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产后小腹坠痛 > 护理

产后小腹坠痛护理

产后小腹坠痛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不是所有的盆腔炎B超检查都提...

病请描述:     2012年07月27日          河南省中医院不孕不育科郑瑞君  □大河健康报记者 曲华敏  诊断盆腔炎 还应结合妇科内诊  32岁的刘女士两年前怀孕过一次,可是50多天的时候胎儿停止发育了,之后就一直怀不上了,跑了很多医院也一直没有找到原因。之后,又来到了河南省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找到该科主任医师郑瑞君,希望能有一丝希望。  郑瑞君让刘女士躺到检查床上给她做妇科内诊,发现刘女士宫颈有举痛感,子宫和附件有明显的压痛,并且附件还有明显的增厚。  “你盆腔有炎症。”检查完之后,郑主任告诉刘女士。  “没有吧,盆腔炎不是都会有盆腔积液吗?我之前去过好家医院,做B超检查,没有发现盆腔积液。”刘女士很疑惑。  “不是所有的盆腔炎,B超检查都会提示有盆腔积液,诊断盆腔炎除了做B超检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做妇科内诊,看一下子宫和附件有没有明显的压痛症状。”郑瑞君说,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或附件压痛,这是盆腔炎最低的诊断标准。由于感染的病原体不同、感染范围大小、患者体质的差异,盆腔炎患者症状和体征差异较大,有数据显示,临床上约4%是严重型的,伴有发烧、脓性白带等;约36%是轻度到中度的,这类患者症状很明显,下腹坠胀、下腹痛、白带多等;约60%是隐匿性的,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  这可能是刘女士第一次胎停育之后,流产手术后的继发感染。  郑瑞君说:“盆腔炎如果不积极治疗,还可能出现盆腔炎后遗症,如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于是,郑瑞君先让刘女士进行了抗菌、消炎治疗,接着进一步检查发现刘女士的输卵管有粘连,这就找到了刘女士这两年来一直不孕的原因。随后,给予了相应的治疗。  盆腔积液并不一定都是盆腔炎  还有一些女性,经检查并没有盆腔炎可为什么在做B超检查时会提示:盆腔有少量积液。“这种情况在门诊上很常见,盆腔积液并不一定是盆腔炎。”郑瑞君说,一些正常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血液聚集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这样的盆腔积液有时是一件好事,它证明女性的输卵管是畅通的,输卵管有渗出,如果伞端通畅少量渗出物就会到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不过不必担心,这些都是生理性的,多数会自然消失。还有一种情况,盆腔积液也可能不是妇科病,如果肝脏有问题如出现腹水,也可能会出现盆腔积液,因为盆腔是腹腔在全身最低的部位,当有渗出液或漏出液时都会引流到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如果没有妇科病,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必要时到内科进一步检查。  当然了,多数盆腔积液是由盆腔炎症引起的,这就是病理性的盆腔积液。这类盆腔积液的患者大部分都有症状,下腹痛(双侧或单侧),下腹胀痛、坠痛,腰骶部疼痛,腰酸腰痛小腹下坠等,感到很不舒服。  盆腔积液是不是盆腔炎  应结合症状和妇科内诊进行诊断  在临床上大多数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即由慢性盆腔炎症渗出所致。如果不积极治疗,积液就会慢慢增多。太多了,药物就不容易消除了,需要手术治疗。盆腔积液的位置多发生在子宫直肠陷窝等盆腔内位置较低处,最有效检查手段是B超,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积液的量。但是不是盆腔炎症引起的,这要结合病史、症状和妇科内诊等明确诊断。如确诊是盆腔炎症引起的应积极治疗。盆腔积液若没有得到合适治疗,其危害性是较大的,容易导致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导致不孕。如平时有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妇检下腹压痛、条索状增粗等,考虑慢性盆腔炎,需要积极治疗,防止炎症加重、积液量增多。  郑瑞君提醒女性,应注意经期、产后、流产后的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最好用凉白开水冲洗。不要用肥皂或护理液药水等洗外阴,以免影响阴部的自身防御机制。要做到专人专盆,不建议用冲洗器来冲洗阴道内部,这不仅容易破坏阴道内的自身防御机制,引起菌群失调,导致感染,还有可能在冲洗液压力过大时,将带菌的冲洗液直接灌入子宫腔内,导致急性盆腔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郑瑞君 2020-08-18阅读量8724

女性胎前产后的中医调理

病请描述:  中医理论很关注胎前产后的调理,包括女性在怀孕前后,生产前后,哺乳期间的调理,都属于胎前产后的调理。  怀孕前后调理:  孕前调理:  1、调理月经:所谓调经是指调理月经,使行经时间,经期,经量,经色,痛经等方面进行调理,这种情况主要针对一些既往月经不调的人群。  2、增强体质:调理身体整个状态,使体质状态达到最佳,为怀孕做好准备,这种情况主要针对一些既往体质较弱的人,比如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  孕期调理:  正常妊娠后母体的变化: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妊娠初期,由于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则出现饮食偏嗜、恶心作呕、晨起头晕等现象,一般不严重,经过20-40天左右,症状多能自然消失。  妊娠早期,孕妇可自觉乳房胀大。妊娠3个月后,白带稍增多,乳头乳晕的颜色加深。妊娠4-5个月后,孕妇可以自觉胎动,胎体逐渐增大,小腹部逐渐膨隆。妊娠6个月后,胎儿渐大,阻滞气机,水道不利,常可出现轻度肿胀。妊娠末期,由于胎儿先露部压迫膀胱与直肠,可见小便频数、大便秘结等现象。  正常妊娠3个月后,六脉平和滑利,按之不绝,尺脉尤甚。  疾病:  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中医称胎前病。胎前病不但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妨碍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造成堕胎、小产。  由于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出现阴血聚于下,阳气浮于上,致使气机升降失调,严重者气机逆乱,可以出现妊娠恶阻、妊娠心烦、妊娠眩晕等;其次,肾气亏损,则胎元不固,脾虚血少,胎失所养,可导致胎儿失于润养而出现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等  胎气:  指胎儿在母体内所受的精气,妇人以血养胎,孕期母体因自身体质或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血气不足或不和,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俗称为动了胎气。  胎前病治疗调理的原则: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病与安胎并举。药物应用,也应严格掌握剂量,并“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  前三个月,是胚胎形成时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感冒,不生病,不用药,远离辐射,心情乐观,情绪平静。  产前产后的调理  生产前后包括分娩、产褥与哺乳。是女子生育后代紧密联系的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里都发生了急剧的生理变化。  分娩: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临产时出现腰腹阵阵作痛,小腹重坠,逐渐加重,至产门开全,阴户窘迫,胎儿、胞衣依次娩出。古人总结了“睡、忍痛、慢临盆”的临产调护六字要诀。这六字箴言看似很简单,但对现在所有的产妇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于分娩疼痛:一定要忍着痛,古人说,痛到极熟,自然易生。生育是女人一生重要经历之一,也是女人的与生俱来的使命,此时的痛与生育后见到宝宝的快乐相比,是很值得的。  产后:  产妇分娩结束,到全身器官(除乳房外)恢复至未孕状态时的一段时间,称产褥期,约需6-8周,一般为6周。由于产时用力汗出和产创出血,产后,阴血骤虚,卫表不固,抵抗力下降;在产后1-2日内,常有轻微不适,如无其他致病因素,一般短时间内会自然消失。产后数日内,胞宫尚未复常而有阵缩,故小腹常有轻微阵痛,称“儿枕痛”。在产后2周内因胞宫尚未回缩到盆腔,所以小腹按之有包块。大约产后6周,胞宫才能恢复到孕前大小。  恶露:  产后阴道不断有余血浊液流出,称为恶露,恶露先是暗红的血液,以后血液颜色逐渐由深变浅,其量也由多变少,一般在2周内淡红色血性恶露消失,3周内粘液性恶露断绝。恶露排出,血室已开,胞脉空虚,此时若护理不当,将息失宜,每易引起疾病。  产后调养应注意:  1.寒温适宜:居室冷热适宜。应避风寒,不可坐卧当风,以免外邪侵袭;  2.劳逸适度:产妇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劳动不宜过早过累;  3.调节饮食:产后气血耗伤,又须化生乳汁哺育婴儿,需加强营养。饮食宜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品;  4.调和情志:产妇精神要愉快,切忌暴怒或忧思,以免气结血滞;  坐月子:  中国妇女自古以来就有作月子的传统,实际上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以预防为主,是妇女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妇女在生育之后气血亏虚,抗邪无力,此时极易感受外邪,如受风、关节受寒等,而且病气易于深入,所谓虚邪中人也深。往往造成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所以,这个阶段的保养休息说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产后疾病的“三审”,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的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产后常见病症:  产后虚证:  有些女性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恶露不净,出血时间很长,还有人产后体质特别弱,怕冷多汗,体质虚弱,进食量少,奶水也少,精神萎靡,消瘦乏力等等,如果体质过于虚弱,自身难以恢复,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子宫复旧不良)  产后郁证:  妇女妊娠后,特别是第一次,精神上会有较大的压力,产后,产妇从兴奋状态转入疲倦,情绪从高亢转入比较低落,部分产妇会出现感情脆弱、焦虑,有时候有失眠、头痛等。一般产后两三天会出现上述症状,十天左右症状将自动减轻或消失。有些产妇症状持续恶化,这些患者除了进行自我调节以外,必要时应求助医生,进行药物干预。(产后抑郁症)  产后痹证:  产妇因为怀孕和分娩引起的疼痛,一般在产后1周后疼痛就会减轻。在产褥期,如不注意科学的休养方法,活动锻炼不得法,或过早的参与劳动,或感受寒冷刺激,出现腰腿部或全身疼痛,不能自行缓解或逐渐加重,要请医生医治为好。(产后腰腿痛)  中医认为,病产后病的特点为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哺乳期调养:  母乳是产妇气血所化。 “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则乳足。”在哺乳期要使产妇保持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这对保证乳汁的质和量有重要意义。哺乳时限,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边喂母乳边加辅食。12-24个月是婴儿断乳的适当月龄,最好在秋凉和春暖的季节里进行。  这个时段,就诊患者以产后少乳和要求回乳的多见。  少乳:  多为气血虚弱,肝气郁结引起,调节饮食、加强营养为第一要务。其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睡眠充足,避免过劳,才能保持乳汁的质和量。  回乳:  产后不需哺乳,或因产妇有疾,不宜授乳,或婴儿已届断奶之时者,可予回乳。

俞翠英 2018-07-20阅读量9165

健康】女性出现这些异常要当心...

病请描述:子宫内膜炎主要是多次做人工流产手术引起的,多次做人流会伤害到子宫和卵巢健康,并且也会影响到生殖道的健康,容易导致妇科炎症的发病,女性如果出现白带异常的情况,并且伴有小腹坠痛感,要警惕子宫内膜炎,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子宫内膜炎有哪些表现 警惕子宫内膜炎的三种表现 白带增多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经常会感觉到私处潮湿,尤其是急性发病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会出现身体多种不适的现象,女性如果出现白带增多,要警惕妇科疾病,多半是子宫内膜炎引起的。 下腹坠痛 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下腹坠痛感,并且还会出现腰骶酸痛的现象,尤其是患者过度劳累后,会出现全身不适的情况,女性过度劳累后要注意休息,有提示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 接触性出血 子宫内膜炎患者同房时,会出现阴道少量流血的情况,并且还会出现性交疼痛的症状,尤其是月经前后会出现腰骶酸痛的症状,而女性如果出现这些表现,要警惕是否患子宫内膜炎,要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查。 教你三招预防子宫内膜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炎,这种疾病的发病几率比较高,而且会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困扰,平时要多注意私处清洁卫生,内裤最好放在开水里烫洗,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并且要经常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位。 需要做好护理工作 女性生产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早的同房,否则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女性分娩过后需要做好身体复查工作,并且要及时更换卫生巾,同时也要勤换洗内裤,可降低患子宫内膜炎的风险。 注意营养的补充 身体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并且也会增加妇科病的发病几率,注意补充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要多吃些绿叶蔬菜,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同时也要多吃些体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刘金 2018-07-03阅读量8270

女性容易误解的妇科问题

病请描述:痛经        常识判断  痛经是指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的严重腹痛或其他不适,以致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日常预防  要做到均衡饮食,日常多吃一些蔬菜,少吃垃圾食物。另外,也可以尽量少穿露背装,保持腰部、腹部、脚部的温度。      日常护理  用热水瓶或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有助于减轻腹痛。经期不要吃冰冷的食物,不要洗冷水澡或在冷水中工作,避免淋雨和受凉。发生痛经时尽量多休息。盆腔炎        常识判断  产后、术后感染、卫生或其它炎症蔓延发作引起下腹疼痛、发热、寒颤、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体温高、心率快。        日常预防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也选择棉质、宽松内裤。除此之外,注意性生活卫生。      日常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妇科病反复发作,细菌逆行。白带异常          常识判断  白带异常,小腹坠痛或小便疼痛,阴道或外阴瘙痒,阴道有灼热感。        日常预防  切忌过度清洁,也需要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定时清洁一下洗衣桶。      日常护理注意定期检查,如发现炎症及时治疗,并按医生指导和疗程服药。阴道炎        常识判断由霉菌、真菌、念珠菌、细菌感染引起的白带异常、外阴烧灼感、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日常预防  保持开朗心情;做好外阴部清洁;穿棉质贴身衣物并且勤换洗;穿着的衣物须透气;另外,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前至后,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至阴道。        日常护理  患病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同房,建议夫妻共同治疗以免交叉重复感染。细菌性阴道炎  常识判断        大部分由细菌、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烧灼感。      日常预防  对内裤要单独清洗,保持阴道的清洁,尤其是月经期间和性生活,也不要清洁过度。        日常护理  夫妇同治避免交叉感染,禁止性生活;对易复发的口服药与局部用药联合;不穿紧身内衣,禁用不洁冲洗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妇科病反复发作,细菌逆行。宫颈糜烂  常识判断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或病原体侵袭导致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白带、血带等症状。      日常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好阴道的自洁功能,也要讲究性生活卫生,避免经期性交。另外,产后如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日常护理  禁吃辛辣、油腻食物。注意卫生,特别是经期。停止坐浴,病期禁同房或缩短同房时间。更年期  常识判断        大多数女性发生于45-55岁之间,典型症状面部发红、出汗(阵发性潮热),发作次数不定。潮热发作时也可伴有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甚至短暂性血压升高。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易怒或忧郁、失眠、疲劳、记忆力减退、感觉过敏等,伴有骨质疏松症引发的腰背痛。日常护理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维持骨骼的强壮和心肺功能正常。保持心情舒畅,睡眠时间充足,多喝水。不要大量饮酒。经常自我检查乳房,以尽早发现乳房内的包块。

刘金 2018-05-04阅读量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