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吞气 > 内容

吞气内容

焦虑症—&mda...

病请描述: 从文献记载的临床表现上看,“惊悸”、“怔忡”、“不寐”、“百合病”、“卑惵”、“灯笼病”与本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焦虑症常见的七个证候类型,内容如下: 1.肝郁化火证 情绪不宁,郁闷烦躁,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或见急躁易怒,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清肝泻火理气畅中 丹栀逍遥散加减。 2.瘀血内阻证 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或夜不能睡,多疑烦躁,胸闷不舒,时有头痛胸痛如刺,舌黯红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紫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血府逐瘀汤加减 3.痰火扰心证 惊恐不安,心烦意乱,性急多言,夜寐易惊,头昏头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涤痰宁心安神 牛黄清心丸加减。 4.心脾两虚证 心悸头晕,善恐多惧,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 益血健脾宁心解虑 归脾汤加减。 5.心胆气虚证 心悸胆怯,善恐易惊,精神恍惚,情绪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多疑善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或虚弦。 镇惊定志宁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加减。 6.心肾不交证 情绪低落,多愁善感,虚烦不寐,心悸不安,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津少,或见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或细数。 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交泰丸加减。 7.肾虚肝郁证 情绪低落,倦怠疲乏,反应迟钝,烦躁易怒,腰膝酸软,短气胸闷,善太息,健忘,失眠多梦,舌质淡或暗,舌苔白,脉沉细或沉弦。 益肾调气解郁安神 解忧安虑方加减。 中医药对于缓解焦虑症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个体化诊疗等方面确有一定的优势,对中医治疗有充分认识,就一定能为焦虑症治疗提供帮助。

吴燕晓 2023-11-08阅读量409

河北名老中医赵振兴临床常用8...

病请描述:河北名老中医赵振兴临床常用80个自拟方、经验方、秘方以及用药独到经验 石家庄市十大名中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感冒群药(自拟方)。赵老曾使用本方防治过“非典”,很多单位大锅煎煮供职工服用,反映良好。 羌活6~10g、蒲公英15g、板蓝根20g、大青叶6g、贯众6g。 本方为治疗流感效方,亦是治疗和预防感冒的有效方剂。 2、加味香薷饮(自拟方) 银花15g、连翘15g、香薷6g、黄连3~6g、藿香10g、佩兰10g、荷叶6g、苡仁10g、白豆蔻10g(新加味香薷饮:银花、连翘、香薷、扁豆花、厚朴) 治疗暑湿感冒。暑天外感合香苏散效果更佳。 3、抗流感六药(自拟方) 银花藤20g、连翘20g、银柴胡10g、青蒿10~20g、黄芩9g、桔梗6g、治疗内有郁热的各种感冒发热病的效方,合感冒群药可用于预防流感。治疗期间,停食肉蛋奶,疗效更佳。本方为赵老治疗外感经验方,临床已作为防治流感之协定方,重复有效,疗效优于西药。 临床应用: (1)咳嗽合止嗽四药(桑叶、苏叶、浙贝、前胡)。 (2)咽肿痛合白蛇合剂(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茅根)。 (3)体温达30度以上时,青蒿可用至30g。 (4)高热不退合白虎汤(石膏50~100g,知母10g,粳米15g)。 4、加味清震汤(自拟方) 荷叶30g、升麻6g、半夏6g、炒榔片6g、苍术10g、羌活2g、藁本2g 治疗暑湿感冒或外感后表证已解,湿邪留滞者。症见头晕,头重如裹,肢体沉重,口黏,口干而不欲饮或纳呆者。荷叶、升麻、苍术、半夏、槟榔片,具有升清降浊、健胃化湿作用;羌活、藁本少用,有引药上行于脑,清脑开窍的作用。 5、感冒四药(即《中药方剂临床手册》中之羌蒡蒲薄汤) 牛蒡子6~15g、薄荷3~9g、蒲公英15~30g、羌活6~9g、治疗普通感冒的代表方,是风寒、风热感冒的通用方。对内有郁火兼便秘者,可适当加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升降散)。本方可用于流感、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均有良效。 6、三(四)根汤(自拟方) 姜、葱、香菜、(白菜)取根,各适量,煎水服用,也可加红糖,夏季可加豆豉20g,冬季可加白萝卜。 治外感风寒,用之见汗即效,使用方便,随手可取,连续饮用,越早越好;空调病亦效。本方对雾霾天上呼吸道疾病有预防作用。本方对儿童外感发热初期,体温高,手足逆冷者有奇效。 7、柴胡三仁蛇舌草汤(自拟方) 柴胡12g、黄芩9~12g、半夏6g、党参3~10g、杏仁6g、苡仁10g、白豆蔻9~12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6g 主症:头晕、头重、头脑不清、乏力、心烦、失眠、胸闷、纳呆、舌苔白腻,颈筋部(胸锁乳突肌)拘急疼痛。 用于外感后阴阳失调症。重叠感冒,用药不当,使邪居少阳,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或热病后期气机失调。方取小柴胡汤和解阴阳,三仁可调达气机,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增加机体免疫力。上述主症用补法则助邪,祛邪则伤正,故八法中唯有和法有疗效。 8、白蛇合剂(石家庄市中医院老中医效方) 白花蛇舌草15~60g、白茅根15~30g、赤芍9~15g 本方又称抗炎合剂,为石家庄市中医院邢须林老中医方,原方本意用于治腮腺炎。 赵老经临床使用,发现本方对西医诊断的呼吸道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消化道的某些炎症,均有疗效,特别对腮腺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有肯定疗效。 临床应用: (1)呼吸道感染见发热,加感冒群药、青蒿20~30g。 (2)若腮腺肿大坚硬者,加浙贝10~30g、海藻30g、连翘30g。 (3)食道炎及上消化道肿瘤,加山慈菇12g、天冬20g。 (4)支气管炎加止嗽四药。 (5)一般性肺炎加麻杏石甘汤(麻黄12g、杏仁6g、甘草6g、石膏15g)。 (6)尿路感染尿赤、尿道疼痛,加导赤散(生地10~15g、木通3~6g、甘草3~6g、竹叶6g)。 (7)急性泌尿系感染,口苦咽干低热者,合小柴胡汤加青蒿30g。 9、五花汤(自拟方) 银花15g、红花12g、玫瑰花6g、代代花6g、辛夷6g、白芷6g 治鼻炎、鼻窦炎的常用方,亦用于治疗外感出现的鼻塞流涕。 10、止嗽四药(自拟方) 桑叶6g、苏叶6g、浙贝6g、前胡6g 用于外感咳嗽,肺燥咳喘,儿童咳嗽用之效果均佳。 11、平喘五药(自拟方) 麻黄根3~9g、炙麻黄3~9g、苏子3~6g、炒卜子10~20g、葶苈子6~9g 主治:哮喘。 加减应用:哮喘见心功能弱者加玉竹;如汗多者加熟地益肾纳气平喘;咳喘日久可加补骨脂10g、乌贼骨15g。 特点:炙麻黄与麻黄根等量用,炙麻黄宣肺,麻黄根敛肺,两者相伍宣肺而不伤肺气,敛肺而不助邪气;葶苈子有强心作用。 12、清肺四药(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15~30g、鱼腥草9~15g、仙鹤草15~30g、桑皮9~12g 适用于肺经郁热。可用于气管炎、肺炎的治疗。 13、抗痨四药(经验方) 丹参12~30g、黄芩9~15g、百部9~12g、功劳叶9~12g 主治:肺结核。 临床应用: (1)咳血,加白芨10g、仙鹤草30g。 (2)胸膜粘连,加紫菀30g、桔梗6g或胸膜粘连三药:桃仁、杏仁、紫菀。 (3)纳少,加炒谷麦芽各30g。 (4)治肠结核加夏枯草、猫爪草。 (5)治淋巴结核、骨结核配用蜈蚣一条研粉,红皮鸡蛋一个,小头处打个小口,倒出一些蛋清把蜈蚣粉放进蛋内蒸熟后食用,蜈蚣有抗结核的作用。 14、引火汤(傅青主验方) 熟地30~60g、巴戟天6~10g、茯苓6~9g、麦冬10~20g、五味子6g 此方为流传于河北、河南、山西民间的傅青主的验方。只要具备口干、咽干症状以夜间为重者,即可用本方为基础方。 本方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咽炎等。 熟地大滋肾水、养阴润燥,心肺肝肾阴虚,熟地为首选,但脾胃湿滞不宜用;巴戟天和调阴阳,与熟地相配引火归原;茯苓可使虚热从小便排出;五味子收敛浮越之气;麦冬养阴生津。 15、加味半夏厚朴汤(经验用方) 半夏3~6g、厚朴3~6g、茯苓6~9g、苏梗3~6g、苏叶10g、炒香附10g、陈皮6g、生姜3片 主治:梅核气。 功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症见咽中如有物堵,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病机为:情志不畅,肝郁气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与气相博结于咽而成。 临床应用: (1)伴咽喉疼痛者,加牛蒡子10g、山豆根3g。 (2)咽中有痰难以咯出者,加花粉10g。 (3)咽痒者,加芥穗6g、乌梅6g。 (4)伴咽喉不利、声音嘶哑者,加青果6g、元参6~15g、木蝴蝶6~9g;病程长,久治不愈,痰为胶状者,加赤芍10g、海浮石10g。 (5)用其他药均无效者,本方加浙贝10~20g、乌梅6g、升麻6g、威灵仙15g、夏枯草15~30g、猫爪草15~30g。 16、补肾健脾汤《河北中医内科验方选》 菟丝子9~12g、巴戟天9~12g、补骨脂9~12g、五味子6g、山药9~12g、芡实9~12g、莲子9g、炙甘草9~12g 本方用药思路源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平补脾肾,对脾胃虚而出现的慢性腹泻有佳效。常用于慢性结肠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寒凉之品伤脾胃,大便稀溏者;或脾虚大便次数偏多者。 17、止泻四药(经验用药) 炒榔片3~9g、地榆15~30g、炒山楂9~15g、银花15~30g 本方对急性腹泻有可靠疗效,临床应用优于抗生素点滴。 临床应用: (1)治疗水泻,加车前子30g(包煎)、白术10g。 (2)治疗食鱼蟹后泄泻,加紫苏叶10g。 (3)泻下无度,加石榴皮10g、赤石脂10g。 18、健脾培元方(自拟方) 黄芪10g、党参6g、太子参6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鸡内金10g、山药9g、炙甘草6g 功用:健脾培元。脾属土,土能生万物,肾为胃之关,用于久病脾肾虚,无食欲,可健脾肾,增食欲。 19、开胃进食四药(经验用药) 柴胡3~6g、陈皮3~6g、炒谷麦芽各15~30g 用治胃口不开。柴胡升清阳,推陈致新;陈皮健脾理气;谷麦芽醒脾开胃。 20、胃溃疡方(经验用药) 乌贼骨20g、白芨10g、蒲公英20g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1、调气三药(经验用药) 陈皮6g、枳壳6g、桔梗6g 用于中焦气滞证。陈皮理气;枳壳降气;桔梗升气。 22、止呃(呕)三药(经验用药) 夜交藤50g、旋复花6~9g、柿蒂9g 本方为名医效方,来源于民间口口相传。夜交藤用50g有交通阴阳、镇静止呕逆的作用,临床常与刀豆子20g、连翘30g合用,可温胃止呕逆,清热和胃除呕逆。 23、疏肝调气五药(自拟方) 炒香附12g、郁金12g、栀子6g、神曲15g、苍术6g 用于气机瘀滞引起的脾胃不适,加味治之常见佳效。 24、升降纳化汤(自拟方) 柴胡6g、枳壳6g、白术15g、鸡内金10g 用于升清降浊、健脾化食。可治气机不畅、纳食不香。 25、痞满五药(经验用药) 炙杷叶9~12g、苏子3~6g、杏仁6~9g、橘红9~12g、降香9~15g 源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治疗冠心病、心肌炎、胃炎等,表现为胸闷或胸脘痞满者可用之。 26、利胃通腑方(经验用药,参照仝小林先生用药经验化裁而来) 太子参15g、党参10g、枳实6g、枳壳6g、炒榔片3~10g、炒卜子30g、二丑2g、大黄6g、虎杖15g 治腹胀见大便不畅者。亦可用于食滞胃肠、排便不畅或排便黏滞洁具者,一般服3~7剂收效。 27、便秘常用系列方(经验用药) (1)当归30g、肉苁蓉30g、升麻6g、锁阳10g,可用于阳虚便秘。 (2)生地10~30g、麦冬10~30g、元参10~30g,增液汤可用于阴虚便秘。 (3)生白术30~60g、生地20~30g、升麻10g,老年脾虚便秘,多用于以大便头干为主症者。 (4)瓜蒌30g、杏仁6g、升麻6g,宣肺润肠通便。 (5)枳实10g、生白术30~60g、荷叶6g,可用于腹胀便秘。 (6)皂角2~3g或皂角粉0.5~1g,有清洁肠道的作用,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7)生白芍30g、炒白芍30g、赤芍15g,三药合用对肝郁血亏便秘有良效。 28、中老年保健三药(经验用药) 北沙参10g、丹参20g、制首乌12g 本方有抗衰老、调气血、和脏腑之作用;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延缓衰老。 29、老年保健四药(经验用药) 北沙参10g、丹参20g、制首乌12g、石斛20g 本方保护脾胃、抗衰老,为老年保健妙方。 石斛既能养胃阴又通血痹,老年人全身机能下降,见舌尖少苔者宜,特别 是平素脾胃虚弱、食纳不佳用之疗效佳,故治老年病先护脾胃。 30、平补肝肾四药(经验用药) 女贞子20g、旱莲草10g、枸杞15g、仙灵脾20g 功效:平补肝肾。 主治:肝肾虚损见腰膝酸软,目昏不清,夜寐多梦者。 肝肾虚亦可用二至丸(女贞子20g、旱莲草20g)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耳鸣、失眠、咽干、衄血。 31、头痛系列方(经验用药) (1)石楠藤10~20g、白芷6g、川芎6~15g、天麻10~15g、蔓荆子10g,可作为头痛基本方加减应用。 (2)土茯苓蔓荆子药组:土茯苓30~60g、蔓荆子10g,可用于治湿浊头疼,或顽固性头痛见头蒙者。 (3)头痛组方:川芎6g、白芷6g、藁本9g,可治头痛遇风加重,或梳头时 头皮痛者。 32、扶正四药(经验用药) 黄精20g、太子参15g、枸杞15g、仙鹤草30g 正气不足,见乏力倦怠,体力不支,或稍劳即累者。此四药可用于亚健康之调理。 33、解郁通络方(自拟方) 生麦芽20~30g、郁金15g、佛手·10g、香橼10g、青皮6g、苏梗10g、路路 通10g、莪术3g、橘络3g。 肝郁日久,久病入络。症见胸胁胀痛,食纳不香,善太息,大便不畅,舌下络脉青紫者。 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杨磊 2022-10-24阅读量4271

谷雨过后,春季如何养生?

病请描述:      时断时的春雨,伴随着逐渐转暖的天气,人体各项机能也开始从寒冬慢慢苏醒。不过,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各种“开春病”随之而来,一些体质较弱的人群甚至比冬季还易生病。 谨防四种“开春病” 1呼吸道疾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 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2骨关节病 南方春季大多阴雨连绵,而湿冷恰恰是骨关节病的诱因。老人冬季注重保暖,但开春却容易疏忽,造成骨关节病复发或加重。 要想预防春季骨关节病发作,需做好防寒保暖,必要时可以戴护膝、护腕; 适当做温和、持久的运动,快走和慢跑等运动; 在饮食中还可以多摄取一些含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减缓骨质疏松,减少骨关节疼痛的发生。 3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遭受风寒侵袭和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而这些疾病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温差较大,对血管收缩、舒张的调节要求较高,因此,心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在春季更容易发作。提醒大家要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 4警惕过敏性疾病 如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植物的花朵、花粉以及柳絮,空气中的微生物等,属于过敏原。容易引起过敏体质发生变态反应,出现如眼睛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泪等现象。其中最多见的属于季节性鼻炎。 需要要注意的人群有:对花粉、柳絮过敏人群,过敏体质人群,哮喘患者。 养生牢记“清三气” 清心气 春季要注意稳定情绪,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心境要畅达,要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清肺气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同时也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要坚持到室外、到公园、到河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并适当运动,面对松树柏树做深呼吸,给自己的肺脏换换气。 清肝气 春季主要有西湖的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茶等品种,冲泡时,要用温度80℃左右的水,温度过高容易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 春季按“三穴” 足浴方:茵陈、艾叶、青蒿各20克,煮水泡脚。多敲打胆经,常按摩升阳利胆的穴位,如期门、日月、阳陵泉。 1 | 期门穴 为肝经的最上一穴。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按摩此穴位,可平肝潜阳,疏肝健脾。 2 | 日月穴 足少阳胆经的主要穴位。位于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月日一”为胆,故此穴可收募胆经气血。日月穴收募胆经气血。 按摩此穴,可缓解治疗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 3 | 阳陵泉 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常按摩此穴位,可除湿降浊。 春季这样吃,身体轻松一年无病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所以饮食宜清淡少吃发物。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避免吃燥性食物,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 1忌不宜食用“发”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鸽子。 2宜宜食笋、鸡等可柔肝养肺的食物 ☉吃荠菜☉ 益肝和中 ☉吃菠菜☉ 利五脏,通血脉 ☉吃山药☉ 健脾补肺

贯剑 2022-04-22阅读量8462

新手宝爸宝妈带娃状况百出?这...

病请描述:新晋的宝爸宝妈,想要得心应手的对付宝宝还是比较难的,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经验之谈,一旦面对宝宝的突发状况,瞬间就能把那些“知识点”都抛到九霄云外。而且突发状况它可能晚到,但并不会缺席。新生宝宝的抵抗力都较弱,需要宝爸宝妈们细心呵护,但有时候即使小心再小心的对待,依然有可能面对让你惊慌失措的局面。那怎么办呢?虽然在紧急情况下宝爸宝妈会发现之前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会隐身,但这并不妨碍你们再把它们从手机里拖出来复习一遍啊,你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篇讲宝宝护理知识的文章,然后点击收藏,需要用的时候能迅速的找出来就行。比如这一篇(๑•̀ㅂ•́)و✧面对吐奶宝宝吐奶或是溢奶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想要预防这种情况,可以做好以下四点:♥ 吃奶前后不要太折腾宝宝,比如不要一吃饱就换尿布、洗澡;♥ 吃奶时尽量把宝宝抱起来喂,同时让宝宝尽量多地含奶嘴,避免吸吮时吞入大量空气;♥ 吃奶后记得给宝宝拍拍背,也就是拍嗝,约15~30分钟。♥ 对于吐奶或溢奶的宝宝,拍完嗝后,尽量让宝宝侧着睡,目的是为了防止新生儿吐奶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面对宝宝呛奶如果宝宝发生呛奶,程度较轻,可以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然后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程度较重,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度-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危急情况需立即拨打120急救。面对宝宝脐带宝宝的脐带通常在出生后10天左右会自行脱落,平时应注意脐部护理,并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如果宝宝肚脐有化脓并且肿起来了,这很可能是新生儿脐炎,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宝宝若患脐炎,一定要及时就医。面对黄疸生理性黄疸:正常的新生儿宝宝几乎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病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重,应及时就诊,可根据情况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母乳性黄疸:单纯的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 面对湿疹引起湿疹的原因为过敏、皮肤发炎等。表现为皮肤脱屑、渗水、基底红肿,伴有明显痒感的疹子,但宝妈不要看到红疹子就认为是湿疹。如果宝宝有湿疹,要注意给宝宝的皮肤做好保湿,防止宝宝抓挠,并且找到引发湿疹的原因,如湿疹严重需建议就医。点击下列文字,更加详细的了解湿疹:婴儿湿疹会传染吗?湿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面对发烧如果宝宝的耳温超过38.5℃,但活动力还不错,宝爸宝妈不用太过于焦虑,可以先做初步的处理,例如睡冰枕、温水拭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换穿宽松的衣服,先把体温降下来,让其感觉舒服,接着赶快就医,由医生找出病因再给予治疗和退烧。若宝宝发烧且精神差,特别是1岁以下宝宝,则要更快带其就医。 面对肠绞痛宝宝如果发生肠绞痛,可以顺时针给宝宝轻揉肚子、做排气操或飞机抱等动作,帮助宝宝排便和排气,注意腹部保暖,可减轻症状。点击下列文字,更加详细的了解肠绞痛处理办法:为什么我的宝宝每晚定点开哭,哄都哄不好?面对鹅口疮鹅口疮多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容易复发,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通常鹅口疮治疗10天左右即可康复,但宝爸宝妈并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因此不建议宝爸宝妈在家自诊自治,但宝爸宝妈在家可以做好以下三点:♥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宝宝的奶瓶、奶头、碗勺、牙胶玩具等专人专用,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清洗、消毒;♥ 若宝宝处于母乳喂养阶段,宝妈的乳头也应该注意清洁;♥ 坚持用药。宝宝口里的病损处消退后,还应坚持用药。 面对红屁屁宝宝出现红屁屁的主要原因,一是宝宝的皮肤比较薄嫩;二是局部受到了刺激,包括大小便刺激、纸尿裤摩擦刺激等。出现这种情况之后,首先要保障局部的清洁卫生,大小便之后及时的用温水清洗,尿不湿要勤快更换。清洗完之后要擦干或晾干宝宝的屁股,再擦一点护肤霜,这样能够保证局部的清爽干燥。宝爸宝妈们,学会了吗?记得点一个收藏哦~

上海百佳妇产医院 2021-09-10阅读量5.8万

中医药的疫病防治

病请描述:保养正气: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疫病的预防记载,如《素问·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提出了预防疫病的基本原则,即把握“邪”与“正”两大环节。药物预防:古代有大量用于疫病预防的中药方剂,早在《素问·刺法论》就用小金丹预防疫病。李时珍提出常食大蒜可预防疫痢、霍乱等病。隔离预防:在“避其毒气”以防止疫病的传染和流行方面,几千年来,古人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汉书·平帝纪》所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说明在西汉时期就采取隔离制度以防治疫病。空气消毒:采用芳香辟秽法,因辛温香燥之药,多有芳香辟秽,健脾化湿之功,是最常用的一类防疫药。如苍术、木香、蜀椒、乳香、降香等。《神农本草经通释》明确指出木香能“辟毒疫”。蒸煮消毒:《本草纲目》有用蒸煮方法进行病人衣服消毒的记载,如对病人接触过的衣被等,李时珍提出应放于蒸笼中蒸或开水煮沸进行消毒,则“一家不染”。消灭虫害:鼠害、蚊蝇等可以传播疫病,古代早有认识,积极消灭虫害,可切断传播媒介,防止疾病流行。我国在汉代已开始使用蚊帐,南宋已有防蝇食罩,《本草纲目》记载用中药杀灭老鼠和苍蝇、蚊子等,提倡消灭老鼠,杜绝后患。免疫接种:为预防传染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在明代以前就发明了种痘法以预防天花,开创了世界免疫之先河。《医宗金鉴》记载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等种痘方法。种痘的发明不仅对当时保护人们的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于17世纪传入欧洲,为1978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牛痘预防天花(我国种痘法较之早200年),为全球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既病防变由于疫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如何做到防止病情的恶化非常重要。首先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次应当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防止兼夹证,以免加重病情;其三,在治疗上,应积极运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防传变。如《温疫论》治疗上强调“注意逐邪,勿拘结粪,善用下法祛邪防变。《疫疹一得》治疗上强调“热疫乃无形之毒”,“重用石膏直入肺胃,先捣其窝巢之害,而十二经之患,自易平矣”。病后防复首先防“自复”。如《温疫论》所云:“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此外,应当注意生活饮食起居的调理,预防“食复”、“劳复”等,如《温疫论》云:“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吞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热,此名食复”“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所当接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宜先进粥饮,次糊饮,次糜粥,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疫邪已退,脉症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多言妄动,遂致发热,前证复起,惟脉不沉为辨,此谓劳复”。现代传染病学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法论》说:“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染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其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是要“避其毒气”,保护易感人群则主要使人群“正气存内”。《内经》邪、正兼顾的疫病预防思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医学治疫、防疫的指导思想。 

张伟 2021-06-11阅读量8739

中医药的疫病防治

病请描述:保养正气: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疫病的预防记载,如《素问·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提出了预防疫病的基本原则,即把握“邪”与“正”两大环节。药物预防:古代有大量用于疫病预防的中药方剂,早在《素问·刺法论》就用小金丹预防疫病。李时珍提出常食大蒜可预防疫痢、霍乱等病。隔离预防:在“避其毒气”以防止疫病的传染和流行方面,几千年来,古人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汉书·平帝纪》所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说明在西汉时期就采取隔离制度以防治疫病。空气消毒:采用芳香辟秽法,因辛温香燥之药,多有芳香辟秽,健脾化湿之功,是最常用的一类防疫药。如苍术、木香、蜀椒、乳香、降香等。《神农本草经通释》明确指出木香能“辟毒疫”。蒸煮消毒:《本草纲目》有用蒸煮方法进行病人衣服消毒的记载,如对病人接触过的衣被等,李时珍提出应放于蒸笼中蒸或开水煮沸进行消毒,则“一家不染”。消灭虫害:鼠害、蚊蝇等可以传播疫病,古代早有认识,积极消灭虫害,可切断传播媒介,防止疾病流行。我国在汉代已开始使用蚊帐,南宋已有防蝇食罩,《本草纲目》记载用中药杀灭老鼠和苍蝇、蚊子等,提倡消灭老鼠,杜绝后患。免疫接种:为预防传染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在明代以前就发明了种痘法以预防天花,开创了世界免疫之先河。《医宗金鉴》记载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等种痘方法。种痘的发明不仅对当时保护人们的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于17世纪传入欧洲,为1978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牛痘预防天花(我国种痘法较之早200年),为全球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既病防变由于疫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如何做到防止病情的恶化非常重要。首先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次应当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防止兼夹证,以免加重病情;其三,在治疗上,应积极运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防传变。如《温疫论》治疗上强调“注意逐邪,勿拘结粪,善用下法祛邪防变。《疫疹一得》治疗上强调“热疫乃无形之毒”,“重用石膏直入肺胃,先捣其窝巢之害,而十二经之患,自易平矣”。病后防复首先防“自复”。如《温疫论》所云:“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此外,应当注意生活饮食起居的调理,预防“食复”、“劳复”等,如《温疫论》云:“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吞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热,此名食复”“若夫大病之后,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所当接续,多与、早与、迟与,皆非所宜,宜先进粥饮,次糊饮,次糜粥,循序渐进,先后勿失其时”“疫邪已退,脉症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多言妄动,遂致发热,前证复起,惟脉不沉为辨,此谓劳复”。现代传染病学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法论》说:“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染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其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是要“避其毒气”,保护易感人群则主要使人群“正气存内”。《内经》邪、正兼顾的疫病预防思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医学治疫、防疫的指导思想。 

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 2021-06-11阅读量8988

儿童鼻炎治疗与免疫调理黄金期...

病请描述:    每年的5月中旬到8月,是一年里面调节免疫最佳的时期。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温度和湿度都是最适合的。是一年里面鼻炎最好治疗的季节,也是治好以后最不容易反复发作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的气温基本上是一年中最高的,而且到了5月中旬以后,虽然温度还会有上升,但是那种大幅的升温降温就非常少了。不像春季,虽然总体来说温度是呈上升趋势,但经常会有过山车式的温度变化,很容易造成感冒,尤其是风热感冒。5月中旬往后的温度是稳中有升,而且也不像秋冬季节空气干燥。这种温暖潮湿的空气,对鼻腔粘膜来说是非常适宜的。所以,在5月中旬到8月,鼻炎、鼻窦炎一般来说都会发得比其它季节轻微,而且好转得比较快。比如在秋季需要治疗2周的鼻炎,在这个季节可能1周就好了。而且,在这个季节,即使鼻炎留下了一点尾巴,通常也不会加重,有不少人还可以自行将残余的炎症吸收掉。在5月中旬到8月底期间,对于顽固的鼻炎鼻窦炎,需要在此期间抓紧进行治疗;对于平时鼻炎经常发作,以及抵抗力不好的,也可在此期间抓紧进行基础免疫调节,大幅提升全身和鼻腔局部免疫力;对于其它方面如过敏性问题、脾胃问题,也可在此时期继续进行调理。下面,我们分几方面进行讲述:一、感冒和鼻炎、鼻窦炎的治疗:我们前面谈到,这段时间是鼻炎鼻窦炎最佳治疗的时期。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春秋时鼻炎都比较厉害,到了5月中旬,尤其是到了6月以后,鼻炎症状就减轻了。这个时候发作的鼻炎似乎也更容易治疗一些了。5月中旬到8月把鼻炎治好,有一半是医生的能力,有一半是天气的帮忙。但是这个也不是一概而论,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还是有些疑难、顽固的鼻炎。在这里,我们把对鼻炎常规处理的步骤和过程和大家再复习一下,以便大家碰到相应情况时,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应对:1. 孩子出现鼻塞、喷嚏、流涕,7-10天以内,一般是按照感冒来处理。春季时一般是风热感冒比较多。之前有详细讲过风寒、风热感冒的辨识和处理原则,大家可以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查看一下。总之,因为春夏季早期温度总体还是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感冒后炎症容易转热。在感冒/鼻炎初期,可以用感愈乐加强喷鼻预防感冒。如果小孩有点鼻塞、喷嚏表现的时候,就赶紧加强喷下,对感冒有比较好的预防作用。适当用点清热的药,比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花颗粒、百蕊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等。用量不用太大,只用推荐剂量的一半到2/3即可。目的是尽量阻止后面变成脓鼻涕。另可同时用下茯苓精粉和耳鼻喉益生菌,亦可对早期的病毒细菌进行提早地预防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来比较积极,二来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一看到有黄鼻涕就用抗生素。风热感冒前期是黄鼻涕为主,但也还是病毒感染为主的。除非是大量的黄脓涕不断,才考虑提早用抗生素治疗。2. 如果小孩的感冒或早期鼻炎表现超过7-10天以上,都没有好转的趋势,就需要认真对待和系统治疗了:(1)如果是以鼻塞、黄脓涕、咳黄痰为主,多半就是感染性鼻炎,或者是有鼻窦炎的问题。在鼻窦炎治疗的早期,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适当的鼻窦炎中成药治疗,还有粘液促排剂等。这些治疗药物,有些口感不好,还有些比较苦,家长可以适当放点糖、蜂蜜,改善口感。有些胶囊,小孩吞不进去,可以戳破挤出来吃。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有些小孩脾胃不好,吃了苦寒的中成药或抗生素后,有腹痛、呕吐的情况,一定不要让小孩再强行服药。务必及时与医生沟通,改换其它药物或治疗。因为5月中旬以后,鼻窦炎症状通常会发作轻一些,好得也会快一些,所以治疗时间会比秋冬季短些。治疗好了以后,再根据孩子的身体具体情况,进行后期的调节。(2)如果小孩是以打喷嚏、流清鼻涕、揉鼻子揉眼睛为主,就需要考虑是否是以过敏性鼻炎为主。因为随着温度升高,过敏原也逐渐会多起来。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控制一般都比较容易,可以用下鼻喷的抗过敏药,比如内舒拿、立复汀等等,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等等。如果是单纯过敏性,或以过敏性为主,一般药物控制的效果都是不错的。一般药物治疗是以10-14天为基本治疗期,症状明显改善以后,可以逐渐减量。后面再考虑针对过敏性鼻炎的系统调理或脱敏治疗。如果实在分不清楚是(感染性)鼻炎或过敏,可以用鼻炎检测试纸检测一下鼻分泌物情况,判断清楚炎症性质后,再进行针对治疗。二、调理:5月中旬到8月底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可以在一个较为长期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全身系统和鼻腔局部进行调理。通过阶段性持续的调理,使全身和局部的免疫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增强,使过敏状态得以改善。从而使整个身体状态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有不少的家长对于免疫调理存在不少的困惑和问题,下面我就最主要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1. 是否有必要进行调理:因为通常在5月中旬到8月期间,小孩的鼻炎状态都不错,家长一般会认为小孩已经基本上好了,不需要调理了。这个一定要警惕。简单一点来评断是否需要进行调理:需要从过去1年中鼻炎发作的状态进行评断,而不要仅以最近2周或1个月的情况来进行评断。比如对3~6岁的小孩,如果在过去1年中,感冒或鼻炎发作的次数在5次以上,每次发作的时间在10~14天以上,就说明鼻腔局部或全身的免疫有一定的薄弱,需要进行系统调理。如果1年中有肺炎或支气管炎发作2次及以上,甚至住院治疗者,尤其应该在此时期进行免疫调理。2. 调理的时间长短:调理时间的基本疗程是在3个月左右。因为经过3个月平稳的基础调理期,小孩的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就象搞建设一样,在一个稳定的内外环境下,进行持续的调理与修复,可以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升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如果平时身体抵抗力各方面还不错,可以适当缩减调节的时程。如果平时抵抗力很差,则可以适当延长调节的时间。无论如何,务必坚持调节,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忘记。在完成基础调理后,一般小孩的抵抗力会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以后可在疾病高发期前(2月底3月初,8月底9月初),以及疾病后期进行短期调理即可。3. 如何调理:一般我们所说的5月中旬到8月底的调理黄金期,主要是针对免疫力调理而言。对于免疫力调节,一般可以用茯苓精粉和耳鼻喉益生菌作为基础调节组合,主要目的是修复免疫和局部正常菌群。通过一段时间持续的调理,可以使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力和正常菌群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使生病的频率、程度、用药得以显著减少减轻,使身体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当然,每个人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个体化的调整,比如根据平时免疫力情况,还可适当增加其它多肽类、细菌溶解产物等一起配合调理。另外,也需要考虑小朋友过敏体质、脾胃功能、肺气功能、营养状态等等。在免疫力基本稳定后,即可考虑对小朋友的身体其它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如针对过敏体质,可以使用抗过敏益生菌进行调节;针对脾胃及肺气功能,可以采用相应的膏方进行调理;针对营养状态,可以使用相应的营养补充剂进行。总而言之,尽量在5月中旬到8月底的调理黄金期,使身体的各方面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4. 儿童调理的重要意义:儿童免疫调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儿童的特点是抵抗力偏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影响而致病。但儿童的恢复能力又是显著强于成人的,也就是儿童的可塑性强,只要小孩一段时间不生病,各方面都会慢慢好起来。对小孩来说,一定不要老是盯着病去治,一定要从小孩全身的免疫及功能状态去着眼和治疗调理。比如,有的小孩腺样体肥大,睡觉打鼾,如果你总是不断去用鼻炎药、鼻喷激素等等,可能在短期内,小孩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是一变天,小孩一生病,马上就又复发了。而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把小孩各方面的状态调整好,小孩很长时间不生病,腺样体自然也会缩小下去。这也就是调理的作用和价值所在。三、调理黄金期的注意事项:5月中旬到8月虽然鼻炎发作少、恢复快,但也还是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注意,黄金调节期也同样会出现令人抓狂的问题:1. 空调:过了端午节以后,天气会逐渐炎热起来。因为现在大家用空调已经非常习惯了,所以温度稍微高一点,不用空调就很有点不适应了。但是,如果空调使用太早,温度太低,对小孩的鼻子影响是相当大的。比如有不少的小孩,用了一晚上空调以后,第二天鼻子就塞住了。5月中旬到6月,家里开空调的应该不多,只是在某些环境下会有空调。不过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为了孩子的鼻子健康,空调越晚用越好。如果实在要用,温度一定要在28度以上。2. 冰冷寒凉食物:天一热,很多小孩就会吵着要吃冰淇淋、喝冰水。这个也是鼻炎和咳嗽的重要诱因。有些小孩,本来好好的,一吃冰淇淋,第二天就会出状况。要不就是咳嗽,要不就是发烧。所以,如果已经有这样经验和经历的孩子,在春末夏初尤其要注意控制。即使是在夏季,也只能是有限度的少吃一点。否则,不但近期的鼻炎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整个免疫调理的进程。3. 疱疹病毒感染:春末夏初,是疱疹性病毒感染高峰期。疱疹病毒感染后,也会出现高烧,而且因为疱疹溃疡,咽喉会很疼痛,检查可以看到疱疹或溃疡出现。包括大家熟悉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等等,这些都是疱疹病毒感染的常见疾病表现。疱疹病毒感染是以接触传染为主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手消毒。如果不小心患病,也不要过于紧张。一定要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一般都会恢复比较好。如果出现并发症,还是要及时就医。

陈建军 2021-05-26阅读量1.1万

刘炳凡研究员治疗肿瘤临床经验...

病请描述:其中体质因素是前提,另外三种因素是诱因,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体质因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环境因素和饮食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的变化而改变。二、论治要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着眼整体,结合辨病;治病治人,扶正祛邪;审因察源,多向调节;三、用药经验包括五个方面:药宜平淡,缓图为要;巧用药组,相得益彰;精究药量,轻重有度;注重外治,事半功倍;佐以食疗,以养促治。四、临证运用:列举了导师治疗肿瘤的11个病案,并作了具体的评析。肿瘤自古有之,古病理学家曾经在恐龙化石上发现了肿瘤损害的残迹,从发掘的公元前埃及人的头盖骨上也发现过因患肿瘤而导致变化的痕迹。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所述的“肠覃”、‘石瘕”、以及《难经》中的“积聚”,随代《诸病源侯论》中的“石痈”,“石疽”,即类似于胃肠、子宫、肝、胰等肿瘤及颈项瘿瘤。但是以前肿瘤的发病率远远没有今天这样高,发病范围也没有今天这样厂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及世界人口统计资料估计,近年来癌症在全世界已逐渐上升为死因的第二位,在英国每5个死者中有一个死于癌瘤,其癌瘤的部位多集中于肺、结肠和乳腺。1982年美国统计每4个死者中有一个死于癌症,平均每三个家庭中有两家患有癌瘤的病人,平均每2分钟有一人死于癌症,在日本每4分钟有一人死于癌症【1】。可见,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生活的提高,此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据我国第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工作会议报导,因癌症年死亡人数为130万,癌症死亡在总死亡率中占I18.68%,到公元2000年,全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将上升至150万【2】。可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人类尚未找到对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尽管早期诊断肿瘤的技术突飞猛进,治疗的手段不断更新,但疗效上仍处于回春乏术的局面,如插管化疗、液氮冷冻、局部外放射、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导向治疗等各种疗法均遇到了重重困难,其根本原因就是习惯于局部定位和特异性的病因思维,忽略了复杂的整体联系,只注重局部病灶的变化而忽视了人体本身的积极作用。在与肿瘤斗争中,祖国医学已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师刘炳凡研究员在六十余年的医疗实践中,运用中医药对疑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对肿瘤的认识和治疗颇有见地,对其发病原因既强调环境因素致病的重要性,又重视人体内在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治疗上提出治病必须治人,既注重病灶局部的变化,又重视整体机能的变化;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始终顾护正气,尤重脾胃的调理,以发挥人体的自然疗能,用转化的手段促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现根据导师对肿瘤发病因素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论治要点及用药经验整理如下: 一、对肿瘤发病因素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 肿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又随人体的特点而呈现一系列复杂反应的结果,导师认为,在众多的发病原因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环境因素 导师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而环境因素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部份癌症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如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患鼻咽癌的多,北方农村患胃癌、食管癌的多。世界各地各种癌瘤的发生率也不相同,如美国的肺癌为英国的一半,在日本和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州的妇女,伊朗北部和中国林县食管癌发病率很高【3】,江苏的启东,广西的扶绥肝癌发病率高【4】从移民中癌症发病率的变化可看出环境因素的影响,70年代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但他们移居到美国后,他们的第二代或第三代逐渐与美国人一样,胃癌的发病率降低【5】;美国专家最近的研究表明,70%的乳腺癌与环境污染有关,包括工业用化学物质,农业用化学药品,还有工业和汽车排放的废气,这些污染物渗入土壤、水并散发到空气中,导致了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而发病【6】。导师认为,外感邪毒也是环境因素致癌的范围之一,《灵枢九针论》有“四时八风之邪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的论述;《诸病源侯论》:“恶核。。。。。。此风邪挟毒所成”:邪毒入侵人体,久留而内着,则血涩瘀结,化热积毒而发生癌瘤。如鼻咽癌的形成除了与体质因素有关外’感染疱疹病毒是一个重要原因;肝癌的发生与感染乙肝病毒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体质因素 导师认为,体质强弱等差异的形成,是身体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体质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前提,外因并不能完全解释肿瘤的发生,因为同样接触致癌物质,患癌症的只是极少数,且某种因素可以引起不同的肿瘤,一种肿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诸病源侯论》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明·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一书中明确论述了体质与年龄的关系,他指出;“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赵献可在论噎膈时说:“惟男子年高者有之。”说明年龄愈大,肾气愈衰弱,肾藏精的功能愈减退,逐渐出现衰老的过程,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防御功能减弱,机体免疫机能减退,则容易受致癌因素的影响。 3、精神因素 导师指出,肿瘤的发生与人的精神因素也有着密切关系,愤怒忧郁,情志不遂是产生肿瘤的重要原因,如薛立斋论五瘤时指出:“一则是怒动肝火,再则是郁怒伤脾”,《丹溪心法》谓:“忧怒郁闷,昕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其他一些肿瘤如食道癌、乳腺癌等也可由情志因素引起,《景岳全书》说:“噎膈一症,必以忧怒思虑,积劳积郁,或洒色过度’损伤而成。”明·虞抟在《医学正传》一书中论述乳腺癌的发病因素时指出;“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的妇女。”现代医学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均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情绪忧郁,压抑、心理上的损失以及绝望的心情,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平行。【7】其原因在于,长期不良的精神刺激等因素,可以耗散人体气血,使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气滞、痰饮、湿浊、瘀血、热毒等实邪,聚积日久,经络阻涩,结而成症。国外学者通过观察大量的乳腺癌病人,也证实了生离死别的忧郁悲伤和焦虑多发生在癌前一年左右。国内也有人调查过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结果癌症组中有精神刺激因素的占86%,而非癌症组中,有精神因素的占15%,癌症组受到的精神刺激强度也比一般组病人要强。紧张的情绪也可影起内分泌紊乱,当人的大脑皮层接受反复的精神剌激,机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缺乏必要的松弛,各种神经递质、激素、代谢产物在体内出现蓄积,得不到排泄,又会作为新的内在剌激物,形成情绪失调的恶性循环,结果成为致癌促癌因素。不良的情绪还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首先情绪状态可引起糖皮质激素的升高,糖皮质激素的升高每可抑制骨髓T细胞发育及变化,从而影响人的细胞免疫,同时也抑制抗体合成,抑制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整个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8】 4、饮食生活习惯 导师认为,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过度的饥饱劳逸,暴饮暴食,则牌胃受伤,使其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失职。如长期饮烈性酒,或吃过热和煎烤、硬粘、难以消化食物,剌激和损伤食管及胃粘膜,易引起上皮增生以致癌变。多食鱼腥、乳酪肥甘厚味,如《济生方》云;“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则积结为症瘕。”饥饱失常,损伤脾胃,水谷精微消化输布失司,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循行障碍,瘀滞不通,乃聚结成瘤;同时,水谷精微缺乏致使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抗病机能降低易感外邪而生肿瘤。华人移居美国50年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接近当地白人,发病部位也与白人相似,以高位结肠癌多见,发病年龄比国内华人提前10年,除了环境因素外,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有密切关系【9】;我国广东人患鼻咽癌的多,当他们移居到国外后,若仍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群居在一起,则维持了这一组人群鼻咽癌的高发病率【10】,都是其例。老师的饮食养生的经验是:进食宜滚、烂、淡,对于油腻之品,浅尝即止。“滚”就是进食宜熟不宜生;‘烂’就是宜软不宜硬;“淡”就是宜淡不宜咸,其目的在于防止脾胃受伤或对机体造成过度剌激,这对于防止肿瘤等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意义。由此可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这种协调平衡被破坏是导致肿瘤发生的根源。以上四种因素中,体质因素是前提,另外三种因素是诱因,其中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体质因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环境因素和生活饮食习惯及精神状态的变化而改变。总之,肿瘤的形成,先是脏腑功能的减弱或失调造成内在的发病条件,然后客邪留滞(致癌因子)引起人体内气血一系列病变的结果。 二、论治要点 1、着眼整体,结合辨病 导师治疗肿瘤,着眼整体调节,他认为,癌肿是整体疾病的局部表现,与内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对于局部肿块,要注意从整体失衡上找原因,肿瘤患者局部的肿物,是由瘀血、积滞、痰饮、热毒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互相聚结而成的,如《诸病源侯论》所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不同的部位所主的脏腑不同,如乳腺、卵巢部位的肿瘤多由肝郁血积而致;肝部肿瘤多与郁火化毒有关,膀胱部位肿瘤和水饮不化、湿热结毒或寒湿蓄毒有关;总之,不同的肿瘤的发生都与所主脏腑生理功能失常及这些脏腑的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障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过去将宫颈癌的发生归究为早婚、多产、房事不节、宫颈糜烂及疱疹病毒感染所致,都是从局部的观点找原因,而最新研究证明:宫颈癌与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并提示,预防宫颈癌应加强对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防治,如对月经失调、肥胖、闭经等进行积极的治疗。【11】导师强调治疗肿瘤须辨明所属脏腑,注重患者体质的特殊性,谨守病机,以患者的具体见证为依据,依证立法,以法遣药,通过调节整体为主以改善局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大论》),许多病人长期带瘤生存,且生活质量高,主要是由于调整了机体内环境,使原来失调的阴阳气血重新得到平衡的结果。因此治疗中,在应用逐瘀消痰、清热解毒、行气、利湿等治疗法则的同时,还必须立足于从整体的全面观点出发,扶正祛邪,发挥整体对局部的调控作用。他指出,若见病治病而不辨证,则易挫伤人体自然疗能,造成病未已而元气先伤,以致加速病情的恶化。导师指出,治疗肿瘤不但要调整机体失调的功能,而且要结合辨病,因异病可以出现同证,而每种肿瘤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和预后,故证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病的痊愈,它可能是由于药物的作用,使体态反应出现暂时性改变。他认为,调整和增强人体的阴阳气血和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同时,针对不同的肿瘤选择相应的具有针对性强的抑瘤作用的药物,才能有利于肿瘤的缩小,提高疗效。如治疗肺癌,在审机论治的基础上,选用白英、冬瓜子、苡米、蛤粉;鼻咽癌选用石见穿、辛夷、天葵子;脑肿瘤选用壁虎、全蝎、九香虫、水蛭;肝癌选用石见穿、拓木、惚木、半边莲、腊瓜、刘寄奴、楮实;食道癌选用壁虎、石见穿、菝葜、急性子;胃癌选用壁虎、蜣螂、菝葜肠癌选用刺猬皮、腊瓜;子宫颈癌选用带壳菱角、菝葜、腊瓜乳腺癌选用土贝母、菝葜、腊瓜等。老师经验认为,壁虎、腊瓜、菝葜、石见穿具有广谱抗癌效果,与多种抗癌药物相配伍有协同作用。诚如老师所言:“只有在立法上符合辨证,在用药上紧扣辨病,组方时选择具有双向作用的药物才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2、治病治人,扶正祛邪 导师认为,治病必须治人,对肿瘤的治疗也是如此,要把人、病、治三方面的关系摆正,其中人是主要的,治疗服药,无非为的是人,要把顾护正气放在治疗的首要地位,人体正气不伤,则能抗邪御病,而立于不败之地。 (1)七分治人,三分治病 人体生理平衡协调与否,取决于正邪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剌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同·评热病论)。扶正是为了祛邪,所谓“养正积自除,祛邪是为了扶正,所谓“邪去正自安”。在肿瘤的治疗中,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至关重要,只着眼于癌肿的消长,见癌不见人,一味峻攻祛邪,忽视机体内部抗癌的积极因素而不注意扶正,就会失去祛邪的基本条件;或过分强调人体自身的抗癌力,忽视癌症组织恶性发展的严重危害,而不主动祛邪攻癌,就会失去祛邪的有利时机,都是不全面的。《活法机要》云:“壮人无积,虚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就正邪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正气,因为正虚不仅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基础,也是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所以刘老指出:“治水之本在绿化,治癌之本在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大部份恶性肿瘤受机体的约束限制而不能发展,少数确诊的恶性肿瘤不经治疗而自然消退的例证提示我们,人体本身具有抑制新生物生长的能力,这主要是机体内部有一种能够识别“自己”(正气)与“非己”(邪气)、并排斥异构物质的生理功能。故在注重养正的前提下合理地配伍祛邪药对于诱导正气的恢复,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动生理机能的发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早期不易诊断,大多数来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病人,此期病人或因肿块体积过大,或已转移,患者体力不支,病机属本虚标实。故导师经验认为,对肿瘤的发展和转归不能单纯着眼于肿块消长的一面,而忽视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状态;对免疫机能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不应惟杀伤癌细胞为目的,而是既要看到病,又要看到人;既要看到病邪的损害,又要看到机体的抗病能力;既要着眼于疾病当泻之“实”,又要注意体质禁泻之“虚”;既要看到药物治疗之利,又不能忽视药物伤害机体之弊;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尽管肿块未消退,必须遵循留人以治病的原则,重在扶助正气,不可专事攻逐或不加辨证地随意堆砌某些清热解毒之品而徒伤正气他治疗肿瘤主张“七分治人,三分治病”,遵循“扶正药为君,祛邪药为臣”的原则。导师经验认为,注重养正的方法旨在通过增强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功能,调动机体的免疫力,使之充分发挥抗瘤抑瘤的作用,达到“扶正以祛邪”,“养正积自除”的目的。 (2)调理牌胃,以求平衡 人体正气与肿瘤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正邪相当则肿瘤处于静止期,邪胜正弱则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正胜邪衰则肿瘤消退,故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与宿主的整体状况有密切关系,整体的强弱取决于五脏,而“脏真寓于脾”(《素问平人气象论》),“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明脾胃的功能对自然疗能的发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重要的作用,因而影响着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故导师在选用扶正培本药物时,重点突出调理脾胃的药物,他认为,脾胃是动力的源泉,人体的“内燃机”,治疗肿瘤必须以调理牌胃为第一要图,即所谓资助后天以培养先天,通过自然调节,使体内的阴阳相对平衡,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起到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对于晚期癌症,尤重调理脾胃,而慎用攻伐之品,如此可使患者体力增强,食欲增加,延长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如他所指出:“临证处方必须时时考虑牌胃是否胜药,胃气一败,百病难治。"调理脾胃当分阴阳,他的经验是;在组方时配伍一些健脾益气或养胃滋阴之品,健脾益气方以四君子汤为主,养胃滋阴方以三参首乌汤为主(由太子参、沙参、丹参、制首乌成},均加入和胃降逆之属,如法夏、广皮之类,或选用砂仁、藿香以行气开胃,务在扶助胃气,以利祛邪,或以利补益吸收。明·徐春圃在《古今医统》一书中作了明确的论述:“凡治百病,胃气安者,攻之则去,而疾恒易愈。胃气虚者,攻之不去,盖以本虚,攻之则胃气易弱,反不能行其药力,而疾所以自如也。”因此,保护胃气和早期恢复胃气是治疗肿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或攻、或补都必须如此。许多晚期肿瘤患者经刘老采用这些治法后,全身状况得到好转,延长了生存期,此即东垣的“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之意也。老师认为,胃气的盛衰是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征,盖“安谷者昌,绝谷者亡”(《医宗必读》),对于癌症病人必问饮食情况,如饮食正常,虽得之而胃气无损,尚有好转的希望,如食欲减退,经调理脾胃后,进食亳无起色,为胃气已绝,病趋恶化,实为经验之谈。 (3)调摄精神,身心并治 导师治疗肿瘤,强调身心并治,即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结合起来,两者互相配合,能更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素问·汤液醪醴论》说:“病为本,工为标’,“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甲乙经》则说:“精神进,志意治,其病可愈。”提示了病人与医生、心理因素与客观针药之间的关系。导师对肿瘤病人采取的心理治疗主要是说理开导方法,针对肿瘤病人不同症结实际及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安慰,鼓励等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能起到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的目的。导师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强烈地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运用心理疗法,能调动人体的自然疗能,切断形神之间的恶性循环,重新建立起恢复健康的生理活动,促使疾病向着有利于康复的方向转化,以提高药物疗法的效果。 (4)审因察源,多向调节 《素间·至真要大论》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老师认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人体平衡失调的结果,肿瘤具有多致病因素、多病理属性的特点,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出现的证候不典型,证多兼夹、合并,证与证相关出现或累及,所以非单一的治法所能凑效,需要采取双向调节或多向调节的方法燮理阴阳,以纠其偏。老师经验认为,正虚挟痰、挟瘀、挟毒是肿瘤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四者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不是孤立存在的。由于患者的内在因素或疾病发展的阶段不同,或表现血瘀为主、或痰凝为主、或毒聚为主,或正虚为主,累及脏腑经络各有所偏重,气血阴阳的盛衰千差万别。由于肿瘤邻近组织血液的高凝状态而临床上多见血瘀证,但单纯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并不能使所有肿瘤患者的病情获得好转或稳定,有时还会加速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这与没有注意审因察源,结合多向调节有关,因血瘀可致气滞;血瘀可致湿阻;血瘀可致痰凝;血瘀日久化热,可致热毒内生;同时血瘀多与正虚并存。一般而言,初、中期以气虚血瘀为多,晚期多见化热伤阴现象,阴虚血瘀并见,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虚、痰、瘀、毒四者兼治,并与理气、化湿等法结合起来,才不致于顾此失彼;晚期癌症病人往往血瘀与出血同时存在,治疗上稍有不慎则有加重出血或造成内脏破裂的可能性,对于此期病人的血瘀证,当谨用逐瘀之品,导师常采取活血止血的双向调节法治之,如用:灵脂炭、蒲黄炭、荆芥炭(被人称作刘氏三炭)等;三七散瘀止血,仙鹤草不但长于止血,而且具有活血化瘀之功【11】,二药与三炭相伍,用于晚期肿瘤患者血瘀证,可起到通瘀以顺其自然,止血而不留瘀之用。由于个体差异,其病机并不完全按早、中、晚期规律性地变化,临证当详审病机,通常达变。 三、用药经验 用药如用兵,导师治疗肿瘤不仅精于辨证,而且善于用药,他认为,辨证准确,立法无误,遣方用药亦属重要环节,而遣方用药之关键,又在于药物之恰当配伍。他配伍用药十分注意平衡协调,临床对一些寒证、热证、或寒热夹杂,虚实相兼的证侯,强调用药不宜偏寒、偏热、偏补、偏攻、偏寒、偏收,常根据病情,寒热同用,攻补兼施,收散相济,升降协调。他治疗肿瘤的用药原则是:补而不滞,攻而不破,温而不燥,凉而不凝,达郁通调,阴阳平衡。同时,对肿瘤病人药物剂量的轻重也深有研究,对外治及食疗方药的用法多有独到之处。 1、药宜平淡,缓图为要 导师认为,癌症病人,其病情发展多表现一系列慢性衰弱状态,临证用药,必须注意药性之偏颇。在应用补益剂时,主张采用缓补、平补之剂,如益气选用党参、太子参、白参、黄芪、黄精之类;健脾选用苡米、白术、茯苓、淮山之品;养阴不可过于滋腻,药用生地、百合、石斛、沙参、麦冬、女贞子、旱莲、首乌、白芍之属;清热解毒不可过于苦寒,如喜用性味甘平之半边莲而避性味苦寒之半枝莲,强调要处处保护胃气,注意用药之流通。 2、巧用药组,相得益彰 导师认为,药与药相互之关系,每因配伍不同而作用有异。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某些药组的运用积累了独到的经验,他认为,药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单味药,它能起到补偏救弊,更好地发挥药物相须相使的作用。如将甘温之菝葜与苦寒之龙葵相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之功,二药相配可取其用之长而避其性之偏,对于寒热错杂证,即为性用兼取矣。二药与他药配伍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如导师将其与腊瓜相配,常用于卵巢癌的治疗;将其与水蛭、肉桂相合,治疗一些原因不明的肿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刘寄奴与楮实子相伍,一散一养,破瘀通经,具有逐瘀不伤正的作用,二药与菝葜、龙葵相伍,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癌,如《医方集解》云:“散药得补药以行其势,辅正祛邪,尤易于见功。”水蛭与肉桂相伍,其中水蛭咸苦平,性缓善入,使瘀血默消于无形,肉桂气味俱厚,温通血脉,二药合用以桂制蛭之臭,常用于腹主动脉瘤、脑肿瘤的冶疗。壁虎与土贝母、相配,其中壁虎消瘀散结,土贝母、黄药子解毒消肿,化痰消瘿,乃痰瘀同治之意,常用于甲状腺胖瘤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常春藤与爬壁藤相伍,常春藤可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爬壁藤通络消肿,引诸药直达病所,二药合用对于肿瘤的治疗有协同作用;鸡屎藤具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与常春藤、鸡血藤相伍,用于癌肿证属瘀血阻络引起的肢体疼痛有良效(此三药合用名三藤汤);以辛平之惚木与甘平之半边莲相配伍,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用于肝癌及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如无出血征象,可与刘寄奴合用,可增强疗效;全虫与蜈蚣合用,解毒散结,祛风止痛,用于治疗颅内肿瘤,缓解各种肿瘤出现的癌性疼痛症状。只要审证准确,恰当运用,确可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3、精究药量,轻重有度 或云“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导师强调药应对证,量要准确。药不对证,固然难以见效,药量不准,则不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过量则伤正而遗后患,过轻则药力不达,于病无益。因此老师治疗肿瘤,对所用的药量十分讲究,当重则重,当轻则轻。他善用虫类药壁虎、全蝎、蛇蜕、蜈蚣、水蛭等以毒攻邪,通络消瘤,但从药物的毒性和用量来看,甚为平和,不足以达到细胞毒的作用;如壁虎,也称天龙或守宫,成寒、有小毒,有祛风止痛散结等功效,他用之治疗食管癌,脑肿瘤,常用量为5克;化瘀通络之水蛭,用量也不超过5克,用量虽不大,但辨证准确,药能切中要害。这些虫类药配以补肾健脾药,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舒通不畅气机和局部循环障碍,促使癌细胞发生逆转。而消肿软坚之菝葜、消肿利尿的惚木、半边莲、柘木都是大剂量,一般可用到20-40克,通络消肿之常春藤用量为15-30克。如该重不重,则量不中鹄,箭从虚发。 4、注重外治,事半功倍 导师认为,恶性肿瘤具有多病变部位的特点,在发病过程中,既有全身证侯,又有局部变化,其转移和复发与病灶局部及全身状态均有密切关系。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时单一的给药途径往往难以凑效,导师则主张不仅要运用内服药来调节整体以改善局部,而且要配合局部用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如内外合治就是老师最常用的方法,他认为,外治不仅具有内治的作用,而且可按病位置药,使药力直达病所,以补内治法所不及,尤其位于体表的肿瘤更是如此,常用的外治方如下: 1.外敷方 (1)消肿软坚散:生鹿角30克,山慈菇30克,黄药子30克,田三七10克,以茶水磨汁外搽。适应于癌肿邻近浅表,表皮未破溃者,通过透皮吸收,使药力直达病所,具有化痰散瘀,消肿软坚之功。 (2)活鳖鱼:将活鳖鱼置于肿块上方,可起退热作用。 (3)鲜鸡屎藤:将鲜鸡屎藤捣烂外敷痛处,用于肿瘤压迫引起局部疼痛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2.祛腐方 (1)信枣散加鼠妇:信枣散1/4,鼠妇3/4,两药共研极细末,涂于肿块上,涂药之时,先用苦参、甘草、米醋熬汁噙取涎,然后再涂药。具有消肿软坚,脱腐祛着的作用。适应于肿瘤位于浅表,体积较小者。 (2)蛞蝓鼠妇散:蛞蝓、鼠妇等分烘干加冰片少量研极细,麻油调敷患处。适用于癌灶组织坏死引起感染者,具有祛腐生新的作用。此方加入乌梅炭粉具有祛腐生新和收敛瘤体的双重作用 (3)九一丹:红升丹3克、熟石膏27克,共研极细末,薄上患处,适应于体表肿瘤表皮破溃有窦道形成者,具有祛腐引脓的作用。 3.温熨方 艾叶姜黄散:艾叶40克、片姜黄15克捣碎白酒炒热布包熨患处,适应于肿瘤患者,出现体表局部冷痛者。 4.外洗方 (1)艾附洗方:艾叶40克,附片10克,煎水临睡前泡手足。具有温阳散寒,平调寒热之功。适应于肿瘤患者症见畏冷的阳虚者,或寒热错杂证,如子宫内膜癌手术并放疗后,小腹时冷时热,夜间口苦者;鼻咽癌放疗后耳鸣、耳聋、口干、口苦、渴甚、牙痛、怕冷、双下肢如冷水浸;直肠息肉术后,出现便后肛门热感、手足冷,均可用此外洗方。 (2)荷叶洗方:苍术15克,荷叶15克,骨碎补15克,煎水洗头,适应于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头晕脱发者。 (3)艾叶蛇床子洗方;艾叶40克,蛇床子15克煎水熏洗肛门,适应于结肠癌术后或慢性结肠病变,大便溏稀挟白冻子。 (4)艾叶黄药子洗方:艾叶40克,黄药子10克煎水洗患处,适应于鼻咽癌伴颈部肿块疼痛。 5、佐以食疗,以养促治 古代有“医食同源”之说,祖国医学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强调平时的饮食调补,《素间·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说明古人主张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食药并重;唐·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专立“食治”篇,他指出:飧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志以资气血,…···”导师认为,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佐以食疗有清除余邪及扶养正气的作用,同时可对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使之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故在主方后面常附以食疗方;在运用食疗防病治病的同时,老师十分注意食物禁忌,他常说:“发物是诱发疾病的食物,对正常无病的人体一般没有影响,但对某些个体特异素质及所患疾病就很有关系。”主张对癌症病人适当戒口,他认为,公鸡、鲤鱼、笋子,牛肉、狗肉属温燥之品,最易动风化火,宜忌食之,以柱绝诱发因素。他常用的食疗方有如下一些: 1【菝葜肥肉汤】用量及用法:鲜菝葜250克,肥猪肉2两,炖汤吃,每日-剂。功用及适应范围:消肿软坚,润肠通下。适应于食道癌患者。 2【红枣花生衣汤】用量及用法:红枣10枚,花生衣3克炖瘦肉吃汤。功用及适应范围:益气生津,补脾和胃,调营卫,和阴阳。适应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3【参须蛤蚌丸】用量及用法:参须30克,蛤蚧(酥制)一对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功用及适应范围:益气生津,补肺益肾,定喘止嗽。适应于喉癌术后唇干,声嘶,干咳少痰。 4.【归芪红枣汤】用量及用法;北黄芪15克,当归10克,红枣10克,腊瓜12克,蒸瘦肉吃。功用及适应范围;补益气血,疏肝散结。适应于子宫内膜癌术后,气血亏虚。 5【天麻构杞参须汤】用量及用法:天麻10克,枸杞12克,参须3克蒸瘦肉吃。功用及适应范围:益气生津,滋肾平肝。适应于鼻咽癌放疗后口干、头昏,目眩。 6【鹿筋猪蹄汤】用量及用法:用鹿筋10克,猪蹄1对,苡米I5克,杜仲15克,巴戟天12克,淮山18克煎服。功用及适应范围;补肾健脾,强筋壮骨。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致的下肢瘫痪,二便失禁 7【参芪葵树子汤】用量及用法:北黄芪15克,太子参I5克,葵树子20克,蒸瘦肉吃汤。功用及适应范围:益气养阴,消肿散结。适应于膀胱癌证属气阴两虚者。 8【参芪葵树子鸡眼草汤】用量及用法:葵树子20克,北黄芪15克,太子参15克,鸡眼草6克蒸瘦肉吃汤。功用及适应范围: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消肿散结。适应于膀胱癌证属气阴两虚兼湿热为患者。 9【菝葜瘦肉汤】用量及用法:菝葜60克,瘦肉适量,炖肉喝汤。功用及适应范围:消肿软坚,补肝益血。适应于胃癌体虚或手术后气血亏虚的患者。 10【苡米枸杞核桃粥】用量及用法:苡米30克、枸杞10克、核桃肉15克煮稀饭吃。功用及适应范围:补肾健脾,化痰利湿。适应于肺癌体虚或肺癌术后气血亏虚的患者。 11【杜仲枸杞汤】用量及用法:杜仲15克,骨碎补10克,补骨脂4克,鹿角霜10克,淮山15克,枸杞15克煎水,后将所煎药水炝猪腰片吃。功用及适应范围:益肾壮筋,补虚止痛。用于癌症化疗后肾气亏虚引起头晕、腰痛患者。 以上食疗方的作用在于:健脾助运以以增强消化吸收,并作为主方药物的载体;健中益气活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补充植物、动物蛋白,促进营养吸收的分布,以达到治人为基准,平衡阴阳的目的。 四、临证运用 例1、脑部蝶鞍瘤 肖某某,男,48岁.患者诉头部剧痛,眼复视,顽固性呕吐,历时5个月。头颅侧位X线摄片及静脉造影诊断:颅底蝶鞍区占位性病变,脑部蝶鞍瘤。某医院认为必须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而于1975年5月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求治于刘老。病人主诉头痛剧烈时,双手抱住后脑,撞向墙壁,伴有头晕、恶心、呕吐、与进食无关,眼睛视向左侧时见物为双,烦躁不眠,大便干结,口干喜饮,舌质红,苔黄白而干,脉弦细数,证属肝火上冒,肝邪犯胃,治以平肝降胃,息风通络。方拟:丹参12克,白芍12克,旱莲12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旋复花10克,竹茹10克,天葵子10克,紫草10克,牛膝10克,生赭石30克(先煎),珍珠母20克(先煎),陈皮5克,蜈蚣1条,蛇蜕3克,水煎。另用黄连3克,锈铁一块烧红放钵内,入黄连,淬水兑药每日一剂。服上方I5剂后,痛缓解,呕吐次数减少,大便润通,舌质红,黄苔已退。上方去旋复花、生赭石,竹茹,黄连,加龟板24克,鳖甲24克,石决明20克,茺蔚于I2克。服完30剂,头痛渐止,呕吐次数进一步减少,舌红而干,脉弦数。续方;太子参15克,首乌15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桑叶15克,沙参10克,丹参10克,旱莲草10克,紫草10克,天葵子10克,牛膝10克,白芍12克,甘草5克,炙龟板20克,生牡蛎20克,蛇蜕3克。患者共服药80剂,5个月后复诊,头痛复视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弦。继以养肝肾而收功,临床症状消失,体重增加。 祖国医学认为,颅内肿瘤属髓海病变,肾藏精,精生髓,髓包括骨髓、脊髓和脑髓,三者皆由肾精所化生,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老师认为,脑瘤的成与肾虚有密切的关系,而脑瘤病人又常常表现出肾虚的证候,故治疗始终立足补肾,方中生地、首乌、女贞子、旱莲滋养肝肾之阴;“虚则补其母”,故用沙参养肺阴,使“金生水";白芍柔肝,龟板、生牡蛎、珍球母平肝潜阳;桑叶、蛇蜕清头面之风;旋复花、代赭石、黄连、锈铁降气和胃;丹参、赤芍、牛膝活血化瘀;天葵于解毒散结;蜈蚣通络止痛;用药立足以整体改善局部为主,结合辨病用药,正安邪去而愈。 例2肺癌 周某某,男,56岁,长沙水泥厂干部,1990年8月19日初诊。1990年4月下旬无诱因出现剧咳,少量白痰,痰中带血丝,无胸痛发热,5月25日于湖南省肿瘤医院摄胸片,左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炎症,右上肺结核(x线号699935).5月27日该院支气管纤镜报告:左上叶支气管被新生物阻塞(5145).5月30日病理检验报告:病变符合中等分化鳞癌(病检号:656)。曾住院抗感染、抗痨、放疗,复查胸片右上肺病灶有所消退,左肺无明显改善,故要求服中药治疗,遂就诊于刘老.接诊时,患者诉咳嗽、阀闷、吐少量白粘痰、乏力,纳欠佳,二便如常,寐安,舌质红,苔白滑腻,花剥,脉弦缓。证属气阴两虚,痰湿阻滞。治宜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兼以化痰祛瘀。药用:明党12克,沙参10克,丹参I5克,土茯苓15克,炙草5克,法夏5克,广皮5克,苡仁15克,冬瓜子15克,白英15克,百部8克,淮山15克,白芨10克,灵脂10克,蒲黄10克,杜仲12克,木蝴蝶3克,鸡内金4克。另用太子参12克泡水间服。二诊:服上方六个月后,咳嗽明显减轻,胸闷消失,体重增加,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肺脾气虚,痰湿阻滞。治宜健脾补肾,宣肺止咳,化痰祛瘀。药用:明党12克,白术10克,土茯苓15克,炙草5克,广皮5克,法夏5克,北黄芪15克,丹参15克,炙远志3克,杏仁10克,百部6克,款冬花8克,淮山15克,杜仲12克,补骨脂3克,白英15克,冬瓜子15克,苡仁I5克,砂仁4克,鸡内金4克。三诊:以上方为主加减用近一年,于1991年I2月II日作x线照片复查,左肺肿块已消失,无其他不适。“四时百病,胃气为本”。此例肺癌的治疗,方中具有针对性抗癌作用的药并不多,重点在于辨证施治,紧紧抓住病人的主证(气阴两虚,痰湿阻滞),老师治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而重在健牌固本为主,以协调五脏功能,消除体内促癌因素,使癌细胞发生逆转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例3.乳腺癌 边某某,女,23岁,患者以右乳房肿块,疼痛,既而溃烂,发展至5个溃口,化脓流水,涂药则表面收口,反复发作不愈两年。曾辗转北京等地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诊其右乳房溃烂,流黄水,局部灼热感,紧束疼痛,纳食不香,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经湖南医学院附属一医院诊断为右乳腺癌溃烂。刘老认为,乳房属足阳明胃经所过,患者因忧思气结,肝气郁而化热,热毒内蕴,久而不化,形成溃烂流水,治宜疏肝解郁,血解毒,化瘀消痰,托毒外出。方拟:生黄芪15克,银花15克,生甘草5克,郁金10克,土贝母10克,土茯苓15克,法夏5克,广皮5克,紫荆皮5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日服3次,另用九一丹研极细末薄上患处,祛腐引脓。内服上方10剂,继续外用九一丹,效果明显,溃腐脱落,新肉始生,溃疡口明显缩小,疼痛灼热感亦有所减轻。因久败伤阴伤血,治仍以养阴凉血解毒,化痰散结,软坚通络。易方;太子参15克,丹参10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天葵子10克,生牡蛎15克,马蔺子10克,土贝母10克,银花10克,生甘草5克,丝瓜络10克,蒲公英15克,冬瓜子30克。继服上方15剂及外用九一丹,口开始愈合,乳房挈痛缓解。后以养肝阴,调理脾胃而收功,追访二年,疗效巩固。本案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蕴热不化,渐而溃烂。方中黄芪治久败疮,祛腐生新,托毒外出;郁金疏肝解郁;银花、蒲公英、天葵子、生甘草、土茯苓、清热解毒;丹参、紫荆皮、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太子参、制首乌、女贞子滋阴养血;生牡蛎、丝瓜络软坚通络;冬瓜子、马蔺子清热利湿;法夏、广皮、土贝母化痰散结;九一丹(红升丹3克,熟石膏27克组成)拔毒外出,在本例治疗中,起到了清除癌灶坏死组织,杜绝感染之源的作用。此为内外兼治而获成功。 例4.宫颈癌 李某某,女,40岁,阴道流血,淋漓不止,色黑成块,经贵州医学院及湖南医学院附一院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早期、体弱不能手术,全身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头昏,心悸,小腹胀痛,有下坠感,唇淡,舌质淡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气陷血瘀。治宜益气摄血,温经化瘀,方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2克,黄芪1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熟地炭12克,炙远志5克,枣仁IO克,灵脂炭10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黑姜炭5克,牛角片60克(先煎),荜澄茄3克,带壳菱角60克。水煎服。服上方20剂流血渐止,服至30余剂,面色转红,食欲精神恢复,去湖南医学院附一院复查:局部肿块消失,病理检查无癌细胞发现。本例属血瘀崩漏,若单用止血药则有留瘀之弊,需用具有化瘀止血双向作用的药物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本方用四君于子汤加黄芪益气以摄血,当归、灵脂炭、蒲黄炭、荆芥炭化瘀止血,牛角、地榆炭镇静以安血,姜炭以温经,澄茄以化滞,菱角用之以攻坚,标本同治,故获良效。 例5.软腭癌 胡某某,男,34岁。患者于1973年体检时发现右侧软腭部肿块,约1.5x0.5CM,质硬,边缘清晰,连续3次切片,最后经湖南医学院附属二医院确诊为右侧软腭粘液表面样癌(检查号:14750)。劝其手术,患者不接受,乃延刘老诊治。诊说:癌灶溃口色淡,蒙上灰白色液体,面苍白,形体消瘦,咽干口燥,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刘老认为,此由肝肾阴虚,则视物模糊,咽干口燥,舌质红;肾虚阴损及阳,故腰酸膝软,双下肢冷感,赤足履地胃即痛,夜尿多。治宜着眼整体,上病下取,拟柔剂养阳法,方用八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2克,淮山12克,山萸5克,茯苓10克,丹皮5克,泽泻6克,附片5克,牛膝I0克,砂仁3克,水煎,日服3次。服上方15剂,双下肢渐温,腰膝有力,赤足履地胃不痛,癌灶口分泌物减少,原方加壁虎6克,蛇蜕6克(焙黄),全蝎3克。继服15剂,面色转红润,癌灶溃口分泌物进一步减少,未再渗血,尚神疲乏力,活动后气短,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弦级无力,下元虽固,目前脾肺气虚,易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土获苓12克,炙草5克,黄芪12克,当归10克,壁虎5克,天葵子10克,蛇蜕焙黄)5克。继服20剂,精神振作,饮食起居如常,癌灶溃口已洁净,原方去天葵子加皂剌炭3克,服60剂后,溃口痊愈,全身情况良好。10年后来院反映,疗效巩固。此案系伤阴日久,导致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症见寒热错杂。刘老从整体出发,把握病机,上病下取,立柔剂养阳法治之,则火就燥而归根,下肢即温,上热自熄,胃纳增,精神振,癌灶逐渐腐去新生而愈曲如循常法一味养阴,必致大错。 例6鼻咽癌 杨某某,女,41岁,叙蒲县,黄毛园公社毛万大队。患者1981年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切片诊断为“鼻咽鳞癌III级”,经放疗二个疗程因为体力不支而出院。后因连续外感风寒,病情复发,鼻干涩疼痛,头痛如裂,头皮肿起,手不可近,经当地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法止痛,后患者根据《老中医之路·五字经》一书中刘老用三藤汤治疗顽固性疼痛的经验,按法用之,服三剂,疼痛即止,并随即来长沙请刘老治疗。就诊时,头痛已缓解,但头皮仍肿起,压之则痛;面部浮肿,纳差,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二至三日一行,烦躁失眠,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老师认为,此系肝肾不足,髓海空虚,瘀血阻络,治宜养阴清热,通络止痛,方拟三藤汤加味。太子参15克,沙参10克,制首乌15克,丹参10克,常春藤15克,鸡屎藤15克,鸡血藤10克,夜交藤15克,土贝母10克,天葵子10克,银花藤15克,甘草5克。二诊:服上方40剂头痛止而未发,精神好转,面浮已消,但大便时仍干燥,口干,喜冷饮,舌脉同前,仍以上方加女贞子15克,旱莲12克,黄精15克,花粉12克,草决明12克,白芍15克。三诊:患者续服上方100余剂,大便润通,口已不干,未服任何西药,精神及饮食起居如常。83年10月经湖南省肿瘤医院复查“鼻咽后壁和上壁稍增厚,两边骨质无破坏现象,未发现异常。”为巩固疗效,仍以六味地黄汤滋养肝肾而收功。一年后来信反映,病愈,未复发。本例病变部位在上,邪气稽留,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治宜滋养肝肾之阴,润肠通便,浊气下降,则清阳上升,头痛即止,方中三藤汤(鸡屎藤、常春藤、鸡盘藤)活血通络止痛,为此病之要药。土贝母、天葵子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制首乌、女贞子、旱莲、太子参、养肝肾之阴而保气液,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 例7.喉癌 患者王某某,男,61岁,1973年患声音斯哑,喉部隐痛吞咽时有异物感,经湖南医学院附一院会诊为喉癌,曾去广州部队医院放疗。因白细胞降低,体力不支,病情未改变,于1973年4月回湖南就诊中医,治前检查,披裂水肿,假声带充血,咽后壁滤泡密布,右颈淋巴结2x2厘米,右胸闷痛,咽干口燥,眠食俱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绛红无苔,脉弦细带数,此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治宜滋阴降火,理肺清咽太子参、沙参、生地15克、丹皮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白芍12克,甘草5克,冬虫夏草5克,川贝5克,木蝴蝶3克,藏青果(另噙咽),日夜服一剂,“治上焦如羽”,嘱每两小时服一次,小量呷服,并针对悲观情绪,反复讲解毛主席给王观澜同志的一封信:‘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产生抗力,与它作斗争。直至战而胜之”,使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连服14剂,喉痛减轻,声音渐出,吞咽不困难,情绪乐观,大便已不结,小便淡黄,舌质转淡红而润,仍无苔,脉弦细不数。原方去生地、丹皮,加熟地15克,淮山12克,金樱肉12克。又服30剂,病情进一步好转,1974年7月经湖南医学院附一院复查,声带变白,披裂未见异常。根据下肢冷感,便溏,小便夜多,腰酸,膝软等症状,为阴损及阳,治宜柔剂养阳,用金匮肾气丸去桂加牛膝、菟丝。研细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30丸,日夜四次,连服三个月后,下肢冷感等症状消失,声音宏亮,吞咽无阻,每年秋冬,仍间服中药,8年后,以孙病携来就诊时,他本人疗效仍巩固。本例将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老师认为,精神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消积的情绪可以导致肿瘤的生长,积极的情绪可使肿瘤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甚至有发生逆转的可能,由于良性情绪通过神经系统一内分泌系统一免疫系统的机能的作用,使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内分泌失调恢复平衡,异常组织细胞减少而导致肿瘤消退。原苏联的学者发现,积极的情绪能使患者的白血球增加1500/立方毫米,消积情绪可使白血球下降760/立方毫米【9】。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是也。 例8.腮腺癌 东某某,男,53岁,祁东铅锌矿。患者左下颌肿块,鹅蛋大小,红肿疼痛,压迫颈部不适,近半年来常由于肿块压迫引起头昏,后经湖南医学院附一院肿块穿剌诊断为腮腺癌,患者因体弱,白细胞3000/mm,不能进行放、化疗,遂请刘老诊治。诊察病人消瘦,肿块质硬,周围火欣热,颈部胀痛不适,疲乏无力,口干不欲饮水,头痛头晕,夜间不能入睡,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此属热毒内蕴,久则伤阴,损伤肝肾之阴,治宜养阴清热,化痰软坚,祛腐解毒。方拟:太子参15克,制首乌15克,丹参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土贝母10克,壁虎5克,黄药子6克,海藻10克,天葵子10克,花粉12克,皂剌炭5克,焙蛇蜕3克,山慈菇5克,甘草5克。服上方30剂,头痛已止,肿块消失大半,精神好转,但大便干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仍上方加大云12克,草决明12克。继续坚持服上方20剂,大便畅通,肿块完全消失,以六味地黄汤加减善其后。一年后复查,疗效巩固。腮腺癌属中医石痈、石疽的范畴。《诸病源侯论》:“此由寒气客于经络,与血气相搏,血涩结而成疽也。”病久则风寒郁而为热,治宜养阴清热解毒,化痰软坚。诸药相伍,使肿块消除,病灶得以控制。 例9.甲状腺异位腺瘤 屈某,女,21岁,患者75年发现喉头痰阻,自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继而发现左侧肿块,3x3x1.5cm,逐渐增大,自觉颈部胀痛,有紧束感,后经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异位腺瘤”,要手术摘除,患者不同意,遂来门诊就医。诉颈部胀痛,烦躁不安,口干口苦,经水色黑,纳差疲乏,睡眠不安,大便时干时稀,扪及肿块,质地稍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此系痰湿搏结,凝滞络脉。经脉久闭,引动肝阳上亢,治宜化痰软坚,化瘀通络,平肝潜阳。方用:丹参12克,制首乌15克,天葵子10克,黄药子6克,玄参10克,土贝母10克,蛇蜕3克,炙草5克,牡蛎15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另常春藤煎水代茶。二诊:服上方20剂,肿块缩小变软,烦躁症状减轻,睡眠也安,但仍不思食,疲乏腿软,舌脉同前,原方加减:明党参I2克,沙参10,首乌15克,土贝母15克,黄药子5克,壁虎5克,天葵子10克,海藻10克,牡蛎15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爬壁藤30克,甘草5克。三诊:继服上方15剂,肿块继续缩小,烦躁症状减轻,精神好转,眠食正常,仍上方加西砂仁3克,麦芽10克,鸡内金3克,以5剂共研细末,瓶装每10克略煎连渣服下,日夜三次。三个月后复查,肿块完全消失,诸症已除。甲状腺异位瘤属中医瘿瘤的范畴,此病多因情志郁结,气聚痰凝,阻塞经络,引动肝阳,故见一片肝阳偏亢之证,痰湿久滞,化火伤阴,治宜化痰软坚,平肝潜阳,方中土贝母、黄药子、蛇蜕、壁虎、海藻、山茨菇为化痰软坚而设,三甲复脉平肝潜阳,丹参、爬壁藤、全虫化瘀通络,常春藤为通络要药,《本草从新》记载:常春藤能‘开郁、滑痰、通络、行气活血,并能理气。”本病故始终用之。 例10.食道癌 刘某某,男,64岁。患者近3月来,进食梗阻,胸背剌痛,厌油,腹胀,形体逐渐消瘦,只能食少量糖拌稀饭,后经湖南医学院附属二医院食道镜检,诊断为食道中下段癌。患者拒绝手术,遂来我院请刘老诊治,就诊时,食之即吐,胸背刺痛,日进2两流汁,厌油,腹胀,消瘦,口干喜热饮,大便干结,1~2日1行,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刘老认为,此系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伤阴,故口干;津液不润肠道,则大便干结:瘀血阻于食道,故胸背刺痛,食之即吐;气滞而脾胃升降失和,则厌油,腹胀。法当逐瘀消痰,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方拟:太子参15克,沙参15克,丹参12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10克,法夏5克,广皮6克,石见穿15克,壁虎5克,急性子5克,蜈蚣1条,瓦楞子12克,草决明12克,肉苁蓉12克,杵头糠10克。水煎,日服3次;另用白蜜30克(饭上蒸1次)兑服,每服1茶匙,细咽缓吞,18小时连续服药。服上方10剂,食道梗阻感明显缓解,大便亦畅通,每日能进流汁5-6两,胸背刺痛,口干仍存。宗上方加重丹参至25克、水蛭10克、海藻10克,续服14剂。患者食欲增加,精神好转,口干减轻,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缓。仍以前方继服150剂,另用单方鲜菝葜250克,肥猪肉2两,炖汤吃,始终坚持服此方,共服菝葜37斤,胸背刺痛及食道梗阻感完全消失,饮食如常,病者1年后反映情况良好。此案属气滞血瘀,导致化热伤阴,脾胃不和诸证。刘老据痰瘀相关原理,方中以丹参、石见穿、壁虎、急性子、水蛭活血通络;广皮,法夏、海藻、蜈蚣、瓦楞子化痰软坚散结;太子参、沙参、制首乌、女贞子、旱莲滋养肝肾之阴,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草决明、肉苁蓉润肠通便;杵头糠,《本经逄源》“治噎膈,消磨胃之陈积”,加白蜜以润滑利下。单方菝葜治食道肿块,但本品味甘温而涩,久服结肠,宜配猪肉炖汤,能消肿软坚,润肠通下,始终坚持服用,与诸药相伍,疏通经络,破坚消积,济上焦之枯,润肠道之燥,故获良效。 例11.胃癌术后 钮某某,男,56岁,工程师,81年2月行胃癌手术,胃切除四分之三,术后纳食,胃脘部隐隐作痛,每餐进食少量流质,食后腹胀不舒,精神疲乏,口干喜热饮,大便微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此乃脾虚气弱运化失常,瘀血阻滞,治以益气健牌,活血化瘀,方拟六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味: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草5克,法夏5克,广皮5克,黄芪15克,灵脂10克,蒲黄10克,菝葜15克,壁虎5克,澄茄8克,麦芽10克,鸡内金3克。二诊:坚持服上方50剂,日一剂,胃脘部疼痛减轻,饮食增进,钡餐复查:“胃大部份切除,钡剂通过缝合口顺利,未见其异常”,自诉口渴,咽干,耳鸣,二便尚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小,易方益气养阴,健脾助化。方拟:太子参15克,沙参10克,茯苓10克,炙草5克,白术10克、法夏5克,广皮5克,壁虎5克,菠葜I5克,隔山消12克,澄茄3克,鸡内金3克。三诊:患者始终坚持服此方二个月后复诊,胃脘部疼痛消失,能进食9两/日,精神正常,一直坚持上班,还经常出差,无其他不适,将上方加减为丸:条参12克,沙参10克,丹参10克,制首乌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草5克,黄芪15克,壁虎5克,隔山消12克,澄茄3克,鸡内金3克,北山楂10克,上方20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夜三次噙化。坚持服丸药半年,情况良好,患者已无不适感,饮食正常,每天坚持长跑3000米,舌脉如常,自今已三年,疗效巩固。癌症复发的主要病机是正气未复,邪气有余,正不抑邪。此案胃癌术后,乃脾虚气弱,运化失常,致瘀血内停,发胃脘疼痛,治以调理脾胃为主,佐活血化瘀,温中助化,达到脾气健,胃纳强,自能抗邪而却病。 结语 肿瘤,目前仍是一个尚未攻克的堡垒,它对于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现在对它的治疗,一般还停留于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即过分强调局部和生物学上病灶的改变,而忽略了整体和心理因素的变化,只见病而不见病人;只重视微观研究,却忽略了宏观整体,看到的只是心、肝、脾、肺、肾、骨骼、肌肉和细胞,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活生生的具有高级心理活动的人。而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人,而是一个具有复杂心理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人,应把人视为一个心身统一的社会体。肿瘤的发生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素综合作用能结果。因此老师指出,治疗肿瘤必须考虑到“人”的这个重要因素,即治病必须治人,其关键在于顾护人体正气,重视机体的阴阳平衡;其疗效不仅着眼于癌肿的消长,还要着眼于患者整个机体的平衡与协调;在组方用药方面,不但要重视单味药的作用,还要重视药组的协同作用;不仅要重视一般药物的选择,更要重视调理脾胃部份药物的配伍;同时,不仅考虑生理因素,而且要考虑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全力调动人的整体效应,使之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才能消除生癌“土壤”,从而促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

文先惠 2021-03-04阅读量1.5万

儿童抵抗力差?这些小知识你还...

病请描述: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这个话题倍受家长们关注,特别是在这个病毒活跃的季节。随着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的“袭来”,各大医院儿科门诊量记录屡屡被刷新。家长也在为孩子生病而感到烦恼,同时,许多父母因为烦恼、带孩子看病的疲累,导致情绪上涌产生口角,影响家庭和睦。我的朋友小新,前两年因为孩子的体质变化可谓是让她手忙脚乱。其实,她从出月后就一直坚持自己带小孩,宁愿在孩子上学前,牺牲自己工作的机会,冒着和社会脱轨的风险,也要尽力做一个全职妈妈。想在关键时期给孩子身体和身心健康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虽说是用心养育,但我知道她不是一个矫情做作的人,不会刻意吃穿特别精致,会适当放养,给孩子一个普通的成长环境。她和我说:过于精致精细反而容易让孩子变得娇弱。我一直很佩服她,不仅操持家里仅仅有条,空余时间不停地在学习用科学的方式在带孩子。可是,从前年开始,小新说女儿开始频繁的患上感冒,过敏性咳嗽,过敏性荨麻疹,睡觉打呼后又检查出腺样体肥大。那段时间的她家里医院两头跑,因为小新的老公上下班时间和普通上班族不一样,经常半夜下班后还要赶去医院带着孩子排队看急诊,或者是回家倒头没睡多久,孩子过敏不舒服又需要去医院。仿佛一刻也消停不了的感觉,担心、烦恼、疲倦完全淹没了小新老公的全身细胞。他开始埋怨小新没有照顾周全,为什么好好的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导致两人口角不断,互相埋怨。从小新这里了解情况后,作为中间人趁大家心平气和时调停了这件事,让他们先好好解决孩子目前的疾病,看看是如何治疗,能否痊愈。之后,夫妻俩带着女儿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了解了女儿的情况,发现很多问题是免疫力下降导致的连锁反应。提高抵抗力后,自然而然就会治愈,但是过敏性哮喘医生表示只能通过发育带走,之后再喝中药汤剂调理。了解了根本原因后,他们心里紧张的情绪都得到了缓解,小新的老公也对她正式道歉,因自己过激的言论而伤害到了妻子的心,更伤了妻子甘愿牺牲自己的事业照顾女儿的心。紧接着,小新和老公从各方面渠道了解中医、中医馆和小儿调理方面的中医师,想通过中医提供的生活习惯,天然的食补等方法来提高女儿的免疫力。前阵子听小新说,女儿的体质明显提高,感冒率大大降低,也不太会发荨麻疹了,真的是太好了!其实,提高孩子抵抗力有N种方法,其中老祖宗传下的中医调理更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良方。人之所以发病,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正气的强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正气充盈,虽有外邪,也难致病,而如果正气不足,则容易被外邪入侵而发病,即所谓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虽秉受于先天,但也受后天脾胃的滋养,才能发挥外御病邪,内防传变的防御作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功能尚未完善,较易生病,我们可从从小就在以下五方面着手。方法一:矫正偏食偏食挑食是一种不良的习惯,长期偏食可因营养摄入不全面而使孩子的免疫力受到威胁,继而引起许多“小毛病”,表现为易生病,而生病后又会使宝宝食欲降低、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降低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形成恶性循环。俗语讲:“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因此,爸爸妈妈要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合理营养,均衡膳食的良好习惯,日常饮食中注意谷类、肉类、水果、蔬菜的均衡搭配食用。方法二:及时清除食积小儿积滞病,又称“食积”、“食滞”等,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多数小儿生病的基础病因。它的形成除了跟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外,不正确的喂养方式及生活习惯也是重要因素。积久化热、久积致虚,久而久之也会使孩子免疫力降低,从而反复出现感冒、咳嗽,甚至肺炎。“四时若要小儿安,须忍三分饥与寒”,所以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孩子吃饭时要防止吃得过多,小儿不知饥饱,不知自节,尤其是见了喜欢的饭菜,常常不知制止。结果就是吃撑了,形成了食积,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常常担心孩子体重增加过慢或者长不高,诱导、哄骗、逼迫孩子多吃饭,同样也会导致食积。有食积的孩子常表现为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生长发育迟缓,面黄瘦弱,口气较重,舌苔较厚,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时,需带孩子去医院调理治疗,及时清除食积,可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方法三:及时清除内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小儿的七大症状:口臭、咽痛、眼屎、口唇干红、舌质红、舌苔厚、大便干,出现这些症状标志孩子的内火形成,此时的病毒、细菌等往往可趁虚而入。因此,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通便之药,可消除内热,给体内的热邪排出提供出路,能有效地预防感冒,从而提高了免疫力。对于平素有内热的孩子,在饮食上宜清淡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肥甘厚味之品。如果肠胃中积累大量不能及时消化的食物,则易产生积滞不化的病理停滞,进而会变化成痰,积久而化热,痰热在体内存在便成为致病的因素。此外,注意多喝水,在流感来临之际,可用桑叶、菊花、淡竹叶等煲水代茶饮用,疏风消热解毒,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方法四:正确处理孩子的感冒有些孩子在感冒后,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在饮食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结果,因为没有管住孩子的嘴而使得病情又“卷土重来”。如感冒患儿因贪吃、多吃了超甜的提子而诱发了气喘发作,多吃龙眼、荔枝或榴莲等导致发热难退或咳喘发作,刚刚出院的肺炎患儿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病后初愈多补补而煮了胎盘食疗想以此提高免疫力,结果致使孩子病情反复等。反复生病,难免会损害到孩子的免疫力。所以,孩子生病时,家长尤需注意管住孩子的嘴,生病期间尽量清淡饮食为主,有发热、咳嗽的患儿要注意忌食荤腥油腻的食物,有胃肠道疾病的患儿要忌食荤腥、生冷、粘硬的食物。疾病愈后多数孩子还是脾胃虚弱,因此疾病初愈时也应忌食肥甘厚味之品。另外,一感冒马上就用抗生素,这种滥用抗生素的做法同样也会损害到孩子的免疫力。爸爸妈妈应遵医嘱用药,尽可能给孩子培养自己免疫力的机会,让孩子在偶尔的一次感冒中慢慢地提高自身对感冒病邪的抵抗力。方法五:辅以保健药膳调体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食用一些中医保健药膳,同样也是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中医改善体质的方法灵活而多变,始终不离“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遇到罹病初期的孩子,除了根据其病因给予不同药方治疗之外,常选用甜甜的口感不错的桂枝汤,不仅小孩子喜欢吃,而且还可达到抗邪外出及调理体质的作用。平常则给予稍具甜味的小建中汤,此外玉屏风散、八珍糕、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亦为不错的日常调理方。另外,还有杞实粥,可有滋肾养精、养肝护目、养胃气之效;白术猪肚粥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导滞之功效,三鲜(鲜山楂、鲜萝卜、鲜青橘皮)消滞饮具有健脾行气、开胃、助消化、散积消滞的作用等,这些食疗主要是通过健脾为主、驱邪为辅,以期达到调理后天之本来补先天禀赋的不足。注:孩子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检查病症,对症下药。

百年徐氏中医 2020-12-14阅读量8629

141岁名医穷尽一生精力打造...

病请描述:我们中医界有一位很厉害的人。他小时候体弱多病,身边人都以为他活不长久,可最后,他却活到了141岁,在人均寿命只有59岁的唐朝,成为一个传奇;别人晚年只想享乐,他却辛勤总结行医经验,写出能和《伤寒论》媲美的《千金要方》。一千多年过去,书籍里的方子,比如生脉饮、温胆汤到现在也造福着中国人。经常听杏林君讲中医的您,想必已知道这位“牛人”是谁。孙思邈,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中医大师,人称“药王”。到现在,医学界都说,他有很多医学成就堪称世界第一。如此厉害的人,从不攀附权贵,终其一生都在救死扶伤,之后,更是为造福后人,将自己奉行一生的养生方法毫无保留地告诉弟子、百姓,传承至今。让孙思邈远离大病,长寿到141岁的秘密是什么?大师千百年前就已公开,也正因如此,我才有机会把大师的大爱,认真传递给大家。一套养生十三式送给您,它简单方便,随时随地能做,无需拘泥于操作顺序,顺其自然!只不过,为方便讲述,我会按照“起床-出行-工作-睡觉”的路线,向您讲解“养生十三式”。我仔细地讲,您慢慢看、慢慢学,好不好?本文已由红杏林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分享时刻-早上醒来下床后不妨扭扭膝盖膝盖有多重要?它支撑整个体重,我们能不能走路,就靠膝盖。可是,只有躺在床上时,膝盖才不需要承重,其余时间,无论是走、跑、跳,膝盖都在负重、被磨损。因此,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先来慰问我们的膝盖吧!【养生十三式:①扭膝盖】将双脚并排靠拢,膝部紧贴,身体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好处详解】扭膝盖,可以疏通膝盖部位的经络,让气血顺利下行。长期做这个动作,大冬天里,腿脚会暖和起来~为什么呢?膝盖是气血中转站。我们的心脏,负责泵血。这些泵出来的血,都被气推动,输送到身体各个脏腑、部位。显然,气血想跑到下肢、双脚,就必须经过膝盖。如果膝盖的经络遭於堵,气血还怎么下行?自然容易腿脚发凉。因此,扭膝盖可以疏通膝盖的经络,让气血下行,把腿脚暖起来!这点,您要记住哦~清晨洗漱把脸、头、耳朵都照顾到离开卧室进洗手间,我们要开启一天的洗漱,可别忽略了这短暂的洗漱时间,利用好,对身体大有好处呀!【养生十三式:②常搓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分性别,更不分年龄。现在,不少爱美人士为保证自己有张气色好的脸蛋,费了不少心思。其实,保护容颜没那么复杂的,搓搓脸蛋就好。把手搓热再搓脸,力度适中,来回搓五十下左右就行。为啥呀?因为脸上有胃经循行的地方~脸气色如何,就看脾胃吸收水谷精微(食物营养)的能力怎么样!常搓脸,就是刺激胃经,也能疏通这条经络,让气血输送之路更畅通~年轻的朋友常搓脸是护肤,年老的朋友常搓脸可预防老年斑~【养生十三式:③常梳头+④勤摇头】十二经脉,循行在身体各处,一方面能让气血通达全身,另一方面可以营养组织器官,帮助身体抵抗外邪。而有意思的是,这些经络都直接汇聚在头部,或直接作用于头部。因此,梳头、摇头,都是在刺激头部经络、穴位,内练精神,激发元气。那么,梳头怎么梳?超简单的!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至颈部。早晚各做数次。摇头又怎么摇?也很简单!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扭头转动1圈,共做6圈。再反方向重复。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养生十三式:⑤常捏耳】耳朵是出了名的身体反射区,表面上,我们弄的是耳朵,实际却是按摩五脏六腑哟~中医之神奇,就在于借局部调理整体~下面,让我来告诉您捏耳朵的方法吧!我们弄完洗漱,可搓热双手,再用双手轻轻捏耳朵,捏到微微发热,然后把耳朵捂住,用力往里压,再突然松手,就可以听到“扑”的一声。记住这个声音,来回做10次~我们捏耳朵,不仅能为五脏做按摩,还能改善听力,尤其是耳鸣的朋友,一定不可以错过!叩齿、吞津液、提肛您想做哪一个?洗漱完毕,新的一天就要正式开启。如果还有时间,再做一些养生动作吧~【养生十三式:⑥叩齿+⑦吞津液】纵观历史,擅长养生的著名医学大师,除了孙思邈,还有陶弘景。两位大师养生方法各不相同,但都有个共同点:非常善待自己的牙齿,老年之后依旧耳聪目明,精神百倍。为什么他们这么看重咬牙齿?这是因为,当您咬牙时,牙根部位受到按摩,血运通畅,营养充足,牙齿当然会健壮。而牙齿是人体“后勤部门”营养补给的第一关,长年牙坚齿固,全身受益,这就是坚持叩齿得以健康长寿的“秘密”。怎么叩齿?每天起床后、临睡前各叩齿一遍,先叩臼齿,再扣门牙,最后叩左右犬齿。反复叩齿300次,就完成了一次养生大计。叩齿结束,我们就用舌头去舔牙龈,在口腔里来回搅动,这样,口中津液就分泌得比较多。接下来,可别把津液全部吐掉,要分三口,徐徐咽下去。中医认为,口津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天然补品,所以古人才会给予“玉泉”“琼浆”等美称。可别觉得这只是在咽口水!唾液唾液,一部分由肾分泌,另一部分由脾分泌,都是生命物质呀。【养生十三式:⑧提肛】之前,杏林君详细讲过提肛。做法如下图,每天做一百下就可以啦!提肛运动有什么好处?可以按摩会阴。凡是男科、妇科问题,都能通过按摩会阴来调理身体,此外,它还能防痔疮、调便秘!有类似问题的朋友,您一定要试试提肛运动。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皇帝都每天必做呢~

郑君芙 2020-11-28阅读量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