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眼科 > 眼底病科 > 玻璃体出血 > 内容

玻璃体出血内容

大裂孔视网膜脱离

病请描述: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7月,视力恢复稳定 ,矫正视力1.0

李高春 2023-12-13阅读量243

年纪大了看不清?这些眼部疾病...

病请描述: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健康的双眼可以让我们看到缤纷的世界,而一旦眼睛出现了问题,就会感受到各种的不便和不适。 如何防范于未然呢?除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的眼科检查也很重要。 有朋友问了,视力、外眼、眼底、裂隙灯……这么多的检查项目分别是检查些什么呢?尤其是我们的中老年朋友,如何才能及时发现青光眼、白内障呢? 今天微医君就特别邀请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吴晋晖医生来跟大家聊聊眼睛的哪些事~ 吴晋晖 海军军医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 眼科主任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眼科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眼科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眼科青委会委员,激光学会,视光学会青年委员等。 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第二军医大学“5511”优秀青年人才库。 医疗擅长白内障、眼底病等各类疑难眼病诊断及手术治疗,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及上海市等项目共11项,发表SCI等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参编专著3部。 常见的眼科检查有哪些? 分别提示哪些风险? 视力检查:包括普通视力和验光矫正,关注基本屈光状态,近视、远视和老花情况; 眼压:初筛青光眼; 裂隙灯:排查有无眼睑内外翻、睫毛位置不正、翼状胬肉、其它结膜疾病、角膜病、有无浅前房及白内障; B超:排查有无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 眼底照相:排查有无视盘异常、血管硬化、黄斑区相关疾病(变性、出血及裂孔)及后极部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等;糖尿病、静脉阻塞及高血压视网膜等病变筛查;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排查黄斑区疾病及筛查青光眼; 眼底散瞳:排查周边视网膜有无裂孔、变性区及视网膜脱离。 关于眼睛的4个真相 2、近视以后就不会老花了吗? 老花眼的出现是因为年龄的增长,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进而出现了生理性的视觉退化,这与近视的发生机制不一样,所以两者不能相互抵消。 不过,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近视的人患上了老花眼,可以中和部分老花眼的度数,但是在看远处的时候,仍然需要带上近视眼镜。 2、白内障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能有效治疗白内障的药物,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 现在的手术已经相当成熟可靠,不用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看不见了才手术。 过熟的白内障相反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会提高,同时术后恢复的时间和过程也会相应增长。 一般来讲,只要视力低于0.5,或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考虑手术了。 3、眼底病变有哪些早期症状? 眼底病变的症状多种多样,而且往往不是很严重,极易忽视,耽误病情。早期往往有: 飞蚊症:患者常常感觉眼前黑影飘动; 闪光感:这个闪光感往往是因为玻璃体跟视网膜发生脱离,在脱离的过程当中玻璃体会牵拉视网膜的表面,造成视网膜的刺激; 视野缺损:就是患者如果发生视网膜的脱离,或者裂孔,会感觉眼前有遮挡感; 视物变形:有些患者会出现物体扭曲、变形的症状; 严重的症状如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失明。 4、干眼症有哪些治疗方式? 干眼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 药物治疗 眼表润滑和促进修复:人工泪液、眼用血清制剂等; 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抗菌药物:红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甲硝唑等。 >>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为干眼症的基础治疗,尤其对于脂质异常型干眼及蠕形螨睑缘部病变者更为重要。 包括:睑缘清洁、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强脉冲光、热脉动、泪道栓塞或泪点封闭、湿房镜、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

健康资讯 2023-06-30阅读量5972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部损害

病请描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us,SLE)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抗体与核抗原相结合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眼部组织,通过Ⅱ型或Ⅲ型超敏反应过程造成组织损害,产生各种眼部损害。现代研究提出SLE的眼部病变和患者的系统性高血压和病程关系不大,而与SLE的活跃程度有关,SLE相关的眼损害,通常提示疾病活动。       SLE的病变可以累及眼睛的各层组织,眼部病变主要包括:①视网膜血管病变。②神经眼科病变(主要是视神经病变,如: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它们对视力危害极大,最终可以导致失明。③干燥性角结膜炎。④眼睑皮肤受累,常见病变是睑缘的圆盘状红斑和水肿。 一、视网膜血管病变       又称作狼疮性视网膜病变,是SLE患者中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一般发生在疾病的晚期,发病率为3%~29%。SLE的眼底病变可以反映组织微血管病变的程度,眼底病变多数是双眼性的或双眼先后出现,眼底改变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病情的轻重程度。眼底改变有两种主要表现:       (1)棉絮斑:即所谓“典型的”眼底改变,可伴有视网膜出血。棉絮斑是最常见的SLE视网膜累及的临床表现。有研究发现,在门诊SLE患者中,仅在3%的人中发现棉絮斑,但在住院的活动性SLE的患者中,发生视网膜病变占28%左右。其实质为急性坏死性小血管炎。病理机制为局限性视网膜缺血,或由于视网膜小血管中血流缓慢,从而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通过免疫反应造成血管炎症、闭塞使毛细血管床缺血所致。棉絮斑可引起纤维血管膜牵拉致后极部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以鼻侧多见,手术治疗效果较差。       (2)视网膜血管阻塞:是SLE全身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包括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以及更为常见的弥漫性视网膜血管阻塞,但其真正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在少数患者中,可发生严重的视网膜血管阻塞,与中枢神经系统狼疮密切相关。SLE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狼疮抗凝因子、抗磷脂抗体及抗神经元自身抗体均具有栓塞功能,这可能是两者发病的共同基础。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是SLE对视力威胁最大的并发症,即使接受治疗仍会发生后遗症。弥漫性视网膜血管病变常会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虹膜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玻璃体积血,导致视力预后极差,国外报道约55%的患者视力低于0.1。       SLE的眼底病变,还常伴随有其他眼部病变如干燥性角结膜炎、溃疡性睑缘炎、巩膜炎和多种全身病变及实验室检查异常。而这些全身症状体征如发热、乏力、头痛、新发皮疹或皮疹加重、关节炎、狼疮性脑病、补体C3、C4水平降低、抗dsDNA升高、血沉升高可作为病情活动的依据,说明SLE的眼底病变与SLE病情活动相关。 二、神经眼科病变       SLE引起的神经眼科的病变包括脑神经麻痹、狼疮性视神经病变、视交叉病变引起的视觉改变,后者包括幻觉和视野丧失。最常见到的视神经病变是球后视神经炎,但也有其他的视神经病变如前部视神经病变伴有视乳头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因狼疮性视神经病变导致的缓慢进行性的视功能丧失。尸检研究显示狼疮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是微血管病变,可发现局部脱髓鞘作用,重者发生轴索损伤,甚至视神经梗死。在SLE病变中,视神经病变发生率为1%~2%,早期表现为视神经炎症、缺血,激素及扩血管、加强营养等治疗有效。晚期则表现为视神经苍白萎缩,视功能损害严重。 三、干燥性角结膜炎       近20%的SLE患者中可发生干燥性角结膜炎。活动期由于自身抗体增多,或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刺激引起血管炎发生,导致角结膜营养不良,细胞脱落以及淋巴细胞渗出浸润泪腺,泪液分泌减少,从而致干燥性角结膜炎的发生。这种炎症反应可逆,通常随着SLE的活动性而波动。轻者出现眼干、异物感、刺痛等不适,重者干涩畏光难忍,严重影响视力。国内报道SLE合并干燥性角结膜炎的发生率在20%~25%(正常人群中干眼发生率约为5%~17%)。 四、其他眼部病变       (1)脉络膜病变:比视网膜病变要少得多。早期的尸检研究显示,在没有治疗的SLE患者的脉络膜中常有单核炎症细胞。狼疮性脉络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包括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由于脉络膜血管丰富,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脉络膜血管壁,脉络膜毛细血管广泛闭塞,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害,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这些改变常伴有全身性血管改变。如有需要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及控制血压可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改善。       (2)玻璃体疣:临床少见。近年来有研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到玻璃体疣内含有C反应蛋白、多种补体成分、补体抑制物、免疫球蛋白轻链以及人类组织相容型抗原,并且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下腔检测到补体激活物,如C1q、脂褐素、糖基化产物等,而C反应蛋白又可增强其激活效应。因此,RPE可能是补体攻击的目标,RPE细胞受到免疫攻击后可启动玻璃膜疣形成。       (3)眼睑皮肤受累如睑缘的圆盘状红斑和水肿、溃疡性睑缘炎、巩膜炎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部损害尤其是眼底病变与疾病活动相关,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反过来我们可知,避免眼部损害的最佳方法就是控制好病情,此处提醒狼疮患友们遵医嘱服药,规律复查,切莫擅自减药、停药以免病情反复,甚至进展。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DammaccoR.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andocularinvolvement:anoverview.ClinExpMed.2018May;18(2):135-149. [2]SivarajRR,DurraniOM,DennistonAK,MurrayPI,GordonC.Ocularmanifestations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Rheumatology(Oxford).2007Dec;46(12):1757-1762. [3]陆前进,张建中,邓丹琪主编.红斑狼疮从基础到临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09:120-122.

王建明 2023-06-25阅读量3737

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请描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在视网膜中的表现,已成为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程小于5年者,糖网病患病率约为30%,病程5-10年者为50%左右,大于15年者高达80-90%。 病理改变为周细胞丢失,微动脉瘤形成及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炎改变造成毛细血管及小动脉闭塞。 常见眼部表现为视网膜微动脉形成及点状出血,若出现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则引起严重的视力下降。 早期干预措施为视网膜激光光凝,若并发黄斑水肿则需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合并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者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怎么知道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年糖尿病病史,伴或不伴有视力下降,可考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到医院就诊行眼底检查。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身因素:糖尿病病史。 眼部检查:眼底镜、眼底照相发现视网膜微动脉瘤、点状出血及硬性渗出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有特征性的眼底改变。 医生是怎么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糖尿病病史结合眼底临床表现可以确定诊断。 多年糖尿病病史。 眼底照相或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网膜微动脉瘤,点状出血,硬性渗出,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玻璃体积血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特征性的视网膜血管改变,眼底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了解黄斑水肿情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危害? 并发黄斑水肿、黄斑缺血,引起视力下降。 玻璃体积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力丢失、不能控制的高眼压。 治疗后的效果怎么样? 通过控制血糖、血压等全身情况,可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药物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 若进展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即使积极治疗,预后也较差。 怎么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定期眼底体检,便于及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凤鸣谢立信.中华眼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葛坚赵家良李晓新.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刘国栋 2023-03-15阅读量1025

为何眼前有飞虫

病请描述:眼前出现“飞虫”,患上“飞蚊症”还能蹦蹦跳跳吗? 原创王一心澎湃身体2017-08-0822:00 王一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张阿姨喜欢跳舞和运动,虽然退休了好几年,但仍然活力四射,经常和老姐妹们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最近张阿姨老是觉得眼前有虫子飞,在白色的背景下更加明显,每次用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到,挥之不去。张阿姨十分困惑,于是到医院眼科就诊,看看是不是眼睛出了什么毛病。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张阿姨的眼睛,给出的诊断是“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和“玻璃体后脱离”,那么飞蚊症是怎么回事呢?玻璃体又为什么发生后脱离呢? 图片 我们的眼球里面充填着的很大部分物质是玻璃体,约占眼球内容积的4/5。正常状况下玻璃体紧贴着视网膜,无色透明,呈凝胶状态,犹如小孩吃的透明果冻。玻璃体对眼内组织有支持、减震和代谢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的胶原纤维支架结构会发生塌陷或收缩,导致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离开视网膜),此现象在50岁以上的发生率约58%,65岁以上为65%~75%,所以飞蚊症和玻璃体后脱离多见于老年人。 另外,多年中、高度近视的患者,玻璃体的上述改变会提前,因此发生飞蚊症的年龄也相对较早。当发生玻璃体后脱离时,患者会注意到眼前有漂浮物,如点状物、飞蝇、环状物等,这是浓缩的凝胶体漂浮到我们的视野内所造成的。 一般而言,飞蚊症不会对视力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很让人讨厌。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体内浓缩的凝胶体有的会解体、消散或吸收,飞蚊症得以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飞蚊症属于“云雾移睛”(《证治准绳》)范畴。对于飞蚊症,目前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网上的民间验方和叶黄素治疗飞蚊症,都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但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等中药,可能对改善飞蚊症患者的体质有所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飞蚊症时,尤其是有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排除飞蚊症的其他原因,如是否存在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炎等。如果脱离的玻璃体对视网膜构成牵引,患者视觉还会出现“闪光”感。牵引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破裂,产生玻璃体积血,患者眼前会出现“红色的烟雾”。如果过强的牵引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和视网膜脱离时,视物有被遮挡的感觉。 总之,对“飞蚊症”要有正确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发生飞蚊症不可怕。飞蚊症一般不会对视力有较大影响,要注意情志调畅,避免急躁、沮丧,并到医院查明原因。 二是不要迷信特效药物治疗。饮食适当清淡,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老年人和高度近视患者平时应避免过度用眼、屏气用力和头部震动,如长时间看电脑,搬提重物和激烈运动。 三是飞蚊症不断加重,明显影响到视力、特别是有高度近视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张阿姨明白了自己眼睛产生飞蚊症的原因,平时尽量参加一些平缓的活动,不再剧烈地蹦蹦跳跳,飞蚊症的感觉也好了许多。

王一心 2022-12-17阅读量625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ldquo...

病请描述: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网病”,悄无声息夺走视力 原创王一心澎湃身体2017-08-3121:59 王一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63岁的李大妈是北方人,快人快语,为人耿直,性格豪爽。虽说患糖尿病十多年了,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饮食基本上不控制,平时又缺乏锻炼,老伴说她,她还嫌老伴啰嗦,所以李大妈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经常忽高忽低。 一段时间以来,李大妈觉得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有轻度白内障,因此她也没太在意。这天起床,李大妈突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很明显,好像有片红色的云雾在眼前飘动。老伴吓坏了,赶紧陪她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李大妈的病史和检查眼底后,说李大妈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而且右眼玻璃体还有积血。那什么是糖网病?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得从罪魁祸首糖尿病说起。 图片 糖尿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它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一般分为4型: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也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相对丧失,临床称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大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左右,而Ⅰ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 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出现眼底变化并不决定于血糖的水平,而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据统计40岁以后,有5年糖尿病史的病人,29%有眼底改变;病程15年以上的病人,78%出现眼底改变。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为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控制越差,发生糖网病的可能性越大。早期糖网病可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如果继续发展,眼底病变从非增殖性到增殖性转变,可导致广泛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出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可发生玻璃体积血,就像文中的李大妈一样,视力会急剧下降。另外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我们必须意识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糖网病是有效的。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的锻炼,进行恰当的药物干预可能会改变糖网病的预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去医院眼科检查眼底,努力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可不能大意哟。 李大妈的右眼经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了玻璃体的积血;又用激光封闭了眼内视网膜的新生血管,从此她再也不敢任性,注意适当的锻炼和控制血糖,终于挽救了有用的视力。 图片

王一心 2022-12-10阅读量1019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ldquo...

病请描述: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糖网病”,悄无声息夺走视力 原创王一心澎湃身体2017-08-3121:59 王一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63岁的李大妈是北方人,快人快语,为人耿直,性格豪爽。虽说患糖尿病十多年了,但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饮食基本上不控制,平时又缺乏锻炼,老伴说她,她还嫌老伴啰嗦,所以李大妈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经常忽高忽低。 一段时间以来,李大妈觉得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有轻度白内障,因此她也没太在意。这天起床,李大妈突然发现右眼视力下降很明显,好像有片红色的云雾在眼前飘动。老伴吓坏了,赶紧陪她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李大妈的病史和检查眼底后,说李大妈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而且右眼玻璃体还有积血。那什么是糖网病?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得从罪魁祸首糖尿病说起。 图片 糖尿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它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一般分为4型: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也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属于胰岛功能相对丧失,临床称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大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左右,而Ⅰ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 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出现眼底变化并不决定于血糖的水平,而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据统计40岁以后,有5年糖尿病史的病人,29%有眼底改变;病程15年以上的病人,78%出现眼底改变。糖尿病并发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为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控制越差,发生糖网病的可能性越大。早期糖网病可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如果继续发展,眼底病变从非增殖性到增殖性转变,可导致广泛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引起视网膜出血;如果出血量多的话可发生玻璃体积血,就像文中的李大妈一样,视力会急剧下降。另外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我们必须意识到,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合理控制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对于控制糖网病是有效的。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的锻炼,进行恰当的药物干预可能会改变糖网病的预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去医院眼科检查眼底,努力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可不能大意哟。 李大妈的右眼经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了玻璃体的积血;又用激光封闭了眼内视网膜的新生血管,从此她再也不敢任性,注意适当的锻炼和控制血糖,终于挽救了有用的视力。 图片

王一心 2022-12-03阅读量1016

只要黄斑功能好,术后视力就有...

病请描述:61岁的王先生,正在家做着家务,突然感觉右眼眼前黑影飘动,视物不清,于是速来上海市同济医院眼科就诊。 医生在为他完善眼部检查后确诊为“右眼玻璃体积血、左眼黄斑水肿、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双眼混合性白内障”, 右眼视力只有眼前手动,左眼视力0.3,医生建议患者入院治疗。 王先生有20年糖尿病史,既往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后完善全身检查,毕教授团队计划先为其行“双眼抗VEGF治疗”,已有研究表明术前抗VEGF治疗不仅可以减轻黄斑水肿,还可以减轻术中出血、提高术后视力、减少硅油填充以及术后再出血的几率,择日再行右眼玻璃体视网膜及白内障联合手术。 手术现场 王先生于次日顺利完成“双眼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术”,毕燕龙主任医师又于4日后为患者行“右眼全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发现视网膜广泛出血、渗出、新生血管,但未见明显黄斑水肿,毕主任为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仔细切除玻璃体积血及混浊增殖的玻璃体,充分视网膜光凝。 术后追踪 术后第一天床位医生为王先生揭去纱布后,王先生感慨道:“清楚多了!”,视力检查结果0.6,人工晶体及视网膜情况均稳定,王先生满意地出院了。 术后继续门诊随访,密切关注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1月后复诊时王先生右眼视力恢复至1.0。 科普时间 黄斑在哪里、有什么功能? 黄斑位于视网膜后极的中心位置,是眼睛感光的重要部位。黄斑直径约3mm,其中央有一椭圆形小凹,称中央凹。越接近黄斑中央,感光细胞就越密集,视觉越敏锐。由于黄斑决定着我们的中心视力,所以我们需要保护好它,如果黄斑出现病变,我们的视力会明显下降,并且常常伴随视物扭曲变形、中心暗点、视物缺损等症状。 专家有话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病程延长,这类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检查眼底,警惕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危及视力甚至生命。 视网膜的中心区域被称为黄斑,本例患者王先生比较幸运,他的右眼黄斑功能尚无明显异常,术后视力得以恢复至1.0,但也要预防术后玻璃体再积血,术前全身疾病筛查和眼部情况评估是预防再积血的第一要素,术中遵循原则、合理手术以及术后随访也很重要。而王先生的左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影响了他的视力,抗VEGF药物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尤其是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此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通过阻止新生血管形成和液体渗漏来延缓眼底病情进展,对于保持视力也尤为重要。

毕燕龙 2022-10-14阅读量1467

糖尿病眼底出血自行吸收以后需...

病请描述:       有网友问我,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过了两三个月自己吸收了,还需不需要进一步治疗?视力会稳定下来吗?        糖尿病眼底出血源于视网膜新生血管。长期的高血糖,高血脂或者是高血压,视网膜缺血缺氧,原有的健康血管上长出很多的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并没有完整的血管壁,在剧烈活动、高血压情况下很容易反复出血。不经过治疗,陈旧的出血可以自行吸收,但是眼内的新生血管却不会自己退化。在发病的两年内,新生血管会反复的多次出血。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最终视力丧失。       如下是一个36岁的年轻男性糖尿病患者,左眼出血之后进行了断断续续的视网膜激光治疗,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继续治疗,新生血管反复的出血,最后他不得不接受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视力稳定在0.6。          如果这个患者没有进行正规的激光以及玻璃体手术治疗,可能已经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直至失明。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小的眼底出血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治疗,直至新生血管增多到反复大量的出血,需要要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下面这一个患者就是积极的接受了抗新生血管治疗和眼底激光治疗。他并没有接受手术。治疗后一个月视力恢复到了0.6。 下面一位糖尿病患者是中等量玻璃体出血,也是经过积极的治疗,积血大部分吸收,视力恢复到0.5。 总的来说,如果糖尿病患者自觉眼底出血,那就要赶快到医院里来检查,尽量早接受抗新生血管治疗以及眼底激光治疗,不能放任不管。因为眼内的新生血管。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一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渗血,导致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展,损伤已有的视力。

吕骄 2022-10-06阅读量1861

眼底视网膜手术后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眼底视网膜手术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各种成人和儿童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眼外伤等。不同于白内障和近视手术,眼底视网膜手术后需要一个长期且复杂的恢复过程,尤其对于眼内填充气体和硅油的患者。今天我就根据多年眼底科临床经验,介绍下眼底视网膜手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术后常用药种类和作用】 1. 抗菌素滴眼液:比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预防眼部感染; 2.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比如复方地塞米松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泼尼松龙滴眼液等,减轻眼部炎症反应; 3. 散瞳滴眼液:比如托吡卡胺滴眼液,放松睫状肌、散大瞳孔,预防虹膜粘连; 4. 术后滴眼药水,注意手部清洁,一般采用坐位,头微微仰起,滴的时候将下眼皮往下拉,药水滴在牵拉的下眼皮凹里边,尽量避免直接将药水滴在黑眼珠上。 【术后头位要求】 1. 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的患者,需按医嘱要求保持头低位,避免仰卧位。平时睡觉可采用侧卧位; 2. 眼内填充气体,术后2周内避免眼部或头部大幅度活动,造成眼内气体震荡; 3. 眼内填充硅油,术后定期随访,以便医生判断硅油取出时机。   【日常生活注意】 1. 密切注意眼部及手部卫生,预防眼内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生; 2. 出行尽量选择平稳的交通工具; 3. 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活动、便秘憋气、碰撞颠簸、过度弯腰和疲劳的工作; 4. 保持良好睡眠,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5. 适当控制用眼强度,避免过度观看手机、电脑屏幕,连续用眼30分钟应休息10分钟; 6. 定期至眼科复诊。

冯竞仰 2022-07-12阅读量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