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病毒性脑膜炎 > 预防

病毒性脑膜炎预防

病毒性脑膜炎预防相关内容 更多>

带状疱疹痛不欲生?一文了解发...

病请描述: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以皮肤损害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可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 一、带状疱疹为啥这么疼?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当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后,首先会导致受累神经发生炎症、水肿、坏死,故而出现严重的神经痛。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了疼痛的强度。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神经痛会更严重。 二、得过水痘的人一定会得带状疱疹? 得过水痘的患者是会再得带状疱疹的,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初次发病时为水痘,复发时为带状疱疹。复发是因为初发感染水痘痊愈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未被完全清除,在感觉神经节内潜伏,当免疫功能低下时,使潜伏的病毒被激活,重新复制,侵犯神经节,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病。 三、带状疱疹长在哪里最危险?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较危险。如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了中枢神经,则会引起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四肢抽搐、惊厥等情况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可危及生命。 四、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一线药物有溴夫定、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一般治疗时间为7 d。治疗前应评估发生PHN的风险,对不断有新皮损出现,或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内脏受累者,建议延长抗病毒治疗至14 ~ 21 d。在使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时,需要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常规监测肌酐水平。 2、微创介入治疗:临床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神经介入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其中神经介入技术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技术。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射频和神经电刺激术等,其是指通过电脉冲适当地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从而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 3、其他:针灸治疗、臭氧治疗等技术在临床上也显示有一定的效果。 在此提醒广大朋友!预防带状疱疹:一方面要注意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度劳累、经常熬夜;另一个更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如果发现疑似带状疱疹的前期症状,如局部皮肤疼痛并伴随小红斑、丘疹出现,应赶在72小时内就医及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有效降低后遗神经痛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孙勇 2023-07-27阅读量463

今日话题:流行性腮腺炎

病请描述:💌💌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腮腺,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关节等。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Q: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传播的? 📩A: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在幼儿和小学生(5-9岁)中流行。 📩Q: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症状 📩A: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间断性。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Q: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A: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 1、当腮腺炎患儿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时,需要警惕胰腺炎,这种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如果孩子出现头痛、持续发热、呕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时,需要警惕病毒性脑炎; 3、当女孩子出现腹痛时,需要警惕卵巢炎; 4、男孩子发热伴“蛋蛋”肿痛时,需要警惕睾丸炎。如果并发了双侧睾丸炎,有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不孕症。 ⏰⏰常见误区解答: 🎈腮腺不肿,病情不重? 不是的,因流行性腮腺炎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其危害性远远超出了腮腺炎本身。因此,孩子得了腮腺炎,家长要特别注意,发现有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不好、易嗜睡等危险征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年龄越大,危害越少? 绝大多数人会出乎意料:成人得了“大嘴巴”,病情较儿童要凶险得多。腮腺病毒,对各类人群都有高度感染性。 🎈不就腮腺肿了点嘛,上学应该没有问题吧? 不可以,因为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强,所以需隔离患儿,预防交叉感染。传染期从症状出现前一个患星期到出现症状后9天,约2周时间内。隔离患者至肿胀完全消失1周,避免跟其他未患此病的小儿接触。 🎈孩子腮腺大起来了,是不是得了流行性腮腺炎? 引起腮腺肿大的原因有很多:腮腺管堵塞、腮腺管开口畸形、化脓性腮腺炎等。如果出现腮腺肿大,患者应该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误诊。 🎈孩子曾患过流行性腮腺炎,还会得第二次吗? 一般不会,因为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终身免疫的疾病,就像麻疹和水痘一样,得了一次以后身体中会产生抗体,所以不会得第二次。 📩腮腺炎患者治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适当卧床休息,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 2.要常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等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3.应注意清淡饮食,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4.患儿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用具可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有特效药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主要对症治疗,减轻症状,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 📩流行性腮腺炎饮食建议 → 饮食宜清淡,保持必要的营养和能量摄入。 → 选择易消化、温度适宜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粥、面条、藕粉、土豆泥等。 → 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患者的餐具要与他人分开,定时煮沸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饮食禁忌 → 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发物,不利于康复。 → 避免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等。 → 避免食用酸性食物等,因为它们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 → 按时接种麻腮风三联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流行期间应少去公共场所等封闭环境。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肿痛 #常见误区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治疗 #腮腺炎并发症

高源 2023-02-18阅读量3016

什么是Rasmussen脑炎?

病请描述:Rasmussen是一位欧洲医生的名字,因为他最早确诊了这种疾病。Rasmussen脑炎多见于刚出生到14岁内的青少年儿童,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Rasmussen脑炎(RE)临床少见,但症状严重。该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资料提示是由免疫介导的脑功能障碍导致的单侧脑半球萎缩,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难治性癫痫。RE的诊断依据临床、脑电图和MRI,部分患者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目的是减少癫痫发作和阻止进行性神经系统损伤。 病因 RE是一种特异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见于小儿。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局部性运动性癫痫发作,常发展为持续性部分性癫痫(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EPC),抗癫痫药物不能满意控制发作。病程中逐渐发生偏瘫和进行性认知障碍。病理特点是一侧大脑半球限局性慢性炎症。病因不明,近年的研究认为RE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研究均未发现病毒,也未分离出病毒,却发现病变脑组织及脑血管存在自身免疫性损害,并发现在患者体内存在谷氨酸受体( glur3) 的抗体。有人对1 例glur3抗体浓度较高的患者进行血液换置治疗, 以降低glur3 的浓度。 癫痫发作频率及程度出现明显改善。从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来看,人们更倾向于称本病为rasmussen 综合征,有关rasmussen 综合征的病因,仍然是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 根据蒙特利研究所的经验,RE病者的病理特征分为下列数级:①最早期患者表现为炎性反应,有许多胶质结节,伴或不伴神经元吞噬,血管周围有圆细胞和胶质瘢痕形成。②病程稍久则见到许多胶质结节,血管周围出现袖套现象和圆细胞浸润,至少有一个灰质块完全坏死。③表现神经细胞丧失,中等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有丰富的圆细胞,极少有胶质结节。④最终,见不到胶质结节,有神经元丧失和轻度血管周围炎性变化,伴有程度不等的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瘢痕形成。 2004年Pordo等用定量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显示,在增生的胶质小结和激活的星形细胞,主要是T细胞,在许多CD3+的 CD8+细胞中包涵有GRB+颗粒,而且有7%的CD8+细胞附在神经元附近,而神经元则表达MHC-I型抗原阳性。许多神经元由凋亡而死亡。但病毒感染的包涵体没有见到。 本病为散发的罕见疾病,1958年Rasmussen提出此病,并认为可能的病因为病毒感染,但是至今尚无可靠证据证实。证实本病的免疫病因,包括体液和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的可靠资料不断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部分患者血清中测到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受体3(GluR3)的抗体,并在兔子中注射GluR3溶合蛋白后引起癫痫发作,但近年的研究否定了该结果。细胞免疫研究亦见到与GluR3有关的细胞毒性免疫反应和病理中见到脑内淋巴细胞浸润。2003年Nabbout和Dulac等提出 Rasmussen脑炎作为一种癫癎脑病,认为癫癎发作可以破坏血脑屏障,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从一侧影响到两侧的脑组织而致脑组织异常。 RE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现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曾提出可能为RE病因的假说有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诱发局部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由于RE的脑病理与慢性脑炎相同,故提出慢性病毒性脑炎的可能,但在过去30余年中,虽然作出不懈努力以寻找RE脑组织内病毒物质的存在,均未能成功。只有Power等(1990)对10例RS用巨细胞病毒DMA探针检查,发现7例有CMV基因组物质。但其他学者在RE脑标本中均未见到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病毒等任何病毒物质。说明病毒不是RE的病因,至少不是唯一的病因。是否病毒感染诱发特殊的遗传素质或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免疫反应的问题,Andrews等(1990)发现RE病儿血清中抗核抗体增高,脑脊液中有寡克隆带及内源性IgG生成,脑组织有慢性炎症及IgG、IgM、IsA、C3、C1 q等免疫复合物沉积,证明免疫反应的存在。同时也显示,脑皮层的免疫性病理改变可以引起临床癫痫发作。 发病机制 RE的自身免疫学说,由Rogers等(1994)的一系列研究得到证明。作者们用谷氨酸受体亚单位3(GluR3)对兔进行免疫时,发现兔的癫痫发作和脑的病理改变与人类RE相似,因而推测RS是针对GluR3蛋白的自身免疫病。随后,作者们在3例活动性RS病儿的血清中发现了抗GluR3的自身抗体,证明抗GluR3自身抗体是RE的发病原因。如果确实如此,则用血浆置换法滤除血循环中的抗GluR3抗体,应使症状减轻。作者遂对1例RE病儿进行了血浆置换,结果在其循环抗体减少的同时,临床也显著好转。 虽然血浆置换的效果是一过性的,但可以认为,GluR3是自身抗原,而抗GluR3抗体是引起RE的神经元脱失、慢性炎症和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正常时,血脑屏障(BBB)阻止抗体进入脑组织,但RE时有BBB的局部缺损,抗GluR3抗体可以通过BBB到达脑细胞的谷氨酸受体,导致脑的免疫性损伤。抗GluR3抗体激活了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受体,使神经元兴奋而引起癫痫发作;发作本身又使BBB产生裂隙,使更多的抗体和免疫炎性细胞进入脑内,加重免疫反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临床的进行性恶化病程。Rogers的临床研究(Twyman等,1995)又进一步证明,抗GluR3抗体不仅可以辨认谷氨酸受体并与之结合,还能对谷氨酸受体起到激动剂的作用。 这是首次发现特异抗体可以激动一个神经递质的受体。由于抗体对谷氨酸受体的过度刺激而引发临床癫痫发作。GluR3受体有A和B两型,抗GluR3A抗体可以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活该受体;而抗GluR3B抗体不但可以与受体结合,还激活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活性,并损伤甚至杀死神经元。其结果是:由于抗体的激动作用,引起受体过度刺激,谷氨酸产生过多,产生兴奋性毒性作用(excitotoxicity),导致神经元损伤直至死亡。这种神经元死亡是通过补体还是通过凋亡机制尚有不同意见。Krauss等(1996)报道l例Rs,用环磷酰胺效果较好,但并未测到抗GluR3抗体;加之有些RE病理除慢性脑炎之外,还可见其他病变,说明RE的病因仍需进一步证明。 RE时的严重癫痫发作,原因较复杂。根据上述GluR3自身免疫学说,发作是由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过多所致。RE的双重病理,如结节性硬化、神经元移行缺陷等,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及损伤血脑屏障。对癫痫的遗传易感性也不能排除。此外,癫痫发作本身所致脑损伤也使病情恶化。 临床表现 本病最初的症状是局部性癫痫发作,起病年龄平均约为7岁(14个月~14岁),10岁以内者占80%。也可起病于少年(13~14岁)或成人,但少见。在癫痫发作以前,发育多为正常,无外伤史;数月之内有急性炎症性疾病者少见。一般没有免疫疾病史。病程为进行性,癫痫逐渐加重,并出现偏瘫和认知障碍,临床经过与脑内由限局性慢性炎症发展为炎症脑萎缩的的病理改变过程相符合。Andermann(1991)对48例RS做了总结。病初的癫痫发作形式主要是局部性运动性发作,约占80%;偶有放电的泛化而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少数病例(约20%)以全身性发作开始,但在病程中仍以局部性发作为主要的发作形式。抽动的部位主要见于口角、眼睑、手指或前臂,为振幅不大的快速阵挛。有时可见Jaekson发作,由口角抽动逐渐波及上肢,或波及半身。发作频繁,56%表现为持续性部分性癫痫(EPC),持续数小时、数日、数月或更长。从初次癫痫发作到出现EPC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定,一般是1~2年。约21%的病例发生全身性惊厥持续状态。 病程进行的速度各例不同,由数月至数年、数十年不等。最终都发展为持续性癫痫发作、偏瘫、认知缺陷和行为异常,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可以将全部病程大致分为三期,但其间并无严格界线。第一期以进行性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尚未出现永久性偏瘫和认知障碍。此期对于多数有EPC的病例来说,诊断较易;对于没有EPC的病例,可根据逐渐加频而药物不能控制的部分运动性发作而疑及RE。第二期开始于起病后3个月至10年不等,多在5年以内,出现进行性偏瘫。偏瘫可能是发作后暂时瘫痪的积累,也可能与发作无关,是脑病理改变直接引起的后果。认知缺陷、智力衰退见于85%以上的病例,其程度各不相同。17%有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此外还有大脑半球其他功能受损的表现,如失语(18%),偏盲(49%),躯体感觉障碍(29%),构音障碍(23%),以及视觉障碍、舞蹈样不自主动作等。此期持续时间从2个月至10年不等。第三期病情相对稳定,发作频率减少或停止,但仍处于瘫痪和智力衰退状态。 近年报道RE可起病于少年和成人(Han等,1997)。少年期(13~16岁)开始的RE,临床和病理特征与10岁以下儿童相似,但病程经过较良性,EPC较少,而较多见枕叶病理改变和视觉症状,如幻视、偏盲等。有的病理改变较限局。成人起病的RE与少年起病者相似,较良性,有的没有认知障碍。该作者认为,少年和成人RE在手术治疗方法上与儿童RE有区别,不一定做半球切除,只做脑病灶的限局性切除即可。  RE主要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期的,较少见的严重疾病,并未由脑组织直接分离出病毒,用PCR 等方法曾检出的可疑触发因素有:巨细胞包涵体病毒、疱疹病毒和EB 病毒等。当初Rasmussen等只是根据脑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及小胶质细胞结节形成等类似俄罗斯春夏季脑炎的病理改变,推论为某种免疫反应所致的脑炎。有关的免疫机制已知有2种。体液性自身免疫; 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但是无论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两者并存,均不足以解释RE仅累及一侧大脑的特点,Andrew等推测系由于惊厥本身可以损伤该侧大脑的血脑屏障,导致相关抗体或免疫活性细胞侵入,进一步加重惊厥发作,形成恶性循环所致。临床表现为各种发作形式的癫痫、进行性的偏瘫及智力减退为Rasmussen’s综合征三大主征。它约占所有癫痫病因中的1% 。RE主要在儿童期发病,典型病例可分为3期。 1、初始期:平均病程7个月,主要表现为并不频繁的癫发作,脑影像学检查可无特殊发现,有的病例此期可长达数年,部分病例无初始期,直接进入急性期。 2、急性期:癫发作频繁,主要呈持续性癫部分性发作( 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 EPC) ,伴有进行性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盲、认知功能降低,若主侧半球受累可同时有失语,此期平均病程4~8个月。此期的癫发作有以下特点:①发作表现形式可以多样;②最常见的形式为EPC; ③对抗癫药反应差。究其原因,Andermann及Rasmussen认为是致灶游走于大脑半球不同部位所致。 3、后遗症期:癫痫发作频率可有所减少,与持续的神经系统残障表现(如偏瘫)同时存在,此期脑影像学检查可有明显的、常为一侧性的脑病变和脑萎缩。 诊断 RE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和脑病理改变。临床的3个主要症状是进行性癫痫发作、偏瘫和认知障碍,但尚需实验室检查的确诊。RE脑脊液可为正常,或有少量淋巴细胞和轻度蛋白增高。脑电图检查可见背景活动慢化,或有δ波爆发,多为双侧性异常,以一侧为主,90%两侧不对称。发作间期可见弥漫性、以一侧为主的棘波灶,以额、颞区为著。约45%有两侧同步、频繁的不规则棘慢波,杂以多形慢波。也可在一侧前头部有持续性高幅节律性慢活动,夹杂棘波。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的进行性恶化有一定相关,晚期出现严重的一侧性脑萎缩时,健侧的异常可能更为突出。发作期脑电图很难判定放电的起始部位,可为一侧开始,或为多灶性开端;脑电图放电与临床发作的相关性有时并不明显。必要时需做脑皮质活检以显示特殊的病理改变。 RE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典型的癫癎发作和发病过程,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的阳性发现。Derry等(2002)指出,若能符合下列标准A的3条或B的2条,RE即可诊断。  A:①临床上有局灶性癎性发作(伴或不伴部分连续发作和一侧皮质缺损)。②脑电图示一侧半球慢波,伴或不伴癎样电活动和一侧癎性发作。③MRI显示一侧局灶性皮质萎缩,至少是灰质或白质在T2/Flair上有高信号,同侧尾状核头部高信号或萎缩。  B:①临床上有癫癎部分连续发作(EPC)或一侧进行性皮质性功能缺失。②MRI可见进行性一侧皮质萎缩。③病理:T-细胞为主的脑炎伴激活的胶质细胞和反应性星形细胞增多,或脑实质内有许多巨噬细胞或浆细胞或可除外RE的病毒包涵体。 临床上,在诊断RE过程中仍需与颅内占位病变,一侧半球癫癎综合征,代谢性或进行性变性神经疾病,特别是MELAS等相鉴别。还需与中枢神经的其他炎症性疾病相鉴别如脑血管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俄国春夏脑炎及多发性硬化等相鉴别。 针对RE的诊断,文献报道不一。有关谷氨酸受体-3(GluR3)抗体对RE的辅助诊断价值,在诸多文献中受到置疑,目前很难确定其在RE诊断中的作用和地位。还有学者认为,R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学、电生理学和影像学的系列随访检查,个别病例可能需要组织病理学确诊。  早在2002年,国外学者对RE的病期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期。初期阶段平均为7.1个月,该期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频率很低、发作较轻的部分运动性发作,罕见偏瘫;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频繁发作的部分运动性抽搐,约69%的患者可出现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EPC)和偏瘫,平均持续约8个月;到了末期,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但偏瘫和神经功能障碍则比较固定。  由此可见,对末期的RE诊断比较容易。如何对早期的RE做出确诊,除了重点、综合观察临床症状、MRI的进行性改变外,免疫抑制剂对早期RE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作为一个参考依据。  结合病例,病程最短者仅4个月即明确诊断。其确诊主要建立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学和进行性左侧半球皮质萎缩的基础上。均可得到较理想的治疗。 鉴别诊断 RE需要与许多疾病鉴别,如伴有持续性部分性癫痫的疾病、脑皮质发育不良、脑灰质变性、朊蛋白病、慢病毒感染、海绵样脑病、线粒体脑病(MELAS)、脑错构瘤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局部病变的性质、范围、病情进展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判定。CT可见脑萎缩现象(脑室扩大,以颞角最著,外侧裂增宽)。MRI对早期诊断有帮助,常可见颞叶内侧病变,据认为,小儿频繁局部性运动性发作,加上MRI早期表现,就应考虑RS的可能(1998)。SPECT也对早期诊断有帮助,有时比MRI更早发现颞叶血流低灌注区,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SPECT还可发现在EEG放电最大的区域有血流灌注增加,同时在治疗后随着临床好转缺血性影像也明显好转,显示治疗的有效性。PET检查可见受累半球有限局性葡萄糖代谢率减低。MRS(磁共振光谱)可早期发现脑损伤,在MRI尚未显示异常时即可发现神经元损伤及脱失,此外,还证明局部乳酸堆积是EPC的后果而不是由于RE本身。 RE需要与许多疾病鉴别,如伴有持续性部分性癫痫的疾病、脑皮质发育不良、脑灰质变性、朊蛋白病、慢病毒感染、海绵样脑病、线粒体脑病(MELAS)、脑错构瘤等。 儿童Rsmussen脑炎首次影像检查多表现正常。随着时间推移,MR上可见脑皮质和皮层下白质内出现长T2信号灶;随后,发生脑萎缩。额叶和颞叶为最常受累部位,且岛叶皮质常可见萎缩。约65%患儿可见基底节进行性T2信号延长和萎缩。质子MRS图像显示,受累白质的NAA峰减低。如采用短回波序列,则可见谷氨酸/谷氨酰增高,可能因癫痫持续发作所致。18F-脱氧葡萄糖PET检查显示大脑半球病变区葡萄糖摄取降低。病变区弥散度增加,也许因病变区细胞丢失和萎缩所致。 年龄为1-15岁(最常见于3和6岁)既往身体健康的儿童如出现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频率增加,且可见发作后损伤,即使神经影像检查显示正常,也应考虑Resmussen脑炎。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15%的患者脑脊液检查异常,有轻度脑脊液细胞增多,16~17×106/L白细胞,轻度脑脊液蛋白增高(500~1 000mg/L),部分患者可有单克隆IgG阳性。血清抗GluR3抗体测定常无肯定结果,其他检查正常。 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见一侧半球,特别是颞叶局灶性δ波,有癎样放电,但有时脑电图正常。头颅MRI检查,可见脑室扩大,一侧岛叶和岛周围区扩大,皮质和皮质下异常信号,重则半球萎缩伴同侧尾核头部萎缩。PET会有偏侧半球低代谢。 治疗 RE的对症治疗,即控制持续性部分性癫痫和其他类型的难治性癫痫发作,曾试用过各种抗癫痫药物,均未得到满意效果。    RE的病因治疗也较复杂。根据病因的不同学说,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主张病毒感染者,用各种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Acyclovir)、齐多夫定(zidovudine)、更昔洛(gancidovir)等,均未见确实效果。 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尚无结论,如激素、ACTH、环磷酰胺等。但多数认为仍可以试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抗癫痫、保护血脑屏障、或抗炎作用。治疗方法举例:先静脉注入甲基强的松龙400mg/m2,隔日一次,共3次;然后13服强的松2mg/kg·d,持续应用3~24个月,在此期间逐渐减量。有人认为应用数月后可以使发作减少,神经症候好转,对于病程在15个月以内者,效果较好。此外,脑室内注入a干扰素似有一些效果。目前认为,在针对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治疗尚未推广施行之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外科手术。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RE是Walsh(1991)首先提出的。Hart等(1994)用大剂量MG单用或与激素合用,治疗19例RE,疗效不一致,有好转,也有无效者。Wise等(1996)、Martland等(1997)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后,开始IVIG,剂量为400ms/ks.d,5天为一疗程,每2~4个月重复一个疗程,结果满意。Martland等对6岁病儿在起病3个月后开始WIG,在完成第二个疗程后症状好转,发作停止,轻偏瘫恢复。Wise等对14岁病儿在起病后6个月开始MG,共做了12个疗程,历时3年10个月,病情稳定,发作减少,偏瘫停止进行,认知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患者完成了中学课程,并进入大学。其脑电图和MRI仍保留额区的限局性异常。此病儿的临床进行性病程和脑病理(脑组织活检)都确定RE的诊断。ⅣIG治疗未见不良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阻断内源性抗体的合成,缺点是价格昂贵。    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是根据RE的自身免疫机理提出的(Andrews等,1996),目的是将血中抗GluR3抗体滤除。血浆置换后,病儿发作减少80%,认知、语言也有明显改善,但数周或数月后有可能复发。一般认为血浆置换尤其适用于病程急剧恶化或癫痫持续状态时。    外科手术被认为是在未找到特异性病因治疗的情况下,唯一能使发作停止的方法。手术进行越早,病程越短,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可使病儿生活质量改善,防止由于持续性癫痫发作造成的认知功能下降,也可避免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前多做局部病灶切除,效果不满意,癫痫容易复发。现多行一侧大脑半球切除,或次全切除,可以使发作和智力倒退中止进行(Rasmussen,1983,1989)。优势半球切除术时应注意到语言功能的问题,尽量防止术后失语的发生。对小年龄患儿,优势和非优势半球分化尚不完全,健侧半球可逐步代偿被切除半球的语言和运动等功能。功能性半球切除术是当前采用的方法,该方法切除患侧额叶后部、中央区、顶叶前部及全部颞叶,切断残存额叶和顶枕区之间的连接,同时行胼胝体全部切断。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在解剖学为半球次全切除,但在生理上可达到大脑半球全切除的效果,并可避免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等手术合并症。无论如何,外科手术还不能认为是本病最终的治疗方法,针对RE的自身免疫机制寻找更好的预防和干预方法是当务之急。

尚丽 2022-01-18阅读量9716

痔疮能引发癌症?!

病请描述:中国人在健康方面,自有一套循环理论,往深奥的方向说,这叫“治不如防,防不如疏,疏不如养”。换一个浅显的解释,意思就是,与其治病不如预防,与其思患预防,不如有疏通养生的意识。庖丁解牛“养生”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别的不说,大家应该都明白一个道理:平时不注重健康问题的话,便极易因小事而生小病,小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重视与治疗,再小的病也会酿成大病。低烧会烧成病毒性脑炎,小小的息肉有可能变成肠癌,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这个意思。身体不可不养,小病不可不防,大病不可不治,但也有那种“居安思危”的患者,来到医院治痔疮,但全程都显得过度紧张,一直在问:“医生,我这痔疮,会不会变成癌症啊?”十人九痔,痔疮是肛肠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痔是一种血管垫,可以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的不可替代作用,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并不是什么疾病,只有当肛垫组织发生异常时,出现病理性的肥大、移位、出血、脱出、血栓、嵌顿等情况,才需要进行治疗。那么痔疮会不会变成癌症?这个问题痔疮,究竟会不会变成癌症?“痔是一种血管垫,即肛垫,它有着精细控便的功能,在正常形态下不属于疾病,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时,才会被称为‘痔病’。而癌症是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癌变,两者不同,因此一般来说是不会变成癌症的。但痔疮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那就是便血,像是结肠癌、肠道息肉、直肠溃疡等病症也能引发便血,所以很多患者在发生便血时,都会自己去网上找一些科普资料查证,容易被临床表现误导,或者是容易往最坏的方面想。”“痔疮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小病,但它实际上影响着很多方面,需要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因为它会发生便血,在严重的情况下能引起贫血问题,重度贫血危及生命;二是因为便血容易让患者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便血以为只是痔疮,但实际上却是肠癌的话,很容易让患者掉以轻心,错过治疗肠癌的最佳时机;三是痔疮会影响生活,反复发作,而且疼痛难忍,对家庭和工作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那么在人体的肛肠部位,容易出现哪些癌症疾病呢?最危险且最常见的肛肠癌症应该是直肠癌,它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在城市中尤其明显,是因为与高脂肪、高肉食、低纤维素、低维生素等饮食习惯有关,肠道息肉是引发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另外还有肛门周围癌,也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齿状线下方,以肛门为中心,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它的高危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上,会出现肛门周围不适或瘙痒、直肠出血等,但它的发病率较低,属于一种比较少见的癌症。”如果不想每天为肛肠疾病而惶惶不安,那合理健康的饮食、良好的排便习惯、适量的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注意肛门部位的卫生清洁,厕纸尽量选择柔软一些的,避免外伤,这对预防痔疮是很有帮助的。

郭其乐 2021-10-15阅读量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