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感染科 > 流行性腮腺炎 > 内容

流行性腮腺炎内容

肠梗阻健康指导

病请描述: 1.疾病简介   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及顺利通过肠腔。主要是由于肠腔绞窄、肠管受压、肠壁病变或肠管痉挛、肠麻痹所致。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肠梗阻;按肠管有无血液循环障碍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病人以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停止排气为主要症状。 2.心理指导   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倾听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顾虑,讲解治疗方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和护理。 3.饮食指导   (1)急性期和需手术者要禁食,待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即腹痛缓解、腹胀消失、有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可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流质,忌进食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随病情好转逐渐进食半流质、普食,宜少吃多餐,早期以少渣食物为主。   (2)术后早期要配合胃肠减压,以吸出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减轻腹胀,利于伤口愈合。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气,可拔除胃管,并可进食,其原则同上。 4.作息指导   (1)术前指导   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引流,使腹腔内炎性渗出液流至盆腔,预防膈下脓肿;并能使腹肌放松,横膈下降,有利于呼吸。每2h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次,每次活动10min。肠梗阻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开始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10min。   (2)术后指导   术后6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充分引流,每2h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次。在术后第1天可每天活动10min;术后第2天可增加到15min;术后第3天可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到10min。注意劳逸结合。 5.用药指导    (1)术前指导      1)抗生素应用   一般可选用头孢类、灭滴灵等。    2)解痉剂的应用   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抗胆碱类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的分泌,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4)必要时营养支持。   (2)术后指导    1)抗感染。    2)给予祛痰、消炎药物雾化吸入。    3)禁食期间补充静脉营养。    4)在输液过程中,应遵循医护人员控制的输液速度,切忌随意加快输液速度。 6.特殊指导   (1)胃肠减压   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2)留置胃管   胃管固定妥善,防脱出,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注意胃液的量和颜色的变化。如发现血性液体,应及时处理,严防肠绞窄的发生。胃管内注药前,先抽吸胃液,避免过量引起不适。灌药后夹管1~2h,防止药液反流,影响药效。   (3)保持口腔清洁   坚持漱口,每日2次,呕吐病人每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因禁食后,口腔内分泌物减少,细菌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等。   (4)避免炎症扩散   腹痛、腹胀时,勿使用热敷,避免引起炎症扩散。   (5)肠瘘并发症   术后1周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切口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味液体流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擦净周围污物,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皮炎,保持引流通畅。   (6)伤口引流   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勿折叠、扭曲、脱出,配合记录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如见腹腔引流有粪渣样液体流出,提示肠瘘,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7.病情观察指导   (1)术前定时配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下述临床特征,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1)持续剧烈的腹痛、呕吐剧烈而频繁。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2)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3)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4)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准备。   (2)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等,还应注意观察引流的颜色、质、量。如感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处出现红肿,之后流出较多液体有粪臭味,提示肠瘘,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配合积极处理。 8.出院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2)进食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避免饭后剧烈活动,防止发生肠扭转。   (5)出现严重呕吐、腹胀、腹痛、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等,应及时就诊。

李士军 2010-12-26阅读量8323

《徐医师和您说男科》-谨慎对...

病请描述:我们在工作中碰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患者因为睾丸肿痛,以为就是简单的附睾炎或睾丸炎性疾病而在普通门诊输液几天得不到缓解再到我们的男科就诊,结果发现是睾丸扭转,因为错过了治疗时机而导致睾丸坏死,不得不行睾丸切除,非常可情。     阴囊出现肿痛的症状,最常见的病是下列几种疾病:急性附睾炎、腮腺炎-睾丸炎、睾丸-阴囊外伤血肿、睾丸扭转等。睾丸的损害,不论是机械的、还是生物的,都会对生精能力造成损害,同时一侧病变会影响到另外一侧。所以出现阴囊的肿痛一定要到规范的男科或是泌尿科就诊,特别是睾丸扭转,一旦发现,必须争取在4-6小时内复位,不然睾丸生精能力受损影响男性生育,严重的导致睾九坏死而不得不行睾丸切除。

徐焱江 2020-08-30阅读量8215

口干口渴,喝大量水也不管用?...

病请描述:导语喝了一杯又一杯,怎么还是老是口渴!?高温天气下,补水自然是要紧事,比如苦口婆心的小编,每天都在花式奉劝各位多!喝!水!今天第一杯水喝了吗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整日水杯不离手,喝了一杯还想再来一杯,还!是!渴!怎么破?长期大量饮水也无法缓解的口渴,可能是你的身体在释放某些疾病的重要信号,要关注!生理性口渴不必太担心先来看看你是否为以下三种情况:日常喝水太少,进食过咸食物或大量干性食物;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分泌液体的腺体发生萎缩,唾液减少而感到口干;运动后没及时补充水分也会出现生理性口渴。以上几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口渴,通过增加饮水量,就能起到缓解作用。否则,就要警惕病理性口渴了。比如常见的感冒,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我们也常感到口干,感冒痊愈后即可恢复。发生高热、腹泻时,出现体内水分丢失也引起口干。口腔疾病患者,如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或者是下颌下腺炎症等疾病,都会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出现口干的症状。长期服食降血压等易引起口干的药物。长期焦虑、抑郁、失眠引起口干口渴。除了以上常见情况,有一些更隐蔽、更顽固或更危险的疾病,也会引起难以缓解的口渴。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多饮多尿,这是因为当血糖水平过高时,身体会向肾脏施加更多的压力,让它生成更多的尿液以清除多余的葡萄糖。如果出现了过度口渴和排尿增多,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疲劳或烦躁不安,就需要做血糖测试以检查自己是否患上了糖尿病,并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孩子多饮、多尿,平时吃得很多,大大超出同龄人,但体重不增反降,还容易疲劳,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现。尤其是有家族糖尿病史时,家长更要提高警惕。尿崩症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使肾小管重吸水的功能障碍。尿崩症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较其他疾病更加显著,有的还伴有间歇性发热、兴奋等症状。一般患者的尿量常大于4升/天,严重者可达10余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去医院肾内科查一下尿比重,尿崩症患者的尿比重明显减低,常低于1.006。尿崩症还通过禁水试验辅以诊断。正常人在禁水一段时间之后,尿量会有所减少,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压增高,不出现明显的脱水。但是尿崩症患者在禁水一段时间后,仍然还是会出现多尿、低比重尿、低渗尿。干燥综合征严重口干还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这种口干主要是因为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由于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是喜欢少量多次饮水。因此,如果除了口干,还有口腔黏膜不适、口苦口臭、短期内龋齿明显增多,甚至吞咽困难、腮腺肿大、眼内常感异物或灼烧感等症状,可到风湿免疫科进行全面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是人体一种重要的内分泌腺体,这种腺体一般位于脖子两侧,与我们的甲状腺紧密地“依靠”在一起。假如患上原发性甲旁亢,我们的甲状旁腺会出现“过度兴奋”的状态,体内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降低,从而引发与体内血钙升高相关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肾绞痛、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及无法解释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口渴、多尿等。因此,如出现多饮多尿还伴有烦躁易怒、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疲惫无力,或者泌尿系结石反复发作,当心是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到内分泌科或甲状腺专科就诊。喝水讲究“时”有“度”喝水有时: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不要在感觉到“口渴”之后才喝水。如果人体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会不利于正常代谢。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水。喝水有度: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内要喝2000毫升左右的水,除去饮食中摄取的水分,大概还要再喝1200毫升的水就可以。假设你的杯子容量是200毫升,那么一天喝6杯就行。如果大量出汗,需适度增加水的摄入量。此外,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宜过多喝水,感冒发烧时则比平时要多喝一些水。晨起不必喝淡盐水:经常听说“喝淡盐水更健康”的说法,其实,如果起床后喝盐水,会加重人体脱水状态,令人倍感口干。由于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这对老年人更是危险。正常情况下,只有在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大量出汗、腹泻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才需要补充淡盐水,盐水里的氮、钾、钠,帮助血管内外盐分平衡、电解质平衡。

国敬芝 2020-08-26阅读量8406

热病慎食复,进补宜缓行

病请描述:48岁的女病人赵某,因咳嗽咳痰4月余入院,每晚咳嗽严重并失眠,伴身肤红色皮疹,入院时血白细胞一万七,胸部CT显示两肺多发炎症。追问病史,患者自发病以来,发热、咳嗽、咳痰症状反复,多次肺科医院就诊,间断头孢、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等抗生素治疗,疗效不明显。中年女性,无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病史,肺炎治疗如此折腾令人费解。后入院期间常规抗感染治疗,细心观察并询问病史,发现患者家属每日炖桂圆红枣茶、枸杞茶、人参汤、鸡汤等给患者进补。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进补与抗感染治疗是背道而驰的。《素问·热论》就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热病于临床为多见,可以泛指一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如肺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等;也可指体温未升高而有明显感染证据的疾病,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亦指表现为“红肿热痛”为主的疾病,如痛风、乳腺炎、丹毒、腮腺炎等;当然也包括暑病、疫病等。在中医临床,此类疾病的发病多与火热之邪有关,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致病多见发热、恶热、心烦、汗出等阳热亢盛的症状,也可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等;火热伤津,临床可见咽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火热生风动血可致四肢抽搐、各种出血见症;火热同时易挟毒而致肿疡。热病后期,也可出现耗气伤阴之象,如倦怠、乏力、少气等,不少患者以为与“体虚”有关,积极进补,反而不利于疾病的痊愈。事实上,热病正当时,部分患者胃口本就不好,口淡口苦饮食无滋味等均属正常现象,若“热甚而强食之”,病少愈“食肉”或多食”,此处“食肉”泛指荤腥油腻之品、也指民间所谓“补品”和“养生之品”,热病之时或热病后期,脾胃虚弱,胃气未尽恢复,饮食不节易伤及脾胃,饮食积滞不化而生热,食热与残余之热相互搏结,两热相合而致残热复燃。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言:“时气食复候:夫病新差,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即食肥肉鱼脍,饼饵枣粟之属,则未能消化,停积在肠胃,使胀满结实,因更发热,复为病者,名曰食复也。”此外,《内经》谓“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指的是药物饮食气味温和者可以使得正气壮盛,药食气味纯阳者可以使得正气虚衰。热病未痊愈期间,任何壮火之品如红枣桂圆黄芪、鸡羊狗肉等发物均不宜服用,否则易南辕北辙,使疾病迁延或不愈。因此,我们多主张热病期间进食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平性食物,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才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进入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工作压力大,做事更讲究效率和速度,唯独生命活动不能按图索骥,忘尘追迹,疾病恢复有其自身的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过早进补于健康无益。

傅慧婷 2020-08-17阅读量8180

咽喉上火疼痛就喝牛蒡子粥

病请描述:咽喉上火疼痛就喝牛蒡子粥   刘维忠王世彪 咽喉疼痛是许多人最怕的疼痛之一,每当不小心上火后,咽喉肿痛,吃不下睡不香,不知如何是好。对此,中医养生专家刘维忠主任推荐用牛蒡子熬粥喝,有较好的效果。 刘维忠主任推荐验方:牛蒡子20克,大米50克。把它们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再水煎2小时熬成粥汁,调入白糖适量,每日早晚空腹喝2次,连续5天。 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王世彪主任医师点评:上火是很多人一定会遇到的,不管是在春夏秋冬的哪个季节。上火后多数人的临床表现就是咽喉肿痛。上火是人体各器官不协调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疾病。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人体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通常人们在上火之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发病后则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而严重的口疮、咽喉肿痛等症状会影响人体的正常饮食,还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中医认为,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入肺、胃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候,解毒透疹,止痛消肿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明目补中,除风伤”。《本草经疏》言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珍珠囊》言其可“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风”。《用药法象》对其概括最为得体,言“其用有四,治风湿隐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是也”,故可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痄腮肿痛,热毒疮痈,疹出不畅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蒡子含牛蒡甙、蛋白质、生物碱、脂肪油、维生素B1、B2、及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等,有明显的降低血压、血脂作用,并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滋生与扩散。每百克牛蒡中含钙量达91.79毫克,是芹菜的9倍;含铁量达50.3毫克,是菠菜的16倍。难怪近年来牛蒡在欧洲、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享有“蔬菜之王”之美誉。牛蒡子水煎液对肺炎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多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轻度泻下、利尿及降糖作用。因此,煮粥服食,不仅治疗上火咽喉肿痛和风热感冒,而且尚可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抗癌防癌等。 但是,牛蒡子品性寒滑肠,有通便作用,故大便溏薄者慎用。 另外,我们还经常给咽喉上火疼痛人群推荐以下泡茶方,有一定的效果: 木蝴蝶4~5片,石斛8克,胖大海1~2个,代茶饮。木蝴蝶清肺热、利咽喉,石斛滋阴清热、益肾壮骨,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 金银花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代茶饮。金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桔梗10克,玄参10克,青果1~2个,代茶饮。桔梗宣肺化痰、利咽排脓,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青果,清热利咽、生津解毒。

刘维忠 2018-09-27阅读量8435

过敏性紫癜真是食物过敏引起的...

病请描述:过敏性紫癜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小血管炎,其发病机理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小血管炎症反应,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入皮肤或粘膜而呈现为皮肤青紫(淤点、淤斑)、关节痛、腹痛,严重的甚至累及肾脏、肺和脑。尽管其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已知细菌、病毒、食物、药物以及化学中毒等均可能是诱发因素。鉴于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先有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目前认为溶血性链球菌、病毒是其主要和重要的致病原,但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作用于血管,而是通过变态反应引起血管炎症反应从而致病,真正由食物过敏而诱发的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原因: 一、细菌与病毒感染:细菌中以β-溶血性链球菌为常见,其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肺炎球菌等。病毒中以流感、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肝炎等为最常见,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 二、药物: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过敏性紫癜。 三、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有鱼、虾、蟹、牛奶、蛋等,但真正由食物诱发的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四、其他:如寒冷、外伤、昆虫叮咬、花粉、接种、结核菌素试验等。 过敏性紫癜的饮食:     除在急性期尽可能避免牛奶、鸡蛋和海鲜类食物,以及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粗纤维类和辛辣等过分刺激的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外,一般不必过分忌口,除非有明确的致病性过敏原。

金燕樑 2018-06-30阅读量8865

小儿过敏症的原因有哪些 应该...

病请描述:       对比大人来说,小孩子还是挺容易过敏的,而在生活中,有的小孩子如果有过敏体质的话,其在接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过敏的症状,因此,为了防止小孩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对于小儿过敏症的原因,家长就一定要多加注意,那么,小儿过敏症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过敏症的原因:   1、食物   任何食物都可能诱发过敏症,但最常引起过敏的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其他豆科植物、坚果等少数几种食物。   2、药物   其中以β-内酰胺抗生素和阿司匹林/非类固醇类抗炎剂最常见。   3、与禽类有关的疫苗   有麻疹、腮腺炎、黄热病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是疫苗中的禽蛋白以及在某些疫苗中的水解明胶、山梨醇和新霉素。病史常能提供有关线索。   4、膜翅目昆虫   如蜂类可引起致敏者发生局部或全身过敏症。可以各种有关蜂毒液作皮试诊断。   5、皮肤试验和IT   由于所用变应原也是或可能是患儿过敏的变应原,因而极易诱发过敏。   预防小儿过敏症的方法:   由于本症可危及生命,所以预防十分重要。采集一准确而完整的病史不只对诊断,对预防来说也很重要。找出以前发生过敏反应的规律和原因,查出诱发物,特别是 潜在的诱发物及其交叉反应物并进而避免暴露。   此外,大多数药物致变态反应不能以皮试诊断,疑及者需要服药时,种类应尽可能少,有利于诊断和预防。在进行免 疫疗法过程中发生过全身过敏反应,应酌情减量,并在以后注射时至少留观20min。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随时都有再次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应备一急救小箱,内装有已盛有1∶1000肾上腺素的注射器和β2吸入剂,以备紧急情况应用。     治疗小儿过敏症的方法:   由于死亡可发生于几分钟内,因此迅速处理极为重要,开始治疗越晚,死亡率越高。开始治疗的关键是迅速脱离过敏原,维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1、一般处理   尽可能迅速移去或中止诱发症状的原因或诱发物;伴低血压者应采取头低足高位;吸氧。在情绪上要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   2、药物治疗   迅速肌肉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是治疗的关键。儿童每次0.02~0.025mg/kg。如需再用,应间隔15~30分钟。如病情较重可静脉输液,以补充从血管溢入组织间的液体,治疗休克和纠正酸中毒。   经初步处理患者有所好转后,应迅速送至有条件的地方去继续治疗。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就地采取其他措施,根据情况,立即请有关科室会诊,一起参与抢救。  

王世宁 2017-12-25阅读量8902

感冒清热颗粒与感冒退热颗粒的...

病请描述:天气渐冷,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作为诊所来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必不可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老百姓对中医药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大家普遍喜欢上了中药颗粒剂。 但是这些颗粒剂,到底该怎样应用,如何区别,是我们医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今天笔者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两类最常见的治疗上感的中药颗粒剂的区别。 感冒清热颗粒 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苦地丁、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柴胡、芦根等。 功能主治:本品为解表剂,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药性分析:方中荆芥穗为君药,辛,微温。主要功能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等症。本品轻扬疏散,辛而不烈,微温不燥,其发汗之力大于荆芥。既散风寒,又疏风热,用于外感风寒最为适宜。 防风、紫苏叶、白芷为臣药。其中防风,辛、甘、温,功能解表祛风、胜湿、止痉,其性辛温散风,甘缓不峻;紫苏叶,辛、温,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白芷,辛、温,散风除湿,芳香上达,故可通窍止痛,三者同伍加强了君药辛温散寒、解表祛风之功,突出了本方主治风寒感冒的特点。 方中柴胡、葛根为佐药。其中柴胡,苦微寒,功能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半表半里等症;葛根,甘、辛、凉,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透疹等,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等。二者同伍一方面加强君药解表退热之功,旨在解除肌表之热与和解半表半里等症,以防外邪深入。 薄荷、苦地丁也为佐药,其中薄荷,辛、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等症;苦地丁,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肿,用于咽喉肿痛,疔疮痛肿等。二者合用,宣散透表与清热解毒共伍,旨在阻止风寒化热入里。 用药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再服药期间同服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医。 感冒退热颗粒 成分: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等。 功能主治:本品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谈,咽喉炎属外感风热,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咽喉肿痛。 药性分析:本方由4味药组成,为治温热病毒入于血分,而见发斑、神昏、壮热、烦躁等症,或发热、头痛、咽痛及痄腮、痈肿、疮毒等热毒炽盛之症,或外感风热感冒等的有效成药。 方中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辅以连翘既散上焦之风热,又泻火解毒,凉血清气,使气血流通,散结消肿而止痛,共起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拳参苦凉,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解肌退热,消肿散结之功。 用药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从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退热颗粒,两药虽然是一字之差,但他们的成分和功能主治却完全不同,尤其是功能主治上面的区别,前者用于风寒感冒,后者用于风热感冒,如果用反了,不但达不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可能还会加重患者病情。 所以,作为基层医生,不但要了解常用药品的功能主治,还要学习鉴别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 简单的判断方法 风寒感冒多发于秋冬季节,由吹风和寒冷引起,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物: 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冲剂、荆防颗粒、小青龙颗粒、正柴胡饮冲剂、小柴胡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颗粒)、伤风感冒颗粒、午时茶颗粒等药物。 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物: 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片)、银翘解毒丸(颗粒)、羚羊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冲剂、合剂、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片、丸)、羚翘解毒丸(片、颗粒)、芍菊上清丸、清眩片、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感冒灵冲剂(胶囊)、复方穿心莲片、双黄连口服液(片)等药物。

姬鲁凤 2017-11-22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