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软瘫 > 内容

软瘫内容

脑瘫、偏瘫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

病请描述:  目前临床中,脑瘫、偏瘫治疗常见的手术和手术的目的、意义、价值。   第一:FSPR手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通过选择性地切断部分肌群的传入神经,减少引发痉挛的神经构成,从根本上解除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   术前,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准确计算术中切除神经的比例,这就是FSPR手术的“秘密”,术前分析切除神经的比例,术中一刀切除正确的神经比例,不能反复切神经,反复切神经会有损伤。   手术风险两个极端,要么误伤,患者软瘫;要么无效,患者3-6个月复发。   第二:SPN手术(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手术原理:那组肌群痉挛,切除那组肌群,比较简单的逻辑;但该手术最大的挑战,复发;外周神经会再生,基本上半年或一年肯定会复发,患者的痉挛会如旧,彻底解决痉挛,该手术无法做到。   第三:CP-MMA手术(脑性瘫痪肌力肌张力调整术),通常说的矫形手术,该手术包括肌腱切除、延长或转移术,骨骼畸形切骨矫正或关节融合等术式。通过CP-MMA手术局部调节发育异常的肌内腱,可以纠正患者发育过程中已形成的静态畸形。须在肌张力松解到位,仅存在小范围肌张力异常或存在不可逆的畸形以及严重肌张力缺失时,采用外周运动系统调节,达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提升肌力纠正畸形的治疗旷日持久。   第四:CPS手术(双侧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主要针对扭转痉挛、手足徐动型脑瘫患者,该手术做的是颈总动脉的外膜,实际上是交感神经的末梢感应器,术中把交感神经切掉一部分以后,患者对于外界感知的紧张反射预值调低一半以上,通过这种方式释放紧张导致的肌张力增高和变异,这是该手术的核心原理;   手术挑战:术后有2/3患者有效果,如有效果能改善一半;需要提前跟家属讲清楚这一点。

常崇旺 2024-01-15阅读量89

正确认识狂犬病

病请描述: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犬、猫、野生或流浪的哺乳类肉食动物,如狼、狐狸、獾、蝙蝠等,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我国狂犬病例主要由犬伤所致,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猪、蝙蝠、猴和獾等。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2023年9月16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临床表现:狂犬病潜伏期无任何征兆,高风险动物暴露后,立即开展暴露后处置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即狂躁型与麻痹型,最终死于咽肌痉挛而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潜伏期症状。从感染到发病前无症状的时期,多数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狂犬病潜伏期无任何征兆,该时期目前尚无可靠的诊断办法。前驱期症状。狂犬病患者的发作,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部位出现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及蚁行感等),可能是由于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或导致神经节神经炎所致。此时期还可能出现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前驱期为2~10天(通常2~4天)。急性神经期症状。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3天。有两种表现,即狂躁型与麻痹型。狂躁型患者。出现发热并伴随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机能亢进、定向力障碍、幻觉、痉挛发作、行为古怪、颈项强直等。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恐水、怕风是本病的特殊典型症状,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亮光、噪声、触动或气流也可能引发痉挛,严重发作时尚可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由于常有呼吸肌痉挛,故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发绀。麻痹型患者。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类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表现。其病变仅局限于脊髓和延髓,而不累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期症状。患者晚期逐渐进入安静状态,此时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麻痹可能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以被咬肢体侧更为严重。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狂犬病发病后的整个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死因通常为咽肌痉挛而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对家庭饲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管理流浪动物。对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食用。2.正确处理伤口。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伤口较深者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续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一般不缝合包扎伤口,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伤口深时还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3.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人一旦被咬伤,疫苗注射至关重要,严重者还需注射狂犬病血清。(1)主动免疫①暴露后免疫接种一般被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②暴露前预防接种对未咬伤的健康者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可按0、7、28天注射3针,一年后加强一次,然后每隔1~3年再加强一次。(2)被动免疫  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颈、手等处,同时咬人动物确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则应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该血清含有高效价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应及早应用,伤后即用,伤后一周再用几乎无效。

张建刚 2024-01-04阅读量1497

少见但不容忽视的高位腰椎间盘...

病请描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指腰椎上位3个间隙(L1~2,L2~3,L3~4)突出,由于椎管形态、神经根发出水平以及生物力学与下位两个椎间隙不同,因而在发病率和临床表现上有其特点。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国外统计为1.6%~6.9%,国内为1.7%~5.4%。发病率大相径庭的原因与影像学的检查有密切关系,随着MRI的普遍应用,发现高位突出及退变者明显增多。许多高位突出同时伴有明显的低位突出。 发病机制与个体腰椎结构(腰椎骶化)、生理屈度、运动节段受力方式等有关。①高位突出时,其产生症状的机制与低位突出不同。在低位腰5及骶1神经根分别发自上位椎间盘平面或以上,在椎管内跨越上位椎间盘,故当椎间盘突出时多压迫或刺激下位神经根。但腰1~3的神经根发自椎弓根水平,向外下斜行出椎间孔。故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椎间盘不与神经根相接触,不直接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仅部分腰4神经根发出部位较高者可能被累及,多数是通过硬膜压迫马尾神经。②其次高位椎管横断面呈圆形或棱形,无典型的侧隐窝,即使有椎间盘突出,也不容易在狭窄处挤压神经根。故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而是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如果突出较大,整个硬膜囊受挤压,则会产生马尾神经综合征。 当高位腰椎间盘突出,骶髓3~5节段和尾髓1节段受压时,则产生会阴及肛门周围的皮肤感觉缺失;如果骶2受累,大腿后部将出现麻木,即所谓的“马鞍区麻木”。骨盆出口处的肌肉软瘫,引起包括膀胱平滑肌的弛缓性瘫痪(无膀胱充盈感觉,无痛)和不能自动排空的征象。由于横纹肌系统对肛门外括约肌丧失控制,在腹压增大时大便失禁或不能自主排便。勃起和射精功能完全丧失,称脊髓圆锥综合征。 腰痛及大腿前方痛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腰痛的原因可能为纤维环、后纵韧带受张力刺激所致。疼痛可向腹股沟、股前、髋部放射,少数突出位置较低者可累及小腿内侧。29.4%表现为突发截瘫。 检查可见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大腿前方及小腿内侧可有感觉障碍。腰12及腰23突出时,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少数腰34突出的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高位突出股神经牵拉试验的意义与低位的坐骨神经牵拉痛相似。膝反射多数减弱或引不出。较大突出可有不同程度的马尾神经综合征及脊髓圆锥综合征。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极易被忽略,要提高对高位突出产生症状机制的认识,并对不能用低位椎间盘突出症解释时,应想到有高位突出的可能,进而选择适当的影像检查。MRI应作为检查首选,特别是高位及多间隙突出时容易发现,可明确突出部位、大小、病理类型及对硬膜囊的压迫程度。 影像学检查中遇到多发突出,或既有高位突出又伴有低位突出的病例,应确定产生症状的椎间隙,即通常所说的“责任”椎间隙。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注意非典型病例的鉴别,既应与椎管内肿瘤鉴别,也应与一般腰背痛鉴别。必须确定该腰背痛是高位突出症所致,而非一般劳损或退变引起。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较小时,不出现症状;症状较轻微时,可对症保守治疗。但如果症状明显、反复发作,或伴有马尾神经症状,应手术治疗。注意在腰1~2椎间盘突出时,牵拉硬膜囊要防止损伤脊髓圆锥。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清醒局麻下的脊柱内镜技术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潘峰 2023-12-25阅读量275

热性惊厥不用怕,正确处理我能...

病请描述:“热性惊厥”,其常在体温超过38℃时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24小时之内,如果发烧大于等于3天才出现惊厥,应寻找其他原因引起惊厥的可能。 常见于6个月到5岁的儿童。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小儿时期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绝大多数儿童6岁以后不再发作。 我们知道“热性惊厥”又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 1)单纯性占整体热性惊厥的70%~80%,单纯性惊厥的预后较好,大多6岁后不再反复发作。也不会对孩子的智力、体力发育有影响。 2)如果是复杂性的就有可能发展为癫痫或有其他基础疾病。 小于5岁的宝贝发生热性惊厥的概率是2%~4%,高发年龄为12个月~18个月。父母兄弟姐妹间有热性惊厥史的宝贝,其发生概率较高,因为与遗传有关。 热性惊厥,会有哪些表现? 典型表现为发烧同时伴有意识丧失(叫孩子的名字没有反应)、身体僵硬或软瘫、四肢及面部口角抽搐(一下一下的)、口周或面部青紫、口吐白沫、双眼凝视(盯着一个地方,不看人)或上翻(俗称翻白眼)、尿便失禁,呼吸急促,复杂性的甚至有呼吸暂停等。 抽搐持续多为几十秒至几分钟,大多自行缓解,持续大于十几分钟相对少见。抽后孩子多会入睡一会儿,醒后大多神志行为如常,无嗜睡等异常。 宝贝寒战会有哪些表现? 表现为身体抖动,明显比惊厥的节律快很多,其实就是打哆嗦,叫他的名字,孩子能够看你,能够和你交流,眼神是灵活的,意识是清晰的,一般不伴有面色青紫。 如果在家发生热性惊厥,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一旦宝贝发生过一次热性惊厥,以后发烧就有可能反复出现。 1、保持冷静、安静,不要大声叫喊,减少对宝贝不必要的剌激。另外观察宝贝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有无物体掉落砸伤等可能。 2、让宝贝平卧(将头偏向一侧)或直接侧卧,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将患儿口鼻堵住或误吸入肺。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3、记录惊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宝贝惊厥时的表现,如果可能摄像最好。 4、惊厥后测量体温,以了解惊厥时的温度(有利于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抽搐后酌情给宝贝服用退热药(距离上次吃退热药>4~6个小时),未清醒可予退热栓塞肛,清醒后可口服退热药。 5、如果宝贝惊厥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应呼叫急救车及时送往医院。在运送医院的途中,要多观察宝贝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暂停。还应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 另外,在宝贝发生热性惊厥时,不确定是否有效,并且不建议家长使用的方法包括以下5个: 1、用拇指用力按压鼻和上唇正中间的人中穴。 2、不能在惊厥发作时给孩子灌药,否则容易发生呛咳、误吸。 3、不能给宝宝在上下牙齿间放入物体或大人手指,因为更多临床证实惊厥时牙关紧闭,很少把舌头咬破,即使咬破也会很快好转。塞物品不当反而有可能损坏宝贝牙齿或阻塞气道。 4、在抽搐过程中,不要试图给宝贝放入水中洗澡或物理降温,否则不但没有益处,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刺激。 5、除非惊厥长时间不能停止的情况(大于5分钟的叫急救车),否则热性惊厥发生时不要立马就抱宝贝着急往医院赶,而是应该等抽搐停止后再就医。送医院途中千万不能用厚衣被包裹宝贝。

金欣 2023-07-27阅读量3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哪些症状?

病请描述:腰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有腰背痛,腰背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同时或之后。有的病人腰痛不明原因突然发生,有的病人在某次较明确的腰部外伤后出现,腰背痛和外伤之间可有间隔数天、数月甚至年余。病人腰背痛范围较广泛,主要在腰部或腰骶部,可向一侧或两侧放射。 发生腰背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如果椎间盘突出较大,可刺激硬膜产生硬膜痛。这类疼痛部位较深,定位不淮确,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痛。早期腰背痛由于突出的椎间盘较小,压迫神经根不严重。 坐骨神经痛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L4/5及L5/S1间隙,故坐骨神经痛很常见。坐骨神经痛发生在左侧占51%,右侧42%,双侧为4%。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开始疼痛为钝痛并逐渐加重,疼痛多呈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少数病例可出现由下往上的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除中央型突出或巨大突出可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坐骨神经痛多为单侧。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引起腹压增加时,脑脊液压力升高使神经根袖扩张,刺激受压神经根,导致腿痛加重。 病人为了减轻疼痛采取腰部前屈、屈髋位,以达到松驰坐骨神经紧张度的目的。在行走时取前倾位,卧床时取弯腰侧卧屈髋屈膝的“三屈位”。骑自行车时的疼痛较行走时轻,因为骑自行车时,采取腰前倾、屈髋屈膝位使神经根松弛,腿痛减轻。但在骑自行车上坡时,需用力蹬车,腹压增加,又引起腿痛加重。 坐骨神经痛可在某种姿势下,因活动或腹压增加而加重或突发出现放射痛,由腰部向下肢放射。这种疼痛可分“快痛”和“慢痛”两型,因此患者既有持续性痛,又有突发性加重。腿痛重于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典型表现。 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压迫腰丛的L1、2、3神经根出现腹股沟区痛或大腿内侧疼痛。另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出现腹股沟区痛或下腹部疼痛。一般认为,腹股沟区外侧痛为L4/5椎间盘突出,而腹股沟区内侧和会阴区痛为L5/S1椎间盘突出。 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距离增多,引起腰背痛合并患肢出现疼痛麻木加重,当蹲下或坐下休息后,症状逐渐消失,又能再次行走,但行走后症状又复发,行走距离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称为间隙性跛行。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并且多出现于多节段病变。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和缺血,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静脉丛逐渐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影响血液循环和氧含量,引起疼痛加重和肢体乏力。当肢体活动时,脊髓血管扩张,加重对神经根的压迫。 麻木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麻木感,一般是由于椎间盘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麻木。麻木区域仍按神经根受累区域分布,麻木与神经根受压的严重程度无关,但肌力下降者一般麻木较重。大腿外侧为常见的麻木区域,此区城为L1~3神经支配。当衣裤接触时可有烧灼感,长时间站立可加重麻木。大腿外侧感觉障碍原因多为纤维环膨出或关节突关节退变,并非由于椎间盘突出。为神经根的感觉纤维受损或支配纤维环或关节突关节的窦椎神经分支逆向传导冲动。 肌肉痉挛 多见于神经根长期受压,原因可能为神经外膜或神经束间纤维化,使神经根的感觉纤维应激阈值升高。肌肉痉挛程度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部位和大小无关。S1神经根发生率最高,其次为L5神经根。最常发生肌肉痉挛的为小腿三头肌、腘绳肌和跖肌。常发生在夜间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白天肌肉痉挛发生在肌肉收缩之后,发生频率不定,可一日数次,也可间隔数周后发生。肌肉纤颤为脊髓前角退行性疾病的典型体征,也是运动神经元某一部分异常应激性升高的表现。在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受机械性受压或化学性刺激而发生肌肉纤颤。 肌肉瘫痪 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较多见的为L5神经麻痹所致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麻痹,表现为足下垂。S1神经麻痹所致小腿三头肌瘫痪罕见,但肌力减弱仍然常见。 双侧下肢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为单侧下肢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双下肢症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双下肢同时出现症状,严重程度可两侧一样,但多为一侧重,一侧轻。此为同节段中央型椎间盘较大突出。有时因巨大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综合征。 ②双下肢不同节段症状,表现为疼痛部位不同和疼痛严重程度不同,此为不同节段不同侧别的椎间盘突出。 ③先为一侧症状,后出现相似的对侧症状。此为同节段椎间盘突出,先压迫一侧,后又移位压迫另一侧。 马尾综合征 突然发生的中央型巨大突出,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马尾包括L3到S1的神经根,因此支配盆腔内脏和(或)会阴部的传出和(或)传人神经纤维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圆锥综合征,所以临床上难以区分马尾损害与圆锥损害。但马尾损害通常不仅影响骶髓节段而且也影响到大量腰骶神经纤维,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会更广泛且水平更高。早期表现为双侧严重的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有时坐骨神经痛可左右交替出现。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双下肢不全瘫痪,如不能伸趾或足下垂,同时双下肢后外侧、会阴部痛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肛门括约肌肌力降低,排便不能控制。女性可有假性尿失禁,男性出现阳痿。 马尾综合征多为暴力推拿按摩后发生巨大椎间盘突出引起,因膀胱麻痹、肛门括约肌无力,此时测定直肠压力、膀胱压力和尿流量,表现为压力较低,残余尿量较多。 脊髓圆锥综合征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骶髓3~5节段和尾髓1节段的损害。躯体症状包括会阴及肛门周围的皮肤感觉缺失,如果S2受累的话,大腿后部出现麻木,即“马鞍区麻木”。骨盆出口处的肌肉软瘫,包括肛门外和Vesicle括约肌及坐骨海绵体、球状海绵体肌。球海绵体反射刺激龟头诱发,表现为阴囊内后尿道收缩或肛门外括约肌收缩。由于节前副交感神经损害,引起包括膀胱平滑肌的松弛性瘫痪(无膀胱充盈感觉、无痛)和不能自动排空。由于橫纹肌系统对肛门外括约肌控制的丧失,在腹压增大时大便失禁或不能自主排便,勃起和射精功能完全丧失。 外周圆锥综合征 脊髓的L4~S2节段称为外周圆锥。感觉丧失在L4~S2神经根所在的区城。臀肌、伸、屈膝关节、踝关节和脚趾以及脚的内在肌肉的肌力减弱,步态异常很常见。踝反射和跖反射缺如,而膝反射存在或相对较明显。膀胱和直肠功能的随意控制减弱,勃起和射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但异常勃起也较常见。 患肢发凉 也称冷性坐骨神经痛(coldsciatica)。几乎所有病人均感患肢发凉,皮温测定显示患肢的基础皮温低,并且S1神经受累的皮温较L5受累者更低,手术后可望恢复正常。有的病人患肢温度低以足趾的远端为著,查体时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收缩导致,同时与神经根受压的严重程度有关。 尾部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尾骨痛,主要原因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行入骶管,也可因为腰椎或腰骶神经丛的解剖变异神经受刺激所致。 小腿水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受压严重时,可出现足踝部的水肿。可能是神经根在受到机械性及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化学刺激粘连水肿,影响交感神经的传导功能,窦椎神经也可能发生异常短路,导致下肢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

潘峰 2023-06-25阅读量602

 打通院内外康复闭...

病请描述:近年来,在老龄化趋势及政策驱动下,康复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同时,随着三级康复体系的逐渐完善和患者康复意识的觉醒,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开始由院内向院外拓展,C端消费级市场充满想象空间。 作为行业内打通院内外康复机器人市场的先驱,司羿智能近期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其产品已进入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医疗机构、50000多户家庭,服务全球数百万人次,是目前已知的用户数量最多的康复机器人公司之一。对于公司的差异化成长,司羿智能创始人、总经理尹刚刚有着自己独到的战略眼光。 “康复行业是一项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大事,相比临床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生命的挽救,康复更侧重对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除了院内的康复治疗,也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需求。满足患者全康复周期需求的康复机器人,可以解决患者在物理和心理层面的需求,让其更有尊严地生活。”尹刚刚认为,企业应当从深度探索患者需求出发,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 始于极致产品,致力于满足院内、外全周期康复缺口 据《柳叶刀》统计数据,中国有康复全周期需求的患者高达4.6亿。然而行业内大多数康复产品的应用场景局限在医院内,经过院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短暂康复治疗,多数患者都会带着或多或少的后遗症出院,院外存在着巨大的康复缺口。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的加重、“9073”养老模式的提出、政策的鼓励和资本的加码,康复场景正在由院端向社区和居家拓展。 “司羿智能的初心是满足患者康复全周期的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创新康复服务的愿景。要满足院内+院外的全场景布局,康复机器人产品也务必更加舒适便携、智能化和高交互性,这意味着我们要接受更大的挑战。”尹刚刚决心把产品做到极致。 从2017年起,尹刚刚带领团队开始了对康复机器人行业的探索。司羿智能专注于康复患者需求更明确的神经康复领域。在发展早期,公司集中力量打造了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这也是司羿智能的首个爆款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行业内同类产品多集中在刚性外骨骼手功能康复机器人,但由刚性结构带动人手运动,存在自重大和自适应性差等缺点。而司羿智能采用柔性技术进行手功能康复的研究与开发,融合了柔性气动机器人技术、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体肌肉作用,具有仿生、轻便、安全等特点,可提供被动、助力、抗阻、双手镜像、声控及主动游戏等多种训练模式,涵盖患者从软瘫期到康复期的全周期康复需求。 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使用体验,司羿智能在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设计阶段就对用户单手可穿戴、运动过程的舒适性等问题进行了上百次的细节调整,产品体验达到极致后,才在2019年正式将其推向市场。 相较于传统的院内直接销售,司羿智能采取了院内大规模试用的特殊模式。因为尹刚刚坚信只有通过医生、康复师和患者的亲身体验及认可,产品才能真正打开市场。而后续手功能康复机器人顺利进入3000家医疗机构、收获大量积极反馈的成果也证明了这种销售方式的成功。 B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C端爆发式增长 在手功能康复产品逐渐受到临床认可的同时,尹刚刚始终没忘记院外康复的巨大需求缺口。“神经康复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其中院外的康复才是关键。”谈及对C端市场的理解,尹刚刚说:“司羿智能的家用康复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上万个家庭,而这仅仅是入门级的数量。院外康复市场的规模将是院内的数千倍。” 相比院内,家用康复机器人对产品的要求更为严苛,在功能集成、数据监测、性能稳定、操作难度等方面都要考虑得更深入。B端是以功能参数为主,而C端还要更注重用户体验,功能设计、品控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品牌形象。 基于这样的市场洞察,司羿智能在C端市场拥有了先发优势和独特的战略布局。早在2017年,司羿智能便推出过家用的康复机器人,但未经临床认可和医院背书的产品很难让消费者买单。“C端的康复机器人产品,也需要先经过B端的验证。司羿坚持以医用场景带动家用场景,推出家用的专业级康复机器人。” 经过3年的技术沉淀和临床资源积累,2020年,司羿智能顺利推出了家用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产品。家用产品在核心功能上沿用了医用产品的核心功能,并根据使用场景做相应的创新,如在医院端产品需配置专用的屏幕,而在家庭环境中用电视、手机便可连接。同时,尹刚刚带领团队在产品小型化、细节交互、操作便利性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经过患者前期在临床的实际体验,家用产品的推广水到渠成、非常顺利,患者从临床“自然”地过渡到院外康复。与此同时,司羿智能还坚持加强民众康复意识,推动康复知识和康复理念的普及,持续开展公益科普、公益创新大赛等活动。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推广遭受阻碍。然而司羿智能并没有停下脚步,公司邀请励建安院士、华山医院、中国手功能康复委员会主委贾杰教授等专家开展了一系列讲座、临床试用活动以及线上学术科普、市场教育等。疫情推动居家康复需求猛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司羿家用手功能康复产品的发展,电商业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让好的产品走向世界”,尹刚刚认为,产品出海势在必行。“国内外临床的成功应用,为我们打下了基础。早在公司正式进入海外市场之前,便有国外用户慕名求购,这证明好的产品正在被全球看到。” 原创产品和市场准入是产品出海的两大决定因素。司羿智能的原创软体机器人拥有完善的专利布局和领先技术,已获FDA、CE、NMPA认证等,公司与各国最专业、规模最大的经销商合作推广。目前,司羿智能的康复机器人产品已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进入包括德国、日本、新加坡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5万多家庭,服务全球数百万人次。 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形成智能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 极致的产品加前瞻性的市场洞察,让司羿智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尹刚刚仍在思考,还要做些什么? 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永远是发展的核心。创新驱动下,两款全球首创产品脑机接口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与下肢软体外骨骼机器人应运而生。 2021年底,司羿智能推出全球首款脑机接口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可监测患者大脑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以确定患侧手的意图,并将信号转换为运动,实现“感知-控制”双向闭环神经刺激,从而使偏瘫的手逐渐恢复运动功能。 该产品在多维度提升了康复效率与体验。从康复师的角度,通过智能、量表评估等可减轻工作强度;从患者的角度,增强人机互动,通过语音导引等手段可让患者在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康复训练,使其在康复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和满足感。 同时,司羿智能率先推出国内首款下肢软体外骨骼机器人,结合了仿生结构设计和人工智能控制算法,避免了刚性外骨骼机械僵化的运动形式,同时自适应性强、可提供更优化的助行策略。 而且,软体外骨骼机器人应用范围广泛,不局限于中风患者,还可拓展至脑瘫、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帕金森症、老年行动不便等人群的应用,市场空间大。通过设计优化、完善供应链,该产品价格已控制到万元级,能更好地满足院外康复需求。 此外,司羿智能还推出了羿生上肢康复机器人,是一款采用全方位移动底盘以及高精度光学定位技术的经济便携型上肢康复机器人。该产品由司羿智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贾杰教授联合开发,面向脑卒中患者,这是国内唯一满足医院、社区、家庭全周期使用的上肢康复机器人。 在爆款产品带动下,司羿智能已形成更加完善的产品矩阵,实现良性发展。除产品的纵深创新外,公司正逐步从康复机器人及智能康复产品延伸至康复服务,并形成以打通医院、社区、家庭三个场景为方向的智能康复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康复需求。 如后羿射日造福百姓,将康复事业视为己任 据尹刚刚介绍,司羿智能的品牌名源自于后羿射日的传说,司羿即后羿,代表了一种不畏挑战、为民造福的精神,他以利箭射日来造福百姓,司羿智能也希望通过极致的智能康复机器人产品及服务,帮助患者打通院内外康复全周期,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同时也践行后羿的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未来,司羿智能将持续深耕神经康复,并向大康复领域延伸,致力于打造连通院内外康复全周期、“智能硬件+服务+AI”相结合的互联网康复平台。在康复机器人产品上,司羿智能不断推进小型化和家用化方向的研究,同时加强软体外骨骼、人工智能、运动意图识别、数字化等方面的研发。再者,公司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为全球用户提供更智能、更普惠、更专业的康复机器人,也将带回国外先进的康复理念,不断推进行业的发展。 尹刚刚也为司羿智能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将司羿智能的康复机器人产品及服务推向5万家机构、服务100万的患者。 总之,康复机器人正在向着小型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院外市场正在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尹刚刚认为,中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作为服务用户数最多的康复机器人企业之一,司羿智能一直坚持做专业级的康复机器人产品,公司有义务进一步提高智能康复的标准化应用,树立行业标杆,让康复需求得到全周期的满足,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康复行业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司羿智能的创立初心,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创新的康复服务。而这些大量未被满足的康复需求,会激励着我们整个队伍肩负使命,不断奋斗。”

动脉网 2023-04-18阅读量2954

得了脑溢血怎么办?中医辩型论...

病请描述:    大家好,我是老中医郭福新,苏州擅长治疗脑溢血的中医,很多老年人会突发脑溢血,情况十分危及,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脑出血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脑溢血     1、痰热内闭心窍     表现:患者发病突然,昏昏欲睡,关闭牙齿,肢体紧张,双手握紧,半身不遂,频繁抽搐,脸红发热,气粗口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应该选择具有开窍化痰,泻热熄风功效的药物治疗。     2.风火干扰清窍     表现:患者突然昏倒,恍惚,半身不遂,肢体紧张,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疗:应该选择具有镇肝熄风开窍的药物治疗。     3.活力败脱,心神散乱     表现:患者深度昏迷,口眼紧闭,鼻鼾,手撒肢冷,汗如油,二便失禁,肢体软瘫,舌痿,脉细欲绝,苔白腻。     治疗:应该选择具有益气固脱回阳的药物治疗。     4、痰湿蒙闭心神     表现:患者昏昏欲睡,神志昏迷,半身不遂,牙齿闭合,双手握紧,四肢寒冷,口沉不开,脸白唇暗,痰口郁郁,二便闭,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缓或平滑。     治疗:应该选择具有开窍,化痰熄风的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脑溢血的优势     如何治疗脑溢血?中医通过益气扶正、化瘀通窍,就是根据“瘀血”的性质针对性地选用中药来“化瘀”以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消散,并保护受到影响的周边脑细胞,维持受损脑细胞的基本功能并帮助消散瘀血。并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配合滋阴熄风、平肝潜阳、祛痰通络、通腑泄热等方法,以调整病体的五脏六腑之功能,来达到整体平衡和谐的目的。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脑溢血好?本人郭福新,是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特需专家。曾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进修。国内第1批名老中医传承人之一,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全国“养生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鲁名医陈克忠弟子。     坐诊时间:     每周“周一上午、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三下午,在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石门路特需门诊坐诊;周二上午 、周六上午,在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院专家门诊坐诊;周四上午,在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园区店)坐诊,周四下午,在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相城店)坐诊,周五上午,在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新区店)坐诊,还可通过视频看诊,大家可以在微医健康平台提前预约挂号。

老中医郭福新 2023-03-27阅读量455

60年3次突破,下一代康复机...

病请描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康复行业的发展越是快速。 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其对康复医学的认知也更清楚。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王洋、侯玉华发表的论文《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护理配合》显示:脑卒中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90%的患者能够自理生活,30%能够做较轻的工作;未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仅有6%的患者能够自理生活,仅有5%的患者能够做较轻的工作。 通过该研究可以看到,康复治疗对于患病人群恢复正常生活、回归社会有巨大帮助。 基于庞大的人口数据,我国被认为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柳叶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有康复需求的人数达4.6亿人。例如,我国脑卒中患者约为1300万人,残疾人总数约为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达2472万。 庞大的患者需求催生了巨大的康复市场,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民康复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蛋壳研究院发布的《2019康复产业发展潜力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45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033亿元,2018-2022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3%。 同时,蛋壳研究院还对康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康复机器人、远程康复、康复信息化、骨关节康复、康复护理和心肺康复是未来的六大黄金赛道。 困于技术与理念,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存在三大局限 康复行业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我国康复行业存在康复机构数量少、康复医师少、康复师水平参差不齐等痛点;另一方面,用于解决上述痛点的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事实上,外骨骼是美国军队于20世纪60年代专为增强单兵作战能力而研发的设备。1960年左右,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研发出外骨骼设备——Hardiman,该设备能使穿戴者的力量增加25倍,但其体积庞大,重达680kg,且供能不足、无法长久续航。 随着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加大了对外骨骼设备的研究。同时,一部分研发团队基于外骨骼设备支撑人体、带动人体运动的功能,开始探索将外骨骼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已有至少56个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究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传统外骨骼机器人可通过牵拉、支撑等方式帮助截瘫等患者重新实现站立、行走、转身等动作。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 例如,脑卒中、偏瘫等患者可能在早期出现1-2周的软瘫期,且软瘫时间越长,患者的功能恢复越差。通过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被动运动,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提升预后效果。 另外,对于部分患者,如长期卧床者,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帮助其拉伸肌肉,延缓肌肉萎缩。 但是,以军用外骨骼为内核的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辅助截瘫等患者方面具有显著价值,但将其用于康复治疗,则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被动训练,较主动训练的康复效果更小。在康复领域,医学界有一个共识:相比于牵拉式的被动训练,患者主动训练的临床获益更高。 被动训练是指通过牵拉患者肢体等手段,帮助患者按照既定的运动轨迹运动。主动训练则是指按照患者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辅助患者肢体运动,以重塑其肢体与中枢神经之间的联系,实现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其中,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通过牵拉、支撑等方式帮助患者实现站立、行走、转身等动作,但其并不能帮助患者实现主动训练。也因此,其康复效果十分有限。 其次,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较为笨重、庞大,使用也较为复杂。例如,一部分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需要康复师先进行约1周时间的培训,再培训患者多次后,才可以在康复师陪护的情况下使用。 最后,人体下肢有7个自由度,但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自由度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例如,一机构研发出的坐卧式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单下肢具有3个自由度。 总的来看,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用于辅助截瘫等患者行走、运动,但其要用于康复治疗,还需更进一步的优化和突破。 突破硬件及算法,下一代康复机器人将实现轻便、智能、精准 对于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康复领域的局限性,业界普遍认为需研发下一代康复机器人。 对于下一代康复机器人,丁也博士认为应当需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下一代康复机器人需更加轻便,使患者穿戴更方便、操作更方便。基于轻便的设备,患者可在无康复师辅助的情况下自行穿戴,并自行开展主动康复训练。 第二,下一代康复机器人需更加智能,使机器人对患者的动作意图更加了解,对患者的思维想法更加理解。其智能化水平需要达到: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情况下,给予患者需要的支持。同时,智能化康复机器人还需实现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康复服务,并适应不同的康复环境,如广场、楼道、康复室等。 第三,下一代康复机器人需更加精准。算法是使机器人更理解患者的动作意图,准确则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人能够精准的给患者提供辅助。如患者在抬腿1秒时,大腿前侧肌肉需要3N力,机器人则在其抬腿1秒时给予大腿前侧肌肉3N力。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研发出下一代康复机器人,各企业还需从材料、结构、算法等方面逐一突破。 在材料上,传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较为笨重,使患者穿戴不便、康复师操作不便。对此,丁也博士认为:“康复机器人企业需要探索新材料,确保产品更轻便,并保持支撑性。” 在硬件结构上,康复机器人企业需要设计出让患者穿戴更方便、更轻松的整体结构,且这一结构需要考虑到新材料、新驱动器、新算法,实现康复机器人整体的优化。同时,硬件结构还需符合康复机器人的价值。 丁也博士表示:“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价值在于康复,因此,适应症患者应是有一定肌力、有康复需求的患者,而非截瘫等患者。基于此,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不应是传统的支撑患者全身重量的结构,而应在其康复价值上进行对应的创新。” 在驱动器上,康复机器人企业需要实现突破,使功率密度更大,即更轻、更小的驱动器能够释放更大的能量。 在算法上,康复机器人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感知用户的行为方式和行动意图。 丁也博士表示:“远也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肌肉外甲在立项之初便是朝着下一代机器人的方向研发的。作为全球首款智能肌肉外甲,其具备轻便舒适、智能定制、精准助力等特性。” 为了让医生及患者深度了解智能肌肉外甲及下一代康复机器人,远也科技将于2022年7月16日举办全球首款肌肉外甲产品线上发布会。 届时,远也科技邀请的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高瓴创投、碧桂园创投、线性资本、乔贝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人以及国内康复领域顶尖专家,将共同研讨智能肌肉外甲的应用及未来。

动脉网 2022-07-12阅读量7875

甲亢、甲减的区别是什么呢?6...

病请描述:甲亢、甲减的区别是什么呢?6大表现帮你分清楚,快来看看吧 中医本草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22 17:00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情绪、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等已经贯穿到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当中。这也是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 甲状腺是人体的一大内分泌器官,以分泌甲状腺激素为主。甲状腺疾病被人们逐渐了解了,不再那么陌生。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 等。 甲状腺疾病一般起病比较隐匿,很多人发现不了,平时结合正常人差不多,只有少数人表现的症状比较重,而去主动检查的。甲状腺疾病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但并不代表男性就没有患甲状腺疾病的可能性,我在临床中就遇到一位20多岁左右的男性,患有甲亢。 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疾病。 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由于甲状腺合成分泌不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6大临床表现,帮你分清楚甲亢、甲减 甲减的表现 水肿:眼睑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小腿部位非凹陷性水肿; 皮肤的改变:全身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多脱屑,毛发脱落; 消化症状:厌食、腹胀、便秘; 神经症状:记忆力减退,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耳鸣; 体重变化:体重增加; 月经改变:女性月经量过多或者久病闭经。 甲亢的表现 神经症状:情绪易激动,焦虑、烦躁,神经过敏; 心血管:心悸,心跳加快;怕热多汗; 消化症状:排便次数增多,多食善饥:吃的多,饿的快; 体重变化:体重下降; 常有低热,四肢软瘫; 视力疲劳,异物感,怕光,视力减退,流泪。 以上为甲亢,甲减的一般表现,有些人表现不是太明显,或者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在对照临床表现自查后,还是需要进行常规的甲状腺“B超”检查或者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甲功)来明确疾病的诊断。 甲状腺疾病不易发现,很多人都是在例行体检的时候发现的,有一些人发现后会很紧张,拒绝接受事实,情绪波动比较大,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甲状腺疾病虽然很少有自行痊愈的,但只要积极地治疗,控制疾病不是很难。但一定要明确,如果已经确诊了甲状腺疾病,一定要正规治疗,不要耽误,看似是小病,但是内分泌紊乱会引起身体很多的不适感或者其他病症。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8079

狂犬病的分期

病请描述:狂犬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兴奋期)、麻痹期、昏迷和死亡几个阶段。实际上,疾病发展呈现连续的过程,各阶段并不能截然分开。狂犬病病死率几乎100%,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   ① 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前无症状的时期,多数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   ② 前驱期:一般为2~10天,通常有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   ③ 急性神经症状期:一般持续1~3天。狂躁型病例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麻痹型病例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④ 麻痹期:一般持续6~18小时,病例在急性神经症状期过后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的时期,此时痉挛停止,病例渐趋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⑤ 死亡:病例麻痹期后很快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病例在首次出现临床症状的7~10天后往往因呼吸、心脏衰竭死亡。   本病在临床上需与破伤风、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相鉴别。

余国伟 2021-12-16阅读量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