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孕期便秘 > 检查

孕期便秘检查

孕期便秘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备孕女性必须重视孕前肛肠病筛...

病请描述:     怀孕期间孕妈常出现各种肛肠疾病:便秘,痔疮,肛裂或者肛肠病症状加重,由于担心对宝宝发育影响治疗则不敢用药或者说无孕妈专药可用,不治疗又痛苦难耐,造成医生,患者都很被动,两难境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女性备孕前肛肠疾病筛查应做到:       1,治疗原有肛肠疾病,或预防肛肠疾病发生,遵守规律饮食,定时晨便,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增加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量,维持大便软硬适中        2,孕前有便秘应及早生活调理+药物治疗,痔疮,肛裂,肛瘘等孕前半年到一年治疗,必要时手术。         3,肛肠科常规检查:指检 . +肛门镜,既往有症状的尤其是便秘,便血等,孕前3-6月常规肠镜,无痛肠镜6月—1年,         4,备孕前6月彻底治疗既往肛肠病(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           5,无孕前肛肠病筛查,孕期便秘,痔疮发作,及时专科医生就诊,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先中药治疗。

张振国 2023-11-16阅读量521

备孕妈妈注意:预防痔疮、肛裂...

病请描述:                 备孕妈妈有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准备怀宝宝需提前6个月(最佳时间)行手术的指证:痔疮脱出严重水肿,有反复出血,反复疼痛,长期便秘的。肛肠科检查后保守治疗。          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备孕前痔疮、肛裂、肛门瘙痒等肛周疾病延展到孕期的,只可行保守治疗。产后停止哺乳后手术治疗          确定妊娠后(孕后)出现的肛周疾病(痔疮,肛裂,肛门瘙痒)行保守治疗,西医对于水肿,出血,疼痛无适应药物,包括基本排便时间,饮食清淡,作息规律,加用中药(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温敷缓解水肿、疼痛       

张振国 2023-11-07阅读量419

呵护盆底肌,你需要做到的6件事

病请描述:尿频、尿急、漏尿 阴道漏气、阴道松弛 排尿困难 排便困难、排便费力、便秘 性生活疼痛、外阴痛 …… 这些症状可能都与盆底肌功能下降或异常有关。盆底肌作为盆底重要的支持结构之一,与日常行为中的排尿、排便和性生活有关。 如何呵护盆底肌? 保护盆底肌,从这6点下手吧! 一、控制孕期体重 怀孕和分娩是盆底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怀孕时,子宫主要依靠盆底肌在支撑,随着胎儿的日益增大,整个腹部对盆底肌的压迫也越来越大,盆底肌将会受到损伤,盆底功能随之下降。因此,孕妈们在孕期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千万不要听信“孩子越大越好”的谣言。胎儿体重过重对母亲、对胎儿都是一个负担,对母亲来说,孕期盆底肌损伤情况会加重、分娩时的风险也会增加,对胎儿来说,也可能诱发一系列疾病,所以孕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增重。 二、不要过度肥胖 有研究表明,肥胖也是造成盆底损伤的因素之一,肥胖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比例会更高。因此,过度肥胖的女性,一定要努力瘦身,保持体质数在正常范围内,而这不只是为了美丽,更是为了盆底健康。 三、避免长期咳嗽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咳嗽伤肺,但你知道么?长期咳嗽也会让盆底肌受伤。咳嗽时腹肌及膈肌收缩,腹内压增高,增高的腹内压会向盆底增加压力。长此以往,对盆底肌也是一种慢性损伤。 四、预防便秘 便秘的患者在用力排便时,会使腹压增加。很多盆底受损的患者都会出现便秘的症状,而便秘又会加重盆底肌损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结构合理,多补充膳食纤维,避免便秘,同时找到导致便秘的根本原因,尽早解决。 五、减少长期重体力劳动 这是因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是长时间站立,会使盆底肌肉、筋膜一直处于较高压力,受到压迫和牵拉变弱,从而影响盆底肌力,盆底疾病的患病率也会更高。 六、坚持盆底康复 阴道哑铃、Kegel运动、磁刺激、电刺激和生物反馈都是常见的盆底康复手段,产后女性应在产后42天检查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后盆底康复,中老年女性建议每年做1-2次盆底康复。很多人没有症状却盆底肌筛查异常,也有很多患者有临床症状,盆底肌筛查却正常,这些均需要做盆底康复。 呵护盆底肌,远离盆底疾病,你应该做到上面这6件事

何振业 2023-10-30阅读量163

关于盆底的几个常见误区

病请描述:*误区1:只有顺产的人才会出现盆底问题?     *孩子通过阴道自然分娩过程中,盆腔的组织韧带出现松驰。如果产程拉得很长,胎儿过大,产道损伤,都有可能引起盆底功能障碍。但不是说剖宫产就能避免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由于孕育过程中,盆底组织长时间受到胎儿的压力,也会出现盆底肌肉韧带的松弛。再加上年龄增长、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诱因,慢慢也会发生盆底障碍性疾病。     *在女性怀孕的这9个多月的时间内,子宫是逐渐从50克缓慢增重到几公斤的一个过程,子宫、胎儿包括羊水的重力压迫到盆底,会对盆底造成慢性的损伤,而且孕期母亲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下也会引发盆底功能的下降,所以无论是自然的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都避免不了这种对盆底的损伤。     *对于单纯的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损伤方面来说,选择性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小;但从盆底肌力方面两组无差异;而且剖宫产可能通过炎症机制导致高张型盆底肌电状态,而导致慢性盆腔痛、急迫性尿失禁及盆底肌痉挛综合症; *误区2: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自己可以恢复,不需要处理?     *产后42天到3个月内被称为盆底康复治疗的“黄金期”,因为这段时间里,肌肉和神经刚刚受损,自身的细胞修复比较活跃。所以一般建议产后42天恶露干净以后,尽快进行盆底功能的检查评估,尽早开展治疗。这个时期的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借助仪器唤醒损伤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可以使盆底功能尽快恢复。 *误区3:老年女性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难以恢复?     *很多老年女性总以为年纪大了,漏尿很正常,如果发生“脱垂”,虽然被“社交癌”困扰,但是也放弃治疗。对于老年女性,出现盆底疾病,通过药物及锻炼恢复到正常比较困难,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术方式得到缓解。患者本身要积极面对,科学治疗。 *误区4:产后先开始腹部塑性锻炼     *首先,对于产后有腹直肌分离的妈妈,通过仰卧起坐等方式锻炼腹肌,燃烧腹部脂肪,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加重腹直肌分离。     *盆底肌、膈肌、腹直肌、腹外侧肌群、腰方肌、竖脊肌都属于核心肌群,想塑性,建议先恢复盆底肌等核心肌群的肌力。盆底肌经历了怀孕和分娩的重创,产后早期尚未完全恢复,高强度的腹肌锻炼,对于盆底肌来说等于雪上加霜。     *此外妊娠及分娩过程都有可能损伤骨盆的结构和稳定性,导致产后腿部疼痛、腰痛、走路姿势异常、长短腿、跨宽等问题,因此部分新妈妈们还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体态评估,并进行专业康复及矫正,再进行塑性。     *因此,新妈妈们应当根据产后42天检查结果,如有盆底问题,应先进行盆底康复。等到盆底肌力量有所提升,再进行腹部塑形,这样的塑形才会更安全、更科学。 *误区5:还打算继续生宝宝就不需要进行盆底康复:     *很多产后妈妈以为还打算继续生宝宝就暂时不需要做盆底康复,其实,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严重受损的还会导致尿失禁,子宫、直肠、膀胱的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再次妊娠,又会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加重,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醒准备继续怀小孩的女性,一定事先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此外,已育和30岁以上女性都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其中,提肛运动是盆底肌康复的最基本方式。

郑园园 2023-09-19阅读量276

孕期便秘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6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调理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检查 中医体质调理 儿童保健 孕前保健 孕期保健 产后保健 老年保健 咳嗽 肥胖 便秘 哮喘 腹泻 药膳 药茶 药酒 药浴 紫癜 耳鸣 咽炎 喉炎 扁桃体炎 咽异感症 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 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风湿 闭经 不孕 男性不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痛经 更年期综合征 盆腔炎 月经不调 巧克力样囊肿 脂肪肝 黄疸 肝炎 酒精肝 痔疮 骨髓炎 股骨头坏死 腰椎间盘突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失眠 抑郁症 尿道综合征 帕金森病 老年性痴呆 偏头痛 脾瘅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并发症 粉刺 寻常性痤疮 黄褐斑 带状疱疹 湿疹 荨麻疹 肝硬化 结肠炎 胃炎 胃食管反流病 腹痛 消化性溃疡 尿路感染 肾功能衰竭 肾炎 视 结膜炎 角膜炎 青光眼 视神经萎缩 黄斑变性 虹膜睫状体炎 肩关节周围炎 面瘫 面神经炎 三叉神经痛 头痛 中风 脑梗死 中风后焦虑 外科手术前后调理 各种癌症手术及过敏性紫癜 前列腺炎 下肢溃疡 胰腺炎 乳腺炎 烧烫伤 脱疽 糖尿病足 瘢痕疙瘩 心肌炎 心悸 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心衰 眩晕 血浊 冠心病 心绞痛 白血病 贫血 干眼病 近放化疗前后周理 乳房病 性功能低下 阴痒 阴道炎 肱骨外上髁炎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 尿路结石 尿路感染

孕期便秘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73.4万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6.6万

上海真安堂中医门诊部

对外专科 预约量:9907

北京妇产医院东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46.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