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乳腺小叶增生 > 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警惕!这些“美食...

病请描述:警惕!这些“美食”正在偷走你的寿命——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真心话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来,我做过上万台手术,也通过微创技术帮许多患者重获健康。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比手术刀更“锋利”的健康杀手——它藏在奶茶杯里、薯片袋里,甚至被很多人当作“续命神器”。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快乐水”“小零食”,竟是加速衰老、诱发疾病的隐形炸弹! 一、超加工食品:披着糖衣的“寿命刺客” 先做个选择题: 天然食物:新鲜草莓、水煮土豆 加工食品:自制草莓酱、清炒土豆丝 超加工食品:草莓软糖、烧烤味薯片 如果你经常选第三类,那可要小心了!超加工食品的定义很简单:配料表长得像化学元素周期表,根本看不出原料是啥。它们有三大“致命技能”: 热量炸弹:天然土豆富含膳食纤维,炸成薯片后只剩油、盐、糖,吃一包≈干饭三碗! 越吃越饿:工业香精刺激多巴胺疯狂分泌,让你停不下嘴,像尼古丁一样让人上瘾。 物理折寿:中山大学研究显示,每吃一份超加工食品,端粒缩短0.22年——端粒就像生命“计时器”,短了就意味着加速衰老! 二、这些数据,比体重秤上的数字更可怕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不良饮食导致的疾病: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结节……而超加工食品的危害远超想象: ❗️法国研究证实: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全因死亡风险增加62%! ❗️长期当饭吃,相当于每天吞一口“衰老加速器”,心血管疾病、癌症风险直线上升。 ❗️对女性更不友好:高糖高脂饮食会扰乱内分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乳腺增生等问题。 (👉 划重点:甲状腺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超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可能干扰激素平衡,诱发结节甚至癌变。) 三、费医生的“求生指南”:快乐与健康可以兼得! 我知道,让打工人完全戒掉奶茶薯片太难了!但作为“过来人”,我推荐三条实操建议: 80/20法则: 80%选择天然食物(蔬菜、瘦肉、杂粮) 20%留给超加工食品,且每日不超过200大卡(≈1小包薯片) 配料表侦查术: 配料超过5行?放下快跑! 名字看不懂的添加剂越多,危险系数越高! 分摊伤害法: 想吃零食?拉上同事“有福同享”,每人吃两口,满足又减负。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人因无知而付出健康代价。如果你也关心自己、关心家人,尤其是甲状腺和代谢健康,今天就开始行动:从少喝一杯奶茶、多啃一根黄瓜做起! 作者简介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完成手术超万台。擅长甲状腺疾病微创治疗,全网粉丝超100万,累计提供线上咨询10万+次,被患者称为“既能拿手术刀,又能写暖心科普的医生大叔”。 健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愿你我都能用知识武装自己,活得又长又漂亮!💪  

费健 2025-03-21阅读量191

乳腺癌患者能否喝豆浆及吃豆制...

病请描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许多患者对含植物雌激素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心存疑虑,担心可能增加复发风险。本文综合最新研究及医学专家观点,对这一争议问题进行科学解读。 ---一、豆制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 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其化学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但活性仅为动物雌激素的千分之一。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大豆异黄酮可与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内源性雌激素的过度刺激,从而降低乳腺癌风险。   -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时(如绝经后),它可轻微补充雌激素,缓解更年期症状,且不会刺激肿瘤生长。   权威医学期刊《Cancer》的多项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反而可能降低复发率,并对胃癌、前列腺癌等具有保护作用。 --- 二、乳腺癌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 1.天然豆制品是安全的 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为,天然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对乳腺癌患者无害,且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及矿物质,有助于术后恢复和营养补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苏逢锡教授明确表示:“乳癌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喝豆浆、吃豆腐”。   2.需避免提纯的植物雌激素补充剂 需注意的是,**提纯的大豆异黄酮保健品或药品**可能干扰乳腺癌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的疗效,因此不建议服用。但天然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较低,不会产生此类副作用。 3.适量摄入是关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大豆类食品30-50克(约相当于1杯豆浆或100克豆腐)。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但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 三、破除常见误区 误区1:豆制品会升高雌激素水平 植物雌激素与动物雌激素作用机制不同。宁波大学2025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每天摄入30克豆浆可降低46%的癌症风险。此外,大豆异黄酮的促乳腺增生作用极弱,远不足以诱发乳腺癌。 误区2:乳腺癌患者需彻底禁食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豆制品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其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呈负相关。临床研究也表明,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可能与豆制品摄入量较高有关。 --- 四、专家建议 1.治疗期间注意个体差异: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期间,若出现肾功能异常,需限制豆制品摄入(因其代谢产物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2.烹饪方式选择:避免油炸或高盐豆制品(如炸豆泡、咸豆干),推荐清蒸、煮汤等健康做法。   3.均衡饮食:豆制品应作为多样化饮食的一部分,搭配蔬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避免单一依赖。   --- 五、总结 综合现有证据,乳腺癌患者可安全食用天然豆制品,适量摄入不仅无害,还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降低复发风险。关键在于区分天然食物与提纯补充剂,并遵循个体化饮食建议。患者若有特殊病情或治疗需求,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专属方案。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苏逢锡教授团队研究   -宁波大学2025年豆制品与癌症风险荟萃分析

喻满成 2025-02-07阅读量701

乳腺增生并非不可避免:基于最...

病请描述:在现代社会中,“乳腺增生”这个名词对很多女性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几乎影响所有育龄期女性的良性乳房变化,它不仅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密切相关,还受到生活方式、环境暴露、遗传背景、年龄与生育状况以及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帮助女性朋友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乳腺增生。 1. 激素水平波动——乳腺增生的核心驱动因素 现象描述:乳腺增生最直接的原因是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这两个关键角色不仅控制着月经周期,也深刻地影响着乳房组织的生长和退化过程。每当月经周期开始时,随着雌激素水平上升,乳房组织会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怀孕;若未发生怀孕,则随着孕激素水平下降,部分乳房组织将经历退化,为下一个月经周期做准备。然而,当雌激素过多而孕激素相对不足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长,即乳腺增生。 数据支持:研究显示,在每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乳房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据统计,约70%的育龄妇女在其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会经历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2. 生活方式因素——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 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会间接影响激素水平,增加患乳腺增生的风险。相反,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果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稳定的激素水平。 • 运动量: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帮助调节激素分泌,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生率。 • 压力管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引起体内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升高,干扰正常的激素平衡。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对于预防乳腺增生至关重要。 3. 环境暴露——看不见的威胁 某些环境污染物(如双酚A)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称为环境雌激素。它们通过食物链累积或日常用品接触到人体,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乳腺增生的可能性。选择环保材料的生活用品和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雌激素的影响。 4. 遗传背景——先天决定的力量 家族中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乳腺增生问题。遗传因素可能使得个体对激素变化更为敏感,或者使细胞更易受外界刺激影响。了解家族病史并进行早期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5. 年龄与生育状况——时间与生命的见证 • 年龄:乳腺增生多见于20至50岁之间的女性,尤其是接近更年期时,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 生育情况:未曾生育或首次足月妊娠年龄较大的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风险较高。此外,母乳喂养时间较短也可能是一个风险因素。科学规划生育时间和坚持母乳喂养,对于维护乳房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6. 医疗干预——谨慎对待的选择 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会影响乳腺健康。因此,在选择任何涉及激素调节的治疗方案前,应该充分考虑其潜在影响并与医生讨论最适合的选择。 结语: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乳腺增生虽然常见,但了解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积极的情绪管理都是维护乳房健康的良好实践。如果你对自己的乳腺健康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师获取个性化指导。记住,早期发现和适当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什么都不是。”那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为了更好的自己而做出改变呢?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吧!

汪成 2025-01-23阅读量884

不同类型、症状的垂体瘤要如何...

病请描述: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垂体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等。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临床上,垂体瘤可以根据肿瘤的性质分为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库欣病)和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功能性垂体腺瘤和无功能腺瘤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的脑垂体瘤症状表现并不一样,治疗也有不同。   一、泌乳素型垂体瘤   1、定义:泌乳素瘤是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PRL)引起。   2、症状:①男性性功能低下、不育、乳腺增生;②育龄女性泌乳、月经周期改变或闭经、不孕;③绝经女性主要症状是头痛和视力丧失。   3、治疗:①药物治疗是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治疗首选;②药物效果差或有药物抵抗时,可考虑手术。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1、定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即“库欣病”,是由于垂体瘤造成垂体激素ACTH过度产生而导致肾上腺的皮质醇过度分泌。   2、症状:①皮质醇过度分泌引起体重增加、肌容积减少和肌无力;②抑郁、精力集中和记忆困难、睡眠障碍、易怒;③皮肤变薄易擦伤、高血压、糖尿病;④免疫系统降弱引起发生感染的风险增高。   3、治疗: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多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三、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瘤   1、定义:由垂体TSH细胞增殖所引起的肿瘤,是垂体瘤分泌激素中最少见的类型,仅占垂体瘤的1.0%~2.8%。   2、症状:TSH过度分泌刺激甲状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出:①体重减轻、易激惹、心率增快、睡眠障碍、肠蠕动增加;②女性患者还可有经量减少或闭经。   3、治疗: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首选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是尽量切除肿瘤,充分给视神经减压。可选经蝶窦入路或开颅手术。   四、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1、定义: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仅次于垂体无功能性腺瘤及泌乳素腺瘤,占垂体瘤的第三位。是因为体内产生过量生长激素(GH),长期过度分泌的GH可导致全身软组织、骨和软骨过度增生,引起面容改变、手足等末端肥大、皮肤粗厚、内脏增大、骨关节病变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2、症状: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及巨人症,其中单纯的巨人症较少见,成年后半数以上继发肢端肥大症。   3、治疗:大部分垂体GH腺瘤首选手术切除。基本的手术入路分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和经颅垂体瘤切除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术后因肿瘤残留,生长激素仍高者,可选择药物(生长抑素)治疗。侵袭性GH腺瘤术前短期使用生长抑素可以缩减肿瘤体积,为手术全切提供条件。术后肿瘤残留还可选择辅助放射治疗。   五、无功能垂体腺瘤   1、定义: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具有较高的分泌功能,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当垂体腺瘤并不使血中激素水平升高,也无激素过多症状是就成为无功能垂体腺瘤。   2、症状:①男性性功能障碍和女性闭经及绝经前不孕;②视力下降和/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或肾上腺机能不全(皮质醇水平低)。   3、治疗:外科治疗为首选,手术效果不佳或术后复发者可辅助放射治疗。大多无功能腺瘤体积小,无压迫症状可以观察。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垂体瘤患者症状表现也有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同,对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出现症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诊断明确后配合医生做个体化治疗。

赵天智 2025-01-21阅读量1131

乳腺小叶增生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9.5
问诊量:280
乳房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对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及中医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外治法治疗各种乳腺炎性疾病,对肉芽肿性乳腺炎、ZUSKA病、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等各类乳腺炎性疾病诊治经验丰富。
擅长乳腺结节、乳腺炎症的小切口隐蔽手术,多手段治疗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长期从事乳腺癌术后恢复期的中医调理。
评分:9.9
问诊量:519
本人从事基本外科临床四十余年,尤其在普通肿瘤外科方面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着重研究肛门疾病如:重度痔、疮、直肠脱垂、女性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外科治疗。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重视乳腺癌手术操作的肿瘤规范化处理和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