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咽喉科 > 慢性咽炎 > 内容

慢性咽炎内容

长期咳嗽要警惕哪三种病

病请描述:长期咳嗽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警惕以下三种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病因可能与感染、免疫力受损和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有关。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起病缓慢、病程长,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咳嗽。2、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咽喉发痒和失眠等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过敏原环境中,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咳嗽。3、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干、干咳、咽痛等症状。由于慢性咽炎病程长、症状顽固,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咳嗽。除了以上三种疾病,长期咳嗽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因此,如果出现长期咳嗽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以便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确诊。

吴世洪 2023-10-24阅读量481

五一过后,全国都咽喉炎了?嗓...

病请描述:五一假期结束后,我们担心的新冠疫情反弹好像并没有出现?但好多网友却表示自己出现了喉咙肿痛的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 #全国都在咽喉炎吗#一下子登上了热搜榜,大家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二阳”了! 图片来源:微博(本周上班的第一天,微医君边上就有个同事自测新冠阳性,带上电脑就回家办公了。然后,我就默默翻出一个口罩戴上了,希望还来得及~) 节后为何咽喉炎高发?如何区别新冠感染? 咽喉炎高发,还真得问问这个天气。每次打开天气预报的软件,这气温趋势图的波动曲线堪比心电图啊! 假期游玩听上去是休息,其实这旅途奔波可不比上班来得轻松啊,过度劳累给了病毒、细菌机会,咽喉作为呼吸道的第一个关卡,很容易出现炎症而导致肿痛。 还有好多人像微医君一样趁着好天气出去露营、烧烤,各种吃吃喝喝,对咽喉的刺激也不小。(反正我最近舌苔很厚,喉咙也有点嘶哑~) 这个五一的人员流动可真不少,旅游人数一下子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天气热加上大家的意识变化,外面戴口罩的人是真没几个,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新冠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包含咽干、咽痛、咽部烧灼感等,这与咽喉炎十分相似,二者要如何区分?咽喉炎急性咽喉炎:症状不超过7天,会出现喉咙干热不适、喉咙痛,吞咽时症状加重,可能会牵连耳部疼痛,部分患者还会有发烧、肌肉酸痛等。慢性咽喉炎:喉咙发干、发热、有异物感,咽部轻微刺痛,早晨症状更加明显,若比较严重还会出现恶心、干呕等。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侵犯下呼吸道,也可能出现上呼吸道症状,除咽喉疼痛外,还会出现发烧、干咳、流鼻涕等症状。 只出现咽喉痛可能是新冠感染吗?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患者,症状普遍比较轻,没有发烧的前提下,出现明显咽喉痛的情况并不多。单纯的咽喉不适,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 新冠大规模感染短期内还会出现吗? 最近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二阳”了,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 图片来源:微博 五一假期景点都是满满的人(微医君选择在家躺平),对于“戴口罩”大家也很佛系,会不会加剧新冠病毒感染呢?5月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道:“从监测数据来看,全国病例有增加趋势,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城市污水中病毒含量同样有所回升,但依旧处于极低的水平,不太会对医疗资源造成压力。 “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说。对于此前没有“阳过”的人来说,未来两三个月的感染风险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还是应该做好个人防护。 怀疑“二阳”该怎么办? 如果是单纯的咽喉不适,不要焦虑地对号入座,完全没有必要。 咽喉不适且伴有发热症状,建议先做新冠抗原自测。若检测阳性,做好自我隔离后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若检测为阴性且咽痛症状无法自行缓解,建议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 出现咽喉不适3个方法可以缓解 如果咽喉不适症状比较严重,建议还是就医后结合药物治疗。 当然,普通的咽喉不适,日常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多喝温水、少讲话 让咽喉保持一定的湿度有滋润和保护的作用,每天多次、少量喝水,也可以适量喝一些柠檬茶或果汁。 最好喝温水,因为冷水会对咽喉产生刺激,成年男性每天建议喝1.7L水,成年女性建议每天喝1.5L水。少说话可以让声带多休息(有时真的是哑得想说都说不出),低声细语也尽量避免;使用鼻子呼吸,使用加湿器,都可以让咽喉更加滋润。盐水漱口食用盐兑温水,兑水比例的原则就是能感到食盐的味道却又不觉得咸。将食盐水含入口中20~30秒,吐出后用清水漱口,可以冲洗咽喉粘膜,帮助杀菌、消炎。含润喉片医用的润喉片有不错的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将润喉片含在舌根靠近咽喉的部位,不要直接咀嚼或吞咽,等待它自己融化,使局部产生持久的药效,半小时内不要喝水。5岁以下幼儿为防止咽喉异物梗阻,建议选用圈式中空的含片,即使不小心呛到也不会发生阻塞。 润喉片服用注意事项 西药润喉片:主要成分为抗菌药物、碘以及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患者口腔黏膜的刺激较大,容易导致口腔溃疡。 含碘类的润喉药物:可能导致过敏或其它不适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妇或者哺乳期的妇女禁服。如果咽喉没有炎症,尽量不要使用。 保健类的中药润喉片:不适合病毒性咽喉炎患者使用,乱服容易加重患者局部炎症。 参考文献 [1]刘江峰. 咽炎的治疗[J]. 家庭医学,2022(12):6-7. [2]古模秀. 咽喉炎日常护理注意事项[J]. 保健文汇,2020(19):53. DOI:10.3969/j.issn.1671-5217.2020.19.052.

健康资讯 2023-05-30阅读量1798

中医治疑难病有效:必学6种辨...

病请描述:中医治疑难病有效:必学6种辨气血方法 导读:中医治病讲辩证,辩证清晰方可对症下药。对于辩证,不同的医者有不同的感悟,简单病症望诊、问诊即可辩证;复杂病症需要四诊合参再细细分辨才稍有眉目。以下这篇辩证难病的医者,在难病无法简单治愈时,从最的“气”、“血”两方入手,为我们在难病的治疗引出新的思路,今引用以供各位医者参考感悟。 难病辨治之我见 疑难病例的治疗,首先要求精确的辨证。唯有正确的辨证,才有正确的治疗与应有的效果。我对难治病例,正治方法不效者,辄喜从“气”、“血”两方面入手,为常法以外的变法,屡起沉疴,引为辨证论治的心法。 1气”的治则 “气”为生命之主宰,“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说明“气”在生理功能上的重要地位。“百病皆生于气”,说明“气”之与病密切攸关。如“气有余便是火”,“气滞血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等,故气虚、气实、气滞均可引致疾病,失治则成难病。据此,余治内科杂症往往独辟蹊径,取温运阳气、调气、降气、利气、升气诸法治疗难病而取效。 (一)温运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为生命所系,温阳可使危病复苏。此法用之得当,可改变正邪关系,往往立起沉疴,首选药物为附子、细辛,加入处方中通阳解凝,有画龙点睛之趣。 1.温阳通窍治慢性鼻炎 李某,患慢性鼻炎,屡治不效,遍服苍耳子散及多种成药,屹然不动,终日鼻塞流涕,后于原方加附子,一举而定,竟未复发。 2.温肺平喘治痰饮哮喘 陆某,咳喘日久,动则加剧,难以平卧,多量白痰,形瘦神疲,口唇紫绀,取小青龙汤加附子,症情迅速缓解。曾治哮喘之重危病者,细辛用量达9克以上,克敌制胜,可参考。 余用附子六法:(1)调之以甘,与甘草同用;(2)阴阳兼顾,与生脉散同用;(3)阴以济阳,加生地、熟地、鳖甲等;(4)镇潜抑阳,与龙骨、牡蛎或磁石同用;(5)温阳泻火,与知母、黄柏、大黄同用;(6)阳中配阴,与麦冬同用。通过不同配伍,不但抑制附子燥性,扩大施用范围,还可取得理想的协同作用。 (二)升气 气为一身之大主,足则顺,疲则涩,旺则振,萎则短。余治功能低下类疾病多用此法,首选药物为升麻、葛根、柴胡、桔梗。 1.升气活血治血小板减少症 王某,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徘徊于2~3万之间,激素治疗罔效,已拟脾脏切除。投以升气活血之剂,以升麻统率桃红四物汤投之,一方不变,一月后血小板接近正常而出院。 2.升气清热治声带闭合不全 江某,声带息肉术后咽部梗阻,音嘶不亮,咽痛口苦,病已四载,取血府逐瘀汤加升麻,仅四剂,症状全消。五官科复查,闭合不全明显好转。初未料速效如此。 3.升清降浊治前列腺炎 冯某,久病癃闭,尿痛不畅,经八正散与前列腺汤、滋肾通关丸等治之,无大进退,余投升麻、石苇合通关丸,其苦若失。 (三)调气平衡 气之升降出入,调畅气机,可治各种气郁证。调气中常用枳壳配桔梗,俾升降有常,运脾安中;柴胡配青皮,疏肝利胆,宽胸畅中;升麻配乌药、茯苓,提壶揭盖,引导水源;葛根配降香、菖蒲,升清化浊,能治胸痹、心绞痛。 1.调畅气机治冠心病 周某,胸闷心痛,每夜发作,痛彻项背,心悸气短,常年住院,中西常法,仅能苟安。后以葛根、菖蒲、降香等,升清降浊,病情缓解,再加参芪巩固,出院后即趋稳定。 2.宣肺疏肝治瑞尔氏黑变 徐某,色素沉着十载,集中于面颊、黏膜、齿龈等处。气瘀交搏,失于宣化,遂成沉疴。投桑叶、桑白皮、生紫苑、柴胡、桔梗、枳壳、泽兰等宣肺气、疏肝气,四十余剂,脸部色素大退,喜形于色,判若两人。 (四)利气 气逆可引致清浊不分,产生心胸与少腹痞胀,甚则作痛或呕秽泛恶等症,故利气实为治疗难病的一个重要法则。作者常以麝香治厥逆、神经性呕吐、呃逆、神经性耳聋等症,收效甚佳。又据“气行则水行”的理论,常以小茴香配泽泻利气行水,治一切水气病,亦多应手。张锡纯力主用三棱、莪术,他说“十倍香附不及三棱莪术”,强调理气,重视活血,“血活气通,其病易愈”。张氏喜用参芪补气,合三棱、莪术理气化瘀,补而不滞,元气愈旺,愈能鼓舞消癥瘕之力。 1.疏肝利气治神经性呕吐 刘女,呕吐频频,进食尤甚,经西医治之无效,且日渐加剧,日形消瘦,舌苔腻,脉沉。辨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投逍遥散加莪术,另吞玉枢丹0.75克,三剂即定。 2.利气降火治癔病 金女,每于紧张时即卧地不起,屡发屡剧,投丹栀逍遥散加麝香0.09克吞服,一剂定,三剂愈。 (五)降气 陈无择谓:“人之脉者,乃血之隧道也,非气使则不能行。”气失升降,同肝气条达有关,临床可见气郁、气逆。气有余便是火,气火逆乱则脉络不安,而致血溢脉外,余每参用降香折其逆气。降香辛温,能祛瘀止血,降气定痛。《纲目》谓其能“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缪仲淳称:“宜降气,不宜降火”,降香独擅胜场。而对心、肺、胃之火,釜底抽薪,亦有殊效。 1.泻肝降火治鼻衄 叶某,男,38岁,鼻衄量多,胸膺不舒,头痛面红,口苦心烦,初用龙胆泻肝汤收效不显,后加降香一味,竟获痊愈。 2.降气平肝治肝厥 赵某,女,反复昏厥时作六载,发时不能自主,有濒死感,血压偏髙,两胁痞胀,从肝厥例投治屡有进退,卒以降香统帅诸药,降其有余之气,终未复发。 (六)益气 《直指方》云:“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有一息之不通,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虚不仅可导致血证、瘀证,还可产生水气、痰浊等疾患。余尝以益气法调整正邪关系,多有收获,亦有变法制方而愈疑难病者,举例如下: 1.益气敛精治肾病综合症 李某,男,水气病,浮肿退后蛋白尿长期不消失,经激素、消炎治疗不应,后乃从气虚不摄,精气外泄立法,以黄芪60克炖糖米粥,日服二三次,未竟月而愈。 2.补气升清治产后小便不通 王某,产后恶露不净,小便不通已二日,少腹膨满急胀,呻吟不止。盖因产时气陷于下,胞系损伤,膀胱受压所致,用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90克煎汤内服,并以玉枢丹搐鼻取嚏,开上通下,小便通畅,诸症随安。 2“血”的治则 《普济方》云:“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疗治不痊,须为之调血。”《医学准绳》曰:“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都指出瘀血与疾病的重要关系。治法方面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古人早就肯定了调畅血气是治疗学的基本法则。清•王清任创立了许多有效方剂,其中心思想即为“气通血活,何患不除”,确具真知灼见。余认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从而制定了“衡法”治则,直接作用于气血,最宜攻克疑难杂症。临床验证,颇有效果。治血亦有补血、清血、凉血、温血、攻血、破血、止血、敛血、化瘀等多法,作者制定“化瘀十法”,撰有《瘀血证与治则之研究》,临床颇有所得。兹举治案数则,以资验证。 (一)“久病”验案 1.疏肝活血治11年遗尿 谈某,遗尿自五岁始,已11年。口干低热,多梦纷纭,舌红紫,脉细弦小数,巩膜瘀点累累。足厥阴环阴器,瘀热交搏于膀胱,州都失司,以血府逐瘀汤加白茧壳、韭菜子、升麻投之,10年痼疾,竟能于短期内治愈。 2.温寒化瘀治顽固性腹痛 吴某,腹痛经年,时发时止,愈发愈剧,痛剧时辗转呼号,上腹部拒按,痛有定处,舌紫苔薄腻,脉弦紧。X线钡餐摄片阴性。数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有瘀,营卫乖违,气滞瘀阻,投少腹逐瘀汤治之,四剂后痛即霍然,随访数年,病未复发。 3.清热化瘀治慢性咽喉炎 丁某,咽喉灼痛,已经半年,竟日皆然。曾遍用养阴润燥、清热降火、化瘀消炎诸法,屹然不动,舌红、苔薄腻,脉弦细。风燥痰热失宣,营血受灼,久之化瘀潜络,血府逐瘀汤内含甘桔汤,用之最合,服药四剂,痛去大半,继服五剂,随访已愈,未再复发。 (二)“怪病”验案 1.通窍活血治久呃不止 陈某,产后受寒及情志不遂,发生呃逆,晨起即发,数时不止,入睡即停,啖寒受气更甚,病经三年,就医多处未愈,舌苔薄白、边缘色紫,两脉沉迟。肝郁气滞,寒邪凝结,瘀血胶着不化,投通窍活血汤七剂即止,后调以少腹逐瘀汤,经来紫块累累,其病若失。 2.疏肝化瘀治不排精 李某,平素身健,无性要求,亦不排精,结婚十一年无生育,检查精子数值形态正常。遍用中西药物无效,已失去信心,寡言少欢,舌紫、苔薄腻,脉沉涩。肝郁形之于神,气结血瘀,投经验方化瘀赞育汤(即血府逐瘀汤生地改熟地,加紫石英而成),服药14剂已排精,备服前方30剂而停药,第二年得一男孩,一方不易还其健康,似非幸致。 3.壮阳活血治阴囊萎缩 徐某,身体素健,近年来每于工作紧张或劳累后发现阴囊萎缩,以后竟不复出,伴心慌,脸红,多梦,头痛,口干,舌紫,脉细涩。气血凝滞,脏气与脑气不接所致。投血府逐瘀汤合韭菜子、蛇床子,服药14剂即有起色,再服14剂症状消失。 本文医案各个疑难病症的治疗,以“气”、“血”为辨证治疗的入口,反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见中医重在基础,贵在实践;唯有重基础方能准确辩证,只有多实践才能正确施治。 文源:《新中医》1991年第10期。作者/颜德馨

杨磊 2023-05-24阅读量1848

新冠后持续咳嗽的原因与对策

病请描述:近日门诊碰到许多新冠后咳嗽的患者,通过表格填写问诊,发现大多数患者咳白色透明状痰,质粘量不多,但咯出欠畅,于是反复深度咳嗽,咳甚则咽痛、头胀痛,甚则胸痛、气短;部分咳黄脓痰,或痰中带血;或伴鼻塞流涕喷嚏;部分伴胸闷气促;部分兼喉中哮鸣等。病程长则一月余,短则十余天,大多自行服用各种镇咳化痰药和或抗生素后未缓解,或咳嗽呈进行性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故而前来就诊。此类咳嗽,我们需要分析原因并对因施策。 1、与合并肺炎有关的咳嗽。 是否合并肺炎?需要通过现代影像学检查来辅助判断,通常能够自行前来门诊就诊,而不是直接送入急诊就诊的患者,大多数属于轻型或普通型患者,轻型仅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普通型常合并肺炎,但指氧饱和度往往维持在95%左右;某些常年耐受低氧状态的慢性肺病患者,尽管指氧维持在90%左右或以下,也会前来门诊就诊。 如果是合并轻中度肺炎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咳嗽时间久、咳嗽频次高、咳嗽位置深;或伴有发热反复、低热持续、咳痰欠畅、纳差乏力等症状,此类患者,我们需要结合年龄、咳嗽咳痰症状之轻重辨证用药。 对策:影像学显示较为新发的肺炎,可予大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清燥救肺汤等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影像学显示较慢性的肺部炎症或肺部基础病的患者,无需过度考虑“肺热”病机而重用清热泻肺之品,而应关注整体病机,注重扶正和宣肃肺气以改善症状。 值得指出的是,40岁以下轻度病毒肺引起的持续性咳嗽患者,无需特别紧张和焦虑,只要充分的休息,正常的饮食状态,不剧烈运动,用中医中药对证治疗,完全可以起到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改善咳嗽咳痰症状的目的。 2、与新冠感染有关的咳嗽。 新冠后持续性咳嗽的患者,大多与新冠病程有关,有的先有咳嗽,再测抗原或核酸阳性,有的在“阳过”之后出现咳嗽,有的全程持续性咳嗽。除外肺炎引起的咳嗽,笔者在临床上发现,这类咳嗽持续不好转与体质本身、过用抗生素、过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有关。 如体质偏阳气虚者,容易伴有恶风怕冷汗出,即使核酸转阴,咳嗽依旧持续;过早过多使用抗生素,容易伤及身体阳气,反而使病程延长,患者往往表现出痰少了,但咳嗽加重了;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有的患者在确诊新冠前后会持续性服用,同样不利于咳嗽恢复。 对策:①晒背或艾灸背俞穴:中老年人宅家的时候,隔窗晒背,持续半小时以上,用以振奋人体之阳气,有利于久咳的恢复;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艾灸背俞穴,每天20分钟,每日一次,直到咳嗽明显好转。②慎食生冷海鲜等发物:咳嗽期间慎食生冷海鲜等食品,“肺胃相关”,刺激性食物往往通过胃肠道而影响到呼吸,从而引发咳嗽。③中药辨证治疗:通常情况下,轻度的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措施,然而咳嗽持续不愈影响生活,说明肺气不足无力恢复自身之平衡,咳嗽本身亦耗伤肺气,故而用中药扶助肺气,促进排痰,恢复其气机之平衡,使咳嗽痊愈。 3、与基础疾病有关的咳嗽。 有的咳嗽与基础疾病有关,并非新冠直接引起,这些患者既往到冬天这个季节也容易出现持续性咳嗽,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慢性咽喉炎等患者,一遇风冷气候改变则咳嗽,咳嗽发作数周或数月,直到气候转暖才好转。此与新冠感染无直接关系,但新冠本身容易促发此类人群咳嗽复作。 对策:积极做好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在这个基础上,咳嗽仍未缓解者,可以寻求中医中药的治疗。如伴有哮鸣音的咳嗽,挟寒者,杏苏散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挟热者,小柴胡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伴有慢性肺系疾病的老年患者的久咳,总以补肺脾肾之气为本,定喘汤、苏子降气汤、金水六君煎、肾气丸、小青龙汤、百合固金汤、芩连六君子汤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傅慧婷 2023-01-15阅读量1555

膏方,你吃对了吗

病请描述:一、膏方是什么 (一)膏方具有悠久的历史 膏方,又叫膏剂,是一种特色中医剂型,属于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其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效用独特,如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纠偏祛病等,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谈起膏方,在我国的应用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据目前研究发现,早在秦汉时期已有膏方的记载,先秦古书《山海经》中曾记载使用膏方外搽皮肤,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最早记载膏方治病的医书,这个时期的膏方多使用动物脂肪加工制作治疗外科,伤科疾患,常被称之为外用膏方,《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同样有对膏方治疗内外科疾病的记载,此时内服膏方被称为“煎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膏方作为一类中医剂型被正式记载,《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提到““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而膏方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向内科疾患延伸。而到了唐朝,膏方已经从治疗疾患向滋补强身等方向扩展,其中药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记载的地黄煎,由地黄,茯神,知母,地骨皮,生姜,石膏,麦冬等药物组成,主要功效在于养阴清热,另载金水膏可以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到了宋金元时期,内服膏方基本以“膏剂”之名记载,此时的膏方运用在治疗疾患和滋补养生两方面并重,如我们部分较为熟悉的“茯苓膏”“龟鹿二仙膏”“琼玉膏”都是在这个时期被创制出来的,而且当时的制膏流程已与现代极为相似,其中要求有“膏成滴水状凝结不散”目前仍被作为膏方规范制作的标准。而到了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对膏方治病机理,应用方法等理论方面的系统总结,其中服用膏方在清朝官府及宫廷中颇为盛行,此时的膏方服用已经扩展至各科多个病种,并不仅仅局限于冬令时节服用,所以目前传世的清代医书中可见到众多膏滋名方。而到了民国时期,膏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延展,其补虚调养、健体延年的功效被大众所接受,晚清时候就在江浙一带形成冬令进补膏方时尚,民国时候更是广大民众保健治病的首选,尤其是冬令膏方,而膏方功效与作用、制作与加工、服法经验、禁忌、治疗常见病证等内容被详细阐述,膏方理论正式确立,其中代表性医家就是我们海派名医丁甘仁先生,在膏方应用中辨证细腻,论述精辟,理法方药十分严谨。进入新世纪以后,膏方由南向北,逐渐扩展应用至全国,不过目前仍以南方为主。 (二)膏方分内服膏方和外用膏方     膏方分为外用膏方和内服膏方,其中外用膏方多用以治疗疮疡、皮肤等外科疾病为主,但也可以通过内病外治,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例如近代临床对哮喘、腰腿痛、肺气肿等病症,亦常用膏方贴敷进行治疗,以达到平喘、抗炎,化痰等效果。内服膏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疾病性质,按照君、臣、佐、使原则,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配合组成方剂,并将方中的中药饮片经2~ 3次煎煮,滤汁榨渣,加热浓缩成清膏。再加入某些辅料,如阿胶,饴糖、冰糖、蜂蜜等收膏而制成的一种比较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内服膏滋方分为以下几类。 1、清膏指将中药材经过2~3次浓煎并加热浓缩得到的较稠黏的液体状的膏剂,一般不加辅料,适合胃肠吸收功能较差、食欲缺乏及糖尿病患者,相当于中药浓煎剂。 2、荤膏指膏滋方中,除中草药之外添加了阿胶、龟甲胶、鳖甲胶、鹿角胶等动物类胶质辅料而熬制的膏滋方。 3、素膏是指膏滋方加工时用糖或蜂蜜等辅料而不用动物胶而收制的膏滋方。所以又有“糖膏”“蜜膏”之不同。 4.成品膏方是选用一些疗效确切的膏滋方方剂,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成膏滋,作为中成药商品在药店进行销售。这些膏方的组成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制成膏滋药后,提供大众对症选用,如益母草膏、二仙膏、枇杷膏。 5.定开膏方是医生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辨证处方,做到一人一方,“量体裁衣”,由医院药房定制加工制成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患者本人服用。临床膏方又称“定制膏方”。 二、膏方的作用 (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膏方中的补益药物大多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这是膏方扶正培本的基本药理作用之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增强外周白细胞数量,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人参、黄芪可使人体白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升高,党参、白术、熟地黄、白芍、枸杞子、鹿茸、补骨脂、女贞子等对抗癌药物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灵芝亦能明显增加正常人及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 2.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人参、西洋参、刺五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淫羊藿、枸杞子等药物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补气药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黄芪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干扰素诱生能力。 3. 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冬虫夏草及人工培植的北虫草菌丝能增强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加强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人参、银耳、五味子、补骨脂可提高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率。 4.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膏方中多数补益药不但能够促进细胞免疫,而且也能增强体液免疫,刺激抗体的生成。正常人和患者服用黄精、仙茅、白术,枸杞子,女贞子均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补阴药物如鳖甲。玄参。北沙参、都能延长抗体活性时间。 (二)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 (三)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 (四)强壮,健脑益智 (五)养颜美容 (六)调节人体应激能力 (七)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栓,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 (八)调整消化系统功能 (九)抗肿瘤作用 (十)降低三高 (十一)保肝护肝,延年益寿,明目聪耳,止汗,调经等。 三、膏方的适用人群 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及如何提高生活时质量。膏方对于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 (一)正气虚弱之人 膏方的滋补调养作用比较全面,比较缓和,一般适合于慢性虚弱性病症,从本论治,缓缓奏效,对于正气虚弱之人采用膏方调补,必须辨证施治,量体裁衣,一人一方,针对性才明确。根据不同的正气虚弱类型予以相应的补虚膏方。如气虚证用补气膏方,血虚证用补血膏方,阴虚证用补阴膏方,阳虚证用补阳膏方。但由于人体气血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在病证中也常相互影响,互相兼见。如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功能的衰退,阳虚证多兼见气虚,而气虚证也易导致阳虚。阴虚与血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易导致阴虚。因此,膏方中的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配伍同用,所以气血双补,阴阳双补,或气阴同补,均为常用之法。 (二)正虚有邪之人 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多见,从疾病发展过程的邪正消长来看,既有正虚无力抗御病邪,致邪气内侵,也有邪气留恋日久难去,导致正气耗伤,造成正虚和邪实并存的局面,邪正相持,虚实并见,疾病缠绵。这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最为多见。此时,可使用配伍合理、正邪兼顾的膏方进行治疗,既可通过扶助正气以祛邪,又可通过祛邪气以扶正。例如,通过补气健脾可促进食积、痰浊、水湿的排除;反之,通过消食、化痰、祛湿可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因此,对正虚邪实的复杂病证,辨证选用膏方可达到全面兼顾的目的,这是任何现成的保健品和单味中药所不能完成的。 (三)亚健康状态之人 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既非健康也非疾病者称为“第三状态”。这种“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指无明确的躯体和心理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疾病,但经现代化仪器或专科医生的诊断均达不到疾病的标准。在这种状态时,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转变为疾病。亚健康状态涉及到躯体心理,精神,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最常见于长期疲劳,反复感冒,四肢发凉,畏寒怕冷,精神抑郁,焦虑,睡眠不佳,头晕,心慌,耳鸣,视力下降,食欲减退,排便困难,超重,低体重,血压升高,血脂偏高等。 (四)体质偏颇之人 中医将人的标准体质分为10种,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各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体质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生命体验。其中除平和体质不需要运用膏滋方调养之外,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9种体质均具有可变性和可调性,可以通过心养、神养、形养、术养、食养、药养、居养等方法来顺应体质的稳定性,逐步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变体质的不良变化,纠正体质的偏颇,减少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体质的变化可以决定健康的变化,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中医膏方便是体质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健康无疾之人 健康无疾之人是否需要进补?一般来说,年轻体壮之人可以不用进补。但从强身防病的角度来看,服用膏方尤其在冬季短时期服用定开膏方也未尝不可。因为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有生乃禀受之于父母的精血,体内的阴阳气血虽与生俱来,但亦需得到后天营养物质的不断充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中年以后,精气会因日常操劳、繁重的工作与学习、过度的思虑等因素而逐渐耗损,每个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与此有关。如能酌情使用膏滋方调养可延缓人体精气的耗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事实证明,健康无疾之人根据各自的体质特点与短期的精力不足情况服用适宜的膏滋方,通过补气养血或滋阴壮阳,强身健体,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 四、冬令服用膏方的优点 膏方一年四季均可服用,相对于夏季膏方偏于“清补”,冬季膏方偏于“温补”且效果更佳。按照《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冬季阳气潜藏,人类要顺应自然,藏精纳气,此时服用一些滋补药物,将有利于藏精纳气,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广大农民春夏辛勤耕耘,秋季忙于收获,冬季农事已毕需要休养生息。冬令天寒地陈,生物潜藏蛰伏。人们则家家丰收,也有条件增些营养、进些补品,贮藏些精力,以备来春劳动之需。富贵人家则请医生开药方,熬膏滋药,寒冬腊月,久存不腐,每日服用。另外,《黄帝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通过膏方滋补,养精蓄锐改善体质。所以俗话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之说。 五、膏方的服用方法 膏滋的服法可分为冲服、调服、噙化3种。冲服,即取适量膏滋药,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后服下;调服,即把胶质稠黏难化的膏滋方加黄酒或汤药或开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噙化,也称含化,即将药膏含在口中溶化,慢慢咽下,以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喉炎可用此法。服用膏方的时间有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几种。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膏滋药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内服,心、肺等病的膏药一般在饭后30分钟服,养心安神的膏滋方宜睡前服。服膏滋药的剂量要根据病情或身体情况及药物的性质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服1汤匙(20~30g)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稍大一些;病轻者或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用量宜稍小些;有滋补作用、药性较平和的膏方,用量大些;含药性剧烈的膏方,用量宜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服膏滋期间,如遇伤风感冒、伤食、腹泻等情况,应暂时停服,等上述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服膏方。服膏方阶段,应注意忌口,如膏方中有人参时忌食萝卜、莱菔子、红茶、绿茶等,阳虚便溏畏寒者忌生冷食物,阴虚便秘、潮热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六、服用膏方注意事项 1.服药时感冒,突发急性疾病,或服用膏方后舌苔厚腻者,应暂停服用。宜选用汤剂以理气和中,运脾化湿,用汤剂治疗 2.患者服用膏滋方后自觉不适,如腹胀、食少,应分析原因,此时应减量服用膏方,可同时配合运脾化湿方,以帮助消化。 3.服用膏滋方后若出现腹泻,应考虑膏方是否过于滋腻,或含有通便作用的药物,可减量并改为饭后服用。必要时停服,另以健脾助运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调理,俟消化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服用。 4.服用膏方后出现“上火”现象,如牙龈、鼻腔出血,面赤生火,应分析患者是否属热性体质,膏方是否过于温燥,宜减量服用,并可用清热泻火中药煎汤代饮,冲服膏方。 5.某些膏方的中药,如何首乌、补骨脂、川楝子、黄药子等,对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故长期服用出现食欲减退、目黄或有药物性肝炎病史者应注意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生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 6.服用膏方后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状,应立即停药,做相应处理。 7.服药期间,如遇大不便不通、小便不利、热性疮疡红肿热痛等邪气壅实、闭阻不通、实热内盛时应暂时停服膏滋药。 七、膏方的保存 一料定开膏方,一般可服用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容易霉变,霉变后便不能再服用,不仅中断了治疗而影响疗效,还会造成金钱和药材的浪费。所以,膏药的正确保存显得十分重要。 (一)膏方存放的容器 存放容器既要清洁又要干燥,不能留有水分。如果容器是陶瓷、玻璃类,可以采取洗净后小火烘干,也可采用洗净后用微波炉烘干消毒的方法;如果容器为有机材料类,可以在洗净后沥干,然后放在消毒柜中消毒,或用微波炉稍稍加热烘干水分;如果容器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在洗净后沥干水分,用红外线消毒或用小火烘干水分。熬好的膏滋药忌用铝锅、铁锅作为容器存放。 (二)膏方的分装 不应该将一料膏方全放在一个容器里,近期先服用的部分应该另外分装,暂时不吃的部分要密封好,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或冰箱中。南方天气比较暖和,膏方容易变质,最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近期要服用的膏方,也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要避免受热受潮,并要避光防晒,因为膏方受热、受潮更容易变质,暴晒之下某些有效成分也会丧失而影响质量。目前有袋装膏方,将充分改变传统的几百克一大罐所带来的服用、携带和储存的不便,可用于有辅料的膏滋药、块式嚼服型膏滋药,一般先装入塑料袋,外加纸盒包装。由于携带方便,使外出的人吃膏滋药不再成为难事,而且也利于膏方的保存。 (三)膏方的取膏用匙 先要将取膏汤匙洗净、烘干、消毒。汤匙若没有洗干净,或者汤匙上沾有水分,水分沾入膏药中,或者边吃边取,不注意清洁卫生,细菌就必然因此而带入膏方中,膏方很容易发生霉变。取膏汤匙应固定专用,不要更换。 (四)膏方的保管 如遇冬令气温回升,可隔水高温蒸烊。 八、膏方常见误区 (一)膏方不适合实证患者 单纯认为膏方是滋补药是有失偏颇的,膏方也能祛邪疗疾,治疗实证,在膏方中配伍使用攻邪药与滋补药,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显著 (二)膏方服用前必须要吃开路方 “开路方”又称“探路方”、“开路药”,是指医生在正式开出或服用膏方药之前,先服用一段时间的汤剂“开路方”或“开路药”。开路方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祛除病邪,使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趋于缓和,可以接受膏方的治疗或滋补。二是用开路方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状况,为患者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膏方创造条件。三是通过开路方了解患者对辨证方药的适应情况,进行试探性的调补,摸索一下是否对症?患者服后反应如何?这也可称之为“预试验”,或称为“小样”,等正式开出,熬制成膏方后,辨证会更准确,调补会更对路,效果也自然会更理想。开路方大多采用中药汤剂,一般需提前服用2周左右,药物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或滋补,或攻补兼施,或祛邪治病为主。是否所有的膏方都需要先服“开路药”呢?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不需先服开路药。 1.病情简单明了,证候单纯、兼夹症状不多,辨证明确的患者可以直接拟定膏方。 2.一些老病号,已经过数次复诊,病情已经好转,且不反复发作,趋于稳定,或已进入恢复期的患者,可以在以往了解的基础上直接开出膏方。 3.通过望、闻、问、切或理化检查,对辨证选用膏滋方有把握时,也可不先服开路方,直接拟定膏方。 4.对需要通过膏方来进行养生保健的亚健康状态者,如果目的明确,也可直接拟定膏方。 (三)糖尿病人不适合服用膏方 糖在膏方中是重要的辅料。一般膏方加工的最后一步程序就是加人糖收膏。糖在膏方中主要起调味的作用,使膏方口味甘甜,容易被服用者接受,同时也有一定补气养胃和帮助收膏的作用。糖的种类有多种,包括白砂糖、赤砂糖、白绵糖、冰糖、饴糖、蜂蜜等。各种糖在品质和功效上有所差异,应根据辨证需要,在膏滋方配伍时单用糖或者单用蜂蜜,或视需要糖与蜂蜜并用。对于一些需低糖摄入的特殊人群,主要是糖尿病与肥胖症患者,处方时不宜用糖,可选择一些低热量的甜味剂作为替代糖。市场上常见的有元贞糖等糖尿病用糖以及商店中销售的甜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等天然物提取制剂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味剂的加入,可以增加膏滋药的甜味,但不会提高血糖的水平。在膏方加工时适量加入甜 味剂替代部分蔗糖,或替代全部蔗糖,可达到矫味的效果。 九、可用膏方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肺结核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 (五)间质性肺病 (六)支气管扩张稳定期 (七)反复感冒 (八)慢性咳嗽 (九)慢性咽炎 (十)过敏性鼻炎 (十一)肺部结节 (十二)肺部肿瘤      

张亚达 2022-12-04阅读量3128

慢性咳嗽之慢性咽炎

病请描述: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临床上以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内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为特征,多发生于成年人。慢性咽炎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往往给人们不易治愈的印象。 病因: 局部因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2)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可因其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流至咽后壁,亦可因患者长期张口呼吸,引起黏膜过度干燥而导致。 (3)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等刺激及喜食刺激性食物,均可引起本病。 (4)职业因素(如教师与歌唱者)及体质因素亦可为本病诱因。 全身因素 多种慢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炎症、肝肾疾病等都可引发本病。另外,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维生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均与本病有关。 症状:    慢性咽炎全身症状不明显,而以局部症状为主。局部症状包括咽部不适、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晨起刺激性咳嗽、恶心,咽侧索肿胀病人常伴有吞咽疼痛感。慢性咽炎向上向下蔓延常可引起声嘶、咳嗽、鼻塞、耳部胀闷、痰多等。 中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的范畴,多属肾阴亏虚,津液不足,或痰热郁积,肺阴受损。干祖望认为,慢性咽炎属中医“虚火喉痹”,真正属肾阴虚者约占30%左右,多数由脾胃虚弱引起。《素问》: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咽喉部反映的不仅仅是局部本身,与全身多个脏腑及经络相关,全身其它脏腑及经络病变可累及咽喉。 (1)咽为胃系:与胃通,是水谷之通道。故胃气旺则咽的功能正常。“凡咽痛而饮食不利者,胃火也”(《血证论。咽喉》)。“胃经受热,胃气通于喉咙,故患喉痈”(《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脾与胃互为表里,足太阴脾经络于胃,上挟咽喉,故咽喉与脾也有密切关系。“脾胃有热,则热气上冲,致咽喉肿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由于脾胃疾病多反映于咽喉,故有“喉咙者,脾胃之候也”的说法。 (2)喉为肺系而根于肾:喉是呼吸的门户和发音器官。肺主声,声音出于肺而根于肾。肺的经脉过喉,故喉的通气和发音与肺有关。又肾藏精,其经脉入肺中,循喉咙。咽喉得肾之精气濡养,生理功能正常,则不易为邪毒所犯。所以说,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如果肺有病变,不仅可使喉咙通气不利,而且还可使声音发生变化,如声音嘶哑或失音。客邪壅肺者,为“金实则无声”,其证属实。肺肾气阴不足,为“金碎则无声”,其证属虚。 (3)咽喉与其他脏腑:肝之经脉循喉咙入颃颡(会厌之上)。若肝气郁结,疏泄升降失常,则影响咽喉的正常生理功能。肝郁化火,可导致气血凝滞于咽喉而发病。“厥阴终者,中热嗌干”(《素问。诊要经终论》)。 (4)咽喉与经脉:咽喉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间接通于咽喉外,其余经脉直接通达。手太阴肺经,入肺脏,循经喉中。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走颈部,挟口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从上齿中,出挟口环唇,循下颌角前,沿咽喉入缺盆。足太阴脾经,上行挟食道二旁,循经咽喉连于舌根。手少阴心经,挟食道上循咽喉,连于眼。手太阳小肠经,其支从缺盆循颈经咽喉上颊。足少阴肾经,从肺上循喉咙,挟舌根。手少阳三焦经,从肩走颈经咽喉至颊。足少阳胆经,从颊车,下走颈经咽喉至缺盆。足厥阴肝经,循经喉咙,上人颃颡,环行于唇内。此外,任脉、冲脉循喉咙,络于口唇。 治疗:     慢性咽炎纯西医治疗往往疗效欠佳,而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肥厚性咽炎而言,常用中医治疗为主,辅以物理治疗(化学烧灼、冷冻和激光、微波、射频等)。在中医治疗方面,应用辨证施治,不同个体运用不同方药,或者不同疾病发展阶段方药不同,强调个体差异。临床上以阴虚为多,或肺阴虚,或肝肾阴虚;脾胃虚弱、痰瘀互结亦不在少数,但脾肾阳虚则较少见。注意调理气机和消散郁结。最后是要注重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治疗初期,服中药的汤剂,再配合含漱、超声雾化吸入等方法;治疗后期,则可以中成药口服或含服为主,以便巩固疗效

曹玉雪 2022-11-27阅读量1362

咽部不适竟然是心绞痛?

病请描述:        68岁的老李因咽部堵闷、疼痛,在耳鼻喉科按慢性咽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尤其是在饱餐或劳累后更加明显,甚至胸骨后和背部都感到疼痛,在医生的建议下转至心内科就诊,很快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老李疑惑了,心绞痛?心脏没有不舒服,咽部不适竟然是心绞痛?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短暂性缺氧、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与劳累、气候骤变、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有关[1]。      心绞痛的典型症状确实是胸痛,常常发作在胸骨后、心前区,呈压榨样的一种疼痛,范围大概是一个巴掌大小。发作的时候可以伴有出汗,心悸、气促等等。发作时间常常是只有几分钟,很少超过十分钟,多在劳累时出现,比如说爬山或者是上楼梯时发作,休息或者是含服硝酸甘油是可以缓解的[1]。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那么心绞痛为什么会导致咽部疼痛不适呢?其实大家有个很大的误区,以为一定要“心痛”才叫心绞痛,其实不然。      临床上,很多心绞痛患者发作时感觉到的并不是典型的“痛”,而是一种压榨性的憋闷感,此外,心绞痛可放射至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1],这就是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咽部不适是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可能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咽部发紧等症状,常常造成误诊、漏诊。除了咽部不适,心绞痛还可能有牙痛、腹痛、肩痛甚至头痛等不典型症状[2]。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心绞痛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诊断和就诊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辨别生活中的各种“痛”是不是心绞痛呢?      1. 疼痛部位:如前所述,疼痛部位可由胸骨后放射至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边界不是很清楚[1]。      2. 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憋闷或紧缩性,与针扎样锐痛和游走性神经痛有明显区别[1,2]。      3. 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1]。      4. 缓解方式:劳累诱因的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舌下口服硝酸甘油也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1]。      5. 40岁以上男性,如果平素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应警惕胸痛或其他不明原因的疼痛是否为心绞痛[2]。      6. 绝经前女性如果没有上述危险因素,也不符合典型症状特点,患心绞痛的概率较低,可更多考虑其他原因[3]。      如果怀疑心绞痛,应尽早去医院进一步确诊,常规的检查包括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肌钙蛋白等。 参考文献:[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86.[2] 郭腾飞.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分析[J].医师在线,2012,30(2):16-17[3]刘全仪,吴新华,陈章荣.雌激素对心血管、心肌保护性作用的分子机制[J].国际心血管杂志,2018,45(4):204-207SIG-NP-202211151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2477

声东击西丨持续干咳,警惕儿童...

病请描述:1、儿童抽动障碍概念? 抽动障碍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身体某部位一种固定或游走性的单处或多处肌肉群的急速收缩动作,具有突发性、瞬间、无先兆、不随意、无节律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若症状持续1年以上则称为抽动症。幼儿及少年期多发,大部分患者5~12岁发病,90%在10岁以前第一次发病。男孩多于女孩。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感觉性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与血浆氨基酸水平、血铅水平、辐射、儿童心理个性、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2、什么是“发声性抽动”? 主要是由于人体构音肌、胸扩肌、腹肌及口咽部肌肉发生抽动时,造成一组肌肉或一个肌群突然发生收缩,进而导致的发音异常。此类患儿多表现为干咳、清嗓子、说话停顿、嗓中发现咕噜等鸟鸣音等。由于发声性抽动多表现为喉部症状,在门诊上易被误诊为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症,常常久治不愈,因此辨别咳嗽是否由抽动引起变得十分重要; 3、发声性抽动的咳嗽具有以下特征? 1)咳嗽常常无痰,呈清嗓子样干咳,发声时常常短而高亢响亮,有“空空样”、“出怪声”感; 2)睡眠后症状消失,白天轻而傍晚时加重; 3)一些精神因素可以影响症状的变化; 4)抗感染、抗过敏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 5)咳嗽常伴有眨眼、皱眉、点头、摇头、翻眼、耸肩、踢腿等其他症状; 6)咳嗽的病程超过4周,胸片及血象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4、发声性抽动的病程及预后如何?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多变,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少数至青春期自行缓解,大部分常因外界因素、家庭环境影响、感冒或精神紧张而使症状反复或加重,如不及时治疗,症状可延续至成人,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5、得了发声性抽动怎么办?如何治疗? 1)西药首选氟哌啶醇、泰必利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硫必利片,但易产生椎体外系症状如嗜睡、烦躁、头晕甚至颈项强直、眼球运动不灵等副作用; 2)中医药治疗有较大优势,如菖麻熄风片。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症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风、火、痰、湿代谢失常,聚积体内而发病,故本证以风、火、痰、湿为标,肝、脾尤与肝最为 密切。治疗以平肝熄风为基本法则中医辨证治疗有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且在全面改善体质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王汉久 2022-09-25阅读量1265

解决口臭五部曲

病请描述:口臭,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口腔异味,指的是从口腔里面发出的散发出来的令别人厌烦、使自己尴尬的难闻的口气,现代社会口臭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社交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口臭的人也因此背负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今天咱们就聊聊口臭的那些事。 很多原因,都会产生口腔异味的,常见原因如下: 一、生理性口腔异味 很多人都会觉得早上起床的时候,嘴巴里面有臭臭的味道,其实这是由于晚上睡觉后,一夜时间口腔处于密闭环境,残留的食物残渣、唾液分泌物在口腔里面定植细菌发酵,就会有产生异味,但是这种异味停留时间很短的,不算是疾病。 改善方法:晚上睡觉前认真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二、口腔疾病 最常见引口腔异味的是口腔源性,大概80%~90%口腔异味是由于口腔问题引起的。菌斑结石、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等,都会造成口腔异味。有些人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没有正确刷牙,就会造成菌斑结石大量堆积,刺激牙周引起炎症反应,口腔细菌含量增多,特别是厌氧菌,造成口腔异味;有些人牙齿的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也是产生口腔异味的重要原因;有些人去一些不正规的牙医小诊所看牙,由于技术和材料等原因,他们制作的义齿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造成齿龈损伤,或者留有死腔导致食物残渣堆积而诱发口臭。 改善方法:建议平时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定期去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洗牙,如果有口腔问题,建议尽早去正规公立医院口腔科就诊治疗。 三、鼻咽类、呼吸道疾病 慢性鼻窦炎、鼻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有厌氧菌、阳性球菌等感染,在这些菌的作用下,也会产生腐败恶臭的气味,通过说话、张嘴,异味就会散发出来。 改善方法:建议耳鼻喉科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病。 四、消化道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张嘴的时候,也往往会有一股难闻的异味,考虑为此类患者胃动力不足,食物在胃潴留时间延长,这些潴留的食物在胃内发酵,产生硫化氢出现臭鸡蛋味,返到口腔。 改善方法:尽量避免睡觉前2小时进食,如果明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有胃黏膜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杀菌治疗。如有条件建议行胃镜检查明确胃内情况后进行治疗。 五、特殊的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口腔会有烂苹果味;尿毒症患者或者肾功能下降的患者口腔会有氨气味;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口腔会有大蒜味;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病人呼出腐败性恶臭。 改善方法: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 六、食物因素 食用大蒜、大葱、洋葱、韭菜之类的食物后,口腔也会出现异味。 改善方法:漱口,然后嚼口香糖就可以改善。 永远拥有一颗炽热的心,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王存兵 2022-09-23阅读量1462

胃疼必须做胃镜检查吗?

病请描述:胃疼必须做胃镜检查吗?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汇,来评价19世纪与21世界生活,那就是天壤之别。19世纪以前,我国居民很难吃饱穿暖,甚至有少数地区存在饿殍遍地现象;21世纪,温饱问题被彻底解决,食材多样性眼花缭乱,人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将重心转向“吃好”。 然而对于“吃好”,不同群体见解南辕北辙。部分群体认为,所谓“吃好”,就是要在营养均衡前提下,选择口感较好类食物;另一部分人却持反对态度,他们觉得,“吃好”就是“广撒网,多捞鱼”,什么好吃,吃什么,满足口腹之欲才是正道。 营养学专家遗憾表示,上述情况中,前者人群凤毛麟角,后者群体不胜枚举。正是这种随心所欲态度,造就如今我国肠胃疾病患者人数,呈现几何式增长局面。 临床真实案例数据证明,肠胃疾病患者,发病原因与不知节制饮食习惯脱不开关系,症状多表现为胃部疼痛。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今很多人开始遵循防微杜渐理论,一旦发现身体异常苗头,便会火急火燎前往医院就诊,生怕小病“拖”成大病,悔不当初,部分肠胃疾病患者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部分肠胃疾病群体,虽然渴望疾病得以痊愈,却对检查方式——胃镜,带有不可名状恐惧感,产生本能抵抗。 的确,胃镜检查基本操作方式,就是把一根带有成像探头软管,从患者口腔塞进,然后“一步到位”。虽然此项检查精准度极高,但是也存在部分副作用,它会导致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呕吐、恶心、干呕等不适感时有发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那么,胃镜检查是全体肠胃疾病患者通用检查方式吗?实则不然,患者无需太过恐慌,一般来说,如果存在4种异常情况,或需要尽快做该项检测,不妨对照自查。 并非所有胃疼都要做胃镜检查,只有4种异常情况,或要早做筛查 1、胃不存在长期不适感 不知你是否发现一个规律,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发现自身异常情况后,不是直奔医院,而是睡觉休息。部分胃病患者想法如出一辙,一旦感觉胃部不适,就想通过休息缓解。他们甚至发现,这种方法的确见效,胃部不适感减轻。 因此,只要胃部出现问题,他们便如法炮制,如此恶性循环,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期间,也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只要大家胃部呈现出长期不适感,特别是饭后疼痛感强烈,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做胃镜排查。 2、吞咽困难 该类症状诱因大致有两种,其一是咽喉疾病,如慢性咽炎等,喉咙产生炎症情况,吞咽疼痛感异常强烈;其二是胃部疾病,多表现为胃食管反流。举个不恰当例子,你想把食物咽下去,但是胃食管却试图把食物“推”回去,如此“不上不下”,不适感尤为明显。 如果一直存在吞咽困难问题,口服消炎药等无法解燃眉之急,不妨做个胃镜检查,排查其他因素。 3、存在胃病家族史人群 据不完全统计,存在胃病家族史人群,子孙后代罹患肠胃疾病概率要比寻常人高出1倍有余,它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患者无从得知其何时爆发。 因此,防患于未然,迫在眉睫。该类人群需要将定期检查提上日程,做个胃镜检查,更能将早期疾病扼杀在摇篮中,让胃病家族史变成“哑炮”。 4、大便存在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肠胃功能与大便性状或存在相关联系。比如说,正常人群,肠胃功能还算健康,不管是胃部器官,还是肠道,都会在消化、代谢食物第一线兢兢业业。食物残余势力——大便,自然也会呈现出正常状态:排泄顺畅,软硬适中,状如长条,颜色也是常规“屎黄色”。 与之相对应的是,要警惕大便异常问题,比如干硬或溏稀;颜色异常甚至伴随红血丝,不排除肠胃疾病问题,请及时前往医院做胃镜检查。 结语:胃,是机体最大消化、吸收器官,它是新陈代谢能量”发源地“。如果胃部器官存在异常,意味着消化功能不足、能量转化失常,轻则气虚体弱,重则”拖“出大病,伤身损命。 总而言之,胃部不适,如果医生建议患者做胃镜,也不要太过抗拒。毕竟,一时半会不适感与终身慢性胃病相比,后者势必要付出更大代价。谨遵医嘱,做好各项检查,才能对症下药,保证身体健康无虞。

吴世洪 2022-09-22阅读量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