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最近,门诊上不少患者因手腕疼痛(部分伴随手部麻痹疼痛)来就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卡压性疾病,由于腕管中的正中神经受压所致,常伴随手指麻痹以及功能活动障碍的症状,晚期甚至会出现鱼际萎缩。- 图片来源网络目前有研究表明,该疾病好发于女性群体,尤其是50-54岁的个体更为常见,这是因高负荷的手腕运动所致。而近年来,随着智能办公的普遍化,年轻人因长时间使用电脑也易患上此病。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社会心理因素都成为了促进腕管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因素。腕管综合征以间歇性的夜间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为特点,发生频率也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甚至在白天发生。腕管综合征常以手部症状为特征,严重时也会扩散至前臂、上臂甚至肩部,对患者保持正常生活带来负担。-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治疗?目前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有很多种,一般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若达到以下手术指征,则建议通过手术来治疗腕管综合征:(1)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腕管内存在肿胀内容物占位,卡压正中神经,可选择手术解除压迫;(3)腕管内伴有骨折及关节脱位;(4)大鱼际肌萎缩、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者。标准手术治疗以手术减压为主,通过横切腕横韧带以释放腕管内容物,从而减缓对正中神经和肌腱的压迫。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如今可使用微创技术通过手腕短切口或内窥镜来完成,术后恢复期更短,疤痕压痛减少。手术后可以佩戴定制的3D打印腕关节固定支具,对手腕进行制动与保护。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改变不良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限制腕部运动、减少繁重的工作活动等;(2)利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具;- 图片来源网络(3)康复理疗;(4)药物治疗——局部皮质类固醇注射;(5)进行康复训练,在长时间高负荷手腕运动后,及时活动放松手腕。-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1] Padua L, Cuccagna C, Giovannini S et al. Carpal tunnel syndrome: updated evidence and new questions. The Lancet Neurology. 2023;22(3):255-267[2] Padua L, Coraci D, Erra C et al.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6;15(12):1273-1284
王金武 2025-01-22阅读量51
病请描述: 据世卫组织数据分析,2025年全球罹患关节炎人口将超过8亿人,罹患率仅次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其中骨关节炎更是被称为“不死的癌症”,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0%,75岁以上患病率高达80%,致残率高达53%。 在我国,有一亿多人有骨关节问题,其中骨关节炎更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变性关节疾病,由于注射玻璃酸钠只暂时起到润滑作用,而关节置换手术有较高的费用和更大的手术创伤,更适用于中重度骨关节炎的老年患者。对于早中期的关节软骨退变、损伤,尤其是青中年患者,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Platelet-Rich Plasma,PRP)。 许多著名运动员,如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高尔夫球运动员泰格·伍兹、网球明星拉斐尔·纳达尔等,都曾因膝关节软骨磨损、韧带拉伤、肩部肌腱损伤等问题备受困扰,而PRP的出现却能够帮助这些运动员很快返回赛场,避免传统物理治疗甚至手术等治疗。 ▲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变性关节疾病 什么是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筹)】骨科主任徐于保介绍,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是提取患者血液中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再注射到患处,以促进伤口愈合、软组织再生和骨骼愈合等。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全血离心的产物,自身的全血通过离心分为细胞层和上清层,后者二次离心即可分离得到富血小板血浆,其中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其他炎症调节因子,能促进组织修复、细胞增殖、血管生发和组织重塑等。 PRP治疗得到权威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认可 富血小板血浆的概念最早在1954年的《自然》杂志被提及,近十几年才被运用于临床治疗。此后,富血小板血浆的研究便加速推进。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在骨关节炎模型中对抑制软骨退变、减少滑膜炎症、增进软骨分化、促进软骨再生有重要作用。 此外,PRP治疗膝骨关节炎得到权威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认可,《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膝骨关节炎诊疗指南阶梯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版)》、《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版)》均指出,关节腔注射PRP可以缓解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参与关节内组织修复和再生。 患者王大叔一年前出现右侧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在医院被诊断为骨性关节炎,经药物、打针、理疗等多种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病情反复。最近,王大叔慕名求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找到骨科徐于保主任。最终,经射频调控治疗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 ▲ 徐于保主任在手术 PRP治疗如何进行? 1、取患者自身血液样本。 2、用梯度离心技术将血液标本高速旋转,将血液分离成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将浓缩的血小板与一些血浆混合,这种混合物被称为“富血小板血浆” 。 4、将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到损伤的关节或局部组织内。 PRP治疗优势是什么? 1、PRP为自体血液提取物,无疾病传染及免疫排斥反应风险,无副作用。 2、PRP中含有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各生长因子的比例与体内正常比例相似,并具有最佳的协同作用。 3、PRP凝胶具有黏附性,能够保持局部较高的生长因子浓度。 4、PRP有促凝血的作用,可刺激软组织再生,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5、PRP制作简单且对患者的损伤小,只需从患者静脉取血即可制作PRP,操作简便并且所需时间短。每次患者PRP采集制备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方便快捷,采集的血小板可以进行分装、冷冻、分次注射治疗。 什么情况可以用PRP治疗? 随着研究的进步,富血小板血浆(PRP)不仅可以治疗关节疼痛和各种运动损伤、肌肉损伤,也广泛应用于创面修复、压疮、褥疮、瘢痕修复,更是可以单独用于面部美容、治疗斑秃、脱发。 1、关节类: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早期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炎、骶髂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关节炎等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患者。 2、肌肉、肌腱类:肌肉撕裂损伤,肩袖撕裂、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病,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臀肌肌腱病、韧带损伤、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撕裂,跟腱病。 3、滑膜、筋膜类:各种关节的滑膜炎、滑囊炎,肌筋膜炎、腕管综合征、足底筋膜炎、各部位腱鞘炎。 4、软组织类:褥疮,皮肤缺损等。 5、骨骼类: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后骨不连,骨折后局部骨质疏松。 6、其他类:如脱发、除皱等。 ▲ PRP治疗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注意事项 1、治疗前 1周及整个治疗期间禁烟酒,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2、治疗前检查血常规,观察血液指标正常与否。 3、治疗期间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4、接受了关节腔激素注射的患者,需间隔1周后再行 PRP注射治疗。 5、注射后勿剧烈运动,24小时内限制活动,避免爬山、爬楼梯等。 6、注射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防止感染。 徐于保主任表示,尽管PRP治疗在缓解关节疼痛方面作用出色,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接受此疗法,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充分了解。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9-13阅读量1275
病请描述:手麻是颈椎病的一种症状,但是否所有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手麻呢? 首先,我们要提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即神经根型颈椎病,这种情况下,神经根受到影响,可能由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压迫神经根,或者由于椎间孔狭窄,从而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这些神经主要负责手部的感觉和运动,因此经常会出现典型的手部麻木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手麻木只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这种感觉。这意味着某些病人可能并不会出现手部麻木,而可能表现为疼痛、发凉等其他感觉异常。 颈椎病的症状可以因个体差异而异,主要取决于受压的神经根位置和程度。有些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明显的手麻木,这是因为受到压迫的神经根传递信号受阻,导致手部感觉异常。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没有麻木感,而是感受到颈部或手臂的疼痛,这可能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神经炎或炎症反应。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感觉手部发凉,这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受压的神经根干扰了周围血管的正常功能。 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手部无力、酸痛、肌肉抽搐或运动障碍等不同表现。因此,颈椎病的症状是多样化的,可能在不同患者之间有很大的变化。 就像下图这样,神经的分布是分区域的。如果颈椎病变的位置较高,压迫的就不是掌管手的神经,可能仅有颈肩部或大臂部的疼痛、麻木、无力,而不会有手的麻木。 其实,手麻的原因很多,绝不止是颈椎病才有这个这个症状。 1.腕管综合征 如果你有夜间睡觉被“麻醒”的经历,或者屈腕时感到麻木感加重,主要是正中神经经过腕道时受到压迫,常表现为一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严重时甚至伴有大鱼际肌无力、萎缩。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白领、从事手部重复性工作的人群以及做家务较多的中年女性更容易患上此病。 2.脑卒中 对有“三高”症状的中老年人来说,因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致大脑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损伤时,会影响周围神经,亦会出现手麻。如果突然发生肢体一侧手脚麻木,而另一侧正常,并伴随面部僵硬、口齿不清、肢体无力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诊。 3.一些全身的疾病 血脂过高:长期血脂过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过高,血液粘稠,血流变慢,细胞所得到氧气养料减少,导致麻木。 糖尿病人:血糖维持较高水平,长久以往,对人体血管,神经造成极大伤害,血管硬化,神经变性。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813
病请描述:坐在屏幕前纵横捭阖 手握鼠标指点江山 不时抖音微博加“吃鸡” 乐哉乐哉! 那不妨和王明杰博士来做个小测试 你且跟着做,王明杰博士老王给你“算上一卦”,动作看似简单,可能也会有朋友做不到。 小A就有这样的烦恼。 小A是某单位职员,长期电脑办公,最近经常加班,近段时间半夜手被“麻”醒,吃饭抓不住手里的筷子,还伴有手指疼痛……前来就诊,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也俗称“鼠标手”,它的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 在我们的手腕处有一个结构叫腕管,里面存在九根肌腱和一根神经,这根神经叫做正中神经。我们的腕管在一定因素的刺激下,神经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就有可能出现手指的麻木和疼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腕管综合征。 发病初期,症状可能或有或无,有手指麻木或疼痛的感觉,中指最严重,有时疼痛可牵涉至前臂。 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加重时,患者也会有前臂甚至整个上肢的麻木或其他异常感觉,当神经受压迫严重时,则会出现大小鱼际肌的萎缩,无法做拇指和小指的对指动作。咱就是说,王明杰博士算的这卦准不准? 每天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拉磨”,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呢?这里给你们介绍一个神经滑动练习法。 1. 开始时手腕处于中立位置,手指和拇指弯曲成拳头,拇指朝向自己。 2. 将手指和拇指伸直,保持中立位置。 3. 保持手指和拇指伸直,弯曲手腕,使手掌朝上。 4. 将手保持在同一位置,将拇指从手上伸出。 5. 保持你的手和手指在同一个位置,转动手腕,让你的手掌背对你。 6. 在位置 5 时,用另一只手轻轻向下拉拇指。 每个姿势保持 5 秒,每天重复这套练习3 - 5 次,可缓解和预防腕管综合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654
病请描述:标题:短效生长激素:科学、医学与社会的多维度理解 尊敬的患者朋友们, 今天,我以一个医生的身份,与您一起探索短效生长激素的奥秘。这不仅是一种科学探索,也是我们对健康、成长与生命质量的深入思考。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关于生长、健康与科技的奇妙世界。 首先,让我们从基本概念开始。短效生长激素,这个在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术语,其实是一种由人体内分泌系统自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主要在垂体前叶细胞中产生,其核心功能就是促进骨骼生长,从而影响身高的增长。这种神奇的激素通过调控肝脏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IGFBP-3等蛋白质,实现其生理作用。这些蛋白质在促进骨骼生长、细胞分裂和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时间的脉络下,短效生长激素的研究与发展也历经沧桑。20世纪初,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到狗切除胰脏后生长停滞的现象,开启了对生长激素研究的大门。随着科学进步,50年代,生长激素被尝试用于治疗儿童矮小症,但随之而来的是病毒污染的隐患。直到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重组人生长激素的诞生,我们才迎来了一个更为安全和高效的治疗新纪元。 短效生长激素的临床应用广泛且深远,尤其在儿科领域。它为那些因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等疾病而导致身高发育迟缓的儿童带来了希望。然而,它并不只是儿童的专属,其在抗衰老医学中的潜力,如增加肌肉质量、改善体型,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然而,任何伟大的科技发展都不应忽视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长期使用短效生长激素可能引起液体积聚、腕管综合症甚至糖尿病等问题。因此,我们在追求更高、更强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并妥善管理这些潜在风险。各国政府的严格监管,确保了患者能够安全地使用这些药物,这既是科学的责任,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文化与社会的视角下,短效生长激素的使用经常被过度理想化。它在流行文化中常被描绘为“增高”的灵丹妙药,这无疑放大了它的正面效果,而忽略了实际使用中的复杂性和风险。在体育领域,它的使用更是受到严格的监控,任何未经许可的使用都可能导致运动员面临严厉的制裁。 总的来说,短效生长激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医学工具,它的科学价值不容忽视。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是一种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谨慎使用的药物。作为患者,我们需要了解其作用、风险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受益于科技进步,享受健康生活。记住,科学和医学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而非简单的增减数字。在追求更高的同时,我们更要珍视健康的平衡与和谐。
生长发育 2024-04-29阅读量2219
病请描述:现在的白领,工作中每天使用电脑的频率非常高,况且公司配备的键盘、鼠标经常是最普通的款式,缺乏对手部、腕部人体工程学的支持,长期不良姿势给手腕带来的隐患——“鼠标手”。 什么是“鼠标手”? “鼠标手”通常是指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由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挤压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来看看正中神经的走形,你大概就能了解一二了! 正中神经行走在腕关节的一根管道中,可以把腕部的神经、动脉、静脉、肌腱想象成一堆乱七八糟的电线,而这根管道就是为了将这堆“电线”捆起来,让其井井有条的。这根管道由坚韧的韧带组成,如上图白色的部位就是,黄色的就是我们手腕部的正中神经。 当患者腕部反复受到压迫,局部组织、血管水肿将压迫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正中神经支配区产生疼痛、感觉异常及无力等不适。 “鼠标手”症状 “鼠标手”会导致正中神经支配区(下图中粉区域)疼痛或感觉异常。腕、指各关节在活动时,如某一动作反复的次数较多,可能会造成相应肌腱与腱鞘之间产生磨擦,引起疼痛,其疼痛常于夜间加重,并可能痛醒。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可能局限在腕部,也可能累及全手。症状时常向近端放射至前臂,有时会放射到肘部以上,直至肩部,但一般不累及颈部。 如何初步自查和明确诊断“鼠标手”? 1. 将自己手腕屈腕一分钟左右或手指叩击腕部,拇指、食指及中指有放射痛者为阳性; 2. 指压试验:在腕部正中神经卡压点用指压迫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3. 伸腕试验:维持腕部过伸的动作,很快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如果以上3个自查项目有阳性的,建议及时就医。 临床查体中,Phalen试验和Tinel征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常用方法👇 Phalen试验 Tinel征 Phalen试验:患者保持屈肘,双侧手背相对,促使腕关节过屈。或是患者在腕关节水平完全屈曲手部,并完全伸展肘关节,以牵拉正中神经。保持屈曲位1分钟。 Tinel征 :在腕管上方或紧邻腕管近端的正中神经路径上有力叩击。 关节镜检查是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可以了解腕管内的病理改变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以在镜下做腕管松解术。 就医建议 一是如果出现了两种比较严重的症状:麻与冷。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神经、血管已经受到压迫或造成损害。 二是如果症状在逐渐加重,表现为程度上的加重以及发生时间的提前。 三是症状持续存在,不因为姿势的改变而缓解。 如果你的“鼠标手”已经出现了以上三种情况,那说明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来协助缓解症状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症状不仅仅局限在手部时,比如还伴随颈部疼痛、头晕、头痛等,那很有可能手部的症状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造成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鼠标手”治疗方法 1、夹板/支具:使用腕夹板、腕部支具等外固定支具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所谓的中立位是指手腕既不翘起来,也不弯曲,保持管道处于最大的一个位置上。通过腕关节中立位制动和固定,减少因活动引起的炎症。 3D打印腕部固定支具 2、药物治疗:可以口服营养神经及止痛药物,也可以外用膏药,以及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 3、腕管封闭治疗:局部痛点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倍他米松)+利多卡因痛点局部封闭,利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控制症状。 4、物理治疗:理疗师通过腕骨活动术、神经滑动和肌腱滑动训练等技术辅助或指导患者锻炼,帮助缓解腕管综合征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症状呈中度或重度且电诊断检查发现正中神经重度损伤(去神经支配或轴突丧失),或症状未在保守治疗后缓解,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技术有开放性腕管松解术、内镜下腕管松解术、超声引导下微创腕管松解术,通过手术松解腕横韧带,实现腕管内减压。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处理
王金武 2024-03-21阅读量1047
病请描述:为什么有些颈椎病患者会出现肩胛骨内侧缘附近的上背痛?我们在之前的科普贴颈椎病05中提过:人体颈椎有7节,共发出8对颈神经,左右对称。其中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分出颈浅支和颈深支);而剩下的第5-8颈神经就和第1胸神经一起组成了臂丛,和颈丛相比,臂丛有更多的分支和更广泛的支配区域,覆盖同侧颈肩、前胸、上背和上肢的感觉和运动。 臂丛分支分成锁骨上分支和锁骨下分支:(注:上背痛主要涉及锁骨上分支中的肩胛背神经)锁骨上分支多为短的肌支,发自臂丛的根和干,分布于颈深肌,背浅肌(斜方肌除外),部分胸上肢肌,上肢带肌。主要的分支包括:1.胸长神经(thoracicus longus):起自第5-7颈神经根,从臂丛后方入腋窝,沿前锯肌表面下降,支配此肌。损伤此神经可引起前锯肌瘫痪,发生“翼装肩”。(前锯肌起自第1-8肋肋体部,斜向后上内方,经肩胛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2.肩胛背神经:起自第4-5颈神经根,穿中斜角肌,在肩胛骨与脊柱间下行,支配菱形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位于上背部斜方肌深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至于肩胛骨内侧缘。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第1-4颈椎横突,至于肩胛骨上角。作用:上提肩胛骨)当颈椎病累及肩胛背神经,患者常出现菱形肌和肩胛提肌酸痛,即肩胛骨内侧缘附近的上背痛。3.肩胛上神经:起自第5-6颈神经臂丛上干,向后经肩胛骨上缘入冈上窝,绕经肩峰与肩胛颈之间入冈下窝,支配岗上肌,岗下肌。(岗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至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岗下肌:位于肩胛骨冈下窝内,肌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盖。肌束向外经过肩关节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当肩胛上神经损伤,岗上肌和岗下肌功能受损,收缩力减弱,盂肱关节之肱骨头内旋(即肱骨大结节内旋),可诱发肩关节撞击综合症。继发上臂和前臂的生物力线改变,可提高患者网球肘和腕管综合症风险,以及手指腱鞘炎反复发作。锁骨下分支(略,疼痛涉及相关分支时,会逐一介绍,详见后期科普贴。)多为长支,分肌支和皮支,涉及肩,胸,臂,手的感觉与运动。主要包括: 1. 肩胛下神经。2. 胸内,外侧神经(也称胸前神经)。3. 胸背神经。4. 腋神经。 5.肌皮神经。6. 正中神经。7.尺神经。8.桡神经: 内容参考《系统解剖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骨科基础基础科学》—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第2版,陈启明 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华裔骨科医师学会和美国骨科医师学会联合出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4版。
王华 2022-06-09阅读量8579
病请描述:肘管综合征又称肘尺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慢性压迫或牵引而引起的以手部肌肉萎缩无力及手尺侧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尺神经进行性损害,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仅次于腕管综合征,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也发生于老年人群。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肘管综合征的诊治要点,值得大家学习参考!一定义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神经炎,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受卡压而引起,常继发于肘部慢性损伤,以进行性的手内在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群。Parnas 1878年首先报道Hunt 1916年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麻痹,Feindel和Stratford 1958年称之为肘管综合征。二肘管的解剖1.肘管是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窄而深的沟;2.内侧为内上髁,外侧为鹰嘴,管底为尺神经沟,内上髁与鹰嘴之间由腱膜覆盖,形成骨性纤维鞘管;3.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或尺侧后返动脉由肘管中通过三发病原因及机制多发人群常见于中年男性,慢性患者占大多数。可急性起病,多有职业病史,尤其是屈肘工作者。发病原因1.肘外翻 幼时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均可发生肘外翻畸形,此时尺神经被推向内侧使张力增高2.尺神经半脱位 先天性尺神经沟较浅或肘管顶部的筋膜、韧带结构松弛,在屈肘时尺神经易滑出尺神经沟外,这种反复滑移使尺神经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损伤。3、肱骨内上髁骨折 如骨折块向下移位,即可压迫尺神经。4、创伤性骨化 肘关节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最易发生之处,如肘外伤后这种异位骨化发生在尺神经沟附近,也是一种压迫尺神经的原因。5、其他 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发病机制肘管的大小随着肘关节的屈伸而有所变化:伸肘时,弓形韧带松弛,肘管的容积变大;屈肘至90°时,弓形韧带紧张,肘内侧韧带隆起也使肘管的容积减小,因而尺神经易受压迫。四临床表现1.最初:患肢无力、沉重感、易疲劳。2.随活动量增加病情加重:出现环、小指的感觉迟钝和刺痛,手和前臂尺的内侧,甚至腋窝或乳房侧疼痛,并可牵涉到上臂。3.任何抬高上肢的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五检查下列检查有价值,检查时双侧对比: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背侧感觉异常,通常为麻木或刺痛 出现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检查可见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及环、小指爪形指畸形,前述区域皮肤痛觉减退,夹纸试验阳性及尺神经沟处Tinel征阳性 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压痛及尺神经增粗感电生理检查发现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肌电图异常基础疾病表现:如肘外翻、尺神经沟处增厚或有包块X线片显示局部有移位骨块或异常骨化等 1.Tinel试验:沿神经干由远及近地叩击,正常叩诊时无感觉异常。若出现从肘关节远侧3cm处一直放射到手的环指与小指的阵麻为阳性征象2.Froment试验:亦称拇指夹纸试验。令病人拇指指间关节伸直与示指中节侧方用力捏物(或纸)时,若拇指末节屈曲即为阳性,说明拇收肌瘫痪而用拇长屈肌来代替其功能3.屈肘试验:上肢自然下垂,患侧前臂屈肘120度,持续约3min,出现手部尺侧感觉异常。六鉴别诊断1.腕尺管综合征:为尺神经深支在腕部卡压所致,环、小指掌侧感觉异常是与肘部尺神经受压最常见的区别点2.神经根型颈椎病:下颈段的颈椎病可因椎间孔狭窄而发生颈神经刺激症状,以手尺侧麻木、乏力为主要表现,这与肘管综合症有相似之处,所以经常会发生误诊。主要区别在于颈椎病时肘管区无异常发现3.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也会出现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麻木等。主要区别在于胸廓出口综合征还会出现正中神经卡压的表现,于前臂内侧发生感觉异常七治疗少数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多数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初发和症状轻微者可先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等)、局部封闭治疗(肘管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用夹板维持肘关节屈曲30-40度位。治疗1.原位单纯减术2.内上踝切除术3.肘管加深及重建术4.神经前置术皮下前置术( Curtis1898年)方法是将尺神经移到旋前肌屈肌的浅面,用一个筋膜瓣固定尺神经的位置以防止移位。优点是避免了切开旋前圆肌屈肌,对旋前肌屈肌肌力的影响小,恢复较快。缺点是如果术中筋膜瓣固定不当,可导致症状的复发。较瘦的患者不适宜,因为位置表浅容易损伤。肌内前置术( Adson1918年)方法是将旋前肌屈肌部分切开,将尺神经置于肌内形成的管道中,然后将表面肌膜予以缝合优点是对旋前圆肌屈肌的损伤较肌下前置术小,而和皮下前置术相比,神经位置较深,不易滑脱和损伤。缺点是手术不当可能导致神经在肌内继发性地发生粘连和卡压,使症状复发。肌下前置术(Learmonth1942年):方法是将旋前圆肌屈肌完全切开,把尺神经置于旋前圆肌屈肌肌腹的深面。优点是切开了所有可能卡压神经的结构,可防止神经的滑移和受到外来的压力缺点是:创伤最大,需要更长的愈合时间;手术难度也较高,可导致神经的再卡压
程千 2019-05-13阅读量9676
病请描述:导语:中医科专业的细化,有利于提高中医医生对疾病专一的研究和治疗,也为患者问医就诊提供了方便。 下面,小编就中医科常见的几个分科做下简单的介绍。 一、中医内科 1.诊治范围: 包括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肺系病:包括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等; (2)心系病:包括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癫痫、痴呆、厥证等; (3)脾胃病:包括胃痛、痞满、呕吐、噎膈、反胃、呃逆、泻泄、痢疾、便秘等; (4)肝胆病:包括胁痛、黄疸、萎黄、积聚(如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胃肠功能紊乱等)、鼓胀(如肝硬化腹水)、头痛、眩晕、中风、瘿病(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等; (5)肾系病:包括水肿、淋证、癃闭、阳痿、遗精、早泄等; (6)气血津液病:包括郁证、血证(如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痰饮、消渴、自汗、盗汗、内伤发热、虚劳、肥胖、癌病等; (7)肢体经络病:包括痹症、痉证、痿证、颤证、腰痛等。 二、中医外科 1.诊治范围: 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癌)、肛门直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其他外科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2.诊治疾病举例: (1)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包括痈、疽、疖、疔、丹毒(民间叫流火)、骨髓炎、骨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肿大等; (2)乳房疾病:包括乳痈、乳发、乳痨、乳漏、乳癖、乳疬、乳核、乳衄、乳疽、乳头风等; (3)瘿:是是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其特征为颈前结喉两侧漫肿或结块,皮色不变,逐渐增大,病程缠绵。包括气瘿、肉瘿、瘿痈、石瘿等; (4)瘤:是瘀血、痰滞、蚀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而产生的赘生物。其临床特点是:局限性肿块,多数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没有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包括气瘤、血瘤、筋瘤、肉瘤、脂瘤、骨瘤等; (5)岩(癌):是发生于体表的恶性肿物的统称,为外科疾病中最凶险者。因其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包括舌菌、茧唇、失荣、乳岩、肾岩等; (6)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息肉痔、肛隐窝炎、肛痈、肛漏、肛裂、脱肛、锁肛痔、悬珠痔、肛门湿疡等; (7)男性前阴病:包括子痈、囊痈、子痰、水疝、尿石症、脱囊、血精、精浊、精癃、阴茎痰核、男性不育症等; (8)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包括皮炎、湿疹、色斑、痤瘰、赘疣、癣、红斑狼疮、硬皮病、粉刺、面游风、酒齄鼻、多形红斑、牛皮癣(银屑病)、白驳风、鹅掌风、白癜风、脐疮、麻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9)周围血管病:包括股肿、臁疮、脱疽等;(10)其他外科疾病:包括冻疮、疝气、狐疝、水火烫伤、破伤风、毒虫咬伤、毒蛇咬伤、蜈蚣螫伤、蜂螫伤、蝎螫伤、狗咬伤等。 三、中医妇科 1.诊治范围: 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前阴病、妇科杂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月经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痛经、经间期出血、闭经、崩漏、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断复来、经行眩晕、经行身痛、经行口糜、经行风疹块、经行吐衄、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情志异常、绝经前后诸病等; (2)带下病:指带下的量、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包括白带、黄带、赤带、杂带等。本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或减少; (3)妊娠病:包括妊娠恶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葡萄胎、小产、胎萎不长、胎死不下、子烦、子肿、子满、子晕、子痫、子悬、子嗽、子淋、转胞、难产、胞衣不下、孕痈等; (4)产后病:包括产后血晕、产后血崩、产后痉病、产后腹痛、产后身痛、恶露不绝、恶露不下、产后大便难、产后遗粪、产后发热、产后汗症、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小便不通、产后小便频数、产后尿血、产后遗尿、产后交肠病等;(5)妇科前阴病:包括阴痒、阴疮、阴吹等; (6)妇科杂病:包括癥瘕、阴挺、脏躁、不孕、热入血室、妇人腹痛等。 四、中医儿科 1.诊治范围: 包括新生儿病、儿科肺系病、儿科脾胃病、儿科心肝病、儿科肾系病、儿科时病、儿科虫病。 2.诊治疾病举例: (1)新生儿病:包括胎怯、胎黄、脐风、脐湿、脐血、脐突、脐疮、赤游丹、硬肿症、五硬等; (2)儿科肺系病:包括小儿感冒、小儿咳嗽、肺炎喘嗽、小儿哮喘等; (3)儿科脾胃病:包括鹅口疮、口疮、乳蛾、呕吐、食积、腹痛、泄泻、厌食、积滞、疳证等; (4)儿科心肝病:包括夜啼、汗证、紫癜、惊风、癫痫、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多动症等;(5)儿科肾系病:包括五迟、五软、佝偻病、小儿痿病、小儿尿频、遗尿、小儿水肿、性早熟等; (6)儿科时病:包括奶麻、风痧、丹痧、痄腮、顿咳、软脚瘟、小儿疫毒痢、夏季热、麻疹、水痘、白喉、幼儿急疹、猩红热、百日咳、手足口病等; (7)儿科虫病:包括小儿蛔虫病、小儿绦虫病、小儿钩虫病、小儿蛲虫病、小儿姜片虫病、小儿血吸虫病、小儿丝虫病、小儿囊虫病等。(8)眼底寄生虫:如视网膜下猪囊虫尾蚴等。五、中医五官科 1.诊治范围: 包括眼科病、耳科病、鼻科病、咽喉病、口齿病等。 2.诊治疾病举例: (1)眼科疾病:包括胞睑疾病、两眦疾病(如冷泪病、漏睛、漏睛疮、赤脉传睛、胬肉攀睛)、白睛疾病(如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风轮赤豆、金疳、火疳、白睛青蓝、白涩、白睛溢血、时复症)、黑睛疾病(如聚星障、花翳白陷、蟹睛、凝脂翳、黄液上冲、混睛障、白膜侵睛、赤膜下垂、血翳包睛、宿翳)、瞳神疾病(如瞳神紧小、瞳神干缺、绿风内障、青风内障、圆翳内障、胎患内障、惊震内障、云雾移睛、暴盲、视瞻昏渺、青盲、高风内障、视直如曲、血灌瞳神)、外伤眼病(如异物眯目、振胞瘀痛、真睛破损、撞击伤目、电光伤目、酸碱伤目、热烫伤目)、眼科其他(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疳积上目、风牵偏视、辘轳转关、眉棱骨痛、鹘眼凝睛、突起睛高、神水将枯、目痒病)等; (2)耳科病:包括耳疖、耳疮、旋耳疮、耳廓痰包、断耳疮、耳胀、耳闭、脓耳、脓耳变症、耳根毒、脓耳口眼喁斜、黄耳伤寒、耳鸣耳聋、耳眩晕、异物入耳、耵耳、耳壳流痰、暴聋、久聋、聋哑症、耳瘘、耳痔等;(3)鼻科病:包括鼻疔、鼻疳、伤风鼻塞、鼻窒、鼻槁、鼻鼽、鼻息肉、鼻渊、鼻损伤、鼻衄、鼻腔异物等; (4)咽喉病:包括乳蛾、喉痹、喉痈、喉癣、喉喑、喉风、梅核气、骨鲠、喉关痈、里喉痈、颌下痈、上颚痈、异物梗喉等; (5)口齿病:包括牙痛、牙痈、牙宣、飞扬喉、口疮、口糜、唇风、骨槽风、龋齿等。六、针灸推拿科1.诊治范围: 包括针刺、艾灸、推拿的治疗。 2.诊治疾病举例: (1)针灸疗法: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艾灸的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包括治疗中风、眩晕、痴呆、神经衰弱、帕金森病/颤证、过敏性鼻炎、肥胖症、面瘫病、疲劳综合征、月经不调、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焦虑症、失眠、肌筋膜炎、肩周炎、颈椎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骨关节炎、腰痛等、小儿弱智、小儿自闭、小儿痫证、小儿多动症、小儿脑瘫等; (2)推拿:是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运用形式多样的推拿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分为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治疗,成人推拿治疗包括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脊柱小关节紊乱、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腕管综合征、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痛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失眠、感冒、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面瘫、中风等)、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五官科疾病(如牙痛、慢性鼻窦炎、失瘖、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等)、其他疾病(如晕厥、抽搐、中暑、高热、类分湿关节炎、糖尿病)等;小儿推拿治疗包括脾胃系病证(如小儿流涎、呕吐、厌食、便秘、婴幼儿泻泄、腹痛、疳积等)、肺系病证(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等)、其他病证(如小儿肌性斜颈、夜啼、遗尿、小儿脑瘫)等。 七、中医骨伤科 1.诊治范围: 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损伤。 2.诊治疾病举例: (1)各种骨折:包括锁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躯干骨骨折等; (2)脱位与关节错缝:包括颞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月骨脱位、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下颌关节错缝、上肢关节错缝、下肢关节错缝、躯干关节错缝等; (3)筋伤:包括上肢筋伤(如冻结肩、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指肌腱断裂、屈指肌腱腱鞘炎)、下肢筋伤(如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状肌综合征、臀肌挛缩症、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扭伤、跟腱损伤、跟痛症)、躯干筋伤(如落枕、颈椎病、腰部扭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4)骨病:包括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肿瘤等; (5)内伤:包括损伤血证、损伤疼痛、损伤昏厥、伤后发热、损伤眩晕、外伤惊悸、心烦不寐、伤后健忘、损伤呕吐、伤后便秘、损伤痿软、损伤痹证、损伤麻木等。 八、中医保健科 1.养生保健范围: 包括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具体而言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2.养生保健举例: (1)四季养生: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即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 (2)顺时养生:是根据气候时间变化防寒避暑,顺从四季、时辰、气候等特点调养身体,从而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如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 (3)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学里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中医“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综合运用各种调神的方法,保持心身处于健康的状态。如养生要首先培养知足常乐的心态,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 (4)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人群八种不同的体质,因人而异,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养生; (5)膳食养生: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6)药物养生:是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称为延年益寿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身强身目的的方法; (7)房事养生: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生命规律,采取健康的性行为,以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8)其他养生:如经络养生、气功养生、睡眠养生、起居养生、环境养生。 小编提醒:不同医院的门诊中医科分科会有差异,以上分科仅供参考,具体还要以就诊医院内的分科为准。如果您不知自己具体患何种疾病,或者所就诊的医院没有您所要就诊疾病所属的具体专科,建议您选择普通中医科门诊就诊。更多中医科就诊攻略,请点击《门诊攻略 | 中医科门诊就诊小贴士》 *图片来自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7-07-13阅读量3.6万
病请描述: 注:本指南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发布于2010年8月1日。 一、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二、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成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一)颈型颈椎病 1. 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2.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3. 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1. 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2.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 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4. 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三)脊髓型颈椎病 1. 多数患者首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各组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继而出现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助上肢扶着拉手才能登上台阶。严重者步态不稳、行走困难。患者双脚有踩棉感。有些患者起病隐匿,往往是想追赶即将驶离的公共汽车,却突然发现双腿不能快走。 2. 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 3. 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称为“束带感”。同时下肢可有烧灼感、冰凉感。 4. 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须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现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 临床检查:颈部多无体征。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肌力下降,双手握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膝腱、跟腱反射;髌阵挛和踝阵挛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Hoffmann征、Rossolimo征、下肢Barbinski征、Chacdack征。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果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 (四)交感型颈椎病 1.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2. 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 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4.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5. 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6. 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五)椎动脉型颈椎病 1. 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2. 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 3. 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四、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标准 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 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 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 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①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脉栓塞。 ②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科疾患。 ③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塞;脑部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 ④血管源性眩晕:椎动脉的V1和V3段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嗜铬细胞瘤等。 ⑤其他原因:糖尿病、神经官能症、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等。 5. 椎动脉型: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颈部运动试验阳性。 (二)影像学及其它辅助检查 X 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技术,即使在影像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X 线平片对于判断损伤的疾患严重程度、治疗方法选择、治疗评价等提供影像学基础。常拍摄全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伸屈动态侧位片,斜位摄片,必要时拍摄颈1~2开口位片和断层片。正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椎间隙狭窄;侧位片见颈椎顺列不佳、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上下缘(运动终板)骨质硬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过屈、过伸侧位可有节段性不稳定;左、右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缩小、变形。有时还可见到在椎体后缘有高密度的条状阴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ligament, OPLL)。 颈椎管测量方法: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C3到C6任何一个椎节,椎管的中矢状径与椎体的中矢状径的比值如果小于或等于0.75,即诊断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节段性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测量方法:即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片上,于椎体后缘连线延长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相交一点至同一椎体后缘之距离之和≥2mm;椎体间成角>11°。CT可以显示出椎管的形状及OPLL 的范围和对椎管的侵占程度;脊髓造影配合CT 检查可显示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颈部MRI 检查则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椎管内、脊髓内部的改变及脊髓受压部位及形态改变,对于颈椎损伤、颈椎病及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当颈椎间盘退变后,其信号强度亦随之降低,无论在矢状面或横断面,都能准确诊断椎间盘突出。磁共振成像在颈椎疾病诊断中,不仅能显示颈椎骨折与椎间盘突出向后压迫硬脊膜囊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尚可反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脊髓内出血或实质性损害一般在T2加权图像上表现为暗淡和灰暗影像。而脊髓水肿常以密度均匀的条索状或梭形信号出现。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DSA、MRA可探查基底动脉血流、椎动脉颅内血流,推测椎动脉缺血情况,是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临床诊断颈椎病,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检查手段。椎动脉造影和椎动脉“B超”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五、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之分。 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仅一小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而需要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目前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扩张血管、利尿脱水、营养神经等类药物。 1.中医中药治疗 (1)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医药辩证治疗:应以分型辩证用药为基本方法。 ①颈型颈椎病:宜疏风解表、散寒通络,常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或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伴有咽喉炎症者加大元参、板兰根、金银花等。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以痛为主,偏瘀阻寒凝,宜祛瘀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当归、川芎、没药、桃仁、羌活、红花、五灵脂、秦艽、香附、牛膝、地龙、炙草);如偏湿热,宜清热利湿,用当归拈痛汤(当归、党参、苦参、苍朮、白朮、升麻、防己、羌活、葛根、知母、猪苓、茵陈、黄芩、泽泻、甘草、大枣),如伴有麻木,在上述方中加止痉散(蜈蚣、全蝎)。以麻木为主,伴有肌肉萎缩,取益气化瘀通络法,常用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川芎、芍药、桃仁、红花、地龙)加蜈蚣、全蝎等。 ③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头晕伴头痛者,偏瘀血宜祛瘀通络、化湿平肝,常用血府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壳、桔梗、甘草) ;偏痰湿,宜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大枣) 等。头晕头胀如裹,胁痛、口苦、失眠者,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宜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常用温胆汤(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甘草)。头晕神疲乏力、面少华色者,取益气和营化湿法,常用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白芍、黄柏、升麻、葛根、蔓荆子、甘草)。 ④脊髓型颈椎病:肌张力增高,胸腹有束带感者取祛瘀通腑法,用复元活血汤(大黄、柴胡、红花、桃仁、当归、天花粉、穿山甲、炙甘草)。如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者,取补中益气,调养脾肾法,地黄饮子(附子、桂枝、肉苁蓉、山茱萸、熟地、巴戟天、石菖蒲、远志、石斛、茯苓、麦冬、五味子)合圣愈汤(黄芪、党参、当归、赤芍、川芎、熟地、柴胡)。 ⑤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多,宜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2)中药外治疗法 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有关部位。颈椎病中药外治的常用治法有腾药、敷贴药、喷药等。 (3)推拿和正骨手法 具有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活血祛瘀、促进组织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的作用。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特别强调的是,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针灸疗法 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2.康复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常用治疗方法: ①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常用用各种西药(冰醋酸、VitB1、VitB12、碘化钾、奴佛卡因等)或中药(乌头、威灵仙、红花等)置于颈背,按药物性能接阳极或阴极,与另一电极对置或斜对置,每次通电2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②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一般用2000Hz-8000Hz的中频电为载频,用1~500Hz的不同波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的低频电为调制波,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调制并编成不同的处方。使用时按不同病情选择处方,电极放置方法同直流电,每次治疗一般20~30分钟,适用于各型颈椎病。 ③超短波疗法:用波长7m左右的超短波进行治疗。一般用中号电极板两块,分别置于颈后与患肢前臂伸侧,或颈后单极放置。急性期无热量,每日一次,每次12至15分钟,慢性期用微热量,每次15~20分钟。10~15次为—疗程。适用于神经根型(急性期)和脊髓型(脊髓水肿期)。 ④超声波疗法:频率800kHz或1000kHz的超声波治疗机,声头与颈部皮肤密切接触,沿椎间隙与椎旁移动,强度用0.8~1W/cm2,可用氢化可的松霜做接触剂,每日一次,每次8min,15~20次一疗程。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超声频率同上,声头沿颈两侧与两岗上窝移动,强度0.8~1.5W/cm2,每次8~12min,余同上,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⑤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透入药物选择2%利多卡因注射液。将贴片先固定在仪器的治疗发射头内,取配制好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分别加入到两个耦合凝胶片上,再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一起固定到患者颈前。治疗参数选择电导强度6, 超声强度4, 频率3, 治疗时间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用于治疗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⑥高电位疗法:使用高电位治疗仪,患者坐于板状电极或治疗座椅上,脚踏绝缘垫,每次治疗30~50分钟。可同时用滚动电极在颈后领区或患区滚动5~8分钟,每日一次,每12~15天为一疗程,可用于各型颈椎病,其中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为佳。 ⑦光疗:紫外线疗法:颈后上平发际下至第二胸椎,红斑量(3~4生物量),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配合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急性期。红外线疗法:各种红外线仪器均可,颈后照射20~30min/次。用于软组织型颈椎病,或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牵前先做红外线治疗)。 ⑧其它疗法:如磁疗、电兴奋疗法、音频电疗、干扰电疗、蜡疗、激光照射等治疗也是颈椎病物理治疗经常选用的方法,选择得当均能取得一定效果。 (2)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颈椎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角度)、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才能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 ①牵引方式:常用枕颌布带牵引法,通常采用坐位牵引,但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用卧式牵引。可以采用连续牵引,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 ②牵引角度:一般按病变部位而定,如病变主要在上颈段,牵引角度宜采用0-10°,如病变主要在下颈段(颈5~7),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间,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 ③牵引重量:间歇牵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持续牵引则应适当减轻。一般初始重量较轻,如6kg开始,以后逐渐增加。 ④牵引时间: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间歇牵引则20~30分钟为宜,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 ⑤注意事项: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年老体弱者宜牵引重量轻些,牵引时间短些,年轻力壮则可牵重些长些;牵引过程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止牵引,查找原因并调整、更改治疗方案。 ⑥牵引禁忌症:牵引后有明显不适或症状加重,经调整牵引参数后仍无改善者;脊髓受压明显、节段不稳严重者;年迈椎骨关节退行性变严重、椎管明显狭窄、韧带及关节囊钙化骨化严重者。 (3)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根据颈椎骨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的原理为治疗基础,针对其病理改变,对脊椎及脊椎小关节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被动活动治疗,以调整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关系,同时对脊椎相关肌肉、软组织进行松解、理顺,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中式手法及西式手法。中式手法指中国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关节复位手法及软组织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在我国常用的有麦肯基(Mckenzie)方法、关节松动手法(Maitland手法),脊椎矫正术(chiropractic)等。 应特别强调的是,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法治疗宜根据个体情况适当控制力度,尽量柔和,切忌暴力。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慎用或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运动治疗 颈椎的运动治疗是指采用合适的运动方式对颈部等相关部位以至于全身进行锻炼。运动治疗可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改善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少神经刺激,减轻肌肉痉挛,消除疼痛等不适,矫正颈椎排列异常或畸形,纠正不良姿势。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可促进机体的适应代偿过程,从而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颈椎运动疗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棍操、哑铃操等,有条件也可用机械训颈椎柔韧性练习、颈肌肌力训练、颈椎矫正训练等。此外,还有全身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等也是颈椎疾患常用的治疗性运动方式。可以指导颈椎病患者采用“颈肩疾病运动处方”。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具体的方式方法因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不同个体体质而异,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5)矫形支具应用 颈椎的矫形支具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颈椎,矫正颈椎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颈部疼痛,防止颈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减轻脊髓水肿,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最常用的有颈围、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急性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颈托也多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经早期治疗仍有椎间不稳定或半脱位的患者。乘坐高速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无论有还是没有颈椎病,戴颈围保护都很有必要。但应避免不合理长期使用,以免导致颈肌无力及颈椎活动度不良。 无论那一型颈椎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手术这一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易引起损伤及并发症,更为重要的是颈椎病本身,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是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除非具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少数病例,一般均应先从正规的非手术疗法开始,并持续3~4周,一般均可显效。对个别呈进行性发展者(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则需当机立断,及早进行手术。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或韧带钙化所致的对脊髓或血管的严重压迫,以及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日益加重者应当积极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者;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巩固、反复发作的其他各型颈椎病,应考虑行手术治疗。 必须严格掌握微创治疗(髓核溶解、经皮切吸、PLDD、射频消融等)的适应证。 手术术式分颈前路和颈后路。 1.前路手术 经颈前入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和后骨刺并行椎体间植骨。其优点是脊髓获得直接减压、植骨块融合后颈椎获得永久性稳定。在植骨同时采用钛质钢板内固定,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适应证:1-2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或骨赘所致神经根或脊髓腹侧受压者;节段性不稳定者。植骨材料可以采用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硫酸钙、珊瑚陶瓷等。椎间融合器(Cage)具有维持椎体间高度、增强局部稳定性、提高融合率等作用,同时由于其低切迹的优点,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咽部异物感和吞咽困难,专用的髂骨取骨装置可以做到微创取骨。对于孤立型OPLL;局限性椎管狭窄等可以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椎体间大块植骨、钛板内固定的方法。如果采用钛笼内填自体骨(切除的椎体)、钛板内固定则可以避免取骨。对于椎间关节退变较轻、椎间隙未出现明显狭窄的患者可以在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后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2.后路手术 经颈后入路将颈椎管扩大,使脊髓获得减压。常用的术式是单开门和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适应证: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或多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者;多节段OPLL ;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骨化所致脊髓腹背受压者。有节段性不稳定者可以同时行侧块钛板螺钉或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康复治疗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巩固手术疗效,弥补手术之不足,以及缓解手术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创伤,从而达到恢复患者心身健康的目的。 围手术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既离不开有关颈椎病的康复医疗(如中药、理疗、体育疗法、高压氧等),又不能忽视一些新的病理因素,如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忧虑恐慌等精神负担,又如手术的创伤以及术后体质虚弱。 “颈椎病康复保健功”用于颈椎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可以有计划推广到社区,体现出康复预防的学术思想。 4.疗效评定 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了对颈脊髓病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简称17分法)(表一),并已经为国际学者所接受。根据我国国情也制定了适合相应的标准(简称40分法)(表二),并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 六、颈椎病的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避免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些因素,则有助于防止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与发展。 (一)正确认识颈椎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治疗。 (二)关于休息 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枕头的位置、形状与选料要有所选择,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做到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 (三)关于保健 1. 医疗体育保健操的锻炼 无任何颈椎病的症状者,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加强颈背肌肉等长抗阻收缩锻炼。颈椎病人戒烟或减少吸烟对其缓解症状,逐步康复,意义重大。避免过度劳累而致咽喉部的反复感染炎症,避免过度负重和人体震动进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冲击。 2. 避免长期低头姿势 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银行与财会专业人士、办公室伏案工作、电脑操作等人员,这种体位使颈部肌肉、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而劳损,促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变。工作1小时左右后改变一下体位。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卧在床上阅读、看电视等。 3. 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 一般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公分较好,高枕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其结果与低头姿势相同。侧卧时,枕头要加高至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 4. 避免颈部外伤 乘车外出应系好安全带并避免在车上睡觉,以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出现颈肩臂痛时,在明确诊断并除外颈椎管狭窄后,可行轻柔按摩,避免过重的旋转手法,以免损伤椎间盘。 5. 避免风寒、潮湿 夏天注意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向颈部,出汗后不要直接吹冷风,或用冷水冲洗头颈部,或在凉枕上睡觉。 6. 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 随着青少年学业竞争压力的加剧,长时间的看书学习对广大青少年的颈椎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从而出现颈椎病发病低龄化的趋势。建议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中,大力宣传有关颈椎的保健知识,教育学生们树立颈椎的保健意识,重视颈椎健康,树立科学学习、健康学习的理念,从源头上堵截颈椎病。 七、附录:脊髓功能评定 表一 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17分法) 表二 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40分法)
就医指导 2016-07-05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