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良性肿瘤 > 病因

良性肿瘤病因

良性肿瘤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11、肝血管瘤需要治疗吗?

病请描述: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同肝囊肿一样。It depends(看情况). 如果所有检查都不能排除恶性,需要像恶性肿瘤一样及时手术切除。当然,较大的血管瘤容易确诊。较小的肿瘤比如1cm以内,CT或磁共振可能表现不典型,无法明确,但即使真的是肝癌,观察2-3个月也很安全。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畸形,属于发育异常。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生长出来的,就像皮肤上面的痣,具体成因不明。 小血管瘤即不会有不适的症状,也不会有什么危害,更不会癌变,全世界还没有血管瘤癌变的病例,所谓的血管瘤癌变,最终都被证实为一开始就诊断错误。小血管瘤即不需要手术,更不需要吃药(吃药无效;吃药无效;吃药无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不过总有患者说小血管瘤导致不适,其实往往跟血管瘤没有关系,原因见第9篇,不再赘述。遇到此种情况,我总会耐心的跟患者解释,消除恐惧和焦虑。 但是,亦有部分血管瘤建议手术:第一,血管瘤巨大,比如超过10公分。肯定是进行性增大的血管瘤;第二,生长过快的血管瘤,比如每年直径增加1-2cm甚至更多,这种血管瘤可以短短几年内超过10cm;第三,考虑血管瘤是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比如左边肝脏的血管瘤,可以压迫胃,引起腹胀、进食减少甚至营养不良。这类血管瘤往往不小,小血管瘤,无论长在哪里,都不可能有不适。第四,从事高风险职业比如极限运动、拳击等,因为暴力容易导致血管瘤破裂,手术适应征可适当放宽,但也仅限于相对较大的血管瘤。 最后强调一点,不手术的患者至少每年复查一个肝胆彩超(不包括发现的第一年,具体原因见下一篇),了解血管瘤的生长情况。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6-13阅读量20

血尿的诊断与治疗

病请描述:血尿的诊断、鉴别、病因与治疗原则 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使尿液呈现淡红色或红色。这一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泌尿系统的某种疾病。本文将深入探讨血尿的诊断方法、鉴别要点、常见病因以及治疗原则,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血尿的诊断 血尿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液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尿液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的红细胞,而医学影像学检查则可以揭示出血尿背后的潜在病因。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判断血尿是来自肾小球还是非肾小球,以及可能的病因。 二、血尿的鉴别 血尿的鉴别主要是区分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通常是由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起的,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则可能是由于结石、肿瘤、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的。鉴别这两种血尿的关键在于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肾小球性血尿中的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而非肾小球性血尿中的红细胞则多为正常形态。 三、血尿的病因 血尿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红细胞进入尿液。 2. 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划伤尿道黏膜,导致血尿。 3.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出血。 4. 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可能破裂出血,导致血尿。 5. 其他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能导致血尿。 四、血尿的治疗原则 血尿的治疗原则主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原则: 1. 针对肾小球疾病的血尿:这类疾病的治疗通常包括控制高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等。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 2. 针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血尿: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清除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同时,预防结石复发也很重要,包括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等。 3. 针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血尿: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保持尿道清洁、多饮水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4. 针对泌尿系统肿瘤的血尿: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恶性肿瘤,除了手术切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 针对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尿:需要根据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血液系统疾病可能需要输血、使用止血药等;全身性疾病则需要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 总之,血尿的诊断、鉴别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医学检查结果。针对不同病因的血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战胜疾病。

詹行闻 2024-04-28阅读量202

脑膜瘤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病请描述: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   确诊脑膜瘤需要做哪些特殊检查?   脑电图多为局限性异常Q波,慢波为主,背景脑电图的改变较轻微。脑膜瘤血供越丰富,δ波出现越明显。X线平片可显示局部颅骨内板增厚,骨板弥漫增生,外板骨质增生呈针状放射。颅骨脑膜动脉沟增粗扭曲。其中颅骨增生部位提示为肿瘤的中心位置。脑血管造影对证实肿瘤的血管结构、肿瘤富于血管程度、主要脑血管的移位以及肿瘤与大的硬脑膜的关系、窦的开放程度(决定术中是否结扎)提供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   CT检查可见,肿瘤位于脑外,边界清楚、密度均匀,于硬脑膜有广基接触,强化后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MRI检查可见,等T1或者稍低信号,T2信号可以为等信号,高信号(提示肿瘤质地相对较软),低信号(提示肿瘤质地相对较硬),强化后明显强化。针对于脑膜瘤检查,主要为CT及核磁共振。   因脑膜瘤绝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复发脑膜瘤的首选方法仍是手术。并可以配合放射治疗等。   脑膜瘤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决定于脑膜瘤部位、大小,对于周围组织有无压迫,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若脑膜瘤相对较小(如1cm)以下,对脑组织及颅神经无明显压迫症状,可以观察,建议每年复查一次,有无变化。脑膜瘤直径小可行伽玛刀治疗若肿瘤相对较大,对于周围脑组织及颅神经有明显压迫、或者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只要患者无手术禁忌症,能够耐受手术,建议行手术切除。由于肿瘤接受来自颈内颈外动脉的双重供血术中出血较多彻底切除应包括受侵犯的硬脑膜及与之相邻的颅骨否则容易复发。

赵天智 2024-04-25阅读量182

发现了脑膜瘤该怎么治疗?观察...

病请描述: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检查出脑膜瘤,应该观察,还是手术?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   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精细程度大大提高,不仅使脑膜瘤切除得更为彻底,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主要的神经和血管,减少了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手术的疗效大大提高。   2、放射治疗   良性脑膜瘤全切效果极佳,但因其生长位置,约有17%~50%的脑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还有少数恶性脑膜瘤也无法全切。上述两种情况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肿瘤的放疗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见。

赵天智 2024-04-09阅读量90

良性肿瘤病因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741
复发性流产、不孕不育、生化妊娠、反复胚胎移植失败、原因不明性及生殖免疫性不孕不育、指导病因筛查、诊治及保胎用药建议和指导药物治疗,妇科宫颈疾病筛查及规范治疗,妇科良性肿瘤手术、宫腔镜及阴道镜等。产科各项报告解读、产检及孕期营养指导控制孕期体重,提高顺产率。

良性肿瘤病因相关医院 更多>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0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