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膀胱结石 > 内容

膀胱结石内容

泌尿系结石爱招惹谁?怎么治疗...

病请描述: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输尿管结石多数来源于原发的肾结石,因此成份与肾结石相同,以草酸盐结石为主,其次为尿酸结石。 泌尿系结石的高发人群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年龄高峰在25-40岁之间,女性有两个高峰,即25-40岁及50-65岁。出现第二个高峰可能与女性绝经及骨质疏松有关,2-3%的结石病发生在2-6岁的儿童身上,常与尿路感染、先天畸形有关。男:女约为3.1-9.46/1,各地区差异较大,其中男性患上尿路结石约是女性的1-2倍。 爱喝啤酒及饮料的人。啤酒中嘌呤含量高,嘌呤在人体内可分解成为尿酸,尿酸在含钠的尿液中解离后形成尿酸钠,尿酸钠与尿中结晶抑制因子结合,从而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 爱吃咸的食物、爱吃糖、进食过量蛋白食物及喝水少、常憋尿(外科医生、飞行员、司机、船员)等人群。以上因素均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尿液中晶体析出,从而形成结石。 盲目补钙者:是常见的肾结石的高发人群,补钙对人体营养需求很重要,但是盲目进补就会适得其反,招致疾病。钙质是结石的成分之一,因此盲目大量进补钙质很可能会招惹肾结石,临床上还有一类人群因为肝肾胆等脏器的代谢功能失调或是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假缺钙”人群,越补钙就越严重,大量的摄入钙质就很容易形成肾结石。5、肥胖人群:肥胖者容易患肾结石,发病率要高出正常人的5倍,同样是常见的肾结石的高发人群,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活动少导致沉积而形成肾结石。6、无早餐族:不吃早餐是一种很不健康的习惯,早上不进食就会导致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糖蛋白分泌过多,容易凝聚胆汁质的颗粒物质,形成肾结石。这也是常见的肾结石的高发人群。 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泌尿系结石治疗 肾结石的治疗需视情况而定。肾结石小于0.5厘米且患者没有感染、没有明显症状时,可多饮水保守治疗;肾结石比较大时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应视情况而定,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5~20mm的肾盂、肾中盏、肾上盏结石患者。主要是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随尿液排出。经皮肾镜碎石术主要是肾镜进入体内进行碎石。适用于直径大于2cm的肾结石患者或者冲击波无法粉碎的结石患者。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主要是经过输尿管将结石取出。适用于小于2cm的肾结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 当输尿管结石的直径小于6mm,结石表面光滑且结石以下无尿路梗阻时,可采用药物排石治疗的方法。不同性质的结石,所采用的药物也不同,例如对于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采用的是溶石药物,对于感染性结石采用的是控制感染、酸化尿液的药物。在此过程中,患者还应大量饮水。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碎石治疗的患者,当结石直径不超过2cm,且为上段输尿管结石时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较大的上段输尿管结石可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可行输尿管镜取石术;上述方法失败或结石大于2cm,可考虑行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 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直径小于0.4cm的微小结石可经尿道自行排出,较大结石不能自行排出者可行膀胱内碎石术。直径小于4cm的单纯膀胱结石可选择经尿道取石术进行治疗。体积较小,能一次性粉碎的结石可选择冲击波碎石术(SWL)。结石直径>4cm、质地较硬以及无法做膀胱镜检查的患者可选择开放式手术治疗。 预防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结石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虽然现在泌尿结石的情况在不断的上升,但是只要我们从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患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饮食中宜清淡,以低蛋白、低脂肪为主;饮食应多样化,富含营养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一般每天应饮水1500-2000毫升为好,还可饮果汁、淡茶及其他饮料,如菊花晶、茅根竹蔗晶、夏桑菊等,可大量通淋。应禁食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肝脏、肾脏、脑、海虾、蛤蟹等;少食含草酸、钙高的食品,如菠菜、油菜、海带、核桃甜菜、巧克力、代乳粉、芝麻酱、腌带鱼等;最好不要喝酒、浓茶、浓咖啡。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22-02-14阅读量8014

神秘消失的结石

病请描述:  “结石去哪了?”面对已经彻底逐寸检查了好几遍的膀胱,颜毅医生不禁有些面面相觑,陷入了沉思。在显示器不远处,患者术前外院的CT片子依然明确的展示着位于膀胱内的2枚大小分别约为1.1*1.0及0.8*0.6cm的高密度影。鲜明的高密度影与空空如也的膀胱成为了摆在颜毅医生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    时间倒回到3天前,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在老伴的陪同下,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她是因长期反复遭受尿频、尿痛、排尿中断、排尿费力的折磨而入院。外院泌尿系CT提示:膀胱内2枚结石,左肾多发小结石,左肾形态异常。结合患者的症状及检查结果,这看起来是一个无比普通、诊断明确的膀胱结石病例。因此,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后,颜毅医师为患者安排了膀胱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然而,术中的情况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意外,明明应该乖乖躺在膀胱内等待被激光清除的罪魁祸首居然消失的无影无踪。颜医生当前情况迅速总结出如下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患者结石已于术前自行排出;第二种,CT所提示的高密度影可能为膀胱壁内的钙化灶;第三种,结石不是消失了,而是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它们藏匿在了某个表象外的位置。为了证实我们的想法,遂立刻对患者进行了术中X线摄片及术中彩超检查,术中X线摄片提示:两枚高密度影仍然乖乖的待在膀胱内,位置就在耻骨联合中线偏左的位置。术中超声提示:膀胱颈靠近中线偏左的位置两枚强回声伴声影的异常影像。很显然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迅速排除了第一种可能。那么只剩下后两种可能性,为了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必须面临又一个挑战:切开膀胱壁,找出藏匿于其中的罪魁祸首。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膀胱这么大,在哪里切开?如果切开位置错误,面临的可能就是大出血及膀胱穿孔的危险,这是一个艰难又关键的抉择。 “就是这里!”在膀胱颈约5点钟方向的一个异常隆起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个大小约3cm*2cm大小的异常隆起,表面粘膜光滑,除了比周围粘膜更加隆起,与普通的膀胱壁几乎找不出任何的区别。但是放大膀胱镜视野后仔细观察,还是能够看到沉积于其表面的微小结石颗粒。颜医生慎重但又果断的在此处粘膜切下了第一刀,随着膀胱粘膜被切开,藏匿于膀胱壁内的真相也缓缓又清晰的浮出了水面。     膀胱壁内另有乾坤!随着汽化电切刀的动作,一个大小约3*2cm的空腔逐渐出现,在这个空腔里,两枚黄褐色的结石正静静的躺在那里。清除掉结石、切除掉病变的膀胱壁组织后,我们再次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沿着外上方向走形的小通道,仿若输尿管一般。但是患者两侧的输尿管开口却并没有任何异常。这可能就是腔隙以及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一个闭锁的异位输尿管开口。     最终,手术得以顺利完成。本病例相当罕见,根据术后查阅相关资料,异位输尿管发生率仅约0.8%,同时末端闭锁且合并结石者在国内及国外均仅有极少量散发报道,低于十万分之一。

颜毅 2022-02-11阅读量7903

为什么有人一喝水就想尿,有人...

病请描述: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一来能补充人体所需水分,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二来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此外,还有助于平衡血液的黏稠度、预防肾结石病……但同样都是喝水,且饮水量差不多,有的人喝完10多分钟就想上厕所,有的人却几小时后也毫无尿意。这到底怎么回事?真的是肾脏问题吗?一.一喝水就排尿怎么回事?一喝水就想排尿的人,一般都存在“尿频”的症状,时不时就要上厕所,不论是工作开会还是外出游玩,都提心吊胆的,很是影响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就特别容易要排尿呢?(1)膀胱神经-肌肉疾病身体里的尿液主要是贮存在膀胱里,膀胱就像一个蓄水池,当尿液贮存到一定程度就会排出,这个过程受到神经和膀胱逼尿肌等的控制,有时候,由于神经或肌肉的病变,比如神经原性膀胱,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导致少量尿液就刺激膀胱收缩,产生较强烈的尿意,易出现一喝水就想上厕所的现象,甚至尿湿裤子。(2)天生膀胱较小膀胱的大小各有不同,一些人天生膀胱就比较小,存储的尿液容量也就比较小了,加上本身体内就有尿液,再喝水,即使不多,也可能会出现想上厕所的现象。特别是在喝水喝得比较急的时候,就更加容易加快尿意的产生。(3)喝水、排尿习惯有些人平时不习惯主动喝水,非要等到特别渴了才会去喝,时间久了膀胱也会适应缺水的环境。一旦有水分流入,膀胱突然受到刺激,产生尿意。因此,平时还是要注意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能慢慢增加膀胱的储尿量,改善一喝水就上厕所的情况。(4)心理因素、寒冷刺激当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激素改变,抗利尿激素减少,也容易出现频繁上厕所的现象;而寒冷的环境下,身体为保持热量,肌肤和膀胱都会自动收缩,蓄尿能力下降,排尿次数也容易增多。(5)血糖水平高血糖水平较高的人,通常存在代谢障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减弱,尿液中的糖分就会增多,尿液也会增多,即使喝水不多,也容易频繁跑厕所。此外,喝多了含糖饮料,尿意比喝白开水更强。(6)泌尿系统疾病如果存在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或者泌尿系统相关的刺激性病变(尿道炎、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都可能会造成排尿频次增加或者排尿量增加等改变。而与此同时还可能会伴随排尿疼痛、尿色异常、腰痛等现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尿液相关的化验检查,并做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进一步的评估,排除病变可能。二.喝水多无尿意又是怎么回事?无尿意的人首先可能天生膀胱比较大,储存的尿液多,排尿次数也就少。另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造成喝水多无尿意的情况:(1)经常运动的人经常运动的人,身体消耗能量、水分的速度都会比较快,水进入体内被代谢得较快,加上出汗等,也就没什么尿意。(2)处于极度缺水状态这时补充水分,肾小管会首先吸收大量水分,形成的尿液就比较少,所以喝了很多水,也可能难以有尿感。(3)有憋尿习惯如果平时经常憋尿,膀胱的敏感度就会有所下降,即使喝很多水,身体也能适应,不会那么快的产生尿意。但憋尿并不是一个好习惯,若不及时排尿,尿液长时间的堆积在体内,毒素也会变多,会给膀胱、泌尿系统等带来很大压力,还容易影响排便。因此,要养成有尿及时排的好习惯。(4)疾病因素能够引起尿量减少的疾病其实并不少,比如心功能异常、肾脏功能下降、尿路堵塞等,所以发现总是喝水却很少上厕所,身体还伴随其它不适,建议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尽早排除掉疾病的可能性。三.夜尿次数多是怎么回事?还有些人白天排尿正常,一到晚上就出现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以下情况可以参考:①失眠所致,除了夜尿多,还有尿量少、总想尿等现象;②前列腺问题所致,除了夜尿多,还有尿急、尿不尽等现象。提示:中老年人常见夜尿多,很多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肾衰等疾病的先兆,最好及时去医院做尿液以及肾脏方面的相关检查。

王涛 2021-12-07阅读量1.0万

如何确定是否患有泌尿系结石?

病请描述:       泌尿结石患者发病时,不同的结石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有时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尿。疼痛的部位在一侧腰部或侧腹部。疼痛可以是轻微疼痛,也可以是绞痛发作。肾绞痛常突然发作,疼痛从腰部向同侧下腹部、外阴部、大腿内侧放射,有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弱而快、血压下降等。有时绞痛可以自然缓解,但大多需要应用镇痛药物才能缓解。结石位于输尿管末端时可伴有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结石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放射痛,可伴有排尿困难、尿痛等。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痛甚至尿潴留。结石对尿路粘膜的损伤,化验可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结石伴感染时可有发热、尿频等,输尿管完全梗阻时可导致无尿。根据这些表现,到医院经B超或X线、CT等检查后,可以明确诊断是否患有泌尿系结石。  

敖平 2021-12-06阅读量7905

关于前列腺增生的九大疑问

病请描述:男性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大,往往会出现跑厕所的次数越来越多,单次小便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些人认为,这是年纪大了以后的正常现象,其实这是前列腺增生。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导致肾积水、尿毒症。专家答疑浙大二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龚永光主任医师1.前列腺增生的危害有哪些?如果把膀胱,比作一个水库,那么,前列腺就是这个水库门口的一块大石头,尿道是从前列腺穿过,所以前列腺就像一道闸门。前列腺是人体水库--膀胱出口的闸门 如果前列腺增生,它就会压迫尿道,相当于把膀胱这个水库的出口给堵上了,长此以往,会影响膀胱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早期有尿急、尿频的现象,同时伴有排尿困难;进一步影响膀胱的功能,尿急尿频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排不出尿的情况。 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导致膀胱功能的衰竭,甚至引起肾积水、尿毒症。 同时频繁起夜,会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对心血管系统和全身各个系统都造成影响,而且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所以前列腺增生要引起重视。 2.老年人尿频就一定是前列腺增生吗?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特点是尿的次数多,但每次尿量不是很多,而且一般都伴有排尿困难症状,排尿困难的判断标准是:在一泡尿比较多的情况下,和年轻的时候比,排尿的时间明显延长,尿线变细、尿流无力。 3.为什么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很高? 资料显示,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高发病,50岁男性的发生率是30-50%,随着年纪的增加,发生率还在不断增高,80岁男性的发生率达到了80%。 前列腺是个非常特殊的器官。当青春期结束以后,我们体内的大部分的器官会停止发育。 但前列腺不同,30岁以后,前列腺在体内雄激素的作用下,它会不断地长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大。到五十岁左右,就会出现症状。 前列腺会进行二次发育,所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它的体积越大,症状会越重,发病率也会越高。 4.前列腺增生能够避免吗? 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在体内雄激素刺激的作用下发生的。如果要避免前列腺增生,就必须去除掉体内的雄激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根本上来避免前列腺增生,就必须服用对抗雄激素的药物。而诸如不要喝酒、不要憋尿、注意保暖等这些保养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前列腺增生。 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前列腺增生。 5.前列腺增生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吗?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其初始发生的部位也不一样,增生主要发生在前列腺移行带,癌发生在外周带。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前列腺增生会转化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所以为了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查一次血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6.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可以快速地减轻症状。但对部分患者会造成低血压。 5α-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前列腺增大。但对性功能会造成影响。 临床上一般是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2)手术治疗: 患者在服用药物以后,没有显著的缓解。 患者出现了其他的并发症,比如说膀胱结石,反复的尿路感染、两次以上排不出尿、反复的血尿以及出现肾积水等。 患者在患有前列腺增生以后,导致小肠气或者痔疮,如果情况缓解不了,也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 7.前列腺增生手术过后还会复发吗? 前列腺增生手术过后会不会复发主要取决于手术者的技术。随着直出绿激光气化剜除等技术的应用,前列腺增生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根治,完全不必再担心手术后前列腺增生复发的问题。 8.什么年龄阶段适合手术? 临床上经常碰到年轻的或者年纪比较大的患者,常常被告知他们的年龄阶段不适合手术。实际上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不是通过年龄判断,只要前列腺增生造成了明显梗阻并达到了手术治疗的标准,就需要手术。我们治疗过最年轻的患者43岁,最大的患者100岁。 9.手术后患者有哪些顾虑和解决方法? 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三个:尿失禁、逆行射精,膀胱颈部挛缩。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在5-15%,因为会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所以也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常常使得患者在前列腺增生即使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也不愿意手术。 逆行射精是前列腺增生术式另一个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60-90%,有的术式达到100%。 膀胱颈部挛缩是手术后膀胱颈部瘢痕增生并导致膀胱出口再梗阻,轻者需要行尿道扩张,重者需要再手术,甚至多次手术。其发生率在1.6-7%,如何完全避免该并发症一直是临床难题。 所幸的是,我们经过多年摸索和改进,采用直出绿激光技术,现在已经彻底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患者可以放心的接受手术。 直出绿激光的技术特点还有:止血效果非常好,术中几乎不出血;住院只需要24小时,带尿管时间不超过12小时,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直出绿激光的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了,从2011年开始研发这个技术,经过这么多年在临床的不断地完善与摸索下,已经完成了四千多例手术,也推广到了全国两百多家医院。

龚永光 2021-11-07阅读量9778

神经源性膀胱正确管理,避免并...

病请描述:  膀胱排空不全1年即可导致多种尿路并发症,尿路并发症以下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梗阻最为多见(分别为31.3%、14.0%和10.7%),还可出现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脓血症(3.7%)和急性肾衰(2.1%)等。  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的危害  神经源性膀胱排空方式不当可有多种尿路并发症风险  尿路感染:43天感染率达100%  尿路结石:2年后膀胱结石发生率6.6%  上尿路损害:10年肾积水和肾萎缩超过10%  并发症未经有效处理发生肾病后的死亡率极高  存在尿路并发症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转归为肾病后,死亡率高达60%  中国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肾衰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做到四点:  (1)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的神经系统病变未稳定以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2)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无创、微创、再到有创的原则。  (3)单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确尿路功能状态,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治疗方案时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潜在的治疗风险与收益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4)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随访应伴随终生,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李旭东 2021-10-18阅读量7977

疝气知多少

病请描述:腹壁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疝环的解剖位置不同,腹壁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耻骨上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闭孔疝、腰疝等。其中,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俗称“小肠气”,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或占腹股沟疝的95%。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下人群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3.6‰,60岁以上人群腹股沟疝的发病率约为11.5‰。鉴于此,我将患者或家属经常提及的问题总结归纳,希望能为疝病患者或家属普及疝病知识。1、问:什么是腹股沟疝(小肠气)?答:腹股沟疝就是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经过腹股沟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形成腹股沟疝。2、问:什么原因引起的?答:主要有两个原因引起:①腹部强度降低常见因素有先天生理薄弱区域,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等处;老年、久病、肥胖会导致的肌肉萎缩;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等;少数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疾病。②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等)、腹水、举重、妊娠等常见原因。3、问:什么诱因可以加重疝气?答:腹内压力的突然增高可能会引起疝加重,引起突出疝块增大或疝囊嵌顿甚至坏死。常见原因有突然的举重物、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等)、慢性咳嗽等。4、问:疝气的分类?答:临床上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易复性疝是疝内容物可以反复出入阴囊,站立时突出,平卧时回纳;难复性疝是疝内容物在反复疝出和回纳过程中,与疝囊颈产生摩擦,从而出现粘连等现象,使疝内容物不能顺利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至腹腔内;嵌顿性疝是疝内容物强行扩张疝囊颈突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部的弹性收缩,使疝内容物卡住不能回纳入腹腔;绞窄性疝是嵌顿性疝发展到肠壁动脉血流障碍的阶段。5、问:得了疝气,有什么风险?答:疝气如果不及时处理,疝形成时间过长,导致疝环口松弛扩大,造成更多的疝内容物肠管、脏器突出到体外,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病员的生活质量,也可出现疼痛或消化道症状等。并且部分疝有出现绞窄的可能,进一步发展将导致疝内容物肠管、脏器缺血坏死,甚至危及生命。6、问:疝气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答:保守治疗是通过非手术方式,如疝带或疝拖延缓疝气发展进程,无法治愈疝病。手术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方式修补腹壁缺损治愈疝气,是唯一一种可以治愈腹股沟疝的方法。7、问:什么样的患者需要保守治疗?答:一般1岁以下婴幼儿以及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而禁忌手术者采取保守治疗。8、问: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答:除上述需要保守治疗的患者外,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手术修补仍是目前唯一治愈疝病的治疗方法。但如有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等)、腹水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可先处理后再行手术治疗,减少复发几率。9、问:作为儿女我们平时要注意父母哪些情况,可以提前发现是否有无疝气?答:平时留意父母站立时腹股沟区是否有肿块膨出。如果父母出现消化不良、便秘、下腹胀痛或睾丸胀痛胀大等症状时应及时问询腹股沟区是否有鼓起的肿块,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对于有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等)、腹水等症状的父母更要多注意。10、问:怎样确诊是否得了腹股沟疝?答:目前主要依靠医生的体格检查:检查时,患者仰卧,肿块可自行消失或用手将包块向外上方轻轻挤推,向腹腔内回纳消失,常因疝内容物为小肠而听到咕噜声。疝块回纳后,检查者可用食指尖伸入扩大的外环,嘱患者咳嗽,则指尖有冲击感。检查者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内环,然后嘱患者用力咳嗽、斜疝肿块并不出现,尚若移开手指,则可见肿块从腹股沟中点自外上方向内下鼓出。结合B超检查可最终确诊。有些患者即使行超声及CT检查仍无法发现疝病,术中可以在腹腔镜直视下确诊有无疝病。11、问:腹股沟疝的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答: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③心电图及正位胸片。④根据腹股沟疝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立位阴囊和腹股沟B超及CT检查。12、问:腹股沟疝患者是否必须手术治疗?答:除1岁以下婴幼儿及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考虑保守治疗外,腹股沟疝患者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疝只会越来越大,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或缩小,大的结果不仅影响生活,也影响治疗。疝不及时治疗,还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屏大便等用力原因使过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手术修补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疝病的方法。13、问:作为患者或家属,我该如何选择治疗方式?答:总体的原则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如有危机生命的情况,应与医生沟通排除禁忌症后及早尽快手术。如若病情未危及生命,1岁以下婴幼儿以及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严重的心脏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而禁忌手术者或暂时没有条件行手术治疗者可选择保守治疗。选择手术治疗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患者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①如果是双侧疝和复发疝或单侧疝临床不能排除对侧疝的患者,首选腹腔镜;②年纪不大或者没有严重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希望在手术后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首选腹腔镜;③原本就有较严重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首选局麻或半身麻醉下的开放手术;④病史长进入阴囊的巨大疝和难复性疝患者,首选TAPP或开放手术;⑤下腹部有大手术史,尤其是做过前列腺和膀胱手术的,首选TAPP术式或开放手术;⑥希望手术费用低的,选择开放手术。14、问:传统开放手术的优缺点?答:优点①价格较腹腔镜手术便宜。②不需要置入补片,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感染或者排斥反应等并发症,以及补片对精索血管、神经的影响。③部分部分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通常先采用开放式的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择期再行修补。④部分年龄较小婴幼儿腹股沟管未发育成熟,不宜采用补片置入。缺点①术后疼痛较重。②切口容易出现愈合差、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③术后恢复较慢。④切口影响美观等⑤切口张力较高,易复发。15、问: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答:优点①术后恢复快:传统手术后患者多需一周左右方可出院,至少需2周左右方可恢复基本活动;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2-3天即可出院,出院后即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这对于需尽快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的年轻人尤为重要;②术后疼痛轻微:传统开放手术后患者往往疼痛感明显,术后3天内往往需注射止痛药,术后1周左右仍有痛感;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痛感,术后基本不需要注射止痛药;③术后应激反应轻微:传统手术后患者由于疼痛等刺激,往往加重心、肺等器官的负担;④不影响美观:传统开放手术需在腹股沟区做一个长约7-8cm的切口,而腹腔镜手术仅需在腹壁上做三个0.5-1.0cm的小切口;⑤腹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并不需要另外增加切口,对于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十分有利;⑥腹腔镜手术治疗复发疝可以避免原来的手术切口,降低手术难度;缺点①手术费用较传统手术高,但恢复快并发症少综合费用较低;②需全身麻醉手术,对心肺功能的要求较普通手术高。16、问:全麻(全身麻醉)、腰麻(半身麻醉)及局麻对大脑的影响有多大?答:现代麻醉采用的药物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作用可逆的药物,手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在专业麻醉师的正确使用下不会对智力有任何的影响。17、问:补片是什么?手术必须用补片吗?答:补片是手术中用于修补缺损的腹部组织的材料,大体可分为合成材料及生物材料2种。是医生用来修补腹壁缺损的“补丁”。传统疝气修补手术不需要补片,但是存在切口张力大,术后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组织愈合差等缺点。目前此术式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较少。现代疝气手术强调无张力修补,一般均需要使用补片最大限度地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18、问:年轻人与老年人应用的补片相同吗?答:根据文献报道,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补片后影响生育功能,年轻人和老年人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补片。19、问: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是否需要行手术治疗?答:肝硬化腹水是引起和加重疝的重要因素,手术是解决疝的唯一方式。肝硬化的患者可以进行疝的修补手术,但需要控制病情稳定。①肝功能基本或接近正常,无黄疸或只有小黄疸,白蛋白基本接近正常;②不能有大量腹水,少量腹水可以接受;③血小板在5万以上。这样手术的出血等风险比较小,术后的恢复也会比较顺利。20、问:多次发生疝嵌顿,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答:多次疝嵌顿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腹痛、及肠梗阻等情况,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多次嵌顿后发生疝内容物绞窄坏死的风险增加,危机生命。所以多次发生疝嵌顿应及早就医,及早手术治疗。21、问: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疝,但内科疾病较多,是否可行手术治疗?答:内科疾病较多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通常免疫力较差,很多相关的手术风险,尤其是感染风险会增加,而且疝的手术都会置入补片材料,术后异物存在也会增加感染概率。在充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后,将内科疾病控制稳定后仍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没有禁忌,尽可能选择腹腔镜手术,因为腹腔镜手术的感染风险远低于开放手术。22、问:补片修复腹股沟疝后,是否对生育功能有影响?答:一是对于腹股沟斜疝的患者手术时需要将疝囊与精索分开,对精索会有一定创伤,一般影响不大,但这一点只要是做手术,创伤是无法避免的;二是目前修补的主要材料是合成补片,在动物研究中表明补片会与精索中的输精管粘连,这可能影响生育,但人体临床研究的结果与动物实验报道的结果不一致。如果担心的话现在还有非合成的、自然来源的生物补片,一般不会与输精管粘连,但是从修补牢度来说比不上合成补片,目前也缺少5年以上长期随访的临床报道。因此对于尚未生育或考虑要再生育的男性患者,可以选择生物补片进行修复。23、问:患者高龄,合并心肺功能差,如何选择麻醉及手术方式;答:这一类患者身体条件差,心肺功能难以耐受长时间全身麻醉,手术风险高和术后恢复慢,术前应麻醉医生、内科医生及普外科医生共同评估手术风险。将患者心肺功能调节稳定后,尽量选择局部麻醉或者半身麻醉,降低麻醉风险。手术方式应首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感染机会小的腹腔镜手术。24、问:曾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复术,目前疝复发,应该怎样选择手术方式?答:腹腔镜补片的复发患者,由于补片种类、大小、形状和放置位置的不同,会对再次手术造成不同的困难。因此对于复发的患者我们需要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再次手术的具体方案。25、问:曾行腹股沟疝开放手术,目前疝复发,应该怎样选择手术方式?答:复发疝患者已经有过一次或者多次手术史,腹壁的解剖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和破坏,同时会存在瘢痕和粘连,再从原来的切口进去困难大且创伤重,发生精索以及血管神经的损伤可能性增加,而通过腹腔镜从里面操作可以完全避开原来的创伤部位,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损伤,术后恢复快。所以这类患者首选腹腔镜手术。26、问:腹股沟疝合并睾丸炎、附睾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答:合并上述情况时,进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区域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风险增高,导致修补失败或术后恢复较差。所以一般存在睾丸炎、附睾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时,建议先进行相应泌尿疾病的治疗,待控制后再决定手术治疗。27、问:腹股沟疝合并肿瘤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答:肿瘤患者身体基本情况往往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较差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如之前做过下腹部肿瘤手术(如结肠癌患者),腹腔粘连等问题会增加手术难度和时间,提高手术风险。患者应和医生共同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宋致成 2021-10-16阅读量8720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该避免哪些...

病请描述:  膀胱排空不全1年即可导致多种尿路并发症,尿路并发症以下尿路感染、尿潴留和尿路梗阻最为多见(分别为31.3%、14.0%和10.7%),还可出现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脓血症(3.7%)和急性肾衰(2.1%)等。  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的危害  神经源性膀胱排空方式不当可有多种尿路并发症风险  尿路感染:43天感染率达100%  尿路结石:2年后膀胱结石发生率6.6%  上尿路损害:10年肾积水和肾萎缩超过10%  并发症未经有效处理发生肾病后的死亡率极高  存在尿路并发症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转归为肾病后,死亡率高达60%  中国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首要致死原因是肾衰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次要目标为恢复/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提高控尿/排尿能力,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做到四点:  (1)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的神经系统病变未稳定以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2)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无创、微创、再到有创的原则。  (3)单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确尿路功能状态,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治疗方案时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潜在的治疗风险与收益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4)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因此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后应定期随访,随访应伴随终生,病情进展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及随访方案。

李旭东 2021-09-26阅读量8168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管理

病请描述: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原则是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使膀胱具有适当的排空能力;使膀胱具有适当的控尿能力;尽量不使用留置导尿管  留置尿管管理  对于留置导尿患者,传统方法是在脊髓损伤初期任其开放,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避免逼尿肌在无张力状态下过于牵伸和疲劳。通常在1~2周后夹住尿管,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保持一定容量,防止挛缩。每隔2周更换尿管1次,定时行膀胱冲洗。长期留置尿管虽然可以解决下尿路梗阻问题,但可引起膀胱挛缩、膀胱结石、尿瘘,增加泌尿系统感染机会。脊髓损伤晚期死亡原因主要是尿路感染所致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当患者并发肾积水伴泌尿系统感染时,为了保护肾功能,留置尿管仍被认为是常规的治疗措施。  间歇性导尿  1、无菌性间歇导尿  在无菌条件下实施的间歇导尿操作称无菌性间歇导尿,脊髓损伤后待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可施行。  (1)制订饮水计划  根据患者生活习惯、补液量、补液和功能训练的时间给患者制订饮水计划时间表,每天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一般早、中、晚餐各400mL,10:00、16:00及20:00各200mL,从20:00至次日凌晨6:00不饮水,以避免夜间膀胱过度膨胀影响睡眠。  (2)导尿间隔时间  导尿间歇时间依据残余尿量多少而定,开始导尿一般4~6h 1次,每次导尿量不超过400mL;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每日导尿不超过6次;当残余尿<100mL时,可以停止间歇导尿。  (3)操作注意点  尿管充分润滑,操作轻柔,尽量减少尿道黏膜损伤;引流要彻底,尿液呈滴流出后不急于拔出尿管,应在缓慢拔出尿管同时屏气增加腹压或轻压膀胱区,使膀胱彻底排空,没有残余尿存在。  开始阶段,每周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1个月后视情况改为2~4周检查1次。间歇性排尿可有效解决长期留置尿管的缺点;利于形成反射性膀胱,使膀胱周期性地扩张与排空,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较好解决排尿问题;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  2、清洁间歇导尿  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有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同无菌性间歇导尿,进行清洁间歇导尿前1~2天教会患者按饮水计划饮水,24h内均衡地在每一时间段内摄入水分,避免因膀胱不能排尿或排尿不净而过度膨胀导致泌尿系统功能损害。

李旭东 2021-09-26阅读量8874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导尿...

病请描述:  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原则是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使膀胱具有适当的排空能力;使膀胱具有适当的控尿能力;尽量不使用留置导尿管  留置尿管管理  对于留置导尿患者,传统方法是在脊髓损伤初期任其开放,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避免逼尿肌在无张力状态下过于牵伸和疲劳。通常在1~2周后夹住尿管,每3~4h开放1次,使膀胱保持一定容量,防止挛缩。每隔2周更换尿管1次,定时行膀胱冲洗。长期留置尿管虽然可以解决下尿路梗阻问题,但可引起膀胱挛缩、膀胱结石、尿瘘,增加泌尿系统感染机会。脊髓损伤晚期死亡原因主要是尿路感染所致尿毒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当患者并发肾积水伴泌尿系统感染时,为了保护肾功能,留置尿管仍被认为是常规的治疗措施。  间歇性导尿  1、无菌性间歇导尿  在无菌条件下实施的间歇导尿操作称无菌性间歇导尿,脊髓损伤后待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可施行。  (1)制订饮水计划  根据患者生活习惯、补液量、补液和功能训练的时间给患者制订饮水计划时间表,每天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一般早、中、晚餐各400mL,10:00、16:00及20:00各200mL,从20:00至次日凌晨6:00不饮水,以避免夜间膀胱过度膨胀影响睡眠。  (2)导尿间隔时间  导尿间歇时间依据残余尿量多少而定,开始导尿一般4~6h 1次,每次导尿量不超过400mL;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每日导尿不超过6次;当残余尿<100mL时,可以停止间歇导尿。  (3)操作注意点  尿管充分润滑,操作轻柔,尽量减少尿道黏膜损伤;引流要彻底,尿液呈滴流出后不急于拔出尿管,应在缓慢拔出尿管同时屏气增加腹压或轻压膀胱区,使膀胱彻底排空,没有残余尿存在。  开始阶段,每周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1个月后视情况改为2~4周检查1次。间歇性排尿可有效解决长期留置尿管的缺点;利于形成反射性膀胱,使膀胱周期性地扩张与排空,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较好解决排尿问题;可作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  2、清洁间歇导尿  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有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同无菌性间歇导尿,进行清洁间歇导尿前1~2天教会患者按饮水计划饮水,24h内均衡地在每一时间段内摄入水分,避免因膀胱不能排尿或排尿不净而过度膨胀导致泌尿系统功能损害。

李旭东 2021-08-16阅读量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