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外科 > 血管外科 > 血管瘤 > 内容

血管瘤内容

那些头颈部的血管性肿块

病请描述:那些头颈部的血管性肿块 头部和颈部的血管性肿块是一组异质性病变,源于具有不同的组织学、临床过程、成像外观和治疗选择。以前曾使用许多不一致的术语来定义这些病变。而当代分类提供了系统的方法。成像特征对于表征这些血管性肿块至关重要,因为活检可能困难或危险。成像研究还提供了对解剖范围和相邻关键结构参与的评估。图像引导疗法为这些病变的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实施此类干预的决定应以了解其起源和自然历史为指导。先天性血管性肿块先天性血管性病变的分类根据细胞更新程度、组织学、临床发现和自然史,对先天性血管性病变进行了生物分类,并描述了两个主要群体:婴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VM)。这个分类系统可以通过评估通过病变的血液流动速度来进行有益的调整。通过将高流量VM与低流量VM分离,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图像引导疗法。广义上,婴儿血管瘤自发消退,通常不需要干预,低流量VM可以用经皮硬化疗法治疗,高流量VM可以用动脉内栓塞治疗。 低流量血管畸形低流量VM包括静脉、毛细血管和联合畸形。纯淋巴畸形传统上包含在这一类别中,但由于它们不是来自血管。在有症状的患者中,可以在影像指导下经皮注射硫酸四十二烷基钠或无水酒精等硬化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少VMs的大小和症状。 高流量血管畸形高流量VM包括动静脉畸形(AVM)和动静脉瘘(AVF),由于毛细血管水平异常,动脉和静脉系统之间存在异常连接。经动脉或偶尔经皮栓塞可以作为治疗症状性病变的多学科方法的一部分进行。栓塞最好在早期手术切除后,以防止新的侧支血管的发展。AVM很少被完全消灭,尽管简单的AVF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被治愈。 婴儿血管瘤和其他先天性血管肿瘤婴儿血管瘤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血管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头颈肿瘤。血管瘤由毛细血管错构瘤生长组成,在生命的第一年具有高增殖指数,通常在5至10年内消退,留下纤维化沉积。非消退性病变在5%的病例中被描述。浅表和深部血管瘤合并称为复合性血管瘤。 保守疗法适用于90%的婴儿血管瘤,但“危害”的血管瘤,如压缩重要结构(如眼眶、外耳道或气道)最初用类固醇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大型颈面部血管瘤与上呼吸道其他症状血管瘤密切相关。在对类固醇没有反应的情况下,已经使用了抗血管生成药物、激光治疗和经皮硬化疗法和经导管栓塞形式的放射介入。 Kaposiform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血管肿瘤,在10%的病例中涉及颈面区域,并与卡萨巴赫-梅里特综合征(肿瘤消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易导致出血性疾病)有关。簇状血管瘤和先天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是另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肿瘤,可能发生在头颈部。获得性(后天性)血管性肿块血管性肿瘤青少年血管纤维瘤青少年血管纤维瘤是一种纤维血管的良性-息肉样肿块,具有局部侵袭性。它几乎只发生在10至25岁的男性身上,出现鼻塞和鼻出血。术前栓塞可以减少手术时的失血,但可能容易复发。 血管瘤和其他良性血管性肿瘤“血管瘤”一词已被应用于一系列血管异常,包括畸形和肿瘤。特别是,“海绵血管瘤”一词已被用于描述静脉畸形和血管肿瘤。此外,“血管瘤”和VM在病理分析中可能无法区分。由于成人“血管瘤”不像婴儿同类那样消退,因此这种区别对患者管理影响不大。应该认识到,一些骨内和肌肉内“血管瘤”实际上代表了VM。 有其他罕见的头部和颈部良性血管性肿瘤的病例报告,但成像外观尚未明确。 恶性血管性肿瘤血管内皮瘤是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血管周围细胞瘤是源于血管周围周细胞的肿瘤。这两种肿瘤都具有中等侵略性,可能是良性或恶性,可能位于颈部的面部骨骼、眼眶和软组织中。然而,血管内皮瘤往往发生在年轻患者身上。来自血管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血管肉瘤和卡波西肉瘤。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失血。 非肿瘤获得性血管性肿块颅外颈动脉瘤通常是假性动脉瘤,通常发生在颈动脉的远端三分之一处。这些动脉瘤最常继发于创伤,但也可能是由感染、先天性血管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引起的。此外,据说25%的颈内动脉夹层患者会发展为假动脉瘤,通常在颅下段。血栓可能存在,外周钙化是慢性动脉瘤存在的宝贵线索。血管内支架移植已被用于隔绝此类动脉瘤,在手术入路困难的远端颈内动脉可能特别有用。 血管性与高血管性肿块VM应与来源于其他组织成分的高血管性肿块区分开来,后者表现出明显的新生血管。高血管肿块值得讨论,因为在影像学研究中它们可能难以与VM区分。与副神经节瘤相比,高血管转移瘤可能表现出更大的侵袭性边缘,与副神经节瘤不同,它通常出现在颈动脉外侧,而副神经节瘤则出现在颈内动脉的背侧(颈静脉球和迷走神经球)或对称地分布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动脉体瘤)。

吕平 2023-12-12阅读量344

宝宝的红胎记,可能是血管瘤!

病请描述: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通常在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它们是由过度生长的血管组成的,通常呈现出红色、紫色或蓝色的斑块。血管瘤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凸起的,这取决于它们的类型和位置。         血管瘤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如果宝宝在子宫内受到母体的激素或药物的影响,或者在出生后不久出现创伤或感染,都可能导致血管瘤的形成。         根据位置和特点,血管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草莓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类型的血管瘤通常在婴儿的头、脸、颈部或背部出现,呈现出红色或紫色的斑点或斑块。         另一种常见的血管瘤是海绵状血管瘤。这种类型的血管瘤通常在皮下组织中,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肿块。对于家长来说,早发现早诊治仍然为首选要素。         对于宝宝血管瘤的治疗,通常会根据血管瘤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会考虑宝宝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家长的建议和意见,针对性治疗。         总之,宝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家长无需过于担心与恐慌。但是,如果宝宝的血管瘤出现异常增长、颜色改变、疼痛等症状,或者影响到宝宝的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邓娟 2023-12-10阅读量1063

婴儿血管瘤的治疗:了解病因与...

病请描述:        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其中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将通过介绍婴儿血管瘤的病因、症状、诊断方式,为家长们提供有关血管瘤治疗的相关信息。         一、婴儿血管瘤的病因         婴儿血管瘤是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这种病症通常会在数月内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患儿需要接受治疗。血管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二、婴儿血管瘤的症状         婴儿血管瘤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紫色或蓝色的斑块或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这些斑块或肿块可能会随着婴儿的成长而增大,并可能伴有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部分患儿的血管瘤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如眼睛、鼻子等。         三、婴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婴儿血管瘤,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切除等。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以抑制血管瘤的生长。激光治疗则可以用于较小或较浅的血管瘤,通过激光的高能量破坏病变组织。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或影响到其他器官的情况,则可能需要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四、家长的注意事项         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同时,家长要保持孩子患处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也要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剧烈运动等可能影响病情的因素。         总结:婴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家长不必过于担忧。但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家长的精心护理,大部分患儿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成长阶段。

邓娟 2023-11-12阅读量840

成纤维细胞参与血管畸形的形成...

病请描述:成纤维细胞参与血管畸形的形成 ——发现一个潜在的治疗新靶点 由东芬兰大学(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和赫尔辛基大学医院(Helsinki University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进行的一项研究为以前未知的成纤维细胞在血管畸形中调节血管形成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东芬兰大学(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 赫尔辛基大学医院(Helsinki University Hospital)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成纤维细胞参与了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 VM)的形成。 使用ErbB抑制剂阿法替尼(afatinib)进行药物治疗使病变体积缩小。这一发现可用于开发含有纤维成分的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 散发型静脉畸形和软组织血管瘤病(angiomatosis of soft tissue, AST)是一类影响静脉血管系统并形成良性病变的血管异常,不能自发消退。 症状包括运动障碍、水肿、肌无力和疼痛,但根据部位和大小,病变也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或毁容。 有症状的静脉畸形的一线治疗是经皮硬化疗法,即向受影响的血管内注射硬化剂,引起静脉纤维化和阻塞,从而缓解症状。 软组织血管瘤病则改为手术切除。然而,病变经常复发。 目前,针对软组织静脉畸形或血管瘤的治疗,还没有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批准的药物疗法。 血管畸形是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已知血管内壁内皮细胞的体细胞或遗传突变可启动病变形成。 东芬兰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这项新研究表明,在血管畸形中,除内皮细胞外,成纤维细胞也参与病变的形成。 成纤维细胞是通常存在于结缔组织中的细胞。已知它们在伤口愈合和炎症中起重要作用,但也显示增加如肿瘤的生长。 成纤维细胞 这项研究在eLife网站上公开,由东芬兰大学分子科学人工智能维尔塔宁研究所的学院研究员、兼-职教授Johanna Laakkonen的血管生物学研究小组完成。 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整形外科医生Pia Vuola指出: 治疗静脉畸形和软组织血管瘤病需要更有效的疗法,因为它们的高复发率、可能与侵入性操作相关的功能损害或硬化治疗后的并发症。 东芬兰大学研究院的研究员Johanna Laakkonen指出: 这项研究的发现提高了我们对这些血管异常血管形成中的细胞-细胞通讯的理解。 与成纤维细胞相关的发现首次表明,尽管血管畸形被认为仅仅是内皮驱动的疾病,但其他类型的细胞可以影响病变的生长。 研究人员表示: afatinib药物治疗减少了静脉病变的体积,这表明在未来,除了内皮细胞,靶向病变的成纤维细胞可能有助于开发血管异常的治疗方法。 基于这些发现可以开发新的药物疗法。 TIPS: afatinib(阿法替尼)是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Laakkonen研究小组的核心研究兴趣之一是了解细胞类型如何在血管疾病中相互作用。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发现用于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原文图1:与ErbB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在有静脉成分的血管病变患者来源的内皮细胞(ECs)中上调。 原文图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B1配体转化生长因子A (TGFA)在静脉畸形(VM)和软组织血管瘤病(AST)患者组织样本中上调。 原文图6:Afatinib可减少VEGF-A分泌、血管生成和病变大小。 原文图8:提出的血管病变中TGFA/VEGF-A旁分泌信号的模型。 附:研究的相关背景信息 散发性VM和AST是一组影响静脉血管系统的异质性血管异常。病变的形成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的局部缺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临床上通常在儿童晚期或成年早期表现出来。 VM可分布于任何组织或内脏器官,既可位于浅表,也可穿透多个组织平面,而AST则主要分布于四肢或躯干的皮下或肌内。这两种疾病的症状各异,根据病变的大小和位置,从有限的美学损害到运动障碍、肌无力、疼痛、毁容和危及生命的出血不等。 VM与AST在MRI表现上有重叠,但在组织学上有特征性表现。AST和VM均可见静脉结构形成扩大、不规则的血管通道。 AST可见大小不等的血管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和成纤维细胞,而硬化治疗可导致VM继发纤维化。 VM仅由静脉结构组成,而AST也有动脉样血管、淋巴管、小毛细血管和间叶组织成分,尤其是肌肉浸润脂肪。 在ISSVA分类(即国际血管异常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中,AST被归类为暂时无法分类的血管异常(issva.org/classification, y.2018)。 在散发性VM中,约一半的患者发现了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EK的体细胞突变,而体细胞PIK3CA突变见于20%缺乏TEK改变的VM。体细胞PIK3CA突变也与AST相关。 这些基因的致病突变导致AKT的慢性激活和EC迁移、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以及细胞外基质组成和加工的改变的失调。 VM或AST不会自发退化。 如保守治疗无效,则对有症状的病变进行经皮硬化治疗、经皮冷冻治疗、血管内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 目前,针对PI3K/AKT/mTOR通路的西罗莫司正在进行治疗VM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研究nro: NCT02638389)。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内皮细胞(EC)在VM或AS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由于以基质细胞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疗法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上述研究团队研究了内皮细胞和血管间基质细胞在VM和AST中的相互作用,并评估了成纤维细胞在PI3K驱动的小鼠病变生长中的作用。

吕平 2023-11-08阅读量403

3D打印矫形鞋垫矫正小腿静脉...

病请描述:静脉畸形01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旧称海绵状血管瘤,是静脉异常发育产生的静脉血管结构畸形,病理表现为从毛细血管到腔穴不等的扩张血管腔窦,腔内壁衬以正常的扁平内皮细胞。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之一,并且不会像血管瘤那样渐开和消退,会在患者的一生中持续存在,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以颅面部、四肢为好发部位。静脉畸形的表现因部位、受累程度和组织而异,当静脉畸形发生在下肢特别是小腿时,容易引起代偿性脊柱侧凸、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静脉畸形的诊断02VM的诊断基于病变外观和全面的病史,超声和MRI是VM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US):大多数静脉畸形病灶表现为明显的液性暗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可以有助于区分低流量病变(如静脉畸形)和高流量病变(如动静脉畸形或其他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静脉畸形的主要检查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图1 患者右侧面部静脉畸形,延伸至右颊间隙和右眶下侧,超声(左)和MRI(右)。超声检查显示低回声的病变伴有许多内部分隔;T2W MRI显示高T2信号病变和液-液平面[4]。静脉畸形的治疗03目前,静脉畸形的国际主流治疗方法是血管内硬化治疗,即在超声或静脉造影引导下通过无水乙醇、博来霉素(平阳霉素)、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聚桂醇、十四烷基硫酸钠)或鱼肝油酸钠等硬化剂破坏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病灶血管的纤维化闭塞和体积的萎缩,实现外观和功能的康复。其他的治疗方式还包括对于肢体或功能严重畸形的手术切除治疗、对于皮肤或黏膜的浅表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等。图2 下肢肌内注射治疗VM,MRI(左)和静脉造影(右)。T2W MRI显示患者左内侧小腿肌内静脉畸形主要在皮下组织内,累及腓肠肌内侧头的内侧。硬化疗法的静脉造影显示造影剂缓慢地引流到肌内静脉[4]。3D打印矫形鞋垫辅助治疗04虽然硬化治疗是目前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静脉畸形的病变大小和症状差异很大,硬化疗法对静脉畸形的疗效难以评估。在对儿童下肢静脉血管瘤的治疗中对疼痛改善较好,但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VM可能会导致上下肢发育不平衡、代偿性脊柱侧凸、下肢不等长,跟骨外翻或外翻、行走跛行等问题。图3 静脉畸形青少年患者出现行走跛行对于下肢静脉畸形引起的代偿性脊柱侧凸、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等并发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王金武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将3D打印矫形鞋垫用于静脉畸形患者的体态矫正。通过患者的足部扫描获、足底压力、双下肢差异测量、影像学数据及人体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制造出鞋垫的网格拓扑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矫形鞋垫。矫形鞋垫可以对双下肢差异进行补高和对足内外侧压力进行控制,使患者的行走更加稳定,体态更加自然。图4 足部3D模型图5 3D打印补高矫形鞋垫和经过补高后的鞋子。A、B、C分别为矫形鞋垫的俯视图、侧视图、后视图;D鞋子的后视图。病例分享05男性,11岁,因小腿静脉畸形导致行走跛行3年余,影像学显示脊柱侧凸、骨盆倾斜,在穿戴3D打印矫形垫进行辅助后,脊柱侧凸和骨盆倾斜均得到矫正。图6 (左)穿戴3D打印补高鞋垫前,(右)穿戴3D打印补高鞋垫与补高鞋子后图7 患者脊柱x全长片。(左)穿戴3D打印补高鞋垫前;(右)穿戴3D打印补高鞋垫与补高鞋子后,可以看出脊柱侧凸明显改善。参考文献06[1] 黄承兰,侯俞彤,杨云霄等.3D打印矫形鞋垫在扁平足中应用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04):416-422.[2]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9,15(05):277-317.[3] Kim H, Joh J, Labropoulos N.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venous malformation in the extremities[J].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and Lymphatic Disorders, 2022, 10(1): 152-158.[4] Cooke-Barber J, Kreimer S, Patel M, et al. Venous malformations[C]//Seminars in Pediatric Surgery. WB Saunders, 2020, 29(5): 150976.[5] Uihlein L C, Liang M G, Fishman S J, et al. Capillary‐venous malformation in the lower limb[J]. Pediatric Dermatology, 2013, 30(5): 541-548.[6] Percutaneous sclerotherapy for venous malformations in the extremities: clinical outcomes and predictor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J].Springerplus, 2014, 3(1):1-8.DOI:10.1186/2193-1801-3-520.

王金武 2023-11-01阅读量327

精液带血是怎么回事

病请描述:        正常精液呈乳白色,血精则呈粉红色、鲜红色、棕红色(陈旧性)或精液带血丝,显微镜下精液中可见红细胞。血精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多不明确,特发性血精最为常见。一、发病机制血精症指在性生活射精或遗精时排出血性精液,按发病机制可分为生理性血精及病理性血精。根据精液血量分为肉眼血精和镜下血精。1.生理性血精:过度性生活或手吟,突然性交中断或长时间的禁欲均可出现一过性血精。2.病理性血精:与全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生殖道感染、结石、肿瘤病变有关。(1)生殖系统感染或结石:前列腺炎或精囊炎、前列腺或精囊结石等。(2)医源性损伤:阴茎注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放射治疗、TURP或盆腔手术等。(3)精道梗阻:射精管囊肿、苗勒管囊肿、精囊囊肿或前列腺囊肿等。(4)泌尿生殖道肿瘤:尿道、前列腺、睾丸和精囊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可致血精如后尿道静脉曲张或血管瘤等。(5)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或继发于肝脏疾病凝血异常等可致血精。(6)特发性因素: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者。图片二、临床表现精液呈血性或在显微镜下精液可见红细胞,绝大多数无其他症状,少数伴射精痛,下腹、阴囊或会阴坠胀不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以青壮年性活动旺盛期最为多见。一过性或者偶发性血精多与性行为有关,少数血精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血精症有自愈可能,但复发率高。图片三、诊疗计划首次或偶发血精,详细询问既往史和用药史,明确有无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前列腺炎、精囊炎和性传播疾病,警惕睾丸肿瘤、前列腺癌和精囊肿瘤,外生殖器和直肠指诊是最重要的体检,辅助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精液常规、PSA(40岁以上)有助于明确病因,经直肠前列腺精囊B超和/或前列腺精囊腺MRI了解有无结构异常;尿道镜和精囊镜探查治疗,可以发现后尿道异常病变和精囊腺病变,如静脉曲张、血管瘤、结石或炎症等。图片四、临床治疗适度性生活对血精恢复有益,血精症不宜禁欲,也不宜过频。一般治疗包括戒烟限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久坐和骑车,反复发生血精,心理压力大,适当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1.对于病因不明、出血较小者观察等待,积极随诊复查;如出血较多,完善辅助检查,口服云南白药或肌注巴曲亭等止血治疗。2.抗感染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血精,查精液培养,给予足量、足疗程、选择敏感广谱抗生素治疗。3.外科手术(1)精囊镜探查术: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血精的办法。精囊结石选择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精囊炎症选择药物灌洗术。文献报道精囊镜技术对治疗顽固性血精患者效果显著,但是存在一定复发率。(2)经尿道镜检查治疗术:经尿道镜下血管瘤电切术或电灼术是一种临床常用方法。4.中医药治疗中医药配合饮食疗法,如知柏地黄丸、归脾丸、致康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日常饮食应滋阴、清热、利湿等,如赤豆、荸荠、冬瓜、鲜藕、荠菜、莲子、大枣、薏米等。

罗华荣 2023-10-30阅读量696

精液带血是怎么回事

病请描述:        正常精液呈乳白色,血精则呈粉红色、鲜红色、棕红色(陈旧性)或精液带血丝,显微镜下精液中可见红细胞。血精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多不明确,特发性血精最为常见。一、发病机制血精症指在性生活射精或遗精时排出血性精液,按发病机制可分为生理性血精及病理性血精。根据精液血量分为肉眼血精和镜下血精。1.生理性血精:过度性生活或手吟,突然性交中断或长时间的禁欲均可出现一过性血精。2.病理性血精:与全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生殖道感染、结石、肿瘤病变有关。(1)生殖系统感染或结石:前列腺炎或精囊炎、前列腺或精囊结石等。(2)医源性损伤:阴茎注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放射治疗、TURP或盆腔手术等。(3)精道梗阻:射精管囊肿、苗勒管囊肿、精囊囊肿或前列腺囊肿等。(4)泌尿生殖道肿瘤:尿道、前列腺、睾丸和精囊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可致血精如后尿道静脉曲张或血管瘤等。(5)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或继发于肝脏疾病凝血异常等可致血精。(6)特发性因素: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者。图片二、临床表现精液呈血性或在显微镜下精液可见红细胞,绝大多数无其他症状,少数伴射精痛,下腹、阴囊或会阴坠胀不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以青壮年性活动旺盛期最为多见。一过性或者偶发性血精多与性行为有关,少数血精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血精症有自愈可能,但复发率高。图片三、诊疗计划首次或偶发血精,详细询问既往史和用药史,明确有无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前列腺炎、精囊炎和性传播疾病,警惕睾丸肿瘤、前列腺癌和精囊肿瘤,外生殖器和直肠指诊是最重要的体检,辅助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精液常规、PSA(40岁以上)有助于明确病因,经直肠前列腺精囊B超和/或前列腺精囊腺MRI了解有无结构异常;尿道镜和精囊镜探查治疗,可以发现后尿道异常病变和精囊腺病变,如静脉曲张、血管瘤、结石或炎症等。图片四、临床治疗适度性生活对血精恢复有益,血精症不宜禁欲,也不宜过频。一般治疗包括戒烟限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久坐和骑车,反复发生血精,心理压力大,适当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1.对于病因不明、出血较小者观察等待,积极随诊复查;如出血较多,完善辅助检查,口服云南白药或肌注巴曲亭等止血治疗。2.抗感染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血精,查精液培养,给予足量、足疗程、选择敏感广谱抗生素治疗。3.外科手术(1)精囊镜探查术: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血精的办法。精囊结石选择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精囊炎症选择药物灌洗术。文献报道精囊镜技术对治疗顽固性血精患者效果显著,但是存在一定复发率。(2)经尿道镜检查治疗术:经尿道镜下血管瘤电切术或电灼术是一种临床常用方法。4.中医药治疗中医药配合饮食疗法,如知柏地黄丸、归脾丸、致康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日常饮食应滋阴、清热、利湿等,如赤豆、荸荠、冬瓜、鲜藕、荠菜、莲子、大枣、薏米等。

罗华荣 2023-10-30阅读量655

1岁宝宝眼睛反光像猫眼,省儿...

病请描述:1岁宝宝眼睛反光像猫眼,省儿医介入团队为其除瘤保眼    杨女士的宝宝最近刚过1岁生日,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拍照庆祝。    回放照片时,杨女士觉得哪里不对,仔细一看,宝宝的眼睛竟然透着光,好像眼内有个东西把光反射出来―样。    一家人又围着宝宝细细端详,越看越不对劲,连忙带宝宝去县医院就诊,眼底检查显示,宝宝的眼内可能有罕见肿瘤。随后杨女士带着宝宝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医生全面检查为宝宝明确诊断——他罹患视网膜母细胞瘤,俗称“眼癌”。听到这个消息,家长觉得天塌了,抱着孩子泪流满面。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种眼内恶性肿瘤,多发于3岁以内儿童。该病的典型症状为白瞳症,又称“猫眼”,即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若不及时治疗,肿瘤会侵蚀整个眼球,甚至会浸润眼球外组织,或转移到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危及生命。    庆幸的是,杨女士找到河南省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胡靖医生,她可为患儿做“眼动脉灌注化疗术”,以介入的方式将药物直接灌入肿瘤,做到精准除瘤。患儿的肿瘤已处于眼内E期,传统手术方式需要摘除眼球,而介入手术则可以既除瘤、又保眼,还可以免去全身化疗的痛苦。    手术台上,胡靖医生将一根微导管从患儿腹股沟处穿入,在数字血管减影造影的帮助下,长途跋涉至眼动脉。化疗药物顺着这条导管直接灌注进肿瘤中,令其快速坏死。    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患儿恢复很快,术后第2天即痊愈出院。后期复查结果显示,他的眼内瘤体已经完全钙化,不但保住了眼球,视力也在逐渐恢复。    河南省儿童医院开展眼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以来,已为100余名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实行眼动脉灌注化疗治疗300余次。三年来在这里接受完整眼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中,总体保:眼成功率达86.7%。    医院目前对视母患儿有慈善基金补助,凡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患儿,疗程结束后可申请。在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眼科、麻醉科、血液肿瘤科、影像科、护理等组成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努力下,患儿可在此享受到专业、先进的诊疗服务。

胡靖 2023-10-30阅读量579

浅表型血管瘤外用噻吗洛尔滴眼...

病请描述:浅表型血管瘤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的用法    噻吗洛尔滴眼液主要适用于浅表型血管瘤。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如患有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其他特殊疾病请咨询后使用。    使用时可将医用棉球撕成薄薄的棉花片或者直接用化妆棉裁剪一下以盖住血管瘤为宜,将噬吗洛尔滴眼液滴至棉片上,浸湿后敷于瘤体表面,外面可加盖一层保鲜膜,起到减少蒸发和固定的作用。每次30分钟,每天4~6次,中间如发现棉片变干应加滴眼药水,以保持湿润。使用后如果出现脱屑、糜烂等症状,应减少次数或暂时停药,加用贝复新以改善症状。会阴部血管瘤易破溃感染,可将湿敷眼药水改为涂抹眼药水,配合贝复新使用。    瘤体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使用过程中瘤体颜色变浅、变平、面积变小都是有效的表现,可继续用药直至瘤体消退。如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不能控制瘤体生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使用其他治疗方法。

胡靖 2023-10-30阅读量155

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与哪些疾病...

病请描述:如前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其发病的不同阶段可表现为腰痛、腰痛伴腿痛、腿痛等症状。因此腰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范围相当广,需要与以下这些引起腰腿痛的疾患相鉴别。①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狹窄症常需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前者发病较隐匿,疼痛相对轻,常具有“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重,客观体征少”及“腰后伸试验阳性”三大主征。不典型者可借助CT、磁共振等检查加以鉴别。但需注意的是,两者常可合并存在。②退行性腰椎滑脱:此类病人可出现腰、臀、腿痛,其特点是多见于老年女性。X线片可见腰椎小关节退变较重,多发生在腰4/5,腰5上关节宽且常向前增厚、突出,压迫神经根,故有时称“上关节突综合征”。CT扫描可清楚显示神经根受压情况,并可对神经根管做出测量。③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患者胸腰段脊柱多呈圆形后突,腰背部疼痛为持续性,可以出现放射痛。X线片示脊柱呈广泛性骨质疏松,骨小粱稀疏,椎体呈凹陷性改变。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使疼痛缓解。④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表现为腰部、腰骶部或髋部疼痛,腰部僵直。病变向上发展(少数病例自上向下发展)可波及胸椎至颈椎,最后整个脊柱都可能僵直。X线片早期可见骨质疏松,小关节间隙模糊,晚期小关节融合,周围韧带钙化呈“竹节样”改变。活动期血沉可增快,HLA-B27阳性,少数病人有低热。⑤腰椎结核:发病年龄较轻,腰痛无反复发作的特点,仅少数腰4/5或腰5/骶1靠近椎管处的结核可产生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多伴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血沉多增快,并伴有寒性脓肿。X线可见椎间隙变窄,骨质破坏出现死骨,并伴有腰大肌阴影增宽,有时在肺内可查到原发病灶。⑥腰骶管内肿瘤:腰骶管内以神经鞘瘤、脊膜瘤、脊索瘤等为常见,此类肿瘤可引起腰、骶、臀、腿痛,亦可因压迫、刺激马尾神经,导致双下肢感觉、运动或括约肌功能障碍(即使在早期,亦多表现为两支以上的神经根受累的症状及体征),因此需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前者的特点是发病较缓慢,症状及体征多进行性加重。脊索瘤有时做肛诊可察觉,当瘤体较大时左腹部可触到。此外,X线片、CT、脊髓造影、磁共振等对鉴别此类疾患有重要价值。⑦椎体转移癌:年龄较大,疼痛为持续性,休息往往不能缓解,转移椎体部位有深叩痛。晚期可出现恶病质。部分病人可查到原发灶。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椎体压缩变扁,但椎间隙往往正常。⑧椎体原发肿瘤:椎体可发生血管瘤、骨巨细胞瘤、骨髓瘤等,但少见。腰椎X线片、CT、磁共振等可为诊断提供依据。⑨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症:此症发作时多有腰部前屈加旋转的动作为诱因。疼痛剧烈,以腰部为主,压痛部位多在小关节处,放散不明显。⑩梨状肌综合征:可表现为臀部及下肢痛,一般无腰痛,常为慢性,也可有急性发作,但此症感觉异常具干性分布特点。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梨状肌触诊异常。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症的诊断在疼痛科和康复科有扩大的趋势,但实际上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⑪臀上皮神经卡压:此症可表现为臀、腿痛,其特点是腿痛多不过膝、在臀部可触及直径约数毫米,长数厘米的痛性筋束。无神经根受累体征。⑫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最常见症状是腰、臀痛。其特点是腰,横突部压痛,有时可发生股内收肌部的自发痛及压痛。无神经根受压体征。⑬骨盆出口综合征: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缘与骶棘韧带间出盆腔,走行于后为臀大肌,前为上、下孖肌,闭孔内肌与股方肌之间的纤维管道中。任何外来的压力及刺激如梨状肌痉挛、肥厚、粘连、肿瘤、静脉曲张等,都可导致此管道狭窄,引|起坐骨神经痛。受压的坐骨神经可产生感觉、运动障碍。其特点是,一般无腰痛,亦无叩痛。压痛点多在臀部(环跳处)。感觉及运动受累范围广(即干性分布特点),下肢旋转试验阳性。⑭内脏疾病牵涉性腰腿痛:腹腔、盆腔脏器或腹膜外疾患常可通过交感链或交感神经节的交通支影响脊神经,引起腰部和腿部的疼痛。此类病人腰部活动可正常,无明显压痛点。⑮神经根炎:单发的神经根炎多继发于椎间孔周围的病变,应注意检查发病原因。多发性神经根炎感觉障碍多呈“手套”、“袜子”样分布,运动障碍较对称,且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皮肤粗糙脱屑,患肢苍白或轻度发绀,皮肤汗多或汗闭等等。⑯此外,当腰椎间盘突出症仅出现腰痛,尚未发展到腿痛阶段时,往往需与单纯性腰痛鉴别,如急性腰扭伤、棘间韧带损伤、腰背筋膜炎、腰椎退行性关节病、移行椎、腰骶隐裂等。

潘峰 2023-10-25阅读量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