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膀胱结石 > 内容

膀胱结石内容

女性尿频尿急是怎么回事?

病请描述:(刊登在《家庭医学》杂志上的文章,来看看吧——刘宁) 在临床上,常常可看到一些女性因为尿频和尿急来就诊。病人的年龄,生活习惯,职业等等差异很大,但是症状却出奇的一致,而且非常严重地影响生活。有些病人在医院看了很多次,花了不少钱,也没有把病治好。有的病人看遍了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最后也不知道要到哪个科去看了。女性的尿频尿急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呢? 尿频和尿急是女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属于泌尿外科的范畴。很多泌尿外科疾病都会引起这些症状。要想解决问题,还要从病因的分析来谈起。 首先,要考虑最常见的病因——泌尿系统感染。据统计,在女性的一生中,至少会患一次泌尿系统感染。当然这是个平均数据,可能有的人一次也没有患过,有的人患过很多次。女性由于解剖和生理的特点,特别容易受到感染的侵犯。正常人的尿道口及其周围有细菌寄生,但因为尿路粘膜有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并有尿液不断冲洗,故不易致病。女性前尿道短而宽,加之月经、性生活、妊娠等因素,使细菌容易侵入。各种医源性的尿道介入性操作(如导尿、膀胱镜检查),以及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也是细菌易于侵入尿路致病的重要因素。 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中,尿常规检查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的检查手段。一般来说,在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急性感染中,白细胞增多是最常见的表现。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没有白细胞的,如果镜下的白细胞超过了5个,基本可以确定是感染。尿常规虽然可以知道什么是感染,但是不能知道是什么病原的感染,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尿培养的检查。知道是什么病菌在捣乱,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在排除了泌尿系统感染以后,尿频尿急就要考虑一些其他问题了。要知道,很多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膀胱结石、膀胱结核、间质性膀胱炎,还有膀胱肿瘤都会引起尿频尿急症状。虽然这些情况相对少见,但是显然危害性更大。针对这些情况,有必要做一些专科的检查。B超检查操作简单,无创伤性,可以很简单地发现一些严重的病变,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膀胱镜是侵入检查,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膀胱和尿道全长,并可以对可疑的病变部位抓取活检,是进一步的检查方法。随着影象技术的进步,CT检查和重建技术已经可以取代传统的造影等方法,可以清晰地对全部泌尿系统进行扫描。通过这些检查手段,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 最后,在全部的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而且症状又非常重的情况下,就要考虑“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情况了。OAB是2002年才出现的新名词,是指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征候群,其原因很复杂,可能是膀胱的兴奋性升高(也就是膀胱过于敏感)所造成的。尿动力检查可以明确膀胱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并明确是否存在神经源性的问题,对OAB的诊断很有帮助。OAB多数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排除了其他疾病后,应考虑OAB的可能。 明确了尿频和尿急的原因,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治疗。治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病因治疗,另一类是对症治疗。在病因治疗中,泌尿系统感染应进行抗生素治疗,并注意休息和局部卫生,一般效果很好。泌尿系统结核应进行抗结核治疗。膀胱结石或者肿瘤应进行手术。OAB治疗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在对症治疗中,可以口服一些胆碱能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甚至引起尿潴留,一定要在泌尿外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单独服用。 总之,女性的尿频尿急应到泌尿外科就诊,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李碧君 2017-11-06阅读量1.1万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

病请描述: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发表者:李碧君 (一)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微创技术简介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最早开展微创手术的医院之一,致力于更大力地发展微创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力的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二) 什么是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相对于开放性手术而言,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损伤的微小创伤手术,是21世纪的最先进手术方法。它改变了以往通过大的切口、粗糙的器械来医治疾患的手术方法;以精细的、高科技的器械、设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创口,到达疾患器官进行治疗。(三)   微创手术的优点有什么?①创伤小、切口小。通过自然腔道或微小切口,一般<10mm;②出血少,一般不需要输血;③痛苦少,恢复快,手术后当天可进食和下地活动;④经济。术后2-3天可出院、不输血、减少医疗费用。(四)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①中老年男性患者②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夜尿增多、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合并结石、感染者可伴尿痛③尿失禁④排尿踌躇,尿线变细、无力,射程变短,尿呈滴沥状⑤急性尿潴留(五) 前列腺增生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有哪些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②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③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④热疗⑤气囊扩张⑥支架等以上术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为金标准,最具有安全性与疗效。(六) 哪些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适合选择微创手术⒈前列腺增生伴有明显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线细、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射程短、尿滴沥等,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反而加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⒉前列腺增生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损害。⒊前列腺增生伴有反复慢性尿路感染。⒋前列腺增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潴留,或剩余尿量增多(>60ml)⒌前列腺增生引起大量血尿⒍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⒎由于严重梗阻而出现膀胱小梁、小室和憩室形成⒏尿流率异常,最大尿流率在15ml/s 以下⒐直肠指诊、B超和膀胱镜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增大⒑C期和D期前列腺癌发生明显膀胱出口梗阻,严重影响排尿者,可做前列腺部分切除,以形成畅通的排尿通道⒒前列腺增生伴发痔疮、脱肛和疝气时,应先做TUPR,解除尿路梗阻后,再行痔疮和疝修补术。(七) 是否微创治疗不能彻底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微创治疗其实更精细、更安全、更彻底,更有利于恢复器官原有的健康状况。(八) 术后是否很易尿失禁?对于早期开展微创手术的医生来说,术后尿失禁的确要注意防范的。但随着技术熟练,这一担心也是多余的。(九) 我院此项技术的现状对于伴有各种基础疾病的、危重的、年龄大的(甚至99岁)的,曾多次在外市、外院行开放或微创手术的复杂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都能得到相当好的微创手术效果。

李碧君 2017-11-06阅读量8989

史上最全婴幼儿安全用药指南!

病请描述: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所以,对婴幼儿患者除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谨慎用药!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安全用药: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皮试阳性者禁用)、奈替米星、红霉素。慎用药物:头孢曲松、头孢菌素(皮试阳性者禁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禁用药物: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真菌类药、依托红霉素。1、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2、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3、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5、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7、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8、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还可致损害肝、肾和周围神经炎等,应慎用。9、喹诺酮类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但也有不良反应低的报道。10、其他类抗真菌类药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用。驱肠虫药安全用药: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哌嗪(驱蛔灵)。慎用药物:肠虫清(2岁以下禁用,2~12岁用量减半)1、阿苯达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2、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3、哌嗪(驱蛔灵)本品毒性低,用量用法视情况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安全用药:扑热息痛类、抗癫痫药。慎用药物: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哌替啶(杜冷丁)。禁用药物:非那西丁类、苯巴比妥(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吗啡、芬太尼贴片。1、解热镇痛类(1)非那西丁类: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害,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2)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征,英国规定12岁以内儿童禁用。(4)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2、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3、镇痛药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吗啡、芬太尼贴片:婴幼儿禁用。1岁以内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4、抗癫痫药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定期做血、尿常规等多项检查。呼吸系统用药安全用药:必嗽平;平喘药。慎用药物:氯化铵、复方甘草片。禁用药物:喷托维林(咳必清)。1、祛痰药氯化铵一定要计算好用量,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停药后反应消失。必嗽平一般无不良反应,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有报道可造成呼吸抑制,故禁用。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应注意剂量。2、平喘药作为非处方药,不推荐儿童应用,儿童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多种多样的,可以口服、静脉、喷雾吸入给药。喷雾和吸入给药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3、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均须严格计算好剂量。消化系统用药安全用药:乳酶生、干酵母、蒙脱石散剂、妈咪爱。慎用药物:胃肠解痉药、多潘立酮、酚酞片(1~3岁)。禁用药物:西米替丁、酚酞片(1岁以下)、易蒙停(1岁以下)、药用炭。1、抗酸药婴幼儿胃病较少见。西米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2、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3、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岁以下慎用。4、泻药一般来说,儿童不应用缓泻药,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并配合饮食与运动治疗。酚酞片:婴儿(1岁以下)禁用,幼儿(1~3岁)慎用。5、止泻药洛哌丁胺(易蒙停)1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蒙脱石散剂:疗效好,可用。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或腹胀禁用。抗贫血药安全用药:叶酸、硫酸亚铁(饭后服用)硫酸亚铁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可饭后服用。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  抗变态反应药物慎用药物: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作用,婴幼儿应慎用。激素类慎用药物:激素类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维生素类安全用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1、维生素A长期大剂量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停药1~2周可消失。2、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3、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外用药慎用药物:鼻眼净、皮质激素软膏、阿托品滴眼剂。由于小儿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鼻眼净治疗婴儿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体温过低,慎用。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肿,慎用。阿托品滴眼剂:婴幼儿对此药中毒,滴时应压迫泪囊,以防止进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其他类慎用药物:锌制剂、人参蜂王浆、至宝锭、一捻金。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服痛、恶心、呕吐等汞中毒症状。婴幼儿用药小贴士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若无消化道和其它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药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其他。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剂量不足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易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3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其健康不利。

张贤贤 2017-11-06阅读量1.2万

史上最全婴幼儿安全用药指南

病请描述:2017-11-05医学之声来源:合理用药百科  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谨慎用药,请收藏!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所以,对婴幼儿患者除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谨慎用药!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安全用药: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皮试阳性者禁用)、奈替米星、红霉素。慎用药物:头孢曲松、头孢菌素(皮试阳性者禁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禁用药物: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真菌类药、依托红霉素。1、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2、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3、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5、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7、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8、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还可致损害肝、肾和周围神经炎等,应慎用。9、喹诺酮类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但也有不良反应低的报道。10、其他类抗真菌类药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用。驱肠虫药安全用药: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哌嗪(驱蛔灵)。慎用药物:肠虫清(2岁以下禁用,2~12岁用量减半)1、阿苯达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2、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3、哌嗪(驱蛔灵)本品毒性低,用量用法视情况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安全用药:扑热息痛类、抗癫痫药。慎用药物: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哌替啶(杜冷丁)。禁用药物:非那西丁类、苯巴比妥(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吗啡、芬太尼贴片。1、解热镇痛类(1)非那西丁类: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害,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2)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征,英国规定12岁以内儿童禁用。(4)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2、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3、镇痛药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吗啡、芬太尼贴片:婴幼儿禁用。1岁以内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4、抗癫痫药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定期做血、尿常规等多项检查。呼吸系统用药安全用药:必嗽平;平喘药。慎用药物:氯化铵、复方甘草片。禁用药物:喷托维林(咳必清)。1、祛痰药氯化铵一定要计算好用量,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停药后反应消失。必嗽平一般无不良反应,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有报道可造成呼吸抑制,故禁用。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应注意剂量。2、平喘药作为非处方药,不推荐儿童应用,儿童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多种多样的,可以口服、静脉、喷雾吸入给药。喷雾和吸入给药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3、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均须严格计算好剂量。消化系统用药安全用药:乳酶生、干酵母、蒙脱石散剂、妈咪爱。慎用药物:胃肠解痉药、多潘立酮、酚酞片(1~3岁)。禁用药物:西米替丁、酚酞片(1岁以下)、易蒙停(1岁以下)、药用炭。1、抗酸药婴幼儿胃病较少见。西米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2、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3、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岁以下慎用。4、泻药一般来说,儿童不应用缓泻药,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并配合饮食与运动治疗。酚酞片:婴儿(1岁以下)禁用,幼儿(1~3岁)慎用。5、止泻药洛哌丁胺(易蒙停)1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蒙脱石散剂:疗效好,可用。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或腹胀禁用。抗贫血药安全用药:叶酸、硫酸亚铁(饭后服用)硫酸亚铁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可饭后服用。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  抗变态反应药物慎用药物: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作用,婴幼儿应慎用。激素类慎用药物:激素类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维生素类安全用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1、维生素A长期大剂量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停药1~2周可消失。2、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3、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外用药慎用药物:鼻眼净、皮质激素软膏、阿托品滴眼剂。由于小儿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鼻眼净治疗婴儿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体温过低,慎用。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肿,慎用。阿托品滴眼剂:婴幼儿对此药中毒,滴时应压迫泪囊,以防止进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其他类慎用药物:锌制剂、人参蜂王浆、至宝锭、一捻金。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服痛、恶心、呕吐等汞中毒症状。婴幼儿用药小贴士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若无消化道和其它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药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其他。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剂量不足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易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3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其健康不利。

刘新 2017-11-06阅读量1.1万

男人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

病请描述:“吃喝拉撒”这几件事别看低俗,可和人的健康关系最密切。搜狐网健康频道最近就小便的情况做了一项调查,关注并参与的人数很快达到了3万以上。调查显示,通常喝完一大杯水后,在15分钟内上厕所的男性为7.08%,女性为5.51%;30分钟内男性为22.49%,女性为11.76%;1小时内男性为19.74%,女性为8.64%。喝水后应该多久上厕所才正常?社会上流行的尿多就是肾虚、多喝多尿才能排毒等传言,到底有没有道理? 1、一天小便几次最正常?A.6次;B.7次;C.8次;D.9次。 正确答案:C。专家解析: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只有尿频而且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肾有问题。有些人小便次数多,是因为老觉得有尿意。这时可以自查一下: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意隐隐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觉神经过敏,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2、晚上最好起夜几次?A.0次;B.1次;C.2次;D.3次。 正确答案:B。专家解析:一天8次小便,白天7次,晚上1次,是最佳比例。起夜太多,一种情况是因为睡前喝水多造成的。这是正常情况,没有必要为了不起夜刻意减少晚上的饮水量,除非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他们需要控制全天饮水量。不用担心晚上喝水多,早晨起来眼睛和脸会浮肿,只有肾有问题的人才会这样,健康的肾会正常代谢,不会造成浮肿。很多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晚上一点水也不敢喝,时间长了,反而会让尿很浓,导致膀胱结石等疾病。还有一种情况是,晚上没喝多少水,也老是起夜,那就和白天尿频的情况一样,每次尿量多,说明有内科代谢性疾病;每次尿量少,说明膀胱和尿道有了问题。 3、喝水后,一般多久去厕所?A.10—30分钟;B.30—45分钟;C.45分钟—2个小时;D.2个小时以上。 正确答案:B。专家解析:一般来说,水在体内正常代谢需要30—45分钟,相当于学校里一堂课的时间。不过,这道题里即使选其他选项,也不一定代表你的身体,尤其是肾脏出了问题。水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吃的是咸还是淡。吃得过咸时,排尿的时间就会长一点,因为盐会造成水在体内潴留。二是你吃得多还是少。宴会前什么也没吃就猛灌啤酒,很快就想上厕所;而吃了东西,尤其是主食后再喝酒,就不太容易有尿意。原因很简单,食物像海绵一样吸附了水,延长了它排出的时间。此外,身体是否缺水和天气的冷热也会影响排尿时间。运动完出一身汗,身体高度缺水,喝的水全部被吸收,就不易排出;天气太冷,水分很难通过汗液挥发,只能变成尿液,就让人老想上厕所。 4、正常的尿液是什么颜色?A.淡茶色;B.无色;C.发亮的黄色;D.鲜红色;E.酱油色;F.白色。 正确答案:A。专家解析: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就像你沏的第一遍茶水。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的时候,则像一种啤酒的黄色。这几种情况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尿液包括以下几种:发亮的鲜黄色,说明尿液中含有黄疸,或者补充维生素B2,也就是核黄素过多;像洗肉水一样的鲜红色,说明尿中有红细胞,可能是肾脏外科疾病或肾炎,或者利福平等受抗结核药影响;酱油色,尿中有破了的红细胞,也可能是肾炎;白色,很少见,说明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5、一天的尿量是多少?A.100毫升;B.400毫升;C.1000毫升;D.1500毫升;E.3000毫升 正确答案:D。专家解析:我们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约是1500毫升左右。这是正常尿量,其实,只要每天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太大问题。少于400毫升叫做少尿,正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旦发生,大多为急性肾衰竭;多于3000毫升叫做多尿,多为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是精神性烦渴症。此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认为多喝水多排尿就能排毒,完全是个误区。只要排尿量在正常范围内,就足以把体内毒素排出去,没必要刻意地多喝水。 6、健康的尿液什么样?A.浑浊;B.澄澈;C.气味浓;D.气味淡;E.泡沫多;F泡沫少。 正确答案:B、F。专家解析:淡黄澄澈透亮无疑是健康小便的重要标准。但尿液浑浊也不必过于担心。尤其天气凉时,尿液放置一会儿后容易变得浑浊,甚至放久后,尿盆底部还会出现白色沉渣,这往往是尿液析出了盐类结晶,它与肾脏病无关。尿液中泡沫多则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做尿化验,如果出现蛋白尿,可能是肾脏病造成的;但是如果尿化验并无蛋白,这种泡沫多就并非异常。临床上很少用尿的气味来辨别健康与否,所以尿味浓淡不用太放在心上,除非你的尿呈一种奇怪的烂苹果味道,那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付锐 2017-11-03阅读量1.1万

婴幼儿安全用药指南

病请描述: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尤其针对婴幼儿人群,用药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因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所以,对婴幼儿患者除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谨慎用药!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安全用药: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皮试阳性者禁用)、奈替米星、红霉素。慎用药物:头孢曲松、头孢菌素(皮试阳性者禁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禁用药物: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真菌类药、依托红霉素。1、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2、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3、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5、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7、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8、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还可致损害肝、肾和周围神经炎等,应慎用。9、喹诺酮类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但也有不良反应低的报道。10、其他类抗真菌类药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用。驱肠虫药安全用药: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哌嗪(驱蛔灵)。慎用药物:肠虫清(2岁以下禁用,2~12岁用量减半)1、阿苯达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2、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3、哌嗪(驱蛔灵)本品毒性低,用量用法视情况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安全用药:扑热息痛类、抗癫痫药。慎用药物: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哌替啶(杜冷丁)。禁用药物:非那西丁类、苯巴比妥(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吗啡、芬太尼贴片。1、解热镇痛类(1)非那西丁类: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害,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2)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征,英国规定12岁以内儿童禁用。(4)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2、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3、镇痛药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吗啡、芬太尼贴片:婴幼儿禁用。1岁以内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4、抗癫痫药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定期做血、尿常规等多项检查。呼吸系统用药安全用药:必嗽平;平喘药。慎用药物:氯化铵、复方甘草片。禁用药物:喷托维林(咳必清)。1、祛痰药氯化铵一定要计算好用量,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停药后反应消失。必嗽平一般无不良反应,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有报道可造成呼吸抑制,故禁用。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应注意剂量。2、平喘药作为非处方药,不推荐儿童应用,儿童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多种多样的,可以口服、静脉、喷雾吸入给药。喷雾和吸入给药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3、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均须严格计算好剂量。消化系统用药安全用药:乳酶生、干酵母、蒙脱石散剂、妈咪爱。慎用药物:胃肠解痉药、多潘立酮、酚酞片(1~3岁)。禁用药物:西米替丁、酚酞片(1岁以下)、易蒙停(1岁以下)、药用炭。1、抗酸药婴幼儿胃病较少见。西米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2、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3、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岁以下慎用。4、泻药一般来说,儿童不应用缓泻药,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并配合饮食与运动治疗。酚酞片:婴儿(1岁以下)禁用,幼儿(1~3岁)慎用。5、止泻药洛哌丁胺(易蒙停)1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蒙脱石散剂:疗效好,可用。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或腹胀禁用。抗贫血药安全用药:叶酸、硫酸亚铁(饭后服用)硫酸亚铁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可饭后服用。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  抗变态反应药物慎用药物: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作用,婴幼儿应慎用。激素类慎用药物:激素类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维生素类安全用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1、维生素A长期大剂量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停药1~2周可消失。2、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3、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外用药慎用药物:鼻眼净、皮质激素软膏、阿托品滴眼剂。由于小儿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鼻眼净治疗婴儿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体温过低,慎用。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肿,慎用。阿托品滴眼剂:婴幼儿对此药中毒,滴时应压迫泪囊,以防止进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其他类慎用药物:锌制剂、人参蜂王浆、至宝锭、一捻金。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服痛、恶心、呕吐等汞中毒症状。婴幼儿用药小贴士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若无消化道和其它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药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其他。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剂量不足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易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3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其健康不利。

田进海 2017-11-02阅读量1.2万

女性小腹隐痛不能掉以轻心——...

病请描述:小腹隐痛是女性常遇到的事,而且往往不予重视,总认为忍一下就过去了,没必要大惊小怪。那么,对于女性小腹隐痛能够掉以轻心吗?女性小腹隐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是女性小腹隐痛说到女性小腹隐痛,咱们不免说说疼痛的情况。大家知道疼痛有轻有重,最严重的疼痛,医学上叫做爆疼,如胆囊穿孔、阑尾脓肿破裂及癌痛晚期的癌疼,疼起来真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其次就是剧痛,如肠扭转,输卵管积水扭转等,疼得坐卧不安;再就是锐痛,疼痛非常明显、难忍,如:胆管结石、肠子阻塞等。至于隐痛,则是疼痛能够忍受、较轻微或时隐时现的疼痛了。对于隐疼,不少的女性连说都不愿意说,这就为相关疾病埋下了隐患。那么,女性小腹隐痛与什么疾患有关呢?女性小腹隐痛的原因及隐患女性小腹疼痛的原因,简单的说,就是生理性隐疼和病理性隐疼。1,生理性隐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担心和治疗。如:1排卵性腹痛大部分育龄女性发现,总是在两次经期中间的那么几天会有小腹隐痛,但是,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任何毛病,这就是排卵性腹痛。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女性在排卵的时候,卵泡和卵泡里面的液体发生外溢而进入腹腔,且刺激腹膜,这就会出现下腹部轻微的疼痛。不过,这种排卵性腹痛并非每个女性都会发生,而只有少数对疼痛比较敏感、排卵时卵巢裂口较大、出血量较多的女性才会感到腹痛。建议,这部分女性,排卵期不要做剧烈的或重体力劳动,以防排卵时卵巢破口损伤过大,加剧疼痛。2怀孕初期小腹隐痛这也是部分孕妇发生的情况。为什么呢?一是少数女性在怀孕早期由于胚胎着床而出现隐疼,也可能由于子宫因怀孕变大,其韧带受拉扯引起的。显然,这属于怀孕后正常的生理反应,注意休息,通过左侧卧位睡便可缓解。2,病理性隐疼,多为某些妇科炎症、疾病的预兆,有着十分危险隐患,需引起高度警觉。1宫外孕宫外孕即在宫外怀孕,也就是精卵“坐错”了地方,且在错位生长发育。宫外孕绝大部分发生在输卵管内,并且多为慢性输卵管炎症所致,原因是输卵管的发炎会引起输卵管腔内部空间变窄,管道的蠕动会受到一定影响,因而受精卵在转移的途中变得无力,受到妨碍后的精卵在输卵管内便有可能随意停留的发生。随着炎症的加重,输卵管也许会部分堵塞或完全被堵,宫外孕的发生就成为必然。另外,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异常等也是诱发输卵管内孕的原因。宫外孕初期,小腹隐痛是常见症状。如果忽视这种隐疼是很危险的,一旦发育后的受精卵泡破裂后会引发急性剧烈腹痛、阴道出血、头晕、以至休克,甚至危及生命。2痛经对于大部分女性并不陌生,它是发生在月经来前、经期或经后的疼痛,伴有全身不适等症状。由于痛经程度不同,会有不一样的疼痛情况,其中下腹隐痛是常见症状之一。有的女性结婚后有了规律的性生活痛经不治自愈。这种情况不排除是由于这类女性婚前子宫颈狭窄,或者子宫位置屈曲,造成经血滞留在子宫内,子宫受刺激引起痛经,而性生活后,阴道口、子宫口变大,子宫内膜和经血能够顺利排出,痛经想必就会消失了。但是,引起痛经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子宫过度后倾、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盆腔炎症等疾患,靠结婚性生活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从医学上讲,前面提到的痛经属于原发性痛经,问题不大;而后面所说的相关疾病,就是继发性痛经了。如果有所忽视,就会失去治疗的良好时机,加重对健康的危害。3附件炎大家知道,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这两个器官发生的炎症就是子宫附件炎。患附件炎这种妇科疾病的女性不必辩说,其患病原因主要是性生活讲究卫生不够,不干净的环境细菌入侵引发感染,就自然而然了。另外,有些人“忍则不忍”,经期做爱,也是导致附件炎的危险因素。还有流产等其他原因也容易引起。但从其症状看,左侧小腹隐疼是多有发生。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也常相伴。附件炎不可忽视,如治疗不及时、不正规,很容易造成输卵管闭锁,不孕、诱发宫外孕等。4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就是泌尿系结石,发生小腹疼痛的主要是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其发病率非常高,占住院人数最多。从临床来看,不少患者诉说,“病初小腹疼痛并没在意,没想到一检查,结石这么大”。确实,小腹隐痛尤其是较大结石的症状,只有在活动后才会加重,因此,容易被忽视。但是千万忽视不得,结石很容易诱发尿路感染,严重的尿路感染会造成败血病,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及时医院就诊接受科学规范化的治疗方为上策。5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多发疾病,此病虽然常见,但是女性朋友并不是很了解。其实,它主要为某种病原菌的感染所致,诱因多为阴道炎。因为,如果阴道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其致病原菌就会侵犯子宫内膜使之发炎。另外,流产、死胎等使子宫受到损伤,在子宫没有完全的恢复情况下,便很容易引发女性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症状是小腹痛,还常伴有不规则出血、白带多,有异味等,不少患者表现为隐疼。如果对此有所疏忽,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宫腔积脓、不孕症,即便怀孕也很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等。6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形成,其多发生人群为生育年龄的女性。病初或轻者,小腹隐痛为主要症状,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疼痛等症都逃脱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干系”。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轻视,不但病情加重,疼痛难忍,还会导致月经异常,甚至不孕不育。

周聪 2017-11-01阅读量2.4万

史上最全婴幼儿安全用药指南,...

病请描述:抗生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尤其针对婴幼儿人群,用药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因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所以,对婴幼儿患者除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谨慎用药!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安全用药: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皮试阳性者禁用)、奈替米星、红霉素。慎用药物:头孢曲松、头孢菌素(皮试阳性者禁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禁用药物: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真菌类药、依托红霉素。1、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2、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3、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5、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7、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8、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还可致损害肝、肾和周围神经炎等,应慎用。9、喹诺酮类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但也有不良反应低的报道。10、其他类抗真菌类药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用。驱肠虫药安全用药: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哌嗪(驱蛔灵)。慎用药物:肠虫清(2岁以下禁用,2~12岁用量减半)1、阿苯达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2~12岁用量减半。2、甲苯咪唑,4岁以下用量减半。3、哌嗪(驱蛔灵)本品毒性低,用量用法视情况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安全用药:扑热息痛类、抗癫痫药。慎用药物: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哌替啶(杜冷丁)。禁用药物:非那西丁类、苯巴比妥(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吗啡、芬太尼贴片。1、解热镇痛类(1)非那西丁类: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害,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2)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征,英国规定12岁以内儿童禁用。(4)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2、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3、镇痛药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吗啡、芬太尼贴片:婴幼儿禁用。1岁以内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4、抗癫痫药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定期做血、尿常规等多项检查。呼吸系统用药安全用药:必嗽平;平喘药。慎用药物:氯化铵、复方甘草片。禁用药物:喷托维林(咳必清)。1、祛痰药氯化铵一定要计算好用量,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停药后反应消失。必嗽平一般无不良反应,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有报道可造成呼吸抑制,故禁用。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应注意剂量。2、平喘药作为非处方药,不推荐儿童应用,儿童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多种多样的,可以口服、静脉、喷雾吸入给药。喷雾和吸入给药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3、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均须严格计算好剂量。消化系统用药安全用药:乳酶生、干酵母、蒙脱石散剂、妈咪爱。慎用药物:胃肠解痉药、多潘立酮、酚酞片(1~3岁)。禁用药物:西米替丁、酚酞片(1岁以下)、易蒙停(1岁以下)、药用炭。1、抗酸药婴幼儿胃病较少见。西米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2、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3、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岁以下慎用。4、泻药一般来说,儿童不应用缓泻药,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并配合饮食与运动治疗。酚酞片:婴儿(1岁以下)禁用,幼儿(1~3岁)慎用。5、止泻药洛哌丁胺(易蒙停)1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蒙脱石散剂:疗效好,可用。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或腹胀禁用。抗贫血药安全用药:叶酸、硫酸亚铁(饭后服用)硫酸亚铁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可饭后服用。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  抗变态反应药物慎用药物: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作用,婴幼儿应慎用。激素类慎用药物:激素类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维生素类安全用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1、维生素A长期大剂量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停药1~2周可消失。2、维生素D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3、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外用药慎用药物:鼻眼净、皮质激素软膏、阿托品滴眼剂。由于小儿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鼻眼净治疗婴儿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体温过低,慎用。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肿,慎用。阿托品滴眼剂:婴幼儿对此药中毒,滴时应压迫泪囊,以防止进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其他类慎用药物:锌制剂、人参蜂王浆、至宝锭、一捻金。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服痛、恶心、呕吐等汞中毒症状。婴幼儿用药小贴士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若无消化道和其它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药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其他。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剂量不足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易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5、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3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其健康不利。

张莉 2017-11-01阅读量1.1万

膀胱弹性变差或导致尿频

病请描述:如果肾脏没有问题,膀胱功能良好的人每天小便4~6次,晚上睡觉也不用上厕所。然而有些人就是尿多,一天上十几次厕所,晚上常常要“屙夜尿”,为此影响了生活,例如睡眠受到打扰。如果没查出尿崩、肾病等尿频原因,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是不是我的膀胱天生就比较小?如果每次小便量不足150~200毫升,尿频可能是膀胱顺应性下降所致,病因如果是膀胱壁纤维化、膀胱挛缩,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  吸毒可令膀胱失去弹性  正常人的膀胱大小可能不一样,但每天小便的次数接近。顺应性良好的膀胱可以在储存和排空尿液时变大缩小,随着膀胱被尿液逐渐充盈,膀胱内压力随之缓慢上升。检查膀胱顺应性方法是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有一项是将一条测压管通过插尿管放入膀胱,然后从另一导尿管慢慢往膀胱内注水,通过测压管连续测定膀胱内压力改变——正常情况下,膀胱顺应性大于20毫升/厘米水柱,否则为膀胱顺应性低下,即装尿不多,膀胱压力就明显上升,导致尿急感觉。  膀胱顺应性低下很少与生俱来,往往是后天惹的祸。膀胱感染了结核菌,或经常发炎,又或者长期吸食毒品K粉等,均可导致膀胱慢性炎症、纤维化,使膀胱容量下降。  除了膀胱顺应性,尿频也可以有以下原因:前列腺肥大造成膀胱梗阻,尿路感染产生膀胱刺激征,糖尿病人的多饮、多尿,尿崩症的尿频等。很多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日间无力把身体下半部分的水分抽上来,导致下肢浮肿;晚上躺下睡觉,下肢的大量液体才能回流心脏,进而令肾脏排尿增多,“这就是老人夜尿多的原因之一,而年轻人一般不需要屙夜尿。”  忍尿遇外力可致膀胱破裂 尿急忍尿会令膀胱极度扩大,跌一跤、意外碰撞都可能造成膀胱破裂。轻度破裂只需要把尿液排放出来,膀胱就可自行愈合,破裂严重就需做手术修补。因此他不主张忍尿,因为除了膀胱破裂,忍尿还可以令膀胱压力高于肾脏压力,使得位于上游的肾脏尿液流不下来,甚至返流上去,可损伤肾脏功能。的士司机和一些职业人士常通过减少喝水来减少排尿,其后果是令溶解在尿液里的废物过多,过度饱和时就会析出结晶,产生肾脏、输尿管、膀胱结石。  膀胱硬化手术效果差  在尿频的治疗上,要搞清楚原因,首先可自记排尿日记,记录每次小便的尿量和全天小便次数,能记录全天饮用的液体量和次数更好,最好连续记录3~5天,取其平均值。排尿日记可帮助医生初步分析出尿频的原因。  有的人尿频是精神性的,无需治疗,尝试自己忍一下,慢慢就能习惯。他们可调整摄入液体的习惯,多安排在早上喝水,下午和晚上控制摄入液体量,从而减少夜尿,也可以尝试药物干预。  对于膀胱慢性纤维化、硬化,病变过程很难逆转,建议这类患者可尝试做膀胱扩大术,原理是切开膀胱,补上一段肠子,甚至干脆把原来坏掉的膀胱切除,用肠子做成一个储尿的球囊取而代之。但是,肠子毕竟不是正常的膀胱,没有收缩功能,排尿时要借助呼吸或用手压迫腹部把尿挤压出来,便后残留尿液甚多。肠组织会分泌黏液,会形成黏液栓状,阻塞尿道或形成结石。此外,手术还容易继发感染。

徐世锐 2017-10-31阅读量9318

缺钙会引起的120多种疾病

病请描述:谁夺走了你的钙动力?使生活发生了“钙危机“。大脑皮层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在最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反倒失眠;孩子总是爱生病,他似乎没有以前聪明和乖巧,并且总是烦躁不安;一天一天,老人明显地衰弱下去,食欲不振,情感淡漠,脆弱,乏力……各种大病接踵而至。尽管拥有比过去丰富百倍的食品,现代人却要遭遇前所未有的“缺钙危机”,就连年轻一族也难于摆脱这样一种生活悖论。据《羊城晚报》报道,通过骨密度检查,在海鲜产品极大丰富的沿海城市深圳,年轻人当中竟有10%处于骨量减低的缺钙状态。中国人应该把补钙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权威机构认定缺钙引发120多种疾病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女儿童钙代谢工作委员会颁布缺钙(甲状旁腺素升高)与下列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TOYOURCITY 01 一、消化系统:肝脏疾病、痔疮、腹泻、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肝炎(补充足量的钙有预防与防止肝病恶化的作用)、食道贲门失驰缓症、胃肠痉挛性腹泻、消化道溃疡、慢性肠胃炎、胃酸过多、肠痉挛结肠炎、便秘、肛裂 02 二、感应器系统:听力障碍(补活性钙大有益处)、青光眼、老花眼、白内障、白癜风、婴儿湿疹、痤疮、手足皱裂、荨麻疹、甲癣、手足癣、黑斑、头皮屑、脚气、鱼鳞病、瘙痒病、硬皮症、成人皮肤水肿、烧伤、外伤、痤疮、老年斑、妊娠斑、鼻动脉出血症、儿童弱视、近视 03 三、泌尿系统:急性肾炎、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尿失禁、前列腺炎 04 四、生殖系统:围、绝经期综合症、不孕症、痛经、月经周期性紊乱或大出血、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 05 六、骨骼系统:肩周炎生骨病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氟骨病先天性佝偻病、婴幼儿佝偻病、儿童期佝偻病、青少年佝偻病牙齿松动、龋齿软骨病骨质疏松骨折。 06 五、内分泌系统:肥胖症、糖尿病、假性甲旁减、继发性甲旁减、原发性甲旁亢、泼性甲旁亢、柯兴氏综合症、甲减、甲亢、乳腺增生. 07 七、免疫系统: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风湿病类风湿病。 08 八、神经系统:智商低下神经衰弱高血压脑病、暂时性脑缺血、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出血癫痫病儿童多动症(补钙可改善达到脑内钙离子浓度平衡,多动症自然痊愈)老年性痴呆(及时补钙对康复有重要作用)精神分裂症抽风、手足抽搐(痉挛)四肢无力、低烧、体弱、晕车、眩晕慢性疲劳综合症偏瘫失眠。 09 九、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不齐、心肌炎、心包炎妊高症高血脂高血压。 10 十、血液系统:脉管炎血友病贫血 11 十一、呼吸系统:婴幼儿肺炎、慢阻肺、肺心病、肺结核(坚持吃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哮喘、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咽炎、声带结节感冒。 12 十二、肿瘤: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子宫肌瘤(Ⅰ型、螺旋藻、益康或维康)(Ⅰ型、甲壳质、穴宝)、低血糖、黑棘皮病、红血病及钙代谢紊乱综合症、血钙高并伴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瘤。 钙是什么?“钙是人体内第五大元素,仅次于碳、氧、氢、氮”,“是人体内需求量较大的物质之一”(《钙:生命之源》,李金元主编)。 一个70公斤的人,体内钙含量约为1100克。在人体中,99%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组成人的框架,其余1%则分布在软组织和体液中。在正常情况下,钙在体内的分布既恒定又平衡,这对机体的生命至关重要。 一般人认为每天800-1000mg的钙是适宜的。补钙并非越多越好,总钙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每天2000mg很可能会引发副作用,如使肾结石和软组织钙化的危险性增加:使铁、锌、镁等吸收利用率降低等。因此,专家建议应倡导科学补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选准产品。 目前国内市场上补钙产品非常之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要而又无副作用的钙产品真的有一番学问。 在“全国第三届钙代谢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推出指导钙代谢的最新研究成果——“钙缺乏病谱”,为消费者科学、安全补钙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王世宁 2017-10-31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