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相信大家都发现了,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背驼、腰弯的现象。很多人会想:既然大街上那么多的老人都驼背弯腰,那是不是说明年纪大了驼背很正常,不需要太在意呢?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大多数存在驼背的老年人也并不会选择就医, 然而事实是,老年人发生驼背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是脊柱病变导致的。很多老年人会因为严重的驼背而影响活动,甚至导致瘫痪,有时也会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驼背”的现象? 实际上,老年人的“驼背”可以分为两种: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和脊柱后凸。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也称为原发性脊柱侧弯,属于退行性病变,是指骨骼发育成熟的人群中,出现Cobb角>10度的脊柱畸形,多在数50岁后起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 脊柱后凸更符合我们平时所认知的“驼背”——腰背后凸,身体前倾。老年人的脊柱后凸也是由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导致的。 实际上,老年人发生脊柱侧弯和脊柱后凸的病因是一致的,主要都是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质会逐渐丢失,到一定情况下就会导致骨质疏松。发生骨质疏松的脊椎更容易发生形变或骨折,当形变左右不均衡时,就会出现脊柱侧弯;当形变前后不均衡时,就会出现脊柱后凸。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肌肉也会逐渐萎缩,导致脊柱骨骼受力增加,从而加重脊柱的形变。 老年人驼背有哪些危害? 总体而言,老年人驼背属于退行性改变。由于进展一般比较慢,部分老年人会逐渐适应这个情况,有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老年人并不会因“驼背”而就医。 然而,如果脊柱侧弯或后凸比较严重,就可能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首先是可能出现神经压迫,导致腰痛,有时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甚至影响行走功能,乃至出现瘫痪。其次是可能压迫心、肺等器官,影响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出现胸闷、憋气、腹痛、腹胀等症状。另外,脊柱的退行性改变还可能引发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等疾病,导致相应的症状和健康危害。最后,异常的身体形态和不便捷的行动还可以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出现自卑、拒绝社交等问题。 老年人出现驼背应该怎么办? 如果年纪比较大,且脊柱侧弯或后凸的程度较轻,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太影响正常生活,可以暂时观察,改变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保护脊柱即可。而如果患者年纪还比较轻,或者脊柱侧弯或后凸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疼痛,影响了正常的行走、呼吸和消化功能,则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比较轻度的脊柱侧弯或后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一般选择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肌肉松弛药、抗惊厥药、阿片类药物等来缓解疼痛,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还可以选择卧床和使用支具。 如果是较严重的脊柱侧弯或后凸,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则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目前针对老年人脊柱侧弯或后凸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微创的畸形矫正手术。如果伴有椎管狭窄等疾病,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情况来制定手术方案。 总而言之,老年人的驼背并不是“正常现象”,可能危害健康,不可轻视。一旦出现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即使还没有驼背,老年人也需要注意饮食健康,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适当晒太阳,适当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从而预防脊柱侧弯和后凸。
许鹏 2023-08-29阅读量1032
病请描述: 对于糖友来说,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控糖,请记住“13579”这个运动小口诀。 “1”指餐后1小时运动。 “3”指每次运动至少持续30分钟。 “5”指每周至少保证5天进行运动。 “7”指运动时的心率范围在“170-年龄”之间。 “9”指要保持长久的运动习惯。 那么,糖友做什么样的运动最好呢?下面先选一选您最喜欢做的运动。 最便捷的运动——走路 走路是一项最简单,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运动,糖友每天坚持30分钟走路,对控糖很有帮助。 推荐运动: 快走(每分钟120步以上) 注意事项: 1.走路时目视前方,微挺胸,调匀呼吸,轻松愉快地前行。 2.可以一边走一边击掌,有利于上肢肌肉的运动。 不可或缺的运动——抗阻力运动 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提到: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是糖友运动方式的良好选择,尤其对于血糖控制不良者,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力运动。 推荐运动: 哑铃、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 注意事项: 1.抗阻力运动每周可做2~3次,每次30分钟。 2.两次抗阻训练需间隔48小时以上,来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糖友最佳运动——挥拍运动 糖友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打羽毛球等挥拍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推荐运动: 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等。 注意事项: 1.运动场地要平整、无障碍物,留心周围,后退击球时注意别撞到后面的墙壁或挡板。 2.运动前要先活动关节,包括颈椎、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再进行腰背肌、腰腹肌等部位的拉伸。 热天最宜运动——游泳 最近有报道“热射病致死”的新闻,提示大家在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在炎热的天气不宜进行户外运动,这时可选择游泳,既能运动还能带来凉爽,一举两得。 推荐地点: 室内游泳馆(不建议野泳) 注意事项: 1.避免空腹游泳。游泳的运动量很大,空腹游泳,容易发生低血糖,可能引发溺水等严重后果。 2.建议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游泳。饭后马上游泳会影响消化,可能导致胃痉挛,甚至出现呕吐、腹痛等现象。 3.有皮肤伤口或者皮肤感染者不要去游泳,糖尿病人抵抗力差,容易导致伤口感染或感染加重。 预防跌倒的运动——柔韧性训练 糖尿病人要防止跌倒,日常进行柔韧性训练(又被称为拉伸运动)有助于增加神经肌肉的协调感。 推荐运动: 弹力橡皮带、拉力器、瑜伽等 注意事项: 1.建议每周2-3天进行柔韧性训练,每天练习效果更好。 2.拉伸动作至感觉拉紧或轻微不适为准。 3.每个动作保持10-30秒,每个柔韧性练习总时长为60秒。 不可小觑的运动——家务劳动 我们要避免久坐,因此不管什么形式的身体活动,都对健康有益。家务劳动虽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但是这项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不容小觑。 推荐运动: 做饭、洗碗、打扫卫生 注意事项: 饭后不宜立刻运动,洗碗和打扫卫生之后再做运动,是比较合理的安排。 运动虽好,安全第一 不管什么运动,只要动起来就是好的。不管运动量多少,安全要放在首位。在一些情况下,糖友不宜运动,大家一定要知晓。 空腹血糖>16.7 mmol/L、严重低血糖,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下禁忌运动,病情控制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糖友运动,注意这8点 1.运动的选择应简单和安全。运动的时间和强度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 2.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将胰岛素注射在身体的非运动区。因为肢体的活动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强,易发生低血糖。 3.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一次血糖,以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还应重视运动后的迟发低血糖。 4.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5~10分钟。 5.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 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 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6.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以补充汗液的丢失。 7.运动即将结束前,再做5~10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8.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俞一飞 2022-12-11阅读量1113
病请描述:近期接连出现的猝死新闻,让「猝死」这两个字眼一次次刺痛我们的神经。 尤其把它与年轻的生命放在一起,更加让人遗憾和痛心。 什么是猝死? 为什么它会盯上年轻人? 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群,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引发猝死的基础性疾病可分为两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心源性疾病占猝死总人群的80%以上,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脏方面的疾病。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高达54万,几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源性猝死失去生命。 非心源性疾病20%左右的猝死患者是非心源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 心脑血管疾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 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 以冠心病为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发病急、程度严重,心脏性猝死者多见。 原因是中青年人血管内斑块进展快且不稳定,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血管被堵死,立即引发急大面积心肌坏死,由于发病急,没有建立侧支循环,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 猝死前,会有预兆吗? 很遗憾,猝死这种“瞬间的死亡”,是没有非常明确的预警信号的。即便有预兆,大多也会被人所忽视。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对于身体出现的不适,也会认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所以平时身体给你发出一些健康信号,我们不能忽视。具体来说,当出现以下6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立刻就医: 征兆一:胸痛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冠心病的典型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出现这类情况时需多加注意。 征兆二:憋气、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情况时,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三: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四:胸闷、憋气剧烈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等症状,需警惕肺栓塞、心衰急性发作等。 征兆五:失眠焦虑,极度疲惫 在没有缺少睡眠、剧烈运动或生病的前提下,连续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都出现无法缓解的疲劳感,且伴有失眠、焦虑、夜间惊醒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否心脏出现问题。 征兆六: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提高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学会正确的急救 就是从死神手里争取时间 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后,每增加1分钟,存活率就会降低7%~12%,4分钟后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4分钟”。 据统计,我国九成左右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当意外不幸发生,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对于已经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正确的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器(AED)的规范使用至关重要。
健康资讯 2022-04-25阅读量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