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会出现这样的腿疼,从臀部开始一直窜到大腿、小腿甚至到脚上,特别难受,有时候疼得都走不了路了,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告知这是坐骨神经痛。怎么又是坐骨神经痛,又是腰椎间盘突出?这两种病是一回事吗?这种情况又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就让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吧。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一样吗? 事实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是两种病。坐骨神经痛可以有各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炎症、肌肉问题、肿瘤压迫等,但它最常见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常见的症状也是坐骨神经痛。 大家总是习惯把坐骨神经痛当成一种病,但其实临床中很少这么叫,往往会把它作为症状,具体诊断一般会找到导致它的最根本病因,比如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肿瘤等,这样才是我们临床更专业的叫法。 为何提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常和坐骨神经痛关联在一起? 其实,只要腰4-骶3的神经根受压或损伤都会引起坐骨神经痛,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出现的两个节段就是腰4-5、腰5-骶1,它们突出压迫到的神经恰好就是引发坐骨神经痛的神经,所以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会出现坐骨神经痛。 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呢? 由于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还是应该先治疗根源性的腰椎间盘突出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后,坐骨神经痛也会随之消失。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首选都是保守治疗,经过药物、按摩、牵引、理疗等方法后,症状都会得到不错的缓解。但还有一小部分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而且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了,就需要手术干预了。手术将突出的椎间盘切除后,神经受压解除,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正规治疗后,这样的坐骨神经痛都会大大缓解。
王作伟 2024-11-18阅读量1678
病请描述: 实际上,在经过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坐骨神经痛这个术语的过度使用,已经使得如今的坐骨神经痛成为了一种广义上的描述,涵盖了一种症状,而非具体的诊断。 上班一族,在电脑边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就会觉得一侧或双侧臀部到腿上产生一阵一阵的痛感,情况轻微的人可能只感到腰酸背痛,而严重者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这个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就是那个让你的臀部感觉自己是火箭发射台的痛症,它的根源就在髋部,是身体里最长、最壮实的神经。 不过,真正的坐骨神经损伤其实很少见,但人们习惯于用“坐骨神经痛”这个词来形容腰部一发作,腿部也跟着闹情绪的那种痛。这种痛的共同点就是它得罪了神经,可能是挤压、刺激、发炎,或者神经被腰部玩弄于股掌之间,惹得它生气不已。 当处在坐骨神经痛的急性期时……你可能会感受到沿着坐骨神经分布的剧烈疼痛,从腰部一直延伸到腿部和足部,同时还可能伴有肌肉无力、麻木、刺痛等症状。 这种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形容它像是“烧灼”、“电击”或“针扎”,有些人则说它是持续不断或间歇发作的。通常情况下,腿部的疼痛要比下背部的更加严重。如果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当您突然改变姿势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此外,一些强制性或突发性的身体动作,如咳嗽或打喷嚏,也会使疼痛加剧。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这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更脆弱更容易退变,退变的椎间盘可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而这些神经根共同组成坐骨神经。 椎管狭窄:椎体的退变可造成椎管的狭窄,从而对脊髓或神经根造成压迫,坐骨神经痛是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之一。 脊柱肿瘤:脊柱肿瘤对神经根的直接压迫也可导致坐骨神经痛,但并不常见。 梨状肌综合征:位于臀部的梨状肌有时也会对坐骨神经造成刺激,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感染或外伤:坐骨神经痛也可由外伤、骨折、感染等引起。 自我检查——直抬腿测试 通过采用直抬腿的姿势,你可以将坐骨神经拉伸至最大限度,并引发神经根的运动,以促使其滑动。当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时,由于神经根与周围组织之间可能发生粘连,会影响其滑动的顺畅性。因此,在进行直抬腿动作时,如果你注意到抬腿的角度减小,或者抬腿时原有症状加剧,考虑是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日常预防的三个要点 1.养成良好的用腰习惯 平时保持坐姿端正,尽量减少久坐弯腰;避免过度疲劳,不要突然进行剧烈的腰部活动,如需弯腰拎重物,最好先做适当的腰部准备活动,并下蹲提起,避免直接弯腰拎起,尤其是年纪大或有相关病史的人群。 2.加强腰背部核心肌群锻炼 选择不太可能伤害背部的体育活动,考虑游泳、瑜伽等,强化腰背部周围核心肌群,同时需要注意做好热身且循序渐进,以防运动损伤。 3.保持健康的体重 超重和不良饮食与全身炎症和疼痛有关,距离理想体重越近,脊柱承受的压力就越小。 4.科学选择床垫 床垫的选择主要考虑硬度问题,一方面不能过于柔软,躺下后如果整个人都陷入床垫里,反而会增加腰椎局部压力,另一方面不能过于坚硬,睡硬板床,由于应力过于集中,睡醒反而会周身酸痛。床垫软硬要适中,才能给予脊柱良好的支撑与保护。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720
病请描述: 典型案例: 杨**,60岁,2022年8月25日就诊。 主诉: 腰腿疼痛20余年,时轻时重,近两周疼痛加重,向左侧臀部和小腿外放散,伴左侧小腿外侧麻木,久行久立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曾到外院就诊,进行消炎阵痛治疗无缓解,而来我医院就诊。 曾2015年行腰椎微创手术(具体术式不详) 。有高血压病史4年。 查体:腰3到腰5椎旁压痛,腰4/5棘突间压痛,左侧骶髂关节及臀部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抬高约40度角出现疼痛), 左髋外展屈曲和外展受限, 左侧肌力下降,膝腱反射弱,跟腱反射亢进。 腰椎核磁共振:腰4--骶1终板炎腰3--骶1椎间盘膨出,椎管狭窄,4/5为著。 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2腰椎椎管狭窄,3坐骨神经痛,4骨盆区筋膜炎,5,髋关节活动受限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了五次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小针刀治疗,每周一次,结合中医正骨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感明显消失,行走和站立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随访及痊愈: 患者经过三个月时间的随访,症状持续改善,经再次检查确认已经痊愈,行走慢跑自如。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建议: 继续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避免长时间负重和受凉,以维持康复状态。 以上为病例报告,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效果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马彩毓 2024-01-08阅读量1931
病请描述:很多老年人在出现了反复的腰背疼痛后,会觉得年纪大了都会这样,于是选择忍着。结果,有些人忍着忍着就发现,不仅腰背疼痛越来越严重,走路的时候下肢还会酸、麻、胀、疼,不得不休息一会儿再走。其实,这些人就很可能是出现了腰椎管狭窄。什么是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在临床中称为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我们的椎管是由多个脊椎的椎孔连接形成的通道,可以对其间的脊髓和神经根起到保护作用。神经根经椎间孔出椎管,分布至躯体和四肢,形成周围神经,支配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腰椎管狭窄症就是因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到压迫的一种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腰椎管出现了狭窄?腰椎管狭窄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腰椎管狭窄比较少见,是由先天性椎管发育不全导致的,而继发性椎管狭窄则是一些后天性因素,如退行性改变、外伤、炎症、手术等,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腰椎滑脱等,导致椎管变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神经根。因此,有先天性腰椎管发育不全、长时间姿势不当、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久坐、有腰椎病变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生腰椎管狭窄。出现什么症状需要警惕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的主要表现为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坐骨神经痛等。其中,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腰背痛,且往往腰痛多年,之后开始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反复的腰背痛时,就要开始警惕了,必须及时就医。腰椎管狭窄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跛行,就是一开始说的: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就出现酸、麻、胀或疼痛,出现跛行,休息一会儿后又能行走,但行走一定距离后又再次引起出现跛行。当腰椎管狭窄压迫到坐骨神经时,就会出现坐骨神经痛,即逐渐出现的下肢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向足背部放射。而当椎管狭窄使马尾神经受压时,就会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鞍区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反复腰背疼,怀疑腰椎管狭窄怎么办?如果出现了反复的腰背疼痛,或者已经出现间歇性跛行,要及时前往医院脊柱外科或者骨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一些查体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是否为腰椎管狭窄。如果确定是腰椎管狭窄,就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推拿、有氧运动、姿势锻炼、佩戴围腰、使用镇痛药物等。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或者系统性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者治疗后复发,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是椎间孔镜手术。为了预防腰椎管狭窄,提高我们腰椎的使用寿命,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保持健康的体重,科学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每一天!
史国栋 2023-10-25阅读量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