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耳鼻咽喉头颈科 > 耳鼻咽喉科 > 咽异感症 > 内容

咽异感症内容

  读《...

病请描述:  读《郁证发微·郁证汗证论》有感 上海市中医医院  张烨 如果没有跟诊蒋师,我基本不会把诸如“肢体疼痛”“多汗”“眩晕”“嗜睡”等诸多病证看作“郁证”。正如多数人对“郁证”的认知一样,我对“郁证”的认识也是局限于脏躁、百合病、梅核气、失眠等,直到4年前,有幸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蒋健教授的继承人侍诊蒋师。刚开始时,我对老师将患者多种病证归为“郁证”也表示不理解,后来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临床案例,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再拜读了蒋师的《郁证发微》,才有了深刻体会。 《郁证发微》的总论部分对我启发最大,蒋师创新性的提出了“郁证形态论”、“郁证诊断论”、“郁证治疗论”、“隐性郁证论”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大大拓展了“郁证”的范畴,建立了郁证系统的诊疗体系与理论,开创了“解郁”学派的先河。其中“隐形郁证论”更能对临床郁证的识别与鉴别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受蒋师影响,我现在临床中更加关注心理、情绪对患者躯体症状的影响,对郁证性病证有了进一步认识,拓展了诊疗思路。 随着上海6月以来人们的生活一步步有序恢复,医院的各项工作也逐渐恢复正常。经历了2个多月的情绪低潮,我感受到来诊患者最大的变化还是心理方面所带来的,各类情志因素导致的躯体化“阿是症状”“怪异症状”人群也随之增多。人们现在似乎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态度变得比以前开放了,情志因素作为疾病的诱因能基本上能为患者所接受了。 例如,2周前我遇到一例黄姓患者,诉5月以来不分昼夜,动则汗出,余无其他不适,夜间易醒,舌苔稍腻,脉弦滑。患者已在他处服用中药,多为玉屏风散、桂枝汤之类,效果不显。由于发病处于封控期间,既往无类似症状,遂问患者是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患者滔滔不绝诉说了近两月种种不愉快的经历。不由得想起了蒋师的“郁证汗证论”,于是跟患者说“您出汗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月不愉快引起的”,患者竟深表认同。如若以前,患者很可能会对医生的这类观点表示质疑与反感。我遂处方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上周复诊,出汗已有减半,镇静安神方药对出汗有效,证明这类汗证确实是郁证性汗证。 在精神情志因素导致郁证泛滥的今天,知晓郁证及郁证性病症的诊治可减少疾病的误治、失治,增加疗效。

蒋健 2022-07-25阅读量7882

当心“病从胃起&...

病请描述: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 LPRD)是一种近些年来才被认识并受到重视的疾病,它是指胃内容物(胃酸、胃蛋白酶、胆汁酸、胰酶等)异常反流入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UES)以上的咽喉部,引起咽喉部的黏膜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咽异物感、咽喉痛、频繁清嗓、慢性咳嗽、痰液增多、吞咽不畅、慢性声嘶等不适症状。LPR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可占耳鼻喉科门诊全部就诊患者的10%,声嘶患者的50%,并且50.0%~67.7%的难治性咽喉炎与LPRD有关。然而,该病在很长时间内常被误诊为普通的慢性咽喉炎,如果只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而不是针对病因治疗,常导致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因此,当患者以慢性咽喉炎的症状就诊,在排除颈椎病、茎突过长、甲状腺疾病、肺部疾病、神经肌肉病变、血液病等邻近或全身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尤其是普通慢性咽喉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考虑到LPRD的可能。 24h 双探针 pH 监测是目前诊断LPRD的金标准,但是大部分医院因条件限制无法应用 pH 监测。因此,如患者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reflux symptom index, RSI)>13分,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 RFS)评分>7分,可考虑患者存在咽喉反流。 治疗上,应首先建议患者适当的改变生活方式,如:少食多餐,戒烟、酒,忌过甜过酸、辛辣和油炸食物;餐后2~3h不能平卧;卧时应床头抬高20~30cm;如夜间睡眠时打鼾、憋气,应用呼吸机避免胸腹压力过大等。抗酸治疗是LPRD的首选治疗方式,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抗酸和胃黏膜保护药如铝碳酸镁片,胃动力药如吗丁啉等。也可以适当配合使用治疗咽喉炎的中成药,一方面,这些中成药具有疏肝理气,化痰利咽的功效,对痰湿内阻、肝郁气滞所致的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声带肥厚疗效比较显著;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对中成药比较信赖,主动要求使用中成药治疗,故可起到安慰剂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外周性GABAβ受体激动剂巴氯芬、Lesogaberan (AZD3355)以及亲代谢性谷氨酸盐受体5拮抗剂ADX10059等可以减少暂时性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增加其张力,可以作为治疗LPRD的新选择,但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此外,LPRD患者往往伴有烦闷、忧虑、焦急、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普通咽喉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部分患者常感到悲观,有的患者甚至存在的“恐癌”的心理状况,这些心理障碍反过来又可加重LPRD的临床症状。故耳鼻喉科医生在诊治LPRD的过程中,也要要重视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使其正确认识LPRD,并针对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诸如咽异感症是否为上消化道肿瘤或重大疾病的前兆,LPRD是不是治不好等等,进行耐心解释,改变患者对LPRD的错误认知,消除他们的疑虑和不必要的担心。

周杰玉 2022-07-09阅读量1.0万

咽部异感症诊治

病请描述:现代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空气污染,职业因素,快节奏不规律生活压力等因素也导致一些疾病随之而来。在门诊,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因咽部“异物、堵塞、痰液贴附、瘙痒、干燥”等感觉异常而就诊患者。当尝试用力“吭、咯、吞咽“清嗓时,非但清除不净,症状反而常常加重。网上搜一搜,相关文章太多,越看越害怕,越想越觉得自己病得不轻,部分患者因此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甚至出现“恐癌“心理不适。这样的症状,在中医上有个生动的描述,叫“梅核气”,意思是说有一团像梅子核样的气体堵在咽喉部。 病因上,引起上述咽部不适的原因很多,需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只有找准病因,才能从源头上辩证施治: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导致;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鼻-鼻窦炎、鼻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等; 长期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 用声过度; 胃食管反流对咽部刺激; 过敏因素; 肥胖打鼾、长期张口呼吸; 情绪因素:近期如发生重大事故或与人争论,觉得“气不顺“; 全身原因: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炎症、肝肾疾病,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维生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等; 功能性因素:多与恐癌、焦虑等情绪精神因素有关。 因此,想根除症状还是先要找准病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避免疲劳、受凉、感冒,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以免炎症反复迁延不愈;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饮食均衡、适度休息,保持强健体魄,提高机体免疫力; 减少烟酒、辛辣、酸冷等不良刺激;有患者可能觉得吃冰冷食物比较舒服,但过后往往咽炎更严重,或不易恢复; 注意口鼻等邻近器官卫生,空气污染时,注意戴口罩并减少户外活动;积极治疗口腔、鼻-鼻窦、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的炎症; 注意用声休息,平时多饮水,保持咽部黏膜湿润,减少高声喊叫; 避免习惯性清嗓动作,以免咽部黏膜受到持续、反复刺激而辗转不愈; 及时治疗胃酸反流、糖尿病、慢阻肺等合并疾病,减少对咽部的持续刺激; 针对咽炎不适症状,可以应用中成药(冲剂、胶囊、片剂、滴丸等),当伴有明显疼痛或发热等急性症状时可适当使用抗生素,但不鼓励抗生素作为常规使用; 非抗生素类的有杀菌作用的含片如西吡氯铵含片(开刻立)、碘含片等,对于口腔、咽部常见的细菌、真菌、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和部分杀灭作用,可抑制口腔条件致病菌的乘虚而入;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肌酐等。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咽部不适症状,大多数患者以预防保养为主,药物等其他治疗为辅,极个别患者是由于咽喉及其周围良恶性肿瘤所导致。只要我们到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仔细检查,必要时行电子喉镜、颈部CT等检查,基本能够鉴别肿瘤。因此,持续性的“恐癌“心理大可不必。

周杰玉 2022-07-09阅读量8527

什么是气郁体质?会引发抑郁症...

病请描述:什么是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是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机郁滞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气郁体质具有如下特征:形体瘦者为多,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根据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若具有这几种特征者,即可辨识为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发病情况如何?        气郁体质是八种偏颇体质中的一种。研究表明,我国一般人群中气郁体质约占7.66%,女性气郁体质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气郁体质多见于年轻人。哪些因素可导致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形成是身体、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身体因素        身体的不足(包括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为气郁体质创造了生理基础。先天不足的人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后天不足如流产后、生育后的女性,气血大量亏虚,气血虚不能涵养精神,精神躁动,也很容易焦虑、抑郁,若此时再受到外邪的侵袭,使气机不畅,就为气郁体质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心理因素      一些心理敏感的人,如《红楼梦》中描写的林黛玉,又如自杀的诗人海子、演员张国荣,这类人敏感而多具有才情,容易“随心”而走,情绪起伏大。如中医所说,“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过度的情绪波动容易影响气的运动,形成气郁体质。        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呵护,经历的磨难少,心理脆弱,经受不住打击就容易使气机郁滞。        还有的人追求完美,背负着一份对自我的高要求标准,却又不能达到,不能坦然接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就容易焦虑抑郁。或者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当不能达成一致时,会因为难以接受差异而气郁。        有些人因疾病而影响其心理健康。例如有的中风偏瘫患者,因为突然失去对肢体的控制,就容易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的情绪,长时间气机不畅,就容易形成气郁体质。  3、社会因素        人具有社会性,很多社会因素都可以导致气郁。比如学业不顺利、工作不如意、与爱人相处不融洽、与父母有矛盾,或者自觉很“失败”,都容易引起气郁。  气郁体质容易得什么病?      气郁体质者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郁证及失眠等。  ●脏躁:主要表现为表情忧郁、悲伤易哭。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梗阻的感觉。  ●百合病:主要表现为神志恍惚、精神不定。  ●郁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胸胁胀痛等。  气郁体质一定会引发抑郁症吗?      气郁体质不等同于抑郁症,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呢?形象地说就是:气郁体质的人在天桥的这端,抑郁症就在天桥的那端。近吗?一步一步地走过去很近。远吗?当您一旦意识到便即刻转身,主动调整,抑郁症就会离您越来越远。  气郁体质者饮食上该如何自我调理?      气郁体质者日常应多摄入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少吃收敛酸涩的食物。  气郁体质者适宜吃的食物:  ●粮食:大麦、荞麦、小麦、高粱。  ●蔬菜:蒿子秆、香菜、葱、蒜、萝卜、洋葱、苦瓜、黄花菜、海带、海藻、包心菜、丝瓜、刀豆、蘑菇、豆豉。  ●水果:金橘、柑橘、山楂、柚子。  ●代茶饮:玫瑰花、菊花、茉莉花等。气郁体质者应少吃的食物:  ●水果:石榴、乌梅、青梅、杨梅、草莓、阳桃、酸枣、李子等。  ●蔬菜:南瓜、泡菜等。  ●肥甘厚味的食物。  ●冰冷食物,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忌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品。  哪些药膳对气郁体质者有调补作用?  1.菊花鸡肝汤  材料:银耳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24朵,鸡肝100克。  做法:银耳清水浸泡,洗净撕成小片待用;菊花、茉莉花温水洗净;鸡肝洗净切薄片备用。将水烧沸,先入料酒、姜汁、食盐,随即下入银耳和鸡肝,烧沸打去浮沫,待鸡肝熟,调味;再入菊花、茉莉花稍沸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疏肝清热、健脾宁心。  2.山药冬瓜汤  材料:山药50克,冬瓜150克。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冬瓜去皮、洗净、切块,备用。锅中加水,山药、冬瓜放入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  3.黄花菜炒木耳  材料:鲜黄花菜500克,干木耳50克,瘦肉100克。  做法:鲜黄花菜焯好后捞出泡在凉水里2小时,控干水分备用;干木耳泡好后清洗干净,撕成小块;瘦肉切丝。将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把肉丝先下锅煸成白色,放木耳煸炒,然后下黄花菜,加入少许汤、精盐,炒至黄花菜入味,出锅即可。  功效:安神解郁。  4.橘皮粥  材料:橘皮50克,粳米100克。  做法:橘皮研细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将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煮粥,粥将熟时加入橘皮,再煮10分钟即成。  功效:理气运脾。  5.合欢玫瑰茶  材料:合欢花6克,玫瑰花6克。  做法:将合欢花、玫瑰花洗净,煮水代茶饮,每日温服。  功效:安神疏肝。  气郁体质者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些什么?  1.保持心情舒畅        可多自我开导,也可以多和关系亲密、值得信赖的人交流沟通。情绪过于低落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指导。  2.注重自我心理健康建设        寻找适合自己的充实内心的方法,培养兴趣爱好,如练字、读书、养花、养宠物等。  3.起居有常        不熬夜,不过度劳累,规律生活。  4.加强锻炼        适当运动锻炼,出门游玩。哪些运动适合气郁体质者?  1.多参加群体性、户外的体育活动,如在公园里练太极拳、下棋等。  2.身体允许者可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如登山、打球等。  3.练调息养神的功法,如站桩、打坐等。  按摩哪些穴位对气郁体质者有益?            气郁体质者可经常按压气海、膻中、中脘、内关、间使、曲泉、期门、日月、阳陵泉、涌泉穴等穴位。  气海: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膻中:人体前正中线上,横平第4肋间隙。  中脘: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内关:前臂前区,手腕远端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间使:前臂前区,手腕远端横纹上3寸,两筋之间。  曲泉:在膝部,横纹内侧端的凹陷中。  期门: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日月:在胸部,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  涌泉:在足底,屈足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  哪些药物可调理气郁体质?  1.逍遥丸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2.丹栀逍遥丸  疏肝解郁,清热调经。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乳房与少腹胀痛。  3.加味逍遥丸  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4.小柴胡颗粒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5.柴胡舒肝丸  疏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肋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特别提示:如需服用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专家解读        每个人都会有阶段性气郁,出现了气郁状态不代表有了气郁体质,有的人经历过低谷后走出来了,而有的人沉溺其中或难以挥去心理阴影,长期的气机郁滞就容易形成气郁体质。

王建明 2022-06-12阅读量8574

颈椎病05—答患...

病请描述:颈椎病05—答患者问,“颈椎病会引起喉咙不适吗?”    答患者问,“颈椎病会引起喉咙不适吗?” 答:有些颈椎病患者确实有吞咽不适的主诉,或者说有点像中医说的“梅核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其可能的神经解剖学原因如下:   人体颈椎有7节,共发出8对颈神经,左右对称。其中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然后由颈丛发出颈浅支和颈深支。   颈浅丛主要支配同侧颈肩部的感觉和运动。 包括:(略) 1. 枕小神经   2. 耳大神经   3. 颈横神经     4. 锁骨上神经   颈深丛主要支配同侧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包括: 1.膈神经: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运动纤维支配膈肌(这也是颈深丛受刺激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发出分支穿过膈,至膈下腹膜,有膈神经可到达肝、胆囊、胆总管等。这也是胆囊炎患者胆囊周围腹膜受刺激后,会出现右肩牵涉疼的原因(与右肩感觉汇总到同一神经传入区域)。 2.副膈神经:国人出现概率约48%,多为单侧,常在锁骨下加入膈神经。 3.颈神经降支和颈袢:第1颈神经的部分纤维加入舌下神经并随之下降,并与第2,3颈神经部分纤维吻合成袢支配舌骨下肌群。故该神经支受损时,患者可出现吞咽不适 。   但是,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咽喉不适/吞咽异物感,是咽喉部疾患或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应到耳鼻咽喉科或呼吸内科就诊,只有以上学科疾病均被排除后,才考虑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等其它因素继发性累及颈神经降支和颈袢所致。   内容参考《系统解剖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骨科基础基础科学》—骨关节肌肉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第2版,陈启明 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华裔骨科医师学会和美国骨科医师学会联合出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4版。  

王华 2022-05-24阅读量8025

何绍奇辨治梅核气

病请描述:何绍奇辨治梅核气 《金匮要略》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这就是后世所称之“梅核气”。如宋·杨仁斋《直指方》说:“七气相干,痰涎凝结,如絮如膜,甚如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明·孙一奎《三吴治验》载张溪亭乃眷案“喉中梗梗有物如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梅核气症也。”清代《医宗金鉴》乃正式命名为“梅核气病”,至今沿用。《金匮》载入妇人病篇中,其病亦确以女性为多,但男子亦间有之。 半夏厚朴汤用半夏、茯苓化痰散结,紫苏、厚朴理气行滞,用于梅核气之由凝痰结气,阻于咽嗌者,确有良效。《三因方》把方名改为“大七气汤”,《易简方》又改作“四七汤”,谓药仅四味(生姜是药引不算),能治七情郁气也。但笔者临床所见,气郁日久而化火者甚多,其证除咽部异物感外,兼见烦躁易怒,面赤火升,口苦口臭,脉多弦滑而数,舌红,苔黄腻而干。此乃肝郁化火,灼津为痰,半夏厚朴汤用药偏于温燥,用之就非其所宜了。我尝于此等证自拟有一方,以清润疏利为法,药用栝楼皮、枳壳、天花粉、川贝、蒺藜、生麦芽、绿萼梅、薄荷等。痰火胶结者,加服礞石滚痰丸6~9g,一日二次吞服。此方用火硝、煅礞石化顽痰、老痰,大黄、黄芩清热泻火,沉香行气开郁,上病下取,得效甚捷。 礞石滚痰丸并不峻烈,即体虚者亦可量用。如田某,女,60岁。老年丧夫,婆媳不睦,情怀失畅,气滞痰凝,自觉咽部有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颇以为苦,此梅核气也。初诊曾予半夏厚朴汤,不效。再诊,察其烦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此用套方而弃辨证之误也。病属气郁化火,火灼津液为痰,阻于咽嗌,当清肝火而化痰涎,改用夏枯草、栀子、全栝楼、川贝、白芍、川楝子、泽泻、香附、降香,佐吞礞石滚痰丸6g,日二,饭后服。药后得畅泻数次,泻出物多泡沫,胶黏如痰涎,其后咽部即觉宽舒。三诊停用汤药,仅每晚用礞石滚痰丸6g,淡茶水送服,连进一周,其病爽然若失。 梅核气也有由阴虚痰火而起者。体质属阴虚的人多瘦而多火,或病久失治,肝郁化火,劫烁津液,或长期服温燥药而伤阴。其证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兼见心烦,舌红,脉细数,大便干。此证半夏厚朴汤、滚痰丸俱当忌用,我常用一贯煎、百合地黄汤加减,其中北沙参、细生地、玄参、麦冬、百合养心阴,栝楼、川贝、旋覆花、枇杷叶、海浮石、绿萼梅化痰开郁,热加知母。举凡苦寒、香燥之品,原则上忌用。 梅核气病起于七情,以劝慰患者胸怀宽广,凡事想开些为要,药饵犹在其次也。

杨磊 2022-04-12阅读量9514

梅核气咽异物感可以蜂疗治

病请描述:这位患者3年前出现咽部有痰,总是吞不去,又难吐出来。咽异物感非常明显,左颌下部有点状压痛点。咽部有淋巴滤泡。舌根淋巴结增生。多方求疗而效不佳。后经蜂疗工作室按梅核气做蜂疗中药膏方雷火龙灸一疗程后,症完全消失。今天又来求诊。诉当时已经全好啦。今年初劳累之后,又出现类似情况,还伴有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故又来求医。随以原方案加星状神经节刺激术及蝶腭神经节刺激术调治,希望又很快治好她。 梅核气蜂疗要点:以咽部异物感的明显处或咽喉痛点固定位为蜂针点。同时配合其他疗法。 梅核气患者来蜂疗治疗!

成永明 2022-03-09阅读量8445

咽中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是...

病请描述:总感觉咽中有异物感,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就像有个梅核堵着一样,这种病中医叫做梅核气,常见于咽喉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等。 此病多见于女性。中医认为这是一种情志病,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痰凝气滞引起来的。其实上咽喉部是没有异物的,异物是患者自己想象出来的,是一种幻像,所以吐不出来,咽不下去,但是又不会影响进食。 治疗梅核气中医有个专方,叫做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情志病的,里面用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组成。其中半夏、厚朴长于降气化痰;半夏配生姜又叫做生姜半夏汤,是治疗情志病的一个常用方子;茯苓可健脾化湿,又可以安神;苏叶芳香行气,可以理气宽中。全方降气、理气、行气化痰,但总以调理神志为主。

王建伟 2022-02-23阅读量8141

我们每天都吃的生姜,竟是一味...

病请描述:生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作为食物,每个人都食用过,作为各种菜品的调味剂;作为药物,很多人也都尝试过,比如受了风寒感冒了,熬点生姜水发散一下,可以把寒气发出去。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其味辛辣,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等作用。生姜的功效之大,不胜枚举。《伤寒论》113首方剂,其中有44个方子用了生姜,占了全部方剂的40%,可见生姜在方剂中发挥的作用之大。今天就说一说生姜治疗情绪疾病,尤其是治疗抑郁症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是如果配伍应用的。第一个方子是生姜半夏汤。生姜半夏汤由半夏、生姜汁两味药组成。治疗“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就是心胸中不适,感觉怎么都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来,烦躁不安,这是典型的抑郁症的表现。第二个方子是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组成。治疗咽中如有痰凝,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这个痰食不存在的,是想象出来的,其实是精神抑郁的疾病。西医讲的梅核气就是这个病。第三个方子是温胆汤。温胆汤由茯苓、半夏、生姜、大枣、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组成。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等,尤其是以早醒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状,温胆汤的效果显著。第四个方子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治疗“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其中“心烦”“嘿嘿”是抑郁症的表现。生姜治疗抑郁症多以生姜能够发散,激发机体郁结的气机,同时治疗恶心、呕吐等抑郁症状。生姜还有诸多功效,生姜配伍的奥秘,后文将逐一讲解。

王建伟 2021-12-09阅读量9379

小雪初寒意,悲忧散而火气防

病请描述:《孝经纬》:“(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中国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谓孟冬之时,自然界之水开始结冰,地开始封冻,地气闭塞,阴气由此开始转向极盛,虹是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阴阳之气无以交,故“虹藏不见”。因此,小雪节气的到来,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率增高,天气会越来越冷,北方地区土壤冻结,南方地区可见初霜,大自然展现出一派“露凝霜重”的景象。一方面,由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夜间时间越来越长,日照减少,阳气潜藏,阴气渐盛,再加上树叶凋零,寒风瑟瑟,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心理学研究发现,光照与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因为光照直接影响了人体内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分泌,而这两种物质与人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人体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证实,呼吸道主要接受气温、湿度、风、气压、气溶胶、大气电及大气中一切化学物质的刺激,受季节变化和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最大。小雪前后,自然界多风而空气干燥,北方地区已逐步开始室内供暖,使得原本比较干燥的室内空气更加干燥,人体呼吸道粘膜长期处在干燥的环境中,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引发感冒、流感、气管炎等,或者使原有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故而,小雪初寒意,我们需要关注节气养生,使悲忧散而火气防。一、注意精神调养。中医历来强调“七情致病”的理论,《黄帝内经》将“薄厥”、“女子不月”、“风消”“狂”、“癫”、“失精”、“脱营”等病证直接归因于情绪异常变化所致;《伤寒论》首先记述了“奔豚气”、“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主要情绪障碍所致病症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临床上碰到诸如慢性疼痛、失眠、胸闷、心悸、耳鸣、乏力、腹胀、便秘、头痛等症状皆可能是心理异常因素引发的躯体不适。感伤情绪多属“悲”或“忧”,中医认为,“悲忧伤肺”,“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临床表现为善悲欲哭,烦热躁乱,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心情沉重,闷闷不乐,精神不振,胸闷气短等症状。同时由于肺主气司呼吸,悲忧伤肺即伤气,肺气伤则卫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袭,继而引发感冒、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疾病;肺主皮毛,肺气伤则容易使面部皱纹增多,面容憔悴,另使皮肤黏膜免疫力下降,引发荨麻疹、斑秃、湿疹等皮肤类疾病。故而,顺应四时,人体之精神调养尤为重要。解除悲忧情绪,对于上班族,要求我们在应对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开朗的胸怀;对于宅家族,尤其是居家老人,建议多出门散步,多与他人交流,晒晒太阳,积极参与社会及家庭工作,多听听音乐等,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驱除冬日阴霾。二、小心“寒包火”。 小雪节气前后,自然界空气干燥而多风,中医认为,水能克火,空气中水分缺乏,人体同样面临缺水的问题,皮肤越来越干燥,老年人经常容易口干舌燥,人如果多吃火锅辛辣等食物就使身体缺水更为严重,水不足则火上行;而风能助火,使“风火相煽”;故而小雪节气前后,临床上发现以“内火”症状为主诉的病证层出不穷。哪些症状可能提示内火:发热、脉数,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糜烂、生疮,头痛如裂、目赤肿痛,齿龈肿痛、齿衄,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痈肿疮疡,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甚至神昏谵语等。内火过旺,而外受寒邪,则出现“寒包火”。由于“内火旺”使人们喜欢贪凉,如过食生冷或减少穿衣;“内火旺”易使人体肌肤毛孔开泄,此时触遇寒流或气温突降,易使寒邪束表,或寒邪客肺,从而引发发热、咽痛、恶寒、咳嗽、流涕、咳痰、气喘等呼吸道疾病。   故而,小心“寒包火”,建议日常多食栗子、山药、山芋、莲子、芋艿、花生等健脾之品,脾旺则能伏火;多食黑米、黑豆、黑枣、黑菇、黑芝麻、黑木耳、黑桑葚、乌骨鸡、甲鱼、魔芋、海带、紫菜等补肾食品,肾水足则能制火;急性上火期间,饮食也可少量添加带“苦”味的蔬菜,如苦瓜、茨菇、芹菜、百合、大头菜、红菜苔等,此皆具有清火或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建议保持早卧晚起、增加日晒、适时增添衣物、加强必要的抗寒锻炼。

傅慧婷 2021-11-23阅读量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