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脾肿大 > 内容

脾肿大内容

苏州看肝硬化好的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多朋友对肝硬化疾病的危害并不是十分了解,本人苏州看肝病的老中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肝硬化早期,患者的症状很轻微,但肝脏受到损害,大量的肝细胞坏死,肝脏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肝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患者会逐渐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出血、发烧、黄疸、脾肿大 、腹壁静脉曲张、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还会引起白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肝硬化发展到晚期,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像肝性脑病 、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发展成肝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再不采取治疗措施的话,直接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所以一旦发现肝硬化后,要采取更加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比如中医治疗肝硬化,从整体观念出发,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攻邪毒抗癌,像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通过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不良症状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肝病的老中医万太保,曾任中国中医药杂志、河北中医杂志编委,江苏省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名医协会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南京市玄武区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现为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获荣誉称号:玄武区名中医、南京市医德标兵、2009年推动中国医学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及全国五一时代英模、“中国世纪专家”、“华夏英杰”、“当代华佗”等。    坐诊时间:    周五在苏州国医堂吴中店坐诊,周六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或园区店坐诊。

万太保 2024-04-15阅读量70

血小板减少都是可怕的血液病?...

病请描述:临床上常常遇到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有些人非常紧张,惶恐得感觉大祸临头有灭顶之灾;但也有遇到血小板很低的患者,自己完全不当回事,还要去干这干那,倒是把医生急得不轻。如果发现血小板减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发现血小板减少时,首先不要惊慌,因为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那些可怕的血液病;甚至有时候您手里的化验结果可能并不准确——临床上还存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样本中血小板计数错误地显示低于实际水平,但实际上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是正常的,包括采血技术不当、EDTA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等,可以通过改善采血技术、改用其他抗凝剂如枸橼酸钠或肝素进行重新化验。在咱们长征医院检验科或者血液科检查室遇到血小板明显减少的患者,都会常规做一个血涂片验证核实;但偶而也遇到少数单位直接报了血小板减少的结果甚至请血液专科医生急会诊、最后发现是个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很多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是药物引起的。最容易理解的是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些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抑制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其他除了传统的化疗药物(细胞毒药物),抗肿瘤靶向药、免疫药如PD-1单抗也可能出现诱发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某些抗生素,如利福平、利奈唑胺等也与血小板减少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造血干细胞向血小板分化的过程,或者通过免疫介导的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一种常见的抗凝药物,它可以通过与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新的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有时还会合并血栓形成。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抗血小板药物如替罗非班、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一些磺胺类药剂等,它们也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关。还有一些病毒甚至疫苗引起的;这个时候要想一想自己近期是否打过疫苗,或者近期有没有感冒发热等因素。这个咱们在武汉抗疫期间就遇到不少,后面也遇到过与打疫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也有一些患者原来是存在风湿免疫病的,风湿免疫病活动也会继发血细胞包括血小板减少。很多年前刚刚到临床的时候,接诊过一位30多岁的女性,血小板只有1万多(10×109/L),被科主任提问考虑都有哪些可能因素引起,当时居然对患者全部脱落的牙齿视而不见,还是经过主任的提醒才想起来,原来是一个干燥综合征( 都出现“猖獗性龋齿”了还没有注意到)继发了EVANS综合征(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用了激素丙球果然恢复了正常的指标。另外,以前咱们还是一个肝炎大国,很多人存在肝硬化脾大脾脏功能亢进,这部分患者往往也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好在经过这些年从小婴儿就开始的乙肝疫苗的注射,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显著减少了。也遇到过血小板减少合并大细胞贫血的,这些患者不但血小板减少,往往合并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减少,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一般>110fl,让患者伸出舌头看看,很多患者舌头光滑无苔(“镜面舌”)、肥厚绛红(“酱牛肉舌”);问问病史和饮食习惯,要么有全胃切除史、慢性胃炎史(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缺乏、影响B12吸收),要么就是长期不吃肉(B12摄入少)、酗酒(B12吸收少),或者不吃新鲜蔬菜((叶酸摄入少));有的人还皮肤巩膜发黄,查血有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有的人还存在神经麻木的情况。多数人看上去都是一副得了大病的样子,甚至遇到好几个患者曾经给我说:已经做好命运最后宣判的准备啦,其实这些患者很快明确了诊断,并且经过有效治疗都恢复得很好!对了,还有生理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最典型的莫过于妊娠期由于血容量增加所致的相对性血液稀释、血小板破坏加速等原因造成的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这个时候血小板计数会轻度下降(降低约10%),如果经过医生检查没有其他病理因素、临床没有特殊不适表现的话,也完全不需要太过紧张。所以,虽然确实很多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各类血液病、甚至是恶性血液病引起,譬如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淋巴瘤、骨髓瘤等等引起,但也不总是如此。对于医生来说,仔细询问病史查体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而对于咱们患者而言,一方面要及时就医,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度焦虑紧张。保持镇静、及时就医、对症处理(譬如合并鼻腔出血,予以压迫止血)、避免风险(在明确病因开始治疗之前,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行为,如剧烈运动、使用可能导致出血的药物阿司匹林等、避免采用酒精擦身退热等)是在这一时刻的四个基本原则。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突降血小板,个人建议有五点:1、发现血小板减少要保持镇静,但也一定要找医生看;要遵照医嘱执行。2、如果是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数值低于70-60×109/L以下;建议当天就要看医生,最好是血液专科医生,注意是要面诊,不是电话咨询;不要因为任何因素(包括:懒人凡事喜欢拖、讳疾忌医心理、怕花时间怕花钱、怕拖累家人)拖到第二天;(当天和面诊是关键词!)3、如果是血小板低于30-20×109/L;必须当天看医生,完全遵照医生建议执行,除外上述建议外,特别提醒要注意安全。4、如果是血小板低于15-10×109/L;建议立即和家人电话联系,特别注意安全,到就近医院住院或留观。5、不论何种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如果合并有皮肤瘀斑、紫癜或者齿龈反复出血等情况,还是建议赶紧去医院看下比较放心。

范晓强 2024-04-14阅读量254

白血病是因为白细胞有病吗?

病请描述:白血病最早是由一位法国医生于1827年报道,当时他描述的是一位63岁的花匠,临床表现为发烧、疲乏无力、尿结石和肝脾肿大。1847年一位名叫鲁道夫·魏尔啸的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首次创用“白血病”(leukemia)这个词来称呼这种病,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众所周知,人的血液颜色是红色的(这是红细胞的颜色,因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远远多于其他两种细胞),可是这种病人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后,可以发现管底部有白色沉淀物,“看起来像粘乎乎的脓液”,甚至有的病人血液不经沉淀,颜色也显得发白,这是由于本身颜色就“白”的异常白细胞增多的缘故。现代医学发现,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者初诊时外周血异常白血病细胞均增高,约有10%的患者血液中仅有少数白血病白细胞,称为亚白血性白血病;甚或没有白血病细胞,称为非白血性白血病。当然,亚(非)白血性白血病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转变为白细胞计数增加的所谓典型白血病。而且白血病分类的亚型,还包括“急性红白血病(病变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病变细胞为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因此,“白血病”这个病名并未涵盖所有的此病患者,严格地说,“白血病”病名并不准确,只是约定俗称。

钟华 2024-04-12阅读量222

什么是浆细胞白血病?

病请描述: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是一种少见的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根据临床上有无骨髓瘤的病史,可将浆细胞白血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PPCL)发生于无骨髓瘤病史的患者,约占整个浆细胞白血病的50%-70%;继发浆细胞白血病(secondary plasmacell leukemia,SPCL)则是骨髓瘤终末期的白血病阶段,约占浆细胞白血病的30%-50%,仅占骨髓瘤的1%。PPCL恶性度高,对常规治疗反应率低,患者预后差。Kyle等最早定义浆细胞白血病,即外周血克隆性浆细胞占有核细胞的20%或以上,或绝对计数>2×109/L。1904年报道了世界首例PPCL病例。1名63岁的女性,在尸检中被发现全身多脏器发生广泛的浆细胞浸润。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兼有急性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起病急,表现为发热、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与多发性骨髓瘤相比,它病程进展快,溶骨性损害较轻,骨痛较少见,而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血清乳酸脱氢酶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更多见。肿瘤性浆细胞除侵犯骨髓和外周血以外,还可见于髓外组织(例如肝、脾、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脑脊液)。目前对PPCL尚无根治方法,我们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用于治疗骨髓瘤的常规化疗方案也被用于治疗PPCL,但常规化疗的反应差,生存期短。包含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及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唑米,伊沙唑米等)的联合化疗,有更好的反应率及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基于原发浆细胞白血病通常进展迅速,生存期很短,儿童及年轻患者一旦诱导缓解后应尽快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小部分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方法。但具体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一些新的药物正在研究中,如CD38单克隆抗体,纺锤体驱动蛋白抑制剂(如Filanesib)、BCL-2抑制剂(如Venetoclax),甚至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CAR-T)疗法,或许能为浆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的前景。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预后很差,不少患者在诊断后1个月内即死亡。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也许能够改善总的治疗反应及生存期。

钟华 2024-04-11阅读量92

什么是慢性白血病?

病请描述:白血病俗称“血癌”,是血液中的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在骨髓或其它造血组织中发生了进行性、无自制能力的弥漫性增生,浸润各种组织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根据疾病的自然病程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分化程度,白血病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未经治疗大约在6个月内死亡,骨髓和周围血中以异常的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原幼稚细胞超过20%。而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自然病程一般在一年以上,骨髓中的异常幼稚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的阶段,多为较成熟和成熟细胞。慢性白血病可分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早期并无明显高热,出血等明显症状,而是以乏力,盗汗,低热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腹胀,体格检查发现脾脏肿大,有些患者甚至出现达到盆腔的巨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有肝脾肿大,但同时伴有全身各处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有些慢淋患者会有反复严重的感染发生。急性白血病其来势凶险,进展迅疾,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与急性白血病不同,慢性白血病势相对缓和,可以通过口服靶向药物或者相对温和的化疗方案来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同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所描绘,主要是使用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口服治疗,目前已有比较理想的疗效。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明确后,并非立即需要治疗。可以请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还是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治疗以含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等化学免疫治疗为主。近来出现的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也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总的来说,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预后较好,但治疗时间较长,病程中有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可能。

钟华 2024-04-11阅读量611

什么是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病请描述:急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在FAB分类中为M4型。它是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同时呈恶性增生的一种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异较大,根据粒、单核两系细胞增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4种亚型。(1)M4a型:骨髓中以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20%(原始细胞非红系细胞计数 NEC);(2)M4b型:骨髓中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细胞>20%(NEC);(3)M4c型:原始细胞既具有粒系又具有单核系特征者≥30%(NEC);(4)M4Eo型:除兼有上述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占5%~30%,甚至更多,胞浆中嗜酸颗粒粗大而圆,着色较深,并伴有较多颗粒粗大而不规则的嗜碱颗粒与嗜酸颗粒混合。AML-M4相较于其他类型白血病,更易发生髓外侵犯,临床特点有齿龈肿胀、溃疡、坏死及口腔和咽喉部糜烂常见;皮疹,皮损、颈部淋巴结肿大较显著,肝脾肿大较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及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大部分患者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液中存在大量原单、外表较成熟的幼单细胞及单核细胞大多数患者血浆和尿液中溶菌酶升高。inv(16)(16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约见于25%的AMl-M4患者,由长臂的MYH11基因与短臂的CBFβ基因发生融合,产生CBFβ-MYHll融合基因。常有显著的骨髓嗜酸细胞异常,可以是嗜酸细胞的数量增加或嗜酸细胞的形态异常,大多数病例被认为是M4Eo。目前治疗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还是化疗,最为广泛使用的化疗方案为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的方案。年轻患者,疾病获得缓解后可考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伴有inv(16)的AML-M4患者预后良好,当然遗传学只是评判预后指标之一,预后好指接收正规治疗后疗效较好,不等于不需要治疗。

钟华 2024-04-11阅读量69

京都大学医院宣布完成世界首例...

病请描述:京都大学医院宣布完成世界首例成功的活体肺-肝移植 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新闻发布会现场 日本京都大学医院说,他们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活体供者的肺和肝同时移植。 呼吸外科 伊達 洋至 (Hiroshi Date) 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周一(2024/3/4)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 呼吸外科 伊達 洋至 (Hiroshi Date) 教授 他们说,这个手术是去年11月在一个10岁以下的男孩身上进行的,他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该团队表示,这名患者接受了他父母的部分肺和他祖父的肝脏。 他们补充说,手术耗时超过18个小时,使用了4个手术室。这名男孩在恢复了自己行走的能力后,本月离开了医院。 调查小组还表示,40多岁的父母和60多岁的爷爷已经出院。 该医院说,在日本以外,已经进行了至少20例涉及脑死亡供体的肺和肝同时移植手术。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活体供者身上同时进行肺和肝移植的病例。 伊達 洋至教授说,这次移植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对多个器官受损的患者进行移植的可能性。 男孩的父母表示,如果他们的儿子的病例成为对接受移植感到无助的病人和他们的家人的一线希望,他们会很高兴。 附:更多相关信息 1 世界首例活体肺和肝移植在日本京都大学医院完成 日本京都大学医院在世界上首次实施了活体供者的肺和肝同时移植。 一名10岁以下的男孩被诊断为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一种遗传性疾病。 患儿2岁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4岁时接受妹妹的骨髓移植。 后来,他患上了肝硬化,肺部的动脉和静脉连接在一起,使他无法吸入氧气。 因此,他需要肺和肝移植。 他接受了父母的部分肺和祖父的部分肝脏。 手术使用了4个手术室,历时18个多小时。 两个半月后,这个男孩可以不用氧气瓶走路了。 在日本以外,至少进行了20例脑死亡供者的肺和肝同时移植手术,但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活体供者进行肺和肝同时移植尚属首次。 2 京都大学医院实施世界首例活体肺、肝移植 位于日本西部的京都大学医院周一(2024/3/4)表示,他们已经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来自活体供者的肺和肝同时移植。 在去年11月15日进行的手术中,一名患有遗传性疾病的10岁以下男孩接受了父母的部分肺和祖父的部分肝脏。 这名来自日本东部关东地区的男孩手术后恢复良好。两个半月后,他可以在没有氧气瓶的情况下行走,并于周五离开医院回到家中。他的父母和祖父也回到了社会生活中。 据该大学医院介绍,在海外已经有脑死亡供体同时进行肺和肝移植的病例,但由于缺乏此类供体,在日本还没有这样的病例。 “我们能够为患者开辟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实施该手术的大学医院教授伊達 洋至说。 3 受体、活体供体与手术 受体: 患儿来自日本东部关东地区,是一名手术时不满10岁的男孩,术前肝肺功能严重下降。 这名男孩患有先天性角化不良。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综合征,患者皮肤、黏膜都容易出现损害,还会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骼异常、智力差、脾肿大等,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这名男孩2岁时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4岁时接受来自妹妹的骨髓移植。后来,他又患上肝硬化,肺部也出现问题,无法摄入氧气,生命危在旦夕,需要接受肺移植和肝移植。 活体供体与手术 此次提供器官的是男孩的父母和祖父。手术于去年11月15日进行,患儿被移植了部分父亲的右肺、母亲的左肺以及祖父的肝脏,整个手术历时约18小时,约30名医护人员参与,使用了4间手术室。 男孩术后恢复良好,可以不携带氧气瓶自行行走后,于3月1日出院。他四十多岁的父母和年过六旬的祖父也已回归正常生活。

吕平 2024-03-09阅读量77

拔了个牙,怎么得了感染性心内...

病请描述:小伙子小李在拔牙后,反复出现发热症状已有一个月,期间自行服用了感冒药和退烧药,但不见好转。后续还出现了胸闷气促、头晕、咳嗽等症状。 通过检查,小李竟被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相信不少人会有疑问,为啥拔个牙竟能引起心脏病?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等)感染所致的心内膜和邻近大动脉内膜炎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表现? ■ 发热:体温大于38℃。 ■ 皮肤黏膜损害:瘀点、指甲下线状出血、视网膜出血斑以及手掌和脚掌出血斑等皮损表现等。 ■ 动脉栓塞:脑栓塞(头痛、偏瘫及感觉障碍等)、内脏栓塞(腰痛、腹痛、血尿、便血等)、肺栓塞(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其他症状和体征:贫血、脾大、听诊心脏杂音等。 哪些情况易得感染性心内膜炎? ■ 痤疮、疖、痈等处理不当;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 行医疗侵入性操作:如口腔手术、扁桃体摘除术、心脏电子设备植入、瓣膜手术等。 ■ 注射毒品。 ■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既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史。 需要做哪些检查? ■ 化验:多次留取血液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尿常规、肝、肾功能。 ■ 检查:心脏彩超,胸部X 线或CT,心电图等。 ■  必要时行心导管检查。 如何治疗? ■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保证早期、足量、足疗程给药。 ■手术治疗:瓣膜受累者,如出现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严重返流或瓣周漏,反复发生栓塞或脓肿等情况,需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 出院后注意事项 ■ 按时复查:感染性心内膜炎疗程长,即便已经治愈出院,也要密切随访至少1年,抗感染治疗结束后第1、3、 6、12 个月复查心脏彩超、血液指标。 ■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 日常自我观察:1年内每日监测体温,如出现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 其他:如需施行口腔手术、扁桃体摘除术、侵入性诊治或其他外科手术治疗前,应向医生说明有心内膜炎史,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再次发生。 病情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 有心瓣膜病、先心病等病史,出现发热、感染、皮肤瘀点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 近期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摘除扁桃体、拔牙及器械检查后出现发热、心功能障碍及心电图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刘尚典 2024-01-22阅读量370

为什么有的患者做&ldquo...

病请描述:什么是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是淋巴瘤诊断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检查。对于高度怀疑为淋巴瘤,但是没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病变或者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的患者,骨髓检查可以帮助确诊淋巴瘤。   而对于那些已经确诊的患者,骨髓检查同样也对分期、治疗方案的确定、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淋巴瘤尽管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但是具有异质性、侵袭性的特点,除了可以侵犯淋巴结外脏器,还会侵犯骨髓或外周血,即淋巴瘤骨髓浸润。一旦发生骨髓浸润,淋巴瘤的分期就会上升为IV期,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骨髓检查可以说伴随着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方方面面。   由于骨髓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的检查,所以医生在检查前会和患者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注射局部麻醉剂后,根据不同的穿刺部位,患者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进行骨髓穿刺。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骨髓检查手段已经发展到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等等。   其中,骨髓活检是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金标准,骨髓活检取材体积比较大,可以方便医生判断骨髓增生的程度,以及骨髓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对淋巴瘤的检出率更高。   什么是腰穿? 有些淋巴瘤患者除了需要做骨髓穿刺,还需要做腰椎穿刺,也就是俗称的腰穿,二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很多患者无法区分二者,还有的患者会问,为什么自己需要做腰穿,而别人不用?   首先,腰穿和骨穿的穿刺部位是不同的。腰穿,顾名思义是在腰部进行穿刺,选择的部位是腰椎,通常是第四腰椎棘突下方。而骨髓穿刺的部位是胸骨、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等等部位,不局限于腰椎。腰穿通常取的是脑脊液,而骨髓穿刺取的是骨髓组织。   由于淋巴瘤的侵犯性较强,如果累及中枢神经,预后往往比较差,因此需要通过腰穿判断是否已经侵犯到中枢神经。所以通常被怀疑或者已经确定具有肿瘤的中枢神经侵犯的患者,往往需要做腰椎穿刺。特别是一些侵袭性和中度侵袭性的淋巴瘤,比如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   除了诊断是否发生中枢神经侵犯,腰穿还可以实现小剂量的化疗药物鞘内注射,以预防和治疗中枢侵犯。   结语 骨穿和腰穿是淋巴瘤诊断中需要用到的两种检查手段,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诊断和评估预后,而那些具有中枢神经侵犯风险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腰穿。二者在操作方法和取材上有所区别,但都是成熟的检查手段,患者需要克服紧张焦虑的心理,积极配合检查,并且在穿刺后避免感染。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636

如何区分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

病请描述:淋巴瘤的分类非常复杂,并且和淋巴瘤的治疗、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而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些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很快,有些淋巴瘤的进展比较缓慢。 就像有些人是急性子,有的是慢性子。这些“慢性子”的淋巴瘤,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惰性淋巴瘤,而“急性子”的淋巴瘤,就是侵袭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什么是惰性淋巴瘤?   惰性淋巴瘤,顾名思义,就是“不易改变”的淋巴瘤,表现为生长缓慢、侵袭能力较弱。具体包括滤泡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低度恶性的套细胞淋巴瘤等等。 滤泡性淋巴瘤是由滤泡中心(生发中心)B细胞构成的肿瘤,通常全部或者部分表现为滤泡的生长方式,通过病理切片能够观察到细胞结构。在分子水平,滤泡性淋巴瘤表现为CD20、CD10和BCL-6阳性。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经常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存,表现为浅表淋巴结或者脾脏肿大,也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确定。 边缘区淋巴瘤是由B细胞发育而来的低度恶性淋巴瘤,这类淋巴瘤通常保持局限性,不会侵犯到其它组织器官。 低度恶性套细胞淋巴瘤有特征性的染色体异常,从基因水平上说,有BCL-1和cyclinD1的过表达。 惰性淋巴瘤的进展相对缓慢,对于一些诊断为早期的惰性淋巴瘤患者,甚至都不需要过多干预和治疗,只需要随访即可。   什么是侵袭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包括伯基特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   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5%-50%。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都可能受到侵犯。患者伴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迅速等症状。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有特殊临床和病理表现的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占比3%-10%,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为III-IV期,存在广泛的淋巴结外侵犯和骨髓侵犯。 伯基特淋巴瘤是高度侵袭性淋巴瘤,70%的患者在确诊时属于III-IV期。伯基特淋巴瘤起源于B细胞,和MYC基因变异以及EB病毒感染有关。   相比惰性淋巴瘤,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的肿瘤细胞生长非常迅速,患者的病情进展比较快,症状也非常明显。患者通常发生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淋巴结外器官的占位性病变和骨髓累及引起的外周血象变化等。患者还会出现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微医药 2023-11-30阅读量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