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口周皮炎 > 内容

口周皮炎内容

不同类型的皮炎都有哪些症状

病请描述:   皮炎有很多种,症状有相似也有区别,那么如何分辨是哪种皮炎呢?以下专家从皮损、好发部位等几方面讲解不同类型皮炎的症状。   不同类型的皮炎都有哪些症状?   1、接触性皮炎的症状:   接触性皮炎表现不一。从暂时性潮红到伴有大泡形成的严重肿胀,常有瘙痒和水泡形成。皮肤的任何部位均可因接触到过敏或刺激物(包括空气传播物)而受累。其特点是皮炎首先仅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播散到其他部位。   2、日光性皮炎的症状:   俗称晒斑,一般在暴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轻者1—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重者可伴有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烧、乏力、全身不适等,约一周左右即可恢复。   3、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多见于30岁至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与体质有关。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   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头发可脱落、稀疏。   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鼻唇沟和眉弓,有淡红色斑,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常满面油光。皱褶部多见于腋窝、乳房下、脐部和腹股沟等,为境界清楚的红斑、鳞屑、湿润,常伴糜烂、渗出。        4、神经性皮炎的症状:   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主要以瘙痒和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   ①苔藓样皮损。本病的皮损特征为皮肤苔藓化,病变区皮肤呈苔藓样变,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   ②瘙痒。皮损区域阵发性瘙痒,夜晚尤甚,可影响入睡。   ③好发部位。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项、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可泛发于全身。   5、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症状:   皮肤萎缩导致角层变薄,真皮乳头退变,皮肤失去了防止水分丧失的屏障,迅速引起干燥、发炎。发病特点如下:   ①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辩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   ②应用上述激素药物一旦停药,1-2日内,用药部位皮肤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症状。当再用该药,上述症状和体征会很快减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状又迅速再次发作,而且逐渐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尤其以面部、外阴部多见。   ③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专家提醒:皮炎的基本症状都是瘙痒,严重者寝食难安,有些患者不停的抓搔,很容易出现破皮、红疹、渗液、糜烂,甚至导致皮肤坏死,因此,一旦发现皮炎,一定要及早治疗。

徐丽英 2016-04-23阅读量1.4万

皮肤过敏的人更应关注自己的胃...

病请描述:        每个人都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尤其是皮肤过敏的更害怕高蛋白饮食,我们古老的中医等曾有发物一说。因此,我们接诊过程中常常许多病人问他改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其实许多病是一种误解,未必是食物过敏,更多的是我们的胃肠道出了问题,导致食物进入后消化不好或吸收某些毒素引发疾病。        首先说说我们的胃肠道菌群环境,一般来讲经阴道顺产的人胃肠道菌群环境或皮肤的菌群环境比较与母亲的阴道菌群环境相近,而开腹产的婴儿胃肠道菌群环境及皮肤菌群环境和医院产房的菌群环境更接近,有害菌要多于有益菌,这样的孩子肠道的问题更明显一些,如过早的喂食牛奶等,他要比顺产的小孩更容易发生过敏等,症状也更严重。因此这样的小孩更要提倡母乳喂养,牛奶,鸡蛋添加往后推迟一年左右,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更完善时添加比较好,而且这样的小孩应该及早补充益生菌,让肠道的有益菌群多起来,这样能增强肠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有利于肠道的功能恢复与完善。        另外,经常在外面吃饭,有可能把幽门螺杆菌带入胃内,引发胃病,胃黏膜受损就很容易引发胃肠消化不好,加重胃肠黏膜损伤,出现胃漏或肠漏症。病人除有胃部不适,饱胀感,反酸,打嗝,口臭,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或大便很臭外,可能有很多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瘙痒等,每个人的症状不一样,如有皮肤过敏像湿疹,寻麻疹,口周皮炎,痤疮,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皮肤淀粉样变性,色斑或白癜风等,最好关注一下有无胃肠道或咽喉等黏膜感染,炎症性疾病问题,及早检查治疗。因为胃幽门螺杆菌等有害菌会阻止胃肠道黏膜分泌的二胺氧化酶降解胃肠道中的腐胺等物质,结果大量的组胺等有毒物质过多地进入血液中,引发过敏等皮肤病,这时候,某些不合适的饮食进去后,就会激发它,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        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的是人体内肠道菌群环境,就如同汪洋大海一般,如果环境好一点,有益生物就会生成旺盛,如肠道偏酸性,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有益菌就增多,它们保护肠黏膜,维持局部环境的平衡,但如果肠道酸碱度等发生变化,如偏碱性环境,像念珠菌,霉菌,腐败菌等就大量繁殖,它们靠蛋白生活,如果人过多摄入高蛋白,它们就饱餐一顿,排除各种各样废气,这些含大量生物胺的废气进入血液,自然会引发瘙痒,引起多种不适或皮肤病等。而且它们对肠黏膜也引起损伤,让他变得千疮百孔,大分子过敏原等物质就更容易吸入到血液中,导致过敏的发生或加重。        特别是现在快餐的出现,生活的节奏加快,疲劳,压力都对人体免疫力特别是肠道免疫力影响巨大,一旦平衡打破,饮料,卤菜,酒精,零食,某些含组胺的水果等哪怕一点点,都会激发已被有害菌激发的肠黏膜上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的组胺进入肠道和血液,引发过敏症状和皮肤炎症性疾病等。        很多人认为我胃口很好,也不拉肚子,不会有问题,其实不然,当你有皮肤病不能及时治愈,你要想到是否胃肠道出了问题,及时检查,补充益生菌,调整饮食结构,皮肤病就可能减轻或治愈不发。

冯爱平 2016-03-29阅读量1.3万

改善胃肠道环境有利于防治过敏

病请描述:        几个月前,我接到北京一位78岁的来信,说她有二十多年的湿疹,看了很多地方都没治好,很折磨人,无意中她在《健康时报》上看到我的一篇关于幽门螺杆菌与皮肤过敏的文章,就自己到医院去检查了一下,发现也阳性,就要求医生给她开了杀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哪知吃下去后湿疹还真的好了,她能睡个安稳觉,挺高兴的。可二十多天后她的湿疹又有些发作,她怀疑幽门螺杆菌没有杀死,又检查了一次,阳性,她要医生再给她开药杀幽门螺杆菌,这时候医生不干了,告诉她一个月内不能再用药,否则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以用益生菌调调。她将信将疑地接受了医生的意见,口服益生菌一段时间后,湿疹也明显好转了。但心生疑惑,这幽门螺杆菌不杀死,以后不还会兴风作浪,就给我写了一封信,希望我能告诉她接下来怎么办?同时,还把《健康时报》那篇文章剪辑下来寄给我。        看着那剪辑下来的文字中那用钢笔重点勾出的道道横线及打的问号,我明显感觉老人是在用心读我这篇文章,从她颇有些书法功底的来信我也感受到老人有些疑问,尽管好多年没有再动笔写信了,我还是提笔给这位老人写了回信:        幽门螺杆菌会引发很多问题,不单引发胃肠道问题,很多过敏症状与它有关,包括过敏性紫癜,特应性皮炎,口周皮炎,银屑病等,还有不明原因头痛,月经不调,心率不齐,性情烦躁,甚至老年性痴呆都可能与它有关。包括某些大肠杆菌属,某些念珠菌属等靠吃蛋白生活的细菌等如占有上风,他们不断会阻止肠道黏膜分泌的二胺氧化酶的活性,而二胺氧化酶主要降解肠道内存在的大量组胺等物质的。这样肠道内大量的组胺等物质不会被降解,而被吸收到血液中,引发过敏等其它症状。而且他们靠蛋白等生活后也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不仅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增加大分子过敏物质的吸收,还影响胃肠道功能,增加氨气等腐败物质的吸收。        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杀不死?这有几个原因,因长期各种抗生素的应用,它也获得信息发生变异,很多耐药,再就是菌群庞大,有些只能杀死,有些只能减少一部分或抑制其繁殖,使其比例减少,特别是在用药的过程中有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自然它不容易剿灭。特别要提出的是中国是集餐制,习惯在一个菜内你一筷,它一筷,这种经口而传播的细菌自然到处兴风作浪。一个人有了,家里其它人也可能感染了。所以,很可能互相交叉感染。因此杀菌的同时,其它人也检查一下,有了,尽管没有症状,也建议治疗,而且,分餐制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为什么益生菌有用呢?这是因为像乳酸杆菌,双岐杆菌等有益菌是靠分解糖份来生活的,它有助于胃肠的消化,保护胃黏膜,增强局部肠黏膜的免疫功能等,所以也称为益生菌。胃肠道菌群众多,环境复杂,很多还没有搞清楚,每个人的肠道环境,菌群比例是不一样的,但益生菌如占有较高比例,则有利于消化吸收,减少氨气等腐生物质的产生和吸收,减少过敏等疾病的发生。        尽管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原因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但抑制幽门螺杆菌,肠道念珠菌等繁殖,补充合适的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环境,平衡肠道免疫功能,将能明显减少过敏的发生。

冯爱平 2016-03-22阅读量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