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感染科 > 肺外结核 > 内容

肺外结核内容

查体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病请描述:查体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赵连江2024-03-2016:57 当我们在体检中得知自己肺部存在结节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担忧。肺结节,即在肺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中发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确实可能隐藏着一些疾病的风险。然而,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查体发现肺结节后应该如何应对。 一、了解肺结节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肺结节的基本知识。肺结节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肺部炎症、结核、良性肿瘤等。同时,肺结节也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因此,对于肺结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这一问题。 二、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发现肺结节后,我们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专业医生会根据我们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肺结节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认为肺结节存在恶性风险,可能会建议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PET-CT、活检等。 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肺结节的性质和恶性风险,医生会为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良性肺结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即可。而对于恶性肺结节,即肺癌,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等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吸烟、二手烟等有害物质的暴露,以降低肺结节恶化的风险。 五、关注心理健康 面对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然而,这些情绪并不利于我们的康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瑜伽、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六、定期复查和随访 无论肺结节的性质如何,定期复查和随访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随访了解我们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 总之,查体发现肺结节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患有肺癌。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智面对这一问题,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通过定期复查和随访,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肺结节带来的风险,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赵连江 2024-03-21阅读量47

查体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病请描述:查体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赵连江2024-03-2016:57 当我们在体检中得知自己肺部存在结节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担忧。肺结节,即在肺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中发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确实可能隐藏着一些疾病的风险。然而,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查体发现肺结节后应该如何应对。 一、了解肺结节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肺结节的基本知识。肺结节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肺部炎症、结核、良性肿瘤等。同时,肺结节也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因此,对于肺结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这一问题。 二、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发现肺结节后,我们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专业医生会根据我们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肺结节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认为肺结节存在恶性风险,可能会建议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PET-CT、活检等。 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肺结节的性质和恶性风险,医生会为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良性肺结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即可。而对于恶性肺结节,即肺癌,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等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吸烟、二手烟等有害物质的暴露,以降低肺结节恶化的风险。 五、关注心理健康 面对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然而,这些情绪并不利于我们的康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瑜伽、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六、定期复查和随访 无论肺结节的性质如何,定期复查和随访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随访了解我们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 总之,查体发现肺结节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患有肺癌。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智面对这一问题,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通过定期复查和随访,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肺结节带来的风险,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赵连江 2024-03-21阅读量46

查体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病请描述:查体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赵连江2024-03-2016:57 当我们在体检中得知自己肺部存在结节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担忧。肺结节,即在肺部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中发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确实可能隐藏着一些疾病的风险。然而,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查体发现肺结节后应该如何应对。 一、了解肺结节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肺结节的基本知识。肺结节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肺部炎症、结核、良性肿瘤等。同时,肺结节也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因此,对于肺结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这一问题。 二、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发现肺结节后,我们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专业医生会根据我们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肺结节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认为肺结节存在恶性风险,可能会建议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PET-CT、活检等。 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肺结节的性质和恶性风险,医生会为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良性肺结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即可。而对于恶性肺结节,即肺癌,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等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吸烟、二手烟等有害物质的暴露,以降低肺结节恶化的风险。 五、关注心理健康 面对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然而,这些情绪并不利于我们的康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瑜伽、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六、定期复查和随访 无论肺结节的性质如何,定期复查和随访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随访了解我们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 总之,查体发现肺结节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患有肺癌。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智面对这一问题,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通过定期复查和随访,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肺结节带来的风险,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内容不代表有医笔记立场 保存到我的有医笔记

赵连江 2024-03-21阅读量63

为什么我是女的,我不吸烟,我...

病请描述:最近几年,大家发现许多早期肺癌集中在不吸烟人群,女性人群。这与我们传统观念中吸烟的男性才是肺癌高发人群的常识相驳。许多女性患者会问:  为什么我是女的,我不吸烟,我也会得肺癌? 确实,与既往不同,一类新兴的肺癌正渐渐出现在临床—非吸烟者肺癌。非吸烟者肺癌是指既往从未吸烟或吸烟少于100支的人得了肺癌。与传统吸烟相关性肺癌相比,它有着不一样的组织学和流行学特点,它好发于亚裔,好发于女性,绝大多数是腺癌,常常伴有EGFR的突变或ALK重排。 那么可能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呢?遗传。肺癌的总体遗传率估计为18%,在那些没有吸烟的人中可能更高。癌症家族史可以作为遗传易感性的替代评估,特别是在非吸烟肺癌患者中,因为家族成员并不总是有吸烟史。一项系统综述发现,如果有一级亲属患有肺癌与其肺癌风险增加两倍;如果一级亲属在年轻时患癌,和/或有多个家庭成员有肺癌史,患癌概率会更大。后续对从未吸烟的人群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进行的研究表明,一级亲属在50岁之前诊断出的任何癌症家族史都是癌症风险增加的重要预测因素。 氡。氡已被确定为导致癌症的第二大环境原因(仅次于吸烟),许多大型国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居民长期氡暴露与普通公众癌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建议将氡归为致癌物。已有的研究显示,住宅氡暴露与小细胞肺癌的联系最强,其次是肺腺癌。 二手烟。长期以来,二手烟一直被认为是非吸烟者肺癌的潜在致病因素。据估计,二手烟暴露会使不吸烟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增加20-25%,除了暴露持续时间和强度外,致癌物代谢、DNA修复和炎症基因修饰物都可能影响二手烟致肺癌风险。因与吸烟者同居大于30年,而暴露于二手烟的从不吸烟女性中观察到其患肺癌癌症风险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国际研究机构(IARC)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将二手烟指定为人类致癌物,尽管二手烟通常只会带来轻微的癌症风险,并且不被认为是大多数非吸烟肺癌患者的唯一致病因素。但是,二手烟家庭暴露可能比公众暴露更重要,吸烟率的持续下降以及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卫生法规将进一步减轻二手烟对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空气质量可以通过量化环境空气中臭氧、颗粒物和化学污染物的数量来测量。颗粒物污染是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物的结合,这些颗粒物可能包括灰尘、金属、土壤、酸和有机化学品。这些从汽车尾气、森林火灾、燃煤发电厂和其他工业来源排放的微小吸入颗粒物将通过中央气道,滞留在形成肺腺癌的远端气道或肺泡中。数项研究显示室外空气污染与肺癌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IARC已将空气污染和颗粒物正式归类为第1类致癌物。直径≤2.5µm的颗粒物(PM2.5)可以到达肺泡,并与心脏病和肺癌有关。一项针对从未吸烟的人的大型研究显示,PM2.5浓度每增加了10µg/m3,肺癌癌症死亡率相应增加15-27%。职业致癌物。在从IARC专著中提取的数据(跨越1971年至2017年)中发现20种不同的药剂及其相关化合物与肺癌有因果关系,如:硫、砷、铍、镉、铬、镍、钚和氡等元素,直径≤10的烟雾和颗粒物 µm(PM10)或≤2.5 µm(PM2.5)、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二氧化硅粉尘、X射线和γ辐射,以及双(氯甲基)醚、氯甲基醚(技术级)、煤沥青和石棉(所有形式,包括阳起石、阿莫石、珊瑚石、温石棉、青石棉和透闪石),都与非吸烟者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石棉与支气管癌和胸膜间皮瘤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二氧化硅、柴油废气和焊接烟雾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 电子烟。电子烟/电子烟颗粒的致癌潜力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取决于雾化液体的成分、设备和用户习惯,需要长期的随访研究来确定任何癌症风险。 家用固体燃料和高温油炸。家庭污染物主要与肺腺癌有关。燃烧烹饪油和用于供暖的固体燃料(包括“烟熏”或烟煤以及木材、木炭和作物残渣等“生物质”)产生的烟雾和颗粒物导致了世界各地家庭的室内空气污染。这些排放物含有已知的致癌物质,主要是多环芳烃和醛类,以及直径≤0.25的颗粒物 µm,根据全球范围内的大量研究,已被IARC归类为第1类(致癌)或第2类(可能致癌)。烹饪的油炸过程中将食用油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这可能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触到由此产生的致癌物。有研究显示暴露于烹饪油烟与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进行煎炸将导致更高的肺癌风险。此外,一项针对燃煤用户的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70岁之前死于肺癌癌症的绝对风险分别为18%和20%,而在无烟煤用户中,男女死于肺癌的绝对风险均<0.5%。女性的风险高于男性,这可能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花费的时间更多。 饮食。没有一致的数据表明饮食差异与癌症风险相关;尽管一些研究表明,补充β-胡萝卜素与吸烟男性患癌症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关联,但主要针对癌症的化学预防研究并未证明饮食补充剂的益处。 慢性肺病病史。慢性肺病病史(COPD、肺炎、肺结核或间质性肺病)与肺癌风险增加有关,尽管吸烟和其他环境暴露使这种关联复杂化。临床上可以观察到与肺气肿、肺炎和结核病相关的癌症风险升高,其潜在机制被认为与慢性炎症和肺实质损伤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否与不吸烟的人患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尚不清楚。 胸部放疗。胸部放疗会增加患第二原发性癌症的风险,合并吸烟将进一步提高风险。 综上所述,非吸烟者肺癌是一种新兴肺癌,有多种危险因素和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种疾病的原因包括了环境致癌因素的暴露及体细胞遗传,但是无论是对环境致癌物影响机制还是种系和体细胞遗传的理解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前沿知识的传递,来解答部分患者的疑虑,希望能对病友有所帮助。LoPiccolo J, Gusev A, Christiani DC, Jänne PA.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ho have never smoked - an emerging disease. Nat Rev Clin Oncol. 2024 Feb;21(2):121-146. doi: 10.1038/s41571-023-00844-0. Epub 2024 Jan 9. PMID: 38195910.

陈凯 2024-03-19阅读量31

你常做的这6件事,正破坏你的...

病请描述:人体的免疫系统“全天24小时营业”,这个系统防御攻击的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力”。你知道,身体有多少免疫器官和组织吗?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等,都是!免疫系统的3个主要作用: 1、防御:抵抗和清除各种微生物;2、自稳:排除外界和内部的干扰和威胁,保持人体内环境的自我稳定;3、免疫监视: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一旦免疫力低下,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疾病(艾滋病、癌症等)的发生风险便会大大增加。 你常做的6件事 正破坏你的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一些你不以为意的小事,可能正在伤害你的免疫力。 1、熬夜睡眠时产生的“胞壁酸”睡眠因子,能够促使白细胞增多,让巨噬细胞更活跃,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消灭入侵的细胞、病毒。实验证明,夜间的人体免疫力比白天更强,只有睡眠时身体才会释放某些对免疫系统有益的细胞因子。睡眠不足与T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有关,熬夜后免疫细胞的活性会下降28%。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液中抵御流感的抗体比睡7.5~8.5小时的人减少了一半。美国一项名为“自我睡眠”的试验也发现,充足的睡眠能使体内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 2、挑食蛋白质作为白血球、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摄入不足会导致吞噬细胞活力下降25%以上。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同样会影响免疫力,而动物肝脏、鱼、肉类、紫菜、芝麻等食物中的铁含量较多。缺锌会导致免疫器官“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减少且活力下降,每日补充200微克的硒元素能使T淋巴细胞和中性细胞大量增加,癌症发病率降低37%。 硒含量较高的食物:鹅蛋、鸭蛋、鸡蛋、牡蛎、小麦、大麦、玉米、大蒜、洋葱、西兰花、甘兰等。 植物性食物的纤维素能降低体内脂肪比例,增强人体免疫反应。枸杞多糖、香菇多糖、黑木耳多糖、海带多糖等多糖类物质也是免疫调节剂,可以帮助免疫功能的恢复。你喜欢吃香蕉吗?它不仅能增加白血球,还能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 去攻击异常细胞。越熟的香蕉越好,特别是外皮已经发黑那种! 前面这么多的不足、缺乏,这里要再说下的是,长期高脂饮食会破坏肠道中益于免疫反应的菌群平衡,油脂还会阻碍白细胞消灭病菌。 维生素与免疫力 维生素B6:不足时会导致免疫系统的退化。 维生素C: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帮助保持白血球数量,高剂量维生素C能增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感冒初期服用能明显缩短病程。 维生素D3:鸡蛋、多脂鱼、牛奶、谷物中含量丰富,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0.009毫克的量便能让免疫力增加1倍。 维生素E:防止白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过氧化反应,还能增加抗体数量,帮助清除病毒、细菌、癌细胞。 胡萝卜素:缺乏会严重减弱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什么都要吃一点,挑食很不好,但高脂食物也不能多吃,营养均衡非常重要。 3、过量饮酒喝酒会消耗体内大量的维生素B,维生素B缺乏会影响白血球和抗体的产生,导致免疫力下降。每次过量饮酒,身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便会减弱24小时。 长期饮酒的人呢?可想而知。 4、常吃抗生素前面有提到,肠道内的菌群对免疫反应有益,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的免疫力,容易引起耐抗生素细菌的感染。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一项由埃里克·帕尔默主导的研究发现,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的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健康伤害。 5、“躺平”工作、学习一天后,回家只想躺沙发、床上玩手机?缺乏运动对免疫力极为不利!急性运动能使白细胞总数短暂上升,提高溶菌活性,使其细胞功能得到增强。运动导致体温升高,能增强吞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抑制其感染、繁殖。据研究表明,运动较少的人患感冒的风险相比经常运动的人要高出2~3倍。 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要比年轻人少30%左右,但经常跑步的老人,其白细胞数量与年轻人无明显差别。 女运动员体内的白细胞活性相比女学生高出1倍以上,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也上升了15%。 但运动导致的白细胞增长只能维持24小时,因而最好每天进行,每天45分钟适宜强度的运动,能让疾病减少一半。 6、心情不好经常心情不好的人,患感冒的风险是常人的3~5倍。 紧张、焦虑、忧伤等情绪会使免疫球蛋白A数量下降,造成代谢、内分泌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惊恐、生气等会造成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突然增加,与血液中的白血球结合使其失去免疫力。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悲伤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影响可持续6个月,若悲伤无法缓解,持续时间会更长。 长期的压力也会导致白细胞活力降低,加速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凋亡,现代人70%的疾病来自精神压力。焦虑的想法一旦出现,30分钟内就能削弱人体的免疫反应,而会控制紧张情绪的人,疾病的发生风险能减少77%。 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 虽说免疫力不足会引起细菌、病毒感染等很多疾病,但过高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免疫力一旦突破人体平衡,强大的破坏力会让人患上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良好的自我调节,保持体内平衡,是免疫力的理想状态。 附:让你快乐的5种食物 南瓜:富含维生素B6和铁,能帮助血糖向葡萄糖转变,而葡萄糖是脑部唯一的“快乐燃料”。菠菜:富含铁元素及叶酸,叶酸不足超过5个月会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深水鱼:研究指出,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拥有抗抑郁药物的相似作用。 香蕉:内含的生物碱物质能振奋精神、提高信心,还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重要来源,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忧郁。葡萄柚:大量的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抗压能力,同时也是制造多巴胺、去肾上腺素的重要成分。想要变得更快乐?多吃这些食物吧。 参考文献 [1]谨防坏习惯破坏你的免疫力[J]. 创造,2013(7):103. [2]黄王嘉伟. 十大破坏免疫力的"凶手"[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23(4):37. [3]张昕. 这些饮食习惯,破坏免疫力[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21(10):13. [4]魏泉涪. 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J]. 现代养生,2010(2):11-12. [5]王立. 增强人体免疫力[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9):22. DOI:10.3969/j.issn.1007-2950.2015.09.015. [6]八大“恶魔”破坏人体免疫力[J]. 决策探索,2011(13):88-89. [7]王月丹. 人体免疫力的“非常6+1”[J]. 大众健康,2020(8):12-15. DOI:10.3969/j.issn.1002-574X.2020.08.002. [8]免疫力:避免生病的能力[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3(4):54. 你做的这10件事正在破坏免疫力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23/11/17/054654773.shtml

健康资讯 2024-03-15阅读量8814

胸片、胸部CT、胸透傻傻分不...

病请描述: 前段时间,浙江的陈大姐与丈夫叶大伯都被查出肺结节,医生诊断:夫妻俩均为肺癌早期! 肺癌明明不会传染,为什么会出现一同患癌的情况呢?其实,这是因为夫妻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一般都较为相似。 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肺癌的危险因素呢? 肺癌,竟然是被「气」出来的? 1、烟气 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数据显示,我国75.04%的男性肺癌归因于吸烟,且吸烟者患肺癌的平均风险约为不吸烟者的20倍。 当然,除了主动吸烟,还有防不胜防的二手烟。据统计,我国有7.4亿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 一项研究发现,发生肺癌的人群中有47%是非吸烟人群,其中75%是女性,这些女性大部分都有二手烟接触史,通常来自父亲、兄弟或是配偶。 2、室内空气污染 那么有人问了,自己不抽烟身边也没人抽烟,为什么还是得了肺癌?室内空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你特别喜欢煎炸爆炒这类的烹饪方式,就要特别当心厨房油烟对肺的伤害了。研究表明,与不烹饪的人群相比,一天烹饪超过2次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是其3倍。 除了看得见的油烟,看不见的氡污染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氡是一种放射性的气体,从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是室内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室内氡暴露曾是吸烟人群肺癌的第二危险因素,也是非吸烟人群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3、室外大气污染 如今,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这也成为了肺癌发生和死亡的一个较强危险因素,尤其是PM2.5。在我国,与PM2.5污染相关的死亡人数占城市居民死亡的32%,死亡率为1.9‰。 此外,肺部疾病史、肺癌家族史、压力过大、运动过少、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有机溶剂、油漆、烟尘、石棉等)都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肺癌凶险,如何将它扼杀在早期? >> 出现这5个早期征兆,务必引起重视 咳嗽 肺癌早期最多见的症状为咳嗽,约有50%的肺癌患者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慢性咳嗽的病人一旦咳嗽性质改变,如频率明显增多或出现刺激性干咳,要警惕肺癌。 咯血 这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最有提示意义的肺癌症状,约有25~40%的肺癌患者以咳血为首发症状。 40岁以上的吸烟男子一旦出现痰中带血,一定要要警惕肺癌的发生。 胸痛 间歇性不规则的钝痛或隐痛、闷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如癌肿侵及胸膜则疼痛较剧烈、持续和固定。 呼吸困难 约有10%的肺癌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气短、喘息,偶尔出现喘鸣。 发热 45岁以上男性烟民长期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尤其为同一部位,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者尤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 定期体检是关键 很多人逐渐意识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然而,胸透、胸片、胸部CT……那么多的检查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它们各自都有哪些优缺点呢? 胸透 优点:价格低廉、可以观察动态影像、可立即得到检查结果。 缺点:放射剂量大、检查时间较长、对细微病变和厚实部位的病灶易漏诊、不能留下检查记录。目前,胸透已基本被胸片、CT取代。 胸片 优点:影像清晰、放射剂量较低、检查时间短,留有记录可对比检查。 缺点:无法观察活动器官的运动情况、难以发现直径<5~6mm的病变、难以观察病变的细节。 胸部CT 优点:可提供更多关于肺结节的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等信息,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准确性远远高于其它检查,留有记录可对比检查,低剂量螺旋CT放射剂量较低。 缺点:常规剂量的CT放射剂量较高。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那么,哪些人群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呢? 1.年龄55~74岁,吸烟量30包/年(如已戒烟,戒烟时间<15年); 2.年龄45~70岁且有一项肺癌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史、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如石棉、电离辐射、二氧化硅等)、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或肺纤维化)、有长期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等。 体检,选择胸片还是低剂量肺CT?https://zhuanlan.zhihu.com/p/76916008

健康资讯 2024-03-15阅读量7015

肛瘘2

病请描述:关于肛瘘的病因,目前认为“多数肛瘘的发生起源于肛周脓肿。”其他病因如肛门术后感染和肛周创伤等较为少见,克罗恩病等炎性肠病已证实与肛瘘有关,肛周瘘管性病变也是克罗恩病的最常见病变形式,其他如结核和某种特异性细菌病等引发者较为罕见。 年龄和性别对于肛瘘发病的影响:Sainio报道男性患者是女性的两倍。Fitzgerald等提出的“儿童期的肛瘘是先天形成的自限性疾病”的理念。 其他因素如排便习惯方面对于肛瘘发病的影响:临床医生常体会到肛瘘的发病与腹泻症状和稀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有循证医学文献支持腹泻是肛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有关肛瘘的形成,Eisenhammer曾断言:肛周脓肿是肛瘘之母。Grace曾分析肛周脓肿脓液,肠源性脓肿形成肛瘘的可能性较大。 有关肛瘘等肛周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目前存在几种学说:1.隐窝腺感染学说。2.中央间隙感染学说。3.上皮细胞致病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对肛瘘的形成进行了假说,并通过一定的临床调研和解剖试验加以验证,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共识,但也在有些方面在理论上形成了相互补充。 在肛瘘的认识方面,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从2005年起在肛瘘指南上从保护肛门功能的角度出发,将手术后容易导致肛门失禁的肛瘘均纳入复杂性肛瘘的范畴,如瘘管穿越括约肌30%以上,包括高位括约肌间瘘、括约肌上瘘及括约肌外瘘、女性前侧肛瘘、复发性瘘管伴有肛门失禁、局部放疗后肛瘘、克罗恩病肛瘘、多个瘘管肛瘘等。在此需要指出,人类对肛肠疾病的认识已经从肛门和直肠的局部拓展到了盆底疾病的层面,难治性高位肛瘘不仅仅是一个肛门疾病,更应视之为一种难治性的盆底感染性疾病。与此同时,肛瘘的形成机理也不宜仅从静态解剖形态来看,也应该着眼于动态的生理机能方面,思考肛门括约肌生理活动的差异引起肛瘘的新型发病学说等。

陆宏 2024-03-13阅读量60

40岁以下女性有这3种表现,...

病请描述:试问,哪个饱受痛经折磨的姑娘没做过“要是能年纪轻轻不来月经就好了”的美梦? 小编就有个好朋友是大厂程序媛,忙起来没日没夜地加班,月经不准是常态,她也没在意。直到前阵子忽然惊醒:我好像连着四个月没拆过卫生巾了。 虽然听起来很爽,但小编还是狠狠地为她捏了一把汗:表面上看只是“月经不来”,往里深究却可能是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引起的。如果没有及时干预,一直听之任之,很可能发展成卵巢早衰,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并且从长远来看,卵巢早衰的姐妹也比自然绝经的姐妹更容易、更早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问题、衰老等一系列问题。 - 1 - 月经不规律 卵巢功能下降直接表现就是月经的异常,如月经周期缩短、月经稀发、停经或闭经、不规则出血等,如果连续3个月月经不规律,建议及时就医。 - 2 - 不孕 35岁以下的女性未避孕规律性生活1年或是35岁以上的女性未避孕规律性生活半年,依然没有怀孕,就可确诊不孕了。 如果出现受孕困难、易(反复)流产、不孕等,也考虑卵巢早衰的可能。 - 3 - 出现更年期表现 女性过了40岁,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会出现潮热、盗汗、睡眠障碍、情绪改变、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尿频、阴道干涩或性交痛、反复阴道感染、性欲低下等雌激素低下的症状。 这时就说明卵巢功能在慢慢减退,预示即将绝经,但如果没到40岁就有这些表现,千万要警惕! 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早衰,比如遗传、免疫、手术、环境等,以下这6类人,发生早衰的可能性更高,要格外警惕: 1.家族中有卵巢早衰的病史。 2.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3.精神压力大,情绪起伏大; 4.经常接触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 5.有卵巢相关的手术史,或做过放疗、化疗,或有多次人流史; 6.有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或感染性疾病(如腮腺炎、肺结核等)相关病史。 对有生育计划的女性 卵巢早衰带来的最大麻烦应该就是生育力下降,受孕困难了。如果不早期积极介入治疗,有可能会丧失生育的机会,而终生不育了。 对没有生育需求的女性 由于雌激素缺乏,会有一系列的不适,包括潮热、盗汗、睡眠障碍、情绪改变、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尿频、阴道干涩或性交痛、反复阴道感染、性欲低下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简单来说就是: 此外,长期的雌激素缺乏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血脂异常、血压波动,从而增加骨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为了保障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姐妹们万万不可轻视,一定要及时就诊。 如果是免疫和遗传因素导致的,需要通过具体检查后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在生活中注重以下这些方面,也有助于预防卵巢早衰的发生: - 1 - 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接触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主要用于某些衣物、玩具、装饰材料、食品包装、化妆品、去污剂、药物等; 双酚A: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容器保护膜及热敏纸的生产; 农残物:杀虫剂、除草剂、除菌剂等。 - 2 - 改善生活方式 这些话说多了医生都嫌累,但是真的有用:戒烟、酒、咖啡;心理减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注意性生活卫生。 - 3 - 谨慎进行盆腔操作 盆腔手术、放化疗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如果一定要做手术,务必跟医生好好沟通,尽最大可能保护生育力。 其实,卵巢早衰会导致受孕困难或不孕,但也不是就绝对不能生育。有研究显示,卵巢早衰的女性,有5-10%的自然妊娠机会。一旦发现卵巢早衰,积极就医、适当处理,还是有希望生育后代的。 有生育需求的姐妹:可以选择试管婴儿;赠卵试管婴儿;卵巢组织体外激活(IVA);卵巢内PRP注射等方式获得自己的孩子。其中IVA和PRP对于一些卵巢功能极差,监测不到窦卵泡者,有一定效果。实施后监测到卵泡再进行试管婴儿治疗,已有成功案例报道。 无生育需求的姐妹:缺什么补什么,雌激素低下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就用外源补充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临床上能获得不错的治疗成果。 那么我们当出现了相关症状,又该如何评估卵巢功能?如何知道是否存在卵巢功能下降的问题?

方广虹 2024-03-11阅读量58

风湿闰月说 | 强友们,生物...

病请描述:生物制剂作为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生物制剂并非万能药,它既有显著的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 今天,黄闰月主任就来跟大家说一说生物制剂。 图片 什么是生物制剂? 对于强友们来说,“生物制剂”这个名词应该不会陌生吧? 简单的来说,生物制剂就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它们能够精确地靶向人体内的特定分子或细胞,从而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生物制剂可以通过注射或静脉输液等方式给予人体,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病、遗传病等。 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生物制剂具有更高的治疗针对性和更少的副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a)抑制剂: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哪些强友适合使用生物制剂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导致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生物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 对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或其他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 ● 对传统药物过敏、出现严重副作用或不能长期使用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 ● 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疼痛和关节僵硬; ● 对于病情已经得到缓解的患者,生物制剂可以用于维持治疗,减少复发的风险。 图片 生物制剂的副作用 尽管生物制剂具有显著的疗效,但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副作用。 生物制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局部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会逐渐消退。 有的生物制剂含有鼠源性蛋白成分,可能导致过敏,需要在使用前预防性的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此外,长期使用生物制剂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下降,使得患者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提高,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机会性感染或激活潜伏的结核病。 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做相关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肿瘤、活动性感染、结核、肝炎等风险。 需要提供:血常规、血沉、CRP、肝肾功能、病毒性肝炎系列、TSPOT(或PPD试验)、胸片(或肺部CT)等结果。 图片 不能使用生物制剂的情况 并非所有强友都适宜使用生物制剂,以下几种情况应禁用或慎用生物制剂: ● 患者存在活动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时,应暂停使用生物制剂,直至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既往有过结核病史或结核感染筛查阳性的患者,在开始生物制剂治疗前,需先完成抗结核预防治疗; ● 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重大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生物制剂需谨慎,并在医生严密监控下进行; ●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使用生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考虑。 黄闰月主任小贴士 生物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领域扮演了关键角色,但其副作用和使用限制也不容忽视。 研究显示,结合中医药与生物制剂共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不仅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助于改善和维持关节功能,整体治疗效果颇为可观。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姜平,魏凯,金晔华等.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 10 (07): 60-64+69. [2]吕艳霞.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新手段——生物制剂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02): 49.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J]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 08 ): 557-559. [4]黄烽, 朱剑, 王玉华,等.强直性脊柱炎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8): 893-900. 

黄闰月 2024-03-07阅读量71

浅谈肠粘连

病请描述: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也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广大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肠粘连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先天性肠粘连少见,可以由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肠粘连主要由于腹腔内的创伤(如手术、腹部闭合伤、化学药物灌注等)、出血、感染(如结核、阑尾炎、盆腔炎等)、异物刺激及其他原因(如肿瘤浸润生长)所形成。肠粘连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很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组织缺血缺氧、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以及基因遗传学因素,如瘢痕体质等相关。 大多数肠粘连没有临床症状。在有症状的粘连患者中超过75%有既往腹部手术史,其余的有腹腔或盆腔炎症病史。患者如有临床症状,则可以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 对于术后出现反复的腹部不适或梗阻症状的患者则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就医时患者需要提供疼痛出现的时间与手术时间的前后关系、疼痛的性质(隐痛、绞痛、钝痛)、发作规律(阵发性、持续性)、有无其他消化道症状(反酸、烧心、便秘、呕吐)等相关信息。 无症状的肠粘连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的肠粘连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但如果肠粘连导致肠缺血,即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时,则必须选择手术治疗。 肠粘连怎么预防?腹部术后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粘连形成本身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炎症反应,是愈合机制的一部分,是无法绝对预防的,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降低术后肠粘连进一步加重的概率。首先要规律作息,适当的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食油炸、肉类食物;然后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勿剧烈运动。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或既往的腹痛症状突然加重,应怀疑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尽快于医院急诊就诊。

邹常林 2024-03-04阅读量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