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肿瘤科 > 鳞状细胞癌 > 内容

鳞状细胞癌内容

哪些人需要筛查早期食管癌?

病请描述: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美国每年估计有17,290例患者被诊断食管癌,估计其中有15,850例患者会死于该病。这个统计数字足以说明食管癌治疗效果很差,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记得上医学院的时候记住的最典型的食管癌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滞留感或哽噎感,而出现声音嘶哑提示喉返神经侵犯。事实上这些症状是进展期食管癌的表现,治疗效果大多不理想。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就可以达到根治,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是关键。哪些人应当早期筛查呢?       食管癌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可能的原因有:      1.饮食因素和生活方式:食物真菌污染、腌制食品、红肉类、高温食物(如热茶、烫食)、辛辣和油炸食品等都可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亚洲某些地区盛行咀嚼槟榔果或槟榔嚼块,已证实其与食管癌发病有关。吸烟和饮酒可协同增加食管癌的风险。由于区域性癌变效应,吸烟和饮酒也是其他呼吸消化道癌症(包括头颈部癌症和肺癌)的危险因素。在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中,约有10%~15%发现了头颈部癌症。       2.人口学因素:我国食管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患者的诊断年龄早于女性,且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l。      3.地区差异、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食管癌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有伊朗北部、中亚以及中国中北部,即所谓的“食管癌地带”。我国高发省份为河北、河南、山西、福建,最密集区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染色体、基因异常有关。      4.感染因素及其它: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罹患食管鳞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升高近3倍。食管白斑症、贲门失弛缓、慢性食管炎、胃手术后等都可能是促进食管癌发病的原因。       根据我国指南,符合第l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①年龄超过40岁;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③有上消化道症状;④有食管癌家族史;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⑥具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筛查的最可靠的手段是胃镜。内镜下可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改变,并可结合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性质、部位、边界和范围,一步到位地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由于普通胃镜检查,患者反应大,影响观察的效果,对于有明确高危因素的,建议做无痛胃镜。主要参考文献: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精简版(2014年)

刘继喜 2020-08-27阅读量8075

技能帖 | 确诊肺癌之后,看...

病请描述:很多患者确诊肺癌之后,第一反应都是震惊,怀疑医生搞错了。心里想:我不就是咳嗽两声吗?怎么就是肺癌。可是,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大部分人都是不清楚的。甚至是在进一步就诊的时候,还是糊里糊涂的,问医生的大部分问题都与病情无关,对于后续也治疗没有任何帮助,那么首次看诊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走弯路呢?图片来源 | pixabay第1问: 明确病理类型、分期(是否有转移)明确病理类型非常重要,因为肺癌只是一个总称,不同的人病理分型可能不同,相应的治疗策略也是千差万别。明确病理分型之后,才能开展更进一步的治疗。临床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15%是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相比于非小细胞肺癌而言,小细胞肺癌生长更快,侵袭能力强,易远处转移,预后也更差一些。明确病理之后,还要再明确分期。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应用的是(UICC/IASLC)2017第八版TNM分期系统,分为I-IV期;小细胞肺癌分期则采取AJCC TNM分期法与VALG二期分期法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准确的分期,能帮助医生更精确地评估和指导治疗。对于分期较早且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对于分期较晚的患者,手术不是首选治疗方案,需综合各方条件考量,其中应用药物治疗+局部放疗的患者占据大多数。第2问:明确可选治疗方案对于早期的患者二而言,手术是最优选择,无需过多考虑。而对于分期较晚的患者,如果要采用药物治疗,即将面临的选择就非常之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充分的跟医生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以肺腺癌为例,可以先做基因检测,选择对应的靶向治疗药物;或者是测PD-L1表达量之后,选择免疫治疗;再或者化疗也是不错的。一定要在开始治疗之前,询问医生,明确针对你的情况,当下可选治疗方案,再仔细斟酌,权衡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听张大姑、李大姨说的什么药物好就用什么。跟医生沟通好,才是最靠谱的。医生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对于“选择什么治疗方案才最适合你”这个问题,医生真的是“信手拈来”。第3问:明确适合自己的临床试验很多人抗拒临床试验,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临床试验。在我看来,这就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是非常可惜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临床试验中,患者用药都是不用花钱的,还会有额外的检查费用补贴和差旅补贴。等于是你的治疗不仅不花钱,医院还倒给你钱,不好吗?有的人会说,临床试验就是当小白鼠。其实,临床试验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一些国外已经确认过疗效的新药对比国内传统的标准治疗,以期能在中国获批上市或者是拓展新的适应症,在开展之前也是要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的。参加这种类型的临床试验,是确认安全而且能够获益的,等于足不出户,在国内就能免费体验国外的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并且,在试验期间,患者会得到医护人员“加倍的关心”。相比于普通的患者,医生会更加关注每次临床试验患者的检查结果,仔细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防止患者出现非预期的不良反应。所以,完全不存在“小白鼠”的说法。因此,在确诊之初,别的问题都可以不问,这个关于临床试验的问题一定要问。第4问:明确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预防、处理措施任何的治疗都会有一定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有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随着治疗周期变化,可能不加处理就会自动减退。但是有一些不良反应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轻则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周期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而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该做的治疗还是要做的,不良反应是可防可控的,肿瘤如果不加控制,那就会像发了疯一样的生长,蚕食我们的生命。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提前了解一切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最好能够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比如,一些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那我们就提前应用预防呕吐的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有皮肤毒性,那我们平时就注意皮肤清洁,保湿工作需要做好;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肝损伤,那我们也提前做好“护肝”工作,预防性应用保肝药。总的来说,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和医生一起将不良反应控制在低级别,降低危险,改善预后。第5问:明确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前面已经了解了非常多的关于疾病的知识,这个问题呢,就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实际治疗开展之前,应该做的一些准备。我认为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1. 身体准备强壮的身体是打赢抗癌战役的基础,在开始正式的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各项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于患者自身的正常细胞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加上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消耗类疾病,如果在开始治疗之前患者就已经处于一种十分“萎靡”的状态,那各项治疗对于他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只有在身体状态好的时候,才能够确保各项药物的疗效最大化。2. 心理准备要知道,患癌≠被判处死刑,心理因素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患上这样的疾病,一时半会儿之间就要接受现实,确实非常困难。但是,从确诊到开启治疗之前,还有挺长的一段时间,患者家属可以帮助患者一起,从心理上逐渐接受它,乐观地看待患病的事实,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消极应对。肿瘤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后续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还有可能会反反复复的复发,如果患者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能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后续的治疗,那接下来的漫漫长路,不论是对于患者自己还是对于家属而言,每一步都会非常辛苦。3. “钱袋子”准备虽然大家都说谈钱俗气,但我还是想跟大家讲一下关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钱袋子”的现实问题。肿瘤药贵,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不是药神》里,暗讽的某外企的药品,动辄上千,不是夸张,就是事实。如今托国家政策的福,很多药品已经进入医保,报销比例也挺高的。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小家庭的“钱袋子”是支撑不起这些治疗方案的。为什么?因为肿瘤的治疗过程非常漫长,不仅仅是药费,还有定期复查的检查费,往返医院与家之间的车马费,住院的各项治疗费、床位费等等,还不算家人为了陪护请假、误工,为了给患者增强营养,准备一系列优质又有营养的饮食开销......假设一个月的总的开销是1万,那一年的总开销就是12万,有多少家庭能够轻轻松松一年拿出12万花在看病上呢?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考虑“钱袋子”的承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可以尽量考虑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物。另外,前面提到的临床试验,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第6问:明确治疗时间(是否需要住院,如果住院大概需要住多久)治疗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对于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多久的治疗和康复时间,患者要有充分的心理预期,所以在事前跟医生的充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有的患者还在工作状态,如果需要住院,那就需要提前安排好工作,提前向单位请假,而治疗时间的延长意味着需要请更长时间的假;或者是患者异地就诊,比如很多江苏的患者会到上海来看病,那就意味着患者及家人离家在外,有诸多的不便,提前明确治疗时间,方便患者及家属提前妥善安置好家里的各项事情。第7问:明确复查时间(首次治疗完成后,需要多久复查一次?具体复查哪些项目?)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治疗和复查同等重要。因为,肿瘤非常聪明,非常狡猾,他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根治的,在停止治疗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仍然存在着复发转移的可能。而复发和转移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噩耗,也是医生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定期复查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预防复发和转移。因此,治疗结束之后一定要定期复查,明确复查的时间非常重要。所谓复发,是指疾病经治疗以后,病情已经临床控制,过一段时间以后,又重新出现原来的疾病,复发通常指在原来部位的复发。而转移可以在疾病开始或治疗过程中的任一阶段,出现原发病灶以外部位的性质相同的病变。转移可以在紧邻原发部位或远离原发部位发生,有些转移也属于复发,转移和复发有时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总的说来,防止癌症复发和转移要贯穿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三级预防)整个过程的始终。定期复查可以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身体变化情况。一般在术后的2~3年复查的频次会高一些,之后的复查频次就可以酌情降低,具体情况视医嘱而定。临床上肿瘤切除术后5年没有复发和转移,认为肿瘤已被治愈,因此恶性肿瘤术后2年内需要密切随访,3-6月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即可。复查的项目一般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肿瘤的类型和部位不同,复查的项目也不一样。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影像学常规复查CT;实验室检查通常需要复查血常规、生化和尿常规等。另外,定期的复查肿瘤指标,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更为具体的,毕竟每位患者情况不一,还是要以主治医生开具的检查单为准。图片来源 | pixabay最后的最后,想跟各位说的是,不论身患什么疾病,大家都要乐观,并且,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都要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不要因为一些“难言之隐”选择欺瞒医生。我曾经见过很多患者和家属因为经济窘迫、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复杂、身份工作性质特殊等原因,喜欢绕着圈子表达意思或做出奇怪的举动来表达以为能够引人注意。最后猜来猜去兜了一大圈,医生才终于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浪费了双方时间,又耽误了患者的正常治疗。大家要相信医生都有职业准则,也有道德操守,会尊重患者的多种权利如隐私权。希望大家在看诊的时候一定如实告知,直接速达,以免影响治疗。医生都在争分夺秒,如果在门诊不方便说,必要时也可以约医生私下单独谈话。套用前段时间网上很火的一段形容医生的话:“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走向生命尽头的路上排队,医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队,时不时的把人从队伍里拎出来往后面排排。当然,有的实在拎不动的也只能随他了!有时候把他拎到后面,还得挨顿揍!谩骂、侮辱、殴打医生者都是准备插队的!”医患双方都是在抗击凶恶的肿瘤,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说的。如果真的不太信任目前的主治医生,可以考虑有病多投医,去咨询一下你认为更靠谱的医生,但绝不是乱投医。更多文章点击这里  肿瘤全程管理,让患者获益最大化晚期肿瘤长期生存,维持治疗是关键!EGFR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ALK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ROS1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MET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HER2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BRAF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BRCA靶点介绍、相关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MSI相关介绍、治疗药物及临床研究免疫治疗最全、最实用科普免疫治疗的十万个为什么免疫治疗太贵,怎么办? 非小细胞肺癌国内外治疗方案大比拼  小细胞肺癌国内外治疗方案大比拼 

邱立新 2020-06-22阅读量7890

膀胱肿瘤术后注意事项

病请描述:膀胱肿瘤术后注意事项 1.定期膀胱灌注: 术后24小时内或1-2周,无膀胱刺激症及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正常,开始灌注。灌注前不要大量饮水,或输液,可灌注(吡柔比星30-40mg +5%GS 40-50ml; 或丝裂霉素20mg +NS 30 ml 等)。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李碧君 每次灌注前排空膀胱,碘伏消毒尿道口,插入F14号一次性尿管,注入全部药液(吡柔比星30mg+5%GS 30-40ml),另注射10ml 5%GS,将尿管内药液全部注入膀胱。夹闭尿管后,拔除尿管。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四个体位各10-15分钟,1-2小时后排出药液。每周一次,共4-8次;以后每月一次,共1-2年。 2.定期膀胱镜检:一年内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一年后每4个月复查膀胱镜。 3. 膀胱癌的病因及预防 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确的两大致病危险因素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化学致癌物是膀胱癌的致病因素,尤其是芳香胺类化合物,如2-萘胺、4-氨基联苯,广泛存在于烟草和各种化学工业中。烟草代谢产物经尿液排出体外,尿液中的致癌成分诱导膀胱上皮细胞恶变。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铁和钢生产。柴油机废气累积也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生危险[26]。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还包括慢性感染(细菌、血吸虫及HPV感染等)、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潜伏期6~13年)[30]引、滥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药(10年以上)、盆腔放疗、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昧剂及染发剂等。另外,膀胱癌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膀胱癌发生率也明显升高[43]。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之关系密切,其主要见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生活要有规律,膀胱癌患者术后饮食要合理。 1.禁烟禁酒,这是很多癌症患者都必须做到的。不仅对于癌症患者不利,对于正常的健康身体也是极为不利的。 2.禁吃熏制、腌制、煎炸、发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是重要的致癌物质,含有亚硝酸胺。避免咖啡、人造甜昧剂及染发剂等。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各类维生素、蛋白质,增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 4. 此外还要多喝水,能及时排出毒素,防止毒素滞留在膀胱。

李碧君 2018-07-16阅读量8252

如何预防癌症?从身边的这些小...

病请描述:癌症,一听名字就觉得很可怕,为什么会发生癌症呢?专家对此表示,癌症的发生除了那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遗传外,多数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为了预防癌症的发生,日常的话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注射疫苗,有备无患已经有研究证实,病毒感染也是导致癌症的一大原因,所以定期注射疫苗在癌症的预防方法当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解除感染血液的医疗工作人员,比如注射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肝癌。此外,近期在大陆上市的HPV疫苗也可以帮助青年男女预防宫颈癌和其他生殖器癌症,以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预防感染,降低风险杜绝可能导致癌症的感染,包括在注射、输血时千万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从而降低感染乙肝、丙肝等的风险;使用血液制品时务必要谨慎;保证安全的性生活,限制性伴侣数量,性生活时带上安全套等。拒绝烟草,保护全身已经有多项研究证明,吸烟是导致肺癌、膀胱癌、子宫癌、肾癌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戒烟,并且尽量避免吸二手烟的次数。经常运动,适当减肥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肠癌和肾癌等的风险,经常让身体动一动,除了能帮你控制体重,其本身就能降低患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清淡饮食,多吃蔬果虽然无法保证一点垃圾食品都不碰,但调整一下自己的膳食结构还是可以做到的,包括每天食用足够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食物。少吃高脂肪食品,喝酒时不要贪杯,饮酒量越大,酒龄越长,患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肾癌以及肝癌等各种癌症的风险就越大。晒对太阳,护好皮肤晒太阳对身体有益,但也要晒得对。这对预防皮肤癌效果非常明显。阳光强烈时,在户外最好选择亮色,宽松但编织紧密的衣服,以反射更多的紫外线;多涂几次防晒霜,戴上太阳镜和宽帽檐的帽子。定期体检,防患未然定期体检,筛查皮肤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疾病,越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体检只需花上半天时间,可能会让你受益终生。温馨提醒:从上可知,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你免受多种疾病的侵袭,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像这些小事,我们也要一一做到,从而全面的预防癌症。

李诗贤 2018-05-26阅读量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