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骨质增生 > 内容

骨质增生内容

人工关节置换,还患者行动自由

病请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三种必需的活动:生活活动;学习,工作活动;休闲文体活动。这些貌似自然而然的活动,对于因股骨头坏死、因关节外伤造成软骨破坏,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因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及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关节会发生骨质增生,变形,使患者在运动时发生剧烈的疼痛而拒绝正常的活动,甚至使一部分患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和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上述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后仍无法改善病情,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来彻底解决关节疼痛,变形造成的行动受限,恢复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解决患者家庭护理问题。        据唐都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张勇教授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术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证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最近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已经超过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终生。在此,张勇主任提醒患者应选择具有丰富手术经验医生,具备资格的大型三甲医院进行手术。

张勇 2015-08-10阅读量6651

椎间孔镜技术

病请描述: 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传统技术的局限性        在介入性椎间盘治疗方法出现之前,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有效手段,介入疗法给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引入了微创理念。目前可供选择的介入方法有胶原酶溶解、经皮切吸、激光汽化(PLDD)、等离子髓核成形、臭氧、射频消融等。但上述方法均属于间接减压,仅针对部分包容型突出病例,不能彻底清除病变髓核特别是压迫神经的组织,无法修复破损的纤维环,坏死组织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时间长、痛苦大、复发率高。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后路椎间盘镜将微创理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广大骨科大夫逐渐认识到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微创技术必然是外科的发展方向。然而后路椎间盘镜(MED)的手术入路和治疗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相一致,都要实施椎板开窗、剥离肌肉和韧带、干扰椎管、牵拉神经(程度比开放手术轻);易造成术中出血,干扰视野并增大风险;不能适用于极外侧型突出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        “椎间孔镜技术”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将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推向全新的高度,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的技术;同时,该技术还在快速地发展中,目前已大量扩展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椎间孔镜下的融合并配合经皮技术进行内固定、脊柱结核微创治疗、以及颈椎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等新领域,临床疗效和学术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骨科大夫专注于该技术的拓展。 (二)椎间孔镜技术简介        单纯椎间盘突出和部分脱垂型病例,采用Out-in技术,通过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摘除病变髓核后退至椎间孔外,清除脱出的碎片;中央型突出,压迫椎管超过上关节突连线的病例,采用远外侧水平入路,直接摘除突出组织;游离型、黄韧带肥厚、钙化、椎管狭窄、神经孔狭窄等病例,采用椎间孔内入路,可摘除各种病变软组织、清理骨质;脊柱外科大夫熟悉后路手术,所以部分病例也可采用椎板间入路,其手术方式与MED类似,但开口更小,对椎管和神经干扰更轻。 (三)、椎间孔镜技术优势总结: 1、微创       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目的直接   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相一致; 3、适应症广   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钙化等骨性病变。窥镜下使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5、安全性高   局麻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6、康复快     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7、病人满意度高  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即可,可行门诊手术;皮肤切口仅7mm,符合美学观点。 8、扩展范围广  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此基础平台易于扩展至颈椎椎间盘内窥镜手术。 手术器械 手术简介  二、技术的适应症        单纯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症状严重的膨出或脱垂型病例,首选YESS技术,由椎间盘内逐步退至椎间孔外;游离型以及合并有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的病例,直接采取Thessys技术,由椎间孔途径处理游离髓核及骨性结构; 此技术平台可处理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以及老年性不宜开刀手术的退变病例;可行神经阻断术、纤维环成型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可扩展至颈椎疾病的内窥镜治疗。工作通道可放置人工椎间盘、B-twin以及正在发展中的生物工程材料。适应范围及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此外,设备配置中含有射频机,该设备以其极低的热损伤、良好的止血功能、无压力切割的诸多优势,能广泛地应用在腰、邸部肿瘤、髓内肿瘤等开放手术中,特别是对纤维化和钙化组织的切割异常快捷、精细,各种尺寸的针状和圈状电极使入路有限的手术变得轻松。 三、国内外现状        1998年美国Anthony Yeung医生(美国微创学主席)首创YESS技术;2002年德国Hoogland教授(欧洲微创学前任主席)在YESS技术基础上提出THESSYS技术,使椎间孔镜技术走向成熟,在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和推动下,椎间孔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越来越引起国内骨科界同仁的极大关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项技术有着极为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优势在于,手术全程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全程清醒,既避免了麻醉的风险,又减少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患者皮肤切口不到1 cm,创伤极小。不去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神经及椎管内结构干扰少,保留硬膜外脂肪,减少了术中出血和术后椎管内疤痕组织的形成,并降低了术后发生椎体不稳的可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据悉,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术者要求极高,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侧后路椎间孔区域的解剖知识,掌握基本的经皮穿刺和内镜操作技术。由于经皮穿刺定位步骤为手术重点和难点,因此术者往往需要长期的临床手术操作经验和良好的三维立体定位能力,才能准确和快速地到达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郑拥军 2014-03-08阅读量689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些护理...

病请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患者大多是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年龄普及化,患者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患上此病后虽需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平时的护理更加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需注意饮食习惯: ①、腰椎间盘突出者胃肠蠕动慢,消化功能降低,故应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又因其活动量减少,更应限制饮食,以防肠胃负担过重。 ②、饮食宜清淡,过咸、油腻、辛辣刺激食品会引起体内酸碱值的波动,加重疼痛症状。 ③、少食肉类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容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导致病情加重。 ④、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 腰椎间盘突出者需注意日常护理: ①、患者应注意保温,尤其是腰部保温,天气寒冷时应多加衣物或使用热水袋进行热敷。 ②、腰椎已经长出骨刺(骨质增生)的病人,不宜摄取太多钙质。 ③、戒烟忌酒,这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必须做到戒烟忌酒,否则要追加盘突出症状转好可能性会很渺小。 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旦犯病就应立即卧床休息,不可硬撑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及康复:        几十年来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惯用手术治疗方式,虽能立刻解除患者的痛苦,可是手术风险大,恢复慢,而且有一定复发性,故而很多患者转向中医保守治疗。        中医黑膏药腰椎正骨贴由续断、杜仲、宽筋藤、怀牛膝、当归、丹参、羌活、独活、海桐皮、姜黄、乳香、没药、红花、赤芍等几十味名贵中药材遵古炮制而成,腰椎正骨贴一祛风散寒除湿、益气活血、强腰补肾为治疗原则,通过发挥药物滋养阴肾、利湿壮筋、痛经活络等功效,以达“通则不痛”之目的。针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康复期间,患者需注意坚持用药,即使症状转好,也不要急于停药,待病症消失并且巩固聊城之后,方可逐渐减少用药,以防并征得再次发生。多数患者不能坚持用药,这就导致了患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不可治愈、反复发作的观点。 腰椎间盘突出的有利日常运动: 第一节: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 第二节: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坚持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 6--8次。 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 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

郑拥军 2014-03-08阅读量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