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美尼尔综合症 > 内容

美尼尔综合症内容

耳鸣患者一定要知道这些事

病请描述:   耳鸣患者一定要警惕这6种并发症:   外耳病变   耵聍栓塞、活动的异物等、因其接触鼓膜,于头部活动时可引起耳鸣。   内耳耳蜗病变   早期梅尼埃病损害耳蜗顶周螺旋器时出现低频耳鸣。耳毒性药物、噪音和老年性耳蜗损害,均可出现高频耳鸣,伴有感觉神经性聋。   中耳病变   中耳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等均为耳鸣的常见病因。中耳鼓室周围的病变,如颈静脉球体瘤、颈静脉或动脉解剖异常、动静脉瘘等可引起搏动性耳鸣。   心血管疾病   是最为常见的耳鸣原因之一,其中约有10%为高血压。耳鸣常呈搏动性,与脉搏、心跳同步。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缩小、狭窄亦可出现搏动性耳鸣。贫血者因心脏输出量增加引起搏动性耳鸣。   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可引起搏动性耳鸣,前者因心输出量增加,后者由于细胞液增加或内淋巴压升高所致。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碘或锌缺乏、肾病等引起耳鸣的发生率较高。   神经精神疾病   脑膜炎、脑震荡、脑干肿瘤和血管病变皆可引起耳鸣,称为中枢性耳鸣。精神状态与耳鸣的产生有一定关系,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促发耳鸣。失眠、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常伴发耳鸣,但体检无器质性病变,听力学测试无异常,亦无神经科的病因,与心理障碍有关,属精神性耳鸣。   乌鲁木齐爱德华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耳鸣患者:   1、由于耳鸣起因较慢、病程都非短期内发生,故调理一般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评估调理效果。因此,病人在配合调理过程中要有恒心,不要轻易放弃。   2、要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一旦有耳鸣,不要过度紧张,应及时接受医生的诊治。在诊治过程中,听从医生指导,积极配合调理。并且可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他优势(如业余爱好和热爱本职工作等)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   3、避免在强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少吸烟、少饮酒、生活作息有规律,睡眠不宜过长(中青年7—8小时,老年人6小时睡眠即可)。

胡建奎 2016-02-25阅读量7171

梅尼埃病

病请描述:       梅尼埃病(Ménière disease)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病,以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本病高发年龄为40~60岁,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多数为单耳发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双耳受累。 【病因】        本病病因迄今不明,可能与内淋巴管机械阻塞、内淋巴吸收障碍、免疫反应和内耳缺血等因素有关。 【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表现为膜迷路积水膨大。当膜蜗管膨大时,前庭膜被推向前庭阶,内淋巴压力极高时可导致前庭膜破裂,内外淋巴混合,从而诱发发作性眩晕。裂孔小者多能自愈,亦可反复破裂。裂孔大者可形成永久性瘘道。        当膜迷路反复破裂或长期不愈时,血管纹、盖膜、耳蜗毛细胞及其支持细胞、传入神经纤维及其螺旋神经节细胞均可退变,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临床表现】        典型的梅尼埃病症状包括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        1.眩晕:多呈突发旋转性,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旋转,患者神志清醒。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症状在睁眼转头时加剧,闭目静卧时减轻。眩晕持续十分钟或数小时,然后转入缓解期。在缓解期可有不平衡或不稳感,可持续数天。眩晕常反复发作,复发次数越多,持续越长、间歇越短。        2.耳聋:一般为单侧,发作期加重,间歇期减轻,呈明显波动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加重。        3.耳鸣:多出现在眩晕发作之前。早期为持续性低音调耳鸣,如吹风声或流水声,之后变为高音调耳鸣,如蝉鸣声、哨声或气笛声。眩晕发作时耳鸣加重,间歇期可减轻。        4.耳胀满感:发作期患侧耳内或头部有胀满、沉重或压迫感。 【检查】 1.耳镜检查鼓膜正常。 2.前庭功能检查:发作期可观察到自发性眼震,反复发作者患耳前庭功能可减退或丧失。 3.听力学检查:呈感音神经性聋,早期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反复发作后所有频率均可受累。阈上功能检查有重振现象。耳蜗电图的-SP增大、-SP/AP比值增加。 4.甘油试验:按1.2g~1.5g/kg的甘油加等量生理盐水或果汁空腹饮下,服用前与服用后3h内,每隔1h做一次纯音测听。若患耳在服甘油后平均听阈提高15dB或以上、或言语识别率提高16%以上者为阳性。甘油试验阳性可能提示存在膜迷路积水。 5.颞骨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诊断】  主要依靠详实的病史和全面的检查,在排除其它可引起眩晕的疾病后,可作出临床诊断。 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标准如下: 1.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20min至数小时,至少发作2次以上,常伴恶心、呕吐、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可伴水平或水平旋转型眼震。 2.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早期低频听力下降,听力波动,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可出现重振现象。 具备下述3项即可判定为听力损失: (1) 0.25kHz、0.5kHz、1kHz听阈均值较1、2、3kHz听阈均值提高15dB或15dB以上; (2) 0.25kHz、0.5kHz、1kHz、2kHz、3kHz患耳听阈均值较健耳高20dB或20dB以上; (3) 0.25kHz、0.5kHz、1kHz、2kHz、3kHz平均阈值大于25dBHL。 3.耳鸣,间歇性或持续性,眩晕发作前后多有变化。 4.可有耳胀满感。 5.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眩晕,如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伴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 【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以及解除迷路积水,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1)一般治疗: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宜选用低盐饮食。对反复发作、高度紧张的患者要多作耐心解释,消除其思想负担。 (2)药物治疗:包括前庭神经抑制剂、抗胆碱能药、血管扩张药及钙离子拮抗剂、利尿脱水药的应用。 2.手术治疗:凡眩晕发作频繁、剧烈,长期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听力保存手术,如内淋巴囊减压术和前庭神经切除术术,和非听力保存手术,如迷路切除术。

卢连军 2015-11-23阅读量8052

眩晕是怎么造成的

病请描述: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感觉异常,常伴有平衡障碍。主要由耳或脑部病变引起,亦可由血液、内分泌等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眩晕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因素,可因病因的不同而异。最常见的有:1、梅尼埃病:是由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引起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2、迷路炎:常由于中耳病变(胆脂瘤等)直接破坏迷路的骨壁引起,或者感染所致。3、药物中毒:由于对部分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产生对内耳的损害所致。4、晕动病:即晕车或晕船等,是由于乘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平衡功能紊乱所致。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供血不足,可由动脉管腔变窄、动脉炎、颈椎压迫等因素所致。 耳部病变所致的耳源性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表现较明显,其他病因所致的眩晕可有不同程度的眩晕,但常无天旋地转的感觉,一般不伴有听力减退和耳鸣。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我们查找眩晕的病因: 1、要找出眩晕发作的诱发因素,如有无急性感染、中耳炎、脑外伤、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史,有无乘车、乘船、服药等诱发因素。 2、根据眩晕的特点  眩晕发作时间、诱因、病程,有无复发性特点。 3、眩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出汗、耳鸣、听力改变、视力改变、恶心、呕吐、口周及|四肢麻木、平衡失调等表现。 眩晕的病因找到了才能针对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

贺燕 2015-06-14阅读量8515

电生理监测下显微切除听神经瘤

病请描述:        近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例患者完成了听神经瘤全切手术。患者女性,64岁,因“听力下降20年伴头晕”来院就诊。患者20来前开始出现右耳听力下降,有头晕,耳鸣,一直以为自己是美尼尔综合征,不重视也没有治疗。后来听力越来越差,戴助听器也听不到声音,来医院检查头颅MRI才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诊断为右侧听神经瘤,需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在被告知手术后可能“嘴巴歪,眼睛闭不起来,耳朵也听不见”时,患者犹豫了很久,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最后还是冲着对我们神经外科的信任,同意了手术。为此,我科在术中充分运用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完整切除了肿瘤,并为患者保留了部分听力和面神经的功能。术后患者自诉听力改善,面神经House-Brackmann分级I级。        听神经瘤是颅内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肿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缓慢增长,但它会逐渐影响听力,引起耳鸣,甚至听力丧失;个别患者还伴发三叉神经受累,感觉面部麻木或疼痛,以及面神经受累,出现口角歪斜等症状。桥小脑角区有复杂的神经、血管、脑结构,如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小脑和脑干。听神经瘤的切除中,如何保护这些重要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是此类手术的难点和关键。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问题,甚至还提倡对听神经保护的理念。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并不低,患者表现为手术侧眼睑闭合困难,眼结膜或/和角膜长期暴露,造成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角膜穿孔,患者需终生点眼药水,重者甚至还要缝合眼睑以保护眼球内结构和组织。除此之外,患者口角歪斜,吃饭漏食。凡此,日常起居和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减。为此,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采取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段,使得肿瘤全切、颅神经完美解剖与功能保护能够得到实现。        专家提醒,耳鸣、听力下降是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若耳鸣像秋蝉的叫声,并伴有听力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时患者应立即就诊。

李心远 2015-05-04阅读量7264

耳鸣的“习服疗法”

病请描述:        耳鸣习服疗法又称耳鸣习惯疗法,是指对耳鸣的适应或习惯。该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噪声不全掩蔽、放松训练、心理调整和转移注意力等。            耳鸣是一种主观感觉,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是内耳血管缺血、听神经放电活动异常增加、钙内环境稳态失衡等等。临床上,医生尚不能客观判断患者是否确实有耳鸣。耳鸣的病因也十分复杂,耳部的和全身的疾病均能造成耳鸣。而且,有时候,耳鸣是在根本找不到任何可能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的。目前没有任何治疗耳鸣的特效药物,因此,医生往往对耳鸣患者爱莫能助。耳鸣者得到的答复常常是,“耳鸣不好治”,“没有好办法”,“吃点药试试”等等。            耳鸣患者常伴有心理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听力正常的人也可有慢性耳鸣;在某些内耳疾病恢复后仍然长期遗留耳鸣。临床上习惯用药物治疗耳鸣,如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调节植物神经药物等。耳鸣习服疗法要求耳鸣患者坚持训练1~2年才能达到完全适应或习惯。            耳鸣不全掩蔽:用外界噪声掩蔽耳鸣称为耳鸣掩蔽疗法。常用的外界噪声发生装置有耳鸣掩蔽器和助听器、随身听、家用录放机等,所发出的噪声可以是各种频率成分都有的白噪声,也可以是有中心频率的窄带噪声。后者的掩蔽效果最好。但由于许多人的耳鸣音调难以匹配,所以,耳鸣掩蔽器产生的噪声多为白噪声。不全掩蔽是指用低强度噪声不完全掩蔽耳鸣,噪声强度以刚刚听到为准,不要太大。目的是让患者逐渐习惯和适应与耳鸣相似的外界噪声,并避免噪声加重或造成新的损害。建议每天最少掩蔽6小时以上,每次掩蔽时间不超过1小时,休息10~2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掩蔽。由于噪声强度非常低,所以,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时都可以掩蔽。             放松训练:精神或情绪紧张可以导致耳鸣,耳鸣也可以加重情绪紧张。耳鸣患者常常伴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耳鸣习服疗法强调放松训练,目的是让患者得到身心松弛,因此,又称松弛疗法。方法是:闭目静坐或平卧,用意念控制神经和肌肉的紧张性,先从头皮、额部、面部肌肉开始放松,逐渐将上下肢、胸部乃至全身的肌肉放松。            心理调整和心理咨询:患者常担心:我的耳鸣是否由脑瘤等严重疾病引起?耳鸣是否预示着我将要耳聋、痴呆、中风?对此,医生除为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外,更要进行耐心与细致的解释和指导。如讲解听觉生理和耳鸣发生的可能原因;指导患者对耳鸣的忽略、习惯、遗忘和适应,争取与耳鸣和平共处;消除患者“耳鸣不可治,要终生忍受”的错误观念,树立耳鸣可治愈的信心。            转移注意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旦想到耳鸣,你能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听音乐、读书、看报等等,分散对耳鸣的注意力,使耳鸣很快成为不重要、不烦人的事情。            当耳鸣是由梅尼埃病、听神经瘤、耳硬化,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颈椎病等引起时,首先要治疗原发疾病。由中耳肌肉活动或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引起的所谓的客观性耳鸣,在中耳疾病治愈后,耳鸣会很快消失。只有在病因不明或病因治愈后仍遗留耳鸣时才考虑采用本疗法。

杜晓东 2014-11-17阅读量6472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病请描述:        突发性耳聋  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 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突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内淋巴水肿、迷路膜破裂及铁代谢障碍诸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的原因。可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淋巴迷路炎、非化脓性中耳炎。            血管病变     在突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由于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等,因缺氧而使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变性。其中除血管痉挛者外,其他预后均差,常致永久性聋。        迷路膜破裂     迷路膜破裂系指内耳的圆窗或卵圆窗膜破裂合并蜗管膜破裂。由于膜破裂,引起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眩晕和耳鸣等症状。        膜迷路积水 一些轻、中度突聋,不论有无眩晕,可能是梅尼埃病的不同类型。        此病来势凶猛,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慢者耳聋可逐渐加重,数日后才停止进展。其程度自轻度到全聋。可为暂时性,也可为永久性。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杜晓东 2014-11-17阅读量9046

梅尼埃病

病请描述:        它的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病人多数为中年人,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睁眼时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发作剧烈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一系列症状,但病人的意识保持清醒。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诊断为梅尼尔病的患者经过脱水,营养神经,扩血管等对症治疗并且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后,多数病人症状改善明显,但仍有少数病人经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鼓室内注射或灌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 依然不好者, 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可通过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内淋巴囊减压术,迷路切除术。梅尼尔病经积极治疗后是可以显著改善症状的,由于听力易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退,最后可导致耳聋, 因此治疗应当准确及早。

杜晓东 2014-11-17阅读量7894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神经型...

病请描述: 摘要【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 例,对照组33 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才用理疗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一次,10 天为1 个疗程。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8%,对照组有效率57%【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优于理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武汉市武昌医院中医康复科陈国超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and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s for the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treatment of cervical sympathetic.Method:6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5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and 3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physiotherapy.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a day.10 day w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fter a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effici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2.8%, and the effici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57% .Conclusion:Sympathetic ganglion block treatment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was quite effetive for cervical sympathetic, and was worth promoting. Kay words : Sympathetic ganglion block , cervical sympathetic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累及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头晕目眩、胸痛、无汗或出汗、心率不齐、咽部异物感、耳鸣等系列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近两年来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35例,疗效可靠,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68例均为本院中医科住院病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 例,男20 例,女15例,年龄22~65 岁,平均35.4±9.8岁,病程3d~5 年,平均10个月。对照组33 例,男18 例,女15例,年龄22~68 岁,平均36.7±10.3岁;病程5 d~6年,平均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心、肝、肺等病史。 1.2诊断标准[1]  ①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可同时伴有神经根损伤。②影像学有相应表现,即侧位片除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变直外,颈椎后凸,伸屈动力摄片侧位缘出现梯形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增生,沟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颈项韧带钙化;CT 有髓核侧后方突出,更清楚显示椎体前后缘骨赘增生,沟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MRI 表现髓核突出,脊神经根受压。③椎动脉造影阴性。④排除心源性、耳源性、眼源性、体位性低血压以及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梅尼埃病等其它导致交感神经损害的疾病。不包括颈椎穿刺禁忌证(近期患感染性疾病或穿刺部位有炎症、体质虚弱、严重椎管狭窄及肿瘤)患者。 1.3疗效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制定的《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制定[2]。痊愈:原有症状、体征消失,颈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劳 动和工作;有效:原有症状减轻,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治疗方法 1.4治疗方法 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患者仰卧位,去枕, 头居中,于颈前气管旁皮肤消毒后,用左手食、中指向外推移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在食管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处用7 号短穿刺针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穿刺2. 0~3. 0 cm时可触及骨质,针尖达第七颈椎横突的前外侧,退针0. 2~0. 4cm ,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即可缓慢注药。所用药液为2%利多卡因10 ml ,隔天1 次,10 d 为1 个疗程。注药后观察15 min ,出现Horner征,即同侧颜面潮红,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结膜充血,鼻塞为成功标志。 理疗组:超短波CDB29- Ⅱ型超短波治疗仪, 颈肩部并置, 功率250 W, 间隙为3 cm, 微热量, 每次20min, 每日1 次。牵引: 仰卧位床边枕颌牵引治疗, 每次30 min, 牵引质量为4 kg~6 kg,每日1次, 共10d。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神经阻滞组 35 18 11 6 82.8% 理疗组 33 9 10 14 57% 注:经X2检验, X2=4.27, X20.05,1=3.84? ?P<0.05 3讨论 交感型颈椎病,由颈椎退行性变而使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反射性刺激所致。由于颈交感神经不断遭受刺激,在其分布区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而出现的眩晕、头痛等症状。颈椎小关节、钩椎小关节关节囊、颈椎后纵韧带、颈椎间盘纤维环后部以及椎动脉均有交感神经的分布, 一些颈神经通过节后纤维交通支与颈上神经节相连。当上述部位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 可因交感神经反射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现象, 其反射途径有脊髓反射和脑- 脊髓反射。目前临

陈国超 2014-11-03阅读量1.0万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病请描述:        突发性耳聋  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感音神经性聋,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 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突聋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疾病、内淋巴水肿、迷路膜破裂及铁代谢障碍诸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的原因。可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淋巴迷路炎、非化脓性中耳炎。             血管病变     在突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由于血管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等,因缺氧而使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变性。其中除血管痉挛者外,其他预后均差,常致永久性聋。             迷路膜破裂     迷路膜破裂系指内耳的圆窗或卵圆窗膜破裂合并蜗管膜破裂。由于膜破裂,引起突发性感觉神经性耳聋、眩晕和耳鸣等症状。             膜迷路积水 一些轻、中度突聋,不论有无眩晕,可能是梅尼埃病的不同类型。             此病来势凶猛,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慢者耳聋可逐渐加重,数日后才停止进展。其程度自轻度到全聋。可为暂时性,也可为永久性。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杜晓东 2010-11-25阅读量6734

耳鸣的“习服疗法”

病请描述:        耳鸣习服疗法又称耳鸣习惯疗法,是指对耳鸣的适应或习惯。该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噪声不全掩蔽、放松训练、心理调整和转移注意力等。             耳鸣是一种主观感觉,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是内耳血管缺血、听神经放电活动异常增加、钙内环境稳态失衡等等。临床上,医生尚不能客观判断患者是否确实有耳鸣。耳鸣的病因也十分复杂,耳部的和全身的疾病均能造成耳鸣。而且,有时候,耳鸣是在根本找不到任何可能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的。目前没有任何治疗耳鸣的特效药物,因此,医生往往对耳鸣患者爱莫能助。耳鸣者得到的答复常常是,“耳鸣不好治”,“没有好办法”,“吃点药试试”等等。             耳鸣患者常伴有心理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听力正常的人也可有慢性耳鸣;在某些内耳疾病恢复后仍然长期遗留耳鸣。临床上习惯用药物治疗耳鸣,如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调节植物神经药物等。耳鸣习服疗法要求耳鸣患者坚持训练1~2年才能达到完全适应或习惯。             耳鸣不全掩蔽     用外界噪声掩蔽耳鸣称为耳鸣掩蔽疗法。常用的外界噪声发生装置有耳鸣掩蔽器和助听器、随身听、家用录放机等,所发出的噪声可以是各种频率成分都有的白噪声,也可以是有中心频率的窄带噪声。后者的掩蔽效果最好。但由于许多人的耳鸣音调难以匹配,所以,耳鸣掩蔽器产生的噪声多为白噪声。不全掩蔽是指用低强度噪声不完全掩蔽耳鸣,噪声强度以刚刚听到为准,不要太大。目的是让患者逐渐习惯和适应与耳鸣相似的外界噪声,并避免噪声加重或造成新的损害。建议每天最少掩蔽6小时以上,每次掩蔽时间不超过1小时,休息10~2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次掩蔽。由于噪声强度非常低,所以,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时都可以掩蔽。              放松训练     精神或情绪紧张可以导致耳鸣,耳鸣也可以加重情绪紧张。耳鸣患者常常伴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耳鸣习服疗法强调放松训练,目的是让患者得到身心松弛,因此,又称松弛疗法。方法是:闭目静坐或平卧,用意念控制神经和肌肉的紧张性,先从头皮、额部、面部肌肉开始放松,逐渐将上下肢、胸部乃至全身的肌肉放松。             心理调整和心理咨询     患者常担心:我的耳鸣是否由脑瘤等严重疾病引起?耳鸣是否预示着我将要耳聋、痴呆、中风?对此,医生除为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外,更要进行耐心与细致的解释和指导。如讲解听觉生理和耳鸣发生的可能原因;指导患者对耳鸣的忽略、习惯、遗忘和适应,争取与耳鸣和平共处;消除患者“耳鸣不可治,要终生忍受”的错误观念,树立耳鸣可治愈的信心。             转移注意力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旦想到耳鸣,你能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听音乐、读书、看报等等,分散对耳鸣的注意力,使耳鸣很快成为不重要、不烦人的事情。             当耳鸣是由梅尼埃病、听神经瘤、耳硬化,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颈椎病等引起时,首先要治疗原发疾病。由中耳肌肉活动或血管结构、功能异常引起的所谓的客观性耳鸣,在中耳疾病治愈后,耳鸣会很快消失。只有在病因不明或病因治愈后仍遗留耳鸣时才考虑采用本疗法。

杜晓东 2010-11-19阅读量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