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痛伴便血 > 护理

腹痛伴便血护理

腹痛伴便血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高龄并非手术禁区!92岁老人...

病请描述: 当身体持续性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别大意,可能这是身体不适发出的重要信号! 广州市天河区的陈奶奶今年92岁,右下腹部疼痛伴腹泻症状出现两月有余,起初依靠药物缓解症状。而在一周前,她的腹胀腹痛加重,疼痛持续无缓解,肛门没有排气,完全喝不下水,才被家人送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 CT检查结果显示,陈奶奶罹患的是升结肠起始段-回盲部结肠癌(T3期)伴梗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一区董志勇主任会诊后,建议尽快手术治疗。“与直肠癌相比,结肠癌的位置比较高,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发现。” 腹痛两月有余一直当肠胃炎治疗 据了解,陈奶奶身体一直都很硬朗,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理自家门前的菜园,挑水施肥,行动自如。 两个月前,她开始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家人以为只是常见的胃肠不适,并未引起重视。两周后,陈奶奶腹痛并未缓解。2月1日,陈奶奶腹痛难忍,被家人送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CT结果显示:回盲部肿瘤增大导致肠腔狭窄,肠镜取病理检查,发现其肿瘤为恶性,考虑升结肠起始段-回盲部结肠癌(T3期)并低位小肠不全梗阻。为寻求进一步专科治疗,遂转至胃肠外科一区。 “去年6月,我们带她做过一次癌症筛查,结果显示癌症指数偏高,但那时候她身体是没有任何不适的,我们也就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后来12月开始肚子疼,每天拉稀4-5次,吃了药好转几天,又循环反复。老人家怎么都不愿意到大医院检查,没成想,现在拖成了癌”。陈奶奶女儿说起母亲的病情,非常自责。 92岁高龄不是手术“禁区”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 “结肠癌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并易引起肠梗阻和肠腔狭窄,现在不全性小肠低位梗阻一旦发展为完全性梗阻,则腹痛加剧,会导致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病情再加重,可能会出现肠破裂,危及生命。结合这位92岁的患者情况,我们认为她除了血压偏高,其心肺功能等方面功能较好,可以耐受手术,但是因为高龄,以及肿瘤的原因,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术后也有发生血栓风险的风险,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全腹腔镜微创的手术方式治疗。”董志勇主任表示。 经过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董志勇主任、胡瑞翔医生等手术医生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完成这台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 术后第一天,陈奶奶生命体征稳定,腹部疼痛消失,术后第二天,她能够坐起并下床活动。早上查房间隙,还特意拉住董志勇主任的手,表示感谢。 人到中年最好安排一次肠镜检查 “一般都认为,高龄老人家患癌,考虑其基础疾病多、身体器官耐受力低、术后愈合差,因此手术意义不大,但随着癌症诊疗技术提高、术中麻醉、术后护理等方面的进步,年龄其实并不是决定是否行手术的‘禁区’,只要术前进行充分评估,术中团队紧密合作,术后精细管理,90多岁高龄做结肠癌手术,也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董志勇主任解释道。 董志勇主任提醒,结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发现,一经发现大多是晚期。人到中年,安排一次肠镜检查非常有必要,肠镜是检查肠癌的有效手段。强烈建议这7类人要及时做个肠镜: 01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02 40岁以上,持续两周有以下肛肠症状人群: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 03 腹部固定部位疼痛;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04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05 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

董志勇 2024-02-20阅读量352

老梁肠谈——高龄老人得了肠癌...

病请描述:近期,收治了一例的高龄女性肠癌患者,老太太95岁,因便血半年,伴近期腹痛入院,肠镜提示距离肛门5-8cm见环周不规则肿物伴狭窄,肠镜无法通过。病理腺癌。磁共振直肠中下段增厚,肿瘤可能。术前检查无远处转移。患者既往有脑梗病史。老太太轮椅入院,能行走,体型偏瘦,但言语和思路较为清晰,初步评估一般情况尚好,患者明确出现腹痛及大便减少症状,肠镜不能通过,已经有不全性肠梗阻的表现,术前检查局部病灶无侵犯,远处无转移,手术可切除。因患者高龄,既往有脑梗病史,首先行心肺功能等检查,检查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麻醉科评估亦无明确麻醉的禁忌,建议加强围手术期观察和治疗。住院前和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及手术的利弊。1、肿瘤合并不全性梗阻,不治疗后续快速进展梗阻,短期内死亡;2、患者虽然高龄,合并症多。但术前检查评估并无明确手术禁忌,3、肿瘤位于局部无远处转移,目前属于有效治疗的窗口期,4、患者高龄,并无放疗和化疗的机会,手术是唯一的治疗可能手段,经充分的检查评估,家属为缓解未来老人的痛苦,一致要求手术治疗。患者近期在麻醉医生的全力配合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hartmann术,顺利切除肿瘤,手术历时一个小时,术中无明确出血。术后患者入住ICU过渡半天,后一般情况良好转至普通病房,一周后顺利出院。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高,对于上海市民而言,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4岁,因此,高龄肠癌的已经不是少数,病房里80岁以上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对于高龄的肠癌患者,家属的顾虑较多,临床上典型的思想是认为高龄患者身体差,不可能通过手术这一关,起码目前肿瘤还没啥症状,万一手术不行了就太亏了,另外老年人的肿瘤发展慢,没有治疗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诚然,高龄老人的手术风险的确较一般人大,主要表现在高龄患者各个器官功能衰退,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术后康复较慢,容易发生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比如深静脉血栓,肺炎等,而此类并发症一旦发生,后续治疗棘手,预后不佳。但是我们也需要了解到对于可以手术的高龄患者,外科治疗几乎是唯一的治疗方案。相比手术,漫长的放疗,反复的化疗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要求更高,需要各个脏器持续的维持功能,因此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放疗和足量的化疗并不推荐,甚至是禁忌。外科手术虽然是有创的操作,但是时间短,根治性好,一旦渡过,收获必然是最大的。对于肿瘤的发展,不论年纪如何,未经治疗其结局是必然的,发展速度也类似。对于肠癌来说,晚期的肠梗阻几乎是必然发生的,腹胀如鼓的状况是晚期肠癌的常见情况,病人异常痛苦,家属也是筋疲力尽。因此,对于高龄患者,一旦确诊,不要轻言放弃。治疗前的详细的评估非常重要。包括肿瘤状态的评估,包括肿瘤分期如何,是否有远处转移,手术是否可能根治。另一方面是患者身体状态的评估,评估心肺功能,基础状态,合并疾病的评估,以及麻醉科的评估。综合考量下来,才能决定是否可能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相应风险如何。一旦确定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降低风险,促进康复。一、围手术期应用抗凝药物,降低术后血栓形成二、麻醉科充分评估,术中保持血压的平稳,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可能。采用复合麻醉的方式,降低全身麻醉的用药,必要时采用硬膜外麻醉,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概率。三、术后常规入ICU,加强术后监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四、手术方式的选择: 腹腔镜手术是已经证实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是腹腔镜手术也有其局限性,一是二氧化碳气腹的应用,易被人体吸收引起高碳酸血症,对于肺功能差的患者需谨慎。二是高龄患者的手术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减少对人体的影响。腹腔镜手术虽然是微创,但是对于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患者,即便是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腹腔镜手术时间依然要明显长于开腹手术,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可采用开腹手术,而乙状结肠及直肠患者,腹腔镜手术具有天然的优势,而手术时间类似,故建议腔镜手术。五、若选用腹腔镜手术,术者操作水平也是重要因素,操作娴熟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保护组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患者属于低位直肠,故采用腹腔镜低位离断直肠,切除肿瘤,造口的方式是最简单和安全的手术方式,腹部并无切口,减少对患者的影响,此外术中采用低气腹压,也有利于缓解碳酸血症的影响。此外上篇收治的83岁的直肠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经肛的tamis手术,也是最好的选择,避免了大的手术,同时也保证了治疗效果。六、术后的护理康复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具体不再赘述。 总之:高龄患者确诊肠癌后不是末日,仔细评估是基础,适合手术的不放弃,术后才能保证晚年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另外再多说一句:高龄患者的手术依然是风险较大的手术,不可预知的因素多,家属需要确切的认识到这点,医患双方共同配合,方能最大程度的争取治疗的成功。

梁磊 2022-09-06阅读量2806

教您如何正确带小孩看病

病请描述:家有小孩,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家长都希望小孩生病早点好,少遭罪,遇到孩子突然生病,会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看了一些新闻:我国正在遭遇儿科医生荒,很多儿科医生辞职,有一部分儿科医院、专科医院、大型三甲医院的儿科已经暂停了一些急诊服务,现在看医生越来越难了。如何在这种儿科医生稀少、看病难的情况下,更高效的带宝宝看看病,以下是附属医院的儿科专家给家长们分享的看病注意事项,教您如何正确带小孩看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黄宇戈一.正确认识小孩生病对于孩子生病不要过度紧张焦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生病是必然现象,机体通过生病免疫力可以提升,孩子生病在免疫学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原体的侵害,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而体温升高,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生病一定要辨证看待,免疫力提高了,长大后才不容易生病。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1.小于3个月的宝宝发烧。因为小于3个月的宝宝发烧,家长很难判断,要及时带去医院看一下。2.发烧体温超过39度以上,用了退热药两三个小时还退不了烧,或者连续发烧超过3天,需要就医。3.或者咳嗽、鼻涕的症状两个星期还不缓解。因为一般的感冒引起的咳嗽鼻涕两个星期左右就缓解了,超过两个星期就要考虑其他原因。4. 腹泻伴发热,或者哭闹异常难以安抚,频繁呕吐,或者出现脱水表现的,需及时就医。5.带宝宝的过程中,觉得宝宝的行为、精神有一些改变,不愿意吃东西了,精神不太好,或者过度烦躁如果患儿发生抽搐、呼吸急促、脸色青紫、吞咽困难、少尿无尿、嗜睡昏迷等严重情况,在家和去往医院的途中应在自救的同时尽快联系120或医院,在候诊或观察室应紧急联系护士和医生。三.如何如何选择医院和医生大部分家长通常是根据医院的规模名声来选择医院,根据医生的职称年龄来选择医生。事实上:小病和常见病没必要去大医院,候诊时间长,候诊室人员繁杂,宝宝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白天带宝宝看普通门急诊可以去附近医院的儿科,而严重或诊断不明确的疾病,需要到大医院、专科医院,找知名专家。如果去大医院看病,还涉及到提前挂号,预约的问题。很多医院开通了网络预约、电话预约服务。家长最好提前通过网络或电话约好医生,有些医生的号很难约,有可能需要提前一个月两个月。如果不提前预约直接带宝宝去看,一般不会给你看的,因为已经约满了,一般不可能加号了。而且预约挂号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挂,比如宝宝荨麻疹、湿疹要选皮肤科医生,一般儿科医生不一定能看。牙齿有问题,要挂口腔科。所以家长挂号的时候要问清楚,到底是看什么科,根据宝宝的症状去挂号。四.看病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家长需要携带一些宝宝看病必备的用品,比如多带一些衣服,有的孩子呕吐腹泻,到医院的过程中出现呕吐、出汗,这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衣服。带上奶粉、奶瓶,大一些的宝宝带一些吃的喝的,方便孩子饿的时候及时补充。年轻的家长有时候准备不足,宝宝饿哭了,而奶粉一下子买不到,宝宝很可怜,这时候医生也无法检查,所以一定要记着带一些吃的。带一些宝宝平时玩的玩具,宝宝喜欢的卡通图片、书籍,因为宝宝等待的时候很无聊,可以玩一下,至少不要到处乱跑。医院是群聚环境、很容易被污染的环境,候诊大厅里什么孩子都有,孩子生病期间抵抗力更差,所以,要保护好孩子,不能因为去看病反而让孩子又感染其他疾病。不要乱走乱摸,有些好奇心重的小朋友,来到医院很新奇,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在吸吸手指头,那细菌病毒全进嘴,洗手对疾病的防护至关重要,所以,看病结束,回家后,大人小孩至少要做到洗手,在医院的时候,孩子愿意的话,戴上口罩,防止感染,也防止你感染别人。家长带小朋友看病一要定带上孩子之前做的检查、病历、宝宝目前正在用的药,如果看保健门诊带上保健手册,预防接种的手册,如果宝宝发烧,也要带上退烧药,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发烧不适,及时服药会好一些。如果是带孩子二次就诊,家长要将前次就诊的检查单、化验单和处方带上,以便医生查看。如果孩子住过院,就诊时应把疾病诊断书、检查单、化验单、出院小结、病情检验单带上。特别是下级医院到上级医院转诊的孩子,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还可避免重复检查 家长在每次看病后都要保管好孩子的病历卡,卡里记载着孩子的病。五、和医生沟通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我们要求家长一定要对医生充分理解。现在中国整个医疗环境、医患关系都不是很好,尤其是表现儿科,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小朋友在排队等着看病,每个儿科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用在每个小朋友身上的看病时间有限,所以家长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医生。积极配合医生,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高效看病,家长需做到以下几点:1.让最清楚宝宝病情的家长跟医生沟通。最清楚宝宝病情的家长会说得更清晰一点,比如说宝宝什么时候发烧的、体温变化情况、什么时候吃的退烧药、宝宝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等。2.准确讲述病情.要告诉医生孩子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主要症状包括何时发病,发病几小时.以咳嗽为例,医生通常要了解,患儿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什么时间咳嗽明显,有什么特殊原因引起,咳嗽的程度音色和近期的改变,有没有咳痰、发烧、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有些家长在描述孩子发烧情况时不断重复,反而浪费医生时间,对医生诊疗并没有帮助。3.不要隐瞒病史,家长还要告诉医生孩子过去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发烧时有没有抽搐。如果孩子发烧时抽搐过,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就会注意用一些预防抽搐的药。孩子如果有一些慢性病史,例如支气管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信息要尽量提供给医生。例如有慢性肾脏病的孩子感冒了,医生开药时会给他们用对肾脏没什么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孩子如果有用药过敏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4.给医生诉述病情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喧宾夺主,比如说我觉得我的宝宝就是感冒,我觉得宝宝就是肺炎。病情的话我们最好还是交给医生来判断,因为有时候家长说太多可能会干扰医生的判断。5.提前做好功课。看病之前把想问医生的问题提前按重要顺序先记录下来,免得看完医生走了之后想起来有很多问题没问,这时候医生已经没空回答你了,要整理好病例。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病,相关病历整理好,化验单、病历记录都放一起,这样医生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宝宝目前所用的药也要拿给医生看。6.宝宝反复出现抽搐,有异常行为表现,或者大便不正常,甚至有有便血的情况,这些都可以用手机拍成视频给医生看一下。因为有时候皮疹出完之后很快消退了,一般不好形容;或者大便,当时可能异常,后来变正常,这叙述是不太清楚的,这时候就可以拍成视频给医生看一下。7.家长可以主动告知家中的常备药物,如今药物的商品名繁多,如果记不住药物名,最好的方法是将平时常用或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带给医生看,以便医生决定给你开什么药物,同时要询问医生并记录下服用方法和用量。8.不要围着医生就诊,按次序排队进入诊室,这样医生心情会好很多看病不会分心;其次也可以保护自己和其他患者的隐私。六、必要的检验和检查对于医生开出的检验不要抱怨,不要想为什么宝宝就一个感冒,就要查血,让孩子那么受罪,既然来医院了,那就相信医生吧,一般的检查包括血液方面及超声、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一般针对常见病,例如感冒、发热、腹痛这些情况,为了弄清楚是否是细菌感染以便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通常孩子可能需要查血常规(通常会加C反应蛋白,就是CRP);另外如果孩子状态不好,有脱水、酸中毒等情况,还会查生化/血气/离子等。超声、影像学检查在某些疾病中是必需的,例如咳嗽、喘息的孩子,需要拍胸片看下肺部情况;便血、腹胀的孩子要查腹部超声或腹部平片评估是否有肠梗阻、肠套叠、阑尾炎等,拍片子的时候,不要让衣服的金属部件遮住要看的部位影响检查结果,做CT和MRI的时候,时间较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不能配合的孩子,该使用镇静药的,一定要使用。七.怎样配合医生治疗根据医生和家长沟通宝宝的病情的情况,开出相应的检查,最后根据宝宝的病史、检查、抽血、拍胸片等的结果,得出一个最初的诊断,根据诊断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是吃药、雾化、打针或者住院,作为家长需积极配合了医生的医嘱治疗,宝宝按时吃药包括做雾化。记录看看宝宝的一些症状的改善情况。如果家长按医生的医嘱给宝宝进行了治疗,出现疗效不好怎么办呢?这里要强调一点,家长首先要了解,很多疾病的恢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你看过的医生开出的药或者医嘱疗效不好。比如说发烧的孩子看了一个医生,今天发烧吃了退烧药明天还是烧,烧多半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退下来的,大体上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都要三到五天;感冒的症状,咳嗽流鼻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小孩子大概要十天左右,要清楚这个自然的过程。八.什么情况下需要复诊一般疾病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四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如果首次就诊是在疾病的前驱期,按照医生指导的护理和用药,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反逐渐加重,此时应考虑复诊,届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的改变更改治疗和用药方案。这需家长根据宝宝整体情况而定。复诊的时候我建议家长还是找原来的医生,不要频繁换医生。换一个医生又要重新问一遍病史,有时候也会重新检查一遍,每次都会是初诊。如果你找原来的医生复诊,第一他很清楚病情,第二就算他疗效不好,他会觉得你信任他,就会更加用心的给宝宝看病。最后提醒一下宝宝生病期间,家长焦躁的情绪对于宝宝的康复是毫无帮助的,应该冷静对待耐心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是对宝宝最好的照顾。九、为什么国家重点推家庭医生制度?你需要吗?目前,三甲医院多数就诊的病人和疾病不需要到三甲医院就诊的,但是我国的现状是基层医疗资源缺乏,得不到多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所以才造成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疗门可罗雀。改变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国家极力推行家庭医生执业,鼓励三家医院医生多点执业,下沉基层,目的就是解决群众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需求,不鼓励群众拥挤三家医院。(1)全国范围内寻找你需要的专科医生,或者找当地的品牌医生,线下线上均可获得服务;(2)图文咨询,电话咨询,预约就诊;(3)诊后报到,这实际上就是用这个网络的一种模式管理在医院就诊过的患者。患者进入诊后报到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病人,让外省、外地的病人少来回复诊,让病人不花钱就能及时得到医生的咨询。如果怕泄露隐私,可以把自己的咨询设置为隐私这样就只能医生才看到。医生可以在第一时间里通知患者我的出诊时间变动,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这就是一个管理模式,希望患者能接受和参加诊后报到。(5)科普教育。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董华腾 2021-03-09阅读量9418

一个细节被忽略,小儿肠炎2天...

病请描述:导语 一定要注意! 案例 患儿,姜xx,女,5岁,因“发热、腹痛5天,皮疹3天,呕吐、腹泻2天”于7.3015:00以“小儿肠炎脱水并电解质紊乱,荨麻疹”收入院,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2℃,给予退热药物可降至正常,伴腹痛,脐周明显,阵发性发作,在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未再发热,3天前出现皮疹,风团样皮疹,伴瘙痒,2天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腹泻,在家给予输注药物治疗,仍有腹痛,门诊以“小儿肠炎、脱水并电解质紊乱、荨麻疹”收入我科病房。 患儿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稍差,进食、睡眠欠佳,小便减少,皮肤粘膜干燥,口唇干燥,面部可见散在皮疹,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8.24×10^9/L;C反应蛋白:214.57mg/L;血清淀粉样蛋白:301.79mg/L;降钙素原1.05ng/ml,入院后患儿自解大便1次,为黑色便,主诉腹痛,遵医嘱急查腹部B超,急查大便,腹部B超无异常,大便示:隐血(+),白细胞8—10。 治疗护理过程 7.30 入院后复查血常规及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患儿有发热,腹泻,恶心,呕吐,考虑存在肠道病毒感染,给予补液对症治疗,告知患儿家属饮食、休息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7.31 患儿神志清,精神差,日间反复腹痛,测体温36.1℃,疼痛评分5分,血压103/71mmhg,血氧饱和度99%,心率80次/分,通知值班医师,遵医嘱给予颠茄3ml口服,,给予5%GS100ml+丁溴东莨菪碱5mg静滴,嘱家属给予患儿暂禁食,请小儿外科会诊,怀疑存在外科风险的情况,建议转外科治疗。夜间患儿仍间断腹痛,精神差,给予开塞露肛注后患儿自解黑色大便,患儿仍诉腹痛,疼痛评分2分,医师查看患儿后,给予颠茄3ml口服,患儿神志清,精神欠佳,行腹部CT,CT显示患儿腹腔内有气体,怀疑消化道穿孔。(患儿行腹腔镜下探术后确诊十二直肠穿孔),转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病案总结分析 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需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急性穿孔后,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胃酸、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和食物进入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和腹腔内大量液体渗出,约6-8小时后细菌开始繁殖并逐渐转变为化脓性腹膜炎,由于剧烈的腹痛、强烈的化学刺激、细胞外液的丢失以及细菌毒素吸收等因素,病人可出现休克。 2、穿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但以上腹为重,病人疼痛难忍,并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表现,常伴恶心,呕吐,患儿发生肠穿孔时,患儿剧烈腹痛,腹胀,患儿面色苍白,脉搏及心率增快等。 3、上消化道出血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出血表现为呕血或便血或两者均有,出血量5ml以上时,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小量出血可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与贫血。 4、东莨菪碱,抗M胆碱药,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痉挛以及急性微循环障碍及有机磷中毒等,如急腹症诊断为明确时,不宜轻易使用。 5、询问病史,患儿三天前在家已出现黑便,患儿家属未重视大便情况,未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经验分享 1、护理人员应重视化验结果,该患儿血常规示白细胞:28.24×10^9/L;C反应蛋白:214.57mg/L;血清淀粉样蛋白:301.79mg/L;降钙素原1.05ng/ml,大便隐血(+),白细胞8—10,等这些化验结果均提示我们要对该患儿进行重点观察。 2、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不能准确诉说腹痛的性质和腹痛的位置,所以病情观察尤为重要,护士要知晓腹痛患儿的观察重点。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而复杂、需要紧急处理,且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常常用哭闹来表达不适,护理观察时,要认识到婴幼儿的特殊性,观察要细致,准确及时的发现潜在危险信号,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为诊断提供依据,使患儿得到及时的救治. (1)急性胃肠炎 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2)急性阑尾炎 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点(McBunery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 (3)急性胰腺炎 多数有胆石症病史,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可有恶心、呕吐;重症病人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常有发热,并早期出现休克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上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可有黄疸、移动性浊音阳性,脐周围或侧腹壁皮肤可出现紫红色瘀斑。 (4)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以中上腹痛为主,多为持续性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或服用抗酸剂可以缓解为其特点。频繁发作时可伴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当发生溃疡急性穿孔时,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持续性,并在短期内迅速扩散至全腹,可有恶心、呕吐,发热。伴有出血时可有呕血或黑便。幽门梗阻者可呕吐大量隔夜宿食。 未穿孔者中上腹可有轻压痛,但无肌紧张,亦无反跳痛。穿孔后可全腹压痛,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反跳痛,肠鸣音消失,可出现气腹征和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腹部X线平片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有助于诊断。需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胃肠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可表现为转移性腹痛,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伴有畏寒、发热者应与肝脓肿破溃鉴别。此外,溃疡病穿孔腹水淀粉酶可升高,应与急性胰腺炎鉴别。 3、护士作为病情观察者,考虑问题要全面,根据患儿出现的阳性体征不应只考虑本科室的常见疾病,也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疾病。 4、患儿腹痛的情况在小儿科常见,要积极寻找原因,对一些缓解腹痛的药物不要盲目使用,并与医师做好沟通,以免掩盖患儿病情。 5、责任护士应做好入院评估,询问病史尤为重要。

国敬芝 2020-08-17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