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慢性扁桃体炎 > 内容

慢性扁桃体炎内容

怎样预防中耳炎复发

病请描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容易复发,并且时常流脓,但经治疗后流脓停止,身体稍微不舒服,又要复发流脓,尤其小儿更是多见。因此,许多病人都希望有一种可以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好方法。        中耳炎预防的关键在于找出复发原因,如某些病人,除了化脓性中耳炎外,同时伴有慢性鼻炎、变态反应型鼻炎、鼻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因此,治疗慢性中耳炎时应注意将这些疾病一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医生除了给与治疗中耳炎药物外会同时开麻黄素滴鼻液,就是为了同时治疗患者的各种伴有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一般容易穿孔,所以平时洗脸,洗澡是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内。有中耳炎的病人最好不要游泳,不然,耳内脓汁会污染池水,影响公共卫生,同时污水灌入外耳道也会加重病情。即使耳朵不流脓也需经医生检查鼓膜完全长好后才可游泳,否则污水灌入极易复发。        平时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避免疲劳过度、烟酒无节制。感冒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平时要注意避免感冒,感冒后鼻涕多时,要注意擤鼻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鼻涕即可擤出。如果鼻涕过于粘稠不易擤出,可滴麻黄素药液,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鼻腔扩大,然后擤鼻,预防鼻涕进入耳内引起复发。

杜晓东 2014-11-17阅读量9538

中耳炎的治疗

病请描述: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混合类固醇激素类药物,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可滴药。        4、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5、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6、手术治疗  除了少数可施行局部麻醉外,大多数情况都需全身麻醉。

杜晓东 2011-04-05阅读量7142

怎样预防中耳炎复发

病请描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容易复发,并且时常流脓,但经治疗后流脓停止,身体稍微不舒服,又要复发流脓,尤其小儿更是多见。因此,许多病人都希望有一种可以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好方法。                  中耳炎预防的关键在于找出复发原因,如某些病人,除了化脓性中耳炎外,同时伴有慢性鼻炎、变态反应型鼻炎、鼻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因此,治疗慢性中耳炎时应注意将这些疾病一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医生除了给与治疗中耳炎药物外会同时开麻黄素滴鼻液,就是为了同时治疗患者的各种伴有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一般容易穿孔,所以平时洗脸,洗澡是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内。有中耳炎的病人最好不要游泳,不然,耳内脓汁会污染池水,影响公共卫生,同时污水灌入外耳道也会加重病情。即使耳朵不流脓也需经医生检查鼓膜完全长好后才可游泳,否则污水灌入极易复发。                   平时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避免疲劳过度、烟酒无节制。感冒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平时要注意避免感冒,感冒后鼻涕多时,要注意擤鼻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鼻涕即可擤出。如果鼻涕过于粘稠不易擤出,可滴麻黄素药液,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鼻腔扩大,然后擤鼻,预防鼻涕进入耳内引起复发。

杜晓东 2010-05-30阅读量6898

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

病请描述: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全家关注的重点。孩子健康活泼,是全家幸福安定生活最重要的因素。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尽管家人对孩子小心翼翼地照顾,但呼吸道感染还是不容易避免。常是先流鼻涕、打喷嚏,或者发热,继而咳嗽,如果不尽早用药,咳嗽逐渐加重,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家长带着孩子奔走于儿童医院及其他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生常常给抽血化验、摄胸片等相关检查,然后就是给孩子静脉输液或吃药,孩子痛苦哭闹,家长焦急苦恼。年轻的父母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如此弱不禁风?江苏省中医院儿科朱先康 孩子年龄小,抵抗力相对较差,感冒发热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一年中呼吸道感染过于频繁,超过一定的次数,在医学上就称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所谓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以气管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常见的有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支气管炎和肺炎。怎样判断宝孩子是否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呢?按照不同年龄组的小儿每年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来确定是否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家长可据以下标准来初步判定一下: 0~2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7次以上,或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以上;3~5岁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6次以上,或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以上;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以上。 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呢?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的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部位不同,其原因也有差异。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其反复感染多与护理不当、入托幼机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反复支气管炎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有些患儿为慢性鼻窦炎—支气管炎综合征。临床观察发现,“复感儿”大多来自那些生活环境稳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家长过度呵护造成了小儿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有的家长给小儿穿得太多,孩子的衣服里整天汗津津的,风一吹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容易着凉。还有的家长担心小儿着凉,不让孩子出门活动,使孩子降低抵御寒冷的能力,孩子在气候冷热变化的情况下不能很好适应,稍一吹风,感冒发烧便接踵而至。本病常见诱发因素有受凉、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生活环境不良、喂养不当等。其中受凉系第一位诱发因素。诱发因素虽多种多样,但通常是综合作用,而且多数诱因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营养不良、贫血和佝偻病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人工喂养、偏食、厌食、未适时添加辅食以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维生素A和锌、钙、铁等微量元素缺乏,与复感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药物的滥用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因之一。 如何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呢?家长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应注意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同时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冬季儿童房间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尽量保持儿童呼吸道湿润,减少被病菌侵袭的机会。 2.多增加户外活动。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进行日光浴,增强体质。 3.衣着适宜。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即使在冬季降温时也不宜给孩子穿得过多),小儿盖的被子也不宜太厚。气候变化时应随时为其增减衣服,不要只增不减。若小儿活动时出汗,应及时用毛巾为其擦干。若小儿在入睡后出汗较多,可在其前后胸垫上小毛巾以防止其内衣潮湿。减少其出汗、及时为其擦汗是防止小儿受凉的重要措施。 4.保证小儿饮食的营养均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不强迫孩子进食。牛奶、肉类、蛋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要均衡。由于维生素A有保持人的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抗呼吸系统感染、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应让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黄绿色的蔬菜、黄色水果、瓜类等。 5.避免小儿接触感染源。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家里有人得了感冒,应避免病人与孩子接触。 6.合理用药。如孩子发生了呼吸道感染,应进行对症治疗。不要给小儿滥用抗生素。只有在确认小儿已经发生了细菌性感染时,才可适当地给小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应严格地按照疗程用药。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带其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必要时应检测一下其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和免疫指标。若小儿体内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若小儿的免疫功能有缺陷,可对其进行免疫刺激治疗。但进行这种治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其选用合适的药物,并且要有足够的疗程。 如何治疗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呢?西药如干扰素气雾吸入、滴鼻或肌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卡介苗素、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强的优势。在感染期,重在辨证,治其标,缓解期治其本。《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内存在旺盛的正气,邪气就不容易侵犯。中医优势在于:1.改善小儿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中医有许多著名方剂,如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人参败毒散、生脉散、防感口服液、槐杞黄颗粒等,现已被越来越多临床证实,确有增加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中医药在抗病毒感染有很好疗效。中药不仅抗病毒也可抗细菌。通过健脾补气补肾,增强小儿食欲,增加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吸收,强壮体质,减少生病。3.中药属植物制剂,经科学辨证使用毒副作用少。

朱先康 2018-07-11阅读量7929

如何预防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病请描述:一、预防感冒。感冒会加重鼻炎和鼻窦炎发作。而鼻窦炎、鼻炎患者对感冒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比健康人更容易感冒,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日常多运动可有效的预防感冒,可以游泳,跑步,打球等。 二、注意饮食及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的饮食起居有助于鼻窦炎的预防,我们应该戒除烟酒嗜好,并且注意口腔清洁。还有居室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要懂得保护鼻粘膜,可以让居室保持一定湿度,因为干燥空气常影响鼻粘膜生理功能,鼻粘膜干燥,纤毛活动停止,易使病毒、细菌侵袭致病。 三、预防鼻窦进水。如果去游泳,一定要注意防止鼻窦进水发生感染,因此在头部入水前我们都应该先做深吸气,然后入水时用鼻呼气,以抵住水入鼻内。凡头部不浸水游泳,均应用口吸气,用鼻呼气。 四、清除邻近感染病变。例如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慢性咽喉炎、蛀牙、牙槽流脓、口腔溃疡等。对于鼻腔本身病变,要及时治疗,例如鼻中隔偏曲,经常妨碍鼻窦通气和引流,应及早手术矫治。各种鼻炎、鼻息肉、肿瘤等常为鼻窦炎的诱因,应及时治好。过敏性鼻炎患者鼻粘膜水肿,影响鼻窦开口通气引流,应作抗过敏治疗。

肖武 2018-02-23阅读量8202

如何预防慢性扁桃体炎

病请描述: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对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生呢? 1)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对于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 2)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过度操劳,若劳累后应及时调整休息。戒除烟酒,是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重要一点。 3)患扁桃体急性炎症应彻底治愈,以免反复发炎的出现。 4)预防各类传染病、流行病。

肖武 2017-10-28阅读量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