一直到晚上七点多,该患者这才转危为安。 点评 对于静脉输液,医护人员的主要职责除了制定输液治疗方案,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给患者执行用药,更要做好输液过程的监测以及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如何保障患者输液安全?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4、输液前要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 6、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7、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这些都是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 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和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清热、止痛、消肿,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头低脚高位,以利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堵塞肺动脉入口,高流量吸氧,提高患者血氧浓度,纠正缺氧,有条件可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过敏反应 按患者临床表现轻重,分轻度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两种。 (一)轻度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轻者表现为荨麻疹,皮肤潮红、瘙痒;头痛、焦虑不安,恶心等。 处理流程 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相关药物的使用→保留输液通道,可继续应用其他药物,或对症应用抗过敏药物→酌情给予钙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使用→做好临床观察,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应对处理→心理疏导。 (二)过敏性休克 临床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短,伴頻危感,喉头水肿等。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症状:有痒感,荨麻疹等。 应对流程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接上生理盐水快速滴入→置患者于中凹位(休克卧位)→开放气道,给氧→心电监护→患者血压降低,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可给予0.1%肾上腺素0.25~0.5ml肌注或静注。 如不缓解,可视病情20-30分钟重复使用→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输入地塞米松5-10mg,80-120mg甲强龙或200mg氢化可的松等,选择一种或两种→扩容,快速静脉输液250-500ml,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酌情使用升压药物。 经过补液、肾上腺素、激素,患者的血压会逐步恢复到正常,若持续不升,可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去甲肾等→心脏骤停需要马上CPR,行胸外心脏按压。 总之,患者出现输液反应,需要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用药史、现病史、过敏史等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确定究竟属于哪种输液反应,以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做出及时的应对处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护理安全。

国敬芝 2020-04-20阅读量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