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慢性鼻窦炎 > 症状

慢性鼻窦炎症状

慢性鼻窦炎症状相关内容 更多>

浅谈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病请描述:儿童慢性鼻窦炎是我国少年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其患病率约占18岁以下儿童的2-4%。患儿症状轻重不一,轻则只有鼻塞或流涕,重则可以导致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儿童身心发育危害不可小视。作为一名鼻科医生我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接触到了大量慢性鼻窦炎患儿,发现这些患儿的家长在慢性鼻窦炎的诊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借此机会把常见的问题作一解答。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的初步诊断是基于症状表现的,也就是说如果您的孩子有鼻塞、流涕、面部疼痛或者咳嗽等症状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并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超过12周以上,那他很可能就得了慢性鼻窦炎。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到医院进行鼻内镜等辅助检查以确定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同时这些检查还可以帮助排除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儿童得了慢性鼻窦炎是否需要吃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在儿童慢性鼻窦炎中的使用是临床中的一大误区。截至目前为止,并无证据表明抗生素的应用可以有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考虑到抗生素的应用有可能带来细菌群落失调和抗生素耐药等副作用,所以临床上并不推荐将抗生素作为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常规用药。 鼻用激素使用安全吗? 鼻用激素是目前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但是临床中遇到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孩子使用鼻用激素安全吗?大量研究显示鼻腔局部使用激素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进入我们人体的血液内循,理论上不会造成孩子生长发育迟滞的问题,这一结论也已经得到了很多实验的证明。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有些孩子可能对激素比较敏感,还是存在潜在的风险。所以我建议您可以在孩子用药期间定期(比如2周至1个月)给孩子测量身高,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与不用药时没有明显变化,您就可以放心使用鼻用激素了。 儿童得了慢性鼻窦炎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需要做什么手术? 在给予患儿6-12周正规的保守治疗后,如果患儿的鼻窦炎症状仍然未能缓解那么这时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目前临床中儿童慢性鼻窦炎相关手术主要包括腺样体切除术和功能性鼻内镜术两种。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是位于鼻腔后方的淋巴组织。腺样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目前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腺样体切除能够有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慢性鼻窦炎。如果进行了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的症状仍不能得到缓解,那么就需要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了。当然具体的手术指征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和患者家属共同讨论决定。 希望通过上述简单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儿童慢性鼻窦炎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赵可庆 2024-03-04阅读量1274

如何精准治疗过敏性哮喘

病请描述:       过敏性哮喘是基因﹣环境相互作用下携带易感基因的个体在环境变应原的作用下引起和/或诱发的一类哮喘,通常始于儿童时期,与湿疹、变应性鼻炎或食物、药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和/或家族史有关。          一、过敏性哮喘的精准诊疗新进展          1、哮喘两种主要“内型”生物标志物与精准医疗发展        高辅助型T细胞2(Th2)和低Th2哮喘是当前哮喘的两种主要内型。高Th2哮喘诊断生物标志物包括痰/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水平、呼出气FeNO分数和血清骨膜素。此外,上皮细胞因子包括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IL-25、IL-33,以及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也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低Th2哮喘的生物标志物包括痰/血中性粒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钙卫蛋白等。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区分哮喘的不同内型。哮喘两种主要内型所包含的表型也有所差异。高Th2型哮喘临床表型主要为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2021年的GINA指南和《EAACI重度哮喘生物制剂推荐指南》(2020年),均强调需要对患者进行表型识别,并根据表型指导治疗。并且,2021版GINA指南建议考虑了经济、给药频率等因素后,给予过敏性哮喘患者靶向IgE治疗。随着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靶向生物标志物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哮喘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精准医疗是指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特征定制治疗策略,细分疾病内型并接受内型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是精准医疗的核心内容,它考虑了患者所有的特征,通过遗传学、暴露组学、多组学多方面挖掘患者疾病特征,帮助临床医师为哮喘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2.抗IgE靶向治疗过敏性哮喘取得良好成效        美国胸科学会一项旨在确定导致重度不受控制哮喘患者管理差距的因素的研究发现,IgE是影响医师处方决策的最重要生物标志物,在决策时有44%的医师会考虑IgE水平。无论是儿童患者还是成年患者,靶向IgE的奥马珠单抗都是当前过敏性哮喘治疗中最常使用的生物制剂。一项欧洲儿童哮喘患者调查发现,在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儿科哮喘患者中,88%使用了奥马珠单抗。另一项纳人入1109例美国严重哮喘的患者的研究显示,34%的患者接受了奥马珠单抗治疗,其他非奥马珠单抗的生物制剂使用率为33%。奥马珠单抗治疗可减少激素的使用,有效且安全性良好。一项评估奥马珠单抗治疗中国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激素减量作用的研究发现,在治疗16周后,基线接受OCS治疗、接受高剂量ICS/LABA或中剂量ICS/LABA+0CS治疗患者分别有74.5%和75.3%患者激素减量,80.5%的患者未发生哮喘急性发作。另有研究发现,无论变应原数量和致敏类型如何,过敏性哮喘患者在奥马珠单抗治疗后均获得相似的疗效,急性发作次数均显著下降。        3、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疗效        奥马珠单抗可以有效控制过敏性哮喘及其过敏合并症。《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指出,对于过敏性哮喘,尤其是血清IgE明显升高并排除其他引起IgE升高的疾病,或者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者,若需求强烈、经济条件许可,其适应证可放宽至第3级治疗。奥马珠单抗联合吸入激素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可显著改善鼻炎症状和哮喘控制。除此之外,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合并鼻息肉患者、可以显著缩小鼻息肉,改善鼻部症状和哮喘控制。彭俊争等发现吸入激素十奥马珠单抗治疗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16周后,儿童哮喘控制评分/哮喘控制评分(C-ACT/ACT)、鼻炎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3.0)哮喘模块评估较治疗4周后均得到进一步改善。隋海晶等研究发现,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并发鼻息肉患者16周后,鼻炎总症状评分下降,鼻息肉体积明显缩小,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合并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特应性皮炎也是哮喘患者的常见合并症。研究发现,奥马珠单抗可以显著减轻过敏性哮喘合并特应性皮炎患儿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炎面积,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伴有多种过敏合并症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奥马珠单抗可带来更多获益。Just等发现奥马珠单抗治疗12个月后,合并≥3种过敏合并症的患者的年住院率比<3种过敏合并症的患者降幅更大,且过敏合并症改善的患者比例更高。        总结一下,抗IgE靶向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尤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有必要建立过敏性哮喘患者样本数据库,将环境、过敏因素等纳入其中,这可能推进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研究及挖掘出诊治新靶点,更有助于未来过敏性哮喘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

王智刚 2023-04-24阅读量2972

放血疗法有效吗?

病请描述:放血疗法有效吗? 近几日微博上“放血疗法”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人对于这种传统疗法提出了质疑。 放血疗法究竟是否安全,这种治疗手段的是否真的有效。这里,本文主要对于放血疗法做出清晰的阐释。 放血疗法,现今又称作“刺血疗法”、“刺血术”,古称“启脉”、“刺络”,和艾灸、拔罐和刮痧等一样,是中医学古老而又独特的治疗方法,顾名思义就是用针或刀等工具刺破或划破选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的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史前文化时期。在人类文明漫长而又曲折复杂的过程中,疾病危害与人类自我保护在相互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同时也为医疗行为赋予了最原始的动力。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观察与经验总结,古人逐渐认识到了少量局部的放血会使某些身体症状改善,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传承逐渐形成了放血疗法的雏形。 在中国,放血疗法源于砭刺,最早见于马王堆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方书——帛书《五十二病方》(有人考证约成书于西周或者西周之前)。随后《黄帝内经》的问世,使这一疗法在理论上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例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及有应用原则是“苑陈则除之”。《灵枢·官文》中“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法,其实都属于刺络放血法的范畴。在各个历史不同时期相关论著都有迹可循。就像历代文献中提到在刺血的正式操作之前,古人会采取若干准备措施,包括服药、涂油、加热、扎缚、手捋、拍打,以及心理安慰等。操作上,除了一般的针刺出血外,还有“挑破出血”、“挑断出血”、“针碎出血”、“弹针出血”、“贯刺血络”等说法,也有刀削法和火针放血的记载。 如今放血疗法也同样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鉴于中医学具有自身经验积累的特点,目前所用刺络针具一部分是对原有针具改造而来,具有利于消毒,又能减小创面的优点,像临床上常见的三棱针、小针刀、火针、锋钩针、圆利针等。另一部分则是后人的创新,如滚刺筒。临床上常用的皮肤针,也是来自后人的创新。放血使用方法以点刺、刺络、叩刺、割刺手法使用频率最高,多在穴位、病灶处、血络处放血,譬如眼部疾病以及高热、头痛时,多取耳尖、太阳穴,以点刺放血为主;皮肤科病症以背俞穴和阿是穴为主,多刺络拔罐或者耳尖放血;运动系统疾病多循经取穴以及在病变附近取穴,多用刺络拔罐为主。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截止至2009年4月份的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疾病分类标准,总结放血疗法适宜病种共涉及18大类系统,262个病种:呼吸科病症,如感冒、咳嗽、支气管哮喘;循环系统病症,如高血压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高脂血症,肥胖等;神经系统疾病,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血管性头痛,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等;骨科疾病,如腰扭伤,颈椎病,骨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外伤瘀血性头痛等;五官科疾病,如睑腺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流行性腮腺炎、牙痛、急性扁桃体炎、麦粒肿、结膜炎等;皮肤科疾病,如痤疮,带状疱疹,荨麻疹,银屑病,黄褐斑等;还有妇科疾病包括急性乳腺炎;男性病如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乳房异常发育、阳痿、早泄、不育、遗精、遗尿等众多病种。尤其对带状疱疹、痤疮、麦粒肿、颈椎病、口腔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从中医角度进行概括,放血疗法具有主要有泻热、止痛、镇静、消肿、开窍、解毒、祛邪、调整阴阳等作用,适用于急证、热证、实证、瘀证和痛证等病症。同样其也存在相对禁忌症,在临床上我们尽量少或者不对老人、儿童以及妊娠期妇女进行放血,此外精神紧张以及不能配合的患者以及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当然排除在外,并且操作时不可深刺,应当避开重要的大血管、内脏以及神经组织。 在放血过程中,把握放血量的“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成败。首先,清楚相关的生理知识十分必要:正常成年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而全身循环血量约占总血量的75%-80%,一般如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循环血量的20%-25%就会发生休克,这是一次放血的最底线;推理,正常成年人一次放血的安全量应该总血量的1/10,以60kg体重的成年人为例,1g血液约为1ml计算的话,正常成年人安全出血量应为6000*7%*1/10=420ml;危险出血量6000*7%*75%*20%=630ml。换而言之,理论上,一次性放血的安全线控制在400ml-420ml范围内是行得通的。但是对于具体操作而言,我们的临床经验指出大多数病人一次放血量约为10ml-50ml,这是比较合适的。但临床上也有医师治疗高血压病的患者时可一次性放血100ml-200ml。但是前提都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具体对待,同时结合现代医学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熟悉了解病变局部的解剖结构。此外,还要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制宜,不同的疾病之间放血量也是有差别的,比如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患处的淤血量是较多的,因此在放血治疗时可以考虑放血量多一些,如放血量可控制在20ml-50ml左右。同理,如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软组织损伤或者头痛的患者在患处附近若发现淤血或者局部疼痛明显可以相应地多放血。 有人也会疑问放血时血液颜色,通俗地讲,放血操作后流出的血多为紫黑色,是由于病变处多有瘀血阻滞,邪毒积聚,新鲜的血液不能到达以及更换,故呈紫黑色。《灵枢·瘫狂》篇中多处指出“血变而止”,即血色要由紫黑变为鲜红,这和目前临床具体情况也不谋而合。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存在数千年的传统疗法,其操作简单、见效快等优点也为现代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有学者立足现代医学,归纳放血机制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粘度、强心、活血、消淤、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等。然而,一分为二地看待放血疗法,现今临床上观察较多而研究较少,多数只局限在临床经验总结或病例报道上,疗效亦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操作手段以及方式因人而异,我们还是应当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正确看待刺血疗法的功效,不应有失偏颇,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采用放血疗法。同时这种疗法的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借鉴,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吴世洪 2022-10-01阅读量2110

冬病夏治行针忙|40天加长版...

病请描述: ▲忙于治疗的何金森教授   进入三伏天,蓝十字脑科医院 “冬病夏治”中医特需门诊迎来了一波求医问诊的“小高潮”。特需专家何金森教授奔忙于各诊间之内,为各种类型的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中医治疗和康复方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大大提升了民众的健康管理意识,更让中医中药这座文化宝库大放异彩,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和喜爱。   “冬病夏治” 对症施治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以人体的经络、腧穴理论及中医时间治疗学的理论为基础,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借助三伏针(灸)、三伏贴、中药膏方等来对症施治或调理,以达到拔除病根、祛除顽疾的目的。   三伏针(灸):借自然气候热盛之势,扶正壮阳,驱逐阴寒固疾的一种时间针法。常用方法有:毫针、艾灸、水针(穴位注射)、耳穴、火罐等。以每周2~3次为宜,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酌情调整频率。   三伏贴:通过在相应穴位上敷贴外用膏药,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抵御疾病能力,尤其适宜儿童过敏、哮喘、消化不良等病症,不疼不痒、效果俱佳。一般医生建议3年为一个疗程,即连续3年的三伏天都持续进行敷贴治疗。   中药膏方:膏方四季皆宜,比较注重全面、整体的调理。兼以治病和防病相结合,扶正和祛邪相结合,调理和滋补相结合,能对整体调达血气,平衡阴阳,剿抚兼施等,是慢性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调理的理想剂型。   何金森教授介绍,“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的虚寒性疾病,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夏治”,就是在肌体和自然阳气最旺盛的时机(一般指夏天的三伏时节),采用适当的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使虚损的阳气得以补充,以增强肌体抵抗病邪的能力。   “冬病夏治” 未病先防   为什么“冬病”不在冬天治,而在夏天治?   何金森教授解释,打好提前量,将疾病消除在未发之时,即所谓“未病先防”。就好比冬天要考试了,冬天才开始学习、补课,临阵磨刀根本来不及;但如果提前半年,夏天就开始,到冬天的时候自然准备充分,考试就没多大问题。   此外,“冬病夏治”也是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极好体现。   大多数冬天发作的疾病都是肺气亏虚导致,或者是体内的阳气不足引发。夏天是大自然阳气最充足的季节,有冬病表现的人群可以趁着夏日阳光充沛,有规划地补充人体的阳气,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以使一些冬季好发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甚至不发。即使有的疾病依然复发,病症也会得以明显改善或减轻。   由此而言,“冬病夏治”不仅对一些顽疾、痼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哪些“冬病”适合“夏治”?   ①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   ②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腹泻、顽固性便秘、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胃肠病等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寒)性疾病。   ③疼痛性疾病: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④耳鼻喉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⑤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肠胃功能失调食少腹泻等。   ⑥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失调等。   ⑦慢性皮肤病:荨麻疹、冻疮等。   ⑧其他疾病:哮喘、阳虚型体质的亚健康人群。   何金森教授强调:由于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建议大家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症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及进行饮食调理,以免适得其反。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5年。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冬病夏治”中医特需门诊   由何金森教授领衔,特色鲜明。主要以传统中医诊疗方法(针灸、推拿、中药三者结合)为基础,广泛涉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者联动),承担科学管控、调理诊治,及维护人体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医疗使命。   团队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及临床相关技术手段为核心,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海派中医理念,坚持中西医结合为理论指导,并融合现代医学、康复医学、自然疗法等,构筑起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医药整合医学”体系,并将其文化精髓贯彻至整个“蓝十字脑科医院专病专科”项目中。   在“冬病夏治”上,何金森教授团队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类型,进行一对一体质辨识,把脉开方,辨证施治,根据个体差异,强调“一人一方,量体施治”。   小贴士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 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 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 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2-07-28阅读量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