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痛伴便血 > 饮食

腹痛伴便血饮食

腹痛伴便血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风湿闰月说 | 明明是骨头上...

病请描述: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骨盆关节,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然而,许多 AS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能遇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腹泻。 事实上, AS 患者病情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性较大,腹泻可能是一个隐藏的健康危机。今天,就让黄闰月医生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是肠道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肠道损伤和功能障碍。 炎症性肠病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AS 病情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据估计,大约有 4~16% 的 AS 患者会伴随有炎症性肠病。 AS 伴发炎症性肠病的危害? AS 伴发炎症性肠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以下危害: 加重病情 炎症性肠病可导致 AS 患者病情加重,使关节炎症、肌肉疼痛等症状更加明显。 此外,炎症性肠病还可导致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病情。 影响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还需承受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 增加并发症风险 炎症性肠病可增加 AS 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如肠梗阻、肠道穿孔等,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 导致营养不良 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病情。营养不良还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从脾论治 AS 根据 AS 临床特征,其可归属中医学“痹证”“大偻”等范畴,多由先天不足、肝肾亏虚、督脉失养所致。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脾病则四肢不用……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AS 的发病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虚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则不能濡养筋骨,加之风寒湿邪的侵袭,可导致 AS 的发生。 现代研究也证实,AS 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并发的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相关性,表明中医脾脏功能与 AS 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 《傅青主女科》指出“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 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它们在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中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后天赖先天之温养激发,先天依后天之充养培育。 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导致肾失所养,精气匮乏;另一方面,湿浊内生又会克伐肾水,继而影响其蒸化、代谢等功能。 脾虚作为 AS 的重要病机,正越来越受到医家重视。临床试验也显示,从脾论治 AS 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AS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腹泻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炎症性肠病。 同时,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作息规律、心理调适和定期体检等措施,降低炎症性肠病对 AS 患者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王丽莹,闻志轲,孟庆良. 肠道菌群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J]. 中医学报, 2023, 38 (09): 1823-1828. [2]谭城举,金红波,黎小东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研究进展 [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 (06): 672-675+680. [3]邱型丰,何晓瑾. 从肾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 47 (01): 95-99. [4]王秀涛,王培. 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2, 31 (13): 2317-2320. [5]孙春全,董甜甜,庞亚铮等.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溃疡性结肠炎案 [J]. 中国针灸, 2017, 37 (02): 180. [6]何东仪,程鹏 ,汪荣盛 等.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J]. 上海医药, 2023, 44 (13): 23-30+43.

黄闰月 2024-01-24阅读量415

注意洪灾过后小心肾脏疾病频发

病请描述:连日来,京津冀极端强降水备受公众关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根据气象部门最新的分区预警情况,截至8月1日10时,北京门头沟区仍处于暴雨橙色预警状态,其他区均已经降级为暴雨黄色预警。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灾、台风、飓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腹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等疾病频发,给灾区群众带来了二次伤害。在这些二次伤害中,有不少疾病可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医生、患者甚至普通人群都应引起注意,正确防治这些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可分为因洪水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 一、AKI 洪水相关的AKI主要有两类,分别为因腹泻而导致的AKI和钩端螺旋体感染导致的AKI。 1、腹泻 在发展中国家,肾脏缺血是导致AKI的主要原因。腹泻、传染性疾病、流产并发感染、染料以及草药的使用都可能导致肾脏缺血。而腹泻即与长期的恶劣生存环境与饮水卫生相关,也与自然灾害后的不洁饮食相关。据统计,大部分洪水、飓风、海啸受灾地区的民众都发生了大规模腹泻。 此类AKI的应对措施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灾区人民应该洁净饮食,例如食用包装饮食,饮用瓶装水,这可以避免腹泻。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病)死后的畜禽及动物产品;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要清洗消毒后使用;不吃剩饭剩菜和生冷食物;不购买和食用无证食品;洪灾和退水期间应避免大型聚餐。腹泻后,也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如饮用淡盐水等。 若不幸发展为AKI或AKI高危患者,则根据KDIGO AKI指南,在没有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下,建议使用等渗晶体而不是胶体(白蛋白/淀粉)作为AKI高风险或AKI患者的扩容手段(2B)。 2、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据统计,与寒带、温带等地区相比,亚热带地区如泰国、印度、我国南部地区在洪水、台风袭击后更容易发生钩端螺旋体病。虽然,此次洪水的主要受灾地在北方,但由于正值夏季,气温较高,不能完全排除钩端螺旋体暴发的可能性。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存在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如流感样症状(发热、肌痛和头痛);伴随终末期器官损伤的严重症状(如急性肾损伤、急性肝功能衰竭、出血性素质);肺出血引起急性咯血;无菌性脑膜脑炎引起急性意识障碍;以及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炎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 疑似钩端螺旋体病感染的三个指标包括:①急性发热性疾病;②黄疸;③AKI。患者发病时存在严重的肌痛、出血倾向和明显的黄疸可预测为严重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脏受累从无症状的泌尿系统异常到需要维持性透析治疗的严重AKI不等。肾脏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管损伤及间质性肾炎,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或者坏死,管腔扩张,伴有透明管型和细胞碎片,肾间质水肿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发现是低钾血症和肾钠消耗。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AKI发生率为10%~88%,通常是非少尿性的,低钾血症占AKI病例45%~50%。因此,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非少尿型AKI(或多尿)的临床线索结合是钩端螺旋体病肾病的独特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主要方法为显微镜、免疫染色、生物培养和DNA扩增。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钩端螺旋体病IgM试纸则是其间接鉴别方法。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主要分为对因治疗(如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钩端螺旋体病还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起始指征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液体超负荷和尿毒症。 二、CKD 在洪灾过后,灾区的水体受到污染,人畜尸体、粪便浸泡于水体中。而灾区民众在逃难或避灾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甚至长期浸泡于水体。然而,这可能会引起肠源和泌尿生殖系统的血吸虫寄生。 我国常见的血吸虫种类为肠源血吸虫,种类为日本血吸虫,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和便血,这些症状也可能引起AKI。泌尿生殖系统的血吸虫虽然少见,但并非没有,其常见种类为埃及血吸虫。此类血吸虫是直接攻击患者肾脏,使患者进展为CKD。其典型症状为血尿。在晚期病例中,有时可诊断出肾脏损伤和膀胱及输尿管纤维化。膀胱癌则是晚期另一种可能的并发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生殖器损伤、阴道出血、性交疼痛和外阴结节等症状。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男性患者则可能会出现精囊、前列腺和其它器官病变。这一疾病还可造成其它长期不可逆转的后果,包括不育症。 对于血吸虫感染的相关肾脏疾病,KDIGO指南的最新建议如下: 对于血吸虫患者,适当检测地方性合并感染(沙门氏菌、HBV、HCV、HIV)是有必要的,针对性治疗可能会改变潜在的肾小球肾炎或血吸虫病后遗症的严重性。对怀疑有血吸虫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有病毒合并感染(HCV、HBV、HIV)的情况下,应进行肾脏活检。伴血吸虫感染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应使用足量、足够疗程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以根除寄生虫感染(表1)。 在灾难来临时,除了积极挽救生命,还应注意避免次生灾害,防疫治疫,共克难关。希望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而健康的新生活。

王涛 2023-08-07阅读量933

中医药:上古仙医实用中医,中...

病请描述:实用民间中医药谚语                                      河南平顶山男科葛广伟医师,河南擅长男科老中医,祖传中医男科世家,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学习于解放军98医院多年,行医20多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包皮龟头炎,睾丸炎,尖锐湿疣,腰椎间盘突出症,皮肤病。咨询电话:1522480889                一、防病治病谚语 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二、预防疾病谚语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吃了马齿苋,到老无病患。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夏天常喝绿豆汤,防暑解毒保安康。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三、药名食疗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四、食用功效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其它、实用小谚语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 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跳不跳,七马吊(徐长卿);移不移,枫荷梨. 骨头跌得粉粉碎;药中要用四叶对. 八叶黄荆七叶拿,不劳神仙罗汉爷.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萝卜泡茶,大夫睡床。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早春早春,慎防春瘟。 三月三月,芥菜当灵丹。 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懂得千里光,皮癣一扫光。 千杯不醉枳具子,一杯醉倒闹羊花。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诸药为各病之药。 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人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药名食疗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若要皮肤好,米粥加红枣。   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血压高头昏,红萝卜粥灵。   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四、食用功效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润肺乌发食核桃,生津安神乌梅好。   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五,中医谚语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 END ·

葛广伟 2023-06-17阅读量1.1万

宝宝粘液大便,带血丝,先别着...

病请描述:1、小肠黏膜受损处理 1)如果确定牛奶蛋白过敏,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2)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及时调整妈妈的饮食,尤其是含有蛋奶麦成分的食物。 3)添加辅食的宝宝做好饮食日记,找出过敏原并进行回避。   2、肛裂处理 可以适当的用温黄连素水浸泡或者湿敷,再配合使用红霉素等含抗生素软膏,促进肛裂的恢复。排便前,在肛裂处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以加强润滑。宝宝肛裂比较严重的话,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3、乳糖不耐受  泡沫样便或稀水样便混有少量的血丝,没有发热或伴随低热,伴有腹胀、腹痛、排气等症状,且腹泻已超过1周以上。考虑可能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4、肠套叠  如果大便中带血丝,伴严重的哭闹,甚至呕吐,但没有发热,需要考虑肠套叠。 因为孩子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身体器官非常的脆弱,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如果孩子有便血的症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仔细辨认。一旦宝宝有异常情况,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李怀宁 2023-05-25阅读量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