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失眠 > 内容

失眠内容

维生素D:你身边的&ldqu...

病请描述:维生素D:你身边的“隐形健康卫士”,补对了吗?文 | 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次的外科医生,用30年经验告诉你科学真相 一、开场白:你的身体可能正在“缺阳光” 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普通却影响全身的“健康密码”——维生素D。 最近门诊遇到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长期乏力、情绪低落,检查发现她的维生素D水平只有12ng/mL(严重缺乏!)。她疑惑:“我每天喝牛奶、吃钙片,怎么还会缺?”其实,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搭把手”,而现代人普遍存在“隐形饥饿”——维生素D不足。 据研究,中国50%以上人群缺乏维生素D,成都等阳光稀缺地区更是高达85%!今天我们就用“说人话”的方式,揭开维生素D的神秘面纱。 二、维生素D的“家族成员”:选对才能补到位 维生素D不是单一的“独行侠”,而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家族”: 三、缺维生素D的“危险信号”:从骨头到情绪都遭殃 你以为缺维生素D只是“腿抽筋”?它的影响远超想象: 骨骼告急:孩子佝偻病、成人骨软化、老人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飙升。 免疫力下降:反复感冒、伤口难愈合,甚至增加哮喘、类风湿风险。 情绪失控:焦虑、抑郁、失眠,血清素(快乐激素)分泌减少。 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悄悄找上门。 癌症风险:最新《Science》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系统抗癌能力! 甲状腺危机:维生素D缺乏与甲状腺结节、甲亢、桥本甲状腺炎密切相关,女性尤其要警惕! 自测小贴士: 经常宅家、防晒过度、腰围超标、肤色较深? 总感觉疲劳、肌肉酸痛、情绪低落?→ 快去医院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几十元就能查!)。 四、科学补充三步走:晒太阳、吃对饭、选对药 1. 晒太阳:免费“D工厂” 黄金时间:春夏秋11:00-15:00,露出手臂和腿,晒10-15分钟(别涂防晒霜!)。 避坑指南:隔着玻璃晒=无效!树荫下可延长至30分钟。 2. 食补:吃出“阳光力” 天然D库:三文鱼(100g含526IU)、蛋黄(1个含40IU)、蘑菇(紫外线照射过的品种)。 饮食真相:单靠食物补D≈杯水车薪,成年人每天要吃20个鸡蛋才能达标! 3. 补充剂:精准出击 普通人:每日400-800IU维生素D3(随餐吃,吸收更好)。 严重缺乏:医生可能开5000IU短期强化,但需定期复查,避免中毒。 避雷提示: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不能乱吃!适合肝肾功能不全者,普通人用了反伤身。 五、特别关注:维生素D与甲状腺健康 作为普外科医生,我特别想提醒女性朋友:甲状腺疾病与维生素D息息相关! 甲状腺结节:研究显示,结节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 桥本甲状腺炎:维生素D能调节免疫平衡,抑制抗体攻击甲状腺。 甲亢/甲减: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重心悸、手抖、疲劳等症状。 给甲状腺患者的建议: 定期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目标值≥40ng/mL。 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时,更需强化补充(遵医嘱)。 晒太阳+口服D3双管齐下,免疫力提升看得见! 六、费医生总结:健康是“攒”出来的 维生素D就像身体的“隐形盔甲”,默默守护着骨骼、免疫和代谢系统。补D不难,关键是科学和坚持: 普通人:每天1粒D3(400IU)+每周3次日晒。 高危人群(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测,个性化方案。 切记:维生素D≠万能药!严重疾病需综合治疗,别盲目依赖补剂。 我是费健医生,深耕外科30年,既拿手术刀也做科普。希望这篇“干货”能帮你少走弯路。健康路上,我们并肩同行! 推荐理由:本文融合7篇权威文献及临床经验,用最易懂的语言解答维生素D困惑,特别适合关注甲状腺健康、追求科学养生的你。转发给家人,一起做“阳光健康达人”吧!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259

睡不着、情绪差、甲状腺出问题...

病请描述:睡不着、情绪差、甲状腺出问题,瑞金专家教你避开发炎饮食——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 作者介绍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医生。从医30年,我做过上万台手术,也通过微创消融帮助许多患者恢复健康。但比起治病,我更想带大家“防病”。这些年我专注线上科普,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解答过超10万人次的咨询。今天,咱们不聊手术刀,聊聊“筷子”——如何用饮食吃出健康,尤其守护甲状腺这个“蝴蝶器官”。 一、健康饮食=长寿密码?哈佛研究给出答案! 《Nature Medicine》一项30年追踪10万人的研究发现:坚持健康饮食的人,活到70岁仍无慢性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24倍! 关键秘诀在于以下几种饮食模式: 替代健康指数饮食:多吃水果、全谷物、坚果,少吃红肉和反式脂肪。 地中海饮食:橄榄油+鱼类+蔬菜,抗炎又护心。 DASH饮食:低盐高钾,专克高血压。 划重点! 超加工食品是健康杀手:每天多吃一份,长寿概率降低32%。 女性、胖友、懒人更需注意:健康饮食对这类人群效果更显著。 抗炎食物清单:西兰花、燕麦、深海鱼(富含Omega-3)。 二、肠道决定睡眠?日本研究颠覆认知 筑波大学发现:高蛋白+高纤维=天然安眠药! 睡前吃对了:一碗豆腐沙拉(蛋白质)+半根玉米(纤维),入睡快、少夜醒。 吃错了会失眠:炸鸡配奶茶(高脂肪+高糖),睡眠时间缩短15%。 费医生小贴士 蛋白质推荐量:60公斤成人每天60-72克(约2块鸡胸肉)。 纤维轻松达标:早餐燕麦片+1个苹果,轻松搞定10克纤维。 三、情绪不好?试试老祖宗的“药食同源” 中医认为,情绪是“七情六欲”,而这几种药食同源食材能帮你: 百合:清心安神,缓解烦躁失眠(煮粥加点它)。 玫瑰花:疏肝解郁,适合压力大的职场女性(泡茶喝)。 酸枣仁:天然镇静剂,对付焦虑有奇效(睡前泡水)。 注意! 慢性肾病、痛风患者需咨询医生后再用。 别盲目跟风网红保健品,药食同源更安全。 四、食物也会“发炎”?炎症指数教你避坑 浙大最新研究提出“食物炎症指数(FII)”: 促炎食物黑名单:加工肉、含糖饮料、动物脂肪(如黄油)。 抗炎食物红榜:亚麻籽油、深色蔬菜、坚果(富含类黄酮)。 举个栗子🌰 坏选择:煎牛排(饱和脂肪高,FII评分1分)。 好选择:三文鱼(Omega-3丰富,FII评分80分)。 特别关注:甲状腺健康饮食指南 作为普外科医生,我发现甲状腺疾病(结节、甲亢/减)与饮食密切相关: 控碘:海带、紫菜、贝壳类少吃。 抗炎优先:多吃蓝莓、菠菜(富含抗氧化剂)。 远离促炎陷阱:油炸物、酒精、反式脂肪(加重甲状腺负担)。 费医生的心里话亲爱的朋友们,健康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每天多选一颗西兰花、少喝一杯奶茶,身体会悄悄奖励你。如果担心甲状腺问题,欢迎来我的线上门诊咨询(搜索“费健医生”即可找到我)。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饮食! 参考文献 《Nature Medicine》健康老龄化研究 日本筑波大学睡眠与饮食研究 中国药食同源情绪调节分析 浙江大学食物炎症指数模型 转发给关心的人,一起做“健康吃货”! 🌟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142

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怎么办...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怎么办?费健主任为你详细解答!文/费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大家好,我是费健,一名扎根外科临床30余年的医生,也是全网粉丝超100万的“健康科普达人”。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许多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最关心的问题:淋巴结转移到底严不严重?需要怎么处理? 一、先别慌!淋巴结转移≠“末日降临” 很多朋友一看到病理报告上“淋巴结转移”几个字,瞬间腿软,脑海里浮现各种可怕的联想。但我想告诉大家: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真没你想的那么恐怖! 我们的淋巴系统就像身体的“安全巡逻队”,淋巴结则是“片区警察”。当癌细胞试图“溜”出甲状腺时,淋巴结会第一时间“拦截”。所以,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其实说明医生已经帮你把“问题警察站”清扫干净了! 二、关键问题快问快答 结合临床中最常见的疑问,我整理了以下知识点(记得收藏哦): 1️⃣ 需要二次手术吗?👉 通常不需要!手术中医生会根据规范清扫高风险区域的淋巴结,报告中提到的转移淋巴结其实已经被切除了。 2️⃣ 转移数量多=病情严重?👉 不一定!比起数量,转移状态(比如是否突破淋巴结包膜)更重要。有些患者转移5个淋巴结,预后依然很好。 3️⃣ 会影响生存率吗?👉 别焦虑!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比90%以上)即便有淋巴结转移,预后也较好。真正决定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病理类型(乳头状癌>其他类型) 肿瘤是否侵犯周围器官 年龄(<55岁更优) 性别(女性预后更好) 淋巴结转移情况(仅是参考指标之一) 4️⃣ 后续治疗要注意什么?👉 划重点! 优甲乐剂量需加大:把TSH(促甲状腺激素)压到0.1以下,降低复发风险。 碘131治疗看情况:全切患者若转移≥3个淋巴结,可考虑;半切患者通常不需要。 三、科学应对,生活依旧美好 我曾接诊过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术后发现6个淋巴结转移,她一度崩溃到失眠。但经过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5年过去了,她不仅健康如常,还成了二胎妈妈! 记住这3条“黄金法则”: 听医生的,别自己瞎查资料: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门诊多问一句比上网搜100篇更靠谱。 药不能停:优甲乐是“终身伴侣”,按时吃药才能稳住TSH。 定期复查不能懒:每6个月查超声+甲状腺功能,就像给身体做“年检”。 四、费主任的贴心建议 作为医生,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过度焦虑反而影响康复。甲状腺癌被称为“最温柔的癌症”,只要科学治疗、心态积极,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和健康人一样生活。 推荐理由: 本文内容参考国际权威指南与临床实践,拒绝“伪科普”。 语言轻松易懂,特别适合没有医学背景的朋友阅读。   出处:本文部分观点参考《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及临床研究数据,结合费健主任个人经验总结。作者简介: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肿瘤微创手术与消融治疗,致力于用科普消除医患信息差,让医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拨开迷雾。记住,医学在进步,信心是良药!🌿(关注“费健医生”,解锁更多甲状腺知识!)  

费健 2025-03-21阅读量293

茶+咖啡:双重续命水,抗衰护...

病请描述:茶+咖啡:双重续命水,抗衰护骨还能“甲状腺友好”?——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饮品健康指南 文/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业30年) 打工人必备!茶和咖啡的“续命”真相 当代职场人的日常,左手一杯咖啡提神,右手一壶绿茶养生,仿佛这样才能在“996”中苟住性命。但你知道吗?这“中西合璧”的喝法,不仅提神,还能抗衰老、护骨骼,甚至可能对甲状腺健康有益!四川大学的最新研究登上《柳叶刀》子刊,揭示了茶与咖啡的“黄金组合”效果。今天,我就用一杯茶的时间,带你看懂这背后的健康密码! 一、每天3杯茶:抗衰效果拉满 研究显示,每天喝3杯茶(约6-8克茶叶),能最大程度延缓生物衰老。茶叶中的“抗衰明星”是茶多酚,它能: ✅ 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 ✅ 抗炎:抑制慢性炎症,降低甲状腺炎等疾病风险。 ✅ 调节代谢:改善血糖、血脂,间接保护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小贴士💡: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常伴随氧化应激和炎症。茶多酚的抗炎作用可能辅助缓解症状,但需避免过量(浓茶可能干扰铁吸收,贫血患者慎用)。 二、咖啡续命,但别贪杯! 咖啡的“续命光环”主要来自咖啡因和绿原酸: ✅ 提神醒脑:咖啡因刺激中枢神经,提高专注力。 ✅ 护心护脑: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认知衰退风险。 ❌ 过量伤身:每天>5杯可能引发心悸、失眠,甚至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研究实锤🔍:每天1-2杯咖啡,骨质疏松风险降32%!但速溶咖啡含添加剂,建议选现磨黑咖,低因咖啡效果打折扣哦~ 三、茶+咖啡:1+1>2的健康CP 当茶和咖啡联手,效果堪比“健康双保险”: 🌟 全因死亡风险降22%:每天2-4杯茶+1-2杯咖啡是黄金比例。 🌟 骨质疏松风险降32%:咖啡促进钙流失?别怕!茶中的氟化物和咖啡的绿原酸共同护骨。 🌟 甲状腺友好组合:适量咖啡因不会直接伤害甲状腺,但甲亢患者需限制摄入;绿茶中的硒元素对甲状腺激素合成有益。 举个栗子🌰:早晨来杯黑咖啡提神,下午泡壶绿茶抗氧化,晚上避免饮用以防失眠——这才是“打工人”的健康节奏! 四、喝对方法:避开这些坑! 1️⃣ 甲状腺患者注意: 甲亢患者:咖啡因可能加重心慌,建议每日咖啡≤1杯,避免浓茶。 甲减患者:绿茶不影响优甲乐吸收,但服药后间隔1小时再喝。 2️⃣ 冲泡技巧: 绿茶用80℃水冲泡,减少茶多酚氧化。 咖啡不加糖奶,避免热量超标。 3️⃣ 禁忌人群: 孕妇:咖啡因每日≤200mg(约1杯中杯美式)。 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咖啡+茶每天≤3杯,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 健康是平衡的艺术 茶和咖啡的益处建立在“适量”基础上。就像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过多或过少的激素都会引发疾病,找到平衡点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Xiang Y, Xu H, Chen H, Tang D, Huang Z, Zhang Y, Wang Z, Wang Z, Yangla, Han M, Yin J, Xiao X, Zhao X. Tea consumption and attenuation of biological aging: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from two cohort studies.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3. [2]Liu D, Li ZH, Shen D, Zhang PD, Song WQ, Zhang WT, Huang QM, Chen PL, Zhang XR, Mao C. Association of Sugar-Sweetene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and Unsweetened Coffee Consumption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2022.  [3]Zhang S, Wu S, Xia B, He Q, Mi N, Zhao J, Hu L, Wang D, Zheng L, Sheng P, Yuan J, Zhang Z, Wei F. Association of coffee and tea consumption with osteoporosis risk: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the UK biobank. Bone. 2024.  [4]Chen Y, Zhang Y, Zhang M, Yang H, Wang Y. 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C Med. 2022.  这个春天,愿你的茶杯里盛满健康,咖啡杯中飘散活力! 🌸  

费健 2025-03-20阅读量376

这种癌,全球每2例中1例来自...

病请描述:这种癌,全球每2例中1例来自中国,近10年发病翻倍 ——面对悄悄攀升的健康威胁,这些知识能救你!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从医30年,我做了上万台甲状腺手术,也通过微创消融帮助许多患者恢复健康。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低调却凶猛”的疾病——甲状腺癌。 为什么它值得关注?一组数据告诉你真相: 全球每2个甲状腺癌患者,就有1个是中国人(2022年数据)。 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 近10年发病率翻倍增长,但死亡率保持低位——早发现是关键! 一、     甲状腺癌的“偏爱清单”: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甲状腺像一只“蝴蝶”趴在喉咙下方,虽然小,却掌管着全身代谢。当它“黑化”成癌时,往往与这些因素有关: 辐射暴露 儿童期颈部X光、CT检查风险最高。 手机别贴耳打太久,安检时远离辐射源。 碘的“过山车” 缺碘(内陆地区常见)和碘过量(沿海爱吃海鲜人群)都危险。 简单自测:吃碘盐的沿海居民,可偶尔选无碘盐;内陆朋友坚持碘盐。 雌激素的“双刃剑” 避孕药、更年期激素治疗需遵医嘱,别擅自长期使用。 孕期、哺乳期激素波动期,建议加做甲状腺超声。 肥胖和压力 体重超标会刺激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 焦虑、熬夜会削弱免疫力,癌细胞更易“钻空子”。 基因突变 家族中若有甲状腺癌患者,建议定期筛查BRAF、RET等基因。 二、     预防秘籍:做对这4件事,风险降一半 筛查要“聪明” 20岁后,每年体检加一项甲状腺超声(比触诊准10倍!)。 查出结节别慌!90%是良性,只需定期复查。 饮食黄金法则 饮食均衡,荤素搭配,新鲜水果蔬菜不能少。 少吃腊肉、香肠等加工食品,亚硝酸盐是隐形杀手。 远离辐射陷阱 做X光时主动要求戴铅围脖。 手机睡觉别放床头,通话多用耳机。 情绪管理 压力大时试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重复5次。 三、治疗新突破:微创、精准、副作用小 作为外科医生,我亲历了甲状腺治疗的三大革新: 腔镜(机器人)手术 伤口从6cm缩至1cm,术后疤痕几乎看不见。 热消融技术 针对1cm以下低危结节,不用开刀。 精准靶向药 晚期患者用乐伐替尼等药物,可延长生存期3年以上。 费医生暖心提醒 上周门诊遇到一位32岁的女孩,体检发现4mm甲状腺结节,吓得整夜失眠。其实,甲状腺癌并不可怕: 95%的甲状腺癌是“懒癌”,进展缓慢,治愈率超90%。 过度治疗比癌症本身更危险!部分微小癌只需观察,贸然手术反而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是场持久战,与其焦虑,不如行动。从今天起,少熬夜、多微笑,给甲状腺一个温柔的拥抱吧! 本文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癌精准手术与微创消融,全网科普粉丝超100万。推荐理由:融合30年临床经验+国际权威数据,给你听得懂、用得上的防癌指南。  

费健 2025-03-20阅读量298

针灸治疗失眠,为自然疗法

病请描述: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或寐而易醒,醒后不易再睡,重者彻夜难寐。多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影响工作、生活、健康,长期失眠还可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抑郁、记忆力下降、抗病力低下。 失眠以情志所伤为主要病因,还可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虚多实少。实证多因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虚证多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宁。治疗以补虚泻实,调和脏腑阴阳,安神定志。  天天要面临睡眠,且饮食、情志、环境、劳逸失调等均可影响睡眠,治疗过程多是曲线前进,即在治疗好转的过程中,也会有后退的时候,应消除顾虑,坚持治疗,同时纠正饮食生活、情志等不良习惯。从近几年一些失眠医案统计:治疗一般需2~3个疗程,但由于每个人的病情轻重、患病时间长短、体质、环境、配合等因素不同,疗程长短不一,也有1个疗程就恢复的,有的需更长时间,有的需要针灸、中药结合治疗。    《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我国约有38.2%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失眠是威胁我们健康的敌人,一旦它缠身,那真是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用抗抑郁等安眠类西药治疗,暂时有一定的效果,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大,损伤肝肾、降低白细胞,疗效不佳,且易形成药物依赖性,一旦中断药物,失眠反反复复,甚至加重,以致缠绵难愈。针灸治疗失眠为自然疗法,安全、疗效肯定,标本同治,且无毒副作用,通过恢复大脑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现已在世界各地临床广泛使用,疗效较为肯定。 失眠医案 夏女士,70多岁。从2014年开始,患有咽炎、慢性鼻窦炎、咳嗽、胃炎、呃逆、腰背腿痛等病症,经常在我门诊针灸、中药调理,许多病症均改善或消失。  2017年11月11日,因入睡困难、时寐时醒2月余来看诊,曾服中成药、西药效果不理想。伴有多梦、焦虑,头晕,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针刺、艾灸、拔罐结合治疗。主穴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足三里。隔日治疗,约每周针灸3次,10次为1个疗程。针灸1个疗程后,睡眠稍有改善,较前易入睡;针灸2个疗程后,入睡尚可,睡眠深度易改善,眠中很少醒来,偶有醒来,很快再入睡;治疗约3个疗程,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亦消失。 *国兰琴 每周门诊时间~最新 每周二晚上、周六上午,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每周三下午、周六下午,君和堂~徐汇馆; 每周二上午、周四晚上,沁申堂中医门诊。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凌兆路口)。 君和堂~徐汇馆, 地址:徐汇区凯旋路3580号2楼,近中山西路凯旋路路口,(毗邻华苑大厦)。 沁申堂中医门诊,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幸福路42号。

国兰琴 2025-03-03阅读量8890

医圣张仲景治疗虚火失眠的名方...

病请描述:中医认为人体要阴阳平衡,白天养阳,晚上养阴,阴不足,阳就失去了生发基础,最后导致阴阳两虚,五脏六腑皆虚。失眠的本质是阳不入阴、阳气妄动。气为阳血为阴,气有余便是火,失眠就是各种火干扰了心神。人体的火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只有虚火才能导致人体长期失眠、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故失眠病人多焦虑不安,头晕目眩,面容憔悴,明显眼袋黑眼圈,出汗,便秘,咽干,舌红,脉弦细。 酸枣仁汤即为虚火造成失眠症量身定做。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 肝阴不足,心血亏虚,虚火内扰心神而致失眠。酸枣仁汤重用炒酸枣仁补肝养血安神,《本草纲目》中说,"酸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酸枣仁味酸补肝血,肝血足了,肝的虚火就降下来了,入心经补心血,心血足了,心的虚火也降下来了,虚火没有了失眠就痊愈了。川芎调养肝气,行气活血,血虚的人多有血瘀,血瘀则烦热不眠,川芎将补进来的血活起来。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知母清热养阴,且制约川芎的温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安神宁心之功。虚火得除,阴阳平衡,失眠得愈。 本方可用于精神恍惚,多疑善虑的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郭汉法 2025-02-10阅读量695

咖啡续命有讲究!哈佛、NHA...

病请描述:咖啡续命有讲究!哈佛、NHANES权威研究揭秘:这样喝更健康 ——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暖心科普 大家好,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多年,我越来越多地被甲友们问到:“费主任,我生了甲状腺疾病,咖啡还能喝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结合哈佛大学、NHANES数据库等最新研究,我总结了几个关键点,帮大家科学“续命”! 一、咖啡的“超能力”:防糖尿病、护肝、延寿? 咖啡不仅是打工人的“续命神器”,科学研究还发现它藏着不少健康密码: (一)每天一杯不加糖咖啡,糖尿病风险降10% 1.   哈佛大学一项覆盖15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多喝一杯纯黑咖啡(不加糖、奶精),2型糖尿病风险可降低10%!但如果在咖啡里加糖或代糖,效果直接“打五折”——加糖后风险仅降5%,代糖降7%。 2.   划重点: ❌ 糖和代糖会抵消咖啡的益处,还可能增加肝脏负担。 ✅ 奶油或非乳制奶精影响不大,但别贪多哦! (二)护肝小能手:纯咖啡降低肝病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发现,纯咖啡能显著降低慢性肝病风险,但加了糖或代糖反而可能伤肝。看来,咖啡的苦味里藏着对肝脏的温柔保护~ (三)每天2-3杯,寿命延长近2年! 《Scientific Reports》研究显示,每天喝2-3杯咖啡的成年人,全因死亡率更低,寿命平均延长1.84年。咖啡中的咖啡因、绿原酸等成分能抗氧化、抗炎,甚至对大脑健康有益。 二、喝咖啡的“黄金时间表”:早晨喝,效果翻倍! 你以为咖啡只是提神?喝对时间还能“救命”!NHANES数据库研究发现: 早晨型(4:00-11:59):全因死亡率降16%,心血管死亡率降31%! 全天型(随时喝):健康效果几乎为零。 最佳饮用量:早晨喝2-3杯,死亡风险最低(HR=0.71)。 为什么早晨喝更好? 人体生物钟与代谢节律在早晨最活跃,此时咖啡因能更好地促进代谢、保护心血管。而晚上喝可能干扰睡眠,得不偿失! 三、咖啡续命的“三大禁忌” 想让咖啡真正成为健康助手,这些坑千万别踩: 1.   ❌ 加糖加奶精过量:糖和代糖是“健康刺客”,一杯咖啡最多加1茶匙糖(约5克)。 2.   ❌ 晚上喝咖啡:下午2点后尽量少喝,敏感人群可能失眠、心悸。 3.   ❌ 把咖啡当水喝:过量咖啡因(>4杯/天)可能引发焦虑、血压升高等问题。 四、费医生的贴心建议 结合最新研究和临床经验,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份《科学喝咖啡指南》: ✅ 优选纯黑咖啡:苦中带香,健康值拉满! ✅ 早晨喝,2-3杯刚好:提神又护心,别等下午“狂灌”。 ✅ 搭配健康生活方式:咖啡不是“万能药”,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才是长寿王道! 推荐理由 作为医生,我常看到患者因不良习惯导致健康问题。咖啡本身是好东西,但喝错了反而伤身。希望这篇科普能让大家既享受咖啡的香浓,又守住健康的底线。 最后提醒:甲状腺疾病患者喝咖啡需谨慎!咖啡因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具体请咨询主治医生~ 参考资料 1.   哈佛大学《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5) 2.   NHANES数据库《欧洲心脏杂志》(IF=37.6,2025) 3.   《Scientific Reports》(2025) 我是费健,关注我,带你用医学的眼光看生活!☕️💪  

费健 2025-02-10阅读量717

痔疮系列(一):痔疮的苦有多少

病请描述:一、轻度痔疮无症状或轻微不适症状:在痔疮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或者仅在排便时感到轻微的不适或肛门部位有轻微的异物感。原因:此时痔疮组织较小,尚未对肛门周围的神经和组织产生明显的压迫或刺激。影响:虽然症状不明显,但患者可能会在偶然触摸肛门时发现有小的肿物,或者在排便后发现卫生纸上有一些淡红色的血迹,这些通常是由于痔疮表面的小血管破裂所致。间歇性出血症状: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会发现大便表面带血,或者在擦拭肛门时卫生纸上出现少量鲜血。这种出血通常是间歇性的,量不多,颜色鲜红。原因:由于痔疮组织表面的黏膜较为脆弱,排便时大便的摩擦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影响:虽然出血量不多,但患者可能会因此感到焦虑和不安,担心病情的严重性。此外,长期少量出血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轻度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 编辑二、中度痔疮肛门疼痛和坠胀感症状:患者在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部位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轻微的刺痛感,有的则可能较为明显。同时,患者还会感到肛门有坠胀感,好像有东西要掉出来一样。原因:随着痔疮的发展,痔疮组织逐渐增大,对肛门周围的神经和组织产生一定的压迫和刺激,导致疼痛和坠胀感。影响:这种疼痛和坠胀感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尤其是在排便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便,从而导致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痔疮脱出症状:在排便时,痔疮组织会从肛门内脱出到肛门外,但一般在排便后可以自行回缩到肛门内。脱出的痔疮组织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原因:痔疮组织的体积增大,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不足以将其固定在肛门内,因此在排便时受到压力而脱出。影响:痔疮脱出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还容易导致痔疮组织与外界摩擦,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此外,患者在排便后需要用手将脱出的痔疮推回肛门内,这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分泌物增多症状:患者会发现肛门周围有少量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是黏液,也可能是脓性分泌物。分泌物会使肛门周围的皮肤变得潮湿,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和湿疹。原因:痔疮组织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肛门腺体分泌增加,同时,脱出的痔疮组织也容易与外界细菌接触,引发感染,从而产生脓性分泌物。影响:分泌物增多会使患者的肛门部位保持潮湿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导致肛门周围皮肤感染和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辑三、重度痔疮持续性疼痛和剧痛症状:患者会感到肛门部位持续性的疼痛,尤其是在排便、行走、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重,甚至可能无法正常坐立和行走。疼痛程度剧烈,可能会像刀割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原因:当痔疮发展到重度时,痔疮组织可能会发生血栓形成、嵌顿或感染等情况,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影响:这种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需要卧床休息。此外,疼痛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痔疮脱出不能回缩症状:痔疮组织脱出后无法自行回缩到肛门内,需要用手将其推回,甚至在推回后还会再次脱出。脱出的痔疮组织颜色可能会变深,质地变硬,表面可能会出现溃疡和出血。原因:重度痔疮时,痔疮组织的体积较大,且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将其固定在肛门内。同时,脱出的痔疮组织可能会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外界而发生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影响:痔疮脱出不能回缩会导致患者的肛门部位出现明显的肿胀和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此外,脱出的痔疮组织容易受到外界的摩擦和损伤,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大量出血症状:患者在排便时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血液可能会喷射而出,出血量较多,颜色鲜红。这种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出汗、血压下降等症状。原因:重度痔疮时,痔疮组织的血管丰富且脆弱,排便时大便的摩擦或腹压的增加容易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大量出血。影响:大量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止血和输血等治疗措施,以纠正失血性休克,挽救患者的生命。肛门周围皮肤病变症状:由于长期的分泌物刺激和摩擦,肛门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湿疹、溃疡等病变。患者会感到肛门周围皮肤瘙痒难忍,甚至会因为抓挠而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原因:痔疮分泌物的长期刺激会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到外界细菌和真菌的侵袭,从而引发皮肤病变。影响:肛门周围皮肤病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瘙痒和疼痛等不适,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患者可能会因为瘙痒而频繁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和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编辑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其症状和不适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对于痔疮我将进行一系列的科普,来让大家了解这种疾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来解决这种疾病的困扰。

李景泽 2025-02-07阅读量928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胃炎情绪调...

病请描述: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胃炎的情绪调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心理调节方法 正念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感受每一次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去驱赶,只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每天坚持练习10-15分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减少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从而降低情绪对你摆布的影响力。 情绪日记法:通过记录情绪日记,详细写下自己每天的情绪变化、产生 情绪的事件以及当时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和触发因素,从而在情绪出现时能够更快地识别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自我暗示:自己给自己输送积极信号,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情绪。比如,早上起床时,就开始给自己暗示:“今天我心情很好!今天我很高兴!今天我办事一定顺利!今天我一定有好运气!”类似这样的话,要不断地给自己暗示,使自己的潜意识接受这些信号,这将对你一天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使你能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去从事各项工作。 认知重构:当消极情绪产生时,要冷静地、理智地分析一下,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消极情绪也就不解自消了。此外,还要学会“心理置换”,当与其他人争执而动怒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也许就可以心平气和了。 生理调节方法 深呼吸练习:当情绪激动时,尝试进行深呼吸练习。缓慢而深地吸气,然后再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平稳情绪。也可以采用腹式呼吸,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或坐好,身体自然放松,慢慢地吸气,吸气的过程中感到腹部慢慢地鼓起,到最大的限度的时候开始呼气;呼气的时候感觉到气流经过鼻腔呼出,直到感觉前后腹部贴到一起为止。 运动纾解法:运动是很好的情绪纾解方法。当人们在沮丧或愤怒时,生理上会产生一些异常现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运动方式,如跑步、打球、打拳等方式,使生理恢复原状,从而让情绪也自然正常。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散步、轻微的运动或者伸展,都能帮助释放体内的压力和焦虑,改善心情。 音乐缓解法:借助于情绪色彩鲜明的音乐来控制情绪状态。现代医学表明,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比如,听着催眠曲就不知不觉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紧张学习了一天之后,高歌一曲会消除疲劳。 社交调节方法 与朋友或家人倾诉:当我们遇到困扰和挫折时,与朋友或家人倾诉可以让我们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在倾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建议,从而减轻负面情绪并增强情绪稳定性。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找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加社交活动: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互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自身情绪问题的过度关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同时也能从他人的经历和观点中获得启发和帮助,从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生活习惯调节方法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保持情绪稳定。中医认为,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能量的重要时刻。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稳定情绪。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效,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情绪。例如,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等,被认为有助于清热泻火,缓解烦躁情绪;而一些甜味食物,如红枣、蜂蜜等,则具有滋养脾胃、舒缓情绪的作用。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园艺、阅读等,可以在闲暇时投入其中,让自己从情绪困扰中暂时抽离出来,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从而有助于情绪的调节。 中医情绪管理技巧 情志调养:中医认为,情志调养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预防情绪过激对身体的伤害。 音乐五音:音乐能够调节情绪,舒缓心情。中医认为五音对应五脏,通过聆听相应的音乐,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经络的畅通。 草药调理:某些中草药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例如,合欢皮被用来缓解焦虑和失眠,茯苓用于健脾宁心。在使用草药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饮食调节:中医认为饮食与情绪密切相关。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辛辣,以免影响情绪稳定。 运动调节: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情绪。如太极拳、气功、瑜伽等都是有助于情绪调节的运动方式。 针灸调理:针灸是中医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按摩疏通: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紧张和压力。特别是按摩心包经的相关穴位,如内关穴,可以安神定志,调节情绪。 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有助于放松心灵,减少杂念,从而达到情绪平衡。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进行静坐,有助于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具体情绪调理方法 以情制情: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可以通过以情制情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怒伤肝,可以通过想一些忧愁的事或悲伤的事来化解怒气;思伤脾,可以通过发怒来缓解过度的思虑。具体方法如下: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食疗调情:根据五行关系中对应的五色及五味食品进行调理相关脏腑,达到平衡,情志就不会太过。例如,肝属木,对应情绪为怒,可以通过食用一些酸味食物来调节肝气。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调节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赵刚 2025-02-05阅读量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