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脊柱外科 > 坐骨神经痛 > 预防

坐骨神经痛预防

坐骨神经痛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坐骨神经痛,听起来熟悉又陌生

病请描述: 实际上,在经过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坐骨神经痛这个术语的过度使用,已经使得如今的坐骨神经痛成为了一种广义上的描述,涵盖了一种症状,而非具体的诊断。 上班一族,在电脑边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就会觉得一侧或双侧臀部到腿上产生一阵一阵的痛感,情况轻微的人可能只感到腰酸背痛,而严重者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这个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就是那个让你的臀部感觉自己是火箭发射台的痛症,它的根源就在髋部,是身体里最长、最壮实的神经。 不过,真正的坐骨神经损伤其实很少见,但人们习惯于用“坐骨神经痛”这个词来形容腰部一发作,腿部也跟着闹情绪的那种痛。这种痛的共同点就是它得罪了神经,可能是挤压、刺激、发炎,或者神经被腰部玩弄于股掌之间,惹得它生气不已。 当处在坐骨神经痛的急性期时……你可能会感受到沿着坐骨神经分布的剧烈疼痛,从腰部一直延伸到腿部和足部,同时还可能伴有肌肉无力、麻木、刺痛等症状。 这种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形容它像是“烧灼”、“电击”或“针扎”,有些人则说它是持续不断或间歇发作的。通常情况下,腿部的疼痛要比下背部的更加严重。如果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当您突然改变姿势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此外,一些强制性或突发性的身体动作,如咳嗽或打喷嚏,也会使疼痛加剧。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这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更脆弱更容易退变,退变的椎间盘可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而这些神经根共同组成坐骨神经。   椎管狭窄:椎体的退变可造成椎管的狭窄,从而对脊髓或神经根造成压迫,坐骨神经痛是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之一。   脊柱肿瘤:脊柱肿瘤对神经根的直接压迫也可导致坐骨神经痛,但并不常见。   梨状肌综合征:位于臀部的梨状肌有时也会对坐骨神经造成刺激,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感染或外伤:坐骨神经痛也可由外伤、骨折、感染等引起。 自我检查——直抬腿测试 通过采用直抬腿的姿势,你可以将坐骨神经拉伸至最大限度,并引发神经根的运动,以促使其滑动。当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时,由于神经根与周围组织之间可能发生粘连,会影响其滑动的顺畅性。因此,在进行直抬腿动作时,如果你注意到抬腿的角度减小,或者抬腿时原有症状加剧,考虑是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日常预防的三个要点 1.养成良好的用腰习惯 平时保持坐姿端正,尽量减少久坐弯腰;避免过度疲劳,不要突然进行剧烈的腰部活动,如需弯腰拎重物,最好先做适当的腰部准备活动,并下蹲提起,避免直接弯腰拎起,尤其是年纪大或有相关病史的人群。 2.加强腰背部核心肌群锻炼 选择不太可能伤害背部的体育活动,考虑游泳、瑜伽等,强化腰背部周围核心肌群,同时需要注意做好热身且循序渐进,以防运动损伤。 3.保持健康的体重 超重和不良饮食与全身炎症和疼痛有关,距离理想体重越近,脊柱承受的压力就越小。 4.科学选择床垫 床垫的选择主要考虑硬度问题,一方面不能过于柔软,躺下后如果整个人都陷入床垫里,反而会增加腰椎局部压力,另一方面不能过于坚硬,睡硬板床,由于应力过于集中,睡醒反而会周身酸痛。床垫软硬要适中,才能给予脊柱良好的支撑与保护。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728

腰酸背痛为什么久治不愈?

病请描述:腰酸背痛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话题,有文献报道超过65%的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有过腰背痛的侵扰,有数据表明:腰背痛是体力劳动者因病休息的第二大类原因,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尽管发生率很高,但是腰背痛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为什么腰酸背痛久治不愈呢? 腰酸背痛长期以来也是是骨科、疼痛科和康复门诊的“常见病”。我们常常听说“患者腰痛,大夫头痛”,多少患者奔走各家医院寻求镇痛良方而未能获得满意疗效,不少人还被“祖传秘方”骗走了不少钱财,直到如今还是这样。 脊椎的退化早在 20 多岁时就开始了,最先退化的就是椎间盘,开始会先失去水分与弹性,部分产生椎间盘的突出或破裂,有一些则进一步造成后关节松动、增生骨刺。多数人只有轻微背 部或臀部酸痛。当骨刺压迫到神经的时候,会产生大腿下肢的酸、麻、痛,即所谓的坐骨神经痛。 同时,中老年人由于后关节松动、滑脱或侧弯,产生脊椎管路狭窄也可压迫神经:另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脊椎病变,则由于骨质疏松,引起胸腰椎交界处压迫性骨折,常因微小受伤,如弯腰拿东西或滑跤,便可能造成这类骨折。多数脊椎压迫性骨折患者在 6~8 周后,都会得到良好的改善,但仍约有 5%的病人疼痛会持续加剧,造成驼背,甚至神经的压迫。 然而,在日常生活或临床工作中,人们往往对人体肌肉--骨骼平衡系统失衡是引起腰酸背痛的原因认识不足,只注意如何镇痛,忽视了查找病因减少破坏人体平衡系统的发病因素,即“治本”;虽然镇痛了,但发病因素在患者身上始终还存在着,所以镇痛药一停,病又复发,或者治疗康复方法常常也是以偏概全,采取的运动锻炼措施缺乏针对性。一说到“锻炼”,就只知道“走路”或“瑜伽”,所以症状反反复复,腰酸背痛老治不好。 王明杰博士表示,针对腰酸背痛,三分治七分养,预防远重于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从源头上找到防治办法。在治疗颈、背、腰、臀、腿痛时,应首先改善治疗肌肉的损伤;防止姿势不正确而引起的动力性或静力性伤害,从而恢复脊柱--骨盆--肌肉的力学平衡,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同样,在预防上也要考虑如何矫正脊柱的力学平衡问题,即应在克服肌肉不平衡上下功夫,要镇痛的同时,调整工作频率和姿势,做特定、有针对性的体操锻炼,加强相关肌肉的抗疲劳能力,使人体重建平衡,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临床证明,在药物镇痛同时,坚持天天做有针对性的、功能性的锻炼的患者,基本上没有复发。有经验的骨科医师认为,进行使肌肉产生紧张和疲劳的姿势相反方向的运动——反向运动锻炼,是最好的。而不是单纯走路,或每周只练1~2次“时尚”瑜伽,那是很不够的。 很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人不大懂得趋利避害,远离伤害机体平衡的致病因素,得病治疗时,也只片面追求一时的症状缓解,以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使许多并不复杂、困扰人们的常见病,如枕大神经痛、肩周炎和腰肌劳损等,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而锻炼康复治疗如同医师开处方一样,一种药治一种病,不同部位疼痛需要不同的康复锻炼体操。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532

反复腰背疼痛?快查查是不是腰...

病请描述:很多老年人在出现了反复的腰背疼痛后,会觉得年纪大了都会这样,于是选择忍着。结果,有些人忍着忍着就发现,不仅腰背疼痛越来越严重,走路的时候下肢还会酸、麻、胀、疼,不得不休息一会儿再走。其实,这些人就很可能是出现了腰椎管狭窄。什么是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在临床中称为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我们的椎管是由多个脊椎的椎孔连接形成的通道,可以对其间的脊髓和神经根起到保护作用。神经根经椎间孔出椎管,分布至躯体和四肢,形成周围神经,支配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腰椎管狭窄症就是因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到压迫的一种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腰椎管出现了狭窄?腰椎管狭窄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腰椎管狭窄比较少见,是由先天性椎管发育不全导致的,而继发性椎管狭窄则是一些后天性因素,如退行性改变、外伤、炎症、手术等,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等,导致椎管变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神经根。因此,有先天性腰椎管发育不全、长时间姿势不当、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久坐、有腰椎病变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生腰椎管狭窄。出现什么症状需要警惕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的主要表现为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坐骨神经痛等。其中,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腰背痛,且往往腰痛多年,之后开始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反复的腰背痛时,就要开始警惕了,必须及时就医。腰椎管狭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跛行,就是一开始说的: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就出现酸、麻、胀或疼痛,出现跛行,休息一会儿后又能行走,但行走一定距离后又再次引起出现跛行。当腰椎管狭窄压迫到坐骨神经时,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即逐渐出现的下肢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向足背部放射。而当椎管狭窄使马尾神经受压时,就会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鞍区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反复腰背疼,怀疑腰椎管狭窄怎么办?如果出现了反复的腰背疼痛,或者已经出现间歇性跛行,要及时前往医院脊柱外科或者骨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一些查体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是否为腰椎管狭窄。如果确定是腰椎管狭窄,就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推拿、有氧运动、姿势锻炼、佩戴围腰、使用镇痛药物等。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或者系统性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者治疗后复发,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是椎间孔镜手术。为了预防腰椎管狭窄,提高我们腰椎的使用寿命,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保持健康的体重,科学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每一天!

史国栋 2023-10-25阅读量1366

是什么,让青少年的腰椎间盘变...

病请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导致腰疼、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马尾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老年人,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也正在遭受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折磨。 那么,是什么让青少年的腰椎间盘变得突出呢? 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退行性改变的发生。 1. 运动损伤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但青少年的腰肌薄弱,举重、摔伤等高强度运动,或者瑜伽、舞蹈等柔韧性运动,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腰部损伤,出现腰椎间盘纤维环的撕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中,30%~60%之前有过腰部损伤史。 2. 不良坐姿 伏案工作、跷二郎腿等不良坐姿会改变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加腰椎承受的压力,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青少年学业压力大,经常保持长期久坐不动的姿势,更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图:不同t位状态下的脊柱承重 3. 肥胖 随着体重的增加,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长时间的过度负重,也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4. 腰椎疾病 椎管狭窄等腰椎疾病也可以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5. 遗传 13%~57%青少年的父母也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青少年应该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1. 避免外伤 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运动。尽量选择对称性运动,如蛙泳、仰卧起坐、俯卧撑、体操等,避免非对称性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等。 2. 加强锻炼 一周至少锻炼3次,尤其要加强腰背肌训练,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 3. 注意坐姿 端正坐姿,腰背部挺直,背部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板呈90度垂直,避免跷二郎腿、伏案,同时应注意椅子不能过高。避免久坐,每小时要起来活动一下。 4. 正确用腰 日常生活中,如需搬提重物,应采用屈髋、屈膝下蹲的方式,避免弯腰提重物。 5. 控制体重 青少年应合理饮食,控制好体重,超重、肥胖的青少年应制定恰当的减肥计划。 6. 积极治疗腰椎疾病 如果患有椎管狭窄等腰椎疾病,应积极接受规范治疗。 最后,如果青少年出现腰部无法缓解的疼痛,甚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要考虑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如果怀疑自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自测: 平躺,把脚伸直、抬高。如果腰椎间盘正常,往往可以抬高至90度,且不会有任何不适感;而椎间盘突出者则大多只能抬高至30度左右,超过30度就容易出现明显的疼痛。

许鹏 2023-05-08阅读量1723

坐骨神经痛预防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302
脑血管疾病、眩晕症、面神经炎、面肌痉挛、坐骨神经痛、头痛、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评分:0
问诊量:50
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理及正确预防控制!特别是老年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颈肩痛、腰背疾患、创伤复位及外固定、手足外科治疗。
评分:10
问诊量:960
临床麻醉,疼痛诊疗,危重病急救,各种男科疾病,急诊医学等另可免费咨询个人生理性心理性疾病及各种隐私性疾病,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高危性行为艾滋病咨询等,绝对尊重并保守患者隐私,可成为您家庭的私人保健医生。
评分:10
问诊量:5193
骨科、普外科等临床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能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干预、指导、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尤其对老年慢性疾病、流行病、骨关节相关疾病有较强的预防指导和健康管理能力,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骨颈椎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痛风性关节炎等。

坐骨神经痛预防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脊柱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