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痛伴便血 > 症状

腹痛伴便血症状

腹痛伴便血症状相关内容 更多>

高龄并非手术禁区!92岁老人...

病请描述: 当身体持续性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别大意,可能这是身体不适发出的重要信号! 广州市天河区的陈奶奶今年92岁,右下腹部疼痛伴腹泻症状出现两月有余,起初依靠药物缓解症状。而在一周前,她的腹胀腹痛加重,疼痛持续无缓解,肛门没有排气,完全喝不下水,才被家人送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 CT检查结果显示,陈奶奶罹患的是升结肠起始段-回盲部结肠癌(T3期)伴梗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一区董志勇主任会诊后,建议尽快手术治疗。“与直肠癌相比,结肠癌的位置比较高,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发现。” 腹痛两月有余一直当肠胃炎治疗 据了解,陈奶奶身体一直都很硬朗,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理自家门前的菜园,挑水施肥,行动自如。 两个月前,她开始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家人以为只是常见的胃肠不适,并未引起重视。两周后,陈奶奶腹痛并未缓解。2月1日,陈奶奶腹痛难忍,被家人送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CT结果显示:回盲部肿瘤增大导致肠腔狭窄,肠镜取病理检查,发现其肿瘤为恶性,考虑升结肠起始段-回盲部结肠癌(T3期)并低位小肠不全梗阻。为寻求进一步专科治疗,遂转至胃肠外科一区。 “去年6月,我们带她做过一次癌症筛查,结果显示癌症指数偏高,但那时候她身体是没有任何不适的,我们也就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后来12月开始肚子疼,每天拉稀4-5次,吃了药好转几天,又循环反复。老人家怎么都不愿意到大医院检查,没成想,现在拖成了癌”。陈奶奶女儿说起母亲的病情,非常自责。 92岁高龄不是手术“禁区”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 “结肠癌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并易引起肠梗阻和肠腔狭窄,现在不全性小肠低位梗阻一旦发展为完全性梗阻,则腹痛加剧,会导致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病情再加重,可能会出现肠破裂,危及生命。结合这位92岁的患者情况,我们认为她除了血压偏高,其心肺功能等方面功能较好,可以耐受手术,但是因为高龄,以及肿瘤的原因,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术后也有发生血栓风险的风险,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全腹腔镜微创的手术方式治疗。”董志勇主任表示。 经过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董志勇主任、胡瑞翔医生等手术医生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完成这台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 术后第一天,陈奶奶生命体征稳定,腹部疼痛消失,术后第二天,她能够坐起并下床活动。早上查房间隙,还特意拉住董志勇主任的手,表示感谢。 人到中年最好安排一次肠镜检查 “一般都认为,高龄老人家患癌,考虑其基础疾病多、身体器官耐受力低、术后愈合差,因此手术意义不大,但随着癌症诊疗技术提高、术中麻醉、术后护理等方面的进步,年龄其实并不是决定是否行手术的‘禁区’,只要术前进行充分评估,术中团队紧密合作,术后精细管理,90多岁高龄做结肠癌手术,也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董志勇主任解释道。 董志勇主任提醒,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发现,一经发现大多是晚期。人到中年,安排一次肠镜检查非常有必要,肠镜是检查肠癌的有效手段。强烈建议这7类人要及时做个肠镜: 01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02 40岁以上,持续两周有以下肛肠症状人群: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 03 腹部固定部位疼痛;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04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05 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

董志勇 2024-02-20阅读量343

风湿闰月说 | 明明是骨头上...

病请描述: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骨盆关节,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然而,许多 AS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能遇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腹泻。 事实上, AS 患者病情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性较大,腹泻可能是一个隐藏的健康危机。今天,就让黄闰月医生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是肠道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肠道损伤和功能障碍。 炎症性肠病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AS 病情与炎症性肠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据估计,大约有 4~16% 的 AS 患者会伴随有炎症性肠病。 AS 伴发炎症性肠病的危害? AS 伴发炎症性肠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以下危害: 加重病情 炎症性肠病可导致 AS 患者病情加重,使关节炎症、肌肉疼痛等症状更加明显。 此外,炎症性肠病还可导致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病情。 影响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还需承受心理负担,影响身心健康。 增加并发症风险 炎症性肠病可增加 AS 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如肠梗阻、肠道穿孔等,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 导致营养不良 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病情。营养不良还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从脾论治 AS 根据 AS 临床特征,其可归属中医学“痹证”“大偻”等范畴,多由先天不足、肝肾亏虚、督脉失养所致。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脾病则四肢不用……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AS 的发病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虚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则不能濡养筋骨,加之风寒湿邪的侵袭,可导致 AS 的发生。 现代研究也证实,AS 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并发的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相关性,表明中医脾脏功能与 AS 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 《傅青主女科》指出“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 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它们在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中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后天赖先天之温养激发,先天依后天之充养培育。 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导致肾失所养,精气匮乏;另一方面,湿浊内生又会克伐肾水,继而影响其蒸化、代谢等功能。 脾虚作为 AS 的重要病机,正越来越受到医家重视。临床试验也显示,从脾论治 AS 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黄闰月医生小贴士 AS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腹泻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炎症性肠病。 同时,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作息规律、心理调适和定期体检等措施,降低炎症性肠病对 AS 患者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参考资料: [1]王丽莹,闻志轲,孟庆良. 肠道菌群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J]. 中医学报, 2023, 38 (09): 1823-1828. [2]谭城举,金红波,黎小东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预防研究进展 [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 (06): 672-675+680. [3]邱型丰,何晓瑾. 从肾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 47 (01): 95-99. [4]王秀涛,王培. 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2, 31 (13): 2317-2320. [5]孙春全,董甜甜,庞亚铮等.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溃疡性结肠炎案 [J]. 中国针灸, 2017, 37 (02): 180. [6]何东仪,程鹏 ,汪荣盛 等.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J]. 上海医药, 2023, 44 (13): 23-30+43.

黄闰月 2024-01-24阅读量414

直肠癌中医药治疗

病请描述:患者梁某,男,63岁,因“肠癌确诊4年余”就诊。2023-07因“腹痛”检查发现直肠癌IV期,肝转移;2023-7-27肠镜示直肠占位性病变,CA考虑,腹部CT增强示直肠及乙状结肠肠壁增厚、周围多发淋巴结显示,恶性肿瘤伴系腹多发淋巴结转移,肝内多发占位,病理示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灶区考虑癌变。患者拒绝化疗。 2023.08.30患者刻下腹痛,便血,呈淡红色,体重下降,感尿痛,大便稀溏,每日10余次,量少次频,胃纳可,夜寐可,口唇发麻,舌苔黄腻,左脉沉,右脉濡滑。 2023.09.06患者小便调,仍感尿痛。肛门疼痛。余症如前。 2023.09.14患者大便成形。余症如前。 2023.10.25患者腹痛好转,后臀部稍感疼痛。余症如前。 2023.11.29患者刻下腹痛明显好转,肛门疼痛仍有但较前好转,少量便血,胃纳可,夜寐可,尿痛较前好转,舌苔黄腻较前减轻,左脉沉,右脉濡滑。 中医诊断:肠癌脾虚夹湿热证 西医诊断:直肠恶性肿瘤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化湿 面色变化(2023.08.30-2023.11.29) 舌象变化(2023.08.30-2023.11.29) 案语: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位在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症状。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可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症,须尽早防治。 患者首诊时大便稀溏、苔腻、右脉濡滑,为脾虚不运、水湿内生之征象,以六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祛痰化湿,后患者大便成形、舌象有明显改善。患者苔黄,故佐以炒黄连、栀子清湿邪蓄积所酿之热。患者腹痛,以木香等行气止痛。患者便血,加炭类中草药止血,效良验。“对病”下药,患者确诊“直肠癌”,故以清热解毒类药物遏制肿瘤发展。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腹痛、便血、尿痛等症改善明显,舌脉具有较大改善。 辨病机而缓治其本,辨病症而速解其标,辨病针对恶性肿瘤的特殊性,防制病灶蔓延。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批评医者“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的做法,可见惟有四诊合参、明察微末,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付晓伶 2023-12-04阅读量298

出血热

病请描述: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流行病学 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hemorrhagicfever,MHF)是一种以急性发热伴有严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1967年秋,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和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几家疫苗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因在实验中接触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后,同时爆发一种严重出血热。马尔堡疫苗研究所首次从上述患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因而命名为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其所致的疾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 传染源 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和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常先由被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绿猴)将病毒传染给人,然后再由病人传染给其他健康人。马尔堡病毒的传染性极强,症状越重的患者传染性越强,潜伏期患者的传染性弱。人不是病毒自然循环中的一部分,只是偶然被感染。 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储存宿主目前尚不清楚。 传播途径 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在非洲疫区,因葬礼时接触病人尸体,曾多次发生本病暴发。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此外,通过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医源性传播。有报道,病人在临床康复3月内,仍可在精液中检出马尔堡病毒,因此,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通过含本病毒的气溶胶感染实验动物也有报道。 人易感性 人对马尔堡病毒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为接触被感染的动物及病人尸体者,以及密切接触病人的亲属和医护人员。人在感染2周后可产生中和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1985~1987年在几个非洲国家的一般人群中进行病毒性出血热抗体检测发现,抗马尔堡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0.39%。 流行特征 至今,马尔堡出血热的自然流行局限于一些非洲国家,如刚果、安哥拉等,无明显的季节性。在1998年刚果发生马尔堡出血热流行前,本病多为散发,但在家庭、医院及社区内也可暴发。 病原学 形态与结构 马尔堡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在自然状态下,病毒呈多态性,有时呈分支或盘绕状,盘绕成"U"或"6"形状或环形。马尔堡病毒为RNA病毒,直径80nm,长度700~1400nm,表面有突起,有螺旋形包膜。包膜内有一个管状核心结构,为螺旋状核衣壳所围绕。 分子生物学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长约19kb,编码7种病毒蛋白,包括N蛋白(nucleoprotein,NP)、病毒蛋白35(VP35)、病毒蛋白30(VP30)、病毒蛋白24(VP24)、糖蛋白4(gp4)、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主要成分糖蛋白7(gp7)和次要成分病毒蛋白40(VP40)。 生物学特性 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56℃30分钟不能完全灭活,但60℃1小时感染性丧失。在室温及4℃存放35天其感染性基本不变,-70℃可以长期保存。一定剂量的紫外线、γ射线、脂溶剂、β-丙内酯、次氯酸、酚类等均可灭活。 本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培养,其中包括Vero细胞、VeroE6细胞和Hela细胞等。 目前只发现一种血清型。 病因病理 病毒原理 引起出血热的病毒是汉坦病毒。这种病毒侵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组织或器官的水肿,从而出现全身皮肤粘膜的充血或出血,如病人的面颊、鼻、颈部、前胸、上臂等处发红或有出血点,并危及心、肺、脾、胃、肾、脑垂体、肾上腺等多处脏器;有些病人还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极易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最为严重的是损害人的肾脏,重者往往死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病毒还会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严重的头痛、眼眶痛、腰痛及全身疼痛,病人普遍出现高热。重症或未能及时治疗的病人,后期往往出现心力衰竭、肺肿、自发性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该病病情凶险、病程多会迁延月余,即使治愈也需要严格休息至少1-3个月,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发病机制 马尔堡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尔后被带至区域淋巴结,在淋巴系统内播散,并通过血行感染肝、脾和其他组织。本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导致细胞的直接损伤:其机制是:病毒和细胞表面的凝集素结合,通过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 2.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的间接损伤:其机制是:1病毒由入侵部位扩散至各系统,从而抑制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对1型干扰素的应答;2由于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活化受到部分抑制,从而影响体液免疫反应;3在整个感染过程中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4受感染的巨噬细胞产生各种介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严重病变,如细胞表面表达组织因子引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导致血管功能失调、低血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病理改变 除横纹肌、肺和骨骼之外,几乎所有器官都可受损。其中肝、肾、淋巴组织的损害最为严重,脑、心、脾次之。肝、脾肿大,呈黑色。肝易破碎,切开时有多量血液流出,呈浅黄色。脾明显充血,滤泡消失,髓质软,呈粥糊样,在红色脾髓中可见大量巨噬细胞。红髓坏死并伴淋巴组织破坏,脾小体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常见透明变性。库普弗细胞(枯否细胞)肿胀凸出,充满细胞残渣和红细胞,窦状隙充满细胞碎屑。门静脉间隙内单核细胞蓄积,但在肝坏死达到高峰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现象。淋巴组织的单核细胞变形。除了局限的出血和小动脉内膜炎外,肺内损害较少。神经系统的病变主要散布在脑神经胶质的各种成分,包括星状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神经细胞等。神经胶质的损害有两种,一是增生性,表现为胶质结节和玫瑰花状形成。二是变性,表现为核固缩和核破裂。脑实质中可见多处出血。此外,还普遍存在脑水肿。 病情诊断 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 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到蛋白尿,转氨酶升高。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 2.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马尔堡病毒的N蛋白抗原(敏感度为40ng/ml),可用于早期诊断。 取皮肤组织活检,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马尔堡病毒抗原。 3.血清学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ELISA等检测抗马尔堡病毒IgM和IgG抗体。一般IgM抗体在发病后第7天出现,持续2~3月,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也可诊断。 3.核酸检测[LD1]: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RT-PCR)和实时逆转录PCR(realtimereversetranscriptionPCR)检测血清中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 4.病毒分离:接种病人的血液、咽分泌物或尿液等于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阳性者可以诊断。但必须注意,马尔堡病毒分离只能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依靠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和病毒核酸检测等。对来自马尔堡出血热疫区或接触过新输入的非洲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人员,急骤起病,发热,有全身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出血症状,使用抗生素和抗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应高度怀疑为马尔堡出血热。如发现马尔堡病毒的N蛋白抗原阳性,病毒RNA阳性,以及从病人的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即可诊断为马尔堡出血热。 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性出血热:1埃博拉出血热:与马尔堡出血热在传染源、传播途径、疫区分布等多方面极其相似,通常无融合性皮疹,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鉴别。2肾综合征出血热:有鼠类接触史,临床上有明显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鉴别。3新疆出血热:为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分布于有硬蜱活动的荒漠和牧场。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每年4~5月为流行高峰,患者有蜱叮咬史。4登革出血热:有伊蚊叮咬史,临床表现与马尔堡出血热相似,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鉴别。 2.拉沙热:一般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咽喉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肌痛及胸腹痛等;早期可见淋巴细胞减少,后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与马尔堡出血热鉴别。 2.疟疾:典型症状为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血涂片可找到寄生虫,应用抗疟药治疗有效。 3.细菌感染:血常规检查通常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帮助诊断,抗生素治疗有效。 由于马尔堡出血热在发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因此,应在发病早期进行抗原检测、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和血清学试验,以便尽快作出正确诊断。 临床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现有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一般支持治疗 应卧床休息,就地隔离治疗。给高热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液体疗法 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补液应以等渗液和盐液为主,常用的有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等。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恢复期病人血清治疗 如给早期病人注射恢复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对症和并发症治疗 有明显出血者应输新鲜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减少者,应输血小板;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药物;肾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限制入液量,应用利尿剂,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采取透析疗法;肝功能受损者可给予保肝治疗。重症病人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治疗重在早期 出血热病毒对人的危害涉及机体多种器官,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但是这种危害是渐进性的。倘若患病后尽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尽早休息,即可抵御病毒的毒性作用,也可能减少机体的损耗,因此可明显增加康复的机会。 早治疗的前提在于早发现。出血热病人发病早期的典型表现为突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这种高热通常持续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经中毒现象,病人会出现头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症;因病毒引起广泛的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还会出现颜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俗称"三红",很象"酒醉貌",躯干及上肢皮肤出现条索状出血点,眼球结膜血。病人还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阳性、血尿、尿内出现膜状物等肾功能损害表现。 如果对早期病人不细心鉴别,很容易误以为是"感冒"。我国南方高发病区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寒热脸红酒醉貌,头痛乏力象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呕吐腹泻蛋白尿"。

王义德 2023-10-25阅读量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