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美尼尔综合症 > 内容

美尼尔综合症内容

春季眩晕患者增多,其中不乏一...

病请描述: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眩晕症的高发季节。“近期天气忽冷忽热不稳定,因头晕或眩晕来眩晕症专病门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一些耳石症病人。”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表示。 ▲ 席刚明教授在坐诊   天旋地转,1/3眩晕是由耳石症引起的   席刚明教授介绍,眩晕是指人的空间定位能力发生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发病时表现为视物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   眩晕又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由脑部疾病引起,常见的原因有脑血管病变、颅内肿瘤、颅脑炎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脑干肿瘤、脑干脑炎、延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小脑肿瘤等病变等。外周性眩晕是由耳部疾病引起的,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其中,耳石症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约占眩晕的 1/3。而且从几岁的小孩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会发生耳石症,最多的发病人群为30岁到60岁的成年人。   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起床或夜里在床上翻身时,甚至是低头、仰头时,突然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严重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心慌、大汗等。上述症状除了带来生理上的极大不适,还会造成心理恐慌。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我是不是得了脑梗?是不是脑供血不足?还是得了颈椎病?   45岁的王女士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一阵天旋地转,感觉整个床像是云霄飞车般要翻过去了,她一下摔倒在地。王女士被家人送到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大脑一切正常”。辗转求医后,医生确诊她患上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即耳石症。耳石症是一种高发而不被人知晓的眩晕症。   席刚明教授特别提醒,年轻人患耳石症与生活方式关系非常大,熬夜、玩手机、不喜欢运动可导致耳部缺血。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没有健康保健意识、生活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耳石脱落,形成耳石症。 ▲ 患者在进行“耳石症”检查治疗   什么是耳石症?耳石为什么会脱落?   席刚明教授介绍,在我们的耳朵里,有一种叫椭圆囊斑的结构,其表面有一层耳石膜,黏附着很多碳酸钙的结晶,叫作耳石,耳石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体感应直线加速度。比如:我们坐车时即使是在打瞌睡,也能感受到刹车,这就是耳石在传递信息。耳石只有20~30微米,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   之所以会发生耳石症,一般是由于疲劳、外伤或其他不明原因,耳石从患者前庭剥落,移位到内耳半规管的淋巴液中,从而刺激半规管,影响了平衡功能,使人产生剧烈的眩晕。   临床上医生还根据耳石脱落于谁家,将耳石症又分为后半规管耳石症、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前半规管耳石症和混合型半规管耳石症,这四种类型。后半规管耳石症最常见,占 70%~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 6.3%;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次之,占 10%~30%;前半规管耳石症为少见类型,占 1%~2%;多半规管耳石症占 9.3%~12%。   耳石症发作时,患者往往感到天旋地转,或物体左右晃动,在眩晕的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出汗、面色蜡黄,严重者还会出现腹泻。耳石症的眩晕,和位置变动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在起床或卧倒时眩晕,向左或向右翻身时会有发作。持续时间不长,大概为几秒钟,一般不超过1分钟。不论眩晕如何严重,患者意识始终清楚,也没有耳鸣、耳聋等其他症状。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   对于确诊耳石症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耳石复位治疗又分为人工手法复位和仪器复位治疗。人工手法复位属于传统的耳石复位,是通过人工操作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达到治疗目的。但有明显局限性,比如对于患有颈腰椎疾病、体型肥胖、高龄等患者,人工手法复位改变受限,从而影响复位疗效,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为提高眩晕的诊治水平和识别能力,给眩晕患者提供全方位、精准的诊治,2023年12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引进了斯睿美(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已诊治了100多位患者。除了能对耳石症进行精准定位及复位治疗外,还能用于评估半规管、前庭耳石器、前庭中枢及大脑皮层的功能。   该眩晕症诊疗系统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优势明显。首先,患者坐在座椅上,通过三个转轴的协调,精确定位、定量、定速,使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更准确;同时,全自动化的诊断与复位,可带动患者全身整体运动,亦可按照半规管实际走向,进行更合理的360度复位。而且,仪器还采取了三维动画和高清显示技术,配备了带红外摄像头且有百倍放大功能的专业眼罩,可让医生对患者眼震及曲线的观察更为精细,辅助判断病因。新设备还让一次诊疗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效率大大提高,是手法诊断和治疗的三倍。且患者和座椅一起做整体转动,避免了受伤的风险,对颈、腰椎病等患者亦无特殊限制。 ▲ 斯睿美(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   耳石复位后,防止耳石“再逃跑”   席刚明教授提醒,耳石症是良性疾病,但耳石回到“原来位置”后,也可能在数日、数月、数年后复发,要把握好以下 4 个时间点,防止耳石“再逃跑”。   复位当天,静坐半小时。复位治疗后,静坐半小时有助耳石稳定在椭圆囊,避免它再次脱落。   3 天内,床头抬高 45°。复位治疗后3天内,将床头抬高 45°,可以在床头多铺一床被子营造一个斜坡,注意不要单纯垫高枕头,以免影响颈椎。睡觉时要轻轻地向后躺下,左右翻身时也应轻柔。   一周内,避免美发和牙科检查。由于美发、牙科检查时,患者会被要求将头部保持在某些特殊的位置,易致耳石再次脱落。   半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复位半个月内应避免登高、游泳等较剧烈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忌烟酒,以免焦虑急躁、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再次诱发耳石脱落。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复位   注:注意6件事,有助远离耳石症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除烟酒,不要长时间过度看电视、电脑、手机。   2.去除病因:及时去除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噪音、药物中毒等因素。   3.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大的情绪波动。   4.积极防治危险因素:中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导致内耳供血不足的关键因素,建议及时防治。   5.及时防治骨质疏松:女性更年期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导致骨质疏松、骨折和频繁的耳石症发作,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的日光浴,加强锻炼。   6.曾有耳石症发作的患者要注意:在高发期,自己哪一侧眩晕比较明显,就要尽量避免用患侧侧卧。动作尽量缓慢平稳,避免抬头晾衣服、低头系鞋带等变化较大的动作。   最后,席刚明教授提醒,耳石症虽不会危及生命,但是视物旋转、头晕等症状不仅会让患者产生紧张感,同时在从事某些高危作业及开车时,一瞬间的眩晕也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在病发后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另外平时应多锻炼身体,使平衡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对于预防耳石症的发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4-12阅读量114

头晕/眩晕看不好?可能是没有...

病请描述:现如今,罹患头晕或眩晕的病人越来越多,虽然并非所有头晕/眩晕都是由疾病引起,但不可否认的是,很有可能是身体已经出现状况才会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很多眩晕相当于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其中不乏头晕/眩症状反复发作或者持续存在的患者,他们反复至各大医院就诊,却又迁延不愈,给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头晕/眩晕的病因太多,患者找不到合适的科室去看病,而且不知道就诊前应该如何准备。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以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这样的患者。 针对头晕/眩晕的病因,举几个常见的例子,比如特定姿势下出现的眩晕,提示可能患有耳石症。突然间天旋地转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提示梅尼埃病。感冒后出现长时间的眩晕以及恶心呕吐,提示前庭神经炎。眩晕伴剧烈头痛并出现意识障碍,提示小脑出血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头晕的主观性较强,同种疾病的患者可能会有差别较大的主诉。而且,头晕/眩晕和很多科室都有关系,一定要选择对合适的科室,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诊断和治疗。一般而言,头晕/眩晕与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关系最为密切。通常来讲,如果天旋地转的感觉比较明显,同时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需要首选耳鼻喉科就诊。而除了头晕/眩晕症状外,还伴有肢体无力、麻木、视物重影、吞咽困难、意识不清等症状,可能患有中枢性眩晕,也是最危险的眩晕。比如脑梗死,脑出血,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需要尽快至神经内科就诊。如果是高龄患者,且合并一些内科疾病,比如低血压,会导致脑内血液循环不足,引起头晕或眩晕的情况。另外,心律失常会造成体内血液流量不稳定,导致被输送到脑内的血液量减少,同样有可能引起眩晕。此时最好先至内科就诊。除此之外,即使没有器质性病变,有时过度紧张或感受强大压力时,也可能引起头晕/眩晕,称为“心因性”头晕/眩晕。这种头晕/眩晕的特点是反复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但症状持续存在,多伴有头痛、失眠、心悸、胸闷、紧张、担心、情绪低落等症状。这时需要至心理科就诊。 选择了合适的科室,同时还应该在就诊前把自己的病情好好总结一下,因为头晕/眩晕的问诊对最终的诊断至关重要,这样可以让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治。这里列出了12个问题,可以按照这些问题准备一下。   1.      何时、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时出现头晕/眩晕的情形? 2.      出现什么样的头晕/眩晕情形(旋转性:天旋地转、浮动性:轻飘飘、摇动性:摇摇欲坠)?眼前的景象是否变模糊?或是突然一片黑暗? 3.      头晕/眩晕持续多久(感觉到头晕/眩晕的时间长度)?是否为突发性,还是经常出现,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 4.      是否伴随出现耳朵被塞住的感觉,或耳鸣、听力减退的情形? 5.      是否伴随出现手脚无力、发麻,或一物看成两物等神经症状? 6.      当时的意识是否清楚? 7.      是否伴随出现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 8.      是否感觉疲劳或压力?睡眠状态如何? 9.      目前罹患的疾病,是否准备好过去的病历? 10.   现在或过去经常使用的药物有哪些? 11.   搭交通工具时,是否会头晕? 12.   是否有过敏体质?

褚鹤龄 2024-03-21阅读量178

眩晕不一定是颈椎病,还有可能...

病请描述:  经常头晕目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但是,不少时候,这都源于“耳石症”。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表示,耳石症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约占眩晕的 1/3。专家提醒,耳石症是一种高发而不被人知晓的眩晕症。发生眩晕别乱治,要尽早就诊排查治疗。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困扰男子两个月的“颈椎病”竟是“耳石症”   “第一次发病时候,往左边躺就左边晕,往右边躺就右边晕。”两个月前,安徽52岁的王先生在睡觉时突然出现眩晕,在改变体 位时就感觉天旋地转。遂前往合肥、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就诊,有的诊断为颈椎病,有的不能明确诊断,经过药物等系列治疗,收效甚微。频繁的头晕让王先生无法正常生活。“头疼可以忍受,药苦可以忍受,但头晕的感觉真的忍受不住,睡觉不能平躺,不能动,连翻身都不行,一动就晕醒,这谁能受得了,没得过我这个病的人很难能体会这种感受。”说到病情,王先生十分激动。   就在王先生求医无门的时候,他刷短视频正好看到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关于耳石症的科普视频,王先生越看越觉得这个病的发作特征和自己症状十分相符,难道说自己并不是颈椎病?于是他带着一丝希望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找到席刚明教授。   来到门诊一楼眩晕诊疗室后,医护人员帮助王先生固定在眩晕治疗仪的座椅上,然后为他戴上眼罩。经过滚动实验、Dix-Hallpike实验,诊断为右前半规管耳石症,当即在复位椅上予以复位治疗,短短几分钟,治疗结束。王先生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头晕了,走起路来也很自在。席刚明教授叮嘱患者,耳石复位后两天内睡觉要垫高两个枕头,不要看电视、看手机。   席刚明教授介绍,王先生的病情并不复杂,属于典型的耳石症症状表现,但该患者的治疗过程本身比较有代表性,许多患者都有类似的情况,突发头晕,无明确病因,误诊为颈椎病,然后以此治疗。但因耳石症本身属于反复发作的疾病,且每次发作的时间都很短,所以有时按照颈椎病治疗,随着发作时间过去患者头晕减轻,就会误认为颈椎病治疗有效。若再次头晕,还是按照颈椎病治疗,反反复复一直治疗不彻底,这种经历代表了多少患者的就医历程。 ▲ 席刚明教授在操作眩晕症诊疗仪,为患者检查治疗 ▲ 通过检查,观察患者有无眼球震颤   耳石症是什么?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席刚明教授介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进入与它相连的三个彼此垂直的“C”形半规管里。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内,刺激了平衡感受器,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天旋地转、眼震、恶心呕吐等。最常见的是在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以及抬头时出现眩晕,当头部位置固定后眩晕会好转,因而患者本人非常恐惧。   哪些人易得“耳石症”?   席刚明教授指出,大部分的耳石症原因不明,有些是曾经有过外伤或者其他耳科疾病,比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等。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都有可能导致耳石症。   除了以上原因,耳石症的发作也和年龄有关,椭圆囊和球囊内的耳石数量随着年龄增长减少,可能是耳石自发脱落的结果。其次,耳石症与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和中风独立相关,这暗示着某些耳石症具有潜在的血管机制。   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熬夜、低头玩手机和工作等,耳石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发病率高达10.7~600/10万,终身患病率约为2.4%,尤其是年轻人也变成高发群体之一。现在的年轻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睡眠不好、过度疲劳,可能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状态,使内耳的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再加上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此外,还有很多人在补牙时,由于使用电钻打孔,磨钻抛光,因振动,常常使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使淋巴液流动紊乱,引发眩晕。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 眩晕症专病门诊 — 专病专治,对因治眩晕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眩晕症的病因纷繁复杂,具体涉及上百个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梅尼埃病、心脏疾病等,涉及到临床多个科室,要做到有效治疗,避免“病急乱投医”出现误诊,明确眩晕疾病诊断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开设了眩晕症专病门诊,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眩晕团队。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中药、理疗、前庭功能康复等多种手段实现眩晕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   对于确诊耳石症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耳石复位治疗又分为人工手法复位和仪器复位治疗。   人工手法复位属于传统的耳石复位,是通过人工操作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达到治疗目的。但有明显局限性,比如对于患有颈腰椎疾病、体型肥胖、高龄等患者,人工手法复位体 位改变受限,从而影响复位疗效,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 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   眩晕症诊疗系统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将患者固定在治疗座椅上后,通过旋转轴实行精准旋转,运用红外眼震系统将患者的眼震实时记录下来,精确定位病变半规管,实现多方位滚转复位治疗,全程实时动态检测,诊断和治疗准确、安全有效。诊断和复位时可由座椅带动全身整体转动,避免了对患者的颈部及腰部造成刺激,有效弥补了人工手法复位的缺陷,相比传统手法,患者体 位变动更充分,甚至可以实施一些传统手法复位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复位方法,因而治疗效果更精准、安全、有效。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引进了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已诊治了100多位患者。除了能对耳石症进行精准定位及复位治疗外,还能用于评估半规管、前庭耳石器、前庭中枢及大脑皮层的功能。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4-03-13阅读量213

坐上“魔椅&rd...

病请描述:  今年57岁的张阿姨三天前感到头晕,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她说,头晕是在起床、躺下或是翻身的时候发生,头晕的时候感到天旋地转,恶心想吐,十分难受。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告诉张阿姨,这些症状是耳石症的主要表现。   “不要担心,我们医院最近引进了一台专门治疗耳石症的仪器耳石复位治疗仪,你只要坐在上面,我们在电脑上操作,转几下就好了。”来到一楼眩晕诊疗室后,医护人员帮助张阿姨固定在治疗仪的座椅上,然后为她戴上眼罩。进行了几下翻转后,诊断其为左后半规管耳石症,当即在复位椅上予以复位治疗,短短几分钟,治疗结束。张阿姨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头晕了,走起路来也很自在。   “这个椅子真神奇,像是有魔力一样,没想到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好我这头晕的毛病,真是太好了!”她赞不绝口地说道。   经常头晕目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但是,不少时候,这都源于“耳石症”。席刚明教授指出,头部外伤或者长时间固定姿势,比如低头玩手机、颈部持续转动等,都有可能诱发耳石症。 ▲ 患者在做检查   耳石症是什么?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席刚明教授介绍,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进入与它相连的三个彼此垂直的“C”形半规管里。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内,刺激了平衡感受器,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天旋地转、眼震、恶心呕吐等。最常见的是在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以及抬头时出现眩晕,当头部位置固定后眩晕会好转,因而患者本人非常恐惧。   耳石症发病率极高 年轻人也是高发群体之一   席刚明教授指出,大部分耳石症原因不明,而耳石症发病率占眩晕患者中的30%,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的患者居多。患过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容易继发该病;还有长期卧床的人,由于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不能下床活动,也容易发生耳石症。   一般来说,耳石症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耳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年发病率高达10.7/10万——600/10万,终身患病率约为2.4%,尤其是年轻人合并恐高、晕车、晕船等也变成高发群体之一,这可能跟潜在的血管机制有关。   现在的年轻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可能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状态,使内耳的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再加上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眩晕症专病门诊——专病专治,对因治眩晕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眩晕症的病因纷繁复杂,具体涉及上百个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梅尼埃病、心脏疾病等,涉及到临床多个科室,要做到有效治疗,避免“病急乱投医”出现误诊,明确眩晕疾病诊断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开设了眩晕症专病门诊,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眩晕团队。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中药、理疗、前庭功能康复等多种手段实现眩晕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   对于确诊耳石症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耳石复位治疗又分为人工手法复位和仪器复位治疗。   人工手法复位属于传统的耳石复位,是通过人工操作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达到治疗目的。但有明显局限性,比如对于患有颈腰椎疾病、体型肥胖、高龄等患者,人工手法复位身体的位置改变受限,从而影响复位疗效,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眩晕症诊疗系统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将患者固定在治疗座椅上后,通过旋转轴实行精准旋转,运用红外眼震系统将患者的眼震实时记录下来,精确定位病变半规管,实现多方位滚转复位治疗,全程实时动态检测,诊断和治疗准确、安全有效。诊断和复位时可由座椅带动全身整体转动,避免了对患者的颈部及腰部造成刺激,有效弥补了人工手法复位的缺陷,相比传统手法,患者身体的位置变动更充分,甚至可以实施一些传统手法复位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复位方法,因而治疗效果更精准、安全、有效。 ▲ 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   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引进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现已全面投入使用。除了能对耳石症进行精准定位及复位治疗外,还能用于评估半规管、前庭耳石器、前庭中枢及大脑皮层的功能,适用于以下范围:   1.适用于各种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对难治性耳石症设计个性化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2.适用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前庭性疾病的辅助检查。   3.其他功能:   ①多种前庭功能检查(自发眼震实验、位置性试验、变位试验、固视实验、旋转急停实验、正弦摆动实验等)。   ②对三组不同的半规管分别进行功能检查。   ③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空间运动病等,又称运动病)的康复及习服训练。   ④针对每组不同的半规管进行针对性训练。   ⑤针对特殊职业人群的选拔和评估。   ⑥前庭功能科研的综合模拟再现平台与临床引用前庭功能检测、康复、评估等。   ⑦对非典型耳石异位症引发的头昏脑涨、恐高表现、颈肌僵硬、肩颈酸痛、头上戴箍等临床症状进行康复训练与治疗。   耳石复位后应该注意什么?   席刚明教授提醒,诊断为耳石症的眩晕患者,患者经过耳石复位后,48小时内仍需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具体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几点——   1、走路姿势:走路时眼睛正视前方,不随意改动头位,尽量用身体的转动来协助头位变动;   2、睡觉姿势:建议将上半身垫高 30 度入睡;   3、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   4、避免抬头低头:如抬头晾晒衣服、低头拖地、低头看手机等;   5、禁止:要禁忌高空作业、开车;   6、门诊随诊:建议复位 1 周后前往门诊复诊,确定耳石是否复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12-26阅读量492

头一动就眩晕要警惕耳石症,专...

病请描述:   经常头晕目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但是,不少时候,这都源于“耳石症”。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指出,头部外伤或者长时间固定姿势,比如低头玩手机、颈部持续转动等,都有可能诱发耳石症。   坐躺转头都会眩晕 年轻小伙得了耳石症   《秦楚网》2022年3月8日报道,23岁的小李是一名手机控,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这不,近段时间,他患了一种“怪病”,只要躺下、坐起或头部转向一侧,就会出现数秒眩晕,感到天旋地转。   于是,他到医院检查一番后,没得大问题。可是,只要他长时间玩手机,头位或姿势一改变,就会感觉天旋地转,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辗转求医,最终小李确诊患了耳石症。   席刚明教授介绍,像小李这样因长时间玩手机、熬夜追剧患上此病的患者在门诊上越来越多,这是因为长期低头影响到了内耳的血液循环,使耳石代谢异常而容易变性脱落。   耳石症是什么? 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席刚明教授介绍,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进入与它相连的三个彼此垂直的“C”形半规管里。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内,刺激了平衡感受器,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天旋地转、眼震、恶心呕吐等。最常见的是在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以及抬头时出现眩晕,当头部位置固定后眩晕会好转,因而患者本人非常恐惧。   耳石症发病率极高 年轻人也是高发群体之一   席刚明教授指出,大部分耳石症原因不明,而耳石症发病率占眩晕患者中的30%,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的患者居多。患过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容易继发该病;还有长期卧床的人,由于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不能下床活动,也容易发生耳石症。   一般来说,耳石症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耳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年发病率高达10.7/10万——600/10万,终身患病率约为2.4%,尤其是年轻人合并恐高、晕车、晕船等也变成高发群体之一,这可能跟潜在的血管机制有关。   现在的年轻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可能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状态,使内耳的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再加上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 席刚明教授在演示手法复位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眩晕症专病门诊——专病专治,对因治眩晕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眩晕症的病因纷繁复杂,具体涉及上百个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梅尼埃病、心脏疾病等,涉及到临床多个科室,要做到有效治疗,避免“病急乱投医”出现误诊,明确眩晕疾病诊断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开设了眩晕症专病门诊,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眩晕团队。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中药、理疗、前庭功能康复等多种手段实现眩晕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 ▲ 眩晕症专病门诊   席刚明教授表示,一旦确诊为耳石症也不用慌张,一般只要通过手法或机器复位就可以了,无需服药。除了复位,也要找到发生耳石症的原因,以减少复发。喜欢长期低头工作或者娱乐的人,最好能够多起来走动,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骨质疏松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耳石症,就要控制和治疗这些慢性病,如果是体质上的问题,可以考虑中医调理。   “现在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来就诊的患者都是喜欢长时间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人。”席刚明教授说,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建议大家一定要杜绝这些习惯。   耳石复位后应该注意什么?   席刚明教授提醒,诊断为耳石症的眩晕患者,患者经过耳石复位后,48小时内仍需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具体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几点——   1、走路姿势:走路时眼睛正视前方,不随意改动头位,尽量用身体的转动来协助头位变动;   2、睡觉姿势:建议将上半身垫高 30 度入睡;   3、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   4、避免抬头低头:如抬头晾晒衣服、低头拖地、低头看手机等;   5、禁止:要禁忌高空作业、开车;   6、门诊随诊:建议复位 1 周后前往门诊复诊,确定耳石是否复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07-14阅读量695

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一例分享

病请描述:病例介绍: 患者是一名老年女性,6年前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的阵发性刺痛,同时伴有牙痛,发作时程度较剧,当地查头颅磁共振提示“左侧听神经瘤考虑”,后来患者外院行伽马刀治疗,疼痛并无明显缓解,平时通过药物控制,并定期随访复查。近期患者感觉到疼痛较前加重,药物控制效果变差,复查头颅增强MRI提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考虑囊性脑膜瘤可能(图1)。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考虑到药物保守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疼痛,决定采用手术方式,切除肿瘤,缓解神经疼痛症状。 图1 术前MRI提示左侧岩尖部占位 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虽然肿瘤不大,但所在区域内分布了很多的重要神经,包括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而且伽马刀术后肿瘤往往与周围结构粘连紧密,因此手术中需要非常小心,避免神经误伤而造成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术前判断一致,术中发现面听神经被肿瘤压迫移位,小心分离后予以保护;肿瘤深面可见三叉神经,因肿瘤长期压迫已经发生严重的变性,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符合,手术中通过仔细的显微操作也完整保留;肿瘤也同时压迫外展神经进入骨孔的地方,小心操作下,神经无明显损伤。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即刻得到缓解,并无新增的神经功能障碍。 图2 术后MRI提示肿瘤全切 讨论总结: 三叉神经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因此当三叉神经受到刺激之后,就有可能会出现面部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往往表现为单侧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病人往往描述为刀割样、针刺样、放电样的疼痛,发作时程度重,加上突发性的特点,往往会给患者留下心理阴影和恐惧情绪,很多患者误以为是牙痛而到牙科就诊,在拔除好几颗牙齿之后症状仍然不缓解,才想到到神经科来就诊。三叉神经痛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前者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发病机制是搏动的血管压迫了三叉神经所导致的,通过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往往可以让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是由于其他病变影响到三叉神经所导致的,就像我们展示的这个病例,是由于在岩骨尖处长了脑膜瘤,导致三叉神经受压,从而引起神经刺激性症状,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才能从根源上解除压迫,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所以,对于出现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建议到医院里做一个头颅核磁共振,能够判断三叉神经走形区域是否存在占位、压迫,从而有效鉴别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为下一步治疗指明方向。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意大利Gruppo Otologico耳侧颅底中心、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神经内镜中心访学;欧美同学会肿瘤分会会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青委;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多篇SCI论文;浙江省中青年医师脑脊膜瘤手术二等奖;RCRC动脉瘤手术全国赛第二名;浙大医学院先进工作者。 擅长领域:1. 面听神经疾病: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神经吻合治疗永久性面瘫,面肌痉挛、难治性梅尼埃病等手术治疗;2. 颅底肿瘤:掌握各种颅底手术入路,擅长耳侧颅底等复杂解剖区包括颈静脉孔区、桥小脑角区、蝶岩斜区以及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3. 经鼻内镜下鞍区病变如垂体瘤、脊索瘤、Rathke囊肿等手术切除;4.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等显微外科手术、诊断分型以及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5.动脉瘤、AVM、海绵状血管畸形和烟雾病等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  

王勇杰 2023-02-24阅读量501

重视前庭性偏头痛-耳源性眩晕...

病请描述:前庭性偏头痛:是常见的一种中枢性前庭疾病,近几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认识,已经成为耳源性眩晕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率远远高于梅尼埃病。也是儿童眩晕的最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前庭症状主要表现自发性眩晕、位置性眩晕、视觉引起的眩晕、头部运动引发的眩晕,头部运动引起的头晕伴有眼震和恶心。 眩晕发作时间:5分钟-72小时,发作频率频繁,达5次以上,其中25%病人发作时间少于5分钟,在发作时间短暂不超过5分钟的病人中,75%在3天内每天发作超过5次。 眩晕发作诱发因素:头部活动、视觉刺激、头部位置改变、40%-70%的患者有位置性眩晕,由运动的视觉场景(交通、电影院)引发的视觉性眩晕。 偏头痛症状:单侧、搏动性头痛、耳痛、畏光、畏声、视觉先兆(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等。多有家族史。 眩晕与头痛症状:可先于头痛出现,成为偏头痛先兆的表现;有些患者甚至从未出现头痛。 伴随症状:闪光、暗点、视野缺损、恐声、畏光等常见。耳鸣、听力下降不是主要表现。听力下降通常为轻度-中度,双耳常见,不是波动性。 诱发因素:过度的压力、睡眠障碍、焦虑、饮酒、吸烟、低血糖、雌激素的波动、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红酒、含有谷氨酸钠的调味精等调味品)。体力活动可诱发成人良性复发性眩晕。 与其他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鉴别: 疾病 特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因姿势变化诱发,改变 身体的位置可消失,持续时间短,数秒到1分钟,卧床翻身时诱发数秒眩晕,无听力改变,前庭功能可正常, 身体的位置试验可诱发眼震患耳向下出现眼震,方向向同侧 梅尼埃病 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同时出现耳鸣、重听和耳内鼓胀感,早期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数年后会有进行性听力丧失。 迟发型膜迷路积水 耳聋病史5~10年,听力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多见单侧前庭功能严重障碍。 前庭神经元炎 典型周围性眩晕,眩晕单侧前庭功能障碍,无听力障碍,有感冒等病毒感染 外淋巴瘘管(半规管裂综合征) 可伴有或不伴有头部外伤后发作,可因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巨大声音诱发,低频听力下降为主,有时出现骨导增强 前庭性偏头痛建议饮食 食物种类: 避免进食的食物: 饮料 酒精、咖啡、茶、冰激凌 水果 柠檬、柑橘、葡萄柚 点心或零食 干酪、乳制品、巧克力、坚果类食物 肉、鱼、家禽 腌制、烟熏或罐装肉,如:火腿、培根、冷切肉、香肠(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 调味品 味精、鸡精、酱油、人工甜味剂 汤 汤品罐头,块状浓缩汤 蔬菜 泡菜等腌制食物 其他 盐、洋葱盐或大蒜盐,味精,番茄酱,辣酱油,橄榄,腌制食物,调味品,盐制品,柠檬,胡椒粉,黄豆酱,添加嫩肉粉的肉,色拉酱、伍斯特沙司

任冬冬 2023-02-06阅读量1190

极简医学—&md...

病请描述: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dizziness 头晕,是患者常用来叙述症状的一个模模糊糊的表达。 头晕所指的最常见病况包括:①眩晕②非特异性头晕③不平衡④晕厥前兆。 评估的第一步,就是将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归入上述某一类别。     一般方法 大约40%为外周前庭功能障碍; 10%为中枢脑干前庭病变; 15%为精神障碍; 25%为其他问题,如晕厥前兆和不平衡。 也还有大约10%的患者不能明确诊断。 在老年患者中,中枢性眩晕的占比接近20%,大多由脑卒中所致。 体格检查通常能证实诊断,但不能确立诊断。 最有帮助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①症状随头部位置变化②直立性血压③脉搏变化④步态的观察⑤眼球震颤的检测。   眩晕 眩晕是前庭系统急性不对称的主要症状。 患者体验到的眩晕往往是一种运动错觉,有的患者描述为自身的运动,有的患者描述为周围环境的运动。   持续时间 眩晕症状持续时间,不会超过数周。即使前庭系统存在永久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会逐步适应这种缺陷,使得眩晕症状在数周内逐渐减轻。持续数月的头晕,往往是由精神因素所致,而不是前庭系统疾病。 然而,医生必须要甄别患者所谓的“持续头晕”。有些患者诉持续数月头晕,其实是其持续易感频繁发作性头晕,这可能是前庭系统问题。   眩晕患者的分类 ①急性长期重度眩晕:如前庭神经元炎、脑卒中 ②反复自发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 ③反复位置诱发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④慢性持续性头晕:精神性头晕、小脑共济失调   诱发因素 有些眩晕是自发的,有些是由改变头部位置、或中耳压力的动作诱发的如,咳嗽、打喷嚏、或Valsalva动作。   加重因素 头部活动,可以使所有类型的眩晕加重。 这是区别眩晕与其他类型头晕的重要特征。 许多眩晕发作中的患者都害怕活动。 如果头部活动不会使眩晕感加重,则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头晕。   伴随的体征和症状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出现,提示头晕是眩晕。   晕厥前兆 晕厥前兆,是晕厥或接近晕厥的前期表现,比晕厥更常见。晕厥前兆通常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患者常描述为“几乎眼前发黑”或者“就要晕厥了”。症状不太严重时,患者描述也不太准确。患者也可能诉头晕目眩、燥热感、出汗、恶心及视物模糊(偶尔进展为黑朦)。 旁观者看到患者面色苍白通常提示晕厥前兆。晕厥前兆常常发生于患者站立或端坐时,而不是仰卧时。如果发生在仰卧时,应考虑到心律失常而不是低血压。   存在心脏疾病的病史,提示晕厥前兆,包括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应专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心悸、胸部不适或呼吸困难,但结果也可能提示焦虑这种其他病因。   不平衡感 是一种不平衡的感觉,主要发生在行走时。 慢性头晕或不平衡,可导致严重的身体和社会功能损害,在老年人尤为突出。 周围神经疾病、干扰步态的肌肉骨骼疾病、前庭疾病、小脑疾病和/或颈椎病,均可导致不平衡。 帕金森病患者常发生不平衡,并且还可出现位置性低血压和失平衡。 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与姿势控制异常明显有关的头晕症状,但这不是公认的头晕原因。 不论是基础眼部疾病还是光线不足导致的视觉障碍,通常都可加重不平衡感。 存在小脑疾病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小脑疾病主要影响步态,但常常也会伴有构音障碍和眼部体征,如凝视诱发的眼球震颤、眼球平稳追踪不良和下视性眼震。 如果小脑半球同时受累可能出现肢体不协调。   非特异性头晕 患者往往难以描述非特异性头晕的特点,他/她或许仅强调“我就是头晕”。患者可能会接受“头昏”或“头晕眼花”的描述,但也可能接受晕厥或旋转感。 一些患者中,精神障碍可能是非特异性头晕的主要原因。 过度通气 非特异性头晕,有时与过度通气相关。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至少轻度紧张的患者。过度通气、焦虑或抑郁伴随的头晕往往逐渐增强,在20分钟或更长时间内时轻时重,然后逐渐消退。 没有体征,对非特异性头晕患者有诊断意义。 大部分患者是身体健康且没有可检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耳鼻喉科疾病的年轻人。 有目的的过度通气是诊断非特异性头晕的方法,指导患者过度通气直至出现头晕症状,然后确定该头晕症状是否与自发的症状相似。如果是这样,患者就可以相信,医生也可以确诊过度通气是头晕的病因。然而,检查者必须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眼震,因为过度通气可以使一些前庭病变加重或显现。如果存在眼震,那么诊断就是前庭系统疾病,而不是过度通气所致。 通过过度通气再度诱发出头晕症状常可使患者得到安慰,并且其本身也是治疗性的。 患者可以学会通过鼻子较浅呼吸来限制过度通气。如果患者理解到头晕症状的消退需耗时数分钟,那么他们就可自行采取措施来中止头晕发作。 对焦虑和抑郁进行药物治疗时,应依据这些疾病的症状,而不必取决于是否存在非特异性头晕。   药物副作用 在20%~25%的老年患者中,药物副作用是头晕的促发因素。 这些患者的治疗应该针对最有可能得到医治的病因。医生还应询问跌倒或开车时头晕的情况,这类状况需实施干预以防损伤。  

魏社鹏 2022-11-02阅读量1436

眩晕不是病,晕起来真要命! ...

病请描述:    如果你询问一个曾经体验过眩晕的人,“眩晕发作和坐过山车,哪个更难受?”他十有八九会告诉你,眩晕发作的时候更难受。     眩晕发作和坐过山车,两者的相似之处是眼前变化太快。不同之处有两点: 第一,眩晕发作时你不动眼前也动,而坐过山车是你跟着车一起动。 第二,乘坐一次过山车的时间通常都很短,一般就1-2分钟,而眩晕发作时间可长可短,有的就几十秒,有的可长达数天。     如果连续乘坐一个小时的过山车,大概率人人都会坐到吐。     那么眩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眩晕不是病,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眩晕发作时,除了眼前天旋地转,很多人还会觉得很恶心、甚至想吐,心跳加速,有的还冒虚汗,大汗淋漓,甚至虚脱。但是眩晕发作时,人的意识是清楚的。     哪些疾病出现的眩晕需要来看耳鼻喉呢?     参考乘坐一次过山车的时间,我们把会出现眩晕的耳科疾病分为以下几大类: 1.持续时间小于一次坐过山车的时间,代表疾病有耳石症。     耳石症的医学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即可防可治,阵发性即“一阵一阵的发作”,那么什么是“位置性眩晕”呢?     先来看一个词组“一什么就什么”。例如,“我一看书就犯困”,“我一看英语就头痛”。耳石症的患者通常表述为“我一起床就头晕”,“我一躺下就头晕”,“我一翻身就头晕”等等,这种与头部变动相关的眩晕就是“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发作的眩晕持续时间通常都很短,常常小于1分钟。耳石症患者通过限制快速的 头部变动可以预防眩晕发作,并且耳石症常具有自限性,会自愈。 2.持续时间稍长于一次过山车,大概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代表疾病有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的特点是反复的眩晕发作,眩晕发作时间通常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并且眩晕发作的时候常常伴有耳部症状,可出现耳闷——耳朵像进水了或者像塞了棉花;可出现耳鸣,耳朵嗡嗡响;还可出现听力下降。 梅尼埃病的听力下降是波动性的,什么是波动性?眩晕发作时听力下降,眩晕缓解后听力可恢复正常。这是梅尼埃病的另一大特点。但有的病人反复发作眩晕后,听力越来越差。     很多病人眩晕发作的时候,完全被“天旋地转”的难受感给吓到了,所以容易忽略伴随症状。 3.眩晕持续时间远远超过一次过山车,可长达24小时甚至好几天,代表疾病有前庭神经炎。     前庭神经炎出现的眩晕症状持续时间最长,可长达24小时甚至数天,得了此病的病人很痛苦,得体验一整夜的加强版过山车,令人欣慰的是,相比于上述疾病,前庭神经炎的发病率比较低,并且前庭神经炎也是一种会自愈的疾病。 4.还有一类疾病,眩晕发作的时间可长可短,代表疾病有突发性耳聋、前庭型偏头痛。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病因不明。有些人可能某天醒来突然发现一侧听力不好了,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前往耳鼻喉科就诊。但是还有一些突聋患者发病时可表现为剧烈的眩晕,眩晕时间可长可短,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眩晕,难受的感觉可以覆盖听力下降,患者容易出现治疗延误。突发性耳聋治疗得越及时,听力恢复的效果相对来说也就越好。伴随的眩晕症状随病情缓解后可以完全消失并且通常不会复发。     前庭型偏头痛是所有耳科疾病里最不容易确诊的一类疾病。有专家称它为头晕疾病里的“变色龙”:症状多变,持续时间也多变。除了眩晕症状外,还可出现头痛。很多人在头痛症状发作了很多年以后才慢慢出现眩晕的症状。     最后,做个简短的总结,首先,从眩晕持续的时间来看,由短到长分别为耳石症、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可长可短的疾病有前庭型偏头痛和突发性耳聋。其次,从眩晕发作的次数来看,前庭神经炎和突发性耳聋的眩晕随疾病治疗后眩晕通常不再发作,也就是说,只发作一次,而耳石症、梅尼埃病和前庭型偏头痛的眩晕可反复发作。     如果你出现了“眩晕”或者“头晕”而医生怀疑你得了上述疾病的话,建议来耳鼻喉科接受进一步诊治。     温馨提示:耳科相关疾病所导致的眩晕除了防患老年人跌倒外,通常都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还有一些中枢性疾病也可能会出现眩晕。因此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突发严重头晕或者眩晕,甚至还出现手脚不利索、说话不利索等症状,优先前往神经内科或者急诊科就诊。

石小玲 2022-07-19阅读量9281

复杂的眩晕

病请描述:    眩晕指主观感觉自身或周围事物旋转或摇动,常伴客观的平衡障碍。    人体通过视觉、本体觉(位置觉和运动觉)和前庭器官(主要功能是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头部的空间位置)的信息,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整合后做出位置的判断,并通过运动神经传出指令,调整位置,维持平衡。    视觉传入系统,如下图:     本体觉传入传导通路(负责位置觉和运动觉),如下图:     内耳前庭器官(由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主要功能是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以及头部位置觉),如下图:     这些就是你曾经在中学阶段学过的反射弧,还有印象吗?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异常,都可能位置判断错误,产生眩晕。     根据病因,眩晕分眼源性眩晕、脑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和其它原因引起的眩晕。    1.眼源性眩晕       眼病:屈光不正、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屏幕性眩晕:看视频过久或距屏幕过近。    2.脑源性眩晕  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病变引起的眩晕。      颅内血管性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脑干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颅内纤维性病变: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      颅内感染性疾病:后颅窝蛛网膜炎、小脑脓肿等。      癫痫。      其他:脑震荡、脑挫伤、脑寄生虫等。    3.耳源性眩晕  指内耳前庭及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引起的眩晕。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药物中毒、位置性眩晕、晕动病(如晕车、晕船)、耳石症等。    以上是前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真性眩晕,表现有旋转感过摇晃感、移动感等。    一般性眩晕,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表现为头晕、头胀、头重脚轻、眼花等,有时似觉颅内在转动但并无周围事物或自身旋转的感觉。    全身疾病性眩晕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缺血等。        血液病:贫血、出血等。      中毒性疾病:急性发热性感染、尿毒症、重症肝炎、重症糖尿病等。    就诊建议:        伴耳鸣、听力下降者见于前庭器官疾病、药物中毒等,请到耳鼻喉头颈外科/五官科就诊。这里特意提一下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当半规管(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受到过强/过长时间的刺激,可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皮肤苍白、恶心、呕吐、唾液分泌增多等现象。比如晕船、晕车反应,就可以用这个原理解释。        伴恶心、呕吐者见于梅尼埃病、晕动病等,伴眼球震荡者见于脑干病变和梅尼埃病等,请到耳鼻喉头颈外科/五官科就诊。        伴共济失调者见于小脑、后颅窝或脑干病变等,请到神经内科就诊。        伴视物模糊、视野缺损者见于视觉传入通路功能异常,请到眼科就诊。        伴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胸闷痛等,请到心内科就诊。        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胸闷、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情绪低落、乏力、自卑、无自信心、思维缓慢等临床表现者,需要考虑神经精神性眩晕,请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有其它系统疾病的病史,请首先到相应科室就诊。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蒋伟 2022-03-28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