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鼓膜内陷 > 内容

鼓膜内陷内容

以长期鼻塞流涕为表现的鼻型结...

病请描述:发表于2014.11.1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早期阶段,没有典型的症状。这是由于鼻腔鼻窦是一空腔器官,肿瘤可以在其中生长很久而不被发现。而当出现鼻塞、流脓涕、粘涕、甚至血涕、嗅觉减退,甚至由于肿瘤进展,侵犯了邻近的器官,如眼眶或颅底而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肿胀、面颊肿胀、牙齿松动等才来就诊,往往病程已经发展到晚期,难以控制。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肿瘤来源多样,类型复杂。我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将连续以实际病例分享的形式,同广大患者朋友分享我们诊治此类病患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启示……近日我诊治一位朋友介绍的病人,该女士是高级知识分子,退休不久,常年往返国外探亲。四年前即已经出现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在其医保的江西以及上海的五官科专科医院诊治,诊断为鼻炎,反反复复用尽了各种滴鼻药,每次治疗后仅稍有缓解后又再复发,两年前耳朵也是严重的听力下降,耳背逐渐加重。患者亲戚电话我,是否能够给仔细诊治,好好调理一下。我满口答应。第二天接诊病人,发觉她精神略萎靡,由于长期的流涕,前鼻孔上唇周围的皮肤都发生了湿疹,有皲裂。这在成人是很少见的。而再观察鼻腔,见粘膜灰白色,鼻腔由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痂皮覆盖,没有一处健康的粘膜。耳聋严重,要嘶吼着同她交流。检查鼓膜,见鼓膜内陷。以往CT检查提示“慢性鼻窦炎”。我对其鼻腔病变产生了疑问,因为该病人的鼻腔病变表现为大范围的糜烂及坏死,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鼻炎的表现,所以暂时给出的诊断为“慢性鼻窦炎,药物性鼻炎?”,并收入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我们首先考虑该患者是否是特异性感染(比如真菌、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HIV等)导致的鼻腔病变,因此进行了鼻腔分泌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我们针对鼻腔内病变的粘膜,进行病理活检,以期尽可能的明确诊断。该患者入院后突然连续几天出现高热症状,且了解到该病人之前并无其他疾病病史,此时该病人的病理检查结果出来了,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为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不明原因的发热问题有解释了,为什么鼻炎看了四年也没好转的谜团也解开了。经过耳鼻咽喉科、血液科、肿瘤科、放疗科的会诊,决定将病人转入放疗科进一步治疗。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结外鼻NK/T细胞淋巴瘤”及该疾病的病因、诊断、病理、治疗及转归。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被认为是自然杀伤细胞来源的侵袭性肿瘤,约2/3的病例发生于中线面部,包括,1/3发生于其他器官和组织,如皮肤、胃肠道和附睾等。在中国该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5%,属EB病毒相关淋巴瘤。该肿瘤病因复杂,大量研究发现,鼻NK/T细胞淋巴瘤是EB病毒相关性淋巴瘤,高达75%-100%的瘤细胞表达EB病毒的相关抗原和基因。该病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前后,男、女之比为4:1。主要病变部位在鼻腔,其次是口腔,常累及鼻咽和鼻窦,也可累及外鼻。主要症状有顽固性鼻塞、鼻出血、分泌物增加和鼻面部肿胀等。主要体征是病变局部溃疡、肉芽肿样新生物及骨质破坏,晚期可发生全身播散。该病有时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可能发生误诊的情况,因此诊断和治疗该疾病与医生的经验有很大关系。根据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及EB病毒检测等确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病变部位常存在大片坏死灶,易造成诊断困难,故活检需要多取材,必要时重复活检。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一般采用联合化疗与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约31.5%-42%。放射治疗是Ⅰ、Ⅱ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较好,但常在短期内复发。配合化学药物治疗,可减少或延缓复发。预后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临床Ⅰ、Ⅱ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50%-70%,Ⅲ期以上患者为17%。另外,研究显示,EB病毒阳性病例比阴性病例的预后差。早期放疗有重要治疗意义,非早期采取化疗 放疗 化疗治疗方法。总结,该病例是血液系统的肿瘤,却发生于的鼻部,而病变导致的症状仅仅是鼻塞、流鼻涕,并且伴随了由于鼻部病变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这是典型的鼻窦炎的表现。这也是导致她的疾病长期被不同医院的专科医生忽略的原因。给患者的启示是,对于长期不能缓解的鼻塞流涕,一定要找到专科医师,仔仔细细的检查诊断;给医生的启示是:对于弥散的粘膜病变,仔细的检查甚至活检是必要的,不要被鼻腔鼻窦的炎症表象所迷惑。

张维天 2018-05-31阅读量1.0万

咽鼓管功能障碍

病请描述:创建人: 曾海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审核人 专家委员会 提交时间 2018-01-31 17:22:16疾病基本属性对应ICD-10疾病: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别名:暂无英文名:暂无发病部位:咽鼓管症状:听力下降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多发人群:儿童并发疾病:暂无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是否遗传:否是否传染:否 疾病介绍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表现为耳闷涨感、听物朦胧感、听力下降、耳鸣以及眩晕等症状,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甚至中耳胆脂瘤等耳科疾病。 疾病知识 症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耳压力失衡的相关症状,如耳胀满感、耳鸣、耳痛或不舒适感。 也可有耳闷堵感或“水下”感,噼啪声,响铃声, 自声过强和听物朦胧感等症状。 病因成人病因主要有过敏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喉咽反流 、鼻咽部新生物、中耳疾病等。儿童常见病因有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 ;不常见病因有咽鼓管扁桃体肥大、咽鼓管软骨软化、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腭帆张肌功能不良、唇腭裂、喉咽反流等。 检查耳镜或耳显微镜检查;声导抗检查;林纳和韦伯试验或纯音测听;鼻咽镜检查(观察咽鼓管开放情况)。 诊断诊断延迟开放型咽鼓管功能障碍, 除中耳负压的临床症状,还需鼓膜内陷或声导抗示中耳负压两者之一。虽然 Valsalva 和 Toynbee 动作膨胀中耳的能力可反映咽鼓管开放程度,但临床有效性和敏感性稍差。周围环境气压正常时,气压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耳镜检查和声导抗测试都是正常的, 因此此型的诊断多依靠病史。有时,中耳鼓室积液或积血可作为气压型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证据。咽鼓管异常开放患者,呼吸时通过耳镜或声导抗检查可见鼓膜扑动。 治疗一般治疗:治疗鼻炎、鼻窦炎、腺样体炎症或肥大、鼻息肉、鼻及鼻窦占位、鼻咽部占位等,以建立鼻腔正常通畅度, 防止咽鼓管阻塞或压迫。 咽鼓管吹张:包括捏鼻吞咽法、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胀、导管吹张。手术治疗: 鼓膜切开置管术;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成为目前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最新选择。 预后早期明确诊断,积极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延误治疗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等患者预后较差。 预防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腺样体炎症或肥大、鼻息肉、鼻及鼻窦占位、鼻咽部占位等;出现耳胀满感、耳鸣、耳痛或不舒适感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问答咽鼓管功能障碍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进行咽鼓管通气训练,即捏鼻鼓气:捏住两侧鼻孔,保持嘴部紧闭,进行鼓气动作。通常每天进行3-5次。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有差异,具体训练时间和次数请详细咨询医生。如果不能正确掌握捏鼻鼓气,还可以使用咽鼓管吹张器。

曾海 2018-02-02阅读量1.2万

分泌性中耳炎VS急、慢性中耳...

病请描述:文章来源:耳鼻喉时空中耳的解剖和生理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四个部分。四部分相互连通,相互影响。鼓膜是耳科医生能够直接看到的结构,是诊断中耳疾病的重要依据。中耳生理功能声阻抗匹配作用:主要通过鼓膜和听骨链补偿声音从空气传至内耳淋巴液造成的损失。咽鼓管功能:维持中耳内外大气压的平衡、引流作用、防止逆行感染。中耳肌反射性收缩的保护作用。中耳疾病诊断治疗程序病史症状:耳痛、耳漏、听力减退、耳闷、耳鸣等常规检查:电耳镜、耳内镜、显微镜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冷热试验、旋转试验等影像学检查:颞骨CT和MR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听力学检查主观:纯音测听客观:声导抗测听,ASSR,ABR等纯音测听声导测分泌性中耳炎定义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 media, SOM)是一种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非化脓性中耳炎。解剖生理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鼻、鼻咽、口腔疾病。中耳局部感染:主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免疫和变态反应:炎症介质、Ⅰ、Ⅲ变态反应病理生理早期:鼓室负压、粘膜充血、肿胀、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液。分泌期:腺体增加、分泌亢进,鼓室积液,渗出液,多为淡黄色或血性。退化期:好转恢复或胶耳、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胆脂瘤。临床表现症状听力减退:头位变动时加重或减轻,捏鼻鼓气或打哈欠时减轻。耳痛:隐隐痛可为持续性,可抽痛。耳鸣:低调。耳闷:患耳周围皮肤或耳内闷胀感。检查体征耳镜:鼓膜内陷,微黄或橘红,液平面,气泡,鼓膜活动受限听力检查:纯音测听—传导性聋,声导抗测听—鼓室导抗图B型或C型颞骨CT:鼓室积液诊断确诊:   诊断性鼓膜穿刺鉴别诊断鼻咽癌:除外鼻咽癌在SOM的诊断中非常重要。鼻内窥镜、鼻咽CT或MRI、活检。外淋巴漏:多有镫骨手术史。vv脑脊液耳漏:外伤、颞骨骨折。头颅CT、化验检查。治疗治疗原则:去除病因、解除咽鼓管阻塞、排除积液非手术:抗生素、激素、抗组胺、局部鼻腔收缩剂、促纤毛运动药手术:排液—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上鼓室切开术,腺样体切除、鼻内镜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定义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上呼吸道感染病因病原微生物: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咽鼓管途径:婴幼儿咽鼓管短、平、宽,腺样体肥大,急性传染病,不当的捏鼻鼓气。外耳道途径: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鼓膜外伤等血运感染:极少见临床表现症状全身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类似症状。耳痛:疼痛剧烈,放射至牙齿。听力下降,耳鸣:低调流脓:初为脓血性,后为脓性分泌物体征耳镜检查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或弥漫性充血,脓液波动少见。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穿孔则穿孔处见搏动亮点。耳部触诊:乳突压痛。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耳聋,少数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聋。血象:中性粒细胞高诊断与治疗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全身治疗:抗生素,彻底治疗;局部治疗:穿孔前和穿孔后治疗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咽部与鼻咽部慢性疾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定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是中耳粘膜、骨膜或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常合并慢性乳突炎,病程超过6-8周。反复耳流脓、听力下降和鼓膜穿孔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病因: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多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转为慢性。急性坏死性中耳炎发展迅速,鼓膜穿孔,耳流脓持续存在。咽鼓管功能长期不良,鼓膜内陷,继发感染。鼻腔、鼻咽长期慢性炎症。体质弱、抵抗力差。病理和临床表现单纯型:最多见,病变局限黏膜。骨疡型:听骨坏死,骨质破坏。胆脂瘤型: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中耳里的一种囊性结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内有大量脱落上皮、角化物及胆固醇结晶,因此称为胆脂瘤临床表现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感染,切除病灶,通畅引流,以及尽可能恢复听觉。病因治疗:治愈急性中耳炎,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药物治疗:全身和局部用抗生素手术:   单纯型—鼓膜成形术骨疡性—鼓室成形术胆脂瘤—鼓室成形术

李刚 2018-01-05阅读量1.0万

咽鼓管异常开放保守治疗

病请描述:鉴别诊断咽鼓管阻塞:主要症状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自声过强及低音调耳鸣,查体示鼓膜内陷,可有鼓室积液,听力检查示传导性耳聋。声导抗测试C型或B型图。咽鼓管功能测定示咽鼓管阻力增加。保守治疗病因治疗:体重严重下降引起者应加强营养,妊娠引起者分娩后可缓解,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者需请神经科治疗。局部治疗:一般采用使咽鼓管管腔及咽口变窄的方法,需结合病情慎重选用,并密切观察,谨防咽鼓管过度狭窄。吹药粉法:经咽鼓管导管吹入4:1的硼酸和水杨酸粉,每周2~3次,此法使咽鼓管粘膜肿胀而暂时缓解症状。药物涂抹法:系以化学腐蚀剂经咽鼓管导管涂于咽鼓管咽口内,以使咽鼓管内产生疤痕,缩小咽鼓管口。常用药物有10%~20%硝酸银、5%~10%三氯醋酸及5%石碳酸等。硬化剂或硅胶等注射法:将硬化剂、硅胶及自体血清等注射于咽鼓管咽口处的粘膜下,以使开口变窄。电凝固法:通过绝缘的咽鼓管导管电凝咽鼓管咽口。3.植入中耳通气管:有学者经鼓膜切口植入中耳通气管,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章林海 2017-11-21阅读量9638

鼓管异常开放

病请描述:根据病史、体征,诊断不难。不完全关闭和间歇出现症状者较难诊断,可行声导抗检查,用力呼吸时可查出波浪形导抗图。概述咽鼓管异常开放是咽鼓管过分通畅或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而引起的症状之称。以成人多见。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咽鼓管软骨周围的淋巴组织或脂肪垫的萎缩有关。与呼吸同步的鼓膜煽动和耳内响声是其临床特征。病因1.咽鼓管咽口周围软组织缺损,瘢痕粘连、萎缩和肌肉麻痹等,常见萎缩性鼻炎、咽炎、放疗后鼻咽粘膜萎缩和重症肌无力等。2.精神因素  过度精神紧张,使肌肉处于强直收缩状态。口服避孕药、妊娠及内分泌紊乱。咽鼓管先天性异常等。临床表现1.低音耳鸣,与呼吸频率同步,说话、张口、吞咽时加重,躺平、弯腰低头、紧闭口吸鼻时减轻,故患者不时作吸鼻动作,有时沉默不愿说话。2.自听过强  听别人说话不清,听自已说话过响,因说话音直接经咽鼓管传入中耳内所致。3.检查可见鼓膜混浊,随呼吸而出现内陷和外突的扇动状态是其特点。4、常见鼓膜随呼吸而煽动,听力多正常,咽鼓管隆突可变薄而其周围有疤痕。5、轻度患者在空口咽吐沫、咽口水的时候,时常会感觉有“梗”或者“嘭”或者捏碎纸的声音,但大口喝水的时候则正常。临床分型通畅型:耳鸣主要为吹风样声响和拍击声,前者系空气与中耳结构摩擦所致,后者系鼓膜扇动时的拍击声;查体于平静呼吸或呼吸略深时即见明显的鼓膜扇动。活瓣型:患者只在说话、呵欠、吞咽及张口时耳内突然出现响声,自听增强、耳闷胀感及吸鼻习惯;查体时嘱患者捏鼻闭口稍用力呼吸可见鼓膜明显扇动。临床多数病人属活瓣型。诊断依据1、多见于体重迅速下降的患者,鼻咽癌放疗后及鼻咽萎缩亦可引起。2、有自声增强、耳鸣、耳胀满感症状(呼吸随气流冲入鼓室所致),弯腰低头后症状可暂时缓解。3、常见鼓膜随呼吸内外煽动,咽鼓管隆突变薄或其周围有疤痕。4、纯音测听示听力正常或轻度传音性聋,导抗测听检查鼓室曲线呈波动型。5、耳痛或眩晕;6、听诊管实验听到患者呼吸声、说话声,或捏鼻吞咽时听到吞咽声;7、咽鼓管功能测定ValsaIva吹张法测定咽鼓管平均阻力为2.00Kpa(正常2.67—5.33Kpa);8、鼻咽镜偶见咽鼓管口扩大,咽隐窝瘢痕粘连。鉴别诊断咽鼓管阻塞:主要症状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自声过强及低音调耳鸣,查体示鼓膜内陷,可有鼓室积液,听力检查示传导性耳聋。声导抗测试C型或B型图。咽鼓管功能测定示咽鼓管阻力增加。保守治疗病因治疗:体重严重下降引起者应加强营养,妊娠引起者分娩后可缓解,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者需请神经科治疗。局部治疗:一般采用使咽鼓管管腔及咽口变窄的方法,需结合病情慎重选用,并密切观察,谨防咽鼓管过度狭窄。吹药粉法:经咽鼓管导管吹入4:1的硼酸和水杨酸粉,每周2~3次,此法使咽鼓管粘膜肿胀而暂时缓解症状。药物涂抹法:系以化学腐蚀剂经咽鼓管导管涂于咽鼓管咽口内,以使咽鼓管内产生疤痕,缩小咽鼓管口。常用药物有10%~20%硝酸银、5%~10%三氯醋酸及5%石碳酸等。硬化剂或硅胶等注射法:将硬化剂、硅胶及自体血清等注射于咽鼓管咽口处的粘膜下,以使开口变窄。电凝固法:通过绝缘的咽鼓管导管电凝咽鼓管咽口。植入中耳通气管:有学者经鼓膜切口植入中耳通气管,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症状可缓解或消失。手术治疗咽鼓管咽口软骨切断缝合术:Simonton推荐经腭进路作咽鼓管咽口软骨的切断缝合术,以使咽鼓管咽口缩小。咽鼓管鼓室口半堵术:经患耳外耳道前壁切口,暴露咽鼓管鼓室口,刮除鼓室口上壁粘膜,塞入自体骨片或同种异体锤骨头,以医用胶粘合,但仅将咽鼓管部分堵塞,使管腔缩小。腭帆张肌松解术:是目前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于患侧上颌结节内侧、硬腭后缘之翼板钩突处切口,暴露钩突,将钩突根部前面的腭帆张肌肌腱分离,小心提起并套过钩突尖端,使其改行于钩突背侧。也可将钩突凿断或将钩突骨折而不完全折断。这样腭帆张肌即被松解,从而使咽鼓管管口开放和管腔扩大的力量减弱,闭合的力量相对增加,故咽鼓管的自然闭合状态得到改善。

王海俊 2017-10-11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