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突发性耳聋 > 内容

突发性耳聋内容

面肌痉挛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

病请描述:  面肌痉挛除了要及时进行权威的治疗之外,日常的护理措施也是减缓发病的一个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方式:   1、在面肌痉挛的护理方面要坚持,护理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坚持了才能起到效果。   2、患者的饮食要有规律,营养,均衡,多吃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3、患者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4、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面肌痉挛的患者都知道,面肌痉挛心理越紧张病情越严重,所以生活中应当保持心情舒畅、平静,忌冲动、生气、恼怒、精神紧张、激动,受惊。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很多患者描述游泳或跑步后面肌痉挛会明显减轻。   王景教授介绍: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这只是极少数,比如面神经瘫痪(面瘫)、延迟出现的面瘫——迟发性面神经瘫痪、患侧听力减退甚至丧失、平衡障碍、脑脊液鼻漏、切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   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找到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并放置特殊垫片,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面神经造成一定的牵拉或者损伤,因此术后1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迟发性面神经瘫痪,这个时候患者朋友不必过于担心,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面神经自身的修复,这些面瘫的症状就会消失。   有的患者术后短期内会出现耳鸣,大部分会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但是,由于面神经和听神经是“双胞胎”,二者的走行区域很一致,手术暴露面神经的时候,可能会间接地牵拉到听神经;而且,由于听神经本身非常敏感和脆弱,稍微一点点的牵拉就会受伤,从而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出现听力减退甚至听力丧失;加之听神经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然而,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发生听力障碍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下。   如果切口恢复不好,还会出现刀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少数病人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但通过抗感染处理和良好的护理,感染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当然也可能出现复发,特别是病史长于8年才手术的患者,复发的概率在5%左右。复发后可以再次进行手术。   另外,情绪紧张、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过大,都可能加重动脉硬化,继而导致血管与面神经的“碰撞”更为严重,出现面肌痉挛的概率增加,复发的可能性也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在神经外科治疗专家推崇的首选治疗方法,关于手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醒患者朋友在选择医院及专家团队过程中一定要谨慎。

王景 2023-12-07阅读量280

【在线答疑】面肌痉挛:显微血...

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家亲戚是面肌痉挛,眼睛控制不住眨眼,连着左侧面颊部分一起抽搐,大概有3-4年的样子,吃药不太管用,想做手术,咨询下手术费用,不成功是否会面瘫?手术效果怎么样?”   王景教授介绍:在我们医院面肌痉挛的手术费用大概在6万左右,医保合疗都可以报销。目前95%以上的面肌痉挛患者通过手术是可以被完全治愈。首先,面肌痉挛可以被治好,但是需要诊断明确,其次,手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很多的可能性,比如可能出现面瘫、听力障碍,脑出血,生命危险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但仅仅存在于概率当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百分比是根据大多数人群来说的,而不是针对一个人。   面肌痉挛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术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面肌痉挛患者是由于面听神经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压迫所引起的,因此可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找到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后将其游离,在血管与神经之间垫入特殊材料的垫片,在消除引起面肌痉挛的病因后面肌痉挛会立即或逐步停止。显微血管减压术不同于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风险小、而且显微血管减压术不会伤及神经,无副作用,患者治疗后不会产生任何不适症状。   面肌痉挛患者预防护理   1、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注意面部保暖,出门戴口罩,避免冷风刺激,诱发抽搐;   2、不要用太冷或太热的水洗脸,夏天不能对着空调风扇吹;   3、可经常用湿热毛巾敷患侧。水温50度,一日3次,一次15分钟。可轻柔按摩患者脸部,缓解抽搐症状;   4、可对镜做自我表情训练,如: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   5、坚持药物治疗,不能自行减量或停药;   6、提高身体素质,生活规律,禁辛辣刺激饮食,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王景 2023-09-04阅读量348

优生优育之巨细胞病毒

病请描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属于疱疹病毒群,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可以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 传染源:传染源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和其不显性感染者可长期或粪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 传播途径 先天性感染:即宫内感染,孕妇感染CMV后,通过胎盘将此病毒感染给胎儿,造成死胎、流产、早产及先天畸形或新生儿黄疸、溶血及肝功能损害。母亲感染CMV后可产生抗体,再次生育胎儿受感染的机会较少或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不能完全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 后天获得性感染:多数人在幼年或青年时期获得感染。 ① 垂直感染:巨细胞病毒可经生殖道或哺乳感染新生儿。 ② 接触传播:主要是接触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者的分泌物引起,唾液、尿液、宫颈分泌物、粪便、精液等均有病毒存在,通过接吻、尿液及性接触等感染。 ③ 医源性感染: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体外循环、和心脏手术等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均易感。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症状也越重。 临床表现: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感染,部分患儿在出生后有 明显症状,表现为肝脾大、持续性黄疸、皮肤瘀点、小头、脉络膜视网膜炎、智力低下和运动障碍、皮疹、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等。如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者,也可表现为听力丧失,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及智力低下等,以致影响学习。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可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可有痉挛状态、两侧瘫痪、癫病样抽搐、视神经萎缩、耳聋,并可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 检查:用血清学酶联免疫法检测巨细胞病毒IgG和IgM抗体。 诊断:新生儿出生14天内(含14天)证实有巨细胞病毒感染,为宫内感染所致;如果出生14天内没有感染,而于生后3-12周内证实有巨细胞病毒感染者,主要是产道或母乳途径获得感染;12周以后感染者可以是原发感染,也可以是再发感染。 治疗:目前人类对各种病毒感染没有确切的治疗措施。IgG阳性者无需治疗,因为人体感染巨细胞病毒后此抗体可以终身持续存在。IgM抗体与急性感染有关,所以当IgM抗体阳性是需要治疗。 1、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更昔洛韦、抗拒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 2、丙氧鸟苷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联合 应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感染肺炎并发症死亡率。 3、要注意对症治疗和护理工作,母亲感染者不能给新生儿哺乳,病儿要隔离,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 4、早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原则上要人工流产。 预防: 1、常规婚前、孕前检查,患有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尽早就医治疗,孕前如果有感染治愈后方可怀孕。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密筛查献血者及脏器捐献者,杜绝医源性感染。 3、乳母感染巨细胞病毒禁止哺乳。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彻底洗手,尤其是接触唾液、尿液等后,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有不洁性生活等。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有什么表现?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有咽喉痛、发烧、身体疼痛、疲劳、白带增多等表现。感染后,病毒可以不活动而潜伏在体内;当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妊娠时,病毒可能被激活而出现症状。对多数人来说,巨细胞病毒感染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孕妇哪种感染对胎儿危害最大? 孕妇在孕期第一次感染(以前没有感染过),对胎儿危险最大,30%~45%的胎儿会在子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引起胎儿先天畸形或组织损害。如果孕妇以往感染过,此次妊娠出现复发,相对来说,对胎儿的影响要小些。 孕期哪个时候感染对胎儿危险较大? 孕妇怀孕最后3个月感染比怀孕早期感染,更能使胎儿感染。但孕妇早期感染,可能会使胎儿感染后的病情更严重些。 孕妇感染,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孕妇感染后,其胎儿可能受到感染,引起胎儿先天畸形,还能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早产以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表现有哪些? 胎儿出生后,常见表现有黄疸(皮肤和眼发黄)、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低出生体重等。 感染可导致全身各系统的畸形和组织损害:小头、脑积水、小眼、大脑内钙化灶脉络膜视网膜炎、癫痫发作、精神发育迟滞和听力丧失、皮疹、肺发育不全、间质性肺炎、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严重感染患儿多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发生死亡,死亡率高达50%~80%。幸存者80%~90%在出生后几年内出现听力、视力问题和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另外,5%~10%的感染婴儿,出生时没有临床表现,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视力、智力问题。新生儿出生时通过产道获得的感染通常没有症状。有症状的感染儿童常常智商较低,且头小、惊厥、轻度瘫痪、耳聋等异常较没有症状的感染儿童发生率高。 孕妇怎样诊断是否有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以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抗体种类和浓度,判断孕妇是感染,还是原来的感染又复发。 如果孕妇被确定为巨细胞病毒初次感染怎么办? 必须进行产前诊断了解胎儿是否被感染。可通过羊膜腔穿刺和脐静脉穿刺法获得羊水或胎儿血,进行抗体检测,也可以检测病毒。另外,推荐超声检查了解胎儿是否有畸形等。若抗体或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声检查确诊胎儿有畸形,建议引产中断妊娠。

刘乾坤 2023-05-30阅读量2822

放疗篇---头颈肿瘤的放疗并...

病请描述:经过漫长摸索发展,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根治恶性肿瘤。到20世纪中期,奠定了三大治疗方法:即手术、放疗及化疗,为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根据我院头颈外科、肿瘤科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在综合治疗的运用上,应以外科与放射治疗配合为主。 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肿瘤患者中约有60%~70%接受放疗,特别是早期头颈肿瘤放疗能够达到与手术同样好的肿瘤治愈率,而且有很好的器官功能保全优势。随着放疗疗效的提高,生存期的延长,放射治疗并发症,尤其是各种迟发性放射损伤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因此预防、识别、及时治疗这些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放射性皮肤软组织损伤     头颈肿瘤放疗,受照部位不可避免地会有某种程度的皮肤、肌肉、神经、软组织反应性损伤。在辐射剂量达20Gy~40Gy以后,早期皮肤损伤开始是血管反应,基底层内前体细胞丧失再生,如上皮细胞持续丢失,可形成溃疡。晚期皮肤反应为真皮损伤,主要为胶原沉积,严重反应者可产生皮肤软组织挛缩和纤维化。尤其年幼者的皮肤对射线敏感,不仅早期反应重,而且因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远期损害更大。不同的部位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不同,其放射反应也不同,腋窝、会阴、腹股沟等处皮肤较薄,易受磨擦及汗液、排泄物的刺激,对放射线耐受性差,反应较重。     在放疗期应用放射线保护药物涂抹,保持患者放疗区域清洁,衣着宽松,保护其不受到任何刺激与伤害,时常可用温水轻微擦洗,若伴随瘙痒症状,可抹一层爽身粉,勿用酒精等刺激药物进行擦拭,勿对其进行冷热性的刺激,当皮肤出现溃疡应给予抗炎和外用药物治疗,行抗生素静脉滴注,外用消炎、去腐、生肌药物。若溃疡经久不愈损伤较重、深达肌层,给予彻底清创,广泛切除溃疡及周围变性和纤维化组织,然后以血循环丰富的肌皮瓣移植修复。 2.放射性深部软组织器官损伤     头颈肿瘤放疗后,会对放射野深部软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据并发症发生时间不同,可分为早发性、迟发性和远期损伤,这与各种软组织器官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有关,在放疗结束后,其放射性损害还有渐进性渐累加作用。在临床上常发生口干、吞咽困难、味觉减退症状,进而发生恐惧、紧张等心理障碍,或感情的抑郁症。有文献报告几乎所有头颈部放疗的肿瘤患者,会产生放射性口腔、咽喉炎或口腔咽喉干燥症,常在放疗过程中日渐加重。严重者因无法耐受,以致不得不中止放疗。而某些迟发性或远期并发症,或放射性致癌者,则可在放疗结束后3~5年出现,其发生率虽较早发性者少见,但伴随着患者远期存活延长而加重,发展成为不可逆性致残后遗症。 3.放射性视神经病变     头颈肿瘤放疗中,视神经位于鼻咽的前上方,常规放疗时会部分或全部包含在照射野内,无法避免的接受较高剂量照射,从而可能引起放射性视功能损伤。若放疗期间出现力短期内明显下降;眼底检查为视神经萎缩表现;视野缺损并排除其他眼科疾病考虑放射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作为串联器官,只要某一点受到过高剂量的照射,便可能造成整条视神经功能的损伤。一般认为,该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受照射视神经的总剂量、分次剂量以及体积等因素相关。目前大部分临床放疗计划设计把视神经的最大限量定为54Gy.。IMRT技术的优点是适形度高,可以更有效地避开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并且可同时对不同区域给出不同的放射剂量,IMRT的这些特点正适合用于视神经的保护放射治疗,并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4.软骨膜炎或软骨坏死     放射线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同能量的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和损伤不同,深、浅层X线及电子线照射时,皮肤反应重,高能射线最大剂量点均在皮下0.5cm以上,皮肤反应低剂量,也可产生慢性损害而使骨发育受阻,软骨膜炎或软骨坏死可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数月至数年。放疗区软骨组织,由于血供减少,抗感染力减弱,易发生继发性软骨膜炎,继而导致软骨坏死或化脓性或无菌性。 5.放射性下颌骨坏死、颞颌关节强直       头颈肿瘤放疗后,颌骨坏死、颞颌关节强直为高剂量放射治疗后的严重晚期并发症,常发生在放射治疗后3年内。CT、MRI检查显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损失、病理性骨折。颞颌关节强直,继发双侧颞颌关节硬化、咀嚼肌群放射性纤维化。其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总放射剂量、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率、颌骨照射次数与高剂量分布,以及患者口腔卫生情况、近期有无拔牙情况相关。放射性骨、关节损伤重在预防。治疗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前期张口锻炼十分必要。出现其骨关节并发症,治疗上给予消炎、止痛。疼痛明显者给予阿片类镇痛药物,有明显的骨坏死,局部皮肤红肿明显,行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清创,清除死骨,伤口换药治疗。 6.放射性甲状腺损伤头       颈肿瘤放疗中,甲状腺易被暴于照射野,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精神抑郁、肌软弱无力、厌食,怕冷、少汗、动作缓慢、记忆力减退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T3、T4低于正常水平。碘131摄取率可呈低平曲线。其处理重点是放疗时尽可能对甲状腺组织的保护,以减轻放射线对甲状腺的影响,合理设计放射野,必要的局部铅挡屏蔽。出现并发症时要尽早正确处理,出现甲功减退可给予甲状腺素片,每次30mg,每日3次,用药过程中每月检查血清T3、T4,至T3、T4达到正常水平或稍高于正常水平时用维持剂量。 7.放射性耳聋       头颈肿瘤放疗后,可出现听力下降,发病率约为37%。经流行病学检查,放射性耳聋风险的起始剂量为45Gy当放射剂量在60Gy~66Gy,与听损失程度呈正相关性,故主张内耳所受辐射剂量应限制在45Gy~50Gy十分关键,SBRT、IMRT技术对内耳剂量的限制是确切的,对听力功能的保护已得到初步证实。 8.放射性周围神经损伤        头颈肿瘤放疗后,可引起后组颅神经损伤。鼻咽癌颈淋巴转移、喉癌、下咽癌颈清扫术后放射治疗,可引起颈交感干的放射性损伤。中上段食管癌放疗后也可引起迷走神经损伤。该类损伤多发生在放疗后存活3年以上的患者,为最严重后遗症之一,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SBRT、IMRT技术的优点是适形度高,可以更有效地避开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并且可同时对不同区域给出不同的放射剂量,SBRT、IMRT的这些特点正适合用于头颈肿瘤的放疗,并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9.放射性脑病及脑干损伤        头颈肿瘤放疗、脑肿瘤放疗中,放射性脑病是头颈部肿瘤放疗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理至今仍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血管损伤是主要因素。其主要病理变化有微血管梗阻、血管性水肿、弥漫性脱髓鞘和组织坏死。这些病理改变造成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和髓鞘磷脂成份减少,导致组织的T2值延长。其处理重点是放疗时尽可能保护脑组织、剂量分布的限制。 10.放射性诱发癌瘤      随着放疗结束时间延长的累积,放射性诱发原发癌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其诊断标准如下:诱发癌瘤部位必须在放射野内,与原发癌有大于15cm的正常组织间隔;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其病理分型与原发癌不一定相同;注意与原发癌的复发或转移的鉴别。放疗对头颈肿瘤疗效的提升同时,也伴随有不少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多困扰。并发症预防为主,出现时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精心的护理,对并发症最大化控制、症状减轻,SBRT、IMRT对头颈肿瘤是一种合理、可靠的治疗技术,可最大程度提高靶区剂量的均匀性,而降低正常组织的受量。合理的使用SBRT、IMRT技术使患者顺利完成了放疗计划,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自2015年通过放疗LA医师,也管理了不少头颈肿瘤患者,总体认为放疗并反症还是防治结合,也算个人感悟,也请大家指教。

李古郡 2023-03-01阅读量2494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后...

病请描述:  面肌痉挛是面神经支配肌肉的发作性、非随意性抽搐。典型的面肌痉挛开始于一侧的眼轮匝肌,初起常为眼睑的阵发性抽动,许多人都有“眼皮跳”的经验。面肌痉挛的眼睑抽动不会自行消失,而是随时间的流逝逐渐加重,范围逐渐扩大,多由开始的下眼睑蔓延到全部眼周肌肉,继而累及面颊部;痉挛可以在短时间内反复发作,也可以停止一段较长的时间,激动、情绪紧张、有意识地活动面部都有可能诱导痉挛发作,病情缓慢进展,一般不会自然好转。   大多是在中年后起病,以往多给予药物或肉毒素等治疗,但都存在疗效短,易复发等弊端。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因其彻底解决疾病的病因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同时操作简便,创伤小,是目前治愈面肌痉挛的唯一方法。   那么,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找到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并放置特殊垫片。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面神经造成一定的牵拉或者损伤,因此术后1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迟发性面神经瘫痪。这个时候患者朋友不必过于担心,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面神经自身的修复,这些面瘫的症状就会消失。有的患者术后短期内会出现耳鸣,大部分会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但是,由于面神经和听神经是“双胞胎”,二者的走行区域很一致。手术暴露面神经的时候,可能会间接地牵拉到听神经。而且,由于听神经本身非常敏感和脆弱,稍微一点点的牵拉就会受伤,从而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出现听力减退甚至听力丧失,加之听神经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然而,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发生听力障碍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下。   2.如果切口恢复不好,还会出现刀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少数病人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但通过抗感染处理和良好的护理,感染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当然也可能出现复发,特别是病史长于8年才手术的患者,复发的概率在5%左右。复发后可以再次进行手术。   另外,情绪紧张、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过大,都可能加重动脉硬化,继而导致血管与面神经的“碰撞”更为严重,出现面肌痉挛的概率增加,复发的可能性也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王景 2023-02-17阅读量442

面肌痉挛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病请描述:面肌痉挛手术后遗症有哪些?面肌痉挛手术一般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最有疗效的方式,在临床上广泛实践,受到了广泛好评。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症状都有好转,只有不到2%患者会出现后遗症。面肌痉挛后遗症:耳鸣等:听神经受牵拉或者供应听神经的血管受到牵拉或者痉挛,导致听神经血供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同侧的听力障碍,耳鸣,耳聋等。这个耳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不见了,只是说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造成听力的减退,这种症状性耳聋在手术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可自愈。面瘫:临床上面肌痉挛手术后出现面瘫的几率相对较小。由于单纯牵拉或水肿造成的暂时性面瘫,随着牵拉效果的消失,水肿的消退,面瘫也逐渐消失。如果是严重面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术后应给予高压氧、针灸、神经营养药物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脑脊液耳漏:比如说做过手术,会在手术相应的部位,产生的脑脊液耳漏,就是指医源性的这种脑脊液耳漏,这种医源性的脑脊液耳漏也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后颅神经损伤:吞咽困难,呛咳等。手术结束后2到3个月可恢复正常。手术后的护理:1面肌痉挛手术后要注意面部的保护,要避免受风或者受寒,受潮湿等注意保暖,防止长时间待在空调的房间内,或者比较寒冷的环境。2需要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预防面肌痉挛复发,也可以对面部的肌肉进行轻度的按摩来保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3、避免使用手术一侧牙齿用力咀嚼较硬的食物,如花生米、豆类食品,以免诱发抽搐;4、避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如头部剧烈晃动;5、保持切口干爽,出院大概2-3周可以正常洗头,注意及时擦干切口,且用酒精棉签或碘酒棉签对伤口进行擦拭。 

杨涛 2022-06-26阅读量1.6万

面肌痉挛临床表现是什么?

病请描述:面肌痉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侧面部肌肉阵发性、节律性抽搐、痉挛或强直,很少双侧受累,神经系统检无其他异常,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鸣或耳内搏动样杂音。典型症状●面肌痉挛发病初期,多表现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即“眼角跳动”。●随病情进展,逐渐缓慢扩散至- -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轮匝肌和面部表情肌) ,甚至可累及同侧颈阔肌其中以口角肌肉的抽搐最为明显。●严重者可引|起面部疼痛,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搏动样杂音。少数患者在病程晚期可伴有患面肌轻度瘫痪。●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 短则数秒,长则十余分钟,有间歇期。发病初期,抽搐较轻,间歇期较长;随症状加重,间歇期逐渐缩短。疲倦、情绪激动或紧张、面部自主运动(如用力闭眼、鼓腮等)时,抽搐程度加剧,入睡后停止。伴随症状个别患者伴有头痛、耳鸣、耳聋、听觉过敏、面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因面肌痉挛影响视力、听力、睡眠等,部分患者会表现焦虑、抑郁等。怎么治疗面肌痉挛?中医理疗方法,药物缓解,肉毒素和外科手术治疗都可以治疗面肌痉挛。中医理疗可以通过针灸草药等。不过中医理疗辩证缺乏科学论证,也不能根治面肌痉挛。建议就算想使用这种方法的患者也应该多擦亮眼睛,找不虚假宣传的中医,不然后果很难设想,是有一定风险性的。药物缓解面肌痉挛只要是卡马西平等药物。和中医理疗一样,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前期治疗效果尚可,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药效会逐渐减退,不再有疗效。打肉毒素同样也有不能根治的缺点,且和药物治疗一样,打肉毒素只在前期治疗有效果,肉毒素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的组织剂,通俗的说就是切断神经和肌肉联系,这个方法通过牺牲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来防止面部的抽动。这段时间患者面部的运动功能是减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但是当抽动复发后,再次注射的疗效就会变差。所以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做长远打算。最有疗效且临床上运用最多的就是显微血管减压术了。这个手术可以从患者病灶起手,一举拿下,使神经不再受血管的压迫。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面肌痉挛这个棘手的问题。手术经过多年实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最后,要提醒大家:虽然介绍了这么多的治疗方法,但面肌痉挛的治疗仍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来制定,还有建议大家不要听信什么膏药、偏方能根治面肌痉挛的虚假宣传,患病后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在选择医院时要多考量多个因素,以免手术过程出现意外,手术后护理不够到位等一系列安全隐患给您带来不便。黄河中心医院是治疗面肌痉挛方面的医院,将竭力为您服务。

杨涛 2022-06-26阅读量1.6万

面肌痉挛手术有后遗症?是真的...

病请描述:面肌痉挛手术有后遗症?是真的吗?手术还值得去做吗?面肌痉挛手术一般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最有疗效的方式,在临床上广泛实践,受到了广泛好评。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症状都有好转,只有不到2%患者会出现后遗症。 而这经验丰富的医师手里,这个概率还会更低。手术同时也没有药物所带来的头晕,嗜睡等风险。并且是可以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式面肌痉挛后遗症:耳鸣等:听神经受牵拉或者供应听神经的血管受到牵拉或者痉挛,导致听神经血供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同侧的听力障碍,耳鸣,耳聋等。这个耳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听不见了,只是说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造成听力的减退,这种症状性耳聋在手术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可自愈。面瘫:临床上面肌痉挛手术后出现面瘫的几率相对较小。由于单纯牵拉或水肿造成的暂时性面瘫,随着牵拉效果的消失,水肿的消退,面瘫也逐渐消失。如果是严重面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术后应给予高压氧、针灸、神经营养药物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脑脊液耳漏:比如说做过手术,会在手术相应的部位,产生的脑脊液耳漏,就是指医源性的这种脑脊液耳漏,这种医源性的脑脊液耳漏也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后颅神经损伤:吞咽困难,呛咳等。手术结束后2到3个月可恢复正常。手术后的护理:1面肌痉挛手术后要注意面部的保护,要避免受风或者受寒,受潮湿等注意保暖,防止长时间待在空调的房间内,或者比较寒冷的环境。2需要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预防面肌痉挛复发,也可以对面部的肌肉进行轻度的按摩来保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3、避免使用手术一侧牙齿用力咀嚼较硬的食物,如花生米、豆类食品,以免诱发抽搐;4、避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如头部剧烈晃动;5、保持切口干爽,出院大概2-3周可以正常洗头,注意及时擦干切口,且用酒精棉签或碘酒棉签对伤口进行擦拭。面肌痉挛患者不用过于担心手术后遗症遗留问题,手术的治愈率远远高于引发后遗症的概率。且手术伴随的后遗症多可自愈。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术前沟通了解,术后听从医嘱,可以大大减低手术后遗症的几率。专家介绍:杨涛 杨涛,副主任医师,黄河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郑州市卒中协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学会委员。曾于国内五大神经学中心之一一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先后师从颅面神经外科专家(享国务院特殊津贴)陈国强教授、脑血管疾病神经外科专家(日本留学博士)金永健教授、脑瘫诊疗专家王东主任等名医名师,学习了烟雾病联合血管搭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落手术,脑瘫的周围神经缩窄术。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剿脱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面肌痉孪、三又神经痛等的显微血管减压新型PEEK颅骨修复整形术,偏头痛的显微血管减压术等先进的神经外科技术。回到黄河中心医院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广泛实践,擅长烟雾病、颈动脉狭窄、脑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颅骨缺损、偏头痛等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上午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56号。

杨涛 2022-06-26阅读量1.7万

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治疗

病请描述:外耳道狭窄/闭锁的治疗 外耳道狭窄/闭锁,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传导性聋,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等。根据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是耳科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系第1和第2鳃弓或第1鳃沟、第1咽囊及耳囊发育障碍所致,常伴有外中耳畸形,严重时可并发外耳道胆脂瘤,从而引起耳聋、耳鸣、耳痛及流脓。由于耳道、中耳等结构的发育异常,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患者多有一定程度的传导性聋。后天性(获得性)外耳道狭窄/闭锁主因外耳道炎症、肿瘤、外伤及手术等引起,症状与先天性引起者类似,但因局部疤痕严重,修复更为困难。 诊断和分类:颞骨HRCT为诊断必须,可作为外耳道狭窄/闭锁分类的依据(见下图): 1. 外耳道狭窄:可伴颞骨鼓部发育不全、小鼓膜,鼓室可正常或发育不良。可为整个外耳道全部狭窄,覆盖皮肤健全。也可为软骨段和(或)峡部狭窄,而骨性外耳道正常。 2. 外耳道膜性闭锁:外耳道部分发育,外侧部分为软组织充填,深部即鼓室外侧壁可见完全性闭锁板,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是依然存在。 3. 外耳道骨性闭锁:外耳道软骨段由软组织充填,骨性外耳道由致密骨、松质骨或充满气房的气化骨代替,是小儿最为常见的外耳道畸形。                                                外耳道畸形分类 A外耳道狭窄(冠状位);B外耳道膜性闭锁(冠状位);C外耳道骨性闭锁(冠状位); D外耳道狭窄(轴位);E 外耳道膜性闭锁(轴位);F外耳道骨性闭锁(轴位) 治疗 外耳道狭窄/闭锁治疗的考虑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耳道狭窄程度和是否有胆脂瘤形成。外耳道狭窄/闭锁患者,若不伴有胆脂瘤,可以在6岁后再处理,这个年龄颞骨气化已大部分完成,可以获得准确的听力结果指导术前评估,且此时患儿比较容易配合,术后护理相对简单。但如果在6岁前就已经伴有胆脂瘤形成,则应该尽早处理胆脂瘤,不再拘泥于6岁的年龄限制,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小胆脂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和感染。若患者需施行耳郭重建手术和外耳道成形术两种手术,应先行耳郭重建术,再行耳道成形术,以免耳道手术的切口破坏耳郭周围的皮瓣血运,影响耳郭重建手术的成功率。 术前应根据颞骨CT检查,明确乳突气化情况及中耳、内耳的发育情况;行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以了解听力损失、前庭功能情况。根据外耳道畸形的程度和听力受损程度综合决定手术方式。 手术主要包括:1.外耳道成形+鼓室成型术;2.人工听觉植入,如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 Bridge,VSB)、BAHA、骨桥(Bonebridge,BB)、人工耳蜗等。 最常规的手术方式,即外耳道成型和鼓室成型术。既在外观上实现了有耳道口的需求,同时价格较低,更为经济。然而不是所有患者都可行这类手术。目前广泛使用Jahrsdoerfer分级量表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条件和预后。2019年第32届Politzer协会年会暨第二届世界耳科大会上发布的国际共识建议Jahrsdoerfer评分≥7分,可考虑行外耳道成形术(评分愈高,术后听力提高机会愈多),6分及6分以下者则不建议手术。 外耳道成形的手术径路可分为前方径路和经乳突径路。前方径路即经上鼓室鼓窦切开,优点包括重建的外耳道形态接近正常状态,最大限度减少乳突气房的开放,循上方的硬脑膜和前方的颞下颌关节窝作为标志,避免损伤锥区段走行异常的面神经;经乳突径路与开放性鼓室成形术相似。再造外耳道要比正常外耳道大,以减小术后发生外耳道再狭窄的概率,通常直径约1.5 cm。采用裂层皮片植皮覆盖听骨链和外耳道为最常用的方法。术后听力提高的效果会随着时间延长有所下降,总体来讲效果比植入Baha差。 对于单侧外耳道闭锁/狭窄伴有对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以及不适合或不愿施行该手术的双侧外耳道闭锁、狭窄患者可以佩戴骨导助听器或行骨导式助听器植入。对于伴有双侧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应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提高听力。 预后 外中耳畸形相应的面神经走行等解剖结构也各有不同,所以对术者的手术技术、临床经验要求很高。即使手术顺利,术后也可能出现并发症。严重手术并发症包括面神经麻痹和感音神经性聋,常见并发症包括外耳道感染、鼓膜外移、外耳道狭窄、听骨链固定等,少见并发症有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涎腺瘘管等。外耳道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新造外耳道的移植皮肤缺乏耵聍腺分泌耵聍的保护和正常外耳道的自净功能是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诱因之一。第二,术后耳道再狭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多,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外耳道口皮瓣痉挛或肉芽组织生长充填,因此术后应加强护理,定期清理干痂,避免感染、炎症等。第三,由于术后外耳道再狭窄、感染,鼓膜外移,听骨链固定伴传导性聋等原因,大约30%~50%的患者需要修正手术。   参考文献 1. Jahrsdoerfer RA, Yeakley JW, Aguilar EA, Cole RR, Gray LC. Grading system for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aural atresia. Am J Otol. 1992 Jan;13(1):6-12. 2. Zhang TY, Bulstrode N, Chang KW,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Microtia, Aural Atresia and Functional Ear Reconstruction. J Int Adv Otol. 2019;15(2):204-208. 3.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耳再造学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临床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 3 ): 182-186.   专家介绍 张治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外耳道狭窄和闭锁修复,中耳炎治疗及听力重建(人工耳蜗、声桥、骨桥、BAHA等植入),小耳畸形诊疗(耳廓再造),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序贯治疗,以及小儿耳鼻咽喉疾病诊疗。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南部),周五上午(南部),周三上午(北部)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南部),周五下午(南部)   所任职务: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秘书,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儿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听力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耳科学》和《Journal of otology》编委。  

张治华 2022-03-22阅读量1.0万

美国3家顶级医院的8大类数字...

病请描述:当2013年IBM与世界顶级癌症研究机构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enter,以下简称安德森)合作的IBM Waston(沃森)项目进入癌症医疗领域后,医疗AI的想象力就此被打开。 美国拥有众多重视研究成果转化的顶级医院,像常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榜首的妙佑诊所(Mayo Clinic,原名梅奥诊所),2021年研究支出超过10亿美元,活跃临床试验2889次,在同行评审的出版物上发表了13697篇文章。还有每年获批上千件专利,见证了人类医学多项重大突破的的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在2019年就有近100款科研转化产品。 可以这么说,正是有了这些顶级医院在临床方面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探索,医疗水平才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今,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医疗赋能的数字疗法是一个火热的风口。那么美国这三家顶级医院在这方面有什么临床尝试呢?动脉网从美国临床试验资料库中挖掘了他们关于这方面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ClinicalTrials是由美国卫生研究所(NIH)下属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与美国FDA运行的临床试验资料库,是目前全球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本文所有临床试验项目皆从中选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FDA对于设备或行为进行干预的试验并没有定义阶段,所以此类临床试验没有阶段标志可供参考。 睡眠干预 数字疗法的核心要素是软件。治疗过程可以单独使用软件或搭配器械(包括监测器械和治疗器械)、药物进行。软件驱动的药物或器械治疗,比单独使用药物、器械治疗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可以说,软件是数字疗法最大的价值所在。 软件本身是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所设计的,CBT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来减少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改善心理问题的短程治疗方法。 针对睡眠障碍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与数字疗法软件设计逻辑完美重合,CBT-i疗法被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和欧洲睡眠研究会推荐为治疗失眠的首选,是针对失眠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它通过纠正对于睡眠的不恰当观念和态度以及不良的行为习惯来改善睡眠,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放松疗法、认知疗法、刺激控制法和睡眠限制法等。 相对药物治疗,CBT-i疗法虽占据优势,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医生资源有限、心理辅导导致的患者抵触感以及距离问题,使得患者依从性偏低及体验较差。可这些缺点都可以通过数字疗法赋能改善。为此,克利夫兰研究出了一套GoToSleep软件,帮助中度至重度失眠患者避免产生影响深度睡眠的想法和行为。 GoToSleep搭建一套为期6周的治疗计划,由一系列图形、动画及音视频构成的教程。内容涵盖了睡眠卫生、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重组和放松训练。此外,鉴于癫痫患者中失眠患病率以及癫痫发作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已知关联,这项试验还将用作研究改善癫痫患者的失眠症状和癫痫发作控制。 当然,对于某些症状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单独用软件还不够,需要器械治疗配合。这类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反复间断性缺氧,极大地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病风险,且与老年痴呆、心律失常和呼吸系统其他慢病相关。这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卫生经济负担。 克利夫兰针对体质指数BMI超过30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危人群,通过飞利浦Respironics或 ResMed呼吸机的解决方案,对患者在家庭环境下使用Auto-CPAP设备的效果进行长期跟踪。参与者将接受医疗随访,用于提高依从性以及效果评估。此项研究用患者6个月后再入院率来评价软件介入仪器治疗的效果。 成人有较强的依从性,他们的睡眠障碍只算得上是普通难题,真正麻烦的是自闭症儿童的睡眠障碍,这绝对算得上是地狱级难题。自闭症儿童的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睡眠焦虑、嗜睡、昼夜节律混乱。比如,自闭症儿童入睡困难,睡前经常感到烦躁,必须要大人陪伴才能安静下来。这种情况下,医生并非第一选择,父母应对是否得当才是关键因素。 克利夫兰的试验对象就是患有自闭症睡眠障碍儿童(2岁~7岁)的父母。该项研究提供一个经过测试的父母培训计划,专门针对就寝时间和睡眠障碍问题在孩子睡前使用,通过app展现实时指导父母执行。 试验分成两组,虽然都是通过app进行,但一组内容仅为标准化内容教育,而另一组则提供全面的干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此外还有三次符合HIPAA标准的视频家访,用一对一的方式了解治疗情况、解决特定问题并灵活调整治疗计划。试验的主要指标是经过10周的疗程后,孩子的睡眠状况;次要指标是父母的压力指数。 睡眠医学在中国医师协会于2019年发布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目录(2019年版)》中被纳入培训目录名单,成为二级独立学科,与熟知的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科等并列。 国内企业如速眠,通过倡导生活方式医学解决睡眠问题,他们研制出运用脉冲磁靶向技术的脉冲磁治疗系统,是可以做到实时监测与治疗一体并通过NMPA认证的助眠“黑科技”。还有慕眠、绘睡也都有基于CBT-i的数字疗法产品。享睡则是通过智能健康睡眠产品,监测心率变异及呼吸、翻身等指标来分析睡眠状况,并提出改善方案。 成瘾干预 从医学分类上来说,睡眠障碍是一种精神类疾病,精神类疾病也是国内国外数字疗法最大的应用对象。因此精神类疾病如成瘾、抑郁等,也是数字疗法临床的热门。三家顶级医院都有相应的戒瘾试验,但三家侧重明显不同。 以最常见的尼古丁成瘾为例,它包括“躯体成瘾”和“精神成瘾”两方面。虽然戒烟药物可有效治疗躯体成瘾和相关的戒断症状,但应对精神成瘾时仍有困难,特别是在患者远离医院的环境下。 对于戒瘾治疗来说,医患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妙佑特意从偏远地区招募参与者做了一个为期12周、基于循证医学的行为健康戒烟计划。主要方式是通过app进行生活干预,并配合远程辅导,用激励性访谈来提高参与度并帮助他们学会使用数字设备。 相对来说,安德森的试验就比较传统,面向普通烟瘾人群的app干预和面向特定人群妊娠期妇女的戒烟计划。两者都是通过app进行积极心理学培训以及呼吸放松训练进行基本的生活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安德森提供了一套专门的Baby Steps for Health远程辅导计划。 数字疗法在戒烟领域的应用并不是新的课题,此前美国的Clickotine和日本的CureApp SC都是针对此场景的数字疗法应用。 然而妙佑临床试验关注的重点是数字疗法对于偏远区域居民使用效果的一致性及稳定性,本次招募的临床对象都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居民,试验的内容也特意加上了数字设备的使用教程、评估指标也增加了数字访问、数字素养和患者体验度。这对幅员辽阔的我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同样的数字疗法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差异的人群是否具有普适性? 成瘾除了烟瘾,还有阿片类药物依赖。阿片类药物是从罂粟中提取的衍生物,或人工合成具有类似效果的物质,用于医疗可以起到镇痛作用,但长期过量使用很容易造成药物依赖、上瘾、甚至死亡。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999至2019年间,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的美国人多达50万,超过200万美国人对阿片类药物产生严重依赖性。 对于肿瘤手术患者来说,术后镇痛离不开阿片类药物,但如何避免成瘾就是安德森所要研究的。安德森使用Lucid Lane的方案通过CBT来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结合使用减轻疼痛和对止痛药需求的心身疗法MBTs,来达到阿片类药物减量计划的目的。 研究人员希望了解这些技术如何提高患者在手术后降低或避免对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能力,以及行为疗法是否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情绪健康和手术周围的功能状态。 “十二步骤”康复计划是西方国家非常流行且有效的心灵治疗支援团体疗法。对于患者来说,持续的参与是最大的难点,克利夫兰的试验则是用app来督促鼓励患者参与,并在每次参与后对患者进行状态评估,正向鼓励患者持续参与。 此外,针对术后镇痛和阿片类药物消耗的影响。克利夫兰还引入VR技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最后统计参与者疼痛发生的频率以及对VR系统可用性的评估。当然,VR技术真正被大量使用的还在后面。 镇痛/焦虑干预 如果仅仅是软件,尚不能最大程度体现数字疗法的优势,三家顶级医院的临床试验里还有大量基于软件+器械的数字疗法。比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VR),无论是前文提到的术后阿片类药物依赖性还是手术期间的麻醉辅助以及焦虑缓解等,都做了不少探索。 麻醉是外科手术的必要环节,麻醉不仅要解决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更要保证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安全,区域麻醉能提供手术部位的镇痛效果,但单凭区域麻醉一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常常需要辅助使用助眠药物或是通过非药物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 过去,对于这种区域麻醉患者,医护人员会采用的办法是“话疗”,即在手术中跟患者聊天,分散患者注意力。“话疗”需要医护人员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也会存在不能胜任的情况。因此,VR技术的引入就是让患者进行沉浸式体验从而达到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的目的。 妙佑诊所就在骨科手术、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中,测试VR技术能否作为手术期间麻醉的辅助手段。主要检验指标包括评估患者对使用VR减少手术中焦虑的满意度,VR对镇痛和抗焦虑药物剂量的影响以及VR对患者术中和术后体温过低有积极影响。 除了术中这种短期的使用,妙佑还对长期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试验。比如针对胃痉挛患者设计了一套真假VR对照试验。真VR组采用专门为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而设计的互动游戏、冥想和深呼吸练习程序。假VR组则只是使用VR设备播放一些自然景观视频。两组都需要在三餐及就寝之前使用15分钟,时间持续4周,参与者需要每天通过问卷报告不良反应事件。 步态干预 VR技术还被克利夫兰用来重现导致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的情况。对因为帕金森病而接受深部脑刺激(DBS)手术的个体使用VR设备配合全向跑步机,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行走,从DBS设备记录大脑信号,进而了解步态冻结期间大脑的情况。 除了VR,克利夫兰的试验还涉及到了增强现实技术AR。同样是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用多模态训练的传统物理治疗作为参照,实验组通过使用微软HoloLens 2增强现实头套进行。这套设备允许用户看到现实世界,并将全息图插入到环境中。 例如,用户可以看到地面上的方框,他们在走路时需要避开。这些框不是真实的,而是只有用户才能看到的全息影像。增强现实设备将指导参与者进行运动和认知任务。试验最后以完成设计任务时的步态速度及跌倒频率为主要参考指标。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作为科技平台型公司的微软,面对数字疗法这样一个跨领域的产业,微软可以将自家IoT、MR技术等先进技术,结合到数字疗法的场景,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去赋能,帮助合作企业打破从0到1去构建技术能力的壁垒,进而专注于拓宽数字疗法的边界。对于数字疗法初创企业来说,微软完整的生态是极具吸引力的开发环境。 基于VR的数字疗法,不仅能作用于患者,对于医疗人员同样适用。克利夫兰就针对护士开展了临床试验。护理人员都会在入职培训期间学习管理有跌倒风险的患者,通常这是在一个在线平台的教育模块上实现的。 使用VR技术的数字疗法,国内的虚之实、心景等企业也在跟进。像虚之实就聚焦精神心理VR+AI的数字疗法,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兹海默症(AD)的治疗。心景科技除了将VR+AI的数字疗法应用于心理疾病的康复治疗外,还将治疗范围扩展至儿童注意力训练、脑认知康复、戒毒戒酒评估康复等领域。 动脉网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了近两年国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临床试验的项目。可以看到基于VR技术的临床试验,国内外方向基本一致,以抑制疼痛、步态训练和运动康复为主。 此外,国内的凝动医疗在VR技术的应用边界上也有所突破,其宣布与上海智慧心理评估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转化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已于2022年正式在湖北省武汉市获批独立软件类医疗器械,成为中国首个获批在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及医疗机构使用并基于虚拟现实设备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同时该产品也是全球首个适用于特定恐惧症(恐高症)的II类医疗器械。 可穿戴设备的远程生活监测干预 除了VR,可穿戴智能设备也是数字疗法经常使用到的仪器,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这类设备日常使用不会造成患者不适,同时又能监控自身运动水平以及某些生理指标,为app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比如Fitbits Sense智能手表,就获得FDA批准,可以在美国使用心电图应用。因此,克利夫兰研究对身体质量指数BMI即将超标的8岁~18岁青少年进行干预。通过使用Fitbits智能手表获取他们的活动数据,提供相关营养知识和运动建议,帮助他们过上健康的生活。 而安德森则将Fitbits应用到了指导癌症患者手术后的生活方式中。以乳腺癌为例,目前的研究结论是患者在健康饮食、定期运动和良好管理压力的情况下能得到更好的恢复结果,但一份纸质的生活指南对于患者的约束和驱动是不够的。 试验通过Fitbits监控患者身体数据,提供包括健康饮食,身体活动,压力管理和睡眠卫生建议,正念训练以及远程咨询。试验期望通过26周的生活干预,评估干预生活的可行性。 外科手术后出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会因为各种原因在30天内再入院。除了对患者本人造成经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外,意外返院的患者还会进一步分流医疗资源。因此,减少手术后30天的再入院次数不仅对患者还是对医院都很重要。与普通患者住院相比,手术患者的再入院后,相关并发症风险使得治疗过程更加复杂。 例如对于心脏病患者,预防心肌梗塞是永恒的话题。虽然病发时通常有胸部不适、呼吸急促和上半身不适的症状,以及恶心、呕吐和头晕的表现,但患者却很难准确判断。 妙佑的试验是使用一款SmartHeart的便携式12导联医院级心电图设备,让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完整的心电图测试,保持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标准。设备得到的心电图数据符合HIPAA标准,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查看并同步至7×24小时工作的远程医疗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根据当前数据进行评估和警告。试验结果最后通过患者出院90天内的急诊就诊、再次入院、死亡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指标进行评估。 此外,还有针对对腹壁重建,减肥,肝切除术,胰腺切除术,主动脉手术,下肢旁路术,食管切除术和结肠切除术等中、高度复杂外科手术患者的远程护理试验。参与者将用一套包含平板电脑、血压袖带、温度计、脉搏血氧仪和体重秤等设备的远程患者监护套件,按要求反馈生理数据回医院,让院方可以根据生理指标来调整护理计划。 CGM赋能慢病管理 慢病管理是数字疗法绕不开的领域。而糖尿病又是慢病管理中最大的群体。克利夫兰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引入Twin Health公司的由AI和物联网技术驱动的Whole Body Digital Twin平台,该平台由智能秤,连续血糖监测仪(CGM)、血压计、酮体测量仪和健身手环捕捉身体指标,并为病人提供活动和睡眠方面的精确指导。 克利夫兰使用这套平台的原因除了它可以捕捉174个健康标志物的数据,每日数据点多达3000个之外。还在于这家公司的数字疗法引入了"数字双胞胎"的概念。平台根据测量数据生成一个患者的虚拟模型,并会预测这个虚拟人物的健康走向。 患者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健康的发展趋势,如果想改变虚拟双胞胎的健康状况,只能按照平台的建议,从营养,药物治疗,睡眠,活动和呼吸五个方面着手。这套数字疗法成功将治疗过程从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生活习惯,变成了一种类似养成游戏的模式,提高了用户依从性。 从其他的临床试验可以发现,针对糖尿病的数字疗法所用设备,已经从过去需要患者自己主动多次用指尖血测量的BGM设备换代为CGM。相比于一天4次测量的BGM,CGM使用一次后可以方便地进行7~14天连续监测。不仅用户体验更佳,而且所得结果更为全面。 虽然CGM之前的主要应用场景都是患者在家庭环境下的使用,但妙佑和克利夫兰这两家顶级医院不约而同地将CGM应用在了ICU及院内其他环境,用于测试CGM能否完全取代床旁毛细血管血糖仪。克利夫兰还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做了临床试验,如CGM在心脏手术后以及在筛查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中的效用。研究用的CGM设备主要包括德康G6 PRO和雅培FreeStyle Libre Pro。 国内CGM市场份额主要由雅培和美敦力所占据,但国内企业的CGM产品近半年来陆续获批,目前已有7款上市产品,包括圣美迪诺、凯立特、移宇科技、普林斯顿、美奇、硅基仿生、微泰和九诺。目前国产品牌正在积极拓展院内院外渠道。 妙佑试验所用的美敦力胰岛素笔,最大的特色是可以与美敦力自家的CGM产品在手机app上联动,根据实时血糖读数来建议患者调整胰岛素剂量,不必在应用程序之间切换,帮助患者做出合理的剂量决策。CGM与胰岛素泵联动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目前国内的微泰医疗和移宇科技正在向这方向努力。 艺术干预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相对硬性的疗法外,还有一些调节身心状态的试验。像克利夫兰做了一个基于艺术鉴赏改善个人的身心健康的试验;妙佑期望从文化角度促进非裔美国人的健康教育;还有针对多发性硬化症通过提供有节奏的听觉线索,帮助患者改善走路能力。 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类疗法是目前数字疗法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国内山东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就将可视音乐治疗用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简单来说,艺术类疗法就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音乐、动画、灯光等综合干预下,通过视、听、动等多感官刺激,在治疗师与特殊儿童的互动中改变其不良生理、心理状态的音乐治疗方法。适用于孤独症、多动症、智力障碍、脑性瘫痪、行为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听力障碍等特殊人群。 术后院外生活指南 出院后患者的生活指导也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过去医院也会发生活指南之类的手册,但患者对它们的依从性极低。现在妙佑和安德森都试着将这类术后的院外干预通过app来进行,并评估效果。 术康是国内首批获得NMPA审批的数字疗法产品,以心肺、肌骨、营养的远程智能评估为核心,结合可穿戴设备和预包装医用食品的科学组合,由医生开具处方,患者可居家执行远程运动康复和营养干预,有效降低发病率、入院率、再入院率。 总结 数字疗法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近几年FDA批准的De Novo数字疗法已经有7款,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数字技术是每个投身于数字疗法研究的企业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透过美国3家顶级医院关于数字疗法的临床试验,我们可以看到,数字疗法并非一定要创造新的场景,而是通过技术,把现有场景内的痛点和患者苦难解决掉,是对传统治疗未被满足需求的补充。像这8种数字疗法的临床试验中,美国3家顶级医院对于基于VR技术、CGM和可穿戴设备的研究数量和重视程度明显更高。它们三者的共同点就是能对传统医疗流程中未能达成的环节进行有效弥补。 当然,这不仅需要来自政策、技术方面的支持,一线临床专家的参与和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数字疗法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也在于此。如果国内的数字疗法企业能和一线医疗机构专家以及像微软这样的科技平台型企业一起去合作构建解决方案,那肯定会大大提高数字疗法落地的效率,推进数字疗法行业的发展。

动脉网 2022-03-18阅读量8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