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如果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每年拍胸部CT排查肺癌。其他部位有过明确的肿瘤病史,建议每年拍胸部CT检查,一方面是看有没有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有没有转移瘤的可能。 有一位患者的家属私信我,他说关注我已经很久了,他母亲四年前在口腔医院做的舌癌手术,当时切除了病灶,做的皮瓣修复。最近复查显示手术部位都很正常,但肺里面出现了多发的结节,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样处理? 感谢这位朋友的关注,肺部结节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既有两三毫米的肺结节,也有接近三厘米的肺结节,而他们实际的意义是不同的。并且之前胸部CT有没有结节也要参考,也就是说肺结节的演化过程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现在肺结节比较小,比如不超过5毫米,可以继续观察。如果之前就有,现在逐渐增大增多,那就要考虑有没有转移瘤的可能性。我希望这位朋友携带资料,找医生当面看一看比较好。
刘懿 2023-04-06阅读量600
病请描述:【年龄】26岁 【居住地】内蒙古 【主要症状】无症状 【病史】 患者26岁,因体检查出HPV感染,自述后腰骶酸痛,经检测有宫颈炎症,HPV检测显示35型阳性,2020年6月病理显示:宫颈(3、4、5、6、9、12)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粘膜慢性炎,其中(4、9点)局灶上皮呈CIN1级,(5点)上皮呈CIN2级,见挖空细胞,建议免疫组化检查。补充报告提示:宫颈(4、9点)局灶鳞状上皮CIN1级,(5点)局灶鳞状上皮CIN2级,见挖空细胞。 2020年8月15日初次就诊,经治疗2021年3月TCT显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HPV为阴性。 【相关检查】就诊前 治疗后检查报告 【医言医语】 HPV是个大家族,现在已发现的就有两百多个型别,根据其致病的良恶程度,分为低危型HPV和高危型HPV。目前临床可以检测的常见的高危型别包含:16.18.26.31.35.33.39.45.51.52.53.56.58.59.66.68.82等。 高危型的HPV主要会引起皮肤和黏膜上的两类表现。它在皮肤上的高危损害有:皮肤的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鲍温病、基底细胞癌,甚至鳞状细胞癌也有一部分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有关系。高危型的HPV与人类的多种粘膜恶性肿瘤有关,如喉癌、口腔癌、舌癌、扁桃体癌、牙龈癌、龟头癌、阴茎癌、肛门癌等。 而这里所指的是所有高危型号均有可能导致以上疾病,而不仅仅是16、18型危害最大,16、18型主要是因为它们比较常见,感染人数众多,人们可能了解的比较多,但临床中33、52、35、58等型号均有导致病变甚至癌变的病例,所以发现HPV高危型感染后都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一定要加做阴道镜活检,避免病情进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刘彦春 2022-11-04阅读量1560
病请描述:天津市人民医院 周毅 一、放疗概述 1.定义: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俗称“烤电”、“照光”。 通常采用X(γ)线、电子线或质子射线等放射性杀灭和损伤癌细胞,放射线破坏照射区(靶区)的细胞,使这些细胞停止分裂直至死亡,从而使肿瘤缩小或消失来治疗肿瘤。约70%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在接受单纯放疗或包含放疗的综合治疗后,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被治愈。 临床上适合放疗的肿瘤主要有:鼻咽癌、喉癌、扁桃体癌、舌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癌、皮肤癌、脑瘤、食管癌、乳腺癌、肺癌、直肠癌、骨肿瘤、肝癌、软组织肉瘤等。 二、作用机制 通过电离辐射,破坏细胞核中的DNA,使细胞失去增殖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是尽最大的努力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 1.直接作用:放射线直接作用于细胞DNA,使DNA断裂,不能调控增值,致死。 2.间接作用:射线与水作用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破坏细胞,致死。 3..分次照射:1)正常组织和肿瘤的损伤都有部分修复,正常组织的修复能力高于肿瘤,再次照射,正常组织损伤低于肿瘤组织。2)细胞周期再分布:G2和M期细胞对放射敏感,最容易被杀灭;G1、S、和G0期的放射敏感性较低。处于敏感期的细胞首先被杀灭,而细胞继续细胞周期进程,从S期向G2和M期推进。3)再充氧,正常组织不存在缺氧细胞,肿瘤血管不完整性,存在不同比例的缺氧细胞,对放射性有较强抵抗性。分次照射后,肿瘤缩小,血供改善,缺氧细胞再充氧,变成富氧细胞,敏感性提高。4)再增殖。正常组织启动细胞增殖补偿细胞的丢失,使放射损伤减轻。而放射后,残存的肿瘤细胞再增殖,刺激G0期细胞增殖。 四、不良反应 放疗利用放射线杀灭肿瘤,这种高能的放射性肉眼看不到。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细胞也有损伤。正常组织的这种放射损伤在放疗结束后会逐渐恢复。在放疗刚开始时病人不会出现放疗所致的痛苦,但随着放疗的继续进行,癌细胞坏死程度在逐渐加大,正常组织细胞损伤程度也会增加,这时会出现相应正常组织损伤的表现,这种现象叫放疗的急性反应,(如放疗性食管炎,病人会感到吞咽时食管疼痛等)。医生会处理这些放疗的副作用,不能因为这种暂时的放疗反应放弃肿瘤治疗的机会。 (一)全身反应 头痛、眩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以及血象变化。一般经对症治疗,并给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多能继续治疗。 (二)局部反应 1.皮肤:高能机器和多野每日治疗技术,皮肤副作用明显减少,除非治疗涉及皮肤。红斑,色素沉着,渐渐成褐色,然后脱皮,湿性皮炎。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未经放射肿瘤医师同意,不要擦任何霜剂或洗剂在的皮肤上。 2.头颈:粘膜变红,小而表浅溃疡形成。咽痛,吞咽痛及营养不良。如果舌在射线照射的主要范围内,头颈部放射会造成味觉障碍。如果唾液腺在治疗射线范围内,唾液分泌明显减少。 3.脱发:只有头发在放射区内才会出现脱发。通常因脑肿瘤,接受头部放射的话,仅会出现部分头皮区脱发。如果全脑需放疗,则会影响整个头皮。但是,如果仅接受小部分脑放疗,那么仅部分头皮受影响。脱发是暂时或永久的,视剂量而异。 4.胸部:大多数病人接受胸部放射治疗将不会有任何局部症状,但是食道,当运送食物从口腔到胃(经过胸腔),可能出现类似的粘膜反应。假如发生,可能出现烧心的症状,服用液体制酸剂可缓解。 5.腹部 1急性:直肠反应:排便疼痛、粘液便、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直肠镜检查可见宫颈水平附近的直肠前壁粘膜充血、水肿。必要时暂停放疗,给予对症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再恢复放疗。膀胱反应: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经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症状很快消退,必要时暂停放疗。 2远期并发症:(1)放射性直肠炎或乙状结肠炎:多数发生在放疗后半年至1年内,按直肠病变程度分为3度。①轻度:有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壁粘膜充血、水肿。肠壁无明显增厚及溃疡者;②中度:肠壁有明显增厚或溃疡者;③重度:肠管有明显狭窄、肠梗阻、肠穿孔需手术治疗或直肠-阴道瘘形成者。一般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以保守治疗为主,消炎、止血及对症处理,也可用药物保留灌肠。(2)放射性膀胱炎:多数发生在放疗1年以上,按临床表现分为3度。①轻度: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膀胱镜检查,可见粘膜充血、水肿;②中度:膀胱粘膜毛细血管扩张性血尿,可反复发作,有时形成溃疡;③重度:膀胱-阴道瘘形成。对轻、中度放射性膀胱炎,采用保守疗法,抗炎、止血及对症治疗,保持膀胱空虚。失血多者需输新鲜血,重度损害者,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3)放射性小肠炎:小肠放射性损害较直肠少见,临床表现为稀便、排便次数增多、粘血便、腹痛等,可对症处理。严重时出现小肠溃疡、梗阻、穿孔,需手术治疗。(4)盆腔纤维化:特别在大剂量全盆腔放疗后,可引起盆腔纤维化,重者可继发输尿管梗阻及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CACA诊疗指南
汇聚专家共话临床 2022-10-25阅读量2452
病请描述:说到癌症,大家会想到的往往都是肺癌、肝癌、胃癌、肠癌等比较常见的癌症。但你知道吗?癌症除了可以发生在这些部位,它甚至可以还发生在舌头上。 舌癌——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舌癌是发生在口腔舌部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很少听说舌癌,但舌癌其实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口腔癌的1/3~1/2。 这些人需要警惕舌癌! 1. 口腔卫生不良的人 口腔卫生不良时,细菌、霉菌等在口腔内滋生、传播,还可能合并炎症,会使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加敏感。 2. 营养不良的人 维生素A有维持黏膜上皮正常结构与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之可引起舌黏膜上皮增厚、鱼化过度而与舌癌的发生有关,也有研究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饮食含铁,锌量低可能与舌癌发生有关。 3. 吸烟、饮酒的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科学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吸烟与口腔癌发病显著相关,吸烟越早,烟龄越长,发病风险越高。每天吸烟15支,饮酒2两,口腔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7.28倍。 4. 嚼食槟榔的人 在喜食槟榔的地区,患舌癌的人较多。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指出,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嚼食槟榔与癌症发生有因果关系。嚼食槟榔、槟榔混合物,可使口腔黏膜细胞分裂活动增加,进而继发口腔癌。 5. 牙齿不好的人 我们的舌头表面有一层粘膜,会对舌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牙齿不好,就可能与舌头发生碰撞,损伤舌头,长期损伤刺激就可能诱发舌癌。因此,如果牙齿不好,一定要及时解决牙齿问题,避免对舌头造成伤害。 6. 有口腔黏膜白斑的人 门腔黏膜白斑是一种癌前期病变,中国人白斑患病率为10.47%,白斑癌变者约占3%~5%,舌部是白斑的好发部位。 警惕这些舌癌信号! 1. 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种医学界公认的口腔癌癌前病变。口腔粘膜白斑的主要表现就是在一处或多处的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斑块状病变,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但以颊、舌、唇最为多见。口腔黏膜白斑大多数为单纯性斑块,它们的表面略粗糙,呈皱纹纸状或有沟纹。 2.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很常见,很多人不把它当一回事。确实,绝大部分的口腔溃疡都会在2周左右自愈。但如果口腔溃疡长时间不能自愈,尤其超过1个月仍存在的口腔溃烂,一定要警惕起来,及时去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3. 口腔分泌物增多 早期的舌癌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口腔内唾液增多,会明显感觉口腔分泌物增多、吞咽口水的时候有哽咽的感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扁桃体增大。另外,舌癌患者的鼻涕中会有一些血丝,往往会被误以为是普通的发烧感冒。 4. 喉咙痒痛 舌癌患者有时会出现喉咙痒痛的症状,讲话、吞咽时都会很疼,要注意与咽喉炎症鉴别。 舌癌一般需要手术切除! 舌癌手术一般分为切除与重建治疗两部分,切除就是手术去除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等,重建就是利用患者自身正常的组织重新建立舌的基本外形,恢复舌的基本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这样做能预防舌癌! 1. 注意口腔卫生,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 戒除吸烟、嗜酒、咀嚼槟榔等不良习惯,加强体质锻炼,注重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增强机体免疫力。 3. 及时处理牙齿问题,能修补的残冠、残根要及时修补,难以治愈的残冠、残根要及时拔除,并按时镶牙。 4. 每年需要进行1~2次的口腔检查,特别是高危人群要加强筛查,及时发现并祛除致病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曹巍 2022-05-30阅读量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