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冠状动脉狭窄 > 预防

冠状动脉狭窄预防

冠状动脉狭窄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高血糖有几大伤,血糖失控的1...

病请描述:     高血糖导致的血管损伤一般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造成血管硬化,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血管闭塞。如果供应某一器官的血管狭窄,这个器官就会缺血缺氧。根据狭窄的血管所供应的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因此,患了糖尿病,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工作均可能受累,其中主要累及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 01    糖尿病高血糖有几伤! 伤“心”      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可导致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与冠心病有关的最基本检查是心电图,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至少每半年查一次心电图,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一旦合并冠心病,应积极治疗。 伤“脑”      供应大脑的血管狭窄可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得多,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反复头痛眩晕、头部跳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降糖治疗外,还要保持血脂、血压正常,降低血液黏度,控制体重。 伤“肾”      当高血糖影响到肾脏的血管时,尿中白蛋白排泄会增加,并逐渐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最终发生肾衰,需透析或肾移植。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尿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伤“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在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1%有视网膜病变,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率极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减少眼底出血。如果已到晚期,失去治疗时机,容易发展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半年去眼科查一次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及时治疗。      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控制血糖等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是为了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02    糖尿病血糖失控的12个信号!       血糖失控代表什么?代表着糖尿病复发以及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可怕。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血糖已经失控了呢?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个身体信号,能够说明血糖失控,而当事人还被蒙在鼓里。 1.视力变化。糖友有时可能会发生视力模糊,阅读困难,晚上看灯出现光环等现象。血糖过高容易造成视力模糊,看东西出现黑点或者闪光等问题。另外,从黑暗处到较亮处时,糖友眼睛需要更长时间加以调节。 2.听力丧失。耳朵中很多细小血管及神经对听力过程起到关键作用。高血糖会损伤这些血管和神经,使糖尿病患者听力丧失危险比普通人群高两倍。 3.牙龈出血。除了出血之外,高血糖还会导致牙龈萎缩及出现严重牙周病的症状。久拖不治,则容易导致牙齿脱落。牙龈炎会导致血糖更难控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口腔干燥或溃疡。高血糖会导致口干舌燥,更容易发生口腔疼痛、溃疡、炎症和龋齿。勤刷牙和每半年看一次牙医,有助于防止与糖尿病有关的口腔疾病。另外,戒烟和定期清洁假牙也非常重要。 5.头晕或头昏眼花。血糖过高容易造成起身站立速度太快时感到有昏晕感,心跳过快。这些情况可能会突然发生,或者同时伴有呼吸急促、胸闷、说话不清或视力丧失。这时心脏或大脑供血可能减少或受阻。应立即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6.四肢刺痛或麻木。神经损伤会扰乱四肢与大脑之间的神经传递信号。血糖过高容易造成手脚针刺感或麻木,走路时感到脚痛。腿部和脚部肌肉力量减弱,站立不稳。 7.手脚经常疼痛。受损神经会传递混乱的信号,造成身体反应与外界刺激难以同步。很轻柔的毛毯碰到脚都可能会产生疼痛感,夜间疼痛更明显。另外,糖友会感觉手脚极热或极冷,或者感觉像戴了手套和穿了袜子。 8.腿部痉挛或疼痛。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糖友走路或者进行其他身体活动时发生小腿、大腿或臀部疼痛。休息后,疼痛感减轻。建议将此症状告诉医生,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保护血管。 9.肠道及膀胱功能紊乱。高血糖损伤膀胱神经后,患者难以识别何时该小便,导致憋尿,从而让膀胱炎频发。如果肠道神经持续受损则容易导致便秘和腹泻。胃部消化食物能力也会大大削弱,导致呕吐和腹胀。 10.出汗异常。血糖过高容易导致一些患者出汗更频繁,夜间或吃饭时尤其严重。但是,有些患者则完全不出汗,即使在大热天也很少出汗。另外,检查一下脚底,如果皮肤很干燥,说明汗腺功能出现异常。 11.皮肤干燥或瘙痒。血糖过高时,体液相对较少,更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皮肤裂口容易造成细菌侵入皮肤,导致感染愈合缓慢。其他症状包括:皮肤出现黑色斑点、水疱、皮疹、鳞状脱屑或豌豆大小的硬块。皮肤局部还会出现僵硬、蜡状、发凉或无毛等现象。12.性生活困难。性器官也会受到神经损伤的负面影响。血糖过高容易导致男性勃起困难或勃起时间过短,容易导致女性阴道干涩、性唤起困难、难以达到高潮。因此,出现性问题,也要查查血糖。      这12个可怕的身体信号完全能够说明的你的血糖出现了问题,一旦发现症状,应立即就医,而不是存有“过两天就好了”的侥幸心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03    糖尿病高血糖怎么办?      高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对糖尿病患者来控制好血糖是最关键的。首先看看如何把高血糖降下来的方法? 少吃多餐          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食物由于对于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让自己的体重减轻5~10%,就能够显着地改善血糖情况。所以,只要适当地减少热量摄入,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中餐“西”吃        在糖尿病的科学饮食疗法中,尝试一下中餐“西”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餐中一些常用的烹调手法(如蒸、拌、煮),基本上很少用油,或者不用油。黄瓜、番茄、生菜、卷心菜、花菜、西兰花,是制作西餐时常用的蔬菜。这些蔬菜所含热量低,有利尿作用,能生吃的就尽量生吃,个别品种开水焯一下即可食用。这样可充分保留蔬菜的维生素和营养成分。     不过,西餐的烹饪方法中也有不适合病友的,如采用煎、炸、烤等方法制作的食品。西餐中还常用黄油(奶油)代替烹调用油,但黄油(奶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危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中餐“西”吃时应避免煎、炸、烤等烹调方式。 喝点茶      经常的喝茶能够帮助我们控糖,但是要注意不要喝太多的饮料,以免血糖增加,糖尿病患者为了防止血糖的身高,有很多饮品是碰不得的,比如含糖量多的碳酸饮料、果汁等。不过作为三大饮品之一的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是利大于弊的。茶不仅能提供人体充足的水分,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矿物质等,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只要学会喝茶,不仅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还有预防并发症的功效哦。 做些有氧运动      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降糖,因为适当的运动是可以帮助我们消耗血糖的,养成适度、恒定的运动习惯,对于血糖控制也同样重要!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减轻体重;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中性脂肪及低密度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胆固醇。

俞一飞 2024-05-27阅读量169

冠心病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多...

病请描述: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综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全身健康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助您保护全身健康。    常见并发症  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常常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痛、胸闷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心力衰竭: 冠心病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增加心衰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血管病变: 冠心病不仅影响冠状动脉,还可能导致全身血管病变,如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病变及并发症。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科学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饮食原则,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的食物摄入。 适度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 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肥胖对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       全面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介入治疗: 针对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及时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恢复血流,预防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心理支持: 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结语    冠心病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通过多管齐下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科学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护全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人应密切关注冠心病的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共同应对疾病,迎接健康未来。

王亮 2024-04-24阅读量174

早期冠心病症状:紧急求助信号...

病请描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症状可能在早期时非常轻微,但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了解早期冠心病症状并及时求助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心绞痛(也称为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早期冠心病症状: 胸痛或不适感:最常见的早期冠心病症状是胸痛或不适感,通常描述为胸闷、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部,也可能辐射到手臂、颈部、下巴、背部或胃部。 呼吸困难:一些人可能在早期感觉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这种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不足或肺部受累引起的。 乏力和疲劳:早期冠心病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乏力和疲劳,即使在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不规律的心跳: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不齐或心悸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律失常所致。 紧急求助信号不容忽视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或几种症状,尤其是胸痛或不适感,您应该立即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预防早期冠心病 除了及时求助外,预防早期冠心病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 遵医嘱服药: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疾病,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结语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了解早期冠心病的症状,尤其是胸痛或不适感,以及紧急求助信号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遵医嘱服药,我们可以预防早期冠心病的发生,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王亮 2024-04-23阅读量126

突发心梗离世!这3个&ldq...

病请描述:心肌梗塞,简称“心梗”。心脏是“生命发动机”,而心梗会导致心肌坏死,心脏可能就此停工。心肌发生梗塞是因心脏的血管受到血栓(情绪激动、劳累等导致动脉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与血小板黏附、聚结而形成的血凝块)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患者突然死亡。 近年来心梗年轻化趋势明显,特别是35~44岁的人群。前不久,重庆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林因心肌梗塞离世,年仅42岁,意外发生时他正在健身,据说感冒还没完全好。 感冒恢复期间 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 感冒很常见,健身似乎很难和心梗联系到一起?感冒通常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导致,若是病情没有很好控制,病原体侵入心脏组织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诱发心肌炎,最终出现心梗。感冒时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出现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感冒引发心肌梗塞,要么是患者体质较差,免疫抵抗力不足;要么就是病原体过于“强大”。感冒时还是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或剧烈运动,降低心梗发生风险。 注意3个前兆:胸痛、气短、疲倦 突然出现的剧烈胸痛是心梗的典型表现,常常还会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让人产生一种濒死的恐怖感。心肌梗塞有时确实发生地很突然,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心梗发作前的3个信号↓↓↓ 胸部疼痛典型信号,胸口出现压迫感或痛感,持续3~5分钟,可扩散至前臂、肩膀甚至背部,流汗明显增加。疼痛大多是钝痛,不是剧痛,也不会扩散到腕部和手指,要注意区分颈椎病。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气短、喘息,总是感觉“气不够用”,静坐休息后有所恢复,走动时又重新开始。可能和胸痛同时出现,也可能发生在胸痛前。过度的疲劳感正常活动后出现严重的全身性疲惫,可能连走路都费劲,可出现在发病前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心梗的救治存在一个“黄金时间”,发病1个小时内经过有效救治最好,一旦超过6小时,心肌坏死便很难改变。 警惕3大诱因: 劳累、暴饮暴食、吸烟饮酒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倍,发作时没有明显的胸痛、冷汗淋漓等,但结果却更加险恶。糖尿病患者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风险是6.4%~22.0%,比普通人高出2倍以上,病死率也是正常人的2~3倍。 急性心梗大多会有前兆,而气温突然变化、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大量饮酒等都是心梗发作的诱因。 劳累过度 高强度体力劳动、超负荷运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心肌耗氧量骤增,容易引发动脉痉挛而加重心肌缺氧程度,最终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疲劳时健身,不可取。很多年轻人在工作回家后熬夜打游戏,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过度分泌,血管收缩、血压和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向心血管疾病“靠拢”。 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血脂浓度会突然升高,容易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血脂异常难以察觉,约50%的患者都是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大疾病后才发现。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每年做1次血脂检查。 吸烟与饮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男性吸烟者的冠心病猝死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而女性则是4.5倍。 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会造成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率增加而导致心肌耗氧加快,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梗(与劳累过度相似)。 心梗预防贴士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游戏; 坚持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饮食清淡有度,低盐低脂; 戒烟、限酒。 多巴胺刺激带来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细水长流”这四个字,值得细品。 参考文献 [1]初冬谨防心梗和脑中风[J]. 新天地,2014(11):49-49. DOI:10.3969/j.issn.1673-7857.2014.11.031. [2]兰政文. 有一种险情叫"心梗"[J].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2019(12):19-21. DOI:10.3969/j.issn.1671-0223.2019.12.012. [3]张华. 疲劳、血压高、血脂高—— 心梗三大诱因年轻人要当心[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18(9):19. [4]陈辉,游华玲. “好吃‘劳’作”成年轻人心梗诱因[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16(6):19-19. [5]张凡. 心梗不会无故突袭,日常避开8诱因[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1(7):56. 21岁小伙突发心梗捡回一命!医生:他的这些习惯很多人都有https://zhuanlan.zhihu.com/p/569556626

健康资讯 2024-03-15阅读量1.2万

冠状动脉狭窄预防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3.3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10.5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20.4万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