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良性肿瘤 > 内容

良性肿瘤内容

黑痣,天使的印记

病请描述:黑痣,天使的印记?黑色素痣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皮肤疾病,几乎所有人身上都长有痣。黑色素痣多为良性,如果面积很小且长在躯干等不易暴露部位,一般都不会去关注,但是如果长在面部,而且面积很大,影响美观,那就需要考虑祛除了。以往,许多人点痣因为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结果导致点痣后出现凹陷性疤痕或者增生疤痕。那么,面部祛痣如何做才能不留疤?今天就跟大家讲讲这个问题。一什么是黑色素痣?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黑色素痣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属于皮肤良性肿瘤。导致黑色素痣形成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的,或者因紫外线照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形成,它一般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不过长在面部影响美观就需要治疗。二黑色素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交界痣,肉眼看是平的,只在表皮内,不会隆起在皮肤上,是色素痣形成的最初期;2、混合痣,会稍微隆起在皮肤上,黑素细胞则逐渐跨越表皮向真皮发展,这个表现是痣在慢慢成熟;3、皮内痣,在表皮隆起明显,有时还会带有毛发,这是黑素细胞全部进入真皮的表现 三祛痣的方法 过去,人们往往通过药水点痣,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因为所用药物具有腐蚀性,操作不当的话很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留下疤痕。所以,建议您祛痣最好是去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后,再决定是否祛除,或者采取何种方式祛除。 那么作为医生,我们都怎么做呢 一般来讲,我们更建议手术切除,这样能减少对痣的不良刺激,彻底祛除色素痣。特别是对于有癌变风险的痣,不仅可以完整切除,也不易复发和留疤,还能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此外,术后还可以将切除的色素痣送去做病例检查,确定是否为恶性。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激光祛痣 这种手段比较适用比较小、没有癌变风险的痣,激光点痣操作方便,适合不适合手术切除都黑痣。 四祛痣后的注意事项 无论是手术还是激光,治疗后的伤口护理非常重要 1、祛痣后,注意不要碰水,避免出现伤口感染,减缓伤口的愈合速度。 2、不要经常用手碰触治疗区域,伤口结痂后不要自己用手抠,等它自然掉落。 3、尽量避免长时间照射阳光,注意防晒,以免导致色素沉着。 4、注意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正常愈合。 所以,有了黑痣不必紧张,找到正规机构,很容易可以解决。选对方法做好护理,一定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宋宝骥 2021-08-20阅读量7803

守卫生命雷区勇攀医学高峰&m...

病请描述: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仪器”,结构复杂、分区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大脑又被称为“生命雷区”,在这个危险的区域“动刀”无疑是在刀尖上起舞。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每天面对的正是生命中枢和最细微的神经,他们的手术,犹如行走在悬崖峭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众多神经外科医生中,有这样一名特殊的医务工作者,他整天忙忙碌碌,往返于门诊、病房、手术室之间,身着素净的白大褂,一副高大威猛的形象,说话时透露着儒雅平和,脸上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让人印象深刻。他凭借高超的技艺,在悬崖峭壁上翩翩起舞。从医25年,他紧握手术刀,为颅脑神经疾病的患者冲锋陷阵,挽救了无数生命,他就是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执行院长贾栋教授。值此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医者,一起倾听他背后的传奇故事!与神经外科“一见钟情”1987年,传承表哥的学习精神,来自遥远的祖国边陲黑龙江省的贾院长毫不犹豫的报考了第四军医大学。在校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医学理论,认真系统地去学习解剖、钻研手术技术,并常常反复研究揣摩,不时请教老师并经常和同学讨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难点和疑点。直到大学毕业时,贾院长被分到唐都医院的病理科,当时的他呆不住,觉得天天看显微镜的生活太闲。1996年,考研的时候他果断报考了神经外科,成为全国知名神经外科专家高国栋教授的开门弟子,走上了一条立志为神经外科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的道路,怀抱梦想的他开始了漫漫求索而精彩纷呈的从医生涯。“从事神经外科后,我一直比较热衷于这个科室,因为在所有的外科当中,神经外科和心外科是难度最高的两个外科,要求医者技艺高超,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如果我们在术中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患者大出血,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或者留下后遗症。所以,我对神经外科的感情可谓是一见钟情。”在老师高国栋教授的言传身教下,贾院长历经十几年的学习积累,青春的沉淀,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他用汗水赋予自身养分,茁壮成长,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佼佼者。“一对一带教”打造高精尖团队不同的人生起点,会带来不同的人生高度。今年年初,贾院长完成了在唐都医院的医疗生涯,开启了西安大兴医院的新征程,成为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的领头雁。在他还未任职之前,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疗基础非常薄弱,可谓“头重脚轻”。但是,自他任职以来,凡事亲力亲为,耐心、认真地带教,在他的带领下,一批高精尖团队脱颖而出。“神经外科讲究的是一个整体技术水平,而不是个别医生技术有多高超。一台成功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多名医生团队合作的结果,因为手术时间过长,往往需要多名医生接连上手,分工合作完成,在此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在管理方面,贾院长实行“一对一”带教模式,系统培训,要求团队中的每一位医生都要将病历书写、体格检查、术后检查、术后处理、术中注意事项等逐渐的强化。“我要求在我做手术过程中,主管医生和他的二线医生必须上手术台,每次我做完手术以后,要将所有的解剖结构向一线二线医生交代清楚,证明我们的手术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还要对一线医生要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作为老师,贾院长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遵循“放手不放眼”的原则,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另一方面,在手术当中要做到精心的指教。只有夯实基础,根基稳固才能长远发展!“在我看来,神经外科神秘而高深,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一个科室,它让年轻人产生了奋斗的动力。但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之路艰难且漫长,完美的手术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一个神经外科医生从毕业后进入神外开始,到能做一些简单、常规手术,需要十五年的时间。十五年以后,在上级医生指导下才开始独立的手术工作。所以,我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对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提出几点希望: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神经外科的医生相比于其他领域的医生成长的时间更长,这就意味着需要静下心来不断地历练自身。第二,要善于学习。国际神经外科初创至今,从大体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再到如今快速地向微创神经外科迈进,历经100多年沧桑岁月,可谓是飞速发,这就要求神经外科的医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滞不前。第三,要尊师重教。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要靠大量病例的积累总结,资深医生的经验肯定年轻医生的经验要丰富,所以,老同志身上有很多经验需要年轻医生学习。第四,要把控多学科。神经外科现如今的发展跟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性,如内分泌科、放疗科、眼科、耳鼻喉科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将目光放长远,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掌控。作为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如果能将以上几点做好,相信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游刃有余练就“头等功夫”作为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的领航人,贾院长责无旁贷挑起神外大梁。在25年的神外一线生涯中,他的手术刀行走在脑神经和血管之间,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将一次次不可能变为可能。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一万两千余例患者被他从死亡线拉回。每一次手术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细心”,这也是一位医者对生命、对手术该有态度。在神经外科,一台手术平均需要五个小时,而贾院长曾创下一天12台手术的最高纪录,整整一天连轴转,这就要求医生体力强,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操作精细、娴熟,最重要的是对手术的解剖结构要了然于胸,该快时要动于脱兔,该慢时要稳如泰山。贾院长不仅成功做到了,而且坚持了二十五年。“在所有的外科手术中,神经外科对手术精细度要求是最高的。由于神经外科的病人多是颅脑损伤、脑血管病,来得急,不定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随时都有可能来,大部分疾病都很凶险,病情变化迅猛,对我们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手术一旦出现问题,即使设法补救,患者都是非死即残的后果。所以,每台手术我都要做到从始至终地高度关注。”谈起25年来坚守神经外科的感受时,贾院长语重心长的说道。在西安大兴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贾院长更像是一个战士,随时都处在待命状态,等待一声令下奔赴战场。钢铁般的锻造,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更是把“头等功夫”练就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毫厘之间架起“生命之桥”其实,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大多数情况下能做到只有“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从1996年现在,我单独将近做了12000多台手术,这些手术当中有喜悦,也有失落,而让他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高难度的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和一名脑积水患儿的手术。”“颈静脉球体瘤”是一种血管瘤样肿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由于其位置特殊、血供丰富,瘤体逐渐增大时可侵犯周围结构,表现出恶性的潜能。颈静脉孔区为侧颅底解剖最复杂的区域,该区域手术极其复杂,难度系数大,手术风险高,涉及学科广泛,稍不注意即可危及生命,因此也被称为“手术禁区”。做手术至今,贾院长曾成功挑战过3例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预后情况良好。当他回想起记忆最深的那次手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十多年前,那时的医疗技术并不发达,贾院长接收了一名脑积水患儿,当时患儿病情十分凶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贾院长精心救治,但效果一直都不太理想,患儿母亲也辗转多地治疗依旧无果,那个鲜活的生命最终还是凋零了。医者仁心,回忆起那段经历,贾院长声音颤抖:“如果当时我们可以再努力想想办法,也许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我没能救活那个孩子,我很遗憾,但是我尽力了。生命之重,重于泰山!”大脑是人体中功能最为复杂而精细的器官,任何脑部疾病如处置稍有偏差都可能给患者留下终生残疾或危及生命。贾院长为一个脑肿瘤患者做手术,明确了病因,分析了肿瘤的位置,但由于肿瘤比较大,位于重要的功能区,周围血管神经复杂。生死一线,贾院长给患者施行了创伤小、恢复快的经鼻蝶微创手术,借助神经内镜技术,通过鼻腔天然的通道,直接抵达肿瘤部位,从而做到全切肿瘤,一朝解除了患者的病痛。还有一位56岁的面肌痉挛患者,在五年漫长的时光中患者都没有办法绽放自己的笑容,慕名找到贾院长,贾院长为她实施全麻下右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凭借娴熟的显微手法,在密集的神经血管之间游走,将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剥离,并精准将Teflon棉垫在面神经与血管之间,手术非常顺利,患者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些只是贾院长从事多年手术中的一个缩影,还有一些更为凶险的手术,都在他一次又一次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精湛的手术技艺中化险为夷。“对于难度大的手术,我们一定要在术前仔细的规划,术中精心的操作,术后严密的护理。手术过程中我们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术前我们必须和患者家属进行深切的沟通,手术怎么做,要面临的风险等,取得家属的绝对支持,做到让患者安心和放心。”多年来,贾院长也一直恪守着这样治疗救人的原则,始终不忘初心,践行着神圣的医者使命。写在最后:天赋、学识、汗水,诸多荣誉加身的贾院长说,“要用诚心、爱心、关心去对待每一位病人,尽最大的努力让患者感到满意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希望,未来在我的引领一下将大兴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打造成一流的学科。”同时,他自己也正在向着自己奋斗的崇高医学目标继续开拓、奋勇前进……名医之窗荣誉经历:贾栋,副教授,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大兴医院脑科医院执行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原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国内神经外科顶尖专家。陕西省卫生技术高层次人才——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美国华盛顿大学脊柱脊髓治疗中心、匹兹堡大学颅底内镜中心访问学者,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内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内镜学组陕西学组副组长。专业擅长:长期从事脑肿瘤、脊柱脊髓疾病的教学、神经介入治疗、颅脑外伤、医疗、科研工作。目前完成手术12000余例,在全国神经外科个人手术量居于前十,是内镜神经外科、脊柱神经外科全国早期践行者及推广者。擅长颅内肿瘤、颅底肿瘤、脑血管病、脊髓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擅长神经内窥镜微创治疗,经鼻蝶切除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以及脑积水、脑室肿瘤,手术技术娴熟,操作规范,损伤小,体现了现代微创神经外科的先进理念。对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及痉挛舌咽神经痛)手术治疗均达到国际同等及国内先进水平。对脑肿瘤和脊柱、脊髓疾病、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贾栋 2021-08-19阅读量8449

陈医生,我是“瘢...

病请描述:在临床工作中,这是我最常听到的问题之一~大多出于对手术效果的考虑,毕竟,如果切口变成一道丑丑的疤,再完美的手术也很难让患者满意,那么,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个话题,“瘢痕体质”有救么?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您要先听哪个?还是先来坏消息吧~——没救~但好消息是——您真的知道什么是“瘢痕体质”吗?在我门诊碰到的无数患者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认为自己“很容易长疤”、不少患者认为自己是“瘢痕体质”;但我发现,大多数人对瘢痕的认识是错误的,所以,在谈论“有救没救”前,我们先来真正认识一下“瘢痕体质”。先来说几个常见的认知误区误区一:之前受伤/手术,疤痕很大很难看,我是“瘢痕体质”——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最普通的瘢痕,当然,瘢痕最终的外观与伤口类型、缝合方式、切口位置、张力大小、有无感染及术后护理有关系,所以瘢痕才会如此多种多样,但是,总得来说,上面这些患者,都不是“瘢痕体质”,他们身上的其他伤口/切口经过精心处理大多都能恢复得不错。如上面的图一患者(术后半年第一次复诊/未经过后续激光治疗):  同时我也想纠正大家一个观念——门诊时,总有外伤患者很担心的问我:陈医生,伤口这么深,会留疤吗?      我只能很无奈地说:   100%会留,任何贯穿皮肤全层的伤口,瘢痕绝对无法避免,但是——瘢痕最终的外观和许多因素有关,目前我也无法预测它最终   的样子,不过我能给你目前最合适的处理,尽量让它“不难看”(非本文重点不再赘述,下篇科普文继续和大家分享)  误区二:疤痕凸起、很红,很长时间都不消就是“瘢痕体质”  就像下面这样:这些患者也算不上“瘢痕体质”,只能算是“增生性瘢痕”(但是图3有瘢痕疙瘩的潜在可能);其实任何瘢痕都存在一个“周期”,从伤口-新生瘢痕-增生期-成熟期-稳定期,整个过程可能长达1年-数年,增生期间瘢痕可能会充血、瘙痒、疼痛,幸运的是大多数患者的瘢痕增生期仅半年至一年,此后瘢痕就会渐渐淡化萎缩;但部分患者因为天生体质、伤口感染、炎症、搔抓破损、瘢痕部位张力大、食物刺激等原因导致增生期过长、增生严重,我们称为“增生性瘢痕”,需要更积极的护理;此外,这类患者其他部位的外伤、手术,经过适当的处理,也可以尽量避免这类瘢痕的出现,需要谨慎但不用过于紧张。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瘢痕体质”?同样,先看图:    看完这些,我想大家对“瘢痕体质”应该有了比较感性的了解;其实“瘢痕体质”并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医学概念,所以我一直都加了双引号,上面这些案例都属于“瘢痕疙瘩”,是最接近“瘢痕体质”定义的疾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高于皮肤表面、质硬、色红、伴随瘙痒/疼痛、向周围正常组织侵袭、有类似良性肿瘤的无限生长趋势!很不幸,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身上的任何小伤口都有可能触发“瘢痕疙瘩”的开关,特别是耳垂、胸背部、下颌区、肩部等,一个毛囊炎甚至一个毒蚊子包都可能长成一个大大的“瘤”,我们接诊过最严重的患者胸部、下颌区有数十个“瘢痕疙瘩”,严重的地方连接成片形成厚厚的铠甲!(图太重口,怕掉粉就不放图了,请自行想象)那么,这些患者该怎么办?我把通用的处理意见整合在这里:1. 一定要避免伤口的搔抓、感染,每一次刺激都会加速它的生长恶化,不断的感染刺激甚至会诱发瘢痕癌;2. 对于多数案例(面积较小),瘢痕注射治疗为首选方案(有效成分为糖皮质激素、五氟脲嘧啶),请至有用药经验的医院注射;此方案较为经济(单次治疗1-几百块),能够有效减容(降低厚度)、控制瘙痒/疼痛症状,1次/4周坚持治疗,多数患者能够在1-2年内(后续仍需间歇打针控制)将瘢痕减容至与周围皮肤平齐,瘙痒症状显著减轻;3. 对于面积巨大、厚度极高的案例,部分光纤激光能达到迅速减容的目的;4. 对于瘢痕疙瘩影响外观的案例,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单纯切除!!!复发率极高目测至少有90%!我见过太多因为二次切除复发导致更大面积瘢痕疙瘩的案例(因为瘢痕疙瘩在患者数量上属于罕见病,医学分支极细,并非所有医生都了解这个疾病);5. 出于美容需求/不愿常年打针/面积太大打针效果差/搏一劳永逸解决的可能等原因,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接受瘢痕综合治疗,整个过程包含手术切除-严密减张缝合-皮肤浅层放射治疗(为期1周)-表面减张(半年以上)-外用抗瘢痕药物(硅酮凝胶,如芭克等)、局部加压-若复发及早开始注射治疗,代价较高,但是复发率较低(控制在30%以下,且多为部分复发,详见下图),外观好,有可能(注意)根治。6. 忌口上,没有非常充足的科学实验证据,但就我们的临床经验来说,尽量避免辣、酒刺激;7. 有瘢痕疙瘩病史的患者,需要更加慎重考虑是否接受有创检查、治疗,因为背部也是高风险区,接受脊椎麻醉的针道也常出现瘢痕疙瘩(但这类医学介入通常无法避免,但是一旦出现增生,一定要及早就医,瘢痕越大治疗难度越高!)最后来看一些治疗案例吧~   总之,看完这篇文章,您应该知道自己是不是“瘢痕体质”了,下次做瘢痕整形、美容手术时也可以适当打消      顾虑,将自己的瘢痕病史告诉您的医生,一起评估瘢痕风险,然后放心地变美吧~

陈伟 2021-07-29阅读量8208

脑膜瘤术后还会再长吗?如何有...

病请描述: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脑膜瘤是良性肿瘤,预后比较好,一般手术切除后如果能全切,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大部分情况下,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想法是没错的,但并非所有的脑膜瘤都是良性肿瘤,大约5%左右的脑膜瘤是恶性的。恶性的又分两种:第一种是恶性脑膜瘤,指一些脑膜瘤逐渐发生恶变,在原位反复复发,并可以颅外转移。第二种是脑膜肉瘤,来源于脑膜间质细胞,常常从硬脑膜或软脑膜长出,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分界不清,常有坏死、出血或囊性变。恶性脑膜瘤和脑膜肉瘤在临床表现上和一般的脑膜瘤相似,也是根据肿瘤生长的不同部位,会出现相应的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视力视野障碍等等。颅内高压症状,可有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可侵犯附近的颅骨,造成颅骨破坏。对于恶性脑膜瘤和脑膜肉瘤的治疗,最重要的治疗还是手术切除,尽量全切,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硬膜、颅骨及脑组织,术后再进行放疗。良性脑膜瘤手术后是否还有复发的可能?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脑膜瘤切除需要把周边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不再复发,但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良性肿瘤也会有复发的可能性,在手术后康复期间还是要注意按时的复查,进行术后巩固治疗以预防复发。脑膜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因其部位的重要性,对人体的危害都比较大。但是,良性脑膜瘤虽然有复发的可能,只要做好术后的巩固治疗完全可以防止其复发,同时一定要定时去医院进行定时复查。脑膜瘤术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哪些护理?1、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脂肪和腌制品。忌浓茶、咖啡、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免加重病情。2、伤口护理:拆线后,伤口愈合好,2-3周后可以洗头。但动作应轻柔,切记用手抠、挠。3、康复:适当休息1-3月后,可恢复一般体力劳动。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行动不便时需要有人陪伴,防止跌到。4、注意保暖,防止感冒。5、3-6月后门诊随访。需要提醒的是:如有头痛、恶心、呕吐、不明原因持续发热,肢体乏力,伤口渗血、渗液、发红及时就诊。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赵天智:神外四病区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医学博士长期从事颅底神经外科相关领域疾病诊疗工作,熟练掌握颅底解剖知识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坚持以微创理念诊治患者。擅长颅内各种复杂肿瘤(尤其是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如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颈静脉孔区肿瘤、海绵窦区肿瘤、海绵状血管瘤、脊索瘤、转移瘤等病变的微创切除,注重全切肿瘤的同时,保留患者正常神经功能。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神经外科1楼106诊室每周四上午,神经外科1楼107诊室

赵天智 2021-07-19阅读量8674

脖子上的小肉丁?你可别掉以轻...

病请描述:你是否发现脖子这几年长了好多小肉粒、小斑点,并且脖子和脸部的颜色不一样!小肉粒、小斑点不仅说明你身体出了问题,也会让你的美丽大打折扣!这些小肉丁,种类有很多。比较奇怪的是,来门诊就诊的患者,说的最多的,自己脖子上得了“丝状疣”或者“扁平疣”。我就纳闷了,据我的临床经验,长在脖子上的扁平疣很少,倒是颜色有点类似的“老年疣”比较常见。而很多人认为的“丝状疣”,还有一部分其实是“皮赘”。那么,为什么脖子上容易长小肉丁呢?脖子常年露在外面,容易受凉,寒则凝,病毒、细菌、真菌、毒素侵入人体后,容易堆积在脖子,所以出现了长小疙瘩、长痘、咽喉肿痛等现象。就像臭水沟的水,不流动,总会长点其他的东西。脖子上的淋巴是人体第一道防线。病毒、细菌侵犯的首要通道,就是呼吸道和口腔。受到感染的淋巴液回流时,第一站就是脖子,随后才迁延到腋下和腹股沟。因此,脖子上的淋巴结也是最容易肿大的部位。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看看,大家可以在家自我诊断一下。【1.软纤维瘤】软纤维瘤又叫皮赘,是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外表柔软,无传染性,大家一定要去用手摸,是“软”的,“软”是关键词。这个超级常见,中青年或者年龄更大的朋友,体型较肥胖的朋友,容易出现这个玩意。除了脖子,像腋窝、腹股沟这些皮肤比较薄嫩松弛的部位也容易出现。外表是皮肤颜色,软软光滑的突起,根部比较纤细,软纤维瘤你仔细看是带“蒂”的小型肿瘤,很多人喜欢拉扯自虐,但就是不掉下来。还有很多人喜欢“线扎大法”!图1:软纤维瘤这个病必须治疗吗?不一定,良性的。想不想治,自己决定!对于小的软纤维素瘤可以采用剪除等物理方法治疗,大的纤维素瘤则需通过手术去除。【2.丝状疣】丝状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俗称线瘊,一般喜欢侵袭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比较差。为了充分凸显其外观特征,小菌衣选用了一张颈部的典型照片,让大家映像更加深刻。图2:丝状疣第一眼感觉是“剑气扑鼻”,锐利无比,比皮赘有型,皮赘太软,没朝气。丝状疣呈细柱状,皮肤色或者棕色,远端有些粗糙。我给丝状疣的比喻是一把出鞘的“锈剑”!【3.脂溢性角化(老年疣)】脂角,我们皮肤科医生通常叫它SK,说是老年疣,但你年龄不一定老了,可能是你的心态老了!忽略前面这句话,小菌衣瞎掰的。老年疣,中年以后常见,年轻人也偶尔可以见到。图3:脂溢性角化这玩意要长就容易长多,多了以后很容易被误会成“扁平疣”,其实不是。脂溢性角化有很多种类型,像上面这种主要是“小丘疹”形状的,是半球形的褐色小丁丁。扁平疣呢,相对更扁平一些,好发于青年人,主要是面部和手背。这个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可以轻松分辨。治疗上可以局部外涂维生素类、硒化合物、谷胱甘肽等药物。也可以进行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铒激光,一般预后良好。不予治疗皮损缓慢进展,极少恶变。采用药物、激光等方法治疗多可取得满意疗效。【4.扁平疣】扁平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增生性的一种扁平状的小丘疹,主要分布在面部的两侧、颈部、手背还有前臂。它跟我们的丝状疣、寻常疣一样都是属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HPV感染引起的。对于扁平疣的处理推荐美浮特抗菌凝胶、尤立通等,操作简单,疣体脱落快,副作用小,也可以通过超脉冲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来祛除。图4:扁平疣扁平疣存在着一定的生长周期。早期的扁平疣是感染后一到两年开始形成这种孤立的丘疹,随着你的抵抗力减弱,就会有一种播散性的传播。我们要尽量的避免交叉使用毛巾、枕巾、被罩、床罩,过了两年以后甚至三到六年的时间,它可能就变成终期的扁平疣。提醒:扁平疣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传染他人,同时影响美观,此外,严重的扁平疣可导致癌变。尽量地要做好预防,注意早期观察,尽量地尽早地进行正规治疗。【5.毛囊炎或皮脂腺发炎】脖子上长小肉疙瘩并出现痒的现象,那么应该考虑是毛囊炎或皮脂腺发炎。图5:毛囊炎这时候就要注意避免辛辣食物,低脂饮食,试试勤用热水清洗,不要挤压,可多按揉颈部淋巴,局部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6.脂肪粒】另外一种脖子上长小肉疙瘩的现象可能是出现了脂肪粒。脂肪粒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是影响美观和形象。多见于年轻的女性,因为女性的肌肤老化快、新陈代谢慢、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比较容易生长脂肪粒。图6:脂肪粒脂肪粒实际上是美容上的一个俗称,从医学角度讲脂肪粒应该分为栗丘疹和汗管瘤两种。脂肪粒看上去是白色的小疙瘩,大约有针头大小,比白芝麻小一点,当皮肤存在微小伤口时,肌肤会自动修复,从而生成了一个白色的小囊肿。还有可能是肌肤正常排出的油脂小颗粒,由于表皮毛孔被过多的角质覆盖,致使油脂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堆积在肌肤表面,形成了白色的小颗粒。随着时间的推移,脂肪粒成熟以后会自然脱落,脂肪粒的消除方法视情况而定,如果脂肪粒数量较少,且已长得较饱满、突出,皮肤是非疤痕型的,可使用消毒过的缝衣针,轻轻挑破包裹在脂肪粒上的皮肤,用手指轻柔地将其挤出,再抹上一点红霉素软膏即可;如果数量较多,且较密集,可去皮肤科,经专业人士指导,使用专门的药品,消除脂肪粒;如果脂肪粒较多,难以用药物消除,可到皮肤科或者美容院,由专业人员进行挑除、治疗和护理。【结语】上面六种就是我们脖子上最常见的“小肉丁”的类型,还不赶紧对着镜子自己诊断一下?啊!还是诊断不出来?那请来门诊面诊咯。

庞艳华 2021-07-19阅读量1.3万

【术前须知】脑膜瘤患者术前评...

病请描述: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占第二位,也是神经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也就是说在脑内有蛛网膜颗粒的地方都可能会发生脑膜瘤。脑膜瘤按发病部位分大脑凸面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等等。脑膜瘤手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也非常重要。在术前要积极协助完善心、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脑膜瘤常规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CT的检查,常规备皮、备血,进行术前讨论,对手术中有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术后预后进行讨论,并向家属讲明,以取得家属的理解。脑膜瘤的诊断鉴别1.X线检查除高颅压表现外,可用:①肿瘤钙化,见于砂粒型。钙化较密集,可显示整个肿瘤块影。②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③板障静脉增粗和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棘孔可扩大。2.头部CT虽然MR在诊断脑膜瘤方面有取代CT之势,但是CT仍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显示脑膜瘤与邻近骨性结构的关系、钙化等。脑膜瘤CT的表现:(1)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晰。(2)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少数可不均匀和呈低密度,为伴瘤内囊变或坏死。(3)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4)瘤内钙化多均匀,但可不规则。(5)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6)半数患者在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提示瘤周水肿。3.MRI(1)以硬脑膜为其基底,此处也是肿瘤最大直径。(2)在T1加权像上约60%脑膜瘤为等信号,30%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且与瘤病理类型有关,如纤维型多为低信号,内皮型为高信号。(3)在T1和T2加权像上肿瘤和脑组织间有一低信号界面,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如此低信号界面消失,常提示蛛网膜界面被破坏。(4)T2加权像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瘤周水肿常见于额叶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以及脑膜内皮型、过渡型、接受软脑膜动脉供血的脑膜瘤。(5)脑膜尾征,肿瘤附着的硬膜和邻近硬膜可增强(CT也可有),反映该处硬脑膜的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4.血管造影血管造影脑膜瘤的特点:①瘤血管成熟,动脉期有增粗的小动脉,毛细血管肿瘤染色,静脉期有粗大静脉包绕肿瘤;②颈外动脉(如颞浅动脉、枕动脉、咽升动脉、脑膜中动脉、脑膜垂体干、小脑幕动脉等)增粗、血流速度加快(正常时颈内动脉循环时快过颈外动脉)。脑膜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1.形态学,即肿瘤的外形、部位以及其占位效应。2.肿瘤在CT的密度及MRI的信号强度,及其增强后的表现。3.其他发现,如颅骨受累、钙化,血管扩张受压,确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在颅底、鞍区和蝶骨嵴脑膜瘤,或与颅外沟通的脑膜瘤MRI的图像较CT清晰。另外在显示肿瘤与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方面MRI也优于CT。典型的脑膜瘤CT的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区。在MRI,T1加权像上60%肿瘤与灰质信号相同,30%为低于灰质的低信号。在TT2加权像上,50%为等信号或高信号,40%为中度高信号,也可能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多数边缘有一条低信号边,呈弧形或环形。经静脉增强后呈均匀状,明显强化。

赵天智 2021-07-14阅读量8206

血管瘤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是在...

病请描述:        血管瘤,一般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率较高,其实,在儿童时期也有很多的患者。        血管瘤主要是先天性的脉关节发育畸形,常见的是良性肿瘤,好发于颜面部及四肢皮肤。        当血管瘤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应该注意啦!        从刚开始的一个血管瘤变多个        有些血管瘤刚开始只是一个部位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也会出现血管瘤的症状,也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则是预示着血管瘤的加重。        血管瘤面积的变大、形状的改变        如果一些血管瘤的生长速度较快,在较短时间内血管瘤面积变大,血管瘤的体积发生改变,则应该引起注意,这也许是血管瘤加重的现象。        血管瘤和原来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海绵状血管瘤就相对偏于红色,或者偏暗红色或者深褐色,如果颜色变成了紫红色,则有可能往混合型血管瘤发展的趋势。        草莓状血管瘤正常为红色的斑点,如果出现发白的现象,则是提示血管瘤的加重。        血管瘤引起的患处疼痛、无力        有些血管瘤起初没有不适感,但是对于肝血管瘤患者,如果生长速度快,又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则会引起肝部区域的疼痛、不适感。        如果生长在四肢的血管瘤病情加重,严重者则会引起肌肉的萎缩等其他疾病。                很多的家长都选择在假期给孩子进行治疗,时间充裕,但是有些家长认为病情不严重,不进行治疗。        对于孩子的血管瘤治疗,尽量不要拖。        有些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如果不及时的治疗,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平时的玩耍,稍有不慎,还会造成血管瘤的破裂、出血等危险现象。        夏季的温度高,衣物穿着单薄,治疗的护理也比较方便。        夏季皮肤的新陈代谢比较好,对药物的吸收也比较好,有利于患处的愈合。        夏季的温度高,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正值孩子的假期来临,带着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切莫耽误了治疗时间,加重了病情。

邓娟 2021-07-04阅读量8442

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

病请描述:1. 前言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发病率虽位居第二,但死亡率仍 高居首位[1],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 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首次报告了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筛查可以显著降低高危人群肺癌的死亡率,与标准胸部X线检查相比,LDCT筛查可使肺癌病死率降低20%[2]。近年来,随着LDCT筛查项目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肺结节被发现。肺结节在我国检出率为20%-80%[3-6],LDCT筛查97%以上的肺部结节为良性病变,肺癌的检出率仅为0.7%-2.3%[2,4-8]。过高的检出率可能导致过度诊断、过度治疗、浪费医疗资源及增加受检者焦虑心理[9-13]。目前针对肺结节的筛查和处理指南主要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Fleischner学会、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CCP)、亚洲和中国[14,15]等指南,由于指南制定者的专业背景、所属国家或地域不同,至今未达成统一的共识。无论何种指南存在何种差异,最终对于肺结节处理原则是一致的:随访观察和外科手术切除。外科手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的普遍应用,使得早期肺癌的治疗疗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了一定的改善[16-19],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肺部结节常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或早期肺癌的征象,而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或groundglass opacity,GGO)样肺癌具有“惰性”发展和极少有远 处转移等特点,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 100%[20-27],因此这类肺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早期肺癌,应该是肺癌中的特殊亚型。此类病变过早地应用VATS 切除存在一定的问题:①肺结节尤其浸润前病变,过早的手术介入,会导致过早的器官损伤和肺功能损失,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且早期手术与随访择期手术相比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总体生存期;②多发肺结节目前仍无明确的手术方式选择标准,也无剩余结节的后续处理原则;③术前肺结节的诊断是依赖影像学判断,无病理支持,对术前判断有风险的肺结节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可能证实为良性病变,使患者经历了不必要的手术和术后并发症[28-30];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在75岁以上,这些患者往往无法选择手术治疗。另外,随访也存在问题:每次间隔多久随访?何时终结随访?对于受检者每一 次复查都可能带来心理恐慌,甚至严重地影响受检者的生 活质量[31],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的X射线暴露。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需要拓展处理肺结节的新方法。 局部热消融术作为一种精准的微创技术已经应用于 早期肺癌的治疗,每年的治疗例数迅速增加[32-41],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适应人群广等特点。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42-49],为了推动热消融技术在肺结节治疗中的 合理运用,本着安全、有效、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 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定了《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以期为热消融治疗肺结节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提供参考。2.肺结节的概念和分类2.1  概念由于不同病因造成的肺泡内含气量减少、细胞数量增多、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和终末气囊内部分充血水肿,这种病理变化在肺部影像学上常表现 为:局灶性、边界清楚或模糊、直径(或最大径)≤30 mm、 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可为单发或多发,不伴有肺不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2.2  分类2.2.1  按病变性质①良性:良性肿瘤、各种感染性疾 病、风湿类疾病、先天性疾病、肺出血等;②恶性:肺癌 (浸润前病变、浸润性癌)、淋巴瘤、肉瘤、肺转移瘤等。2.2.2  按密度可分为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①实性肺结节(solid nodule):CT肺窗观察,肺内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增高病变,可掩盖其内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纵隔 窗图像显示为软组织密度;②亚实性肺结节(subsolid nodule)[28,53,56,57]:CT肺窗观察,肺内圆形或类圆形的高 密度病变,不掩盖其内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纵隔窗图像不显示,类似为磨玻璃样,因此称为GGN或GGO。亚实性肺结节又分为:纯GGN(pure GGN, pGGN)和磨玻璃密度中带有实性密度成分的混合性GGN(mixed GGN, mGGN),后者也称部分实性结节(partial solid nodule, PSN)。在亚实性肺结节中如果是潜在恶性或恶性其病 理类型为肺腺癌相关的组织亚型[53,58-62],可涉及从肺泡上皮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到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到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lung adenocarcinoma, MIA),再到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 IAC)等多个腺癌演进阶段。本共识主要述及亚实性肺结节即GGN。2.2.3  按大小①微小结节:直径<5 mm(体积<100 mm3);②小结节:直径5 mm-10 mm(体积100 mm3-400 mm3);③结 节:直径11 mm-30 mm(体积>400 mm3)。2.2.4  按数量①单发:单个病灶;②多发:2个及以上的病灶。2.2.5  按危险因素[2,3,14,15]①高危因素结节:年龄≥50岁且具有下列一种危险因素者:①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②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③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 病史者;④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⑤低危因素结节:不具备上述危险因素者。近年来发现了许多年龄40岁-50岁、不吸烟、无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不合并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弥漫性肺纤维化的女性表现为GGN样的肺癌患者[3-5,66-68]。其原因并不清楚,可能是与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了女性肺腺癌的发生有关[69],也不排除部分中国非吸烟女性有长期被动吸烟史(香烟、烹饪 烟雾)这一潜在影响因素[70]。按照结节大小和密度分类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也是 本共识的主要分类方法。3. CT影像学评估3.1  CT检查参数及测量3.1.1  扫描参数[14,71-74]CT是诊断肺部GGN的首选方法, 强调薄层低剂量高分辨率CT扫描、靶扫描或靶重建,不需要注射对比剂。CT扫描探测器≥16排,扫描准直层厚:①建议1 mm薄层重建。如扫描层厚>1 mm,重建间隔选择准直层厚的50%-80%。重建图像矩阵512&times;512(最好选择 1,024&times;1,024);②总辐射暴露剂量为1.0 mSv,120 kV,mAs ≤40;③窗宽窗位:推荐肺窗窗位为-700 HU-600 HU,窗宽为1,500 HU-1,600 HU。纵隔窗窗位为30 HU-70 HU,窗宽为350 HU-400 HU;④扫描范围:深吸气末扫描,从肺尖到肋膈角,扫描采样时间≤10 s。CT筛选推荐低剂量扫描,在发现GGN后,推荐应用常规剂量进行靶扫描,以更精准 地评估肺部GGN的结构。3.1.2  测量及观察[75,76]有关肺部GGN的大小、体积、密度、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增长等情况的测量及观察,是制定肺部GGN处理策略的最关键技术指标。本共识基于实用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有一定循证医学证据等原则达成如下共识:①测量单位:所有尺寸参数应精确至mm或mm3;②结节大小:肺窗下横截面最大长径;③结节体积:根据对结节的分割结果和结节所包含体素的数量计算结节体积;④结节实性成分测量:采用肺窗和纵隔窗相结合的方法,以肺窗测量为主(测量最大横截面长径)[77-79];⑤实性成分与肿瘤比率(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 CTR)计算:肺窗下结节的横截面实性成分最大长径与结节最大长径之比;⑥密度、形态、边缘、内部结构:采用肺窗和纵隔窗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可以在不同轴位上观察,必要时三维重建;⑦体积倍增时间(volume-doubling time, VDT):VDT是判断GGN良恶性的重要参数之一[80-82],一般良性病变≥800 d,浸润前或微浸润病变为400 d-600 d, 浸润性病变<400 d,传统意义上肺癌为100 d-300 d;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83,84]:鉴于目前AI软件之间差异较大,如果在同一个医疗机构、用同型号CT扫描、同一种处理软件包,并且持续在该医疗机构长期随访复查,AI结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2 CT影像学评估目前临床影像学上尚无评判GGN良恶 性的统一标准,临床上常根据肺部GGN的影像学特征如大小、形态、边缘、瘤-肺界面、内部结构特征、位置及随访的动态变化来预测,其中以结节大小、内部结构特征(特别 是实性成分)和随访的动态变化最为重要[79,85,86]。3.2.1  GGN大小①微小结节:直径<5 mm(体积<100 mm3), 95%-99%为良性病变;②小结节:直径5 mm-10 mm(体积100 mm3-400 mm3),80%-85%为良性病变或浸润前病变;③结节:直径11 mm-30 mm(体积>400 mm3),如果经过3 个月-4个月观察随访,不消失或不缩小并持续存在的GGN, 60%-80%为浸润前病变或浸润性病变[63,82,87-91]。3.2.2  形态大多数恶性GGN的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靠近叶间裂或大血管旁的恶性GGN出现不规则形态的比例较高。3.2.3  边缘[92-94]如果GGN呈分叶状(以浅分叶多见),或有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常提示恶性的可能。炎性GGN边缘多模糊甚至有渗出样改变,良性非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整齐光滑。如果GGN边缘有尖角或纤维条索或周围出现纤维条索、胸膜增厚等征象则常提示结节为良性。3.2.4  内部结构特征①CT值[95-101]:目前认为当CT值>-450 HU 在病理上通常是浸润性病变,但是由于GGN的面积较小,测量数值重复性较差,临床应用价值尚不能肯定;② CTR:mGGN中的实性成分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如果mGGN≥15 mm、CTR≥25%时在病理上通常是浸润性病变。CTR的增加或GGN整体增加或两者同步增加都预示着与浸润性肺癌的风险高度相关[79,102-10 4];③结节其他征象: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在结节内扭曲或扩张等征象均提示GGN倾向于浸润性腺癌[105-107]。3.3  随访的动态变化发现GGN后随访是必须采取的措 施。40%-50%的GGN在随访3个月-4个月后消失,这些消失 的GGN多考虑是炎症[55,108-110]。将随访3个月-4个月后消失的称为暂时性GGN,反之称为持续性GGN。持续性GGN有潜在恶性的可能,这种潜在恶性的GGN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才可能演变成为恶性。因此发现GGN要采用“观察-等待”(watchful-waiting)的方法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 观察其动态变化,以便确定GGN的性质[111-114]。pGGN和 mGGN随访策略有所不同,但是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如下情 况多考虑为恶性:①病灶最大径或体积增大,VDT符合肿瘤生长规律;②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③病灶稳定,但实性成分增加;④出现其他恶性征象: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及血管在 结节内扭曲或扩张等征象。随访过程中GGN发生增大和实性成分变化是核心指标,可参考图1进行随访和处理。3.4  多发GGN多发GGN是指肺内存在两个或以上最大径均≤30 mm的GGN,占肺部GGN的40% -50%。多发GGN有同侧肺同肺叶内多发、同侧肺不同肺叶内多发、双侧肺不同肺叶内单发或多发等多种类型。多发GGN主 要病理类型为肺腺癌相关的组织亚型,涵盖了从AAH到AIS再到MIA最后到IAC等多个腺癌发展状态,甚至还可出现良恶性共存的情况[58, 63,115 -119]。由于多发GGN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处理手段仍未达成统一的共识[65,120 -122]。目前研究认为多发GGN每个病灶是“独立的个体”而非转移病灶[63-65,123-125],对于多发GGN的处理应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则,即先处理主病灶,再处理次病灶[31]。主病灶依据最大病灶来确定,但有时也用高度怀疑恶性的病灶来确定。多发GGN的预后取决于主病灶大小和实性成分,次要或残留病灶是否生长或是否有新发病灶一般不影响预后[65,124,126-128]。4.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功能显像是进一步协助区分GGN良恶性的重要方法 之一,但是PET-CT对GGN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129-134]。① pGGN:无论大小均不推荐PET-CT检查;②长径≤10 mm、实性 成分<5 mm的mGGN,不推荐PET-CT;③长径11 mm-15 mm、实 性成分≥5 mm的mGGN,推荐PET-CT进行定性 ,但存在较高 的假阴性;④长径>15 mm、实性成分≥5 mm的mGGN,定性困 难时推荐PET-CT,阳性率较高;⑤伴有肺内其他实性结节,或 者有肺外恶性肿瘤病史的GGN患者,推荐行PET-CT检查;⑥ PET-CT还可为选择穿刺活检部位提供重要依据。5. 生物标志物病理穿刺活检是明确GGN性质和决定治疗方式重要手段,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技术(percutaneous thoracic needle biopsy, PTNB)和经支气管镜活检是最常用的两种非手术活检技术。5.1 PTNB5.1.1 PTNB适应证[135-144] 在CT引导下进行,参照图1。pGGN:①最大径< 8 mm不主张活检;②最大径 8 mm-14 mm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增大或出现实性成分;③最大径≥15 mm或在随访过程中增大或出现实性成分。mGGN:①最大径<8 mm,实性部分<5 mm或CTR<25% 不主张活检;②最大径8 mm-10 mm,实性部分<5 mm或 CTR<25%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③最大径>10 mm(实性部分<5 mm或CTR<25%)在随访过程中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④最大径>10 mm(实性部分≥5 mm 或CTR ≥25%)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多;⑤ 最大径>10 mm(实性部分≥5 mm或CTR ≥25%),PET-CT检查高度怀疑恶性。 5.1.2 PTNB禁忌证 PTNB除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外 绝对禁忌证很少[135,137]。相对禁忌证:①严重恶病质、严重 心肺功能不全;②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纤 维化;③严重肺动脉高压;④机械通气(呼吸机)患者;⑤ 发作期精神病患者。 5.1. 3 PTNB诊断准确率[145 -148] ①直径≤8 mm的肺结节 准确率70%-75%;②直径9 mm-10 mm的肺结节诊断准确率为80%-85%;③直径11 mm-20 mm的肺结节诊断准确率为85%-95%;④PTNB与手术后腺癌各亚型符合率约55%-60%[144,149]。 5.1.4 PTNB辅助技术 ①消融后活检[150-156]:PTNB术中出现肺实质出血是影响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微波消融或射频消融可以凝固肺内2 mm左右的小血管,消融后再取活检能减少肺实质出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具体技术操作参考有关文献[150-154];②3D模板技术[157,158]:PTNB尤其是针对下叶GGN的活检存在一定难度,应用3D打印共面坐标模板联合固定针技术可以使GGN相对固定而减小呼吸运动对活检的影响,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5.2 气管镜检查 传统技术包括气管镜直视下刷检、活检或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对GGN的诊断价值不大。其他新发展的技术包括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肺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LB)、虚 拟导航气管镜(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 VBN)、 电磁导航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NB)。采用可活检的超细气管镜,在其引导下超细气管镜可进入到第5-8级支气管用于GGN的活检[159-161]。 6. 局部热消融技术及影像引导方式 6.1 局部热消融技术肿瘤热消融是针对某一脏器中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肿瘤病灶,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直接导致病灶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或凝固性坏死的一种治疗技术。目前用于GGN治疗的主要包括射频 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WA)和冷冻消融(cryoablation)。6.1.1 RFA RFA是目前治疗实体瘤最广泛的消融技术,其 原理是将射频电极穿刺入肿瘤组织中,在375 kHz-500 kHz 的高频交变电流作用下,肿瘤组织内的离子相互磨擦、碰 撞而产生热生物学效应,局部温度可达60 o C-120 o C,当组 织被加热至60 oC以上时,可引起细胞凝固性坏死。RFA消 融体积取决于局部射频消融产生的热量传导与循环血液 及细胞外液间的热对流,易受组织特性的影响[32,33,162] 。 6.1.2 MWA MWA一般采用915 MHz或2,450 MHz两种频 率。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蛋白质分子等极性分子产生极高速振动,造成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60 oC-150 oC的高温,从 而导致细胞凝固性坏死。由于辐射器将微波能集中在一定 范围内,故而能有效地辐射到所需靶区,微波热辐射在肺 内有更高的对流性和更低的热沉降效应[32,33,162]。 6.1.3 冷冻消融 常用的冷冻消融技术包括氩-氦冷冻消融和液氮冷冻系统。氩-氦冷冻消是通过焦耳-汤姆逊(JouleThomson)效应,高压氩气可以使靶组织冷却至-140 oC, 氦气可使靶组织从-140 oC迅速上升至20 oC-40 oC。液氮 冷冻消融可以使靶组织冷却至-196 oC,用无水乙醇升温 至80 oC,通过这种温度梯度的变化可以导致[32,33,162]:①靶组织蛋白质变性;②细胞内外渗透压改变和“结冰”效应造 成细胞裂解;③微血管栓塞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等。用CT或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观察到的“冰球”可以直接将消融区域与肿瘤边界进行区分,可以测 定冷冻损伤的边界。 上述3种技术目前在治疗GGN方面均有应用[43-47,163,164] , 但是由于肺脏和GGN具有相对特殊的组织结构,MWA热 辐射在肺内有更高的对流性和更低的热沉降效应,因此 MWA对于治疗GGN具有一定的优势[41,46,47]。  6.2 影像引导技术由于GGN影像学上的特殊性,CT是 GGN消融治疗最常用的影像引导技术。穿刺时建议CT 扫描层厚2.0 mm-2.5 mm,在肺窗下或合适的窗宽和窗位操作。 7. 热消融治疗肺GGN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肺癌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肺门、纵隔淋巴 结转移和远处转移。GGN样腺癌是肺腺癌的特殊亚型,主要是局部缓慢生长,而且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在AAH、AIS和MIA阶段几乎不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即便是IAC阶段,如果最大径≤30 mm、CTR≤50%也极少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0-27]。因此,热消融作为局部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完全可以通过热生物学效应治疗GGN,并且能够实现治愈性消融。治愈性消融是指通过热消融治疗,使局部肿瘤组织完全坏死,有可能达到治愈效果[32,165,166]。7.1 适应证 7.1.1 周围型GGN患者 ①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②拒绝行手术切除;③外科切除后又新出现的病 灶或遗留病灶,患者无法耐受再次手术或拒绝再次手术;④多发GGN(先消融主病灶,其他病灶根据发展情况考虑再次消融);⑤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胸膜粘连或胸膜腔闭锁;⑥单肺(各种原因导致一侧肺缺如);⑦重度焦虑,经 心理或药物治疗无法缓解。上述患者需经活检病理证实为 AAH、AIS和MIA,对于周围型GGN样IAC患者要排除远处转移。 7.1.2 临床上常遇到几种既拒绝活检又拒绝手术的特殊患者 ①有高危因素,影像学上有恶性征象(如病灶≥15 mm、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动态观察GGN增大、出现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加等);②虽然没有高危因素,但是影像学上有恶性征象(如病灶>15 mm、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动态观察GGN增大、出现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加等);③发现GGN后极度紧张和焦虑,经心理或药物治疗无法缓解[10, 31,167-169]。对于上述3种患者建议:首先多学科会诊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共同讨论做出初步诊疗 意见,在MDT的基础上与患者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制定最终诊疗意见[170-173]。如果SDM意见是:“可不取病理直接消融或消融与活检同步进行”,那么医疗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等)最终可按照SDM意见执行。SDM[174,175]是指在进行医疗和护理决策时,医务人员 首先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等)各种诊疗措施 的利弊、潜在的益处和风险,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等) 通过权衡这些利弊,与医务人员充分沟通,最后共同做出决策。SDM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7.2 禁忌证 7.2.1 绝对禁忌证 ①血小板<50&times;109 /L;②有严重出血倾向、 短期内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18 s,凝血酶原活动度<40%);③严重的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④抗 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在消融前停用未超过5 d-7 d, 贝伐珠单抗末次使用间隔未超过1个月。 7.2.2 相对禁忌证 ①胸腔积液控制不佳者;②肝、肾、心、 肺、脑功能严重不全者;③严重贫血、脱水及营养代谢严重紊乱,无法在短期内纠正或改善者;④严重全身感染、高热(>38.5 oC)者;⑤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评分>3分者;⑥发作期精神病患者;⑦合并其他肿瘤并有广泛转移者,预期生存期<6个月;⑧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使用RFA时要在充分评估患者心功能的情况下,可考虑RFA手术期间停止起 搏器,手术后恢复起搏器。 8. 术前准备8.1 患者的评估及影像学检查 要通过认真复习病史、体格检查及近期的影像资料来评估患者的热消融适应证。适应证的选择建议MDT多学科(胸外科、肿瘤科、呼吸科、放射治疗科、介入医学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共同讨论做出决定,必要时进行SDM。胸部薄层CT(层厚≤1 mm,1 个月内,可以不用强化)为消融治疗前评估的关键影像学检查,通过CT观察GGN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位置及其与邻近重要脏器、血管、气管或支气管的关系。完善相关检查,如高度怀疑是肺部GGN处于Ia阶段可以在消融前行 PET-CT检查或全身其他检查排除或发现远处转移。 8.2 各项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项目应包括: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肿瘤标志物、血型、血清传染病学等检查,心电图、肺功能、心脏彩超(高 龄患者可选)等。 8.3 病理检查 在GGN消融前可行PTNB或行各种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明确诊断。 8.4 药品及监护设备准备 术前应准备麻醉、镇痛、镇咳、止血、扩血管、降压等药物,抢救药品及设备。  8.5 患者准备 ①患者及(或)家属(被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要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等)各种诊治方法潜在的获益和风险,积极鼓励参与SDM;②局部麻醉前 4 h禁食,全身麻醉前12 h禁食、前4 h禁水;③手术区必要时备皮、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口服镇咳剂和必要的镇静药物;④患者术前教育,主要是呼吸训练。 9. 麻醉与消毒根据患者的状况,可以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进行 消融手术[32]。穿刺点处用1%-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直至胸膜。对于术中不能配合、预计手术时间长、肿瘤贴近壁层胸膜可能引起较严重疼痛的患者,建议全身麻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10. 消融操作选择合适的消融技术后,CT是最常用和最准确的影像引导方式,操作过程是将热消融针在CT引导下通过皮肤直接精准地穿刺入靶组织中进行消融。消融的操作流程见图2。 10.1  术前治疗计划 术前治疗计划是保证消融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①确定病变区域(gross tumor region, GTR):指影像学能界定的病变区域,即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初步确定GTR;②选择合适躺卧位置及穿刺点的体表定位;③穿刺路径:指从穿刺点到达病灶的穿刺通道,此距离称为“靶皮距”;④初步制定消融参数。  10.2  穿刺临床靶区 麻醉后用消融针按照术前计划的 GTR,从体表定位点沿着穿刺路径逐层穿刺,分步进针,穿刺深度为术前计划的“靶皮距”,然后CT扫描观察(可通过三维重建影像确认)消融针是否到达预定的消融靶区。  10.3  消融靶组织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可采用多种模式进行靶组织消融治疗:①单次单点完成消融;②单次多点完成消融;③多针单次多点;④对于多发病灶多点单次(每次消融≤3个病灶)或多次多点(双肺病灶间隔15 d左右)完成消融。所使用的消融参数(温度、功率、时间、循环等) 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不同选择。  10.4  消融过程中监测 在消融过程中要监测消融针是否脱靶、是否需要调整消融针、是否达到了预定消融范围、是否有术中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热消融过程中,由于热消融对GGN周围肺组织的损伤,在GGN周围可出现不透明高密度区,称为消融后GGO,当GTR周围的GGO大于消融前GTR边界5 mm-10 mm时,消融针可以拔出。此时的靶组织定义为:消融后靶区(post-ablation target zone, PTZ)。消融过程需要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疼痛、咳嗽、咯血等情况,必要时应对症处理。  10.5  即刻疗效评价 ①初步评价操作技术的成功情况;② 观察消融边界建议:如果要达到完全消融,PTZ周围的消融后GGO至少要大于消融前GTR边界5 mm;③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  10.6  术后处理 术后建议监测生命体征,24 h-48 h后CT扫描:①观察消融范围;②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如无症状性气胸或胸腔积液)。 11. 随访及疗效评估 11.1 随访 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3个月后再复查胸部 CT,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完全消融以及并发症等。以后 每6个月复查胸部CT,主要观察局部病灶是否复发、是否 逐渐形成疤痕、肺内是否有新发病灶等。两年后改为年度 复查CT。  11.2 术后影像学特征及疗效评估 11.2.1 CT疗效评估 11.2 .1.1 影像学表现[32 ,176] 消融后由于消融区周围的出 血、水肿、渗出、炎性细胞的浸润,PTZ显著大于原病灶的 GTR,而这种影像学特征将持续3个月-4个月,因此传统的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 ECIST)不适合用于消融后局部疗效的评价,特 别是GGN。消融后CT扫描显示的变化规律为:消融后1个 月-3个月内病灶增大,3个月后病灶保持稳定或逐渐缩小。①早期改变(1周内):可分为3层:a.内层:病灶内可出现实 性或低密度泡影样改变;b.中间层:围绕着消融病灶周边 形成的消融后GGO,一般认为GGO应超出肺结节周边边 缘至少5 mm可达到肺GGN完全消融;c.外层:在GGO外有 一层密度稍高于GGO的反应带。这种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称 为:“帽徽(cockade)”征象或“煎蛋(fried egg)”征(此征象 在消融后24 h-48 h更加明显);②中期(1周-3个月内):消 融区可持续增大,消融后GGO消失,其周边可能出现环绕 清晰锐利的强化环,称为“蛋壳”(egg shell)征象;③后期(3 个月后):与基线(一般以消融后4周-6周时的CT表现为基 线)比PTZ在消融治疗3个月后病灶保持稳定,随后的CT 随访过程中病灶区域有几种不同的演变模式: 如消失、缩 小纤维化、空洞、结节、肺不张、增大(可能增生纤维化) 等。冷冻消融术后的影像学变化特征与射频和微波消融相 比有一定的差异,但可以参考上述变化过程。  11.2.1.2 局部疗效评估[32,162,176] 以消融后4周-6周时的病灶 为基线判断疗效。①完全消融(出现下列表现任何一项):病灶消失、完全形成空洞、病灶纤维化(可为疤痕)、实性 结节缩小或无变化或增大(但CT扫描无造影剂异常强化 征象)、肺不张(肺不张内的病灶CT扫描无造影剂异常强 化征象);②不完全消融(出现下列表现任何一项):a.在 形成空洞形成边缘、在病灶纤维化边缘仍有典型的GGN 影像学表现;b.病灶部分纤维化仍存有部分实性成分,且 实性部分CT扫描强化和(或)PET-CT肿瘤有代谢活性;c.实性结节,大小无变化或增大,且伴CT扫描造影剂有异 常强化征象和(或)PET-CT结节有异常代谢活性。  11.3 临床疗效评估 在判断局部疗效的基础上,定期随访 评价临床疗效[32,162]。①技术成功和安全性评价至少随访 6个月;②初步临床疗效评价至少随访1年;③中期临床疗 效评价至少随访3年-5年;④长期临床疗效评价至少随访 6年-10年。12. 并发症及处理肺结节消融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局部治疗手段,其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依据美国介入放射学会(Societ 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SIR)的标准[177]进行评估分级。按照发生时间分为即刻并发症(消融后<24 h)、围手术期 并发症(消融后24 h-30 d)及迟发并发症(消融后>30 d) (表1)。12.1 不良反应 12.1.1 疼痛 在局麻条件下消融,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邻近胸膜的疾病)。如果疼痛剧烈,可以加大阿片类止痛药物的用量,同时可以给予适量镇静剂。手术后疼痛一般为轻度疼痛,可持续数天,也有人持续1周-2周,很少出现中度以上的疼痛,可以用非甾体类药物止痛。  12.1.2 消融后综合征 约1/3的患者可能发生,是由于坏死物质的吸收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引起。主要症状为低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3 d-5 d。这种情况对症处理即可,必要时除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外,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12.1.3 咳嗽 消融术中出现咳嗽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剧烈的咳嗽可导致或加重气胸或皮下气肿,有时可使消融针移位。轻度的咳嗽不影响消融手术,剧烈咳嗽要停止消融手术或间断消融。引起咳嗽的原因可能与消融时局部温度增高刺激肺泡、支气管内膜或胸膜所致,术后咳嗽是肺结节组织坏死及其周围肺组织热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术前1 h口服可待因可减轻咳嗽反应。术后咳嗽可适当给予止咳化痰药以及必要的抗生素。  12.1.4 胸膜反应 消融过程中刺激了支配壁层胸膜的迷走神经,兴奋的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减慢,甚至心跳停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暂停消融,要充分局部麻醉,并适当应用阿托品、镇静剂等药物。 12.2 并发症 12.2.1 气胸 气胸是消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左右。气胸更常见于以下情况:肺气肿、男性、年龄>60岁、结节位于肺下叶、单发结节穿刺肺组织次数>3次、多发肺GGN消融多个结节穿刺次数多、穿过叶间裂、消融与活检同步或序贯进行。大部分气胸容易治疗,或者是自限性的,不需要治疗即可自愈,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的15%。如果患者经过胸腔闭式引流仍然有气体漏出,可以持续负压吸引、行胸膜固定术、气管镜下注入硬化剂、气管内置入阀门、胸腔镜手术修补等。另外,要注意迟发性气胸的发生。  12.2.2 胸腔积液 消融后经常可以见到少量胸腔积液,发生率为30%,被认为是机体对热损伤的交感反应,需要穿刺或置管引流的胸腔积液占5%。导致胸腔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大病灶、一次消融多个病灶、病灶靠近胸膜、消融时间长等。  12.2.3 出血 消融中出血的发生率为3%-8%,出血表现为咯血、血胸、失血性休克和急性呼吸衰竭,但主要表现为咯血和血胸。①咯血:出现中等以上的咯血时应立即消融病灶,同时静脉输注止血药。由于消融本身可以使血液凝固,随着消融治疗的进行出血会逐渐停止,故在具体消融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发生率并不高。术后咯血多具有自限性,可持续3 d-5 d。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介入栓塞治疗或剖胸探查;②血胸:主要是因为在穿刺过程中损伤了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或其他动脉等。在穿刺过程中要避免穿刺到上述动脉,如果出现血胸要密切观察、积极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介入栓塞治疗或剖胸探查。  12.2.4 感染 对于老年并伴有重度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更多,术前30 min-1 h可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4 h内再用一次。在下列情况下消融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适当延长到48 h-72 h:老年人>70岁、长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控制欠佳、单侧肺GGN消融数量>3个、免疫力低下等。若消融手术后5 d体温仍然>38.5 oC,首先要考虑肺部感染,要根据痰液、血液或脓液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如果发生肺部或胸腔脓肿可以置管引流并冲洗。  12.2.5 空洞形成  空洞形成是肺部肿瘤热消融后的常见征象,可以视为术后的自然转归过程,但是也可能成为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根源。大多术后15 d-1个月出现,2个月-4个月后吸收。大部分空洞没有症状,不需处理。如果出现发热、咳浓痰,应考虑空洞感染、脓肿形成,脓肿要及时引流。另外,要警惕曲霉菌感染。  12.2.6 其他 少见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非靶区热灼伤或冻伤、肋骨骨折、冷休克、血小板降低、神经损伤(臂丛、肋间、膈、喉返神经等)、肺栓塞、空气栓塞、心包填塞等需个别特殊处理。 13: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但要有强壮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根据人们对健康保健的新需求,传统的以诊疗“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势必要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LDCT筛查和由MDT讨论形成的对GGN处理意见作为典型的“生物医学”产物,一方面在发现早期肺癌和降低肺癌死亡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和经济问题。因此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度去正确认识LDCT筛查 和MDT讨论意见,要把SDM融合到GGN的整个诊疗过程中,使患者获益最大化且风险最小化。另外,LDCT只是肺癌筛查的一项影像学技术,生物标志物与影像学联合筛查模式,可能更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因此寻找敏感性高和特异性高的生物标志物是今后癌症筛查的方向之一。AI和云端技术是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未来发展趋势[178]。AI+云端技术形成的“物联网医学”[179]将有助于GGN同质化管理、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和随访。 目前肺部GGN仍以局部治疗为主,热消融做为局部微创治疗技术之一,虽然在治疗GGN(尤其对于多发GGN)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①缺乏大规模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的临床研究;②缺乏长期(10年以上)临床疗效的随访结果;③缺乏与其他传统治疗手段(如 VATS)的前瞻性的、随机的、多中心的临床比较研究;④ 如何精准定位,提高活检阳性率和局部完全消融率,是今后工作的方向之一;⑤电磁导航下肺GGN热消融技术也在发展,同时也显示了一定优势,但是普及该技术可能比较困难;⑥作为我国的“限制性医疗技术”,由于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性能之间的差异,再加上该专业刚刚兴起,治疗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现在很难形成公认的治疗规范和标准;⑦基础研究相对滞后,如复杂热场分布等;⑧人们对热消融技术治疗GGN还存在一定疑问,需要进一步开展工作以改变传统思维对热消融技术的认知,使得该技术得以普及和应用。  专家简介:  李康安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纪念医院(2012.7-2013.7),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纪念医院(2014.9-2014.9)、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2015.10-2015.12)及德国夏洛蒂医院(2017.6-2017.6)访问学者。擅长高危肺磨玻璃结节及早期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定性及影像导引下精准定位、活检及消融治疗。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7项国际及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曾受邀国际知名专业大会发言20余次。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门诊放射科,医生办公室(四),门诊F区放射科 注射室(一)穿进来右转即到 参考文献:1、中国肺癌杂志2021年5月第24卷第5期 2、LATEST GLOBA L CA NCER DATA: CA NCER BUR DEN R 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 ND 10.0 MILLION CA NCER DEATHS IN 2020. https://www.iarc.fr/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 [Last accessed on 2021 Apr 18]3、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Aberle DR, Adams A M, et al.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 Engl J Med, 2011, 365(5): 395-409. doi: 10.1056/NEJMoa11028734、He YT, Zhang YC, Shi GF,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ulmonary nodules in North Chin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ung Cancer, 2018, 120: 122-129. doi: 10.1016/j.lungcan.2018.03.0215、Yang W, Qian F, Teng J, et al. Community-based lung cancer screening with low-dose CT in China: Results of the baseline screening. Lung Cancer, 2018, 117: 20-26. doi: 10.1016/j.lungcan.2018.01.003

李康安 2021-05-28阅读量1.2万

脑膜瘤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病请描述:若是得了脑膜瘤的患者也不要惊慌,脑膜瘤是良性肿瘤,脑膜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发现脑膜瘤只要出现症状,就要尽早手术,肿瘤越小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越小;即便没有出现相关症状,只要检查发现肿瘤在长大,就要尽早手术;如果脑膜瘤生长位置比较表浅,就应该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患者在术后保持良好的休养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心理护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自理个人生活。那么,脑膜瘤术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哪些护理?1、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脂肪和腌制品。忌浓茶、咖啡、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免加重病情。2、伤口护理:拆线后,伤口愈合好,2-3周后可以洗头。但动作应轻柔,切记用手抠、挠。3、康复:适当休息1-3月后,可恢复一般体力劳动。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行动不便时需要有人陪伴,防止跌到。4、注意保暖,防止感冒。5、3-6月后门诊随访。特别护理指导: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虽肿瘤成功切除,术后还需要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此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癫痫诱发因素:避免饮食过饱,不宜单独外出、登高、游泳、驾车,随身携带疾病卡,发作时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裤带,上下齿间放置软物,不强行按压肢体,不喂水。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2年以上,服药期间注意血药浓度监测。需要提醒的是:如有头痛、恶心、呕吐、不明原因持续发热,肢体乏力,伤口渗血、渗液、发红及时就诊。

赵天智 2021-04-14阅读量8003

腮腺长了肿瘤,手术可以不留疤...

病请描述: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多数是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腮腺切除手术事关重要的面神经,如肿瘤小且位于浅叶,可行面神经解剖及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或腮腺浅叶切除;如位于腮腺深叶,需要行肿瘤和腮腺组织区域或全部切除;如恶性则需要根据肿瘤性质以及其与面神经关系综合考虑。长期以来,传统的腮腺手术切口一般采用耳前及颌下区的S形切口,术后不仅会留下1个长条的S形或者Y形瘢痕,而且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可能的渗血较多、手术时间也较长,术后面瘫、耳颞神经综合征等发生的概率也增高。这使有些患者对手术较为顾虑,害怕有后遗症以及切口疤痕和耳垂下区凹陷畸形引起的美容缺陷,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尤其是年轻患者。为了减小手术对患者容貌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本人率先采用经颅耳沟径路的腮腺手术。内镜辅助下颅耳沟切口既可以充分建立手术空间,并显露腮腺腺体组织,确保耳大神经和面神经的精确解剖和保护,可实现腮腺手术面部完全无可见的切口和疤痕,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切口隐藏于耳后部。图一:颅耳沟切口设计对照该术式和常规腮腺手术,该术式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变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的引流和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患者的美观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不过,这种术式也是需要注意适应症的,不是都适合所有腮腺肿瘤患者,同时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图二:手术区域及其范围我们来看看这位腮腺肿瘤患者小桦的手术情况,其诉求也是希望在肿瘤治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疤痕对容貌的影响,经过一番检查后,我为她采取了经颅耳沟径路的腮腺手术。图三:MRI显示其腮腺左侧有一个3.6cm&times;3.3cm大小的肿瘤图四:为患者设计的切口以及术中建立的手术区域图五:患者术后三个月随访可见术后三个月后,小桦的耳后切口瘢痕已经很淡了,对容貌几乎没有影响,患者对手术效果还是相当满意。注意,患者术后也要做好创口的护理,保证伤口敷料加压包扎的正确与松紧度。腮腺肿瘤切除术后敷料加压包扎需要一段时间,术中精细操作以及术后正确适度的局部加压包扎可明显减少涎瘘的发生。如有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咨询。参考文献:Fan S ,et al. Endoscope-assisted extracapsular dissection of benign parotid tumors through a single cephaloauricular furrow incision versus a conventional approach. Surg Endosc. 2017;31(8):3203-3209.

范松 2021-02-20阅读量9730