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美尼尔综合症 > 内容

美尼尔综合症内容

躺着没事,站立或活动时就头晕...

病请描述:         王阿姨今年58岁,平时身体很好,没有“三高”等慢性病,半年前家里新房装修,王阿姨劳累过度,有一天早上起床时突然出现了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但是意识很清醒,说话和手脚活动也没问题,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王阿姨得了“耳石症”,经过复位治疗后天旋地转的感觉消失了,但是自此之后王阿姨就总是觉得头晕晕沉沉的,躺着的时候就没事,但站起来或者活动的时候就时不时觉得晕,走不稳,常常需要家人搀扶,或者扶着周围的东西才能站稳或行走。         王阿姨再次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耳石”已经复位了,不是“耳石”的原因,之后王阿姨又做了头颅核磁、颈椎核磁、头颈部的血管等相关检查,都没有异常,可是这半年来头晕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活,十分痛苦,那么王阿姨的头晕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应该如何治疗呢?         其实王阿姨得的病叫做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这是一种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造成中老年人慢性头晕的常见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1.什么是PPPD?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是一种较新的独立疾病,201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beta草案收录并正式命名,2017年10月由国际头晕权威机构Bárány学会发布PPPD诊断标准。即:     1)在大多时间内存在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3 个月;     2)症状通常在直立姿势、主动或被动运动、暴露于移动视觉刺激或复杂视觉环境中加重;      3)通常由特定的触发事件所诱发,如急性/发作性/慢性前庭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心理疾病;     4)这些症状会引起严重的困扰或功能障碍;     5)上述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2.为什么会得PPPD?       PPPD通常由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小脑梗死、前庭性偏头痛、各种脑外伤引起的脑部震荡、焦虑、抑郁等疾病所触发,虽然PPPD患者有无特定诱因均可出现症状,但视觉刺激、主动/被动运动、失眠、精神压力等是PPPD常见诱发因素。 3.PPPD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PPPD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头晕:主要为头昏、头沉、发胀、不清晰、朦胧、摇晃等感觉,没有天旋地转的眩晕症状,更不会造成晕厥。 这种头晕症状呈持续性,除了病程超过3个月以外,发作的频率至少≥15天/月,且每次持续时间为数小时。多数患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可以是波动性的。          2)不稳感:患者站立或行走时有摇晃的感觉,没有固定的倾斜方向,但只要轻扶支持物症状即可有明显减轻;     3)视觉刺激可加重症状:如看到马路上飞驰的车辆、跳动的影像画面,地面或墙壁上混乱的图案,拥挤的人群,甚至某些需要精准视觉聚焦操作,如使用计算机、看书等视觉刺激也可能会加重头晕的症状。 4.PPPD如何治疗?    1)西医治疗         PPPD常用的药物以抗抑郁、抗焦虑药为主,一般需要持续坚持用药半年以上,过早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病情反复。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前庭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及心理治疗。     2)中医治疗         中医学将PPPD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认为其病位虽在脑,但其发病与肝密切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云:“木郁之发,甚者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冒僵仆。”         中老年人PPPD发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肾虚: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上扰清窍;年老肾精亏虚,不能滋生脑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故而发生眩晕,治疗多采用疏肝补肾之法,兼以化痰祛湿、活血祛瘀、健脾益气等,常用中药有:柴胡、白芍、郁金、熟地、牛膝、白术、茯苓、当归、郁金等。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耳穴压豆/钦针等治疗方法。         PPPD是造成中老年人慢性头晕的常见疾病,其平均病程为4.5年,甚至可达数十年之久,部分病人病情严重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中医药辨证治疗PPPD疗效颇佳,我院老年科目前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PPPD的研究,受慢性头晕困扰的中老年人可以来科室咨询、诊断、治疗。

田琳 2023-12-18阅读量350

老是头晕,是颈椎病犯了?医生...

病请描述:  出现头晕,很多人都会先去网上查查原因。一查就会看到头晕是颈椎病引起的,再一想到自己平时老是低头办公或者玩手机,颈椎确实不舒服,于是都去医院检查颈椎。但事实上,颈椎病引起头晕症状的情况特别少见!今天,就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头晕和颈椎病的关系。   多数情况下,头晕的常见原因并不是颈椎病!   头晕最常见的原因并不是颈椎病,而是因为血压,供血不好造成的脑供血不足或者是脑供血波动,还有一种就是内耳引起的眩晕,比如耳石症、美尼尔综合征等。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又是怎么回事?   有的朋友会想,那是不是颈椎病严重了才会引起头晕?事实上,就算您的颈椎病程度已经很严重,颈椎管也出现了狭窄,也不会影响头部的供血,出现头晕。但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它确实是会引起头晕。      那这种颈椎病是怎么引起头晕的呢?如上图,在颈椎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根红色的椎动脉,它的作用是给大脑供血。如果椎动脉遭到压迫,出现缺血,就会产生明显的头晕。所以,有一些病人的头晕、眩晕就是由于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椎动脉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我们在做颈椎手术时,一定要避免损伤椎动脉。如果损伤到椎动脉,就很有可能留下残疾,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行医几十年,仅遇见两例颈椎病引起的头晕!   虽说椎动脉型颈椎病会引起头晕,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王作伟主任解释,在他行医这么多年里,真正经过造影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只有两例。   所以,如果您出现头晕,可以先去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拍颈部片子排查一下,但是千万别被网上的信息误导,要明白头晕很少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

王作伟 2023-07-24阅读量437

头一动就眩晕要警惕耳石症,专...

病请描述:   经常头晕目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但是,不少时候,这都源于“耳石症”。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指出,头部外伤或者长时间固定姿势,比如低头玩手机、颈部持续转动等,都有可能诱发耳石症。   坐躺转头都会眩晕 年轻小伙得了耳石症   《秦楚网》2022年3月8日报道,23岁的小李是一名手机控,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这不,近段时间,他患了一种“怪病”,只要躺下、坐起或头部转向一侧,就会出现数秒眩晕,感到天旋地转。   于是,他到医院检查一番后,没得大问题。可是,只要他长时间玩手机,头位或姿势一改变,就会感觉天旋地转,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辗转求医,最终小李确诊患了耳石症。   席刚明教授介绍,像小李这样因长时间玩手机、熬夜追剧患上此病的患者在门诊上越来越多,这是因为长期低头影响到了内耳的血液循环,使耳石代谢异常而容易变性脱落。   耳石症是什么? 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席刚明教授介绍,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进入与它相连的三个彼此垂直的“C”形半规管里。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内,刺激了平衡感受器,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天旋地转、眼震、恶心呕吐等。最常见的是在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以及抬头时出现眩晕,当头部位置固定后眩晕会好转,因而患者本人非常恐惧。   耳石症发病率极高 年轻人也是高发群体之一   席刚明教授指出,大部分耳石症原因不明,而耳石症发病率占眩晕患者中的30%,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的患者居多。患过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容易继发该病;还有长期卧床的人,由于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不能下床活动,也容易发生耳石症。   一般来说,耳石症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耳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年发病率高达10.7/10万——600/10万,终身患病率约为2.4%,尤其是年轻人合并恐高、晕车、晕船等也变成高发群体之一,这可能跟潜在的血管机制有关。   现在的年轻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可能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状态,使内耳的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再加上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 席刚明教授在演示手法复位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眩晕症专病门诊——专病专治,对因治眩晕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眩晕症的病因纷繁复杂,具体涉及上百个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梅尼埃病、心脏疾病等,涉及到临床多个科室,要做到有效治疗,避免“病急乱投医”出现误诊,明确眩晕疾病诊断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开设了眩晕症专病门诊,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眩晕团队。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中药、理疗、前庭功能康复等多种手段实现眩晕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 ▲ 眩晕症专病门诊   席刚明教授表示,一旦确诊为耳石症也不用慌张,一般只要通过手法或机器复位就可以了,无需服药。除了复位,也要找到发生耳石症的原因,以减少复发。喜欢长期低头工作或者娱乐的人,最好能够多起来走动,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骨质疏松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耳石症,就要控制和治疗这些慢性病,如果是体质上的问题,可以考虑中医调理。   “现在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来就诊的患者都是喜欢长时间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人。”席刚明教授说,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建议大家一定要杜绝这些习惯。   耳石复位后应该注意什么?   席刚明教授提醒,诊断为耳石症的眩晕患者,患者经过耳石复位后,48小时内仍需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具体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几点——   1、走路姿势:走路时眼睛正视前方,不随意改动头位,尽量用身体的转动来协助头位变动;   2、睡觉姿势:建议将上半身垫高 30 度入睡;   3、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   4、避免抬头低头:如抬头晾晒衣服、低头拖地、低头看手机等;   5、禁止:要禁忌高空作业、开车;   6、门诊随诊:建议复位 1 周后前往门诊复诊,确定耳石是否复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07-14阅读量706

二陈丸配伍治疗肺结节,肠胃息...

病请描述:河南平顶山男科葛广伟医师,河南民间老中医,祖传中医男科世家,执业医师,学习于解放军98医院多年,行医20多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睾丸炎,尖锐湿疣,腰椎间盘突出症。咨询电话:15224809889传统中医认为,二陈汤(丸)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湿痰,只要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等症状者,皆可使用。 现代多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属湿痰者,效果甚佳。笔者曾多次以之治疗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也曾以之治疗夏季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恶心反胃,效果也很好。 此方还可以用作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胃癌和肺癌的辅助用药。对症用药,能够缓解以上各种疾病的相关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癌症时,另需搭配抗癌药物使用。 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用二陈丸比用二陈汤的效果要好,但是很多地方买不到二陈丸,患者急用时,只能就近购买中药材,自己煎二陈汤。成人可以按照如下剂量配药:法半夏15g,橘红(如无用陈皮代)15g,茯苓10g,炙甘草6g,生姜7片,乌梅1个。十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按照成人的剂量配药,十岁以下的儿童减半剂量使用。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经常会出现湿痰蕴肺的症状,只要具有痰多易咯的特点,均可以考虑以二陈丸或二陈汤加减治疗。 本方治疗呕吐的效果也很好,不管是慢性胃炎引起的呕吐,还是化疗引起的呕吐,或孕妇妊娠呕吐,膜迷路积水引起的呕吐,神经性呕吐,甚至晕车晕船引起的呕吐,均可用二陈丸治疗。轻微的反流性食管炎和胃炎见恶心反胃的症状,用二陈丸,基本上都能在1-3日内见效。 二陈丸也是中医治疗痰湿引起的“痰核”——即各种结节性疾病的一张常用方,它能治疗多种息肉和结核,如声带息肉、口腔黏膜腺囊肿、胆囊息肉和淋巴结核等。 二陈汤的汤歌中对二陈汤的功效的概括为:“利气和中燥痰湿”,这七个字抓住了二陈汤用方指证的关键。二陈汤证或二陈丸证患者的主证为气滞,痰湿阻塞中焦——即胸膈到胃脘部位胀满不适,大便不成型,舌体胖大,或有厚腻苔或有齿痕。抓住这些主要症状,不需要管西医诊断为何种疾病,均可用二陈汤或二陈丸治疗。 二陈汤治疗肺结节 瓜蒌、桔梗、栀子、黄芩等。性甘性寒,滋阴清热。竹茹、麦冬、沙参、地黄等。治疗肺结节常用的中药有哪些。体内痰气消散,瘀血转化,结节不化生。治痰主要可以活血化瘀,也可以活血化瘀,或者痰瘀同治,促进痰瘀共同消退。可以采用活血化痰散结法干预痰瘀型肺结节。酌情加活血化瘀药。应用二陈汤加活血化瘀药或千金卫经汤加消积品,达到活血化痰散结的目的。 半夏、茯苓、桃仁、红花、丹参、荔枝核等。治疗肺结节常用的中药有哪些。肺结节的临床管理干预,大多以8mm为界,>8mm的应做进一步检查,符合手术指征的进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进行定期随访。<8mm的依据指南进行定期随访。被动随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结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 肺结节,二陈丸搭配一个清肺散结丸。 那如果你平时饮食不注意,就爱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肠胃里面火比较旺盛;无形之痰顺着经络到了肠胃以后呢,跟我们肠胃里的火遇到了,本来痰湿就比较粘稠,火再一煎灼,是不是像那个熬糖稀一样,越来越稠就形成了,胃肠息肉,那这时候呢,需要用二陈丸来搭配一个济生乌梅丸。 最后一个啊,如果你平时总是爱生气,不是爱发脾气就是自己生闷气,导致你的肝气不能正常升发,痰湿本来是能流动的,到了你的肝脏以后呢,发现这个地方路不是很通,只能停下来,时间长了以后呢,就干在这里了,也就是这个肝囊肿啊,怎么办呢,我们就用二陈丸来搭配一个鳖甲煎丸。  

葛广伟 2023-06-17阅读量6233

梅尼埃病该如何治疗?可以手术...

病请描述:        梅尼埃病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反复发作的疾病,过去也称美尼尔病、美尼尔综合症等。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反复的眩晕发作,表现为视物旋转或感觉自己和周围的物体转动或晃动,每次发作旋转或晃动的感觉持续几十分钟到数小时。一般平时有一侧或两侧耳鸣,发作前或或发作时会有一侧耳鸣加重,常有耳闷、听力下降。在眩晕症状缓解后,耳鸣、耳闷的症状也会缓解。如果眩晕发作有以上特点,那么梅尼埃病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到耳鼻喉科进一步检查诊治。一般检查的项目常需要纯音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现在也常常做核磁共振内耳造影(钆造影)来协助诊断。后者表现为前庭或/和耳蜗积水。         梅尼埃病的治疗一般开始采取保守治疗,如避免咖啡和茶类饮料,包括可乐、运动饮料等含咖啡因的饮品,避免熬夜和夜班工作,避免过度疲劳等。大多数患者的发作并不频繁,有的甚至数年一次。如果发作频繁,发作期需要对症治疗,并口服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药物,必要时可以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或耳内注射。但也有部分病人保守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仍然频繁发作,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先选取功能保留的术式,即内淋巴囊减压、分流术,一般不影响现有听力,术后恢复也较快。但由于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该手术的机理也有不同意见,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有效率为80%左右,是难治性梅尼埃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其它手术还包括庆大霉素耳内注射、迷路切除、前庭神经切断术、半规管填塞术,眩晕控制率较高,但需要牺牲患侧内耳平衡功能实现健侧前庭功能代偿,以避免发作性眩晕,但都有听力下降或丧失的可能,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长期走路不稳和发作性跌倒等少见并发症。除内淋巴囊手术之外的手术一般不适用于双侧梅尼埃病患者或65岁以上的患者,因为难以实现前庭功能代偿。因而手术的方式还需要与医生沟通,作出决策。 (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李树峰 2023-03-13阅读量1207

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一例分享

病请描述:病例介绍: 患者是一名老年女性,6年前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的阵发性刺痛,同时伴有牙痛,发作时程度较剧,当地查头颅磁共振提示“左侧听神经瘤考虑”,后来患者外院行伽马刀治疗,疼痛并无明显缓解,平时通过药物控制,并定期随访复查。近期患者感觉到疼痛较前加重,药物控制效果变差,复查头颅增强MRI提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考虑囊性脑膜瘤可能(图1)。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考虑到药物保守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疼痛,决定采用手术方式,切除肿瘤,缓解神经疼痛症状。 图1 术前MRI提示左侧岩尖部占位 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虽然肿瘤不大,但所在区域内分布了很多的重要神经,包括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而且伽马刀术后肿瘤往往与周围结构粘连紧密,因此手术中需要非常小心,避免神经误伤而造成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术前判断一致,术中发现面听神经被肿瘤压迫移位,小心分离后予以保护;肿瘤深面可见三叉神经,因肿瘤长期压迫已经发生严重的变性,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符合,手术中通过仔细的显微操作也完整保留;肿瘤也同时压迫外展神经进入骨孔的地方,小心操作下,神经无明显损伤。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即刻得到缓解,并无新增的神经功能障碍。 图2 术后MRI提示肿瘤全切 讨论总结: 三叉神经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因此当三叉神经受到刺激之后,就有可能会出现面部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往往表现为单侧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病人往往描述为刀割样、针刺样、放电样的疼痛,发作时程度重,加上突发性的特点,往往会给患者留下心理阴影和恐惧情绪,很多患者误以为是牙痛而到牙科就诊,在拔除好几颗牙齿之后症状仍然不缓解,才想到到神经科来就诊。三叉神经痛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前者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发病机制是搏动的血管压迫了三叉神经所导致的,通过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往往可以让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是由于其他病变影响到三叉神经所导致的,就像我们展示的这个病例,是由于在岩骨尖处长了脑膜瘤,导致三叉神经受压,从而引起神经刺激性症状,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才能从根源上解除压迫,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所以,对于出现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建议到医院里做一个头颅核磁共振,能够判断三叉神经走形区域是否存在占位、压迫,从而有效鉴别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为下一步治疗指明方向。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意大利Gruppo Otologico耳侧颅底中心、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神经内镜中心访学;欧美同学会肿瘤分会会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青委;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多篇SCI论文;浙江省中青年医师脑脊膜瘤手术二等奖;RCRC动脉瘤手术全国赛第二名;浙大医学院先进工作者。 擅长领域:1. 面听神经疾病: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神经吻合治疗永久性面瘫,面肌痉挛、难治性梅尼埃病等手术治疗;2. 颅底肿瘤:掌握各种颅底手术入路,擅长耳侧颅底等复杂解剖区包括颈静脉孔区、桥小脑角区、蝶岩斜区以及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3. 经鼻内镜下鞍区病变如垂体瘤、脊索瘤、Rathke囊肿等手术切除;4.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等显微外科手术、诊断分型以及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5.动脉瘤、AVM、海绵状血管畸形和烟雾病等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  

王勇杰 2023-02-24阅读量505

重视前庭性偏头痛-耳源性眩晕...

病请描述:前庭性偏头痛:是常见的一种中枢性前庭疾病,近几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认识,已经成为耳源性眩晕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率远远高于梅尼埃病。也是儿童眩晕的最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前庭症状主要表现自发性眩晕、位置性眩晕、视觉引起的眩晕、头部运动引发的眩晕,头部运动引起的头晕伴有眼震和恶心。 眩晕发作时间:5分钟-72小时,发作频率频繁,达5次以上,其中25%病人发作时间少于5分钟,在发作时间短暂不超过5分钟的病人中,75%在3天内每天发作超过5次。 眩晕发作诱发因素:头部活动、视觉刺激、头部位置改变、40%-70%的患者有位置性眩晕,由运动的视觉场景(交通、电影院)引发的视觉性眩晕。 偏头痛症状:单侧、搏动性头痛、耳痛、畏光、畏声、视觉先兆(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等。多有家族史。 眩晕与头痛症状:可先于头痛出现,成为偏头痛先兆的表现;有些患者甚至从未出现头痛。 伴随症状:闪光、暗点、视野缺损、恐声、畏光等常见。耳鸣、听力下降不是主要表现。听力下降通常为轻度-中度,双耳常见,不是波动性。 诱发因素:过度的压力、睡眠障碍、焦虑、饮酒、吸烟、低血糖、雌激素的波动、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红酒、含有谷氨酸钠的调味精等调味品)。体力活动可诱发成人良性复发性眩晕。 与其他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鉴别: 疾病 特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因姿势变化诱发,改变 身体的位置可消失,持续时间短,数秒到1分钟,卧床翻身时诱发数秒眩晕,无听力改变,前庭功能可正常, 身体的位置试验可诱发眼震患耳向下出现眼震,方向向同侧 梅尼埃病 眩晕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同时出现耳鸣、重听和耳内鼓胀感,早期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数年后会有进行性听力丧失。 迟发型膜迷路积水 耳聋病史5~10年,听力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多见单侧前庭功能严重障碍。 前庭神经元炎 典型周围性眩晕,眩晕单侧前庭功能障碍,无听力障碍,有感冒等病毒感染 外淋巴瘘管(半规管裂综合征) 可伴有或不伴有头部外伤后发作,可因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巨大声音诱发,低频听力下降为主,有时出现骨导增强 前庭性偏头痛建议饮食 食物种类: 避免进食的食物: 饮料 酒精、咖啡、茶、冰激凌 水果 柠檬、柑橘、葡萄柚 点心或零食 干酪、乳制品、巧克力、坚果类食物 肉、鱼、家禽 腌制、烟熏或罐装肉,如:火腿、培根、冷切肉、香肠(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 调味品 味精、鸡精、酱油、人工甜味剂 汤 汤品罐头,块状浓缩汤 蔬菜 泡菜等腌制食物 其他 盐、洋葱盐或大蒜盐,味精,番茄酱,辣酱油,橄榄,腌制食物,调味品,盐制品,柠檬,胡椒粉,黄豆酱,添加嫩肉粉的肉,色拉酱、伍斯特沙司

任冬冬 2023-02-06阅读量1205

青少年头晕常见原因

病请描述:头痛头晕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病症,青少年也会经常出现头晕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还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甚至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青少年常见的头晕原因有哪些呢? 一、生理性因素 青少年如果学习压力大,长时间熬夜学习导致严重睡眠不足或者脑疲劳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脑部供血,出现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状。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用脑。 二、病理性因素: 1、低血压:身体消瘦或者过度节食减肥、营养不良等导致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或者昏昏沉沉的症状,尤其蹲下突然站起来的时候,症状明显。平时应保持膳食均衡,避免节食减肥。 2、低血糖:营养不良或者过度饥饿等导致低血糖的青少年,有可能会出现突然头晕、眼花以及心慌等症状。 3、贫血:营养摄入不足或者缺铁等导致贫血的青少年,可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时可以遵医嘱补充铁剂,多吃营养均衡及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4、梅尼埃病:遗传因素或者内耳小血管痉挛等导致梅尼埃病的青少年,劳累或精神紧张等导致膜迷路积水、膨大以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或者天旋地转、呕吐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茶苯海明片或者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青少年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后,会影响睡眠,出现头晕等症状。 6、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造成神经根等受压,出现头晕、手麻等症状。 7、良性位置性眩晕:外伤、前庭神经炎等原因导致青少年良性位置性眩晕以后,可能在活动、头部位置改变的时候,出现明显头晕、恶心等症状。 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或者细菌入侵等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的青少年,可能会有发热、头痛、呕吐、头晕等症状。

陈秀梅 2022-11-22阅读量1486

极简医学—&md...

病请描述:头晕患者的诊断方法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dizziness 头晕,是患者常用来叙述症状的一个模模糊糊的表达。 头晕所指的最常见病况包括:①眩晕②非特异性头晕③不平衡④晕厥前兆。 评估的第一步,就是将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归入上述某一类别。     一般方法 大约40%为外周前庭功能障碍; 10%为中枢脑干前庭病变; 15%为精神障碍; 25%为其他问题,如晕厥前兆和不平衡。 也还有大约10%的患者不能明确诊断。 在老年患者中,中枢性眩晕的占比接近20%,大多由脑卒中所致。 体格检查通常能证实诊断,但不能确立诊断。 最有帮助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①症状随头部位置变化②直立性血压③脉搏变化④步态的观察⑤眼球震颤的检测。   眩晕 眩晕是前庭系统急性不对称的主要症状。 患者体验到的眩晕往往是一种运动错觉,有的患者描述为自身的运动,有的患者描述为周围环境的运动。   持续时间 眩晕症状持续时间,不会超过数周。即使前庭系统存在永久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会逐步适应这种缺陷,使得眩晕症状在数周内逐渐减轻。持续数月的头晕,往往是由精神因素所致,而不是前庭系统疾病。 然而,医生必须要甄别患者所谓的“持续头晕”。有些患者诉持续数月头晕,其实是其持续易感频繁发作性头晕,这可能是前庭系统问题。   眩晕患者的分类 ①急性长期重度眩晕:如前庭神经元炎、脑卒中 ②反复自发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 ③反复位置诱发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④慢性持续性头晕:精神性头晕、小脑共济失调   诱发因素 有些眩晕是自发的,有些是由改变头部位置、或中耳压力的动作诱发的如,咳嗽、打喷嚏、或Valsalva动作。   加重因素 头部活动,可以使所有类型的眩晕加重。 这是区别眩晕与其他类型头晕的重要特征。 许多眩晕发作中的患者都害怕活动。 如果头部活动不会使眩晕感加重,则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头晕。   伴随的体征和症状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出现,提示头晕是眩晕。   晕厥前兆 晕厥前兆,是晕厥或接近晕厥的前期表现,比晕厥更常见。晕厥前兆通常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患者常描述为“几乎眼前发黑”或者“就要晕厥了”。症状不太严重时,患者描述也不太准确。患者也可能诉头晕目眩、燥热感、出汗、恶心及视物模糊(偶尔进展为黑朦)。 旁观者看到患者面色苍白通常提示晕厥前兆。晕厥前兆常常发生于患者站立或端坐时,而不是仰卧时。如果发生在仰卧时,应考虑到心律失常而不是低血压。   存在心脏疾病的病史,提示晕厥前兆,包括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应专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心悸、胸部不适或呼吸困难,但结果也可能提示焦虑这种其他病因。   不平衡感 是一种不平衡的感觉,主要发生在行走时。 慢性头晕或不平衡,可导致严重的身体和社会功能损害,在老年人尤为突出。 周围神经疾病、干扰步态的肌肉骨骼疾病、前庭疾病、小脑疾病和/或颈椎病,均可导致不平衡。 帕金森病患者常发生不平衡,并且还可出现位置性低血压和失平衡。 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与姿势控制异常明显有关的头晕症状,但这不是公认的头晕原因。 不论是基础眼部疾病还是光线不足导致的视觉障碍,通常都可加重不平衡感。 存在小脑疾病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小脑疾病主要影响步态,但常常也会伴有构音障碍和眼部体征,如凝视诱发的眼球震颤、眼球平稳追踪不良和下视性眼震。 如果小脑半球同时受累可能出现肢体不协调。   非特异性头晕 患者往往难以描述非特异性头晕的特点,他/她或许仅强调“我就是头晕”。患者可能会接受“头昏”或“头晕眼花”的描述,但也可能接受晕厥或旋转感。 一些患者中,精神障碍可能是非特异性头晕的主要原因。 过度通气 非特异性头晕,有时与过度通气相关。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至少轻度紧张的患者。过度通气、焦虑或抑郁伴随的头晕往往逐渐增强,在20分钟或更长时间内时轻时重,然后逐渐消退。 没有体征,对非特异性头晕患者有诊断意义。 大部分患者是身体健康且没有可检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耳鼻喉科疾病的年轻人。 有目的的过度通气是诊断非特异性头晕的方法,指导患者过度通气直至出现头晕症状,然后确定该头晕症状是否与自发的症状相似。如果是这样,患者就可以相信,医生也可以确诊过度通气是头晕的病因。然而,检查者必须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眼震,因为过度通气可以使一些前庭病变加重或显现。如果存在眼震,那么诊断就是前庭系统疾病,而不是过度通气所致。 通过过度通气再度诱发出头晕症状常可使患者得到安慰,并且其本身也是治疗性的。 患者可以学会通过鼻子较浅呼吸来限制过度通气。如果患者理解到头晕症状的消退需耗时数分钟,那么他们就可自行采取措施来中止头晕发作。 对焦虑和抑郁进行药物治疗时,应依据这些疾病的症状,而不必取决于是否存在非特异性头晕。   药物副作用 在20%~25%的老年患者中,药物副作用是头晕的促发因素。 这些患者的治疗应该针对最有可能得到医治的病因。医生还应询问跌倒或开车时头晕的情况,这类状况需实施干预以防损伤。  

魏社鹏 2022-11-02阅读量1443

二:伤寒治水三大方

病请描述: 二:伤寒治水三大方 伤寒治水方之一:苓桂术甘汤 □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一旦代谢失衡,就易导致“水”病。   水液在体内运行的方式   我们喝进去的水是如何在体内代谢运行的呢?正常的水液在体内运行必须以“气”的形式,也就是液态的水必须转变成气态的“气”才能运行到全身,而要将水变化为气,就需一种动力——火,生理的火就是人的阳气,阳气的温煦、蒸化作用促使水转变成气,这就像一锅凉水变成水蒸气就必须加火一样,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气化”。   如果阳气不足,就会使体内水液不能转换成气,停聚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停聚在松软的皮肤组织下导致水肿,或是停聚在胸、腹腔导致胸水、腹水,也可能停聚在内脏,形成五脏水病。故水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阳气或者说“火”的不足,因此在治疗水肿这些疾病时,往往加些温阳的药物,以促使水尽快转为气运转全身。正如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症   若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会表现出许多病症,包括水、湿、痰、饮引起的诸多病症,可导致各个系统出现问题。如有个老太太,从东北来,患眩晕症,诊为“梅里埃病”,已得病半个月。发作时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吐出物尽是白白的、黏黏的涎沫,躺在床上连眼睛也不敢睁。就诊时须由两人搀扶,否则必坐立不稳倒地,问话时两目紧闭,不敢出声作答,否则呕吐。舌苔白滑而腻。这在中医看来,多属痰饮上犯清窍,属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   水、湿、痰、饮等的滋生,统称为水液代谢失常病症,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聚为饮,饮聚为痰。稀者为饮,稠者为痰。但临床上有时难以截然划分,所以有“水湿”、“水饮”、“痰饮”、“痰湿”等不同名称,突出显示中医的整体观念特色。   《伤寒论》是如何治水液病的   《伤寒论》治水病可谓层次分明,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化水(饮)、利水、逐水。   当水湿不甚,可采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就是通过用温阳药或芳香药将水湿或水饮蒸化掉,犹如天下小雨,刚湿地皮或地之小凹处积水,太阳一照,则即刻蒸发一样,这叫做化湿法、化饮法,《伤寒论》中的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基本属于这类方剂。   当水停渐多,比如有一小坑水,只靠温化难以速去、尽去,这时便要燥湿、渗湿,燥湿就是用干燥的药物祛湿。渗湿就是用土填坑,使水渗到土内的过程,所以渗湿就是用补土的药,脾属于土,补脾就是补土,就是使用健脾的药去达到渗湿的目的,甚至有的药就是要用黄土来炒,如土炒白术等,《伤寒论》中的苓桂术甘汤、理中汤等属于这类方剂。但通常情况下是化湿、燥湿、渗湿联合使用,也不可太绝对划分。   如果体内水湿较多,用上述方法难以祛除,比如有一大坑水,用土渗的方法就有些费时、费事了,这时最好是疏通排泄,也就是挖沟排水,这就是利水的方法,《伤寒论》里的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属于这类方剂。   但如果水湿太重,甚至泛滥成洪水,或排泄道路堵塞严重,那就要强力疏导泄洪了,这就是中医的逐水方法了,具有逐水作用的药物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后不仅小便明显增多,而且大便也往往一泄如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中病即止。《伤寒论》中的十枣汤、大陷胸汤、牡蛎泽泻散属于这类方剂。   苓桂术甘汤的组成及功效   苓桂术甘汤就是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这四味药组成,是化湿、渗湿、利水的结合。   茯苓是菌类的一种,味淡性平,具有渗湿、利水的效果,它的利水作用可通过增加小便量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它的渗湿作用将水液的残留物、人体组织的渗出物吸收掉;同时,茯苓还有健脾宁心的作用。   桂枝是辛甘温的药物,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它属于樟科植物,有特异的芳香味道,能够开胃健脾,扩张血管,从而将多余的水分“化”掉,比如阳光一照,水分即蒸发。   白术是一个苦温的药物,能够补益脾气,干燥湿邪,与茯苓配合吸收组织渗出的水分。   甘草,一方面补益脾气,能够修补组织,另一方面调和其他药物,使各个药物更加协调工作。   苓桂术甘汤治眩晕   上述那个梅里埃病眩晕病例就适合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为苓桂术甘汤)治疗,此方是《伤寒论》里的重要方剂,张仲景用它来治疗因脾虚导致的水饮内停。中医所讲的“脾”,是一个功能单位,包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人出生后,即赖摄取饮食消化成气血以生存,故中医把脾叫做“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我们的饮食,先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其中的营养成分由脾运转到全身,中医称为“脾运化水湿”,相当于西医所讲的小肠的吸收功能。如果由于疲劳过度,或作息不规律,起居失宜,或思虑过度伤脾,或饮食不节等,都会导致脾气虚弱,脾气虚就不能很好地运化体内的水湿,于是水湿就会停聚下来,形成水饮、痰湿等,就会导致很多疾病,这时就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伤寒论》苓桂术甘汤条下讲脾虚水停可导致许多种病症,如“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包括有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心下逆满”,就是讲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胃在心脏的下面,古人常称胃为“心下”,意思是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气上冲胸”,胸是心脏的位置,脾虚所生水饮可以上行冲于心胸,往往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的心脏病,苓桂术甘汤是治疗水气上冲型心脏病不可多得的方剂。“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就是站立时头目眩晕,使之身体摇动,站立不稳,这种眩晕发作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梅里埃病,中医认为由中焦水饮上泛于清窍所致,可以说苓桂术甘汤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王牌药物。前面说的梅里埃病的病例就属于张仲景讲的“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的情况,即开苓桂术甘汤,合上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另一个方子泽泻汤(泽泻、白术),只服一周,就基本上痊愈了。   苓桂术甘汤治“水心病”   我的老师、已故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先生把这个方子用得非常神奇,根据“气上冲胸”的记载,治愈了许多水气凌心的心脏病,刘老把这一型心脏病命名为“水心病”。   望色:多见面色黧黑,此为“水色”。病重者,在颧、颊、鼻柱、唇围、下颏等处,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之黑斑,名为“水斑”。   察舌: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   切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者见结代或沉弦不起。   辨证:(1)有水气上冲之候。病人自觉有一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2)胸痛胸闷,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曾有个50岁男性病人,经常咽喉哽咽,一直按慢性咽炎治疗,过一段时间,脸颊出现黑斑。突然有一天,发生心绞痛,送医院治疗,冠状动脉堵塞,放了三个支架。(3)心悸,多发于晨起、夜卧、饮食之后,或伴有左侧颈部血脉胀痛;(4)短气。表现为动则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甚则冷汗自出。   他曾治一个40多岁男性病人,形体肥胖,患“冠心病”、“心肌梗死”而住院,救治两月有余,功效不显。来诊时见心胸疼痛,心悸气短,多在夜晚发作。每当发作之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顿感气息窒塞,有时憋气而周身出冷汗,有死亡来临之感,颈部的血脉也随气上冲而胀痛不休。舌苔水滑欲滴,脉沉弦,偶见有结象。辨证为水气凌心之“水心病”,由心阳不足,血脉不利所致。用苓桂术甘汤原方,服3剂,气冲得平,心神得安,诸症明显减轻。但脉仍有结象,犹显露出畏寒怕冷的阳虚见症。于上方中加附子、肉桂,以复心肾阳气。又服3剂后,手足转温,不再恶寒,但仍时有心悸、气短,再于上方中加入党参、五味子,以补心肺脉络之气,连服6剂,诸症皆愈。   苓桂术甘汤治水气痰饮   水气、痰饮是中医认为的一个致病广泛的邪气,因这些邪气具有流动不定的特点,所以能在体内引起许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五官科疾病等,苓桂术甘汤是化水气、痰饮的良方,所以用途非常广泛。   心血管“怪病”:再举一个导师刘渡舟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怪病”病例。   一冠心病患者,发病为奇,除了有心悸、胸闷、胸痛的心脏病症状外,还有一个颇为奇怪的症状,就是不时地口中嘶嘶作响,作响时从咽喉气门向上喷吐白沫,能喷出一米之远,甚为痛苦,就诊时恐怕白沫喷到大夫,特将头扭向一边。伴有恶心,咽喉哽噎,头沉,手颤。舌红,脉沉弦而滑。刘渡舟诊断为水气凌心证。处以苓桂术甘加泽泻、半夏、生姜汁。14剂而愈。   消化疾病:除了上述心血管疾病外,像消化系统疾病,胃脘胀满,没有食欲,恶心想吐,打嗝,或一吃饭就腹胀、想解大便,用苓桂术甘汤也很灵光。本方补中气的作用很强,经常服用可增加免疫力,防止感冒。   呼吸疾病:呼吸系统方面,如痰饮所导致的咳嗽、气喘,吐痰量多,用苓桂术甘汤较好。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用宣肺平喘药得到控制后,为根除痰饮,经常用苓桂术甘汤善后处理,因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用苓桂术甘汤健脾,以绝生痰之源,则哮喘就不容易反复。   五官疾病:上述所说的梅尼埃病,是苓桂术甘汤运用于五官科的典例,五官科许多疾病都可使用苓桂术甘汤,如用于眼科之视神经乳头水肿病就很好,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2000年患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下降很快,原来双目都1.5的视力,一年内下降为0.4和0.5。形体偏胖,但素来脾虚,大便不成形,经常头晕,舌体胖大有齿痕,脉细。用苓桂术甘汤加人参、菊花、枸杞子、车前子,服用三个月,双目视力恢复到1.0。眼科疾患像青光眼之眼压高,也可用本方治疗,可加车前子、牛膝。   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或鼻涕倒流于口腔、咽喉,用苓桂术甘汤都有很好疗效。曾治一女性病人,30岁,鼻炎病史,生孩子三个月后,鼻炎又发,鼻涕流入口腔,感觉清稀寒凉,不时吐唾沫,外出时随身携带小塑料袋,就诊几分钟,吐十数口。怕冷,大便稀散,舌淡嫩,有齿痕,脉细无力。因为吐物清稀、怕冷,阳虚现象,用苓桂术甘汤合上理中汤,服用3周,治愈。   苓桂术甘汤加减   苓桂术甘汤用于临床时,可以随证加减。如痰多脉滑的,可与二陈汤配合使用;如头眩较重的,可加泽泻;若头面有烘热之象的,可加白薇;若血压偏高的,可加红花、茜草、益母草、牛膝;若脉见结代,则减去白术而加五味子;若湿痰作咳,则减去白术而加苡米;若见惊悸不安的,可加龙骨、牡蛎。   猪苓汤治阴虚水肿 □ 张远翠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   郭某,男,41岁,2011年11月初诊。   患者于2011年6月患肾炎,在当地乡卫生院住院1月,水肿消退,尿潜血基本消失,唯尿蛋白持续在2+~3+之间。出院后口服强的松、雷公藤多甙、六味地黄丸等,不仅蛋白仍未消,而水肿渐渐复起。   刻诊:自述口干欲饮水,小便不利,大便不实。患者面色红润,呈满月脸,双下肢浮肿,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略数,尿蛋白(3+),尿潜血(+),血压130/85mmHg。辨证后认为,证属阴虚有热,水热互结。嘱其暂停用六味地黄丸,改用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   处方:猪苓1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阿胶10克(烊化),白茅根30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服。   患者服药20剂,水肿减轻,尿蛋白(2+),潜血(-),嘱其所服强的松逐渐减量,并停用雷公藤多甙,原方去白茅根,加枸杞子15克。   患者续服20剂,水肿消失,尿蛋白(+-)。后以六味地黄丸缓图其本。   按:岚皋县中医医院李万全医师认为,本例虽属阴虚有热,水热互结,但须考虑标本缓急之理。阴虚为本,水热互结为标,理应急则治其标,待水热之邪祛尽,方可从本论治。   故以猪苓汤滋阴清热利水,方中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湿以利水;阿胶甘平滋阴润燥;滑石清热利小便;更加白茅根清热止血利尿;枸杞子滋阴补肾以摄纳精微,水去则热无所附,膀胱气化得行,肾藏精功能恢复,则诸症自然消失。后服六味地黄丸,乃缓则治其本之意。

杨磊 2022-10-22阅读量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