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外科 > 血管外科 > 血管瘤 > 内容

血管瘤内容

个性化3D打印矫形器总览

病请描述:本文介绍了戴尅戎院士、王金武教授团队研发的常见个性化3D打印矫形器,包括矫形器适用症、特点及作用。 矫形器 PRESENTATION  总览 ·3D打印矫形鞋垫 ·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 ·3D打印颈椎枕 ·3D打印膝关节矫形器 ·3D打印腰椎枕 ·3D打印固定支具 01 个性化3D打印 ╱ 矫形鞋垫 ╱ 3D打印矫形鞋垫适用症:扁平足、高弓足、糖尿病足、拇外翻、足内外翻、踝内外翻、足部受力不均匀、骨盆倾斜、轻度代偿性脊柱侧弯、双下肢不等长等。 3D打印矫形鞋垫结合了人体运动的形式和运动学的原理,通过对前足、中足及后足生物力学改变,使足底压力获得重新分布,下肢力线得到矫正,足弓高度得到恢复,以达到预防、矫正的目的。 02 个性化3D打印 ╱ 脊柱侧弯矫形器 ╱ 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适应症:特发性脊柱侧弯等。 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常见骨科疾病,脊柱侧弯矫形器是目前常用且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法。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是根据患者不同需求,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体表据、结合生物力学分析和计算机电脑辅助设计,制定出个体化、舒适的矫形器。镂空设计使矫形器轻便、透气性能良好,增加穿着的舒适性与隐蔽性。 03 个性化3D打印 ╱ 颈椎枕 ╱ 3D打印颈椎枕适应症:颈椎曲度变直、反弓,颈椎病,颈椎易疲劳不适等。 正常人体颈椎是有一定生理曲度的,由于长时间低头等导致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继而引发颈椎病。 3D打印个性化颈椎枕,通过对颈部进行光学扫描与颈椎侧位X光检查,测量颈椎曲度,由专业矫形器师结合患者的情况设计个性化颈椎枕,并进行网格拓扑设计,最后通过3D打印工艺制作完成,进行颈椎曲度与颈椎周围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弹性的个性化矫正。做到精准矫正与治疗,避免矫正力度不够或矫枉过正。 04 个性化3D打印 ╱ 膝关节矫形器 ╱ 膝关节矫形器适用症:膝骨关节炎等。 “定制式增材制造膝关节矫形器”于2019年1月份获得了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是国内首个注册人制度下获批的由科研机构转化的3D打印医疗器械并入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典型产品。 通过对膝关节两侧分别施加大小不等的轴向拉伸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杠杆平衡原理及力的分解原理,产生一个向力较小侧方向的矫正力矩,在矫正力线、减轻患者患侧负荷的同时,对单侧(双侧)进行局部减荷,从而避免加剧软骨的磨损。 05 个性化3D打印 ╱ 腰椎枕 ╱ 腰椎枕适用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病等。 人的腰椎都有个弧度,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平躺的时候我们的腰椎部位是悬空的,这个时候腰椎没有任何的支撑,腰椎部位的肌肉也会处于一种拉伸的状态。如果躺的时间过久,就很容易导致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那么腰肌就更容易受损,甚至加剧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个性化3D打印腰椎枕根据患者腰椎曲线进行设计,枕上后将腰椎弧度支撑到正常范围内,避免长时间的悬空,减轻腰椎压力。 06 个性化3D打印 ╱ 固定支具 ╱ 3D打印固定支具适应症:骨折外固定、术后固定、肢体畸形矫正、血管瘤肢体活动度矫正等。 3D打印固定支具较传统康复支具有个性化设计、佩戴舒适、轻便透气等特和优势,解决了传统石膏不能碰水洗澡、闷热过敏、容易压迫磨损皮肤等问题。目前用于固定支具制造的3D打印材料可选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阻燃性、物理机械性能等。

王金武 2024-04-22阅读量57

五旬女子反复癫痫发作竟是海绵...

病请描述:  说起肿瘤,尤其是生长在脑部的肿瘤,人们往往闻之色变。有一种脑部“肿瘤”,大家对其知之甚少,但其发病率却不低——这就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其实,海绵状血管瘤属血管畸形,并非肿瘤。   浙江的王阿姨因为海绵状血管瘤频繁癫痫发作,饱受折磨,在经过伽马刀、药物等治疗无果后,辗转求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最终经功能神经外科特需专家杨忠旭教授手术治疗,成功切除“肿瘤”,转危为安,解除病痛。   海绵状血管瘤致反复癫痫发作   年过五旬的王阿姨于2022年8月份,在家中突发头晕,头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就感觉像中暑一样!”,并且全身乏力,无呕吐,无言语含糊等。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海绵状血管瘤。之后,王阿姨辗转求医,接受了DSA检查,伽马刀治疗,好转后出院。家人都以为王阿姨已经康复,但不曾想一年后,2023年9月份,王阿姨在与家人发生口角时再次突发头晕,并且伴有四肢抽搐,头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休息2-3分钟后可缓解。再次求医,接受药物对症治疗。自此开始,王阿姨频繁出现上述症状。后慕名求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杨忠旭教授。   入院后,行海马MRI平扫+MRS+MRSI检查,MRS提示右侧海马Cho峰升高;扫及右侧颞叶深部(侧脑室颞角外下部)见一直径约15mm类圆形异常信号;右侧侧脑室颞角稍宽。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曾因右侧颞部海绵状血管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2次。杨忠旭教授结合患者症状,病史,磁共振、脑电图等系列检查,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及周围皮层为致癫灶。患者已经明确有反复出血史,手术指征明显,需行手术切除治疗,预防再次出血引起神经功能及癫痫等症状。   ▲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属血管畸形 并非肿瘤   杨忠旭教授介绍,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形似桑葚,由于血管造影检查时常无异常血管团的发现,故将其归类于隐匿型血管畸形。实际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属于脑血管畸形。之所以名字中带“瘤”,仅因为其形态像瘤而已。同样,“海绵状”也是依据其形态命名,因其“剖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有关该病的报告也日渐增多。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0.5%~0.7%,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因部分患者无症状,故确诊病例人群发生率仍无法确知。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30~4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如脑皮层、基底节和脑干等部位(脑内病灶),以及中颅窝底、视网膜和头盖骨等部位(脑外病灶)。   而且,约 19% 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癫痫(35.8%)、颅内出血(25.4%)、神经功能障碍(20.2%)和头痛(6.4%)。无临床症状者占12.1%,有的患者有一种以上的临床表现。如病变发生出血,则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有的海绵状血管瘤逐渐增大,产生占位效应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逐渐加重。临床病程变异较大,可以有急性或慢性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缓解期或进行性加重。   精准定位下 杨忠旭教授团队成功切除癫痫病灶   杨忠旭教授表示,此次手术,不但要切除海绵状状血管瘤,还需要切除与癫痫放电传播有关的区域及继发性致痫区域。合并癫痫的海绵状血管瘤,除切除血管瘤病变本身外,应尽可能一并吸除周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并将癫痫放电皮层给予处理,这样方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由于“血管瘤”位于右侧颞叶深部,极为接近脑干,稍有损伤后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手术存在较大风险和难度。杨忠旭教授团队经过认真地术前讨论,决定行神经电生理、皮层电刺激定位技术辅助下的癫痫灶切除术。   术中电生理监测、皮层电刺激定位技术共同协助下就等于为手术中病灶准确切除加上“双保险”。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最大程度保全功能的情况下更准确的切除病灶。皮层电刺激定位技术通过联合头皮电极所记录的脑电信号,可以在术中精准定位切除脑组织病变范围。 ▲ 杨忠旭教授在为患者手术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1月20日上午,杨忠旭教授团队顺利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中,杨忠旭教授严格沿瘤脑边界分离肿瘤,最终利用娴熟的解剖和显微技术将“血管瘤”在内的异常放电区域顺利切除。术后,王阿姨肢体活动正常,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头晕、呕吐、四肢抽搐等症状消失,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杨忠旭教授提醒,由于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结构不同于正常血管,没有内皮组织,非常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但其发病又比较隐匿,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多在成年后发病。有家族史的人群要提高警惕,进行必要的筛查。   手术切除病变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治疗方法。病灶反复小量出血、癫痫和重要功能区的占位效应,是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适应证的主要考虑因素。对于很小的病灶,也无症状的病例可以随访观察。对于一部分病例病灶部位不宜进行切除、无法耐受切除性手术的可以采用伽玛刀治疗。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3-05阅读量263

多发脂肪瘤皮肤像癞蛤蟆一样,...

病请描述:导语: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多发生在皮下组织,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它可生长于身体任何部位,好发于四肢和躯干。常表现为单个和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触摸上去有一种硬坨一样的感觉。除非肿瘤体积较大影响活动,或因压迫神经引起疼痛,一般没有症状。脂肪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变化极其缓慢,但少数瘤体经过长年累月的生长可形成巨大肿块。它们可能单个出现,也可能多个同时存在。脂肪瘤的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达到数十厘米。多发脂肪瘤可能影响美观,看起来有点像癞蛤蟆皮肤一样,多处突起,引起观感不适。随着年龄增长,脂肪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当出现多个脂肪瘤时,我们称之为多发脂肪瘤。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脂肪瘤就是多发性脂肪瘤,很多人都是多发性脂肪瘤,有时候只是其他脂肪瘤还没被发现。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往往有家族遗传史,有的部分脂肪瘤伴有疼痛。一般可以选取体积较大或有症状的肿块切除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脂肪瘤极少恶变,对身体没有大的危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发脂肪瘤的成因、症状及微创治疗、预防的相关医学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摆脱困扰。 一、脂肪瘤的成因、症状及诊断 脂肪瘤的确切成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认为,遗传、饮食习惯、肥胖、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与脂肪瘤的发生有关。此外,年龄增长也可能增加长脂肪瘤的风险。体表脂肪瘤一般生长在体表的皮下,如长在肩、颈、胸、臀、四肢近端等部位。也有长在深部的脂肪瘤,如长在肌间隙、组织间隙、腹膜后间隙。脂肪瘤的瘤周有一层薄膜包囊,内有被膜分成叶状的成群脂肪细胞,总的来说,中年人、女性长脂肪瘤的比例要高一些。 体表的脂肪瘤多数是良性的,摸上去较软,大部分没有按压痛感,手推时发现边界清晰,按压有波动感,对生活乃至生命没有太大影响。但皮肤表面可见肿块,看起来有点像癞蛤蟆皮肤一样,多处突起,影响美观。肿块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压痛。位于关节附近的脂肪瘤可能导致活动受限。多发脂肪瘤可能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 一般的脂肪瘤,在临床上通过医生检查,依据外观和临床表现就能够诊断。多发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医生会通过触诊、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和质地来判断是否为脂肪瘤。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进行彩超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认诊断。体表的脂肪瘤容易与粉瘤、浅表血管瘤、淋巴管瘤和神经纤维瘤混淆,但可以通过彩超最终确诊。良性脂肪瘤一般摸上去光滑、柔软、活动。反之,如果肿物在短期内快速增大,或者出现不光滑、质地逐渐坚硬、固定于皮下等现象,则要尽快就医,必要时切除,以排除恶性肿块。部分较难判断的,可以切除后,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二、多发脂肪瘤的治疗及术后注意事项 脂肪瘤对药物和放疗、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会留下疤痕,复发概率较高,很多患者不愿采用。多发脂肪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针对小型、无症状的脂肪瘤,包括观察、饮食调整和运动等。对于有症状或多发脂肪瘤,看起来有点像癞蛤蟆一样的皮肤,影响学习、生活或工作,有心理压力者,手术治疗是理想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1.局麻微创治疗:如特有设备微创小切口旋切或溶脂碎脂抽吸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冷冻治疗和化学消融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采用特有设备微创小切口旋切或溶脂碎脂抽吸治疗,只有3-4毫米小切口,在彩超引导及监控下基本可以完全取出,损伤小,疤痕小,局麻不痛无明显副作用。激光治疗是利用激光热量破坏脂肪瘤组织,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但是疗效不确切,容易残留。射频消融则是通过射频电流加热脂肪瘤组织,使其凝固、坏死,但进程时间长。冷冻治疗是利用低温作用于脂肪瘤组织,使其逐渐坏死、脱落,但可能会有坏死后的疤痕残留。化学消融是将化学药物直接注入脂肪瘤,使其逐渐缩小,容易不彻底。2.传统手术:局麻下切除肿瘤,但术后可能留下疤痕。脂肪瘤有多大,伤口疤痕就可能有多大,一辈子遗留遗憾的疤痕外形。假如伤口在胸前或肚脐周围部位,可能长疤痕疙瘩导致非常明显。术后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3.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4.定期复查,观察脂肪瘤变化。 微创治疗则具有以下优势:1.创伤小:微创治疗采用旋切刀或细小抽脂针头,对皮肤造成的创伤极小。2.恢复快:微创治疗无需开刀,术后患者即可正常活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3.安全性高:微创治疗采用局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的风险。4.疗效显著:微创治疗能有效消除脂肪瘤,改善患者症状。 多发脂肪瘤虽然可能影响美观和引起不适,但通过适当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摆脱困扰。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多发脂肪瘤,请来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找欧阳志主任就医,以便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多发脂肪瘤虽然影响美观,但通过微创治疗,您可以轻松摆脱困扰。在治疗过程中,请务必遵循医生建议,注意术后护理,早日康复。 三,是不是胖人就容易长脂肪瘤?如何预防? 其实脂肪瘤与肥胖、与体形的关系不大,很多很瘦的人也会长脂肪瘤,这更多和代谢有关,有高血脂的人比一般人得脂肪瘤的可能性要大些,影响代谢的因素也会影响脂肪瘤的生成。   如何预防?生活中要注意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譬如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转化为能量,但是酗酒时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内分泌出现紊乱,从而刺激脂肪瘤形成或使原来的脂肪瘤体生长变大。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规律饮食对脂肪瘤患者极其重要。早餐尽可能吃那些含植物油的食品。建议尽可能的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身体脏器的新陈代谢,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皮下或内脏、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脂肪瘤。因此,脂肪瘤患者在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肥肉、鸡、鸭和加工的肉制品等。此外,鱼子、鱿鱼、动物内脏均应严格限食。  

欧阳志 2024-02-27阅读量194

胆囊息肉发病原因及治疗01

病请描述:胆囊息肉样病变(PLG),又称胆囊隆起病变,是指由胆囊壁向胆囊腔的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临床上,胆囊直径大于15毫米的息肉样病变,多数是恶性的。胆囊息肉的临床分类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是不同的,最广泛使用的分类是肿瘤性与非肿瘤 息肉。非肿瘤 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腺瘤 息肉、腺肌增生、炎 息肉,肿瘤息肉包括平滑肌瘤、腺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胆囊息肉应根据其病理类型分类:胆固醇病变、良性非胆固醇病变和恶性病变。胆囊切除术后息肉病理活检显示息肉多为良性病变。胆囊息肉高度隐蔽,通常无症状,早期容易被忽视。 大部分PLG是腹部超声检查不经意发现的。然而,大多数胆囊息肉如继续生长,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导致急性胆囊炎。此外,一些息肉特别是对于直径超过10mm的息 肉有潜在的恶性危险。然而,胆囊恶性肿瘤多数在晚期才被发现,其预后远不如早期发现。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虽然较为罕见,但胆囊癌占所有胆道肿瘤的80-95%。因此,胆囊息肉应当进行定期复查,超过1厘米的息肉恶性肿瘤可显著增加,是预防胆囊切除术的指标。 1、胆囊息肉的发病率 根据各类研究报道,胆囊息肉的患病率差异很大,影像学方法检出率1.3%-12.8%,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学方法检出率高达13.8%。有研究调查台湾34669人,发现台湾胆囊息肉检出率为9.8%,而在欧洲社会,这一数据为1.4%-6.9%。研究表明,亚洲地区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造成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可能与研究地区、人种及生活方式、检测水平和调查方法有一定关联。这种差异是相关的,但总体数据显示近年来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其原因可能是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此外,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也随着健康体检人数的增加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的提高而提高。目前,胆囊息肉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尚未定论。 2、胆囊息肉病理分型 病理上,胆囊隆起性病变可分为两种即肿瘤 息肉(腺瘤和腺癌)和非肿瘤 息肉(胆固醇息肉、炎 息肉、腺肌病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比较科学的分类为Rosai的分类方法,胆囊隆起性病变可分为胆固醇息肉、炎 息肉、腺肌瘤、腺肌瘤病、腺瘤样增生等。胆固醇息肉为良性病变,胆囊壁粘膜胆固醇沉积异常所致,肉眼可见线性黄色条纹,周围粘膜充血,这通常被称为“草蓦样胆囊”。在显微镜下显示结构为黄色,有小叶,绒毛顶部泡沫细胞覆盖完整的上皮细胞,通常被认为是胆固醇沉积的形态学变化。炎 息肉:伴有慢性炎症的胆囊壁,以纤维化、肌层肥厚或泡沫巨噬细胞结节状聚集为特征。镜下可见细胞膜被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出现正常、萎缩、增生、化生等变化,这些变化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腺肌病和腺肌病:胆囊内胆汁压力升高,压迫胆囊壁,导致胆囊壁腺管结构不规则。覆盖有柱状或立方状上皮,可能含有结石。罗阿氏窦合并肥厚肌层,称为腺肌瘤(局灶性结节)和腺肌病(弥漫性病变)。病变可累及胆囊的任何部分,但大多数病例位于胆囊底部,形成清晰的病变。腺瘤性增生与腺肌瘤相似,它继发于炎症及结石的茹膜改变。与胃肠道相应病变相似,可见管状、管状绒毛(管状乳头状)或绒毛(乳头状)生长,可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化生。大多数管状腺瘤由幽门腺组成,在某种程度上通常是不典型的。他们中的少数为局部浸润癌或原位癌,恶性转化的可能性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本文选自王凯旋等,胆囊息肉发病及诊疗研究概况。 原文链接地址: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病与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3-10-12阅读量1060

激光去疤,美好身材秀起来!

病请描述: 又到露腿秀腰、亮身材的季节,亲爱的烧烫伤患者,你是否因为某处的疤痕懊恼不已?去医院就诊,又害怕动刀子手术切除疤痕? 别担心,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科的激光治疗,免除你的烦恼!   瘢痕的激光治疗 瘢痕是各种创伤愈合后正常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相比于正常皮肤组织(图1a、1b),瘢痕组织以成纤维细胞(Fb)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图1c)为其特点。瘢痕防治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方式,近年来非手术治疗中激光发展迅速,愈显优势。  1960年美国T.H.Maiman 博士制成世界第1台激光器。1984年Apfelberg等首次报道将氩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用于治疗瘢痕疙瘩。此后,医用激光用于瘢痕的尝试逐渐增多。2004年出现点阵治疗模式后,瘢痕的激光治疗取得突破,临床应用开始普及。 激光治疗瘢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选择性光热解效应与点阵光热分解理论。根据选择性光热分解理论,特定波长、能量与脉冲宽度(即脉冲持续时间)的激光可选择性破坏靶色基(如血红蛋白、黑色素和水),进而达到治疗效果。点阵光热分解作用的概念,即将激光的光斑分解成很多均匀分布的微光斑,激光从微光斑处深入真皮形成柱状光热作用或光热损伤区,破坏、分解瘢痕组织中过度沉积的胶原蛋白等基质,进而启动组织修复、胶原重排等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诞生于1964年,它能释放10600nm红外线激光,其靶色基是水。由于皮肤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含大量水,吸收激光产生的大量热可使组织即刻气化。点阵微光斑气化区周围的组织受热后引起胶原收缩,能够有效刺激真皮胶原纤维增生,并促进其重排。若联合应用超脉冲和连续脉冲技术,可实现在完成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皮肤纹理和色素病变。 2015年至今,我科共引进2台国际最先进的瘢痕治疗专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设备。5年时间里,治疗已达八千多人次,在改善瘢痕外观形态、预防瘢痕挛缩、改善生长发育期儿童的瘢痕牵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对二氧化碳激光的多种手具,和多种不同作用模式的探索研究和经验总结,针对各种瘢痕、皮肤色素性改变、表皮赘生物等的治疗,烧伤康复中心激光团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案体系,我科国际知名专家谢卫国主任已多次受邀在澳大利亚、英国、印度及国内各地介绍经验,参与制定瘢痕治疗临床指南,并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成为国内瘢痕激光治疗的开拓者之一,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 脉冲染料激光 1981年Greenwald等证明闪光灯泵浦的染料激光(PDL)可选择性破坏血管,其波长577 nm接近血红蛋白的吸收峰。1989年第l批皮肤染料激光器进入市场。为增加激光对皮肤组织的穿透深度,临床上将常用的PDL波长从最初的577 nm调整为585或595 nm。目前常用的PDL发射585nm或595nm的光,脉冲宽度在毫秒级,光斑3~12nm,用于治疗PWS(鲜红斑痣)、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充血性瘢痕等各种血管性皮肤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常见的副作用是紫癜,一般7~10日消退。 我科于2017年引进美国595nm脉冲燃料激光用于治疗充血性增生期瘢痕,封闭瘢痕组织中扩张的毛细血管,以达到减少瘢痕充血和营养来源的目的,从而抑制瘢痕增生。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已达五千多人次,激光术后效果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认可。 瘢痕激光治疗时机 针对瘢痕的防治,建议超过十四天愈合,有疤痕增生趋势的创面,基本愈合时即可开始激光干预,以取得防治瘢痕的最佳效果。激光干预越早,次数越多,改善、抑制瘢痕的效果越好!   激光术前准备 激光术操作不复杂,但还是需要一定的准备工作: (1)保持瘢痕部位皮肤清洁,确保无激光过敏史; (2)激光的光热作用,会使皮肤有痛感,故术前需敷用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乳膏)1小时,如患儿依从性较差可考虑全身麻醉。   术后注意事项 激光术后,皮肤表面会有伴痛感的轻微皮损。术后需注意皮肤护理: (1) 保持瘢痕部位皮肤清洁,无污染; (2) 外用多粘菌素B、生长因子凝胶等预防皮肤感染,并促进皮损愈合(一般1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3) 注意防晒,避免烟酒、辛辣刺激性饮食。   除上述常规的瘢痕激光治疗,我科激光团队在未来还将开展光子嫩肤、祛色沉、祛斑、祛痘印,以及脱毛等业务,届时将打造更加专业、全面的烧伤康复中心激光团队,造福更多瘢痕病人及求美者。(文:胡卫刚、刘成阳)

谢卫国 2023-06-06阅读量8937

鼻出血是季节原因?与鼻炎有何...

病请描述:  医生呀,我家宝宝经常半夜会鼻出血,吓人呀,是鼻炎?不会是白血病吧!?  大夫呀,我每年秋冬季节就容易鼻涕带血丝,偶尔还会大量出血,是何原因?  医生,我每天早晨起床后,擤鼻涕,都会鼻涕带血丝,偶尔倒吸鼻涕,吐出来的痰里也有血块,怎么回事呀?  这里,提醒大家,白血病确实会有鼻出血症状,但是,既然是白血病,就还会有牙龈出血,皮肤紫斑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与白血病相关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会有发热、面色苍白、贫血、容易心慌、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没有这些伴随症状,不必大惊小怪。 那么,鼻出血到底有哪些原因呐? 明显的外伤,譬如车祸、跌伤、撞伤、打伤及挖鼻、揉鼻等引起鼻出血之外,还有以下常见的原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慢性鼻炎,慢性过敏性鼻炎导致鼻黏膜脆性增加,经常鼻塞或鼻痒而不断揉鼻子,加上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很容易导致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时,凸突面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黏膜容易干燥,以致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  3,爱吃辣椒、爱吃瓜子、爱吃薯片,或者成年人有抽烟喝酒习惯时,容易导致肺胃热盛,也就是容易上火,导致鼻腔干燥而出血。  4,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等,也会导致鼻出血。需要鼻部CT或者鼻镜检查明确诊断。  5,高血压、动脉硬化、顽固性便秘等,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6,血小板减少、药物性血管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有鼻出血现象。需要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处理 首先,要保持冷静,以免因精神因素引起血压升高、出血加剧。然后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 1、自我处理。指压法:可向鼻腔内塞入棉球(避免使用粗糙的纸),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此方法可以凑效。有高血压的患者需先测一下血压,如果血压高,应口服降压药(但老年患者血压不可降得过快,以免脑供血不足、血栓形成等)。如果出血量较大,则需要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避免或减少步行及活动)。 2、医生常用止血方法:(1)烧灼法;(2)鼻腔填塞:填塞物有凡士林油纱条、止血套、气囊或水囊、膨胀海绵、止血海棉、明胶海绵、藻酸钙纤维、纳吸棉等;(3)鼻内镜电凝止血;(4)动脉栓塞(5)血管结扎术;(6)鼻中隔手术:鼻中隔黏膜划痕及鼻中隔偏曲矫正;(7)使用止血药物;(8)其他:对于鼻腔或鼻窦肿瘤引起的,应视具体情况先止血后手术切除肿瘤,或采用放疗,或结扎颈部血管以止血。 预防 1、空气加湿:空气干燥可诱发鼻出血。 2、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勿用力擤鼻、止咳。 3、吃易消化软食,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应定期防治原发病。 儿童应纠正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不良习惯。

耳鼻咽喉科 2023-03-09阅读量4295

养猫需谨慎---猫抓病

病请描述:撸猫后家人如有淋巴结肿大,发热,需除外猫抓病(美国每年门诊有1万2千例病例)。如家里有移植后、艾滋病、儿童等免疫力低下者,不建议养小动物。但人生无绝对的对和错,就像吃饭多了容易得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开车或走在马路上可能会有车祸,车祸意外死亡的要比新冠死亡还要多,撸猫可缓解甚至治愈精神和心理压力,不能一棒子打死,总之,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   猫抓病 (Cat scratch disease ,CSD) 是一种传染病,通常以自限性区域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然而,CSD 的表现可能包括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和眼部受累。   微生物学 尽管对 CSD 的临床描述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但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感染证据出现在 1983 年,使用 Warthin-Starry 染色法证明34 例 CSD 患者中有29 例淋巴结淋巴中存在小的多形性生物体(医学没有绝对的100%,14.7%就是检测不到),血清学和培养证明汉赛巴尔通体是大多数 CSD 病例的病原体。在人和猫中,基于PCR确定了两个主要的汉塞巴通体(B. henselae)基因型群:Houston-1 血清型和 Marseille 血清型。还描述了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猫抓病。此外,散在的罕见 CSD 病例可能由Afipia felis、B. clarridgeiae和可能其他尚未鉴定的挑剔生物引起。在 HIV 和移植后免疫力低下患者中,亨氏芽孢杆菌可引起细菌性血管瘤病 (BA)、肝炎紫癜和脾炎。 发病 CSD 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疾病表现由局部感染引起,如淋巴结肿大,或由血源性播散性感染引起,如神经视网膜炎或内脏器官受累。猫是汉塞巴通体的天然宿主,该生物体会导致红细胞内菌血症,这种菌血症在某些猫中会持续一年或更长时间。在将.汉赛巴尔通体接种到人体内后,该生物体通常会引起局部感染,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在人类宿主内,汉赛巴尔通体侵入内皮细胞,引起与促炎级联激活相关的急性炎症反应。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一些患者的感染是局部的,而其他人则发展为播散性疾病。一些证据表明,主要组织相容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B27 的存在可能使汉塞双歧杆菌感染患者易患葡萄膜炎。 流行病学 CSD 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中,很少引起严重疾病。虽然最常见的是儿童和年轻人的疾病,但在以色列进行的一项监测研究发现,在 846 名免疫功能正常的 CSD 患者中,有 52 名 (6%) 年龄≥60 岁。在实体器官移植和造血细胞移植后的患者中已经描述了全身性 CSD。 来自美国、欧洲、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SD 具有全球分布。在德国的一项研究中,454 名原发性头颈部肿块患者中有 61 名 (13%) 被确诊为 CSD。在美国,一项针对 65 岁以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确定了 2005 年至 2013 年诊断为 CSD 的 13,273 名患者,在这项研究中,每年门诊诊断出约 12,000 例 CSD 病例,每年有 500 例 CSD 患者住院。这些病例呈季节性分布,在 1 月、夏末和秋季达到高峰。在此分析中,居住在美国东南部的人群(6.4 例/100,000 人)和 5 至 9 岁儿童(9.4 例/100,000 人)的 CSD 发病率最高。在美国,非典型 CSD(涉及眼睛、心脏、肝脏、脾脏等)的发病率估计为 0.7 例/100,000,最常见于 15 至 49 岁的个体。 我国研究较少,可能与该病可自愈,漏诊有关。   传播 现有数据表明,CSD 可由感染B的猫抓伤或咬伤引起,以及接触感染的猫蚤。猫的唾液与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表面(例如嘴巴和眼睛)接触也可能传播给人类。虽然猫是主要宿主,但在接触狗后可能会发生 CSD 的罕见病例可能是由跳蚤叮咬引起的。极少数情况下,CSD 发生在家庭中多人。 多条证据表明 CSD 与接触猫有直接联系,尤其是幼猫和有跳蚤的猫。猫蚤在猫对猫水平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项针对加利福尼亚北部 205 只猫的研究中,56% 小于一岁的猫和 34% 大于一岁的猫都记录了该菌血症。此外,90% 一岁以下的猫和 77% 一岁或以上的猫的汉塞巴通体血清学检测呈阳性。大多数猫感染了汉塞巴通体没有表现出感染的临床症状。    跳蚤也与 CSD 的传播有关。在一项针对 60 名 CSD 患者(病例)和 56 名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的研究中,暴露于小猫(15倍风险增高)、被小猫抓伤或咬伤(27倍风险增高)以及有一只带跳蚤的小猫(29倍风险增高) 在病例中比对照组更常见。在对猫舍中的汉塞巴通体抗体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跳蚤感染是与高血清阳性率最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跳蚤感染的局部治疗可能有助于防止汉塞巴通体从跳蚤传播给猫。例如,一项研究评估了使用外用塞拉菌素来预防传播12 只暴露于汉塞巴通体阳性跳蚤的猫中的汉塞巴通体。其中六只猫在接触跳蚤前三天和接触跳蚤一天后接受了局部 6% 的塞拉菌素治疗,六只猫未接受任何治疗。接受治疗的猫均未感染;然而,所有未经治疗的猫都出现了汉塞巴通体菌血症。 临床表现 CSD 在 85% 至 90% 的儿童中表现为生物体接种部位附近的局部皮肤和淋巴结疾病。然而,在某些个体中,微生物会传播并感染肝脏、脾脏、眼睛或中枢神经系统。局限性疾病患者通常有自限性疾病,而播散性疾病患者可能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老年 CSD 患者更有可能表现出非典型特征。老年组的淋巴结炎较少见(77% 对 94%)。相比之下,老年组更有可能出现全身不适(71% 对 51%)和非典型表现(33% 对 14%),包括心内膜炎、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由于这些原因,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人从出现症状到诊断为 CSD 的时间延迟了 >6 周(年轻组为 30% 对 13%)。 皮肤表现 —  CSD 通常始于接种部位的皮肤损伤,常在病原体进入皮肤后 3 到 10 天出现,通常会经历水疱、红斑和丘疹阶段。不太常见的是,原发性接种病变可以是脓疱或结节。亦有甲沟炎(疼痛性甲周炎症)的报道。原发性接种损伤通常持续一到三周(范围从几天到几个月)。仔细检查指间、皮肤褶皱和头皮会增加发现原发接种病灶的机会。大约 5% 至 10% 的病例发生皮肤以外的接种部位,包括眼睛(非化脓性结膜炎、眼部肉芽肿)和粘膜(口腔溃疡)。接种损伤通常引起轻微症状并且愈合时不留疤痕。 CSD 的其他不常见皮肤表现包括短暂性黄斑和丘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淋巴结肿大 — 区域性淋巴结肿大是 CSD 的标志。在病原体接种到皮肤后约两周(范围,7 至 60 天),接种部位附近会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的位置通常与接种部位相关。最常见的部位是腋窝、滑车上、颈部、锁骨上和下颌下淋巴结,但也有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的报道。 淋巴结几乎总是触痛,通常有覆盖皮肤的红斑,偶尔化脓(10% 到 15%)。节点大小通常在 1 到 5 厘米之间,但可能会扩大到 8 到 10 厘米。与 CSD 相关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会在 1 到 4 个月内消退,但有报道称淋巴结肿大会持续 1 到 3 年。大约 85% 的 CSD 患者出现孤立性淋巴结肿大。不太常见的是,患者在同一解剖区域出现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在另一项研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例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单个或多个淋巴结),其余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几个解剖部位有肿大的淋巴结,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很少见。 内脏器官受累 — 内脏器官受累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 CSD 表现,尤其是在儿童中;内脏器官 CSD 可累及肝脏、脾脏或两者。患者可能有持续性发烧、腹痛和/或体重减轻。大约一半内脏器官受累的儿童在体检时有明显的肝肿大或脾肿大;触诊时肝脏可能有触痛。许多内脏受累的患者没有伴随的外周淋巴结肿大。在一项系统评价中,832 名 CSD 患者中有 100 名 (12%) 有脾肿大,但这些患者并未记录到肉芽肿性脾炎。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扫描通常会显示肝脏和/或脾脏中散在的多处缺损,如果进行活检,则会显示坏死性肉芽肿。现在很少进行活组织检查,因为临床和影像学发现非常具有播散性 CSD 的特征。这些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区。红细胞沉降率 (ESR) 或 C 反应蛋白 (CRP) 通常升高,肝功能检查可能轻度异常。 不明原因发热(FUO) — 在初步评估不明原因发热 (FUO) 和持续发热时,应考虑该菌感染,尤其是儿童。对 146 名患有 FUO 和长时间发烧的儿童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分析发现,该菌是第三大最常见的传染病诊断。尽管这些儿童中的一些表现出与典型的 CSD 或肝脾受累一致的体征和症状,但七名确诊的感染患者中有三名出现了 FUO,并且没有典型或肝脾 CSD 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然而,汉塞巴通体感染已被描述为成人 FUO 的一个原因。在一系列 66 例因以色列汉氏双歧杆菌引起的长时间发热患者中,几乎 80% 是成年人;大约一半的患者出现长时间持续发热,而另一半患者出现长时间的回归热模式。 眼部表现 —  CSD 的眼部表现包括 Parinaud 眼腺综合征、神经视网膜炎、乳头炎、视神经炎和局灶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Parinaud 眼腺综合征 —  Parinaud 眼腺综合征是 CSD 的一种非典型形式,据报道在 2% 至 8% 的 CSD 患者中发生。Parinaud 眼腺综合征的特征是与结膜、眼睑或邻近皮肤表面感染相关的耳前、下颌下或颈部淋巴结的压痛区域淋巴结肿大。常见的主诉包括单眼红眼、眼内有异物感和过度流泪。一些患者的分泌物可能呈浆液性或大量化脓性。 有机体的接种通过猫咬伤或舔眼睛附近(或内部)发生,以及通过从另一个感染部位自我接种发生。由于 Parinaud 眼腺综合征的局部扩展,几乎不会出现严重的眼部、眼眶或视网膜并发症。 神经视网膜炎 — 在所有 CSD 患者中,约有 1% 到 2% 的患者发生神经视网膜炎。神经视网膜炎是一种由与黄斑渗出物相关的视神经水肿引起的急性视力丧失综合征;汉塞巴通体被认为是神经视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原因之一。一项针对神经视网膜炎患者的血清学研究表明,CSD 的高频率是神经视网膜炎的病因,该研究发现 14 名患者中有 9 名 (64%) 的 IgM 或 IgG 汉塞巴通体 滴度升高。 神经视网膜炎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烧、不适和单侧视力模糊。 ●患者通常有单侧受累,视力下降,常伴有传入性瞳孔缺陷。 ●视网膜发现可能包括出血、棉絮斑和深部视网膜的多个离散病变。 ●一些患者出现星状黄斑渗出物(称为“黄斑星”)。黄斑星是由于视神经乳头的血管渗漏所致,可以在荧光素血管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上看到。汉塞巴通体诱发的神经视网膜炎患者可能要到初次就诊后 1 至 4 周才会出现黄斑星,尽管神经视网膜炎已经消退,但渗出液可能会持续数月。 大多数神经视网膜炎患者似乎有良好的长期预后,尽管黄斑渗出物患者可能有残余缺陷,包括视盘苍白、对比敏感度降低和色觉改变。神经视网膜炎的其他并发症也有报道,包括黄斑裂孔伴玻璃体后脱离。 神经系统表现 —  CSD 患者存在多种神经系统表现,包括: ●脑病(最常见) ●横贯性脊髓炎 ●神经根炎 ●小脑性共济失调 脑病患者通常会在最初出现淋巴结肿大后大约 1 至 6 周出现突然的意识模糊和定向障碍,并可能进展为昏迷。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会出现癫痫发作,一些患者会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表现,例如脑血管炎导致的偏瘫。 在 CSD 脑病患者中,发现包括: ●大脑的正常 CT 扫描——大多数患者 ●脑脊液(CSF;通常 <50 个细胞/微升)轻度单核细胞增多——20% 到 30% 的患者 ●脑电图异常——大多数患者 尽管患者通常会在数周内从 CSD 脑病中康复,但有些患者会残留神经系统缺陷。   肌肉骨骼表现 —  CSD 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且常常致残的肌肉骨骼表现]。在一项针对以色列 913 例 CSD 患者的监测研究中,96 例 (10.5%) 有肌肉骨骼表现。这些包括肌痛 (6%)、关节炎或关节痛 (5.5%),以及不太常见的肌腱炎、骨髓炎和神经痛。 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手关节和肘关节最常受影响。尽管关节症状通常会消退,但有 5 名患者出现了慢性关节病。多变量分析确定了以下与关节病(关节炎或关节痛)显着相关的特征: ●女性 ●年龄大于 20 岁 ●结节性红斑 在上述研究之前发表的与 CSD 相关的骨感染的综述发现文献中报道了 47 例,中位年龄为九岁。骨痛和发热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最常受影响的部位是脊柱和骨盆带。   其他非典型表现 — 零星报告记录了 CSD 的罕见表现,包括深颈间隙感染、头皮焦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肺炎、胸腔积液、肺结节、感染性休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高钙血症。高钙血症与骨化三醇(维生素 D 的最活跃形式)的过量产生有关,并且似乎与肉芽肿形成有关。接受实体器官移植的个体可能有非典型表现,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噬血细胞增多症和类似于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内脏疾病。汉塞巴通体感染也可导致培养阴性的心内膜炎。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相似。   诊断方法 大多数 CSD 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例如局部淋巴结压痛,伴或不伴先前的原发性接种丘疹性病变。非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内脏器官受累和眼部或神经系统表现。 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最近与猫或跳蚤接触的病史,做出可能的诊断。 应使用酶免疫测定 (EIA) 或间接荧光测定 (IFA) 进行血清学检测,以尝试支持临床。 然而,血清学检测存在严重缺陷,血清学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具有特征性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患者存在 CSD。因此,对于有推测诊断的患者应开始经验性治疗。 大多数表现出 CSD 特征性体征和症状的患者不需要常规进行淋巴结或组织活检,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淋巴结或组织活检,例如全身症状的延迟消退(例如,超过 5 到 7 天) ,或者如果怀疑有其他诊断(例如,淋巴瘤或肺结核)。 如果获得活检样本,测试应包括组织学,PCR)测试和 Warthin-Starry 染色。PCR 检测证实了诊断,组织 Warthin-Starry 染色阳性为 CSD 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应进行检查其他疾病的测试。在对来自疑似 CSD 患者的 786 份淋巴结标本的分析中,在 786 份组织样本中的 391 份 (50%) 中鉴定出感染因子。虽然最常见的生物体是汉塞巴通体(245 名患者,31%),54 名患者(7%)被诊断出分枝杆菌感染。在 181 名适合组织学分析的标本可用的患者中,有 47 名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占分析患者的 26%,占总数的 6%),13 名患者被诊断为 CSD 并发疾病;350 名患者 (45%) 未获得诊断。CSD 的鉴别诊断将在下文讨论。   辅助检测 血清学 —— 两种血清学方法,间接荧光测定 (IFA) 和酶免疫吸附测定 (EIA),已被评估用于 CSD 的诊断,但市售的测定使用 IFA 测试。一般来说: ●IFA IgG 滴度 <1:64 表明患者当前没有巴尔通体感染;低阳性滴度可能代表既往感染。 滴度为 1:64 或 1:128 表示可能感染巴尔通体,应在 10 至 14 天内重复检测。滴度≥1:256 强烈提示活动性或近期感染。 ●IgM 测试呈阳性强烈提示患有急性疾病(或近期感染),但 IgM 的产生通常很短暂。因此,急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可能难以捉摸。 然而,如果临床高度怀疑疾病,血清学检测阴性不应排除 CSD。尽管一项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更高比例的疑似 CSD 患者的间接 IFA亨氏杆菌IgG 滴度≥1:64(88% 对 3%),但随后来自欧洲的四项研究报告了B.henselae IgG 滴度≥1:64 的问题。 IFA 测试,包括较差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对 156 名疑似B. 汉塞巴通体 IgG滴度为 1:128 或 1:256的患者分别有 34% 和 24%。 培养 —  汉塞巴通体是一种挑剔、生长缓慢的革兰氏阴性细菌,需要特定的实验室条件才能实现最佳生长。主动与微生物实验室沟通很重要;通过告知他们巴尔通体是一种潜在的诊断,实验室可以优化培养技术并将潜伏期至少延长 21 天。例如,血培养样本应收集在儿科或成人隔离管(Wampole,Cranbury,NJ)或含有乙二胺四乙酸 (EDTA) 的血液试管中,以增加分离 汉塞巴通体 的可能性。 将样品接种到添加了 5% 兔血的巧克力琼脂或心浸液琼脂上可增强生物体与亚培养物的分离。最佳情况下,微生物实验室应使用新鲜的琼脂平板,并在 35 至 37ºC 的 5% CO 2中孵育至少 21 天。即使采用最佳技术,大多数 CSD 患者也没有从血培养中分离出汉塞巴通体。 从组织样本中分离汉塞巴通体仍然非常困难,但据报道,通过将组织匀浆直接接种到琼脂上并与牛内皮细胞单层共培养,可以在 HIV 患者中成功分离。 组织病理学 — 原发接种损伤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真皮中的无细胞坏死区。组织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多层围绕坏死区,最内层常呈栅栏状排列。组织细胞周围有一个淋巴细胞区;多核巨细胞可变地存在。虽然这些发现支持 CSD 的诊断,但不应将其视为确诊。 受累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发现是非特异性的,取决于疾病的阶段。最初存在淋巴样增生,随后发展为星状肉芽肿。淋巴结中心无细胞且坏死;这些区域周围有组织细胞和外周淋巴细胞,类似于皮肤样本中的发现。微脓肿经常发展,并可能在后期融合。 Warthin-Starry 染色可能会在受累淋巴结坏死区和皮肤的原发接种部位显示呈链状、团块状或细丝状的脆弱的多形性汉氏杆菌。虽然阳性 Warthin-Starry 染色不能提供 CSD 的明确诊断,但如果结合相符的临床发现进行观察,则强烈建议诊断为 CSD。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可以通过 PCR 检测眼内液以确认巴尔通体神经视网膜炎的诊断。 不同的 PCR 测试利用了几个不同的巴尔通体基因区域的扩增。尽管这些 PCR 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并且可以区分不同的巴尔通体物种,但灵敏度(准确性)并不是最佳的,估计范围为 40% 到 76%。 当对组织标本进行 PCR 时,活检的时间可能会影响结果。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感染的前六周内进行 PCR 检测,则更有可能呈阳性。在这项针对 61 名 CSD 患者的研究中,进行该检测的 212 个淋巴结标本中只有 10 个 PCR 呈阳性;结果呈阳性的 10 名患者中有 9 名的病程少于六周。 血液 PCR 检测不应用于疑似 CSD 患者的常规评估。CSD 淋巴结炎患者血清样本的 PCR 检测灵敏度 <20%。尽管对 CSD 表现不典型或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人进行血液 PCR 检测是合理的,但敏感性仍然较低。例如,在一项针对巴尔通体心内膜炎患者的研究中,70 份血清样本中有 25 份 (33%) PCR 呈阳性,而对瓣膜组织进行的 52 份 PCR 检测中有 48 份 (92%)。 皮肤测试 —  CSD 皮肤测试是纳入 CSD 原始诊断标准的测试之一,现在已不再使用,因为首选其他更特异和更灵敏的诊断工具。此外,皮肤试验抗原未广泛使用、未标准化,并且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的批准。   鉴别诊断 发热和淋巴结肿大 — 在评估淋巴结肿大和发热患者时,重要的是要考虑其他和/或并发诊断,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必要时细菌二代基因测序和活检。触痛淋巴结的存在提示感染原因。鉴别诊断部分取决于个体的症状、他们旅行或居住的地方,以及他们是否与动物或生病的人有过密切接触。例如: ●细菌性腺炎–细菌性腺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 A 组链球菌引起。如果患者对针对这些常见细菌性病原体的初始抗菌方案没有反应,则应考虑 CSD,特别是如果患者有 CSD 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例如,接触小猫或猫)。 ●分枝杆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淋巴结肿大。尽管临床上很难将结核病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结炎区分开来,但对于流行地区的患者应怀疑结核病。分枝杆菌性淋巴结炎的诊断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淋巴结材料的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确定的。 ●病毒相关淋巴结肿大–病毒相关淋巴结肿大通常与EB病毒、巨细胞病毒或HIV感染有关。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弥漫性淋巴结肿大,而与 CSD 相关的淋巴结肿大通常局限于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此外,病毒相关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具有特定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例如生病接触或高危暴露。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和 CSD 都与腺病和猫接触有关。然而,与弓形虫病相反,CSD 患者的淋巴结通常有压痛,常有覆盖皮肤的红斑,偶尔会化脓。血清学检测或活检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情况。 ●其他病原体——伴有皮肤接种损伤的淋巴结肿大可由诺卡氏菌属、土拉弗朗西斯菌、红斑丹毒杆菌、炭疽杆菌或鼠疫耶尔森菌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其他罕见感染原因包括组织胞浆菌病和孢子丝菌病。对特定病原体的评估应以患者的接触史(例如跳蚤、蜱、水)和原发病灶的位置为指导。 恶性肿瘤可能与 CSD 混淆,包括淋巴瘤、乳腺癌和肉瘤。其他非感染性原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囊肿、川崎病、菊池病和结节病。 神经视网膜炎 — 对于神经视网膜炎患者,应考虑除 CSD 以外的其他病因,包括结节性乳头炎、梅毒性周围神经炎、肺结核、莱姆病,罕见情况下还包括弓形体病、弓蛔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假性脑瘤也可以类似于不太常见的双侧 CSD。   治疗 个人建议对所有 CSD 患者进行抗菌治疗。 ●对于以淋巴结炎为唯一表现的患者,建议单药治疗。尽管许多淋巴结炎患者在没有特定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症状会逐渐消退,但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为了预防严重并发症,因为多达 14% 的患者会出现病原体播散,并可能感染肝、脾、眼或中枢神经系统。此外,现有数据表明,CSD 的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在一项针对 29 名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的 CSD 儿童和成人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 14 名患者中有 7 名在治疗后的头 30 天内实现了 80% 的淋巴结体积减少。 然而,一些专家不建议治疗表现为单纯性淋巴管炎的 CSD ,不治疗的主要理由是大多数人可自愈而没有并发症,并且表明抗菌治疗有益的可用数据非常有限。  对于淋巴结炎患者,建议使用为期 5 天的阿奇霉素疗程(如上表)。在 30 天的随访期间,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 14 名患者中有 7 名的淋巴结体积减少了 80% 或更多,高于安慰剂组。 对于阿奇霉素不耐受的患者,建议使用克拉霉素、利福平或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进行7 到 10 天的疗程。使用这些替代方案治疗 CSD 仅在小病例系列中得到评估。对于成人,环丙沙星也可能是一种替代药物,因为它已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取得明显的临床成功。 对于三到四个星期后对治疗无反应的淋巴结炎患者,需重新评估患者除外鉴别诊断。如果 CSD 仍然是最可能的诊断,需重复使用上述剂量的阿奇霉素5 天疗程,并加用利福平5 天。 ●对于感染更严重的患者(例如,肝脾疾病、神经系统和眼部疾病),建议采用包括利福平在内的联合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治疗神经视网膜炎和难治性淋巴结炎,可能需要辅助治疗(例如,皮质类固醇和/或淋巴结抽吸)。 一般不建议手术引流;然而,对于某些感染对延长疗程无反应的患者,切除受影响的淋巴结可能是合理的。例如,在一个病例报告中,尽管进行了大约 9 个月的抗菌治疗,但免疫功能低下且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仍需要手术切除才能解决持续性感染。如果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并且 CSD 的诊断不确定,也可能需要淋巴结切除术。   肝脾疾病/不明原因发热 指导播散性 CSD 患者管理的数据有限。单独的抗微生物治疗通常就足够;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辅助性皮质类固醇。 方案的选择 — 对于肝脾疾病和不明原因发热等播散性疾病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加利福平治疗。另一种方案是利福平加庆大霉素。对于不能接受利福平治疗的成人,可以单用更高剂量的阿奇霉素。具体剂量建议见表。 患者监测 —— 没有特定的标志物或滴度可以用来确保治疗成功。监测临床反应和 C 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患有严重或持续性疾病的患者,给予辅助性皮质类固醇可能是合理的。对于肝脾疾病患者,一些提供者会在治疗后大约六个月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以证明病变正在消退。然而,如果患者已经经历了完全的临床治疗,则不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神经系统和眼部表现 CSD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并发症(例如,神经视网膜炎、Parinaud 眼腺综合征)和神经系统表现(例如,脑病)。 建议对所有有神经系统和眼部表现的患者进行治疗,以努力降低长期后遗症的风险,尽管一些报告表明患者可能会自行好转。 首选方案 — 神经系统和眼部疾病的最佳疗法尚不清楚。首选方法总结如下,并在表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成人和≥8 岁的儿童,建议使用多西环素加利福平。 ●对于 8 岁以下的儿童和不能服用多西环素的儿童,给予利福平加阿奇霉素或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 ●对于神经视网膜炎患者,治疗四到六周。对于患有 Parinaud 眼腺病或其他神经系统受累(包括脑炎)的患者,治疗 10 至 14 天。 一般来说,多西环素加利福平的组合应用最多,因为这种组合的经验最多。抗生素治疗似乎可促进视网膜炎的消退。此外,使用多西环素治疗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有广泛的临床经验。   其他注意事项 神经视网膜炎 — 对于神经视网膜炎患者,除了抗菌治疗外,还建议辅助使用皮质类固醇。此类患者应由眼科医生密切监测。 最佳皮质类固醇治疗方案尚不清楚。使用 1 mg/kg 的口服泼尼松持续两周,并在接下来的四个星期内逐渐减量,用药六周。尽管数据有限,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支持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神经视网膜炎,该研究纳入了 86 名具有 CSD 眼部表现(例如,神经视网膜炎、炎性椎间盘水肿、葡萄膜炎或血管闭塞)的患者。与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皮质类固醇加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随访中的视力改善明显更好(88% 对 50%)。在这项研究中,大多数患者是患有神经视网膜炎的成年人,并且大多数接受口服多西环素加利福平治疗;皮质类固醇通常以口服泼尼松的形式给药平均起始剂量为 40 至 80 毫克/天,逐渐减量,总治疗持续时间为 6 周。   患有严重疾病的幼儿 — 通常,由于担心牙齿染色,避免给 8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多西环素。然而,对于患有威胁视力的神经视网膜炎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考虑和讨论以下与多西环素的风险和益处相关的要点。 ●尽管关于神经系统和眼部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的数据非常有限,但大多数评估神经视网膜炎治疗的研究都使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此外,使用多西环素治疗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观察性研究支持在对儿童进行短期应用,多西环素与老四环素相比的相对安全性;然而,持续时间更长的影响尚不清楚。 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患有严重眼部或神经系统疾病的幼儿的抗菌方案选择。   心内膜炎 一般见于艾滋病或器官移植后免疫力低下者。多西环素(每 12 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 100 毫克 [IV])应持续三个月。治疗的前六周应给予利福平(300 mg 口服或静脉注射,每 12 小时一次)。   皮质类固醇的作用 建议对神经视网膜炎患者给予辅助性皮质类固醇。在极少数情况下,辅助性皮质类固醇对于患有除神经视网膜炎以外的严重或持续性疾病的患者也是合理的。对于此类患者,初始剂量为 1 mg/kg 的泼尼松(最大日剂量 80 mg/天)可给药 5 至 7 天,在随后的 10 至 14 天内逐渐减量。 在没有神经视网膜炎的患者中使用皮质类固醇是基于专家意见,因为没有对照试验检查它们在 CSD 患者中的疗效。使用它们的基本原理部分基于观察结果,即尽管有强烈的炎症反应,但在典型 CSD 患者的淋巴组织或肝脾受累患者的肉芽肿物质中检测到的生物体很少 。 此外,多个病例报告描述了皮质类固醇疗程后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快速消退,包括肝脾 CSD 患者的报告。这些报告包括尽管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疾病进展和/或持续存在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皮质类固醇是否应该在 CSD 的管理中发挥作用。

杨晓阳 2023-02-18阅读量4036

新生儿皮疹

病请描述:      新生儿出生后身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疹,哪些皮疹需要特殊处理,哪些皮疹不需要焦虑呢?作为新手宝妈、宝爸,宝宝的一举一动都让家长牵挂于心,那就快来领取这份小宝典防身吧! 01蒙古斑 有些新生儿臀部、背部或四肢上可见到蓝绿色的色斑,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这是由于皮肤有较多色素沉积所致,多数可在一岁后开始消褪,童年期消失,无需处理。 02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的鼻尖、面部、头皮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常常可以看到针尖大小、较为密集的黄白色小丘疹,这是皮脂腺排泄管阻塞所致,如无红肿,可自行消褪,无需处理。 03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生后4天内即可发现全身(前胸、后背、后颈部等)会出现散在红色的皮疹,高出或不高出皮肤表面,周围伴有红晕,大小不一、边缘不清、数量不等,偶尔可有融合,可在生后7-10天消褪,不伴有发热、精神差、吃奶差等全身症状,多无需处理。 04血管瘤 位置表浅的血管瘤 位置较深的血管瘤     部分新生儿可能见到颜色鲜艳、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而边缘清晰,高出皮肤表面的皮疹,病因不明,位置表浅的血管瘤呈现为鲜红色,位置较深的血管瘤则表现为蓝色或深蓝色,部分血管瘤(尤其是头部、两侧肋胁部的血管瘤)可能是深部脏器血管瘤延伸至皮肤表面所形成。多数血管瘤可在8月-1随开始逐渐消褪,半数在5岁内完全消褪。对于位置表浅且面积较小的血管瘤可先观察,如血管瘤稳定,无明显增大,无需处理;如血管瘤快速增大或为位置较深的血管瘤,则及时至皮肤科就医。 05脓疱疹     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免疫功能低下,部分新生儿生后皮肤感染可能出现脓疱疹,面部、躯干、四肢均可出现,疱疹大小不一,疱液可由初期的清澈淡黄色逐渐变为浑浊的黄白色,疱周红晕不明显,疱壁薄而易破,破后可露出鲜红色糜烂面,后结黄色痂皮,疱疹完全消退后不留痕迹。如脓疱疹少且无增加趋势,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刺破或挤压疱疹;如疱疹较多、迅速增加或伴有吃奶差、精神差、发热等症状,请不要迟疑,及时就医。 06脂溢性皮炎     是发生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的慢性炎症,可能与新生儿受母体雌激素影响致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多于生后2-10周起病,常于头皮、前额、耳、鼻颊沟等部位出现圆形红斑,边界清楚,上有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表面辅助油腻性黄色痂皮,可有糜烂渗出,一般2周-2月可痊愈,注意皮肤护理即可,无需特殊处理;部分持续不愈,或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则需及时就医。 07念珠菌病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念珠菌感染皮肤、黏膜后可形成皮肤念珠菌病,常见的有口腔念珠菌病(即鹅口疮)、尿布区念珠菌病,红色斑片状皮疹表面有厚厚的灰白色鳞屑,白色鳞屑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可见糜烂、浸渍发白的创面,易于复发。预防真菌感染需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宝宝奶瓶的仔细清洗、消毒;发现鹅口疮或尿布区念珠菌病,需及时就医。       以上是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皮疹,简而言之一句话:宝宝精神好、吃的饱、睡得香,皮疹没有迅速增加、加重,可先观察看看,无需过于焦急。宝妈、宝爸们,你们学会了嘛?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完】 本文作者: 成利花 新生儿科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的管理,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等。 审校: 新生儿科胡勇主任 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兼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内科(含新生儿)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专家门诊: 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地点:东方南院门诊一楼儿科门诊 挂号:可现场挂号或者线上预约 图片 二.特需门诊: 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地点:东方南院门诊三楼特需门诊 挂号:可现场挂号、线上预约或者20334612-特诊部预约。 三.诊疗范围: 儿内科(含新生儿、早产儿)疾病诊治,生长发育评估及喂养、营养指导。

胡勇 2022-12-07阅读量2944

另类胎记—儿童皮...

病请描述:1. 我家宝宝头上怎么有一块没有头发? 在门诊或网络问诊中,经常遇到宝妈这样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题,皮脂腺痣。宝妈经常跑过来无辜倾诉:我们那里的医生说见都没见过,我们吓死了,不知道长的什么东西......                  其实,不好意思地告诉您,我们儿中心皮肤门诊,可以说天天有,本组的皮肤外科专科门诊甚至一个上午就好多个,家常便饭哦。那么请问...... 2. 什么是皮脂腺痣?也是一种痣? 皮脂腺痣由Jadassohn博士于1895年首次提出,虽然名称叫做皮脂腺痣,但实际上是一种包括表皮、毛囊、皮脂腺和大汗腺等多种器官异常的先天性皮肤错构瘤(病理上皮脂腺痣是没有痣细胞存在的,因此可以说它跟“痣”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它的分布以头皮最为常见约57.1%,其次为面部约33.9%,发生在颈部的约占8.3%,偶尔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1] 一般出生即可发现,也可表现为出生后逐渐出现的淡黄色、橘红色边界清楚、略突出皮面的蜡样无毛发区域。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则可呈乳头状或菜花样生长。 3. 怎么会长这个呢?没头发就可以判断吗? 皮脂腺痣总体而言是一种不常见的胎记,在所有皮肤病中其发病率约占0.5~1%,[1]由常染色体上的HRAS和KRAS位点上嵌合突变引起。[2]这种突变可能与胎儿发育过程中外胚层干细胞感染母体的乳头瘤病毒有关。[3]容易漏诊误诊并引起家长的紧张、焦虑。但目前国际上尚无预防或早期筛查的方法。 哦,知道了,没头发的块就是皮脂腺痣! 错错错,就像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一样,有时候不长头发可能是先天性皮肤发育不良或缺损,也可能是血管瘤或淋巴管瘤,甚至还可能是脑脊膜膨出这样奇怪可怕的病呢,千万当心,尤其是不要轻易碰破了呃!哎呀,那,那......           图1 仅左侧两张是皮脂腺痣 4. 要紧吗?皮脂腺痣的发展与肿瘤 皮脂腺痣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表皮的乳头状增生和毛发的发育不全;第二阶段主要开始于青春期,表现为皮脂腺的显著增生,表皮的疣状增生和大汗腺的成熟;第三阶段即表现为各种良恶性的表皮新生物。[3]在青春期以前,皮脂腺痣几乎不会恶变,良性肿瘤的发生率也仅为1.7%。[4]到成年后,皮脂腺痣可伴发多种良恶性肿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皮脂腺瘤、毛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皮脂腺恶性肿瘤等。[4-6]其中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为11.3%,而基底细胞癌则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发生于成人约为2.7%。[7](图2)     图2 :AE儿童时期的皮脂腺痣,生长缓慢,一般不伴有明显病理变化。BF青春期的皮脂腺痣,增生明显,病理显示局部伴有不典型增生。CG成年的皮脂腺痣,局部增生更加明显,常伴病毒等感染,病理显示局部伴不典型增生。DH中年的皮脂腺痣,局部增生且常伴破溃,病理显示重度不典型增生,部分皮损鳞癌变。 什么什么,长大了还会癌变???听到这里,是不是很怕,接下来...... 5. 怎么治?可以激光吗?皮脂腺痣的治疗和时机 皮脂腺痣的治疗目前以手术为主。虽然皮脂腺痣在青春期前极少继发良恶性肿瘤病变,但皮损面积随年龄而成比例扩大会增加手术难度,并且外观问题可能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所以一般建议尽早治疗,早期治疗的另一有利因素是婴幼儿皮肤弹性大,创面易于闭合遗留疤痕较少。而成年后易伴发肿瘤样增生或癌变,因此一般建议手术不迟于青春期。[7]我科从宝宝4-6个月起即可以开始治疗,主要还是看皮损的情况,是不是经常抓破、感染、出水等等。 这么小就开刀?!我舍不得......可是......还有,宝宝打麻药会不会变笨? 6. 皮脂腺痣手术如何麻醉?手术需要多久? 麻醉主要包括局部麻醉、镇静麻醉、全身麻醉等方法,一般以局麻为主,年龄较小创面较大者则采用全麻或镇静麻醉。宝宝不配合时可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或给予静脉镇静药物辅助局麻。手术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创面较小者一般30-60分钟可完成。 哦哦,好吧,我选镇静麻醉......对了...... 7. 如果是分次切除,中间间隔多久? 一般来说间隔3-6个月,我们更推荐半年左右,时间太短皮肤还没有足够松。两次手术等待的间歇,等伤口减张3个月左右之后相对稳定了,可以开始捏头皮(参考视频,链接),为下一次做好充分的准备。 8. 手术后会留疤吗?还会长头发吗? 应该说所有手术切口都会存在疤痕,不然怎么愈合。但因无发的皮损区域已切除,术后除疤痕处之外头发将正常生长,一般来说长大后是可以头发盖住的。而面部等暴露部位常需精细的美容外科设计和缝合技术,并进行术后疤痕精细管理,达到切除病损和美容效果,尽量淡化疤痕。   9. 皮脂腺痣手术后会复发吗?需要复诊吗? 切除干净后较少复发,可根据临床切除情况和和病理切片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术后1月、3月、6月要求复诊。 10. 做这个手术可以报销吗? 由于本病是良性皮肤肿瘤,在我科进行治疗是可以纳入医保的,当然,别的医院或科室是要根据当地政府和医保办具体解释的。比如对外观和服务品质要求高的去特需治疗,大多不能报,甚至好多商业保险因本肿块出生即有也不纳入报销范围,不好意思。 11. 去哪家医院找谁做呢? 这个问题很好,一般来说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整形科、脑外科等都可以,本人认为应该以安全、创伤小、就近方便为主。 当然,儿中心皮肤欢迎您前来就诊,因为,我们是专业的...... ^_^ 邓丹医生门诊:周一上午皮肤外科胎记-特诊、周二上午皮肤外科-特需门诊、周三上午疤痕门诊-特色专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张雪医生门诊:周二上午皮肤外科胎记、周五上午腋臭专科(新华医院) 1K. Kamyab-Hesari, Seirafi H., Jahan S., Aghazadeh N., Hejazi P., Azizpour A. and Goodarzi A. Nevus sebaceus: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68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6, 55(2): 193-200 2J. L. Levinsohn, Tian L. C., Boyden L. M., McNiff J. M., Narayan D., Loring E. S., Yun D., Sugarman J. L., Overton J. D., Mane S. M., Lifton R. P., Paller A. S., Wagner A. M., et al. Whole-exome sequencing reveals somatic mutations in HRAS and KRAS, which cause nevus sebaceus[J]. Th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3, 133(3): 827-830 3D. B. Eisen and Michael D. J. Sebaceous lesions and their associated syndromes: part I[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9, 61(4): 549-560; quiz 561-542 4B. Cribier, Scrivener Y. and Grosshans E. Tumors arising in nevus sebaceus: A study of 596 cas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0, 42(2 Pt 1): 263-268 5T. Namiki, Miura K., Ueno M., Arima Y., Nishizawa A. and Yokozeki H. Four Different Tumors Arising in a Nevus Sebaceous[J]. Case reports in dermatology, 2016, 8(1): 75-79 6S. Gozel, Donmez M., Akdur N. C. and Yikilkan H. Development of six tumors in a sebaceus nevus of jadassohn: report of a case[J]. Kore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3, 47(6): 569-574 7M. C. Hsu, Liau J. Y., Hong J. L., Cheng Y., Liao Y. H., Chen J. S., Sheen Y. S. and Hong J. B. Secondary neoplasms arising from nevus sebaceu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450 cases in Taiwan[J].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6, 43(2): 175-180 守护皮肤健康,皮肤外科团队与您同行! 业务简介:     1.小儿皮肤外伤和疤痕修复,胎记(皮脂腺痣、疣状痣、先天性色素痣、毛母质瘤、太田痣、咖啡斑、婴幼儿血管瘤等);     2.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乳房外Paget's病、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创面修复,烧烫伤疤痕、瘢痕疙瘩、外科术后疤痕、瘢痕癌的治疗;     3.特需服务:皮肤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充填、腋臭)、光电美容(祛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皮肤微整形(埋线提升、脂肪充填)、瘢痕修复等;     4.临床研究性治疗:先天性巨痣、泛发性疣状痣、汗孔角化症、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外科治疗。 邓丹医生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一上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 疤痕门诊-特色专科 *特诊:2号楼14楼;特诊挂号只能电话预约:021-38626141,021-38626142 *特需门诊:1号楼(老门诊楼)2楼特需诊区 *皮肤科:1号楼(老门诊楼)2楼; 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订阅号预约挂号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找陈琢、程颖、何欢、万朋杰等医生都可以。 皮肤科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具体出诊信息仍以现场情况为准,请及时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儿童皮肤外科”订阅号,以及hdf、微医网站。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邓丹 2022-11-22阅读量3.6万

【五院课堂】成年人会得血管瘤吗

病请描述:        成人血管瘤的病因有那些?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他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终形成血管瘤。         成人血管瘤在本质上可以分为两个原因:         一是由于年幼时期没有得到治疗或没有治愈         二是由于后天早成的。如外伤等,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也被称为血管瘤畸形,一般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者出生后不久         当然有些部位是在成年人时期发病。成年血管瘤主要包括的类型有:鲜红斑痣、 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 、混合状血管瘤、淋巴瘤以及蔓状血管瘤等。成人血管瘤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血管瘤严重与否需要根据其类型来判断,具体还需要根据其类型的症状来分辨,也就是说需要知道发病部位的具体情况。简单一点来说,可从两个方面来说,有些发生于颜面等暴露部位的血管瘤首先就会影响到美观;另外有些发生于暴露部位和内脏部位的血管瘤会危机到生命健康。         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现在对血管瘤病因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血管瘤。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幸得了血管瘤疾病,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邓娟 2022-11-11阅读量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