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突发性耳聋 > 内容

突发性耳聋内容

脑膜瘤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做手术?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占第二位,也是神经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也就是说在脑内有蛛网膜颗粒的地方都可能会发生脑膜瘤。脑膜瘤按发病部位分大脑凸面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等等。但确诊患病后,应当和有经验的医生主动沟通,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   如果脑膜瘤很小,患者完全没有症状,比如肢体活动、感觉障碍,也没有癫痫发作等问题,那么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定期复查,不需要治疗。日常生活中,以往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饮食、作息没有特别的要求,到了固定的时间去医院复查CT或核磁就好。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出现哪些症状必须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观察期间,脑膜瘤的大小没怎么变化,但是不同位置又出现新的脑膜瘤,这是为什么?是转移吗?   脑膜瘤大多是良性肿瘤,不会转移。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多发的脑膜瘤,发病率非常低,大概1%~8%。为什么会出现多个脑膜瘤,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比如“多起源学说”认为,脑膜瘤既然会在这个地方长,就有可能在别的地方长。还有“单独起源学说”,认为肿瘤细胞会随着脑脊液的流动,播散到脑膜其他位置,从而出现多个脑膜瘤。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神经纤维瘤病,也会导致脑膜瘤多发。   赵天智主任介绍:脑膜瘤大多数是从脑部的某种组织细胞分化出来,一般是从脑的外侧压进去,九成都是良性,也因为生长速度比较缓慢,有时症状不明显,有不少案例是等到出现症状时,就医透过核磁共振或脑部断层扫描检查才发现病灶。如果置之不理使肿瘤长得更大时,可能会吃穿脑骨,甚至压迫脑干危及生命。莫名头痛、视力减退慎防脑瘤作祟。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有些微变化都可能引发重大改变,如果有莫名的慢性头痛、精神状况改变、突然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等症状时,应提高警觉到神经外科就医检查,以免耽误了治疗时机。

赵天智 2024-01-08阅读量248

“珍珠&rdqu...

病请描述:  35岁的刘先生由于时不时左侧面部疼痛、头重脚轻来就诊,为了查明原因,刘先生在榆林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头部CT提示颅内有占位病变,医生怀疑是肿瘤导致的面部疼痛。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及治疗,他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颅底颅神经疾病专家组姜海涛教授门诊就诊。  颅神经显像结果显示右侧桥前池、桥小脑角池可见不均匀短T2信号,致右侧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受压扭曲。DW1结果显示右侧桥小脑角区、桥前池及鞍上池异常考虑表皮样囊肿。我们可以通过右侧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显微镜下探查右侧桥小脑角,术中分块清除肿瘤组织,解除三又神经受压,根除疼痛症状。  表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外胚层组织,是胚胎晚期在继发性脑细胞形成时将表皮带入的结果,是一种生长缓慢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因其色泽洁白带有珍珠光泽,又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好发于幕下桥小脑角和幕上颞极-外侧裂等处,对周围组织破坏较强,患者常合并有三叉神经痛、癫痫发作,依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相应不同。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对于病灶比较大、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应争取尽快手术完全切除。  颅内胆脂瘤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小脑桥脑角胆脂瘤  常以三叉神经痛起病(70%),往往有患侧耳鸣、耳聋,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  2、鞍区胆脂瘤  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有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  3、脑实质内胆脂瘤  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以及轻偏瘫等,小脑肿瘤多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  4、脑室胆脂瘤  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  5、颅骨胆脂瘤  常偶然发现颅骨表现隆起多年,触之橡胶感,无压痛。  胆脂瘤多良性,但手术要尽早  胆脂瘤多是良性的肿瘤,可以通过磁共振、CT、影像学检查来发现肿瘤的占位效应。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其“见缝就能生长”,往往主张早期的手术治疗,术后病人的预后比较理想。胆脂瘤因为生长的位置特殊,解剖复杂,周围毗邻的血管和神经比较多,在初期的时候基本上能够完整的切除,但是在后期,非常有可能侵蚀骨质包绕血管、神经,给手术造成非常大的难度,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第二次手术。

姜海涛 2024-01-04阅读量257

坐上“魔椅&rd...

病请描述:  今年57岁的张阿姨三天前感到头晕,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她说,头晕是在起床、躺下或是翻身的时候发生,头晕的时候感到天旋地转,恶心想吐,十分难受。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告诉张阿姨,这些症状是耳石症的主要表现。   “不要担心,我们医院最近引进了一台专门治疗耳石症的仪器耳石复位治疗仪,你只要坐在上面,我们在电脑上操作,转几下就好了。”来到一楼眩晕诊疗室后,医护人员帮助张阿姨固定在治疗仪的座椅上,然后为她戴上眼罩。进行了几下翻转后,诊断其为左后半规管耳石症,当即在复位椅上予以复位治疗,短短几分钟,治疗结束。张阿姨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头晕了,走起路来也很自在。   “这个椅子真神奇,像是有魔力一样,没想到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好我这头晕的毛病,真是太好了!”她赞不绝口地说道。   经常头晕目眩,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但是,不少时候,这都源于“耳石症”。席刚明教授指出,头部外伤或者长时间固定姿势,比如低头玩手机、颈部持续转动等,都有可能诱发耳石症。 ▲ 患者在做检查   耳石症是什么?耳朵里真的有石头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在我们耳朵的内耳端,有两个膜性小囊,分别为椭圆囊和球囊,在这两个膜性小囊内装有可以感受重心变化的碳酸盐结晶,形状似石头,医学上称之为“耳石”。   席刚明教授介绍,正常情况下耳石是粘附在椭圆囊和球囊里面的,但在外伤、剧烈运动过后、老年性退行性变、耳部疾病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进入与它相连的三个彼此垂直的“C”形半规管里。耳石脱落后进入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内,刺激了平衡感受器,诱发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天旋地转、眼震、恶心呕吐等。最常见的是在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以及抬头时出现眩晕,当头部位置固定后眩晕会好转,因而患者本人非常恐惧。   耳石症发病率极高 年轻人也是高发群体之一   席刚明教授指出,大部分耳石症原因不明,而耳石症发病率占眩晕患者中的30%,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史的患者居多。患过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容易继发该病;还有长期卧床的人,由于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不能下床活动,也容易发生耳石症。   一般来说,耳石症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耳石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年发病率高达10.7/10万——600/10万,终身患病率约为2.4%,尤其是年轻人合并恐高、晕车、晕船等也变成高发群体之一,这可能跟潜在的血管机制有关。   现在的年轻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可能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状态,使内耳的小动脉发生痉挛、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再加上低头玩手机、用电脑,长期处于不良头位姿势,加重内耳血管痉挛、细胞缺血,使耳石更易脱落而致病。 ▲ 席刚明教授在讲解耳石症   眩晕症专病门诊——专病专治,对因治眩晕   眩晕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继头痛之后最多的症状,位居医院门诊的第二位。眩晕症的病因纷繁复杂,具体涉及上百个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梅尼埃病、心脏疾病等,涉及到临床多个科室,要做到有效治疗,避免“病急乱投医”出现误诊,明确眩晕疾病诊断就是非常关键的。为此,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开设了眩晕症专病门诊,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眩晕团队。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中药、理疗、前庭功能康复等多种手段实现眩晕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   对于确诊耳石症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耳石复位治疗又分为人工手法复位和仪器复位治疗。   人工手法复位属于传统的耳石复位,是通过人工操作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达到治疗目的。但有明显局限性,比如对于患有颈腰椎疾病、体型肥胖、高龄等患者,人工手法复位身体的位置改变受限,从而影响复位疗效,甚至根本无法进行。   眩晕症诊疗系统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将患者固定在治疗座椅上后,通过旋转轴实行精准旋转,运用红外眼震系统将患者的眼震实时记录下来,精确定位病变半规管,实现多方位滚转复位治疗,全程实时动态检测,诊断和治疗准确、安全有效。诊断和复位时可由座椅带动全身整体转动,避免了对患者的颈部及腰部造成刺激,有效弥补了人工手法复位的缺陷,相比传统手法,患者身体的位置变动更充分,甚至可以实施一些传统手法复位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复位方法,因而治疗效果更精准、安全、有效。 ▲ 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   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引进全自动眩晕诊疗系统,现已全面投入使用。除了能对耳石症进行精准定位及复位治疗外,还能用于评估半规管、前庭耳石器、前庭中枢及大脑皮层的功能,适用于以下范围:   1.适用于各种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对难治性耳石症设计个性化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2.适用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前庭性疾病的辅助检查。   3.其他功能:   ①多种前庭功能检查(自发眼震实验、位置性试验、变位试验、固视实验、旋转急停实验、正弦摆动实验等)。   ②对三组不同的半规管分别进行功能检查。   ③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空间运动病等,又称运动病)的康复及习服训练。   ④针对每组不同的半规管进行针对性训练。   ⑤针对特殊职业人群的选拔和评估。   ⑥前庭功能科研的综合模拟再现平台与临床引用前庭功能检测、康复、评估等。   ⑦对非典型耳石异位症引发的头昏脑涨、恐高表现、颈肌僵硬、肩颈酸痛、头上戴箍等临床症状进行康复训练与治疗。   耳石复位后应该注意什么?   席刚明教授提醒,诊断为耳石症的眩晕患者,患者经过耳石复位后,48小时内仍需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具体需要做到的有以下几点——   1、走路姿势:走路时眼睛正视前方,不随意改动头位,尽量用身体的转动来协助头位变动;   2、睡觉姿势:建议将上半身垫高 30 度入睡;   3、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等;   4、避免抬头低头:如抬头晾晒衣服、低头拖地、低头看手机等;   5、禁止:要禁忌高空作业、开车;   6、门诊随诊:建议复位 1 周后前往门诊复诊,确定耳石是否复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12-26阅读量520

斯睿美(SRM-IV)良性阵...

病请描述:  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是由斯睿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武警总医院中美眩晕病研究所历时三年共同研创的新型全自动、三维、数字化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及眩晕诊断治疗设备。该诊疗系统历经十几年技术沉淀,先后获得多个发明及科技进步等奖项;运行精准,功能多,诊疗方案丰富,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受到业内众多专家教授认可。 ▲ 斯睿美(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   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开辟了眩晕诊治新境界,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眩晕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可以方便地进行BPPV筛查、诊断,并可以对各种类型的BPPV患者进行自动化的复位治疗。对已经排除BPPV的眩晕患者,尤其是CT、MRI检查无异常的眩晕及头晕症患者,可以进行各项相应的前庭功能检测、评估、康复、习服训练等。   BPPV的发病机理:   半规管是感受人体空间位置转动的器官。头部转动时,半规管内液体响应流动,刺激壶腹嵴,产生空间位置转动感觉。椭圆囊内因代谢、外伤等原因产生耳石游离碎片进入半规管,改变半规管内流动力学特性,导致转动感觉异常——即罹患BPPV。   诊治BPPV机理:   旋转盘(主轴)和弓形臂(辅轴)沿两个相互垂直、独立控制的旋转轴旋转,当两个轴按预设的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等参数进行旋转时,即可带动身体固定椅上的患者进行三维转动,并诱发出患者的眼震,将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即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BPPV,所患侧别、管别,及耳石异位症的类型。确诊BPPV后,根据病变类型的不同,按预设方案通过转动主轴及辅轴,调整患者身体的位置,利用重力,将碎片移出半规管,就可治疗BPPV。   诊治范围及功能:   1.适用于各型BPPV的诊断和治疗,对难治性BPPV设计个性化方案,实现精准诊疗。   2.适用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前庭性疾病的辅助检查。   3.其他功能:   ①多种前庭功能检查(自发眼震实验、位置性试验、变位试验、固视实验、旋转急停实验、正弦摆动实验等)。   ②对三组不同的半规管分别进行功能检查。   ③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空间运动病等,又称运动病)的康复及习服训练。   ④针对每组不同的半规管进行针对性训练。   ⑤针对特殊职业人群的选拔和评估。   ⑥前庭功能科研的综合模拟再现平台与临床引用前庭功能检测、康复、评估等。   ⑦对非典型耳石异位症引发的头昏脑涨、恐高表现、颈肌僵硬、肩颈酸痛、头上戴箍等   临床症状进行康复训练与治疗。   诊治BPPV优势:   1.可以精准的、数字化的诊断,治疗BPPV。   2.可完善手法诊断、治疗BPPV的不足,减少颈部、背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实现更科学、精准、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   3.利用三维转动,可以更有效地将不同半规管内耳石进行复位,提升诊疗效果。   4.可避免由于医生技术水平、责任心、工作情绪等所引起的BPPV诊疗效果差异。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2023-12-25阅读量702

良性脑肿瘤也别大意!可能危及...

病请描述: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在肿瘤大家族中,脑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较大,有可能直接引起偏瘫、失语、失聪、失明,甚至昏迷、死亡。   我们常常认为良性脑肿瘤就不严重,事实上,这是个错误的观念。良性脑肿瘤发现晚了,同样会危及生命。由于颅腔空间小,容积固定,颅内一个地方长了肿瘤势必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因此脑肿瘤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长到一定程度,引起脑压升高甚至脑疝,风险都较大,千万不能忽视!   良性脑肿瘤是指生长在大脑内,生长缓慢,并且对周围组织没有侵蚀作用的肿瘤,能根治。良性脑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脑膜瘤、神经鞘瘤和垂体瘤。   压迫脑干的脑肿瘤,如脑膜瘤、神经鞘瘤等,虽是良性的,但严重时也会致命;压迫下丘脑、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等,也是致命的良性脑肿瘤。此外,垂体瘤除了影响脑部功能以外,还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糖等方面的问题,这些良性脑肿瘤都不可忽视。   如果出现下列十大症状,须警惕脑肿瘤:   1、无缘无故的头痛,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有暂时好转。如果头痛伴有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语言障碍时,更不能大意。   2、癫痫发作,也俗称“羊角疯”“羊角风”或“抽风”,表现为发作性的意识丧失、肢体抽动、口吐白沫等,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3、肢体麻木无力、失语,一侧肢体无力常常逐渐加重,可以伴有麻木,休息后不能缓解;失语表现为能听懂别人说话,自己说不出来,或听不懂别人说话,或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如钥匙、筷子)等。   4、行走不稳,常伴有眩晕感,闭目加重,行走直线困难,活动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类似于“晕车”、“晕船”的感觉。   5、持续不可逆性的嗅觉减退或丧失(嗅觉减退),或在没有异常味道的环境里能闻到怪味道(幻嗅)。   6、视觉障碍,表现为视敏度明显下降,注视时某个方向“看不清”或“看不见”,两眼外侧余光变窄,行走时容易撞人撞物;还可以表现为视物重影、向某一个方向注视时明显,这些不同于近视和老花。   7、单侧耳鸣及随后出现缓慢加重的耳聋,伴有或不伴有头晕和行走不稳。   8、内分泌功能紊乱,常见于垂体瘤,表现为女性的停经、泌乳和不孕不育,男性的性功能减退和不育;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   9、头晕、记忆力下降与性格改变。   10、缓慢加重的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脑肿瘤如何诊断?   目前,脑肿瘤主要的诊断手段是头部CT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CT最适合脑肿瘤筛查,几分钟就能完成检查,而且费用不高。如果平扫CT发现异常再做MRI来确诊。   MRI能清晰地显示脑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神经血管的关系,是诊断脑肿瘤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但是,MRI不能显示脑肿瘤钙化和邻近骨质改变,而CT可以,这对判断脑肿瘤性质和制定手术方案非常重要。因此,CT和MRI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如果大家出现上述这十大症状一定要做必要的检查,尤其是症状逐渐加重,更应该到神经外科就诊,排除脑肿瘤,即使诊断为良性肿瘤,也不要大意,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对于肿瘤较小、生长慢、也不影响功能暂时不需要手术的患者,也应注意定期复诊,如果出现症状就需要尽早手术切除了。

姜海涛 2023-12-18阅读量512

躺着没事,站立或活动时就头晕...

病请描述:         王阿姨今年58岁,平时身体很好,没有“三高”等慢性病,半年前家里新房装修,王阿姨劳累过度,有一天早上起床时突然出现了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但是意识很清醒,说话和手脚活动也没问题,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王阿姨得了“耳石症”,经过复位治疗后天旋地转的感觉消失了,但是自此之后王阿姨就总是觉得头晕晕沉沉的,躺着的时候就没事,但站起来或者活动的时候就时不时觉得晕,走不稳,常常需要家人搀扶,或者扶着周围的东西才能站稳或行走。         王阿姨再次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耳石”已经复位了,不是“耳石”的原因,之后王阿姨又做了头颅核磁、颈椎核磁、头颈部的血管等相关检查,都没有异常,可是这半年来头晕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活,十分痛苦,那么王阿姨的头晕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应该如何治疗呢?         其实王阿姨得的病叫做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这是一种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造成中老年人慢性头晕的常见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1.什么是PPPD?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是一种较新的独立疾病,201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beta草案收录并正式命名,2017年10月由国际头晕权威机构Bárány学会发布PPPD诊断标准。即:     1)在大多时间内存在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3 个月;     2)症状通常在直立姿势、主动或被动运动、暴露于移动视觉刺激或复杂视觉环境中加重;      3)通常由特定的触发事件所诱发,如急性/发作性/慢性前庭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心理疾病;     4)这些症状会引起严重的困扰或功能障碍;     5)上述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2.为什么会得PPPD?       PPPD通常由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小脑梗死、前庭性偏头痛、各种脑外伤引起的脑部震荡、焦虑、抑郁等疾病所触发,虽然PPPD患者有无特定诱因均可出现症状,但视觉刺激、主动/被动运动、失眠、精神压力等是PPPD常见诱发因素。 3.PPPD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PPPD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头晕:主要为头昏、头沉、发胀、不清晰、朦胧、摇晃等感觉,没有天旋地转的眩晕症状,更不会造成晕厥。 这种头晕症状呈持续性,除了病程超过3个月以外,发作的频率至少≥15天/月,且每次持续时间为数小时。多数患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可以是波动性的。          2)不稳感:患者站立或行走时有摇晃的感觉,没有固定的倾斜方向,但只要轻扶支持物症状即可有明显减轻;     3)视觉刺激可加重症状:如看到马路上飞驰的车辆、跳动的影像画面,地面或墙壁上混乱的图案,拥挤的人群,甚至某些需要精准视觉聚焦操作,如使用计算机、看书等视觉刺激也可能会加重头晕的症状。 4.PPPD如何治疗?    1)西医治疗         PPPD常用的药物以抗抑郁、抗焦虑药为主,一般需要持续坚持用药半年以上,过早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病情反复。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前庭康复训练、认知行为治疗及心理治疗。     2)中医治疗         中医学将PPPD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认为其病位虽在脑,但其发病与肝密切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云:“木郁之发,甚者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冒僵仆。”         中老年人PPPD发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肾虚: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上扰清窍;年老肾精亏虚,不能滋生脑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故而发生眩晕,治疗多采用疏肝补肾之法,兼以化痰祛湿、活血祛瘀、健脾益气等,常用中药有:柴胡、白芍、郁金、熟地、牛膝、白术、茯苓、当归、郁金等。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耳穴压豆/钦针等治疗方法。         PPPD是造成中老年人慢性头晕的常见疾病,其平均病程为4.5年,甚至可达数十年之久,部分病人病情严重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中医药辨证治疗PPPD疗效颇佳,我院老年科目前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PPPD的研究,受慢性头晕困扰的中老年人可以来科室咨询、诊断、治疗。

田琳 2023-12-18阅读量350

【在线答疑】听神经瘤手术治疗...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位35岁的许女士留言:“我近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双侧耳鸣(或左或右),近半年听力下降,偶有头疼、邢哲不平衡、突然躺下时眩晕想吐,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断突发性耳聋,吃药治疗无明显好转,前两天到医院做MR检查,结果显示左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左侧听面神经根部小血管绕行,现给与甲钴胺治疗,未特殊处理治疗,今未了解病情及治疗特来问诊。”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提供的检查资料看,诊断为听神经瘤,患者已经出现听力下降,肿瘤也较大,建议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听力下降,手术后是否能恢复?   如果术前检查显示患者已经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术后听力恢复较困难。早期听神经瘤的症状常常表现为耳聋、耳鸣及眩晕,易于被患者所忽视。临床上也会碰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直到完全失聪后才查出病因,很惋惜。正因为这种前期误诊误治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赵天智 2023-12-15阅读量146

三叉神经痛都在哪些位置疼?有...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显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而引起疼痛发作。   发作时间方面,三叉神经痛属于阵发性疼痛。也就是一会儿疼、一会儿不疼,不会一整天或者几天连着疼,一般疼一会儿就好了。   疼痛性质方面,类似于“电击样痛”。疼痛沿着神经走形的方向,一发作就传到面部或者耳朵,感觉像过电一样。有些剧烈的疼痛像刀割一样,又叫“刀割样痛”。   疼痛位置方面,只在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疼痛,才是三叉神经痛。其他部位的疼痛,不属于三叉神经痛。   诱发因素方面,三叉神经痛有些常见的诱发因素,比如洗脸、刷牙、吃饭、说话等。某些病人面部有些特殊的地方,一碰就疼,常见的部位有嘴唇上或者鼻子旁边。我们管这个地方叫“扳机点”,也就是可以触发疼痛的地方。   由于都是发生在面部的疼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常以几种“假面目”出现,从而导致患者“投错医”,医生“断错案”。   1、牙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不少患者甚至将患侧的牙齿全部拔除,也没能缓解疼痛。“但事实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很好区别,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而牙痛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而且,牙痛用X线或CT一检查,即可明确。”   2、三叉神经炎   患者通常有炎性感染史,病史短,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如果压迫感染分支的局部,会使疼痛加剧。而三叉神经痛通常每次只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3、中间神经痛   疼痛主要位于一侧外耳道、耳廓及乳突等部位,严重的可向同侧面部、舌外侧、咽部以及枕部放射,因而容易与三叉神经痛混淆。“但其实,中间神经痛通常只是发作性烧灼痛,持续时间往往数小时,短的也有数分钟。而且,中间神经痛局部常伴有带状疱疹,还可能有周围性面瘫、味觉和听觉改变。   4、蝶腭神经痛   虽然跟三叉神经痛疼痛的部位有些相近,但蝶腭神经痛发作时一般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而且伴有患侧鼻黏膜肿胀,会出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同时,可能会伴有耳鸣、耳聋、流眼泪、畏光及下颌皮肤灼热感和刺痛。而三叉神经痛没有这些症状。   5、偏头痛   虽然偏头痛的疼痛性质也为剧烈头痛,呈搏动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胀痛,也会反复发作,但偏头痛一般是在疲劳、月经、情绪激动不安时诱发,每次发作前都会有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眼胀等。而且,一般会伴有恶心、呕吐、流眼泪、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   6、舌咽神经痛   疼痛性质也是突然发作、骤然停止,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跟三叉神经痛一样,也是数秒或数十秒,也是似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及电击样的剧烈性疼痛。但跟三叉神经痛不同的是,舌咽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在患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深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深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王景 2023-12-12阅读量392

听神经瘤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病请描述:  听神经瘤是一种生长在内听道内听神经上的良性肿瘤,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为单侧或一侧较严重的听力下降,发生于95%的患者。   听神经瘤与突发性耳聋   听神经瘤患者的听力渐进性下降可达数年,直至全聋。听力下降有三种形式,慢性进行性占87%,突发性耳聋占10%,波动性听力减退占3%。早期阶段,听神经瘤患者的听力下降是单侧的或非对称性的,多累及高频。听神经瘤言语识别率的下降与纯音听力损失不成比例。   另外,耳鸣也是听神经瘤患者常见症状。患者耳鸣表现为高频音,耳鸣的声音有时经常变化,出现一段时间有时自行消失。耳鸣可为间断性,也可为持续性,耳鸣十分顽固者,至听力完全丧失仍继续存在。耳鸣可为唯一症状,也可伴其它症状。   听力突然下降,经常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但要排除听神经瘤,虽然仅有1%~2%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最后被证实有听神经瘤。   突发性的听力下降可能是肿瘤压迫所致的内听动脉痉挛或阻塞的结果,可由头部外伤或剧烈的运动诱发。听力下降可为全聋,并且有恢复的可能,但听力的恢复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听神经瘤的可能性。听神经瘤患者中26%的人有突发性耳聋病史。因此,临床上遇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持积极的态度排除听神经瘤是十分必要的。   听神经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有良好的预后,通过积极治疗以保留面神经、听神经的功能,从而保留听力。所以有不明原因的单耳耳鸣、耳聋时,应行内听道磁共振检查。   随着病情的发展,听神经瘤病人的耳聋会越来越严重。由于肿瘤在内听道逐渐扩大,向颅内发展到桥小脑角时,可产生颅内神经受压症状。   1、耳蜗及前庭症状表现为耳鸣、耳聋、头昏、眩晕;   2、额枕部头痛伴有病侧枕骨大孔区的不适;   3、小脑性共济运动失调、动作不协调;   4、邻近颅神经受损症状,如病侧面部疼痛、面部抽搐、面部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   5、颅内压增高症状,如视神经乳头水肿、头痛加剧、呕吐、复视等。   如果遇到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神经外科进行检查、诊治,以防病情延误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听神经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要选择;   对于:患者拒绝、体积较小、临床症状轻微等情况的听神经瘤可以选择放射治疗;   化疗无效。   一般情况下,手术有3种不同的方法,分为中颅窝径路、迷路径路及乙状窦后径路。因肿瘤大小、听力及患者年龄等情况不尽相同,手术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听神经瘤的治疗效果,手术的目的也从以前的肿瘤切除进展到目前的肿瘤切除加功能保留。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极致目标是除了完全切除肿瘤外,保留面神经功能及为具有实用听力患者保留听觉功能。   听神经与面神经的关系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始于脑桥下网状结构深部的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纤维从核出发后向背内侧行走,向上弯绕外展神经核,形成菱形窝的面丘,随后向前、下、外侧延伸,于脑桥和延髓交界的外侧部穿出脑桥,在桥小脑角处位于听、展神经之间,与听神经一起进入内听道,在内听道底部与听神经分道进入面神经管,于该管以前外-后外下方的迂曲径道出茎乳孔。由于与面神经位置紧邻,起源于前庭神经的听神经瘤常与面神经粘连、压迫使面神经变薄、移位,使得外科医生在术中辨认保护面神经变得困难,造成面神经损伤,甚至断裂。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赵天智 2023-12-11阅读量216

三十岁的年纪,八十岁的听力 ...

病请描述:作者:石小玲  指导老师:王云峰主任医师 小美今年30岁,初为人母并且事业有成,但自从孩子出生后她就觉得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差了,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医生告诉她她已经中度耳聋了,初步诊断是耳硬化症。小美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我才30岁啊,怎么就耳聋了! 耳硬化症是耳朵变硬了吗?接下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耳硬化症。 1.耳硬化症有什么表现? 耳硬化症是一种好发于30-40岁青中年女性、无明显诱因出现听力下降的疾病。听力下降缓慢进展,早期多为单耳听力下降,随时间进展可累及双耳,大部分属于传导性耳聋,后期可发展为混合型耳聋。 2.为什么会发生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具体病因不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还可能跟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女性患者常在怀孕或分娩后听力下降加速,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 3.耳硬化症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我们先了解一下耳朵的构造。 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图1)。 图1耳示意图 图2耳硬化症病变部位(红色圆圈) 插图选自RobertK.Jackler.Earsurgeryillustrated:acomprehensiveatlasofotologic[M].NewYork:Thieme,2019:16,152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外耳道也就是我们平常用掏耳勺所到达的地方。外耳与中耳相隔一层菲薄的鼓膜,中耳结构比较复杂,中耳里有三块听小骨相互连接,其中最内测的小骨叫做镫骨,它与内耳相连。镫骨与内耳相连的部位(图2)由于不明原因发生了一系列骨质吸收、破坏、疏松、沉着和致密的新骨形成等反复交替的改变,导致镫骨活动欠佳甚至固定不动,使声波不能顺利传入内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病变部位不是单纯的骨质变硬,还可出现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但是因为原名已长时间沿用成习惯,至今未作变更,仍称为耳硬化。 糟糕的是,耳硬化症不仅累及中耳,后期还可波及内耳。内耳一旦出现病变还会出现神经性的听力下降,一旦波及内耳,意味着病情更加复杂了。 4.除了听力下降,耳硬化症还有别的症状吗?临床是如何诊断得呢? 耳硬化症最常见症状为听力下降,相比在安静环境,部分患者觉得在嘈杂环境中听力更好。部分患者听自己说话的声音变大,因而自语声小。除了听力下降,很多患者还出现“嗡嗡”样耳鸣。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眩晕,即视物旋转。临床耳科医生根据病史及耳部薄层CT可以诊断,但不典型的耳硬化症需要做鼓室探查手术方可明确诊断。 5.耳硬化症该如何治疗呢?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耳硬化症,耳硬化症以手术治疗为主。轻度听力下降可以继续随访观察,一旦听力下降加重,并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听力,手术创伤较小,大部分患者次日即可出院。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配戴助听器以改善听力,目前除了传统助听器外,新型的牙骨导助听器可以比较理想的解决美观和音质的问题。我院的听力康复门诊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云峰 2023-12-11阅读量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