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冠状动脉狭窄 > 饮食

冠状动脉狭窄饮食

冠状动脉狭窄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血脂在正常范围,为啥还要吃降...

病请描述:关于降脂药的分类,有些患者会有些疑虑,明明自己血脂测出来在正常范围,但医生却给他开降脂类的药物?这是为什么呢? 01血脂正常范围 首先我们看一下几个关键指标的正常范围: 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范围参考值     总胆固醇    TC    3.11-5.18mmol/L     甘油三酯    TG    0.56~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2.07-3.3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4~1.55mmol/l     载脂蛋白A1    ApoA1    1.2-1.6g/L     载脂蛋白B    ApoB    0.8-1.2g/L     脂蛋白(a)    LP(a)    0-300mg/L     一般的化验指标只要在正常范围值之内,普遍认为是安全的,但不同人相对安全的胆固醇水平却是不同的。换句话说,需不需要吃降脂药其实不能单纯的依靠化验单数据,必须结合个体情况来判断。 举个例子 同样两人检查出来LDL-C都是2.8mmol/L,从上表看都属于正常范围。 一个不吸烟,不肥胖,家族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病史,那么因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较低,其LDL-C只要不超过3.4mmol/L就不需要吃降脂药。 另一个若已有冠心病,或同时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那其LDL-C超过1.8mmol/L就要进行降脂治疗;若是糖尿病患者这一指标不应超2.6mmol/L。 因此,是否需要吃降脂药,除了看化验指标,关键还要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系数。 02心血管病危险分层 根据《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专家建议(2019)》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危险分层,提出了“超高危”的概念,代表原“极高危”患者中心血管事件风险特别高的部分人群。 危险分层    临床疾患和(或)危险因素     超高危    ASCVD患者并存以下情况之一:     (1)复发的ASCVD事件(ACS、缺血性卒中/TIA和急性肢端缺血2年内发作≥2次)     (2)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两支或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     (3)近期ACS(1年)     (4)心、脑或外周多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5)LDL-C≥4.9mmol/L(190mg/dl)     (6)糖尿病     极高危    ASCVD     糖尿病+高血压     糖尿病+1项其他危险因素a且LDL-C≥3.4mmol/L(130mg/dl)     高危    糖尿病     高血压+2项其他危险因素a且LDL-C≥2.6mmol/L(100mg/dl)     慢性肾脏疾病(3或4期)     LDL-C≥4.9mmol/L(190mg/dl)     低危/中危     高血压或0-3项其他危险因素a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28 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肌梗死病史、稳定性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动脉粥样硬化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外周动脉疾病(PAD)或血管重建术后等。 03调脂治疗目标值 对LDL-C 水平超过相应ASCVD 危险级别靶目标值者,均需进行降脂治疗。针对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调脂治疗目标值也不相同。 危险分层    LDL-C(主要目标)    non-HDL-C(次要目标)     超高危    <1.4mmol/L(55mg/dl)或较基线水平降低幅度≥50%    <2.2mmol/L(85mg/dl)     极高危    <1.8mmol/L(70mg/dl)或较基线水平降低幅度≥50%    <2.6mmol/L(100mg/dl)     高危    <2.6mmol/L(100mg/dl)    <3.4mmol/L(130mg/dl)     低危/中危    <3.4mmol/L(130mg/dl)    <4.2mol/L(160mg/dl)     注:LDL-C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是指除高密度脂蛋白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胆固醇的总和。 对于甘油三酯(TG),正常范围设定在1.7mmol/L以下,但不是一超过这个指标就需要服药。●一般情况下如果TG不超过2.26mmol/L,一般无需服用降脂药,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措施,甘油三酯可以恢复正常。●若轻、中度升高(2.3-5.6mmol/L),可加高纯度鱼油或贝特类药物。●若TG水平严重升高(≥5.6 mmol/L)时,为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首选贝特类降TG。 众多血脂指标中,只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属于“好”的血脂,若 HDL-C<1.0 mmol/L,建议戒烟、减轻体重、增加运动来改善,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升高HDL-C。药师温馨提示:用药需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身,针对疾病不同阶段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

健康资讯 2024-06-11阅读量72

冠心病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多...

病请描述: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综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全身健康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助您保护全身健康。    常见并发症  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痛、胸闷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心力衰竭: 冠心病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增加心衰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血管病变: 冠心病不仅影响冠状动脉,还可能导致全身血管病变,如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病变及并发症。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科学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饮食原则,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的食物摄入。 适度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 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肥胖对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       全面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介入治疗: 针对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及时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恢复血流,预防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心理支持: 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结语    冠心病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通过多管齐下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科学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护全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人应密切关注冠心病的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共同应对疾病,迎接健康未来。

王亮 2024-04-24阅读量154

早期冠心病症状:紧急求助信号...

病请描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症状可能在早期时非常轻微,但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了解早期冠心病症状并及时求助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心绞痛(也称为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早期冠心病症状: 胸痛或不适感:最常见的早期冠心病症状是胸痛或不适感,通常描述为胸闷、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部,也可能辐射到手臂、颈部、下巴、背部或胃部。 呼吸困难:一些人可能在早期感觉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这种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不足或肺部受累引起的。 乏力和疲劳:早期冠心病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乏力和疲劳,即使在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不规律的心跳: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不齐或心悸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律失常所致。 紧急求助信号不容忽视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或几种症状,尤其是胸痛或不适感,您应该立即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预防早期冠心病 除了及时求助外,预防早期冠心病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 遵医嘱服药: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疾病,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结语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了解早期冠心病的症状,尤其是胸痛或不适感,以及紧急求助信号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遵医嘱服药,我们可以预防早期冠心病的发生,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王亮 2024-04-23阅读量109

来了解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吧

病请描述:   一、什么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由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冠状动脉可能会逐渐硬化并狭窄,这种过程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管壁内会积累脂质、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斑块,这些斑块有时会发生钙化,即钙盐的沉积。 冠状动脉钙化就是指冠状动脉内壁因各种原因出现钙盐沉积的现象。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简称CACS),顾名思义,就是对这种钙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估的一个指标。具体来说,它是通过特殊的医学影像技术(如CT)测量冠状动脉内钙化斑块的面积和密度,然后运用特定公式计算得出的一个数值。       二、冠脉CTA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比较 临床医生对于怀疑患有心脏血管狭窄的患者,一般是进行冠脉CTA检查。冠脉CTA是在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对冠状动脉血管进行CT扫描,通过后期三维重建获得的冠状动脉血管评估冠状动脉变异、狭窄以及左心室形状和功能,因其检查过程快速、方便、准确度较高,故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 但是冠脉CTA检查也有一些劣势:(1)需要留置比较粗静脉穿刺针,可能会损伤静脉,导致出血和血肿;(2)冠脉CTA检查必须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3)造影剂是大分子物质,可能会影响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急性肾衰竭。 因此,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不耐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可以进行无创的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其原理是根据CT扫描断层下冠状动脉钙化的体积大小以及密度大小进行评分,冠状动脉钙化密度越高,得分也越高,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是一种快速、无痛、简单,且辐射剂量很低的检查,患者需要平躺在CT机的扫描台上即可。 三、分级与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心脏疾病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在无症状人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通常从0到数千不等。简单来说,积分值越高,代表冠状动脉内钙化的程度越严重,冠心病就可能越严重。以下是对积分值的分级及其代表的临床意义: 1级:0分表明无钙化斑块,冠心病的可能性小于5%。 2级:1-10分表明斑块极小,冠心病的可能性很小。 3级:11-100分,表明有轻度的斑块,可能有极轻微的冠状动脉狭窄。 4级:101-400分,表明有中度的斑块,冠心病的危险性高,可能有中度的非阻塞性病变,5年心血管病发生可能性大于10%。 5级:钙化积分大于400分以上,表明广泛的斑块,冠心病的危险性极高,极大可能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   四、关注与应对 了解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意义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1.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家族史等冠心病风险因素者,应定期进行包括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内的心血管健康检查。 2. 积极干预:对于已检出钙化积分较高的人,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减轻体重,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药物。 3.定期随访: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它无声地揭示了我们冠状动脉的健康状况,帮助我们预警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指导生活方式调整及医疗干预,从而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正确理解这一指标,但它只是心脏健康评估的一部分,应该与临床症状、既往疾病史、其他风险因素、生活方式和整体健康状况一起考虑,在专业的心内科医师指导下干预和用药。

李小荣 2024-04-08阅读量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