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强迫行为 > 内容

强迫行为内容

预防和管理儿童性早熟的方法及...

病请描述:预防和管理儿童性早熟的方法及医疗和行为干预措施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科问题,它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和管理儿童性早熟,并提供一些医疗和行为干预的具体措施。家长可以通过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干预,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指儿童在7.5岁女孩和9岁男孩之前出现性腺发育和第二性征的早期出现。这可能包括乳房发育、阴毛生长、睾丸和阴茎增大等。性早熟可能导致身高停止增长、骨龄提前、心理和社交问题等。   二、预防儿童性早熟的方法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健康饮食: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食物。限制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 适量运动: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2. 避免暴露于潜在的激素干扰物:    - 食品选择:减少暴露于含有激素的食品,如含有激素的肉类和奶制品。    - 化学物品: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学物品,如塑料容器和个人护理产品。   3. 保持健康体重:    - 避免肥胖:肥胖与性早熟有关,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帮助他们保持健康体重。   三、医疗干预措施 1. 就医咨询:    - 及时就医: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性早熟的迹象,家长应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 专科医生:儿科内分泌专家能够提供针对性早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2. 药物治疗:    - 激素治疗: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激素抑制剂来抑制性腺的发育,延缓性早熟的进展。    - 药物监测:在药物治疗期间,孩子需要定期进行医学监测,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心理支持:    - 提供支持:性早熟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应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孩子应对可能的困惑和焦虑。   四、行为干预措施 1. 提供正确的性教育:    - 年龄适宜: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提供适当的性教育,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身体的变化。    - 信息来源:确保孩子从可靠的来源获取性教育信息,避免误解和错误观念的传播。   2.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    - 开放对话: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开放对话,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可以随时提问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 尊重隐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强迫他们谈论或分享与性相关的话题。   3. 培养自尊和自信:    - 积极反馈: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和身体形象。    - 培养兴趣: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爱好和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个人发展。   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关于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知识,共同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并鼓励孩子参与烹饪和准备健康的家庭餐。他们可以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并提供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同时,家长应与医生合作,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带孩子进行医学监测,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科问题,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预防儿童性早熟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潜在的激素干扰物、保持健康体重等。在医疗干预方面,就医咨询、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都是重要的措施。此外,行为干预如提供正确的性教育、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培养自尊和自信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家长的关注和引导,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应对儿童性早熟带来的挑战,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生长发育 2024-01-26阅读量1860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病请描述: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不爱说话、注意力不集中、爱乱动等行为时,会为孩子贴上“胆小”、“不爱学习”等标签,其实有些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属于儿童心理问题,而不是孩子故意淘气做坏事,家长们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孩子帮助和鼓励,让我们一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什么是儿童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因为所面临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同,导致一些孩子在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从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对孩子的行为、情绪、社交能力等都会造成影响,引发孩子生活质量的降低。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注意力不集中、厌食、易怒、过度恐惧、情绪抑郁等。 二、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1.  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出现不认真听讲、爱和周围同学说话、上课爱发呆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和社交能力。家长可以针对性地带领孩子做一些训练专注力的活动,比如练习拼图、下棋、涂色训练等,培养孩子专注的行为习惯。 2.  厌食 儿童厌食表现为食欲不佳、严重偏食和挑食,导致身体瘦小、抵抗力差,容易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良等。偏食和挑食是儿童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需要家长及时干预。 当孩子不爱吃饭时,家长不能打骂或以强迫、恐吓的方式逼迫孩子进食,这样会激化孩子的厌食心理。家长应采取鼓励的办法,为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饮食环境。在食物的搭配上可以更加别出心裁,比如菜品做得更加多样化、使用孩子喜欢的餐具等,同时在饭前要控制孩子吃零食。 3.  易怒 易怒的孩子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具有一些攻击性。有些家长在孩子发怒时会通过打骂的方式管教,认为孩子天生性格不好,其实有些孩子易怒属于心理问题,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关。 当孩子出现易怒的情况时,家长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冷静一会,鼓励孩子自己调节情绪,避免让亲人安抚,通过冷处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教育易怒的孩子。此外,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为孩子树立反面教材。 4.  过度恐惧 孩子过度恐惧与父母给予的安全感相关,父母的鼓励可以增加孩子的勇气。对于过度恐惧的孩子,家长可以轻轻地拍抚孩子,降低孩子的恐惧情绪,同时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去,比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锻炼孩子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5.  情绪抑郁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过负面情绪,比如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同学进行争吵等,有些孩子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能够安抚好自己,有些孩子则会始终沉浸在抑郁的情绪中,需要家长及时开导和安慰。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面对的是小事就忽略孩子的情绪,应充分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耐心地听取孩子难过的原因,帮助孩子分析如何缓解负面情绪,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积极的活动,做一些郊游、放风筝等趣味性强的事情,帮助孩子尽快走出抑郁情绪。 当孩子的心理问题始终不能缓解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避免因为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家长们在关注孩子身体和学业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问题,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政晓果. 学龄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应对方法[J]. 儿童与健康, 2023, (07): 10-11. [2]陈慧. 浅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策略[J]. 心理与健康, 2021, (06): 90-91.

生长发育 2024-01-12阅读量2256

儿童在家正确饮食-张爱萍

病请描述:儿童在家的正确饮食指南 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饮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提供孩子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更能为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素。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在家正确饮食的科普知识。首先,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营养需求。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所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来支持快速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蛋白质是构建身体组织的基础,包括肌肉、骨骼、皮肤和头发。钙和磷是构建强健骨骼的关键,而铁质则对血红蛋白的生成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贫血。维生素A、C、D和B群等对于视力、免疫力、骨骼健康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都十分重要。在家为儿童制定饮食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平衡膳食:保证每餐都有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来源可以是肉类、鱼类、豆腐、鸡蛋和奶制品;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物、薯类和水果;健康的脂肪来源于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多样化食物: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以确保他们获取全面的营养。每种食物都含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多样化饮食可以帮助弥补单一食物可能的营养不足。控制糖分和盐分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增加儿童肥胖和龋齿的风险,而过量的盐分则可能对肾脏产生负担。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和零食的摄入,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定时定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每餐应适量,避免暴饮暴食。水分充足:水分对于维持身体机能和防止脱水非常重要。鼓励孩子每天喝足够的水,避免过多的含糖饮料。除了以上的饮食原则,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亲子烹饪: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准备过程中,让他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和营养价值,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新食物的好奇心和尝试欲望。正面激励:赞扬孩子尝试新食物的行为,而不是强迫他们吃某种食物。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态度和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适当的运动,这些都能促进他们的食欲和消化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总的来说,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家长应当了解并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记住,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将对孩子的生活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长发育 2023-12-31阅读量1781

儿童肥胖对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对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来说说:儿童肥胖对生长发育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肥胖孩子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问题可能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出现。 延迟性成熟:肥胖可能导致性早熟或晚熟。这可能与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影响骨骼和身体其他部分的正常发育。 骨骼问题:肥胖增加了骨骼系统的负担,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骨折风险增加和骨密度减少。 心理健康问题:肥胖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和情绪上的负担,包括自尊心低下、焦虑、抑郁和社交问题。 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脂肪肝、骨关节疾病和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 生长延迟:肥胖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速度和最终身高,尤其是当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结合时。 减轻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咨询医生的建议都是管理和预防儿童肥胖的关键。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也起着重要作用,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参与运动活动。 儿童减肥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因为他们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是关键。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儿童的健康减肥方法: 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和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类、豆类等)。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品,尽可能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控制食物份量:确保孩子摄入适当的食物量,避免过度进食。尽量避免强迫或限制孩子食物的行为,而是帮助他们学会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并培养适量饮食的良好习惯。 鼓励健康的零食选择:提供健康的零食选择,如水果、蔬菜、坚果和低糖酸奶。避免给孩子提供高糖、高脂肪的零食食品。 增加体力活动: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每天至少60分钟的有氧运动是理想的目标。 减少静坐时间:限制儿童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或电脑游戏的时间。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和其他身体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 增强家庭支持:整个家庭应该共同支持和参与健康减肥计划。为孩子树立榜样,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确保环境中有健康的食物选择。 重要的是,儿童减肥应以健康为导向,避免采取极端饮食方法或不健康的行为。请在开始任何减肥计划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坐诊医师: 吕瑞利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金华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委员 曾在浙江省儿童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学习。擅长儿童性早熟,矮小症,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六  

生长发育 2023-11-16阅读量2005

深部脑刺激(DBS)治疗难治...

病请描述:深部脑刺激(DB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现状 深部脑刺激 (DBS) 是一种已获批准的强迫症 (OCD) 疗法,尽管疗效显着,但很少使用,这使人们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强迫症的特征是令人痛苦的想法(强迫思维)和重复的心理或行为行为(强迫动作),强迫症影响全球2-3%的人口,并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并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一线治疗包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 (CBT) 和药物疗法(最常见的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暴露和反应预防。尽管使用了最好的药物治疗,强迫症往往是慢性和持续的,并且损害很常见。 事实上,大量患有严重强迫症的患者对这些常规疗法没有反应。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可能适合接受脑毁损手术或DBS。 DBS涉及将电极双边放置到特定的大脑区域,电极连接到皮下放置的脉冲发生器。自1987年以来,全球有超过200,000名患者接受了DBS治疗,主要针对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并具有可靠的安全记录。在精神疾病领域,DBS已被很多国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选定的难治性强迫症病例,但许多患者获得这种治疗的机会受到限制。 DBS无论是针对强迫症还是针对运动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都是从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演变而来的。OCD的第一种毁损方法是内囊前肢切开术,由Jean Talairach和Lars Leksell在1940年代和1950年开发,该方法包括使用立体定向方法在内囊(ALIC)的前肢产生热损伤,以选择性地抑制病理性过度活跃的额丘脑回路。由于其在治疗运动障碍方面的成功,DBS 在几十年后被引入精神病学领域,当时Bart Nuttin及其同事使用DB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并且还针对 ALIC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可编程的毁损替代方案。 基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中心的几项后续DBS实验,对与强迫症相关的大脑回路的认识已大大提高。白质(腹囊)和灰质(伏隔核和终纹床核 (BNST))的各种解剖学相邻区域构成了DBS靶标,广泛称为“腹侧内囊/腹侧纹状体(VC/VS)。2009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DBS在人道主义设备豁免 (H050003) 下针对ALIC治疗强迫症,批准允许任何美国中心执行此类程序,前提是它们获得当地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监测结果。同年,DBS在欧洲的强迫症也获得了CE批准。美国和欧洲的批准都引用了安全性和证明“使用该设备对健康的可能好处超过了使用该设备造成的伤害或疾病风险”。这种以证据为基础的信心程度与对实验性或研究性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的不可知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受研究器械豁免而非人道主义器械豁免监管。 2014年,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学会聚集了包括神经外科医生、精神病学家、神经学家、神经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在内的该领域的国际专家组出版了精神疾病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共识指南。 该小组采用了类似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预期的“已批准”疗法的定义:“至少需要发表来自两个不同研究小组的两项盲法(如果可能)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显示可接受的风险- 效益比,至少与其他现有疗法相当“ 。 该小组还采用了精神科医生同意的顽固性强迫症的定义,作为DBS的指征。 治疗难治性定义为对至少以下情况的反应不足:两次以最大耐受剂量使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至12周的试验;一项以最大耐受剂量进行至少12周的氯米帕明试验;一项抗精神病药物与上述药物之一联合至少八周的强化试验;以及由心理治疗师确认的基于暴露的CBT的完整试验。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了几项满足这些标准的强迫症的DBS试验。有效的证据,2010年Denys 等人在荷兰发表了一项针对强迫症的DBS随机试验(延迟随机化设计)的结果,该试验针对大脑的ALIC伏隔核区域 ,经过八个月的DBS治疗优化后,1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为期两周的交叉期; 16名患者中有9名是完全反应者,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 (Y-BOCS) 评分平均下降46%,“反应”定义为 Y- 评分至少下降 35%。 在交叉阶段,Y-BOCS 评分的平均差异为 8.3 分(P = 0.004);也就是说,提高了25%。六年后,Luyten 等人,来自比利时的研究报告了一项针对ALIC-BNST的DBS双盲随机交叉研究的结果,该研究针对队列中24名患者中的17名, 在比较双盲的DBS阶段和非DBS阶段时,他们观察到响应率为53%,Y-BOCS 分数的中位数提高了37%,每个阶段都持续三个月以使阶段之间稳定。在随后的开放标签阶段,67% 的患者表现出完全反应,Y-BOCS 评分的中位下降为58%。 2021年初,莫斯利等人在澳大利亚对9名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试验,进一步增加了ALIC-BNST DBS的证据基础。手术后,参与者进入为期3个月的随机、双盲、假程控阶段,然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开放标签刺激,其中包含CBT课程。 在盲阶段,刺激比假治疗提供了显着的益处(P = 0.025;Y-BOCS 评分的平均差异为 4.9 分)。在随后的开放阶段,Y-BOCS 分数平均下降了 50%(17 分),9名参与者中有7名(78%)被归类为响应者。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还突出了CBT的协同效应,当添加到DBS时,它进一步降低了 4.8 分(P = 0.011)。 最近,美国的Provenza等人采用了一种开放标签DBS优化设计,其中包含 CBT提升,然后是双盲停药。在开放标签优化期间,五名参与者中的所有五名(100%)都是完全响应者,Y-BOCS分数平均降低了55%。在双盲停药期间,所有五人都恶化,达到预设的逃逸标准,然后随着DBS的重新启动而改善,这表明DBS反应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或由于安慰剂 这些来自不同中心的试验均采用严格的盲法设计,表明DBS可成功用于世界各地对其他治疗有抵抗力、受严重影响的患者。长期随访研究也记录了几年内反应的持久性。 还研究了DBS的其他脑靶标,其中三项DBS试验应用于丘脑底核的边缘前内侧区域,现在符合1级证据的标准。 所有上述试验都证明了DBS对假刺激的显着影响。值得一提的是CBT与DBS结合时的附加效应的新报道。根据纳入标准的定义,所有这些参与者之前都曾失败过CBT,因此,经过数月的DBS治疗,其有益效果不仅从治疗的角度令人鼓舞,而且还提供了机械协同作用的暗示:DBS 可能会打开有益手术前无法实现CBT的效果的大门。DBS不应被视为治疗设备中的最后手段,而应被视为补充常规治疗效果的连续协同方法的一部分。 使用DBS作为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基于几项盲法随机对照试验的有力证据。但重度强迫症患者被拒绝接受这种可能挽救生命的疗法,部分原因是拒绝提供保险,这使得该疗法对于所有患者在经济上几乎不可行;此外,许多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可能没有意识到DBS治疗强迫症的潜力,或者基于脑叶切除术时代的持久遗留,认为这种手术是无效或不安全的。用于强迫症的DBS是安全有效的,并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但尽管如此,绝大多数顽固性强迫症患者并未得到治疗。

潘宜新 2023-04-23阅读量4668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

病请描述:      书接前文,上一篇《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1系列解读的第二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该阶段运动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那么本篇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系列解读之三,本篇侧重解读PD的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精神及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内容。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也是常见的PD夜间症状之一。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RBD)、失眠、白天过度嗜睡(EDS)和不宁腿综合征(RLS)等,相较第三版指南,新版指南的更新点集中于RBD治疗、失眠和睡眠片段化治疗以及EDS治疗这三个方面,也将第三版中归属于感觉障碍的RLS移至该部分。其中,新版指南在RBD治疗中新增了“首先防护“;其次在失眠和睡眠片段化治疗中删除了短效的镇静安眠药的推荐;而在EDS治疗中则更加细化,不仅对第三版用药推荐(改用左旋多巴常释剂)做出临床用要提醒(注意药物影响),还推荐了司来吉兰、莫达菲尼新等药物,详见表1。司来吉兰因其代谢产物的神经兴奋性,对睡眠有一定影响,而多项研究显示,雷沙吉兰单药及联合治疗均可改善PD患者睡眠。如Wiebke Schrempf等2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雷沙吉兰对PD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积极影响。试验方法为由单中心、双盲、基线对照,患者随机分配使用雷沙吉兰1mg/天或安慰剂治疗伴睡眠障碍的PD患者8周。结果表明,在治疗结束时,雷沙吉兰组睡眠维持显著增加(+16.3±27.9%;P =0.024,配对双侧t检验),其睡眠效率的正向趋势已被检测(+12.1±28.6%,p=0.097)。实验显示,雷沙吉兰耐受性良好,无意外不良反应,与基线相比。患者睡眠维持度显著改善,患者的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白天嗜睡等指标也有改善。感觉障碍治疗PD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主要包括嗅觉减退、疼痛或麻木。目前尚缺乏有效措施能够改善嗅觉障碍,第三版指南除提及优化多巴胺能药物之外,未推荐具体药物治疗共病或原因引起的疼痛,新版指南新增治疗疼痛的药物推荐,即非阿片类和阿片类镇痛剂治疗肌肉骨骼疼痛,抗惊厥药和抗抑郁药治疗神经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便秘、泌尿障碍和位置性低血压等。新版指南在本节变化不大。如便秘注重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适当使用温和的导泻药、胃蠕动药等,需要停用抗胆碱能药;泌尿障碍相关内容更为详细,即治疗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推荐外周抗胆碱能药;治疗逼尿肌无反射推荐胆碱能制剂(新版指南指出该药会加重PD的运动症状,需慎用)等;而位置性低血压则建议调整饮食、注意日常体 位,推荐的药物治疗包括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米多君(最有效)以及屈昔多巴、多潘立酮等。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精神及认知障碍包括抑郁和(或)焦虑、幻觉和妄想、冲动强迫行为和认知减退及痴呆等。首先需要分辨这可能是由抗帕金森病药物诱发,还是由疾病本身导致,如果是前者,按照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MAO‑BI、DAs、复方左旋多巴的顺序依次调整药物剂量,后者考虑对症用药。1. 抑郁、焦虑、淡漠PD引发抑郁、焦虑、淡漠的治疗方式在第三版指南涉及内容较少,推荐药物如抗胆碱能药、MAO-B抑制剂等。新版指南在其基础上,新增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式,新增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药物干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当抑郁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时,新增推荐药物为“加用DA和抗抑郁药物,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除此之外,新版指南说明治疗淡漠的、缺乏证据的药物(吡贝地尔、利伐斯的明)可能有用。2. 幻觉和妄想第三版指南在PD引发的幻觉和妄想的治疗方式仅推荐了氯氮平或喹硫平;而新版指南在旧版的基础上点明排除了药物诱发因素后,强调对症治疗,并新增抗精神病药物匹莫范色林(MDS循证:证据有效,临床有用)治疗PD相关精神症状。此外,其他抗精神病药由于可加重运动症状,不建议使用;所有的精神类药物都不推荐用于伴随痴呆的PD患者。 3. 冲动强迫行为冲动强迫行为主要包括:冲动控制障碍(ICDs)、多巴胺失调综合征(DDS)和刻板行为。新版指南强调冲动强迫行为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和多巴胺能药物的使用有关,尤其强调DAs。对其治疗则在尚缺乏有效的循证干预手段的前提下建议重视预防,常见治疗方案如表2:4. 认知障碍和痴呆25%~30%的PD患者伴有痴呆或认知障碍。第三版对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少,新版指南建议临床上排除可能影响认知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排除了药物诱发因素后可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利伐斯的明(证据充分,临床有用)、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MDS循证证据有限,临床可能有用)。此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PD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用药也缺乏有效的药物证据。 总的来说,新指南在PD的非运动症状治疗方面有较多的新增药物推荐,并反复强调临床应排除可能影响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下篇指南我们将继续解读新版指南中手术治疗、康复与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的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53卷12期, 973-986页, ISTIC PKU CSCD, 2021.2.Schrempf W, Fauser M, Wienecke M, et al. Rasagiline improves polysomnographic sleep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 double-blind, baseline-controlled trial. Eur J Neurol, 2018, 25: 672-679.

微医药 2022-11-29阅读量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