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手震颤 > 治疗

手震颤治疗

手震颤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18岁少年出现下蹲困难、脚后...

病请描述:  家住陕西宝鸡18岁少年,出生时无异常,等到他学走路的时候出现右下肢屈膝困难,走路姿势异常,家长以为是他刚学会走路,走路不稳就没有放在心上,随着生长发育走路异常姿势依然存在,但没有加重,于是在他10岁时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关节挛缩,当时医生建议,先天性关节挛缩是不发展性疾病,可在他18岁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手术来改善。   现在他已经18岁了,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蹲困难、脚后跟不着地,为了进一步治疗,家长抱着希望到常崇旺教授门诊,经过对患者查体及病史了解,常崇旺教授介绍:患者之前的诊断很明确,属于先天性关节挛缩,与脑瘫的症状有所不同,因此,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下蹲困难、脚后跟不着地,为什么他被诊断为先天性关节挛缩?跟脑瘫症状有哪些不同?又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先天性关节挛缩?   该疾病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征,是一种不发展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约占50%的患者只累及四肢关节,而且多累及大的关节,也有患者出现关节挛缩、半内脏及头面畸形,还有可能关节挛缩伴神经系统异常,临床中许多患者表现良好,2/3的患者无须卧床而能行走。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但是因为患者还太小,有时候症状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随着生长发育,一些脑瘫症状会逐渐的明显,临床中常见的脑瘫症状有运动障碍(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说话不清、认知障碍及出现的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症状。   根据这位患者所存在的症状,经过骨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建议进行三关节融合及跟腱术来改善患者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应在手术早期和手术后坚持支具固定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松解挛缩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使受累的关节获得一定的运动功能。   最后提醒:在治疗过程中,明确诊断,规范治疗是关键,切忌勿听勿信,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常崇旺 2025-01-07阅读量308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一样吗?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均多发于老年期,因此有很多特发性震颤常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尽管都以震颤为典型症状,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那么特发性震颤被当做帕金森病治疗会怎么样?下面我们来通过王学廉教授的总结来了解一下。 1 特发性震颤是什么病?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性震颤的唯一症状是震颤,偶有报道出现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病因与遗传因素相关,受环境因素影响。患者常述及少量饮酒可使症状显著缓解,次日加重或者正常抖动。 2 特发性震颤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特发性震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4%-3.9%。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大于65岁的人群发病率为10.2%。特发性震颤发病率较高,但是对于轻度的震颤,在没有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治疗。当病情发展至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时,首先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药物效果不佳,可选择手术治疗。 3 特发性震颤能治好吗? 目前特发性震颤无法根治,它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也是常见的进展性疾病,发展较慢,可能手抖10-20年都没有严重后果。特发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时加重,是一种特发性疾病,无特效的治疗方式。如果病情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及工作,应考虑手术治疗,即脑深部电刺激术,术后患者震颤基本消失,可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4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有何不同? 药物治疗:帕金森病往往使用多巴胺类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特发性震颤多使用抗癫痫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焦虑药物和镇静类药物。 手术治疗:共同点是都可以通过脑起搏器手术有效缓解症状,不同之处在于两个病种手术所选择的靶点不同。 5 特发性震颤被当做帕金森病治疗会怎么样? 如果特发性震颤被当做帕金森病治疗,不仅没有效果,还会由于长期服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而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长期服用息宁、左旋多巴这类药物,会出现嗜睡、脾气暴躁、吞咽困难等副作用。 6 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治疗 特发性震颤患者后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即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就是脑起搏器手术,是特发性震颤最理想的治疗方式。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及副作用。此手术是可逆的和可调节的。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发性震颤症状。

王学廉 2024-10-28阅读量810

帕金森病人抖得太厉害了还能怎...

病请描述:    7年前孙女士感觉身体没劲,走路慢,没有在意,不久之后出现右手抖,坐那不动手一个劲的抖,紧张时加重,手抖的幅度增大,再往后,影响做饭,吃饭,菜夹不到嘴里,每次洒一桌子。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美多巴、安坦治疗,起效后维持约4小时,效果较好,2年后孙女士逐渐出现肢体僵硬、起步困难,增加美多巴及安坦的用量,疗效可,随着年限的增长,孙女士双侧肢体震颤、僵硬、姿势步态异常,多次调整药物。     去年年底孙女士来找王学廉教授看诊,肢体颤抖、僵硬明显,走路非常慢,面具脸,服用多种药物,美多巴、安坦、森福罗、珂丹等,药物维持时间缩短至1~2小时左右,起效期间,颤抖僵硬减轻,还能走路,药效过后瞬间就走不了了,颤抖僵硬非常严重。之后孙女士在我院行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术后一个月开机调控,颤抖、僵硬、迟缓得到很好的控制,孙女士可以生活自理,症状得到控制。     颤抖是早期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是帕金森病的开端。你是否注意到,你周围的老人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手指出现了不由自主的震颤。一段时间后,这种震颤便慢慢地扩展到整只手,接着蔓延到左下肢、右侧上肢和下肢……发作时。同时,老人的反应变得越来越迟钝,动作变得越来越缓慢,脸部表情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老人很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     孙女士目前状况出现了症状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剂末现象”,帕金森患者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症状有节律性的波动现象,服药后症状减轻,几小时后,症状又逐渐加重,一直到下一次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症状又减轻。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过程不能急,在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时候就要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在“蜜月期”之后是接受脑起搏器手术的最佳时机。脑起搏器手术(DBS)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外科方法,手术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不破坏脑组织,避免了由于神经核团破坏而引起的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帕金森病患者能不能做手术、预计术后效果怎样,还是需要住院评估,有专业医生进行测评。

王学廉 2024-10-28阅读量1175

帕金森病人长期吃药效果不理想...

病请描述:    来自河南的吴阿姨,今年62岁,患帕金森病已经7年了。患病初期,吴阿姨只是手抖,但抖动幅度并不是很严重,对日常生活没有大影响,就没有去医院检查。     1年后,症状加重,吴阿姨在切菜的时候,手部突然抖动不止,吴阿姨努力的想控制住抖动,但越紧张抖动的越严重,一不留神切到了手。家人看见之后,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带着吴阿姨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予以美多芭等药物治疗。     服药起效后吴阿姨手部抖动明显减轻,维持约4小时,效果较好,2年后吴阿姨逐渐出现肢体僵硬、起步困难,前往医院复诊,医生建议增加药物用量,疗效良好。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吴阿姨出现双侧肢体震颤、僵硬、姿势步态异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吃饭的时候菜夹不到嘴里,每次洒一桌子,也无法自己系鞋带、系纽扣。     多次调药后,效果仍然不是很乐观,常年来,病情的折磨和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将吴阿姨折磨的苦不堪言。吴阿姨的儿子看到母亲这样很是心疼,在网上查询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了解到帕金森病可以通过脑起搏器手术来治疗。     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了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的门诊处。经过王学廉教授的详细问诊,了解到吴阿姨服药多年,目前效果不佳,且有做手术的意向,建议入院评估手术。     吴阿姨入院后,积极配合各项术前评估,检查结果无明显手术禁忌,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无不良反应。一月后开启神经刺激器,开启瞬间,吴阿姨肢体震颤、僵硬等症状基本消失,也无不良反应。     近期吴阿姨来到医院调整参数,反馈到自己目前生活已经完全可以自理了,还能为家人做一日三餐,幸福感满满的。     王学廉教授表示:帕金森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无法治愈。帕金森病人体内缺乏一种叫多巴胺类的物质,所以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缓解患者症状,而脑起搏器手术是抑制脑内一些核团的异常放电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当药物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时,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药效过了之后的症状,当药物治疗无法满足生活质量要求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早期介入手术可以减少药物带来的并发症,可以更好、有效、长期的控制症状。

王学廉 2024-10-08阅读量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