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大腿刺痛 > 治疗

大腿刺痛治疗

大腿刺痛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90%的患者并...

病请描述: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患者拿着一张CT或MRI问我:“王医生,我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几乎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医学词汇。那么,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这么“热门”?是不是一旦得了这个病,就必须要手术切除才能治好呢?许多患者忧心忡忡。 哪些人容易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腰骶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逐年以惊人的速度由中老年向青壮年扩展。在临床治疗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10多岁,而最大的可达80~90多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L3~4、L2~3发生突出的危险性逐渐增加。患者多有弯腰劳动或者久坐史,首次发病常在半弯腰持重或突然扭腰动作过程中发生。 短期诱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触发因素,王明杰博士提醒,以下5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1、腹压增高: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2、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旋转;3、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4、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5、职业因素:如司机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王明杰博士表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80%~95%的病人有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或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下肢放射痛加重,像过电一样。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此外,肢体麻木、行走费力、肌肉麻痹、瘫痪等也是小部分患者的症状表现。 然而,80%-9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如何调治? 李阿姨,55岁,来自A市,由于长期弯腰工作,今年3月开始出现严重的腰椎疼痛,导致无法起身行走。她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没过几天疼痛再次复发,甚至需要卧床休息才能稍感好转,稍微一动就会产生剧烈刺痛,连吃饭都难以自理。之后,在其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某医院检查,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病变,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及纤维环破裂。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李阿姨担心手术后复发的风险,决定放弃手术,转而寻求中医保守治疗。 经过两次手法治疗后,李阿姨的腰痛得到了明显缓解,她能够直立行走。坚持运用韦氏脊柱整治手法,结合中药传统疗法进行调理,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李阿姨的症状基本消失,已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家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的腰痛再未复发。 在临床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与李阿姨类似的患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虽然手术能够迅速解除椎间盘突出的压迫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但手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恢复椎间盘周围肌肉的张力平衡,导致椎体间的相对位置仍处于紊乱状态,椎间盘受力不均衡问题持续存在。长期以往,这种情况会导致椎间隙进一步缩小,脊柱上形成新的应力集中点,可能加速相邻椎体节段的损伤,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这种反复发作的过程将导致脊柱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常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活。通过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能够逐步恢复脊柱的功能,减少复发的风险。坚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实现长期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2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2] 陈龙豪,周红海,李永亮,等.国医大师韦贵康以“脊督一体”整体观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2):782-785. [3] Deyo RA,Mirza SK.Clinincal practice.Herniate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J].N Engl J Med,2016,374(18):1763-1772.DOI:10.1056/NEJMcp1512658 [4] Wegner I, Widyahening IS, van Tulder MW, Blomberg SEI, de Vet HCW, Brønfort G, Bouter LM, van der Heijden GJ. Tractionfor low‐back pain with or without sciatic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Reviews 2013, Issue 8. Art. No.: CD003010. DOI: 10.1002/14651858.CD003010.pub5. [5] Santilli V, Beghi E, Finucci S.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ack pain and sciatica with disc protrus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of active and simulated spinal manipulations. Spine J. 2006;6:131-137. [6] Mo Z,Li D,Zhang R,et al.Comparisons of the effecticeness and safety of Tuina,acupuncture,traction,and Chinese herbs for lunbar disc herniation:a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9,2019:6821310. [7] Ozturk B, Gunduz OH, Ozoran K, et al. Effect of continuous lumbar traction on the size of herniated disc material in lum- bar disc herniation[J]. Rheumatol Int. 2006,26:622-6.

王明杰 2024-09-13阅读量164

高血糖有几大伤,血糖失控的1...

病请描述:     高血糖导致的血管损伤一般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造成血管硬化,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血管闭塞。如果供应某一器官的血管狭窄,这个器官就会缺血缺氧。根据狭窄的血管所供应的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因此,患了糖尿病,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工作均可能受累,其中主要累及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 01    糖尿病高血糖有几伤! 伤“心”      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可导致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与冠心病有关的最基本检查是心电图,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至少每半年查一次心电图,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一旦合并冠心病,应积极治疗。 伤“脑”      供应大脑的血管狭窄可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得多,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头痛眩晕、头部跳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降糖治疗外,还要保持血脂、血压正常,降低血液黏度,控制体重。 伤“肾”      当高血糖影响到肾脏的血管时,尿中白蛋白排泄会增加,并逐渐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最终发生肾衰,需透析或肾移植。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尿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伤“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在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1%有视网膜病变,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率极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减少眼底出血。如果已到晚期,失去治疗时机,容易发展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半年去眼科查一次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及时治疗。      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控制血糖等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是为了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02    糖尿病血糖失控的12个信号!       血糖失控代表什么?代表着糖尿病复发以及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可怕。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血糖已经失控了呢?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身体信号,能够说明血糖失控,而当事人还被蒙在鼓里。 1.视力变化。糖友有时可能会发生视力模糊,阅读困难,晚上看灯出现光环等现象。血糖过高容易造成视力模糊,看东西出现黑点或者闪光等问题。另外,从黑暗处到较亮处时,糖友眼睛需要更长时间加以调节。 2.听力丧失。耳朵中很多细小血管及神经对听力过程起到关键作用。高血糖会损伤这些血管和神经,使糖尿病患者听力丧失危险比普通人群高两倍。 3.牙龈出血。除了出血之外,高血糖还会导致牙龈萎缩及出现严重牙周病的症状。久拖不治,则容易导致牙齿脱落。牙龈炎会导致血糖更难控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口腔干燥或溃疡。高血糖会导致口干舌燥,更容易发生口腔疼痛、溃疡、炎症和龋齿。勤刷牙和每半年看一次牙医,有助于防止与糖尿病有关的口腔疾病。另外,戒烟和定期清洁假牙也非常重要。 5.头晕或头昏眼花。血糖过高容易造成起身站立速度太快时感到有昏晕感,心跳过快。这些情况可能会突然发生,或者同时伴有呼吸急促、胸闷、说话不清或视力丧失。这时心脏或大脑供血可能减少或受阻。应立即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6.四肢刺痛或麻木。神经损伤会扰乱四肢与大脑之间的神经传递信号。血糖过高容易造成手脚针刺感或麻木,走路时感到脚痛。腿部和脚部肌肉力量减弱,站立不稳。 7.手脚经常疼痛。受损神经会传递混乱的信号,造成身体反应与外界刺激难以同步。很轻柔的毛毯碰到脚都可能会产生疼痛感,夜间疼痛更明显。另外,糖友会感觉手脚极热或极冷,或者感觉像戴了手套和穿了袜子。 8.腿部痉挛或疼痛。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糖友走路或者进行其他身体活动时发生小腿、大腿或臀部疼痛。休息后,疼痛感减轻。建议将此症状告诉医生,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保护血管。 9.肠道及膀胱功能紊乱。高血糖损伤膀胱神经后,患者难以识别何时该小便,导致憋尿,从而让膀胱炎频发。如果肠道神经持续受损则容易导致便秘和腹泻。胃部消化食物能力也会大大削弱,导致呕吐和腹胀。 10.出汗异常。血糖过高容易导致一些患者出汗更频繁,夜间或吃饭时尤其严重。但是,有些患者则完全不出汗,即使在大热天也很少出汗。另外,检查一下脚底,如果皮肤很干燥,说明汗腺功能出现异常。 11.皮肤干燥或瘙痒。血糖过高时,体液相对较少,更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皮肤裂口容易造成细菌侵入皮肤,导致感染愈合缓慢。其他症状包括:皮肤出现黑色斑点、水疱、皮疹、鳞状脱屑或豌豆大小的硬块。皮肤局部还会出现僵硬、蜡状、发凉或无毛等现象。12.性生活困难。性器官也会受到神经损伤的负面影响。血糖过高容易导致男性勃起困难或勃起时间过短,容易导致女性阴道干涩、性唤起困难、难以达到高潮。因此,出现性问题,也要查查血糖。      这12个可怕的身体信号完全能够说明的你的血糖出现了问题,一旦发现症状,应立即就医,而不是存有“过两天就好了”的侥幸心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03    糖尿病高血糖怎么办?      高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对糖尿病患者来控制好血糖是最关键的。首先看看如何把高血糖降下来的方法? 少吃多餐          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食物由于对于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让自己的体重减轻5~10%,就能够显着地改善血糖情况。所以,只要适当地减少热量摄入,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中餐“西”吃        在糖尿病的科学饮食疗法中,尝试一下中餐“西”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餐中一些常用的烹调手法(如蒸、拌、煮),基本上很少用油,或者不用油。黄瓜、番茄、生菜、卷心菜、花菜、西兰花,是制作西餐时常用的蔬菜。这些蔬菜所含热量低,有利尿作用,能生吃的就尽量生吃,个别品种开水焯一下即可食用。这样可充分保留蔬菜的维生素和营养成分。     不过,西餐的烹饪方法中也有不适合病友的,如采用煎、炸、烤等方法制作的食品。西餐中还常用黄油(奶油)代替烹调用油,但黄油(奶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危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中餐“西”吃时应避免煎、炸、烤等烹调方式。 喝点茶      经常的喝茶能够帮助我们控糖,但是要注意不要喝太多的饮料,以免血糖增加,糖尿病患者为了防止血糖的身高,有很多饮品是碰不得的,比如含糖量多的碳酸饮料、果汁等。不过作为三大饮品之一的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是利大于弊的。茶不仅能提供人体充足的水分,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矿物质等,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只要学会喝茶,不仅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还有预防并发症的功效哦。 做些有氧运动      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降糖,因为适当的运动是可以帮助我们消耗血糖的,养成适度、恒定的运动习惯,对于血糖控制也同样重要!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减轻体重;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中性脂肪及低密度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胆固醇。

俞一飞 2024-05-27阅读量1079

糖尿病7个信号,说明微血管病...

病请描述:    得了糖尿病,不能只盯住血糖一个指标。有的患者血糖控制得很好而并发症仍然会发生,这就需要糖友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综合控制,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人有以下症状,原因在微血管病变 1.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表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感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微血管发生损伤、渗出、出血、坏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泡沫尿表现:尿中有细小的泡沫,久久(一般超过10分钟)不消散。 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随尿液排出,使尿液表面张力增高,形成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注意:剧烈运动、喝水较少、饮食等也会导致尿有泡沫,一般很快会消散。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泡沫尿,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总之,出现泡沫尿后应及时就医检查。 3.勃起功能障碍表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4.双腿感觉异常表现:双腿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达膝上,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神经滋养失常或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缺血的加重,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甚。 5.胫前色素斑表现:小腿前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出现胫前色素斑,早期表现为红斑、水疱或紫癜,之后发展为萎缩的、不规则的褐色斑块。直径5-12毫米,呈线形排列或成群或单个的反复出现。 提示: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皮肤供血不足,营养不良,稍有刺激就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胫前色素斑。 6.双脚发麻、发凉表现:双脚麻木、发凉,足趾苍白。 提示: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足部压力异常,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良,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破坏与畸形。 7.皮肤瘙痒表现:皮肤瘙痒,全身泛发或局限于外阴及肛周。 提示: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包括各种感染,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的继发损害。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 为什么糖尿病易引起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形成分为三个过程,第一,微血管壁发生病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若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加快基底膜增厚,受累的微血管部分或全部堵塞,进而引起组织缺氧。       第二微血流紊乱,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其早期变化,在病人的肾脏、视网膜和其他组织中会出现高灌注和血流量增加的情况,从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展。      第三,微循环血液理化特性改变,病人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糖代谢紊乱时可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释放氧气功能也异常,导致管腔狭窄或微循环障碍,进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生。 预防微血管病变的方法 做到以下几点,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1、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可以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需要每3个月检查1次,应控制在HbA1c<7.0%。  3、定期查血压、血脂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失明。  5、定期检查肾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是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这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7、防止微循环老化和硬化     平时可以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能对抗自由基,不同的抗氧化剂作用途径和抗氧化能力不一样。脂溶性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膜,避免受到自由基伤害,不妨把抗氧化物联合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绿茶粉等。之所以毛细血管有良好的弹性,主要得益于毛细血管壁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合成和修复需不同的营养素合理配比,如蓝莓可强化毛细血管弹性,预防器官功能下降和衰竭。 8、戒烟戒酒     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吸烟如同火上浇油。吸烟会使得全身血管痉挛,影响心脑血管。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方面异常,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狭窄,吸烟可加重其病变。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能吸烟,同时要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环境。另外,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影响肝脏转移血脂,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应做到滴酒不沾。    温馨提示:若想要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首先要平稳控制血糖,严格服用药物来让血糖达标。听从医生建议服用能改善微循环的营养物质,这是改善微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另外多留意自身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俞一飞 2024-02-27阅读量644

糖尿病足治疗新技术&mdas...

病请描述:糖尿病足治疗新技术——脊髓电刺激 什么是糖尿病足? 由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佳,身体长期处于高糖水平,高血糖可对神经及血管造成损伤,导致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深部组织的破坏,俗称“烂脚”。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晚期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 、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仅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高额的治疗费用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有数据指出:“目前我国拥有1.26亿多糖尿病患者,其中30%左右的患者将会发生糖尿病足,也就是说全国糖尿病足患者数量接近4000万。但值得庆幸的是,有研究表明,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治疗能使半数糖尿病患者避免发生足溃疡或截肢,综合性的干预措施能降低至少75%- 80%的足溃疡复发率。 经典案例: 患者贺老伯,62岁,以“糖尿病病史13年,双则下肢疼痛2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降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糖尿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血糖控制可,后未特殊监测血糖。3年前出现腿部碰伤后刀口愈合慢,愈合后出现皮肤变灰变黑,3个月前出现血糖控制不好,当地医院内科治疗,开始服用伏格列波糖片,血糖仍控制不好,开始加用胰岛素,2个月前出现疼痛,开始出现在双侧足踝部疼痛肿胀,表现为针扎样,刺痛,胀肿,触痛等,左侧重于右侧,疼痛由踝部逐渐蔓延到双侧大腿中部,现双侧小腿部疼痛明显。双侧足部有麻木感。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瑞金医院,多学科门诊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收入院。双侧下肢表现为刺痛、胀病、针扎感受的静息痛,双侧小腿皮肤有多个黑斑,双侧趾肚皮肤发红。 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潘宜新主任与内分泌协同经过详细评估,确诊患者为典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决定给患者尝试一种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微创的“黑科技”——脊髓电刺激来进行治疗。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潘宜新副主任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了脊髓电刺激电极植入术,将片状电极精准植入到患者脊柱内支配双侧下肢神经血管部位的相应脊髓节段。术后开机,贺老伯立即感觉到双足疼痛明显减轻,麻木僵硬的感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酥酥麻麻、温热舒适的感觉。术后第二天查房,贺老伯激动地表示:“昨晚终于睡了个好觉!”经过1周的体验治疗,确认方案有效后,潘宜新副主任将小巧的刺激器植入了患者体内。 截止目前,贺老伯已经植入6月有余,令人恐惧的疼痛再也没有袭来,双下肢的黑斑明显淡化。走路姿势恢复了往日的挺拔,原本一换季就干裂分叉的足跟依然红润光泽。“脚底不冰冰凉凉,走路也更有劲了!”患者如是说。糖足治疗目前仍然是国际上的大难题,新型手段提早干预能更有效的避免截肢悲剧。生活和工作也逐步回归正轨。 术前术后皮肤对照: 双下肢皮肤颜色明显红润,睡眠改善,口服药物再次明显减少。 术前术后红外热成像对照 脚趾脚尖处平均温度由33度摄氏度提升至37度,升高3~4℃; 疗法介绍:        髓电刺激(SCS)是一种神经调制技术,1967年在国际上首次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和交感神经介导的慢性疼痛。1976-1981年间国际上首先报道了用SCS治疗下肢血管疾病。近些年的研究和指南更新显示,脊髓电刺激可以有效缓解慢性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疼痛,还能预防或延缓截肢并改善肢体的存活率。在欧洲,脊髓电刺激常被用于治疗外周缺血和顽固性心绞痛。在我国,脊髓电刺激运用还不广泛,还有许多尚未被开发的治疗用途,比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糖尿病足坏疽、下肢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综合症等严重肢端缺血疾病等。

潘宜新 2023-04-24阅读量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